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研究

回族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Hui Muslim Minority Studies

杂志简介:《回族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4-101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回族历史、回族文化、回族经济、回族教育、回族伊斯兰研究、回族社会历史调查、回族知识、回族人物

主管单位:宁夏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2-0586
国内刊号:64-1016/C
全年订价:¥ 132.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宁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36399999260902
复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1006
总被引量:3032
H指数:15
引用半衰期:10.0357
立即指数:0.0225
期刊他引率:0.7551
平均引文率:12.5843
  • 学术与生命同在--恭祝马通先生九十诞辰

    作者:哈宝玉 刊期:2017年第04期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九月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又是祈盼丰收的季节。2017年9月15日,是马通先生九十诞辰。先生是优秀史学家、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在推进中国伊斯兰教苏非主义研究中"有开拓性的贡献"(白寿彝语),为中国宗教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 旧文二篇

    作者:马通 刊期:2017年第04期

    西北伊斯兰教与回族穆斯林的现代化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伊斯兰教与穆斯林如何协调传统与现代关系,获得新的生命力和新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信仰体系,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各民族穆斯林是它的载体,伊斯兰教的信仰、

  • 重商民族幻象:人口史视角下清代西北回族经济的基本框架

    作者:路伟东 刊期:2017年第04期

    从人口史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清代西北回族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结构,梳理"重商民族"这一普遍认识来源与实质,构建清代回族经济的基本框架。研究表明:清代西北回族有95%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是清代西北回族经济的主体,也是绝大多数回族人口赖以生存的根本,商贸只是传统农耕经济之外极为有限的补充。回族"重商民族"的普遍认知只...

  • 顾颉刚谈民国回族社会

    作者:丁明俊 刊期:2017年第04期

    顾颉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发表关涉回族的三篇文章,即1937年3月发表在《大公报》的《回教的文化运动》,1936年11月发表在《独立评论》的《回汉问题和目前应有的工作》,1939年2月发表在《益世报》"边疆周刊"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等,曾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与讨论,反映当时学界关于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国家的认同及回汉民族关系、回族新文化运...

  • 固原提督杨(王宏)生平事略考述

    作者:马景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本文以网络中流传的《固原提督杨宏三代封赠碑》一文的简单内容为契机,以大量清史文献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相关记载,全面考述了固原提督杨(王宏)的家世、籍贯、民族属性、生平事略、后代等,纠正了固原史志关于杨(王宏)记载的讹误,填补了固原地方志和回族人物志关于杨(王宏)研究的空白。

  •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推行“回教工作”的宣传策略与方式--以三个机构为中心

    作者:马茜 刊期:2017年第04期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国内的"伊斯兰浪潮"达到顶峰,具体表现在数个由政府和军方主导的回教相关机构的设立。1938年前后,设立了回教圈研究所、大日本回教协会和外务省调查部回教班等"回教工作"相关机构,并发行刊物《回教圈》《回教世界》《回教事情》等。这些机构的建立连带的是日本在殖民地及占领地以拉拢为目的、以宣传为手段的"回教工作"...

  • 民国时期“回教”与“回族”讨论再分析

    作者:王晓芳 刊期:2017年第04期

    民国时期,由于民族主义的激荡和国内外形势的剧变,对国内各民族的定位也存在意见分歧,"回教"与"回族"的讨论亦在此背景下出现。论者围绕回民的信仰、习俗及族源等问题,形成了回民是汉族回教、回教民族、回回民族等不同观点。讨论持续时间长但未达成一定程度共识的原因,主要与相关概念界定的含混、回民群体在当时的发展和认同状况,以及内忧外...

  • 清代及民国时期河南回族经堂教育特点研究

    作者:潘世杰 刊期:2017年第04期

    回族经堂教育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中一支鲜艳的奇葩。回族经堂教育发轫于明中后期,兴盛于清代及民国,流传至今,流派诸多。河南经堂教育结合中原文化,取众家之长,自成一体,在"舍学"的基础上学派纷呈,特色鲜明,具有精简教材,经书双修,男女分科、尤重女学等学派特点,对中原地区及全国经堂教育都具有一定...

  • 博尔赫斯文学创作中的伊斯兰文化元素探析--以《扎伊尔》为例

    作者:穆宏燕 刊期:2017年第04期

    "扎伊尔"(Zahir),按照博尔赫斯的说法,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面值二十分的普通硬币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扎希尔"(Zāhir)一词。该词本意为"表象",作为伊斯兰教宗教术语,特指真主从隐匿状态显现为宇宙万物之表象,是真主的99个名称之一,苏非神秘主义信徒将之用作反复不停的祈祷赞念用词之一。博尔赫斯的小说《扎伊尔》巧妙通过一枚...

  •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历史特征与当展

    作者:卢秋怡; 丁俊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友好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阿关系史是一部和平、友好的交往史,也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鉴的互动史,一部甘苦与共的奋斗史。千百年来,海陆丝绸之路一直把中阿两大民族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阿人民在捍卫民族尊严与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在探索民族振兴的发展道路上相互帮助,在繁荣中阿民族文化的事业...

  • 从《真境昭微》看苏非功修论

    作者:高磊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本文旨在通过对刘智所译《真境昭微》前十二章之内容的研究,构建其苏非功修论的哲学架构。一方面,运用文献分析法,依据中、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得出刘智翻译之特点;另一方面,运用哲学分析法,系统阐释苏非功修论。首先,通过文本分析,考察刘智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伊儒会通"之特点;同时,梳理《真境昭微》一书之主旨。其次,通过对前十二章之...

  • 从刘介廉到马启西--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上的两座丰碑

    作者:敏贤麟 刊期:2017年第04期

    刘介廉生活在明末清初,马启西生活在清末民初,两位先贤生活的时代相差两个世纪,但相似的社会政治环境、身世经历,特别是矢志不渝地共同致力于伊斯兰文化中国化和取得的光辉业绩,共同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树立起两座丰碑。

  • 试述《米尔撒德》在中国的流传与翻译

    作者:魏寒梅 刊期:2017年第04期

    成书于13世纪的苏非哲学著作《米尔撒德》,到了明末清初,受到中国伊斯兰经学大师的争相研究与翻译。从研究、翻译该书的经师身份和该书流传的区域看,它反映出当时苏非主义不仅在西北地区传播,而且也波及到华北、中原和西南等地区。《米尔撒德》的流传和翻译有其特殊时代背景,从中可以观察苏非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区域问题,同一思潮的传播在不同地区...

  • 明代西洋回回与中国海上交往

    作者:汪汉利 刊期:2017年第04期

    明代马欢的《瀛涯胜览》是记录郑和下西洋的权威文献,为研究15世纪中国与西洋国家海上关系提供了参照。本文以《瀛涯胜览》所记穆斯林国家为中心,结合《明史》《西洋朝贡典录》及国际学界研究成果,从"西洋穆斯林""海上交往"和"海上贸易"三方面分析西洋穆斯林与明代中国交往情况,探讨西洋穆斯林在郑和下西洋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 民国时期回族社会的郑和阐释:以回族报刊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王继霞 刊期:2017年第04期

    郑和开创的七下西洋、和平往来事业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成果,在今天"一带一路"建设中,开掘弘扬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意义深远。文章力图以史为鉴、旨归当下,梳理呈现了民国回族报刊中郑和阐释的主要方面:立足基础性史料的宏观历史研究、聚焦现实需求的精神意义倡导、浸润民族情感的现代文学书写,于此说明当时回族社会对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