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学报

贺州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ezhou University

杂志简介:《贺州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353/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南岭民族走廊研究、语言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学与艺术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思想...

主管单位:贺州学院
主办单位:贺州学院
国际刊号:1673-8861
国内刊号:45-1353/Z
全年订价:¥ 14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5
复合影响因子:0.28
总发文量:1601
总被引量:1945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5.8571
立即指数:0.0145
期刊他引率:0.9536
平均引文率:8.2899
  • 欧阳予倩与广西省立艺术馆——抗战桂林文化城研究系列论文之四

    作者:黄伟林 刊期:2017年第02期

    桂林是抗战时期文化的大后方。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坐落于桂林的广西省立艺术馆无论在建筑样式、建制职能还是文化活动均堪称卓异。而欧阳予倩是广西省立艺术馆机构的创始人、艺术馆馆厦的创建人及西南剧展的创办人,艺术馆成为当时一批汇集在桂林进步文化人士的舞台和阵地,唤醒和振奋国民为民族独立而战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

  • “贺”文化解读与“锡”人文生态构建——潇贺古道生态文化系列研究之一

    作者:朱其现 刊期:2017年第02期

    古人把“锡”称“贺”,形成贺州独特的文化现象,2000多年来,贺州一直与“锡”有不解之缘,是一座因锡得名,因锡而兴的城市。分析“锡”文化内涵,从历史学角度对贺州“锡”文化进行解读,挖掘潇贺古道生态文化,为贺州在新的发展机遇中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山区开发与族群联合:以明清以来龙胜龙脊地区为例

    作者:胡小安; 李炳林 刊期:2017年第02期

    通过对宋明尤其清代以来龙脊地区族群关系与结构的变迁的梳理,指出历代从防边、治边到内地化的转变过程,是造成龙脊地区民族格局的基本原因。同时各族群之间复杂的联合又区分的行动既因应了国家边略的变化,也适应着地区开发的形势,反映了各族群自己的生存策略。对此作深入研究,不但加深我们对岭南边疆的国家化进程的认识,而且会反思中国多元一体...

  • “一带一路”视野下对骆越海上文化的重新认识

    作者:李斯颖 刊期:2017年第02期

    骆越是我国以壮族先民为主体的岭南地方族群,早在秦始皇统一岭南前,他们就已经开发南海。秦以后,他们在中央政权支持下持续开辟已有的海上航路,曾到达东南亚、太平洋以至南美洲,并与当地土著有过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在当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重新探索骆越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容,有助于找到契合时展精神、加强国内外文化认可与经济往...

  • 1896——1897年法国里昂商会对广西的考察

    作者:颜小华; 庞少哲 刊期:2017年第02期

    19世纪末,西方殖民列强为了争夺在中国的殖民势力范围和资源及商品市场,纷纷向中国派出各类考察团。1895—1897年间,法国里昂商会对中国西南边疆诸省、长江及珠江西江流域进行了商务考察,其中1896年10月至1897年6月在广西的考察包括商道、民风民情、城镇集市、乡野物产等。对其考察历史的追述,将为丰富中国南疆历史和边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 清中期广西瑶族服饰特征解析——以《皇清职贡图》为中心

    作者:李瑜 刊期:2017年第02期

    《皇清职贡图》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修成,是清朝乾隆年间以“御制”名义汇编的大型民族图志。其中绘制了广西八幅瑶族男女图像,共16人,并附有图说,生动勾勒了清朝中期广西瑶族男女的服装与外貌。文章运用人类服饰文化中的服饰生理学、服饰社会学等理论解读画册中广西瑶族同胞所穿下衣的特点及穿着的原因,再现清中期广西瑶族的服饰风格、审美...

  • 敦煌文献疑难字词的判定

    作者:赵家栋 刊期:2017年第02期

    敦煌文献疑难字词的判定主要采取四条主要标准和两条次要标准,四条主要标准是:第一,前贤时彦整理和校录敦煌文献时标注的俟校待考的字词;第二,前贤时彦通过文献语例的排比归纳已考释出意义但值得进一步探讨其意义来源的字词;第三,前贤时彦众说纷纭的字词;第四,前人未释的字面普通而意别或意义晦涩难通的字词。还有两类疑难字词也是我们分析考释...

  • 《石仓契约》第三辑校勘札记

    作者:杨继光 刊期:2017年第02期

    《石仓契约》(第三辑)文献价值极高,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其中俗字、错别字、疑难词、方言俗语词甚多,整理本未能全部校出,可从文献对勘和语言研究的角度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订正,使该文献得到更准确的理解和更充分的利用。

  • 贺州瑶族民间手抄文献的“汉借字”

    作者:陈才佳; 刘译蔓 刊期:2017年第02期

    贺州瑶族使用本族语,没有文字。族内只有极个别识这些汉字的文化人。但在瑶山田野调查中,却不断发现民间收藏的手抄汉文本。经仔细研读,发现许多汉字与刻在其信物“情人棍”、“情人帕”等上面的文字相似,在歌谣、经书等手抄文献中也存在大量被故意“改造”的汉字,这极有可能是瑶族民间的书写记录符号。

  • 大学校名英译探微

    作者:麦新转 刊期:2017年第02期

    通过对分校或校区名译写和英语小词及标点符号在翻译中使用的考察,发现概念模糊给分校或校区译写带来困难和混乱,英语小词的运用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相对灵活,但其译写都较易被忽视。地名专名和通名译写时多采用增益翻译策略,校名英译名受语体影响普遍彰显不够充分。

  • 泰国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初级阶段单字调偏误实验研究

    作者:杜艳丽; 刘宗艳 刊期:2017年第02期

    通过对4名泰国来华留学生和4名中国学生进行单字发音进行采录,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从调型、调域两个方面分析汉语学习初级阶段泰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单字调区别。基于被测的4名泰国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初级阶段泰国留学生汉语单字调偏误表现为:阳平上升前有较长的准备阶段,上升时缓升的弧度过大;上声下降时幅度不够,调尾以明显下降调结尾,出...

  • 在农村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以豫南东岳村为个例

    作者:杨筱明 刊期:2017年第02期

    文章以豫南实地调研的东岳村为个例,通过东岳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的一系列生动实践,总结出农村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经验和启示,以期为广大农村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绿色生产力呼唤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作者:杨英姿 刊期:2017年第02期

    资源环境生态危机的出现,表明现有生产力发展难以为继,生产力本身需要绿色化,生产力发展需要进行生态转型,绿色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历史任务。资本逻辑、工业文明的生产关系和制度体制机制是不适合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地阻碍着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制度,解放和发展绿色生产力。改革创...

  • 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作者:邓晖; 王宁 刊期:2017年第02期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既存在挑战和问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新网络文化语境的发展对其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广大高校教师需要从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背景出发,紧抓发展机遇,创新教学方式,强...

  • 审美视域下的南海岛争——评朱东的长篇小说《沧海之约》

    作者:卢有泉; 李新爽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朱东的长篇小说《沧海之约》主要描写了陈江峰、林珊等为代表的中方特工与程超、阮月娥等为代表的B国特工以亚盟博览会为契机,展开你死我活的情报争夺战,最终敌对双方又握手言和,共同努力,创造性地实践了解决岛争的新构想——“不失主权,治权共享”,不仅阻止了一场战争的爆发,也为破解A国的围堵、解决与邻国的领土纠纷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又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