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Hubei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湖北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11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文明研究、社会建设研究、理论答疑、中部崛起与湖北发展、经济论坛、人文视野、法律园地、教育论丛、...

主管单位:中共湖北省委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
主办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3-8477
国内刊号:42-1112/C
全年订价:¥ 292.8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9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5353
总被引量:22051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5.3722
立即指数:0.0574
期刊他引率:0.987
平均引文率:9.3238
  • 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几点思考

    作者:吕东升 刊期:2006年第04期

    当今时代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正确认识和看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正确认识和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认识和看待影响“三信”的一些热点问题,从而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以理想引领人生;必须催生激情,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从而用激情拥抱成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向上的...

  •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作者:肖赞; 凌志 刊期:2006年第04期

    工人阶级是改革、发展的主力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政权最重要的阶级基础,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才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时期,执政党必须正确认识工人阶级的内涵和新变化。切实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保持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 论转型期社会结构分化与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

    作者:张陟遥; 张惠玲 刊期:2006年第04期

    以利益群体多样化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必然引发利益要求的冲突和社会矛盾的积累。社会转型所蕴含的这种结构性变迁和利益分化的客观趋势,给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执政党只有与时俱进地加强社会整合功能,保持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性,永葆先进性,协调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完善政治参与机制,整合多种利益关系,优化配置各种资源,...

  • 试论建国前后的逐步工业化思想

    作者:张旺清; 罗玉明 刊期:2006年第04期

    实现中国的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根据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出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进行,在实现工业化的时间规定性和具体步骤上提出了一系列深邃的见解。为我党制定科学的工业化方针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和平发展:社会主义复兴的必由之路

    作者:唐春华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与时代主题合拍,与人类共同利益一致的道路。这一道路找到了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方式,是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同,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经过长过程发展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

  • 试论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例

    作者:杨金洲 刊期:2006年第04期

    恩格斯的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名言的解读拯救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实质,通过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辨析在认识论上扬弃黑格尔的可知论,通过唯物主义的彻底化扬弃黑格尔的唯心史观。

  • 制度权威缺失的原因探究

    作者:龙立军; 戴建国; 姜子华 刊期:2006年第04期

    “徒法不足以自行”。当前,在我国的制度建设进程中,树立制度应有权威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制度权威缺失有其内外部原因:制度权威和政治权威缺乏相容性、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缺乏相容性是其外部因素;制度与制度体系的自身不足是其内部因素。

  • 论在我国实行生态政治及其多元主体参与

    作者:赛明明; 夏珑 刊期:2006年第04期

    生态政治是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新政治”现象,并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现实决定我国的生态政治运动将是以政府权威力量为主导,以市场运行为辅助,以公众广泛参于为基础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统一体,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跨越式地向生态工业文明转型。

  • 构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赵熠 刊期:2006年第04期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体现国家性质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关系到执政党地位的巩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路径选择。服务型政府在激励功能、保险功能和约束功能方面更为有效,在节约社会交易成本方面显得更为有力。因此,要增强公务人员服务意识,建立信息公开透明制度,重塑行政文化,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 信息技术对政府决策品质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勇; 徐晓林 刊期:2006年第04期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政府决策信息、决策过程和决策执行等三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政府决策信息的质量、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增强政府决策过程的公开性和公众参与性,强化政府决策执行的监督,从而能够为政府决策品质的提升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持。

  • 行政信息公开中公众参与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珲; 黄德林 刊期:2006年第04期

    努力提升行政信息公开中公众参与的程度,是我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真正实现行政信息公开、建立透明政府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在内容、方式以及监督等方面公众参与都呈现缺失状况。明确行政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和权利主体,拓宽公众参与行政信息公开的渠道,以及提高公众参与行政信息公开的能力成为完善我国行政信息...

  • 中国传统“义利”观与和谐社会的契合

    作者:刘高勇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即“先义后利”,先公利而后私利,在中国绵延2000余年而不辍,至改革开放以来屡受冲击,以致淡忘,故有社会不谐丛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乃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一点决定了我们在今天必须重塑传统义利观念的价值地位,方有可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 正义与和谐

    作者:于丹 刊期:2006年第04期

    “正义”与“和谐”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是以制度正义为主轴,围绕如何完善公平分配机制,正确处理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强势和弱势阶层的关系。构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应以正确引导市场化改革和优化社会政策输出为双轨,以落实社会主义制度正义本质,推动社会系统化改革,优化社会利益...

  • 和谐社会与和谐语言建构

    作者:冯广艺; 张春泉 刊期:2006年第04期

    和谐社会是和谐语言建构的社会语境。和谐语言的建构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语言的建构与和谐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必要的和可能的。我们应以和谐的方式使得和谐语言的建构与和谐社会良性互动。

  • “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理论研讨会综述

    作者:刘赋; 邹茜 刊期:2006年第04期

    2005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武汉大学召开了以“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相关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着如何认识和加强知识分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与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会研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