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文史

江淮文史杂志 省级期刊

Jianghuai Culture History

杂志简介:《江淮文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119/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政协委员风采、特殊战线、学林英华、艺苑春秋、人物述林、往事漫录、史林述奇、海外皖人

主管单位:安徽省政协
主办单位: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5-572X
国内刊号:34-1119/K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342
总被引量:501
H指数:6
立即指数:0.0101
期刊他引率:1
  • 导读

    刊期:2019年第04期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至今仍然闪耀着灼灼光芒。这是一场冲破思想藩篱的举国大讨论,让人们摆脱极"左"的思想束缚,为中国迈向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卢荣景 刊期:2019年第04期

    卢荣景同志长期工作于安徽,主政安徽,先后担任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政协主席。在他多年的建设、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本刊特编发此稿,以史资政,以史励人,奋力于民族复兴的伟业。

  • 视察马钢九号高炉

    作者:徐乐义 刊期:2019年第04期

    徐乐义同志曾任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他曾长期任职于马鞍山,亲历马钢的快速崛起。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他给我们讲述了1958年9月视察马钢,对马钢、更是对安徽寄予的深情厚望。

  • 唐云与赖少其的书画情缘

    作者:方磊 刊期:2019年第04期

    唐云(1910—1993年),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展览部主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代院长、名誉院长等职。

  • 欧阳良助先生二三事

    作者:饶颐 刊期:2019年第04期

    欧阳良助系安徽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贵池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贵池县政协第一、二届副主席,第二、三、六、八届常委;曾任贵池县副县长。在国立八中任教时,曾担任过朱镕基的数学老师。

  • 记改革开放初期的沪皖纺织联合开发公司

    作者:席广鸣 刊期:2019年第04期

    今年,新中国迎来70周年华诞,马鞍山市也迎来了成立63周年纪念。60多年来,马鞍山市这座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立的新型工业城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城市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城乡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在延安“保小”里长大

    作者:王敏清(口述); 刘宇(整理)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一我的父亲王世英(1905—1968年),字子杰,山西洪洞人,是1930年代中共中央特别行动科重要成员。1933年2月,任中共上海中央执行局军委委员,负责情报部。1934年后任书记,主持白区的军事、情报和联络工作。由于父亲在白区做地下工作,所以我们经常搬家,并且一搬就要改名字。我小时候觉得,人就是要经常搬家的,而且搬一次家就要改一次名字。

  • 从孤儿到建设厅长

    作者:胡丽云; 方浩; 熊卫民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19年9月,笔者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大院老干部活动中心对李亚平先生做了一个访谈,以他的视角全面记录其父亲李务本的戎马一生,以及为新中国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

  • 回忆我的哥哥海子

    作者:查曙明 刊期:2019年第04期

    查湾的海子海子是我的大哥,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查湾村高桥屋。村子坐落在安庆市北郊一片田野之中,海子的童年和少年在此度过。

  • 作育光辉——张治中与黄麓师范

    作者:王伯文; 洪琳; 孙功兵 刊期:2019年第04期

    黄土地上突起的"异军"黄麓师范学校是张治中于1928年在他的家乡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洪家疃村创办的。初始创办的是一所小学,称为"黄麓学校",校名匾额由戴季陶题写。

  • 夏志清、余英时与钱钟书的交谊

    作者:孙守让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一夏志清(1921—2013年),著名文学评论家,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第一次见到钱钟书是在1940年代的上海。1943年的秋季的一个晚上,夏志清的好友宋淇在家里开派对,邀请了在上海当大学讲师的钱钟书与会,由宋淇的引荐,夏志清得以见到风度翩翩,以一部《围城》名闻上海滩的青年作家钱钟书,而夏先生当时还是一个年轻青涩的文学爱好者。

  • 回忆在芜湖拾粪的艰难岁月

    作者:周代申 刊期:2019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对自己的退休生活重新作了一些调整,自然也就多了一些思考的时间。趁着这段时光,我试着去追忆1970年代那段艰难岁月,许多经历总是像一幕幕电影在脑海里时隐时现,仿佛就在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永远镌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

  • 五次接见张恨水

    作者:黄慧清 刊期:2019年第04期

    作为中国作家,一生中能够得到一代伟人的接见,那真是无比幸福自豪的。中国近代文学巨匠张恨水(1895—1967年),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通俗小说的领军人物,一生创作的中长篇小说有100多部,成就辉煌。张恨水曾五次受到的亲切接见,在中国文坛传为佳话,成为美谈。

  • 刘伯林首创歙县中共党支部

    作者:柯仲俊 刊期:2019年第04期

    刘伯林家世的深仇大恨刘伯林,又名刘沛霖,1900年出生在安徽潜山县一户农民家庭,祖祖辈辈过着十分贫寒的生活,为着反对封建社会制度和地主豪绅的压迫与剥削,他的祖父在青壮年时即离开家庭,投身于太平天国起义,跟随英王陈玉成南征北讨,1861年8月战死。

  • 在华日本反战组织的建立与活动

    作者:刘德峰; 孙靖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华日人反战是在中国国土上发生的日本人民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一场特殊的伟大斗争。当时在华的一部分日本革命志士、觉悟了的日本士兵、居留民和日本俘虏,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和日本共产党人的积极配合下,毅然加入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行列中,展开了有组织的反战斗争,成为瓦解和削弱日军的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为反对日本法西斯,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