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杂志简介:《环境保护》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700/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语、资讯、聚焦、深度、观察、业务、国际、一线采风、书香、产经在线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0253-9705
国内刊号:11-1700/X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73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
复合影响因子:0.71
总发文量:6237
总被引量:32927
H指数:55
立即指数:0.004
期刊他引率:1
  • 促进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有机衔接

    作者:周宏春 刊期:2014年第17期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环保产业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关注的重点,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环保产业与循环经济的有机衔接,成为我国当前的紧迫任务。本文讨论了循环经济的起源、发展历程、重点及环保产业的发展特征,提出了有效利用环保产业与循环经济间的天然联系,以“经济”的途径实现污泥的...

  • 改革深化年京津冀如何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作者:张占斌 刊期:2014年第17期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京津冀地区地位特殊、作用重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改革元年”的一招大棋。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央统筹规划、地方协同创新,科学定位、优势互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集约绿色、生态文明的原则。

  • 京津冀:环境共治 生态共保

    作者:肖金成 刊期:2014年第17期

    对京津冀在发展中各自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北京市应终止“摊大饼”进程来避免人口过度聚集、环境容量负荷过大等问题,天津市应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防治对渤海的污染,河北在寻求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上述基础上,对京津冀地区实现环境共治和生态共保提出四点建议:一要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二要构建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和...

  •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环境法治保障措施

    作者:常纪文; 汤方晴 刊期:2014年第17期

    文章指出京津冀环境保护一体化建立法治框架的必要性,分析了建立途径:首先需建立促进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的《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清理有关法规和规章;其次需建立健全统一的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评、总量控制、生态补偿、预警应急等制度和机制。此外,还需从环境保护产业一体化、环境信息公开一体化、公众参与一体化以及监督执法一...

  • 京津冀一体化与区域空气质量管理

    作者:张世秋 刊期:2014年第17期

    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与公共性的特征,并从传统煤烟型污染转变为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的复合型大气污染,京津冀一体化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契机,同时,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与环境管理也有助于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发展。文章指出应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同时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控中强调绿色善治,实现区域污染控制社会成本...

  •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水环境保护策略

    作者:吴健; 昌敦虎; 孙嘉轩 刊期:2014年第17期

    京津冀一体化既给该地区的水环境带来压力,也给整个区域水环境的协同治理带来机遇。本文从水资源总体状况、水污染治理、污水再生利用以及地下水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的潜在水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基本对策。文章提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迫切需要一体化的水环境管理方案。

  • 突破利益藩篱实现京津冀协同均衡发展——以河北省三河县燕郊镇为例

    作者:潘家华; 陈洪波; 储诚山; 王新春 刊期:2014年第17期

    对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而言,其最大障碍在于行政分割的利益藩篱。市场力量有助于均衡配置资源,但是行政力量之间的不对等博弈,往往会通过制度来固化利益藩篱。空间区位介于京津之间的河北省三河县燕郊镇谋求与北京协同发展的案例表明,只有突破利益藩篱,才能实现京津冀的长效协同发展。

  • 面向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的复合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作者:徐琳瑜; 杨志峰 刊期:2014年第17期

    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协调这种压力与区域生态承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构建一种相对的复合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并针对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得到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压力变化特...

  •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问题及破解路径

    作者:曹东; 齐霁 刊期:2014年第17期

    本文指出我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在法律法规、监管权利、评估技术体系、资金保障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建议建立完善的环境损害鉴定制度体系,需要以相关法律为核心,辅之以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管理机制、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和环境损害赔偿的资金机制等政策体系。

  • 移动源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演变及发展方向研究

    作者:谷雪景 刊期:2014年第17期

    随着机动车行业快速发展,机动车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制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促进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我国移动源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排放标准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发展的建议。

  • 试论生态功能保护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作者:周景博; 李华友; 杨小明; 薛伊寰 刊期:2014年第17期

    2013年,中国政府《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意味着适应气候变化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本研究基于对我国生态功能保护区适应气候变化上存在的资金支持、工程实施机制、产业机构等问题的现状和成因分析,就生态功能保护区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建议:一是建立稳定的生态功能保护区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渠道;二是提高适应与经济增长、生态保护、社会发展...

  • 自然保护区综合行政执法探索

    作者:龙耀 刊期:2014年第17期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 【案例类型】评价类 【主要违法行为】自然保护区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所属类型】资源开发与保护 【违法企业所属行业】林业、矿产、水利、环保、土地、农业 【案例概要】案例1:2010年3月,某采矿企业未经林业行政部门同意,在其主管的自然保护区内开采砂石矿产。林业局对该企业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违法行为...

  • 环境噪声污染法律判定问题的探讨

    作者:陈勇; 肖爱 刊期:2014年第17期

    现行“环境噪声污染”的立法界定包含“超标”和“扰民”双要件,但是一方面,这一判定将未超过排放标准的大量环境噪声排除在法律规制的范围之外,与社会观念和环境法基本原理存在分歧;另一方面,以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而非声环境质量标准作为判断要件,未能体现环境保护的预防性和污染者责任原则。本文重新界定了“环境噪声污染”,将“双要件”改为“...

  • 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责任保险承保范围问题研究

    作者:于诗卉; 吴昊天 刊期:2014年第17期

    通过比较现有两类海洋生态损害责任保险产品,发现船舶污染责任保险和非船舶污染责任保险两个领域均存在海洋生态损害承保范围界定不清、赔偿金额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现行法律制度下海洋生态损害的可赔偿性问题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相关法律规定、技术规则的不断改进完善,同时还需建立海洋生态损害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确定海...

  • 浅析经济学方法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执法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孙烨; 刘金桥; 杜博文 刊期:2014年第17期

    “十三五”规划对地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环境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过分强调政府的行政干预,忽视了市场经济的作用,环境执法工作亟需得到有效的改进和提高。本文从环境执法立法和配套措施构建、执法理念转变、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方式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排污权交易、经济赔偿和市场准入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