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杂志简介:《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414/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建党一百周年专稿、名家访谈、文学研究、历史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文化传播研究、经济管理研究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2095-3763
国内刊号:13-1414/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5
复合影响因子:0.55
总发文量:1459
总被引量:2225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7.7222
立即指数:0.0741
期刊他引率:0.9855
平均引文率:9.5679
  •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刍议

    作者:武智勇; 田茂贤; 李鸾飞; 吴才武; 于向达 刊期:2017年第04期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独特的自然气候、丰富的自然景观、众多的人文景观、浓厚的满蒙民俗、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因而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多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较为缓慢,目前其总体水平仍处于旅游资源开发期。本文采用PEST-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塞罕...

  • 论端木蕻良小说中萨满教文化的矛盾心理

    作者:曹亚鹏 刊期:2017年第04期

    端木蕻良的小说中流露出对萨满教文化既肯定又批判的矛盾态度。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最初具有现实功能的宗教信仰渐渐演变为了富于表演性的民间节日的娱乐活动,其审美价值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端木蕻良身为满族作家,对满族信仰的萨满教文化具有天然的民族认同感,他的文学创作也受到了萨满教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受五...

  • 满族文学历史想象的可能与文学经验的呈现——以叶广芩的《采桑子》与《全家福》为例

    作者:王岩 刊期:2017年第04期

    满族著名作家叶广芩,因其正统皇族贵胄的出身,以及对家族历史风云与时代变迁的执着书写,成为当代作家中的独特存在。代表作《采桑子》和《全家福》,即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想象历史与呈现文学经验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叙事话语的建构上,《采桑子》删繁就简,将宏大、玄虚的历史,落实到若干具体个人身上,造成小说总体...

  • 从《齐物论释》到《故事新编》——章太炎、鲁迅与先秦诸子思想关系略论(上)

    作者:张芬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晚清诸子学以来的学术氛围中,章太炎是较为特立独行的一个。他的诸子思想乃至《齐物论释》中所涵盖的文化元素和其弟子鲁迅思想与文学创作之间实际上有着较为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将章太炎的诸子思想论与鲁迅文学创作尤其是《故事新编》进行对比分析,洞察其中幽微是一件有趣的事。在此范围内,从《明独》到《孤独者》《铸剑》,从论荀、墨乃至...

  • 余华“接近真实”的小说叙事特色

    作者:梅向东 刊期:2017年第04期

    余华究诘什么是“真实”,这是其理性思考的进程,更是其小说写作的进程。余华“接近真实”的创作之旅,其实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入文坛习作阶段,小说是大众化常识和经验的叙述,可谓是“实”而不“真”;第二阶段是突越常识和大众思维,实施极端个人化的精神冒险阶段,其小说是一种极端想象,可谓是“真”而不“实”;第三阶段余华再...

  • 论现代性视野中的王琦“金钩屯系列”诗歌

    作者:石文颖 刊期:2017年第04期

    现代性视野中的王琦“金钩屯系列”诗歌,呈现出前现代传统农村的物象和景观,对抗和补救现代世界的枯燥、庸俗、人为物役和唯利是图,凸显出其精神超越和审美救赎的审美现代性意义。但是,王琦诗歌总体上沉郁、忧伤的格调表达着对故乡贫穷、困苦的哀痛和忧思,并发出传统农村在被现代世界抛至身后何去何从的追问。在艺术风貌上,王琦“金钩屯系...

  • 论唐人小说中的“剑”

    作者:王雅凤 刊期:2017年第04期

    “剑”自古以来就是文学作品中出镜率较高的意象,在唐人小说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唐人小说中,大约有六十篇小说提到了“剑”这一符号。与其他文学作品中“剑”的单一属性不同,唐人小说中的剑兼有兵器,礼器以及道教法剑等众多功能,体现了“剑”这一意象的独特意义与价值,并对后世的剑侠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 语言库藏描写的理论支撑

    作者:方寅; 周春丽 刊期:2017年第04期

    对语言库藏描写的理论支撑进行梳理颇有价值。构式语法较多使用“库藏”概念并提出,语言中的一切都是构式,构式不是松散无序的清单而是用语言表述知识的分层分类的结构性库藏,它表明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描写解释一类类的语言库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模式,且这种描写解释须以构式为单位主体。库藏类型学表明,语言库藏成员构式描写要最大化覆盖...

  • 民初北方传统派画家汇聚北京地区的原因及构成分析

    作者:周牧 刊期:2017年第04期

    民初北方传统画派主要指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属于“五四”后期诞生的保守主义美术流派。他们有相同或相近的美术倾向,都坚持中国画的传统,维护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术理念,奉金城的艺术理念为圭皋。他们通过教学和展览等形式,传承中国画的理论和技法,培养中国画方面的人才。他们还分别创建了自己的艺术阵地:《艺林(旬)月刊》和《...

  • 由“趋善”到“本善”——试论孟子与宋儒在人性论上的不同

    作者:宋霞 刊期:2017年第04期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开启了儒家对人性的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性”,而在后天习得;人人相近之“性”在孔子那里也未给予过善恶的属性确认。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明言“性善”,并将其作为仁政思想的逻辑起点和人性论根据。但是孟子的“性善”说是从现实经验世界中总结出的,存在以经验证先验的问题;同时孟子一方面强调“性善”,...

  • 试论“陆羽之茶”与道

    作者:赵子涵 刊期:2017年第04期

    陆羽著《茶经》,提出了区别于“槚”“荈”“荼”,以“性俭”“九难”为特征,可使人“有力”“悦志”,与醍醐甘露并称的“陆羽之茶”。其意义不仅在于客观上促进了饮茶活动的普及,更在于“茶”与“道”被创造性的关联了起来。《茶经》中贯穿了天生万物、天人合一的天道观思想,并且陆羽从“道之用”的角度,把“茶”与“道”在人的身上实现...

  • 心灵戏剧与生命歌哭——论昌耀晚期散文诗的结构和语言艺术

    作者:万冲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诗人昌耀的生命晚期,多重驳杂的生命体验郁结在一起,一种融象征、寓言和表现主义风格的散文诗体式成为表达这些生命体验的有效选择。本文分析了昌耀晚期散文诗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艺术。昌耀的散文诗表达了生命晚期的心灵戏剧和内在生命的歌哭。昌耀因承受苦难而臻于博大、浑厚的生命境界,为诗歌语言注入了悲怆的音调和因持续地承受苦难而沉默...

  • 大风起兮:浩歌与荣魄的联翩起舞——支禄散文诗集《风拍大西北》艺术精神初探

    作者:范恪劼 刊期:2017年第04期

    新疆吐鲁番与甘南是支禄笔下大西北的对应点,也是其文思的衍生场,更是其竭诚而歌开心见肠之地。风拍之烈与西北之大,恰是支禄捕捉到的与这片寥廓天地相匹配的象征图式,也是诗人业已熟稔的观察视角和倾诉场域。由此,支禄的散文诗实现了地域性与普适性的融合与互生——自我铭痕确立的明晰和向他者渗透传示的可能。

  • 梁启超史学教育思想对当前历史教学的启示

    作者:陈健; 张倩 刊期:2017年第04期

    作为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创见均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史学是他终生嗜好与殚思所在,其开创的“新史学”不但引领传统史学的更新,更推动了现代史学教育的发展。在历史教育乃至整个人文教育被弱化的今天,梁启超的史学教育思想仍具有相当的现实启示意义。作为“新史家”的梁启超,不但以其博学多识树立...

  • 全媒体时代微课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沈亚雯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具有“小、微、精”特征的微课应运而生。微课是推动教育信息化、顺应教育资源微型化、促进教育改革的教学手段,能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灵活性、自主性和共享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微课的定义、特征、类型入手,总结微课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方式,梳理归纳音乐微课设计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