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杂志简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56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哲学研究、文化研究、经济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研究

主管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主办单位:江苏省行政学院
国际刊号:1009-8860
国内刊号:32-1562/C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2
复合影响因子:0.71
总发文量:1389
总被引量:8666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4.25
立即指数:0.0313
期刊他引率:0.9967
平均引文率:8.2266
  • “哲学”为何在古希腊诞生——从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看哲学的希腊缘起

    作者:田海平 刊期:2004年第04期

    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是西方思想最为古老的箴言.此箴言的三个思想向度使我们追问哲学的希腊缘起成为可能:箴言对个别物之命运的关注,是早期城邦生活或希腊人存在经验的表征,此乃"哲学"诞生之契机;箴言标举的本原正义的观念,是理性思维之始源性的观念,它标志着"哲学思维方式"在希腊的诞生;箴言在个别物与本原物之间建立起关联,揭示出"存在者存在"...

  • 马克思新社会制度构想的当代回响——当代左派话语的深层历史逻辑

    作者:张盾 刊期:2004年第04期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交换价值的生产,这个看似平常的结论其实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研究的一个最重要发现.马克思预言未来代替资本主义的将是一个为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而生产的全新社会.马克思的这个预言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最重要的启示录.当代左派话语关于未来社会制度设计的讨论,始终围绕如下论题展开:如何用基于使用价值的社会主义等值经...

  • 论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学理根据及其方法论意义

    作者:叶险明 刊期:2004年第04期

    重塑哲学解释功能、建构哲学改造功能,使科学的解释功能和改造功能成为新哲学的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特性,是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学理根据,它寓于马克思对旧的哲学形态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重塑哲学的解释功能、建构哲学的改造功能的方法和逻辑给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启示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今天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

  • 文化变异:明清“邪教”教义的形成与内涵

    作者:刘平 刊期:2004年第04期

    这里的"邪教"概念侧重于明清时期那些与社会、政府相对立而没有明确具体的政治目标的民间教派.邪教教义是邪教组织的信仰核心,其载体就是邪教经卷,形形色色的经卷基本上都借用了现成的文化传播形式,尤其是宝卷.邪教教主一旦拥有经卷,也就拥有了传教权力,而且,其背后都隐藏着强大的经济动因.明清邪教教义的形成,与历史上宗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密不可...

  • 新文化运动的原动力:个性解放

    作者:吴成年 刊期:2004年第04期

    新文化运动的诞生与它的先驱们自觉地推行个性解放密切相关.个性解放的成因是:社会的巨大转型、西方思想的涌入、先驱们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求学经历等.个性解放对新文化运动中伦理道德、语言、文学等重大领域的变革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个性解放的衰歇与先驱们当初崇尚个性解放的实用主义态度有关.

  •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如何利用股份制——兼论国有经济的六项基本功能

    作者:程恩富 刊期:2004年第04期

    当代股份制有两种基本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美国从以个人直接持股为主体与多种机构持股并存,逐渐转变为以机构持股为主体与个人投资持股并存的股份制度;日本实行以法人相互持股为主体、个人直接持股和机构持股并存的股份制度.这两种典型的股份制模式总体上都属于资本主义制度范畴,而不是所谓的'公有制形式'.中国在迈向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应坚...

  • 垄断还是竞争:中国征信业发展的争论

    作者:王红领; 张永山 刊期:2004年第04期

    信息不对称对现代社会的杀伤力是难以估计的.政治上的腐败,市场秩序的混乱,交易过程中机会主义盛行均与信息不对称有关.为矫正信息不对称,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征信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防止征信业中的行政垄断是目前理论界激烈争论的问题.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惯例发展我国的征信业,是建立我国信用体系的...

  • 基础利率的调整与常规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作者:谈镇; 黄忠平 刊期:2004年第04期

    在我国目前供大于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需求决定产出,产出的微小波动可能会引起投资的较大变化,投资与利率负相关;在跨时替代弹性σ<1,利率变动影响个人消费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前提下,储蓄和利率存在负向关系.在央行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收回流动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数量调控手段仍不能解决投资过热、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时,可以考虑适时...

  • “现代化”概念及其内涵

    作者:童星; 崔效辉 刊期:2004年第04期

    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是逐步深化、逐步清晰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经典论述和当代学界提出的关于现代化的各种"标准",对现代化涵义做了分类和概括,最后落脚到社会转型来理解现代化.从社会转型来看,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化、分工化、平等化等五个由浅入深的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较浅的层面进展显著,较深的层面进展不显著.认...

  • 命题化理论的研究对象、逻辑关系与前提条件——评科塞对社会冲突的研究方法

    作者:李国武 刊期:2004年第04期

  • 知识分子与国家建设: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政治逻辑

    作者:刘晔 刊期:2004年第04期

    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是在知识分子的主导下完成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士人政治"形态中形成了"超越"与"介入"的政治文化传统,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压力强化了这种传统,并促使他们成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知识分子运用政治力量完成了国家建设所需的信仰重塑与组织重建工作.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兴起,知识分子逐渐向知识--政治精英转化,并且选...

  • 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作者:蔡庆芬 刊期:2004年第04期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是以当代中国和世界一系列客观历史条件为基础和依据的.具体讲: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依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科学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依据;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正确借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 论权力制约

    作者:叶皓 刊期:2004年第04期

    权力不加限制便会被滥用,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权力制约思想的政治实施,包括了一整套的制度模式.没有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政治制度,不能称为民主国家;没有权力制约和监督内涵的国家政治生活,不能称为法治国家.为此,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制约机制.

  • 当代公共行政改革模式及其比较

    作者:孙学玉; 周义程 刊期:2004年第04期

    最近二十多年来,在"政府再造"理论的引导下,西方各国根据各自情势对行政体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形成了市场、参与、灵活和解制等四种改革模式,从结构、管理、政策和利益方面确立了各自的改革主张.然而通过对企业型政府与四种模式的深入解读与比较发现,每一模式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开出的药方、提出的建议都与企业型政府的理念与主张不谋而合...

  • 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作者:何显明 刊期:2004年第04期

    政府信用缺失问题反映了一个社会在政府产生、政府职能与权限设置、政府运作方式以及政府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除了宏观制度环境外,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的缺失与制度短缺条件下的政府自利属性、激励结构缺陷、信用责任与信用能力不对称三个问题密切相关.建设现代宪政条件下的信用政府需要在政治层面和公共管理层面进行一系列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