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231/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邓小平理论研究、诗学建设、思维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淮南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9-9530
国内刊号:34-1231/Z
全年订价:¥ 154.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5
复合影响因子:0.28
总发文量:2542
总被引量:3946
H指数:19
引用半衰期:4.6613
立即指数:0.0034
期刊他引率:0.9912
平均引文率:6.4524
  • 近年来主要穆旦出版物的错漏考订及分析

    作者:易彬 刊期:2005年第04期

    诗人穆旦是一个极少谈论自己的人,其生平经历资料相当缺乏,这为"穆旦出版"带来诸多难度.近年来出版的几种主要的穆旦出版物,在涉及穆旦的具体生平经历时,均出现了一些错漏.这种错漏之形成,除了资料匮乏,史实难辨之外,某些编选者的草率及其美学原则的肤浅也是重要原因.

  • 吴江沈氏家族的女性文学意识

    作者:郝丽霞 刊期:2005年第04期

    吴江沈氏家族是明清时期一个颇有声望的文化世家.不仅男性成员成绩卓著,女性也在文学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先后有27位女性作家有诗词及戏曲作品流传.这同其家族的女性文学意识密切相关.他们具有"德才色"并举的进步的女性观,非常重视家族女性文学的刊刻和传播,在晚明女性文学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 区域性投资过热与地方官员的政绩观博弈实证分析——以“铁本”事件为例

    作者:范迪军 刊期:2005年第04期

    区域性投资过热的问题已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综述区域经济文献的背景下,以"铁本"事件为案件,创建了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下地方政府与企业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决策"博弈"模型,分析和求证了在转型经济时期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地方政府官员GDP政绩考核条件下的纳什均衡,并由博弈均衡解推论出,局部投资过热的根本原因不仅是经济要素,更...

  • 以文教化 以化成天下——中国西周时期“礼乐教化”美育工程探讨

    作者:胡焕龙 刊期:2005年第04期

    富有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西周礼乐文明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模式,其基本精神是通过各种途径对人进行情理兼备的礼乐教化,塑造人和谐的文化心理与完满的'君子'人格.尽管它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注重以塑造情理兼备的'人'来实现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的文化精神,在今天仍应是我们的民族教育认真批判继承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 创作,需要先进思想和明确方向——读名家名作的启示

    作者:许馨 刊期:2005年第04期

    文章认为文艺创作需要先进思想和明确方向,重点论证了社会转型期文艺主要应该为'劳动群体'及'弱势群体'服务,防止'贵族化'、只为少数人服务的思想.

  • 平生五色线 愿补舜衣裳——从杜牧的政治爱国诗看晚唐士人的济世补天心态

    作者:孙大军 刊期:2005年第04期

    盛世剧变下的晚唐,士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爱国、忠君、怜民'的晚唐诗人的杜牧,其诗歌中流露出的心态在晚唐颇具典型意义.文章选取杜牧的政治爱国诗,着重分析其诗歌中所流露的济世补天心态.并试图通过横向考察,探讨出晚唐士人群体所共有的这种心态,从而探究这种心态对文学的影响.

  • “人民性”、“大众文化”与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作者:王明泉 刊期:2005年第04期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富于"人民性"的文艺作品变得不再常见了.这种现象直接损害了作为低收入群体的普通民众的文化权益."大众文化"的兴起,非但没有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拉大了文学艺术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现实距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 知识分子话语的“有趣”表达——论王小波杂文随笔

    作者:包中华 刊期:2005年第04期

    王小波走出沉默挤入话语圈的努力,其实就是退居边缘选择写作.对自身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认和对知识分子的思考贯穿于他的杂文随笔创作中,他的杂文随笔是知识分子话语的表达,他在表达时实施的策略是发现"有趣".

  • 展开诗人的人生画卷——从《生活在别处》感受昆德拉的存在之思

    作者:周明 刊期:2005年第04期

  • 布莱克诗作的意象运用

    作者:任惠 刊期:2005年第04期

    意象派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反传统要求,其产生要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成功运用了反传统的意象而超越了时代.文章通过解读布莱克诗作中大量存在的意象,分析、概括其意象运用的主要特点:意象的复杂性、意象的新颖性和意象的宗教神秘性.

  • 中国古代诗词中梅花的蕴涵

    作者:黄群 刊期:2005年第04期

    文章从中国诗词中分析不同时代的文人对梅花的描摹,以及他们对梅花的赞誉,从而了解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丰富蕴涵.

  • 夏娃的独白--论身体叙事在《情人》中的运用

    作者:郑静 刊期:2005年第04期

  • 中国古代佛经译场对后世翻译活动的影响

    作者:谢冰 刊期:2005年第04期

    文章主要论述中国古代佛经译场在合作翻译形式、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后世翻译活动的影响,指出佛经译场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应当成为翻译研究的内容之一,应当受到相应的重视.

  • “可”字的虚化研究

    作者:吴媛媛 刊期:2005年第04期

    "可"原是动词,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它的词性慢慢有了一定的变化,由动词逐渐向助动词、意义比较虚的副词转化,后来甚至变成了和一定词结合来表示意义的词缀.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主观化又是语法化的一个动因,主观性因素促动了功能语法化.文章用主观化和语法化研究了"可"的虚化过程.

  • 老子与人在自然中的地位

    作者:陈水德 刊期:2005年第04期

    老子关爱人类,崇尚自然,老子确立人道自然至高无上的本然地位,大道自然包容万物惠及人类,人类自身的基础与社会构成从本质来看都是自然的,自然与人类各有不同的操守,前者有无限包容的操守,后者必须具有随顺自然的操守,老子确立了人在自然中的随顺地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支配自然、违背自然和破坏自然,因此人要严守自己的自然本分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