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杂志简介:《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部)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7
总发文量:1395
总被引量:1883
H指数:14
  • 辛亥革命时期河南的“独立”活动及其失败

    作者:杜维霞; 巴杰 刊期:2011年第04期

    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为实现河南"独立"做了不懈的努力,如武装暴动,从外省组织军队入豫,争取清吏反正等。但从军队数量、训练程度、武器装备及后勤保障能力等方面考量,"独立"力量均处于劣势,袁世凯掌权即是革命成功的简单认识、革命党人自身发展不足、起义诸军的内部矛盾及独特的地形因素,使得河南"独立"最终未能实现。

  • 纪念新中国学位制度实施30周年暨研究生院成立庆典举行

    刊期:2011年第04期

    <正>2011年11月25日,我校纪念新中国学位制度实施30周年暨研究生院成立庆典仪式隆重举行,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金山,校领导马敏、杨宗凯、吴晋生、何祥林、乐正龙、李向农、黄永林、谢守成和蔡红生等出席庆典仪式。各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各院系研究生辅导员、学生代表等200...

  • 统一战线下的黎元洪

    作者:李巧丽 刊期:2011年第04期

    100年前,武昌首义爆发,革命党人运用统一战线这一强大的法宝,推举清军高级将领黎元洪为湖北军政府都督。而爱国忧民,又屡受新思潮冲击的黎元洪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也不自觉的运用了统一战线的策略,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再论丁未年袁世凯“内调”

    作者:谢未渊 刊期:2011年第04期

    "丁未政潮"后,袁世凯被免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内调中央任外务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对于这一变动,长期以来人们多推测认为这是慈禧太后的"明升暗降"之举。笔者通过解读《辛亥革命前后》中"齐东野语"部分的有关史料,发现"明升暗降"之说并不确切,至少袁世凯本人是十分愿意内调的。此外,慈禧太后调袁世凯入京乃是迫于时局之举,其主要目的并非在...

  • 唐璆“造命”思想研究

    作者:甘成质; 柯稀云 刊期:2011年第04期

    辛亥革命前后是中国社会变革期,知识分子的思想复杂多变,随着社会新思潮的传播,有识之士的思想趋向多元化,有主张君主立宪过渡之路,也有民主共和革命之途,还有区别前两种的平和改革之径,即清末民初志士唐璆提出为国"造命"的思想。笔者以唐璆早中期的人生轨迹为研究重点,观察辛亥革命前后其"造命"思想的缘起与初步实践,探讨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

  • 民国时期佛教界眼中的辛亥革命——以对革命、孙中山与三民主义的评论为例分析

    作者:郭硕; 赵庭权 刊期:2011年第04期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一百多年来社会各界不同人士对其有不同的评论,然而却少有人研究民国佛教界对辛亥革命的评论。该文以民国时期佛教界对革命、孙中山与三民主义的评论为视角,来考察佛教界眼中的辛亥革命,并浅略分析其评论的原因与目的。

  • 从八股思维角度看《儒林外史》讽刺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

    作者:王以兴 刊期:2011年第04期

    《儒林外史》幽默、含蓄的讽刺风格,从主观角度讲,是受到了八股思维的影响。吴敬梓长期的八股文研读与训练形成了稳固的八股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思维定势两个方面。它们是直率豪爽的作者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艺术风貌的主观因素。

  • 情感的放逐与背离——读张悦然长篇小说《誓鸟》

    作者:胡用琼 刊期:2011年第04期

    张悦然在小说中喜欢把爱情描写到极致,惯于书写决绝式的自我牺牲,甚至是自虐式、自我毁灭的爱情模式。《誓鸟》沿袭了张悦然情爱叙事的模式,所不同的是爱发生了转移、变异,对爱的痴迷与疯狂转变到对爱的附属物或者爱的凭借上。情爱的转移导致情与爱的悖谬,导致情感的放逐与背离。无性之爱、乱伦之爱、同性之爱都缺乏滋生爱情的土壤,缺乏合理性存...

  • 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及其超越

    作者:田辉 刊期:2011年第04期

    该文以追本溯源的方式阐述了早期古希腊哲学目的论思想萌芽,通过细致的比较柏拉图外在目的论与亚里士多德内在目的论的差异,突出了亚里士多德内在目的论从静态和动态维度分析万事万物的生成和变化诸原因的观点,揭示了古希腊哲学从"遮蔽"至"去蔽"精深的思辨过程,从而彰显其目的论在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中拥有的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以及对当代心...

  •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作者:王杰 刊期:2011年第04期

    马尔库塞激烈的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地揭示了处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所遭受的种种异化,他同时还提出了扬弃异化、解放人类的途径。这对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借鉴意义。

  • 浅析自我意识心灵产生的基础——进化

    作者:杨士柱 刊期:2011年第04期

    关于意识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界探讨与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人类由何而来?令人费解却千姿百态的意识又缘起何方?人类意识的出现,依赖于人类的包括感受器官和思维器官在内的整个认识器官的形成,更是依赖于大脑的进化,可以这样说,大脑的进化为人类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埃克尔斯以生物进化的角度论述了人类大脑的进化...

  • 从洛克的两种性质思想探析客体的客观性问题

    作者:江雨 刊期:2011年第04期

    主客体问题在哲学认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吸引着哲学家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该文首先简要概括了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然后分析了两种性质学说的实质,评价了他对客体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所作的贡献及其观点中的局限性,最后对客体的实质作出了尝试性探讨并重新评判了"符合论"真理观。

  • 普特南的机器功能主义简述

    作者:孙墨池 刊期:2011年第04期

    机器功能主义是功能主义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对心灵的本体论问题和其它心理属性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的,克服了逻辑行为主义和类型同一论部分困难的哲学理论。但机器功能主义虽然作为一种主流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在解释感受性质等问题上具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 庸俗唯物主义研究

    作者:唐凯 刊期:2011年第04期

    庸俗唯物主义是指以毕希纳、摩莱肖特和福格特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一个哲学派别,人们结合他们的言论把其思想概括为意识混同于物质等,并对其大加批判,由此贬称其为"庸俗唯物主义"。然而这种看法是有待商榷的。受当时科技发展和时代背景的限制,庸俗唯物主义的思想学说中难免有不足之处,但其中也包含很多脱俗的,且对当代科学等的发展仍有参考价值的思...

  • 海外中国社会思想研究——中国社会思想的一个解释框架

    作者:于铁山 刊期:2011年第04期

    中国社会思想研究历来可以分为两条路径,其一是中国学者长期以来的对自身的关注和内部的理论自觉,这方面的研究相当众多;第二条路径是海外的中国社会思想研究,即从置身于中国社会思想的外部来建构中国的社会思想结构,两条研究路径互相补充。该文试图论述海外的中国社会思想研究学术轨迹特征,特别是将海外中国社会思想研究置于宏大的社会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