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enan Police College

杂志简介:《河南警察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26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社会安全研究、犯罪学视点、域外警务、刑事法学、刑事侦查与治安研究、警务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国际刊号:1008-2433
国内刊号:41-1262/D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61
复合影响因子:0.51
总发文量:1536
总被引量:2430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6.0556
立即指数:0.0657
期刊他引率:0.9191
平均引文率:8.1022
  • 社会公平正义与新农村治安问题(笔谈)——公平正义与农村社会治安

    作者:辛世俊 刊期:2007年第03期

    “新农村治安”栏目自开办以来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去年,我们就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农村治安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为进一步办好这个栏目,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嘉宾,从社会治安角度谈一谈公平正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希望关注新农村治安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一如...

  • 解决“三农”问题 维护城乡治安

    作者:卜安淳 刊期:2007年第03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一提出来,各种论说随之而起,纷繁热闹。赶这样的热闹,虽非我所愿,但应朋友邀约而说点看法,未尝不可。

  • 公平正义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作者:邸瑛琪 刊期:2007年第03期

    发端于自然法学派的公平正义观念,被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推崇为自然法的基本价值。并且他仃在处理人定法与自然法的关系时强调人定法应服从自然法、服从公平正义等根本理念。这实际上规范了公平正义与法律的关系:即公平正义是法的核心价值,与法律相比它具有更高的价位,法律仅仅是公耳正义的体现,只有符合公平正义的法律才是良法。

  • 司法公正与农村社会和谐

    作者:郭柏林 刊期:2007年第03期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工程,这一工程只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够完成。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渠道有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渠道就是实现现代法治所要求的司法公正,促进农村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那么什么是司法公正?公正的原意是公平正直,在社会领域它指的是权利和义务配置的最合理的状态。

  • 发挥职能作用 弘扬公平正义

    作者:孟钢 刊期:2007年第03期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公平正义实现的程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社会和谐达到的程度,它从最真实、最普遍的意义上体现着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公安机关是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者和体现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公安机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正义警察观决定农村警务成败与农村和谐发展

    作者:张超 刊期:2007年第03期

    公安机关要促进公平和正义在全社会的实现,这一要求的提出就意味着公安工作应当树立起正义警察观。在当前的农村警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老百姓强烈地呼唤和要求正义警察观引导公安工作走进农民群众之中,体现在每一项公安工作中。正义警察观在农村治安管理中能否落实与落实的程度如何,决定着农村警务的成败,关乎农村的和谐与发展...

  • 农村社会治安生态系统

    作者:王勇哲; 王一琼 刊期:2007年第03期

    农村治安生态系统指由具有相互促进和制约等有机联系的社会因素构成的,能使农村治安秩序保持某种运行状态的社会系统。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实有人口发案率增速高于城市人口,主要是社会变迁使农村组织化程度极低,观念体系和实际制度二元并立,以至农村社会治安生态系统缺乏具有统摄力的要素,且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减少,破坏性因素难以被...

  • 建立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想

    作者:赵可 刊期:2007年第03期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在被害人保护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法律制度,20世纪60-70年代,这种独立的法律制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确立起来。但截止到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法。因此,当争之急是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犯罪被害人问题的现状,并借鉴其它国家的立法经验,尽快建立我国的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作者:汤啸天 刊期:2007年第03期

    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司法救助是将社会救助的理念引入司法领域。国外已经有部分国家制定了“被害人补偿法”或相关法规。我国构建被害人救助制度时应当遵循以下五项原则:弘扬正义,救助与损害相适应,有条件获得救助,以赔偿为主、救助为辅,政府为主、多方援助。

  • 浅析偷越国(边)境罪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王春林 刊期:2007年第03期

    目前在我国,偷越国(边)境活动愈来愈猖獗,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出入境管理秩序,而且危及到了我国社会治安的稳定。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偷渡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低下,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法律观念比较淡漠。公安司法机关应从消除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诱因入手,加强出入境检查和对边防口岸的管控力度,加强国际协作...

  • 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初探

    作者:胡亮 刊期:2007年第03期

    网民中青少年最多,青少年网络犯罪在网络犯罪中亦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是预防网络犯罪的关键。只有建立结构化预防体系、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建设、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生和蔓延。

  • 对情感因素在认识主义罪过理论中缺失成因的多学科分析——罪过理论历史沿革初探(续二)

    作者:谢勇; 温建辉 刊期:2007年第03期

    着眼于理论形成之际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渊源,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认识主义罪过理论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为适应时代的政治需求,受当时的哲学、生物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犯罪学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情感因素在该罪过理论中的缺失有其必然的缘由。

  • 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作者:韩红兴 刊期:2007年第03期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暂缓起诉对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维护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化解矛盾无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暂缓起诉制度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如何发挥其优势、克服其不足,是未来我国在实施暂缓起诉制度时需慎重解决的问题。

  • 量刑根据和量刑基准

    作者:路诚 刊期:2007年第03期

    量刑根据是决定刑罚量最根本的依据,对量刑诸要素是否应当作刑法意义上的评价具有识别、过滤功能。责任基础上的预防是量刑的正当化依据:一般而言,量刑基准是法官自由裁量的起点;具体而言,量刑基准是在排除任何法定的或者酌定的量刑情节后,对已经确定适用一定幅度法定刑的抽象个罪所应当判处的刑罚量。量刑根据是量刑的本体论问题,量刑基...

  • 从“应得的惩罚”原则看我国的量刑原则

    作者:翁凯一; 李瑞南 刊期:2007年第03期

    “应得的惩罚”的量刑原则主张刑罚的首要目的在于惩罚犯罪,实现刑罚的公正性、一致性,保护公民的安全。这种正视刑罚的惩罚功能、注重对社会和被害人保护的观念对于我国刑法理论界过分追求刑罚的功利主义,为刑罚加载诸多不能协调之目的,导致刑罚的本质功能不能很好实现的情形,应当是一种有益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