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思潮与创作、语言研究、互联网+思政研究、政治与法律、经济与管理、历史与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高等教育、信息与...

主管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4-344X
国内刊号:42-1782/C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1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发文量:4774
总被引量:6992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5.7639
期刊他引率:0.9795
平均引文率:8.1255
  • 1990年代以亲郑敏研究述评

    作者:张琰; 王泽龙 刊期:2007年第05期

    郑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影响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方面。本文从流派中的郑敏研究、郑敏创作个案研究、郑敏诗学研究三个方面,对1990年代以后国内郑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述评。

  • 沈从文三十年代都市小说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

    作者:罗雪松 刊期:2007年第05期

    19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探索都市女青年婚恋心理和情感生活为题材的一组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多重意蕴,她们既映照出都市男性的孱弱,又暴露了女性自身“自然”的缺失。作者探索都市女性人格、揭示知识者“阉寺症”的人性病象,与作者笔下的湘西女子构成鲜明的比照,对完成“湘西世界”的想象有重要的意义。

  • 刘禹锡贬谪前后期诗比兴手法初探

    作者:冯琼; 张猛 刊期:2007年第05期

    中唐诗人刘禹锡在其23年的贬谪生涯中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大多运用了比兴手法,但比兴手法的运用在前后期存在差异。贬谪前期的作品在整体上具有比兴意义,以朗州时期的政治讽刺诗为代表,怨刺意味较浓,且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重在比;后期作品在整体上含有深沉的历史和人生感慨,以《竹枝词》为代表,用语含蓄,辞旨幽怨,大多没有明确...

  • 论寇准的巴东诗作

    作者:翟付满 刊期:2007年第05期

    文章着重探讨了寇准在归州巴东任上的活动情况、诗歌创作情况和寇准此期的思想状况,并对寇诗此期的艺术特色作出了分析:寇准于太平兴国五年秋赴任至太平兴国八年赴大名府成安县,四年期间创作了不少于六十首诗,这些诗主要抒发了仕途的失意和对故乡、隐逸的向往,艺术上则体现了晚唐体的特色。

  • 《诗经》的抒情性及其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作者:程良友 刊期:2007年第05期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脱离原始状态,步入成熟时期,其中抒发情感的“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然而,这种抒情却又是有节制、有限度的蕴藉含蓄之情,表达出一种情理兼容的“中和”之美,形成温柔敦厚的诗风,成为历代文论的批评内容,并且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

  • 《麦克白》中的哥特因素

    作者:覃双眉 刊期:2007年第05期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引人之处不在于其主人公麦克白的悲惨结局,而在于他从一个怀有野心的平叛英雄堕落为弑君篡位的暴君的转变过程及其心灵遭受的煎熬。作品充满恐怖的气氛:女巫、凶杀、幻觉、恶梦、鬼魂、反常现象、半夜的敲门声等,具有明显的情节恐怖刺激、气氛阴森恐怖、充满悬念等哥特因素。

  • 语气词“唦”及其类型学意义

    作者:盛银花 刊期:2007年第05期

    安陆方言里,语气词“唦”有两个读音:唦[se^44]和唦[se^51],它们分另日用在一定的句子中,表达不同的语气意义。语气词“唦”在全国分布的范围非常广,但还没有进入北京话,它是南方方言里比较典型的一个语气词。其类型学意义在于“唦”在不同的方言里声母和韵母的区别,反映了汉字在记录语气词方面具有语音上的模糊性特点。“唦”在不同的方...

  • 目视行为和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

    作者:陆彩莲 刊期:2007年第05期

    文中所讨论的文化差异是指中国汉族文化与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国家)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容易引起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非语言交际方式——目视行为与面部表情。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论述了中西方在目视行为和面部表情方面的文化差异,强调了全面了解和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 从原型范畴的角度看比喻

    作者:周德艳 刊期:2007年第05期

    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在西方已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将此理论用于汉语文化研究的例子却比较少见。本文结合原型范畴的相关理论,以汉语语料为基础,分析比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基础及其特点,以实例来反映喻体选择与认知原型的关系。

  • 关于英语格的分析

    作者:胡湘娇 刊期:2007年第05期

    格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Chomsky的普遍语法——“管约论”理论之一。形态格、抽象格区分不同语言格的表现形式。英语是格形态变化不太丰富的语言,英语的格通过结构格和内在格表现出来,即英语的主格、宾格和所有格。

  • 抑恶扬善、自度度人的佛教管理思想

    作者:张国胜 刊期:2007年第05期

    佛教引导人心向善,提倡我他两利,追求自度度人,激励人们不懈努力修为,直至引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到达觉悟的彼岸。它对当代管理实践有着多方面的启发意义:以心为本的管理理念,自他两利、自度度人的管理目标,自律律人的管理原则,无常无我的决策模式。

  • 中国文化对伏尔泰的影响

    作者:沈国清 刊期:2007年第05期

    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思想为伏尔泰反对法国的专制政权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伏尔泰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

  • 美国人追求财富的文化渊源探析

    作者:张友香 刊期:2007年第05期

    美国人追求财富的文化渊源,可以从美国的移民动机、政治制度、宗教、社会哲学思想等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更好地透视美国社会以及美国人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根深蒂固的,是美国社会的发展动力,但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拜金主义。

  • 德国“世界政策”出台的原因

    作者:沈素红 刊期:2007年第05期

    “世界政策”是德国威廉时期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它改变了原先俾斯麦谋求德国欧洲霸主的政策,开始谋求世界霸权,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军扩建。本文分析了“世界政策”出台的真正原因,并指出由于世界政策从一开始就对国际形势估计错误,再加上以威廉二世为代表的统治者的一意孤行,因此世界政策必将失败。

  • 天谴灾异说与孙吴政治

    作者:陈言沧 刊期:2007年第05期

    天谴灾异说在孔子思想中已经萌芽,董伸舒对之集大成,在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中获得逻辑论证,流行于西汉盛行于东汉。三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天谴灾异说继续发挥作用,影响着君主的从政行为,不同的君主对之采取不同的态度。孙吴的统治者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有不同态度,天谴灾异说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各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