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海洋史研究 明清时期香山海陆环境变迁与农业开发 【正文】

明清时期香山海陆环境变迁与农业开发

作者:衷海燕; 黄仕琦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华南生态史研究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
农业开发   环境变迁   香山   明清时期   海陆变迁  

摘要:关于珠江三角洲海陆环境变迁的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集中于探讨香山附近海域成陆开发的进程问题。目前学术界对香山具体成陆时间仍有颇多争议。如曾昭璇等认为明代香山一带仍是浅海地形,是一个广阔的海湾,称金斗湾,属于磨刀门浅海区。以往研究指出了海陆变迁对水网系统的重要性,但是在谈到水道淤浅时,往往认为农业开发破坏生态环境,而相对忽略了农业开发与水网发育的关系。本文试图分析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香山附近水域的海陆变迁与农业开发情况,进而揭示水网发育的具体过程及其形成原因。一 明代香山县西、北水域的开发香山县系南宋时期析南海、番禺、东莞、新会四县濒海地区而设,当时只是一片以五桂山为中心的海岛群。因香山县总体地势是南高北低,加上西江干流冲击县境的西、北水域,宋元期间西北部大片海面淤浅成陆,形成“西海十八沙”,即今小榄、古镇等地区一带。明代以后,西海十八沙继续扩展,从石岐至横门一带水域也逐渐淤积,又形成“东海十六沙”,即今黄圃、南头等地区一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