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杂志简介:《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4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音乐表演与教学、音乐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大学生研究生学术园地、中国传统音乐、本期名栏、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美学、西方音乐...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国际刊号:1003-1499
国内刊号:61-1045/J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5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233
总被引量:4826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7.8889
立即指数:0.0097
期刊他引率:0.9385
平均引文率:10.0777
  • 拨开迷雾:厘清传统音乐研究的文化观念

    作者:杨善武 刊期:2019年第01期

    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一个具体而特殊的文化,音乐文化也就是音乐这种文化,音乐研究也就是对音乐这种文化的研究。除了音乐自身,还需要对音乐关系进行研究。关系研究要摆脱文化背景决定论的羁绊,切实明确音乐的中心地位与根本作用,明确事物对于音乐的作用是以音乐为根据的,其他关系研究也都是以音乐自身研究为基础的。无论哪方面的研...

  • 恪守不渝--《马桑树儿搭灯台》音乐分析

    作者:施咏 刊期:2019年第01期

    湖南桑植土家族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歌词中使用了起兴、借喻的修辞手法,并通过儿化音彰显其地域特色,句式为典型的七言五句体。曲体结构采用了重复式五句体,音调进行以级进为主,间插四度跳进,以“窄腔音列为主,辅以近腔音列,间插宽腔音列进行”。瀚调进行为“承递式”的发展,体现了音调材料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与音乐表现形成异质同构。《...

  • 从上党梆子到枣梆--戏曲剧种异地扩散的系统分析

    作者:李砚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地方性和跨地域性是中国地方戏曲所具有的两大特性,对于“跨地域性”的戏曲剧种,其扩散的过程以及完成扩散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话题。以脱胎于上党梆子并最终衍化为全新剧种的菏泽地方戏--枣梆为例,运用文化地理学“文化扩散”理论,对这一较为典型的戏曲剧种的异地扩散进行过程分析,对其在地方化衍变进程中地方文化产生的影...

  • 秦腔现代戏的典范之作--评大型秦腔现代戏《祝福》

    作者:辛雪峰 刊期:2019年第01期

    秦腔现代戏《祝福》是1977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移植上演的一部经典剧目,结合音乐创作者口述,从“主题音乐”、人物唱腔、板式结构、演唱演奏形式的探索创新等几个方面对该剧音乐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认为秦腔音乐改革应坚持“传统第一,创新第二”的原则。

  • 论传统戏班供奉的"戏神"与"喜神"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陈晓; 邹旻 刊期:2019年第01期

    “戏神”、“喜神”与唱戏用的道具娃娃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一种关系,戏曲学界至今仍无定论。通过梳理现存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以及民间流行的有关传说,可以发现“喜神”在清代有着各式各样的身份,不能把“戏神”视为和“喜神”等同。“喜神”在清乾隆以来被北京戏班作为“戏神”的代称,原因与苏州籍“外学”宫廷承应的性质有关。道具娃娃“戏神”、...

  • 商音中心地位之发现与证明过程的还原陈述

    作者:蒲亨建 刊期:2019年第01期

    对“商音中心”这个重大学术观点的发现、证明过程进行了尊重历史事实的还原陈述。指出: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中的例100,并非若周勤如所言,“是童忠良‘商核论'的先声”;商音在我国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与深刻价值的发现,需要敏锐独到的眼光识别与严密精详的逻辑论证,绝非一个偶然巧合的图示来得那样肤浅、苍白。

  • 北魏平城时期西域音乐的东传与兴起

    作者:姬红兵; 吴巧云 刊期:2019年第01期

    我国自西汉开通“丝绸之路”,西域音乐就渐入中原,从南北朝至隋唐不断东传,日趋炽盛。西域胡乐在北魏平城时期的东传与兴起,凭借北魏“戎华兼采”的音乐政策,登堂入室,植入宫廷;北魏平城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中留存的乐器图像,以及大同地区近年来出土的北魏平城时期一些墓葬中的音乐文物,不仅印证了西域胡乐在北魏平城时期的影响已经日趋普遍,而且...

  • “■”的音、形、义和乐舞之“■”

    作者:于圣维 刊期:2019年第01期

    由“乐”字之“音”入手,分析由甲骨文繁到金文蠻之形、义,佐之以音乐考古材料,说明:乐,自始即为音律、器乐、舞蹈、仪式的综合体且以舞为主。“乐”字形本义来自甲骨文“婪”(药)。乐和乐(le)异源同音交义。“樂”之“白”,乃甬钟之象形。

  • 魏晋时期诗与歌的"悲美"之情

    作者:孙熙然 刊期:2019年第01期

    魏晋时期,人们对悲情的音乐、诗歌情有独钟,甚至达到痴狂的程度。声乐作为当时文学与音乐高度融合的艺术形式,满载了古人悲政、悲志、悲思、悲离等浮生若寄、韶华易逝、悲从中来的伤感与悲痛。笔者认为,这种“悲美”意识的产生与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与哲学思想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魏晋声乐艺术中的“悲美”意识为研究对象,结合...

  • 黄翔鹏"断层"分期观之意义

    作者:朱国伟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中国音乐史的分期问题长期以来是音乐学的热门论题之一,而该论题的发起人正是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1987年他提出以音乐型态考量为中心的“断层式”分期思想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为何产生分期现象的依据进行了多层面的、较为宏观的解析。他的分期思想发表后很快得到学界重视并成为主流观点,且多有学者沿此前行,在音乐分期研究上产生新成...

  • 深化、丰富与拓展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对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相结合研究的思考

    作者:段蕾 刊期:2019年第01期

    立足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从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出发,在回顾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它与音乐美学相结合研究的空间。从三个方面来谈自己的思考,以期深化、丰富与拓展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

  • 严密理性的逻辑思维在"器乐具体音乐"中的体现--拉赫曼《Pressdon》中的"音色动机发展"探析

    作者:郭建光 刊期:2019年第01期

    德国作曲家赫尔穆特·拉亨曼作为欧洲当代音乐界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1968年提出了“器乐具体音乐”的创作观念,打破了乐音与嗓音的界限,将各种声音(音响)平等化对待。其大提琴独奏曲《Pression》是践行这一创作观念的首部作品。根据全曲音响材料“动机式”的展开和贯穿借鉴符号分析法①进行梳理,从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作品的记谱方式、大提琴的非...

  • 论作品配器布局与音色结构力思维--以吉雅·坎切利《第四交响曲》为例

    作者:任佳 刊期:2019年第01期

    音乐作品中的配器布局与整首作品的结构关联紧密,考察一部作品的配器布局与作品段落的关系能够有效观察总体音色设计,观测到音色之间的统一与对比的辩证关系。以格鲁吉亚作曲家吉雅·坎切利的几部交响乐作品为例进行作品配器布局与结构的分析,试图观察作曲家对音色的关注重点以及其音色结构力的表现。

  • 周龙早期创作中五声纵合化和声材料的运用逻辑

    作者:刘畅 刊期:2019年第01期

    五声纵合化和声材料在中国作曲家的创作中由来已久,它是作品具有中国风格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以现代和声思维来处理这些材料,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周龙是较早的实践者之一。以周龙早期作品为研究对象,以五声纵合化和声材料为切入点,探究该材料在作品中的运用逻辑,旨在揭示中国作曲家如何将五声纵合化材料融合现代和声手法进行诠释。

  • 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守护者--汉斯·普菲茨纳及其艺术歌曲《维纳斯母亲》

    作者:聂普荣 刊期:2019年第01期

    对汉斯·普菲茨纳的生平及音乐创作进行介绍,分析艺术歌曲《维纳斯母亲MOp.11,No.4)内容、技法及风格特色。无论对普菲茨纳这样较为“传统保守”的作曲家还是以勋伯格为代表的20世纪“新音乐”创作来说,“传统”的概念都在积极的意义上被理解和接受,西方音乐的长期传统在19~20世纪之交以来的各种创作风格中均显示出其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