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思潮与创作、语言研究、互联网+思政研究、政治与法律、经济与管理、历史与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高等教育、信息与...

主管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4-344X
国内刊号:42-1782/C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1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发文量:4774
总被引量:6992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5.7639
期刊他引率:0.9795
平均引文率:8.1255
  • 试论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和追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作者:李福燕 刊期:2011年第05期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集中体现,而在中国的古典诗词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审美观念即中和之美。中和尺度要求和谐地、适度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关系,强调矛盾的统一性,强调主体与客观的共同性。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追求所蕴藉的中和精神中和之美与今天我们提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是一种传统与继...

  • 荒谬的世界,孤独的人生——评方方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

    作者:韩会敏 刊期:2011年第05期

    方方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通过时代的风云变幻,个人命运的多舛,展现了存在之荒谬,对水上灯人生经历的书写,以水与时间之间的隐喻性关系深刻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以及人生的漂泊无定与无所归依感。水上灯的挣扎与反抗的结局是走向彻底的绝望,令人深思。方方以水上灯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传达出对于现实人生的感悟与忧思,对于人类命运的探索...

  • 马修·阿诺德文学与文化批判述评

    作者:张宁 刊期:2011年第05期

    文化研究在英国一般上溯到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评论家马修.阿诺德。作为对维多利亚社会现实的回应,他以自己的生活、思考和写作展示出强烈的精英意识和文化追求。他的诗作表达出对古希腊宁静至善境界的向往;他的诗论则提出了诗是追求完美与光明的先导,诗的创作离不开诗人和评论家的不懈努力所生发出的时代精神;他的文化与社会批评是对时代沉疴...

  • 当代流行歌曲对唐宋词的承继之初探

    作者:陈君丹 刊期:2011年第05期

    本文针对当代流行歌曲曲风中"中国风"盛行的这一现象,对流行歌曲"中国风"在现当代的起源和发展,作出一定的归纳和总结,力图理清头绪,找出当代流行歌曲对以唐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之处,以启发当代流行歌曲的创作走向,给当代创作词人以启示。

  • 浅析“打工文学”的异质性艺术元素——以王十月小说《纹身》与《白斑马》为例

    作者:汪丹凤 刊期:2011年第05期

    在打工文化下产生的打工文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文学话题,这种新的文学样态具有独特的异质性艺术元素。王十月的两篇小说《纹身》与《白斑马》在打工文学中极具代表性,本文从原生态、底层自我意识、独特的生活意象三方面来挖掘并分析打工文学。

  • 浅谈北岛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

    作者:孙嘉琪 刊期:2011年第05期

    北岛于上世纪80年代末离开中国大陆的公众视野之后,依然在继续写诗,这些诗歌的风格与他早期的写作有着较大的不同。本文试图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以诗歌意象为中心,就其变化来考察北岛诗歌风格的变化。

  • 《战国策》中的特殊比较构式“孰与”

    作者:郭晓红 刊期:2011年第05期

    "孰与"是一种特殊的比较构式,基本义为"X跟Y比,怎么样";"孰"一直是疑问代词,有两种用法:疑问人称代词小主语、形容词性疑问代词谓语;"与"是介词,同时隐含动词功能;"孰与"在《战国策》中体现出同形异用:用于比较询问、比较反诘问,比较之后询问的是优劣得失或抉择态度,在反诘中体现的是主观取舍;这说明战国秦汉之际问句的表现手段已经...

  • 从《施氏食狮史》看汉字的特征

    作者:张辰昀 刊期:2011年第05期

    1957年8月,赵元任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施氏食狮史》的文章,带给我们汉字拼音化可行性的思考,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汉字的本质特征,展现了汉字音节大于词(语素)的独有本质,从这一特征出发,我们可以判定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带有词切分系统的表音文字。

  • 论“趋向”的词汇化

    作者:肖皿舟 刊期:2011年第05期

    词组词汇化是汉语词汇衍生的一条重要途径。"趋向"由于在线性序列上紧邻,出现高频连用,从而由最初松散的并列短语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动词和名词,本文通过对词组"趋向"进行考察,在对其词汇化历程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其词汇化的原因。

  • 三种文本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作者:刘敬华 董爱智 刊期:2011年第05期

    本文以9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受试,通过口语任务-阅读复述比较研究单项注释,双语注释,及双语多项选择注释对于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时测试中三种注释对于词汇习得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多项选择注释效果最好,双语注释次之,单项注释最不明显。延时测试的结果与即时测试结果相似,但双语注释组与单项注释组没有显著差异。

  • 英汉被动句特征比较

    作者:李海川 刊期:2011年第05期

    英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英汉语被动句之间既存在着差别,又有相似之处。本文从句式结构、语义关系等方面对英汉被动句进行了比较。

  • 马克思的“实践”生活世界观

    作者:吴秀莲 刊期:2011年第05期

    马克思的"实践"生活世界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对传统形而上学本质主义和抽象思维方式的摈弃和超越,将哲学植根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二是在世界观和本体论方面,坚持一种人的感性实践基础上的实践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原真正确立为人的生活世界;三是在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上,宣称自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直接指导...

  • 死者人格保护的正当性——基于生存论的论证

    作者:黎桦 刊期:2011年第05期

    法学界关于死者人格保护的相关理论争议相当活跃,观点频生。这些不同理论虽然大多赞同对死者人格应该给予保护,但是在学理论证上却争论不已、相持不下。检索各种理论,可以发现,这些论证缺乏哲学思考,从而使相关论述行而不远,且没有一个扎实的根基和统一协调的说法。在人之生存意义上,人生活在易逝的肉体中,唯一能使他肉体消失后还能保留的是精神...

  • 论重刑主义的弊端及刑罚轻缓化的必要性

    作者:赵波 刊期:2011年第05期

    重刑主义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它破坏了罪刑内在的比例关系,违背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不仅不利于罪犯的改造以及人心归顺,浪费了不必要的司法资源,而且还不利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我国刑法的国际化进程,不符合世界刑法发展的趋势。刑罚轻缓化的必要性表现在它是刑法谦抑性、刑法人道性、刑罚功能有效性和有限性、刑罚效益性以及刑法国际化的需要。

  • 换位思考,反求诸己——在自我教育中调适农村空巢老人之忧思

    作者:欧玲 刊期:2011年第05期

    在这次湖北专题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且普遍心存忧虑。解铃还须系铃人,农村空巢老人要靠有步骤地进行自我教育来解开自己的心结,既要在换位思考中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反思,又要在反求诸己中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管理,用理智的力量消除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