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机械工程材料》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336/T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机械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机械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试验研究、新材料 新工艺、材料性能及其应用、失效分析、生产应用、工厂经验

主管单位:上海科学院
主办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3738
国内刊号:31-1336/TB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1977
所属类别:机械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9
复合影响因子:0.56
总发文量:3182
总被引量:16423
H指数:31
引用半衰期:5.4292
立即指数:0.02
期刊他引率:0.7941
平均引文率:9.6067
  • 电子束精炼Inconel718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作者:魏鑫; 赵龙海; 谭毅; 游小刚; 石爽; 尤启凡 刊期:2018年第05期

    对真空感应熔炼的Inconel718合金进行了电子束精炼,在900,1 000℃空气中对电子束精炼前后的合金进行了恒温氧化试验,对比分析了其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电子束精炼后,合金在900℃氧化120h后的平均氧化速率为0.366 20g·m^-2·h^-1,低于精炼前的,氧化激活能为280.90kJ·mol^-1,高于精炼前的;900℃和1 000℃氧化120h后,电子束精炼合金氧化膜的外层...

  • 高温热暴露时FGH97粉末高温合金中γ′相的演变及其定量表征

    作者:刘昌奎; 周静怡; 魏振伟; 陈锋; 陶春虎 刊期:2018年第05期

    对FGH97粉末高温合金进行650℃保温不同时间的热暴露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并对演变过程中的γ′相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暴露时间的延长,FGH97粉末高温合金中的γ′相由规则的方形、三角形变为蝶形或八角形,再变为条状、棒状等不规则形状,一部分二次γ′相出现开裂现象,同时晶内的三次γ′相数量减少;随着热暴露时间的...

  • 等离子体源渗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摩擦磨损行为

    作者:李广宇; 曾心睿; 王楠; 谷雪忠; 方子奇 刊期:2018年第05期

    采用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对AISI 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450℃×6h改性处理,通过干摩擦磨损试验对比研究了该不锈钢基体和表面改性层在不同载荷下与Si3N4陶瓷球摩擦副对磨时的摩擦磨损行为,观察了磨损形貌,并对其磨损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源渗氮后,试验钢表面形成了厚度约17μm的单一面心立方结构的高氮γN相改性层,改性层中氮元素的原子...

  • AZ31B镁合金/6061铝合金异质金属连接件整体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其结构

    作者:周吉学; 陈燕飞; 宋晓村; 刘洪涛; 杨院生 刊期:2018年第05期

    对AZ31B镁合金和6061铝合金异质金属铆接件进行了微弧氧化,研究了不同时间微弧氧化膜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电化学性能、硬度等,对比分析了微弧氧化过程中镁合金、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经过10min的微弧氧化后,该连接件整体被氧化膜包裹,氧化膜与2种合金基体均紧密连接,且均由致密层和疏松层组成;镁合金表面氧化膜主要由MgO、...

  • X70管线钢表面镍基合金堆焊层/母材界面的显微组织及氢致开裂行为

    作者:于俊峰; 杨光; 王晶; 邢云颖; 王修云 刊期:2018年第05期

    采用手工非熔化极惰性气体钨极保护焊将ERNiCrMo-3镍基合金焊丝堆焊于X70管线钢表面,分析了堆焊层/母材界面处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和硬度分布,并采用电解充氢方法研究了氢致裂纹萌生位置和扩展方式。结果表明:X70管线钢表面镍基合金堆焊层/母材界面热影响区中细晶区的组织为细小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靠近熔合线粗晶区的组织为粗大的铁素体,熔合...

  • 热镀55%Al-Zn钢板的耐热性能

    作者:温乃盟; 任玉苓 刊期:2018年第05期

    对热镀55%Al-Zn钢板分别进行了300,350,400,450℃的烘烤处理,研究了不同温度烘烤24h后其表面镀层的光泽度、单位面积质量、形貌、化学成分、结合性能等的变化,分析了该钢板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在不超过350℃下烘烤24h后,镀层未发生任何变化;当在400℃烘烤24h后,镀层的光泽度略微下降,表面出现裂纹,但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单位面积质量和结合...

  • 新型无铅Na0.5Y0.5TiO3铁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作者:刘修锋; 葛洋洋; 葛大勇; 李佳慧; 郭聪; 代秀红; 刘保亭 刊期:2018年第05期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001]取向的掺铌钛酸锶(Nb:STO)单晶衬底上制备Na0.5Y0.5TiO3(NYT)铁电薄膜,研究了该铁电薄膜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铁电性能、电输运性能。结果表明:NYT薄膜具有[001]取向的外延结构,其表面平整,界面清晰,结晶质量良好;NYT薄膜具有铁电性能,其剩余极化强度为0.3μC·cm^-2,矫顽场为178kV·cm^-1;NYT薄膜/电极界面存在...

  • 316L不锈钢粉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工艺及成形后的性能

    作者:刘艳; 李宗义; 张晓刚; 张昊 刊期:2018年第05期

    对316L不锈钢粉进行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对成形试样相对密度、拉伸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成形试样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相对密度均随激光功率或扫描速度的增加先增后降,随扫描间距的增加而增大;伸长率随激光功率的增加先降后增,随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扫描...

  • 有序介孔氧化铜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汤慧利; 任瑜 刊期:2018年第05期

    以介孔二氧化硅KIT-6为模板,采用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介孔氧化铜,并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等对该介孔氧化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介孔氧化铜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和纳米尺度的晶体结构,呈在3.7,10nm双孔径集中分布的特征;随着烧结温度从300℃上升到700℃,介孔氧化铜的介孔结构收缩,晶粒尺寸增大,比表面...

  • 添加铝对退火态高碳铬钢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作者:邓素怀; 马跃; 张慧峰; 吕迺冰 刊期:2018年第05期

    对添加质量分数4%铝的高碳铬钢进行退火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等研究其显微组织和性能,并与不含铝高碳铬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4%铝后,高碳铬钢的密度为7.33g·cm^-3,比不含铝高碳铬钢的减小了6%,临界相变点提高,两相区温度范围扩大,适宜退火温度提高了100℃,硬度高于不含铝高碳铬钢的;不含铝高碳铬钢为过共析钢,添...

  • 深冷处理对GCr15轴承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陈叶青; 吴益文; 秦子威; 周潇; 汪宏斌 刊期:2018年第05期

    对GCr15轴承钢分别进行淬火+回火,淬火+回火+深冷,淬火+深冷+淬火,淬火+回火+深冷+回火处理,研究了深冷处理对GCr15轴承钢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淬火+回火工艺相比,增加深冷处理工序后试样中残余奥氏体含量明显降低,硬度增大,耐磨性提高;淬火+深冷+回火处理试样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最低,硬度最高,耐磨性最好...

  • 工艺参数对热塑性聚氨酯改性聚甲醛塑料在盐酸中催化分解率的影响

    作者:李天羿; 马超 刊期:2018年第05期

    研究了盐酸质量分数、温度、浸泡时间对不同配方热塑性聚氨酯改性聚甲醛(TPU/POM)塑料催化分解率的影响,确定了TPU/POM塑料分解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观察了其分解后的形貌。结果表明:TPU/POM塑料试样的分解率随着盐酸质量分数的增大、盐酸温度的升高、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试样中POM完全分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盐酸质量分数20%、温度50℃、浸泡时...

  • 超声加工对球墨铸铁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及其机理

    作者:韩爽; 段海涛; 杨学军; 顾卡丽 刊期:2018年第05期

    对球墨铸铁表面进行超声加工处理,通过白光共焦三维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维氏硬度计等研究了加工区和未加工区的三维形貌、表面粗糙度、显微组织等。结果表明:超声加工对试样的尺寸影响很小,可实现连续抛光;加工区与未加工区的交界处有高约30μm的蝶形凸起;超声加工能显著降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由加工前的1.465...

  • 添加聚四氟乙烯微粉后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作者:蔡振杰; 王佳祺 刊期:2018年第05期

    采用常温机械共混+高温模压方法制备了添加不同含量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形貌,并探讨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PTFE微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洛氏硬度和压缩强度均降低,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因数减小,体积磨损量先降后升,当PTFE微粉质量分数5%时,体积磨损量最低;在油润滑和水润滑...

  • 核电厂高压缸抽汽管线疏水管道焊缝泄漏原因

    作者:刘蛟; 郑会; 樊钊 刊期:2018年第05期

    某核电厂高压缸抽汽管线疏水管道气动调节阀后的弯头焊缝发生泄漏,通过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观察、断口形貌分析、振动与应变测试等方法对焊缝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气动调节阀的间歇性开启与关闭使焊缝产生较大的交变应力,应力超过焊缝的疲劳强度,导致疲劳开裂,焊缝中的残余拉应力促进了裂纹扩展;在气动调节阀回路上外加一条疏水管道旁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