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杂志简介:《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部)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7
总发文量:1395
总被引量:1883
H指数:14
  • 过程哲学视域下大学课程的思维转换与实践变革

    作者:沈晓雨; 杨杏芳(指导) 刊期:2018年第03期

    建立在实体论哲学和现代科学基础上的知识观,引发传统大学课程在内容上与生活经验相脱离,在结构上以学科为逻辑,在实施中以既定目标为导向的弊端。基于过程哲学的大学课程观打破了实体论的哲学根基,强调课程目标的生成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结构的整合性,课程实施的创造性。在过程哲学的指导下,大学的课程改革应加强学科知识的整合,注重实践...

  • 积石如玉 列松如翠——第四届“华研楷模”评选活动

    刊期:2018年第03期

    《宋史》有言:'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说的是想成为他人的榜样,则要有率先敢干的劲头,才能立信于人,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成为榜样不仅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表现,更是激励他人向前进取的一股力量。为进一步展现新时代新气象和新作为,展示优秀研究生的风采,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研究生工作部于2017年4月至5月开展了第四届'华研楷模'评选活...

  • 社会参与视角下的大学治理问题研究——基于“动力学大教育”的理论基础

    作者:赵梦闪; 杨杏芳(指导) 刊期:2018年第03期

    大学治理问题其实有两种不同的理论指导和两种不同的实践样态。吸收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学治理既是以开放、系统、辩证、有机互助为特征的'动力学大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文章以'动力学大教育'为理论基础,以大学治理中的社会参与相关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我国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发现大学治理过程中存在社会参与的...

  • “动力学的大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杨杏芳 刊期:2018年第03期

    一般而言,教育的贫困源于'哲学的贫困',因为人才观、教育观与哲学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科发展都处于一种严重的失衡状态,与有关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汗牛充栋相比,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却廖若晨星,更令人担忧的是绝大多数高等教育学界的业内人士仍意识不到这种失衡状况带来的严峻后果,对我们正在做的'...

  • 高等教育的寻根之旅——基于张楚廷的“五大公理系统”的逻辑起点

    作者:张迪; 杨杏芳(指导) 刊期:2018年第03期

    根是一种本原,是一切生命必须拥有的东西,也是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然而现在许多大学在不断地失根,而张楚廷的'五大教育公理系统'则阐释了大学的根之所在,揭示了大学失根的原因。基于张楚廷的'五大公理系统'的逻辑起点,从注重学生的起点、促进学生的自增性、创设良好的环境、树立卓越的理念四大方面进行高等教育本体论的重建,以期能找寻高等教育...

  • “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作者:赵垣可 刊期:2018年第03期

    '互联网+'时代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机遇主要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突破学习时空的限制,加快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式的突破与改进等。挑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知识辨别和接受能力面临挑战;学生的异化危机、主体性丧失;学生人际关系生疏、道德素养缩水;学生间新的'数字鸿沟'...

  • 吴宓的编辑理想及其境遇——以《吴宓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曾祥金 刊期:2018年第03期

    吴宓很早就选择了编辑工作作为他一生的'志业',这在他的日记中多有体现。在具体的编辑过程中,吴宓一直贯彻融通新旧中西的编辑宗旨,且重视刊物的社会和文化效用。受个人性格、创刊人分歧以及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吴宓的编辑理想最终走向幻灭。

  • 朱熹·宗族·社会——宋代的士大夫与社会变迁

    作者:魏巍 刊期:2018年第03期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对宋以来的宗族发展和唐宋社会转型在理论建构和政治实践方面皆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代士大夫群体作为联系国家与社会的中间力量,纂修贫富通行的家礼,突破了秦汉以来'礼不下庶人'的宗法制约,在宗法礼仪士庶化过程中发挥了强烈的主动性,并希望借此加强士绅群体的力量来实现民间基层自治,制约皇帝集权,重建社会秩序的目的。...

  • 从地方政府合作视角看区域治理问题——以武汉市城中湖污染治理为例

    作者:李雪; 饶常林(指导) 刊期: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突破'条条'的限制,积极促进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合作壁垒,地方本位主义的思想观念、领导人的短视效应、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等因素仍阻碍着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文章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角度,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机制,以武汉市城中湖污染为例,从地方政府合作的视角分析公...

  • 类别股制度构建之理论障碍破解

    作者:辛雨灵 刊期:2018年第03期

    争夺优质股资源的全球化竞争和敌意收购的兴起使得放开类别股的进程已成必然,这是意欲在融资扩张中争夺公司控制权的股东的胜利。表决权的固有权性质未对类别股的创设造成实质性障碍,但表决权作为股权不可分割的权能也不可能完全被剥夺。虽然类别股的引入往往会突破传统股权的形式正义,但只要把握股权实质平等的底线,灵活把握资本维持原则,就能...

  • 对“偷换二维码案”的重新审视——兼论新类型三角诈骗的合理性

    作者:王江; 陈家林(指导) 刊期:2018年第03期

    '偷换二维码案'定性为盗窃罪还是诈骗罪值得探究。在被害人层面,基于民商法过错责任的内容,可认定被害人为商户。在犯罪客体层面,本案侵犯的客体是银行债权,适用盗窃罪将无法解释'移转占有'的问题,而依据传统三角诈骗理论尚难解释顾客具有处分的权限与地位。本案核心在于解释'受骗人处分自己的财产,致使被害人受损'这一情节,而新类型的三角诈骗...

  • 从古典与现代的关系看卡尔·雅斯贝斯的技术观

    作者:卢斌典; 周来顺(指导) 刊期:2018年第03期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从历史和人性的角度阐述技术的异化,他认为技术通过工具变为目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存在方式都被自己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所摆布。同时,雅斯贝斯在轴心期理论视域下探讨技术与时代的关系,通过分析技术现象,追问技术的本质,反思技术与人的生存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现代技术已全面渗透生活,导致技术理性...

  • 从《裘力斯·凯撒》看罗马英雄的道德观

    作者:曲慧鑫 刊期:2018年第03期

    莎士比亚在《裘力斯·凯撒》中展现了一个正处于共和制向君主制转变的罗马以及活动于其中的罗马英雄。勃鲁托斯是共和美德坚定的捍卫者,他凭借美德取得了领导的地位,却也因对美德的过分执着而走向毁灭;凯歇斯是叛乱中的阴谋家,他时刻关注个人利益,但也因此对美德望而却步;凯撒是莎士比亚心目中理想君主的代表,他试图通过建立新罗马以赢得永恒的荣...

  • 叙述陷阱背后的修辞交流——《被掩埋的巨人》的不可靠叙事分析

    作者:周丽秋; 黄晖(指导) 刊期:2018年第03期

    石黑一雄的小说创作体现了记忆、时间和自我欺骗的主题。作家侧重于从记忆或遗忘出发,通过不可靠叙述展现出其被历史和时间疏离的过程,考察人物和社会的历史变迁,进而折射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对《被掩埋的巨人》的遗忘进行考察,以'不可靠叙事'切入,分析人物以及叙述者的不可靠性叙述策略,可发现作品叙事陷阱背后隐含的修辞交流。

  • 论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中的蜗牛意象

    作者:吴翔; 罗良功(指导) 刊期:2018年第03期

    蜗牛因其特殊的生物属性和独特的身体构造一直是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中的重要线索,而国内学者对其关注较少,以往的研究对《墙上的斑点》中的蜗牛意象更是甚少涉及。然而,通过仔细分析,蜗牛意象背后蕴含的双性同体思想,女权主义思想和超前的生态女性哲学都在《墙上的斑点》中有所体现,因此,深入探究这一意象有助于加深对伍尔夫深刻思想内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