考古与文物

考古与文物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考古与文物》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10/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与探索、考古新发现、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古文字研究、简讯、考古简讯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主办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0-7830
国内刊号:61-1010/K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5
复合影响因子:0.77
总发文量:1127
总被引量:8881
H指数:28
引用半衰期:10.3426
立即指数:0.0649
期刊他引率:0.5467
平均引文率:22.7273
  • 陕西澄城县柳泉村九沟西周墓发掘简报

    刊期:2017年第02期

    2016年3、4月间,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在陕西省澄城县柳泉大队九沟抢救性发掘了7座古代墓葬。其中M2、M3、M4、M5、M12为西周早期墓葬,出土了一批青铜器、玉石器、骨蚌器,其中龙钮玉玺印为西周墓葬首次出土。这次发现,为早期西周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 陕西咸阳渭城区民生工程汉墓发掘简报

    刊期:2017年第02期

    2011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咸阳市渭城区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围沟1条、汉墓8座、唐墓1座,其中4座汉墓位于围沟内,中部偏南并排分布,均为坐东向西(M3~M6),可能为家族墓地。这批汉墓中共出土器物100余件,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玉器、石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推断,时代集中在王莽时期和东汉中期...

  • 陕西西安立丰惠泽苑唐墓发掘简报

    刊期:2017年第02期

    2011年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西安市未央区西凹里村(古三环西侧、昆明路延伸段北侧)的一处墓地进行了发掘。该墓地西北距秦阿房宫遗址约1800米。共发掘唐代墓葬25座,出土陶、铜、瓷器、陶俑、墓志等物,时代为唐初至唐代后期,为研究唐代葬俗提供了资料。

  • 陕西西安金代李居柔墓发掘简报

    刊期:2017年第02期

    李居柔是金代陕西东路地方长官,不见于史籍。其墓葬位于西安市观音庙村,是一座未经扰动的小型砖室墓。出土随葬品器物有耀州窑瓷酒具、钧窑瓷食器、金属炊器、买地券等各类以及一些私人生前所用的物品。

  • 澄城出土西周玉质玺印初探

    作者:周晓陆; 同学猛 刊期:2017年第02期

    陕西澄城九沟村西周早期墓中出土的龙纽玉质玺印,是西周早期墓葬中首次发现的玺印,是罕见的早期玉质玺印,也是早期龙钮玺印之一。可以明确的是这是用于泥封的玺印。这枚玉玺的内容表达尚有待进一步揭示,它的发现可能将影响多个学科的研究。

  • 鲁南地区西周时期遗存的文化因素分析

    作者:曹斌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本文分析了鲁南地区西周时期的各类文化因素将其归纳为A类周文化、B类商文化、c类本地文化和D类混合型文化四种文化因素的基础上,从横向上总结了这四类因素在西周前、后两期中的复杂程度和所占比重,从纵向上分析出了A类周文化因素逐步取代B类商文化因素并最终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发展趋势。

  • 青铜鬲自名与分类研究

    作者:刘树满 刊期:2017年第02期

    自名是青铜器定名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器物功用及作器者身份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器类具有不同的自名,同一器类中往往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自名形式。以青铜鬲为例,不同的白名形式多达二十类,而且每类大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自名为“鬲”者与白名为“鼎”者在形制和年代上都具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对青铜鬲自名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青铜鬲的功...

  • 三晋两周地区东周带钩分期研究

    作者:苏军强; 滕铭予 刊期:2017年第02期

    带钩是我国古代用来束带和配系的用具。本文在对三晋两周地区出土的东周时期带钩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前提下,将其分为三期,即春秋中晚期、春战之际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在分期的基础上,将带钩的发展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发展阶段、鼎盛阶段。

  • 巴蜀文化墓葬出土铜刀文化因素分析——兼及巴蜀文化发展进程管窥

    作者:向明文; 滕铭予 刊期:2017年第02期

    巴蜀文化墓葬出土铜刀包含了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两类外来因素,两者融合之后产生了许多新的器型,其中一部分新器型实现了土著化,成为蜀文化铜刀的主要形制。据不同文化属性铜刀数量的历时性变化,可将铜刀划分成舶来、土著、变革三个发展阶段,并以铜刀发展及相关历史背景为基础,管窥出巴蜀文化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特征从早到晚分别为守...

  •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北魏永安二年造像碑考

    作者:刘连香 刊期:2017年第02期

    永安二年造像碑为北魏后期佛教兴盛的产物。流失海外后于1923年入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该造像碑上刊刻的佛本行、佛因缘故事,反映当时佛教信仰特点。佛教造像是佛法的方便道,目的是为了证实佛教真谛,造像碑上的高跷、幢伎雕刻,不可能是普通的百戏娱乐画面,而是将当时庙堂礼乐纳入到敬佛礼乐的写照。造像图案和题记所处位置与排列顺序均以居...

  • 沉船所见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瓷

    作者:陈冲 刊期:2017年第02期

    沉船所见明代民窑青仡瓷依据器物组合异吲分为6组,结合窑址、居址、窖减、墓葬等考古资料及纪年器,将年代推定为:明代早中期(约15世纪中期)、明代中期甲段(约15世纪晚期)、明代中期晚段(约16世纪早期)、明代中晚期甲段(16世纪中期)、明代中晚期晚段(16世纪晚期)以及明代未期(17世纪前期)。

  • 寿县出土“蔡叔献孜之行”双联戟考

    作者:陈治军; 许建强 刊期:2017年第02期

    1996年寿县痔春镇南关村西圈墓地4号墓经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二套形制完全相同有错金鸣虫书铭文的双联戟。双联戟铭文隶定为“蔡叔鬳(獻)孜之行”,通过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比对研究,我们认为这种称谓不足“某某之行戈”的行称,而是先秦时期特定的“某之某”的称谓。前一个“某”是父名,后一‘个“某”是子名。“蔡叔皮(皮)敄之乱。所指...

  • 清华简《说命上》“说于 伐失仲”考

    作者:张卉 刊期:2017年第02期

    清华简《说命上》日“说于窜伐失仲”,“ ”即“韦”,“失”即“豕”,皆为“豕韦”简称。简文记载了武丁命傅说征伐豕韦之事,为研究三代时期“彭姓豕韦”和“刘姓豕韦”的兴衰更替、地望迁徙等问题提供了新线索。

  • 陕西宝鸡关桃园遗址骨器原料的选择及加工方法初探

    作者:杨苗苗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对关桃园遗址出土的骨器最大限度的属种和解剖部位鉴定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遗址出土的骨器所用材料的选择方式及加工方法。得知小型骨铲、骨锥几乎都是用鹿类动物的炮骨(掌骨和跖骨)制作而成,且加工形式多样。骨耜大部分用鹿类、其次为青羊、个别为食肉类和牛的肩胛骨加工而成。大型的骨铲数量较少,仅3件,一件是用苏门犀的肩胛骨,另两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