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象的耳朵教案

大象的耳朵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09 23:43:06

大象的耳朵教案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1篇

关键词:“诗画”教学;故事+游戏;生动形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194-01

数字在生活中常用常见,最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空等现象所产生的兴趣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由于其所固有的科学特性,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教师教法单调,幼儿倍感枯燥的困惑。

幼儿时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于数学的学习,需要整个心理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的参与。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成熟,他们对于科学知识易学易忘,且带有极大的兴趣色彩。 1—10的数字幼儿从小班起甚至在家庭中就开始认知,单纯的数字对学前儿童来讲比较枯燥单调,为了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将1—10的数字变形,用情节“诗画”的形式(边说情节儿歌边用变形数字组画形象)组成一个个趣味形象,再以“故事+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找出变形数字、进行大小比较、数字变等、对应记忆等系列思维训练游戏,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如案例《魔术师与小动物》:

活动目标:1、借助诗画数字小兔、松鼠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初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对应比较、联想推理能力。

2、学习对变形数字的分辨认知,巩固相邻数以及排序规律,学习运用已知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流程:以讲故事的口吻边说边画:

魔术师,长得怪,(1 、9)高高的礼帽头上戴;(8)鼻子尖尖朝着外,(7) 眼睛瞪大好厉害;(10、2)嘴巴紧闭口不开,(5)耳朵紧紧贴着腮;(3)脖子长长个子真不矮,(4) 头发一甩变出数字来。(6)

小白兔(4)白又白,(0)两只耳朵竖起来;(3)蹦蹦跳跳真可爱,(6)带了一身数字来。(8)

小松鼠,吱吱叫:(4)问声小兔早上好!(0)咱们一起做早操,(3)晃晃耳朵弯弯腰,(6)尾巴还要摇一摇。(1、2)

以魔术师邀请小松鼠和小白兔去游玩数学游戏宫的游戏口吻及情节引起兴趣。

魔术师说:小兔和松鼠身上都带着数字,我带你们到数学游戏宫去玩吧!去数学游戏宫玩有一个条件,身上必须带有1~10的数。以请小朋友帮助他们为故事情节依次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

(1)找数字。启发幼儿帮魔术师、小松鼠、小白兔找出身上1~10的数,从小到大按序排列。

魔术师:1 2 3 4 5 6 7 8 9 10

小白兔:0 3 4 6 8

小松鼠:0 1 2 3 4 6

(2)对应记忆。引导幼儿将部位与数字进行一一对应,熟练后可请幼儿背转身进行对应游戏。

魔术师: 帽顶(1、9)帽檐(8)鼻子(7)眼睛(10、2)嘴巴(5)耳朵(3)脖子(4)头发(6)

小白兔:头(4)眼睛(0)耳朵(3)身体(6)尾巴(8)

小松鼠:头(4)眼睛(0)耳朵(3)身体(6)尾巴(1、2)

(3)变数字。利用动物所带数字,通过加加减减变出10以内的其它数字。

小白兔:少 1 2 5 7 9 10

1=4-3,2=6-4,5=8-3,7=4+3,9=6+3,10=6+4

小松鼠:少 5 7 8 9 10

5=4+1,7=4+3,8=6+2,9=6+3,10=6+4,(10=4+3+1+2)

(4)比大小。利用它们代表身体相同部位的数字进行比较,可进行变不等为相等的游戏。

耳朵:兔—3 鼠—3 比较:3=3

尾巴:兔—8 鼠—1+2 比较:8 〉1+2(3)

头部:兔—4 鼠—4 比较:4=4

身体:兔—6 鼠—6 比较:6=6

经过实践,专家鉴定:这种以数学认知点为主线的“诗画”教学法,通过数字演变,激发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这些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具有游戏趣味,全方位的体现了“手口脑并用,教学玩合一”,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整体素质,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在教法运用的同时,伴以情节并注重了对幼儿的思想品质教育,把美育寓于数学教学中,这也是一个新的突破。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2篇

一、扮演角色,体验音乐内涵

儿童属于好动的一个群体,让他们在音乐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进行学习,这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体验音乐的内涵。

比如,在“气球跳舞”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分别扮演气球、小鸟、老鹰等角色。当“气球跳舞”的音乐开始时,扮演气球的孩子们自由的分散到教室的各个地方,接着“小鸟来了”的音乐响起,扮演小鸟的孩子们上场,“气球”与“小鸟”相互结伴,自由的跳舞,然后突然放出“老鹰来了”的音乐,“气球”和“小鸟”,应该迅速逃离,最后,传来“小鸟”和“气球”跳舞的音乐,说明“老鹰”离开,危险已经解除了,“气球”与“小鸟”再次上场,快乐地舞蹈起来。

在这种扮演角色的游戏中,孩子们根据游戏的角色,模仿一定的形象,完成一定的动作,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内涵,快乐地进行学习。

二、引导创编,培养创新精神

孩子具有极大的创造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进行适当地引导,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音乐可以给孩子们带来舒适的感觉,让孩子们在听音乐的同时进行创编动作、舞蹈等,可以让孩子们的思维与音乐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自主创作能力,让他们积极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比如,在《胆小鬼》这一歌曲中,可以让孩子们根据具体歌词的内容创编动作,在唱到“冬冬是个胆小鬼”这句时,有的孩子捂住耳朵闭上眼睛,身体做左右摇摆的动作;有的孩子干脆躲到桌子下面,把身体蜷缩在一起;有的孩子则是眼睛睁得大大的,双腿颤动……孩子们形象有趣地表现出了胆小鬼的形态。再如,在“兔子舞”中,教师可以结合图谱让孩子们创编动作。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编排跳舞的队形,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层出不穷的编排出了各种各样的队形:方形、圆形、云朵形、椭圆形、三角形等,然后在跳舞时不断变换队形,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快乐的玩耍。

通过自主编排舞蹈,孩子体验到了自己创作的幸福感和挑战自我的满足感,同时他们的创造能力也随之提高,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多元互动,升华艺术素养

孩子们通常喜欢趣味性较高的课程,因此在进行儿童教育时,教师应该采用多元教学的方法,课堂上利用多种元素与孩子们进行互动,让孩子们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比如,在音乐游戏中,可以采用问答歌的歌曲形式。问答歌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歌曲,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演唱。在《动物问答歌》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成男生女生两组,首先由男生提问:“女孩子们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女生回答:“鼻子长的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接着女生提问:“男孩子们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男生回答:“耳朵长的是小兔,小兔耳朵最最长。”接着男生提问:“女孩子们想一想,动物脖子长?”女生回答:“脖子长的是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最最长。”然后教师加入歌曲旋律让孩子们继续玩这个游戏,当孩子们熟悉节奏后,鼓励孩子们模仿造句,向其他孩子求征答案。孩子特别喜欢问答形式的歌曲,因此在整个游戏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整个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根据各个动物的特征编歌词,并且,用歌唱的形式进行互相交流。让孩子们做到问题问的清楚,答案回答的准确,在一问一答的游戏中体验相互交流的快乐。

教师在教学时利用多种元素,进行多元教学,使孩子知识面得到拓展。根据旋律编创歌词,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感以及艺术素养,还锻炼了孩子们相互交流的能力。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3篇

案例五:固执己见,不欢而散

2004年初,安徽的某家制药企业请我去做讲座。一连两天的讲座,征服了该企业的总经理、市场部经理和销售部经理,他们在请示了董事长后,与我签订了一个协议,请求我为该企业做一年的管理顾问,我欣然同意。

我在那里与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从产品选择、市场定位、人员招聘、队伍培养和管理等,做了一整套的策划文件,准备向董事长汇报后付诸实施。

董事长非常认真地听取了汇报后,就自己建立销售队伍,完全承担所有的销售成本这个问题上提出重大异议。

我认为,公司要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哪怕是一支十几个医药代表的小型队伍。利用这支小型队伍,我们可以做样板市场,积累许多实战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我们的市场推广策略和各项销售政策,再把其他市场的业务承包给公司的销售人员,甚至委托给商。

董事长认为,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成本太高,一开始就应该把业务承包给新招聘的医药代表,然后再委托给商,这样,公司承担的风险就降低了。

我对他的观点提出严厉的质疑,新招聘的医药代表既没有销售经验,又没有充裕的资金,他们根本不愿意承包这种业务的,我们所制定的销售目标绝对不可能完成。

我们双方都固执己见,协议无法执行,二十几万的顾问费就像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我的反省:一则故事的启发

有一位画家今天要为一位老农夫画侧面的肖像。他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笔画,认为这幅肖像非常写实,不仅维妙维肖,而且无从挑剔。作品完成后,画家十分得意地交给老农夫欣赏,他认为,老农夫一定会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老农夫真的"说不出话来",但是明眼人一看都知道,在老农夫的脸上,出现的不是感动而是愤怒。没错,真的是愤怒。

只见老农夫再看了画像一眼,生气地质问画家:“为什么只有一只耳朵?我的另一只耳朵呢?”

画家这会儿可呆住了,他停顿了半天,才搞清楚问题所在。他耐心地向老农夫解释说:“老先生,这是侧面肖像画啊!所以,我们只能看见一只耳朵。”

老农夫听完后,也呆了半天,只见他摸了摸自己的两只耳朵,仍然不解地问:“可是,我确实有两只耳朵啊!”

画家耐心地说:“这是侧面的,在视觉上另一只耳朵会被遮住,所以这里是看不见的。”

老农夫似乎明白了,他将画像翻了过来,不翻还好,一翻过来,只见他更生气地说:“骗人!后面哪儿有?什么狗屁画家!”

画家这会儿也耐不住性子了,他对着老农夫怒吼道:“笨蛋!你连最基本的空间概念都没有,我怎么解释你也不会懂!这已经是最好的了,你知不知道?”

老农夫仍然不听解释,继续说:“给我画上另一只耳朵!”

看到老农夫坚持着“另一只耳朵”,看到画家执著的“空间概念” ,你是否也看见了另一种观点的偏执?假使每个人都停留于事物的某一个表象,例如老农夫固执地想看见他的另一只耳朵,画家也执意坚持他的专业概念,没有人肯退一步,当然没办法让事情更趋圆满。

这则故事对我的启示有四点:

1. 在现实销售工作中,我不是也经常如此吗?停留于事物的表象,不肯深入事物的核心,让狭隘的视野造成销售的偏执,所以,才会有那些不必要的争执和恼人的事情发生。唯有抛开认知上的固执,停止寻找“另一只耳朵” ,你才能看见自己的“美丽左脸” 。

2. 做任何销售工作,一定要时刻检讨,我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吗?谈判对象是哪种风格的人?他正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他的动机何在?他讨厌什么?我都了解的不清楚,就无法对这些信息加以有效利用。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4篇

关键词 孩子 美育 赏美

口袋逐渐殷实起来的人们是禁不住这些能崭露头角的行头的诱惑的。于是很多人就把穿好戴美作为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一现象的可喜之处是反映了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可当您在镜前刻意梳妆打扮自己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作为父母的您是否注意到自己在以一种怎样的行为导向影响孩子对美的认识呢?一、指尖上的“美丽”暑假回来后班中的几个女孩子的手指甲、脚指甲都染了色——红得、绿的、黄的,平日里一个比较腼腆的女孩子的手指甲竟然还染成了黑色。高年级的孩子自尊心比较强,不能当着同学的面批评这种现象,于是放学时间,留这几个孩子围在电脑前。我先给他们出示染指甲对身体的危害的一些资料,之后重申校规校纪中的一些要求。几个孩子郁郁寡欢走出校门,第二天指甲是清洗干净了,可是那一脸的不情愿,由不得你不考虑他们口服心不服的感受。家长会上本想就此事发表一通看法,还没有开口,在签到本前我就看到了好几双经过精心修饰点缀的美丽的“玉手秀甲”,有的还在指甲上绣上了梅花,简直是美轮美奂。

对号入座,那几个染指甲的女孩家长多在其中 。父母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想想作为母亲,如此下功夫细心雕琢自己的双手,善于效仿的孩子又怎么能抵得住这朝夕相处的“美丽”的诱惑呢?父母的脾气秉性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更何况他们的言行举止?指尖上的美丽却是有些触目惊心!二、耳朵上的“靓丽”班中新转来一韩国籍女生,这孩子转来第一天,耳朵上带着比较漂亮的白金耳环,我告诉家长,孩子上学时候不能戴首饰,可能是由于语言不通,这孩子每天上学来耳朵上还是风采依然,没有办法,我只能请一懂韩国语的老师写纸条让孩子带给家长,谁知带回来的答复是,“老师应呵护好孩子的爱美之心。”没有办法,我只能拿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强硬态度,迫使那家长终于取下了孩子耳朵上的靓丽。看到孩子耳朵上可以望穿的小洞,我时常这样想,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她对美丽的标准依据的是什么呢?三、“无奈”的紧身裤周一之后,陈琳同学又脱下校服裤换上了紧绷在腿上的牛仔裤。她的牛仔裤设计都是别出心裁,制造又都是工艺独特,穿在这小女生身上也确实现出了她的体形美,这可能也是她特别青睐牛仔裤的原因吧。可我每次在后面看到她被束缚的紧绷绷的身体时,只能在后面摇头叹息。穿牛仔裤腰带勒紧在髂上棘处,那里可正是股外侧皮神经丛深层穿向浅层皮肤部位,它极易受压而导致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就会产生缺血性损害,而这损害导致的后果医学上称之为股外侧皮神经炎。表现诸如被勒紧处皮肤麻木、感觉迟钝,甚至感觉消失等。这些危害我在同孩子家长交流时讲过多次,可重复了若干次之后也还是无济于事。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快速地生长发育时期,对衣服的舒适度的选择应该是是第一位的。尽管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可从孩子喜欢的穿衣打扮上就可以了解到大人的审美取向。

孩子的审美取向有一个久而久之影响形成的过程,思量小陈林的审美定势,不能不说家长的审美取向是何等的影响深远呀!四、长发的“尴尬”去艺术团接女儿,小女孩在校门外一见到我就叽里呱啦,“ 妈妈你猜我们今天请来的钢伴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我没有见到我怎么知道?”“你猜猜看?长长的头发,穿着大红外套——”“是个大美女呗!”“哈哈。。。就知道你得猜错。他是个男的!他一个耳朵还戴着一个小耳环呢!”我有些气结,思维定势误导了我。电视上不是经常有这样的男演员吗,现实生活中戴耳环、蓄长发的男青年不也是比比皆是吗?“你感觉美?”我很认真地与孩子谈论起这个话题,“看上去挺那个的!”“‘那个’就是不美喽?”我要得到的是确定的答案因此继续追问,“反正看着很别扭!一开始我们都以为他是女的呢…”女儿继续兴奋着她的话题,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我便开始静听起她的叽里呱啦。

爱美是人的天性。可什么是美呢?社会中美的事物、美的行为、美的心灵到处都有,但是生活中并不是都呈现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都能感受到的。因为,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并不是生来就有的, 也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它需要经过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而正确的审美观则需要为人父母者用心去考虑与践行。

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潜移默化着孩子,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老的乌克兰格言也曾经说过:“一个人手里抓住小提琴,他就不会干坏事。”为人父母者教给孩子正确的审美能力无意就是把小提琴交到每一个孩子的手上,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音乐是如何产生的。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5篇

a.宝宝自我陶醉中,请勿打扰b.小金鱼都会吐泡泡嘛c.宝宝的液腺分泌功能增强,但吞咽功能尚不完善

2.小宝宝为什么容易吐奶?

a.宝宝吐着玩的 b. 宝宝跟妈妈玩游戏c.宝宝的胃还没有发育成熟,存不住奶

3.小宝宝为什么很容易流口水?

a.宝宝是个馋猫b.宝宝饿了c.宝宝吞咽功能不健全,不会咽口水

4.宝宝为什么老是抓耳朵?

a.宝宝有些紧张b.宝宝耳朵不舒服c.宝宝学孙悟空

5.宝宝为什么爱吸手指?

a.宝宝的手上有蜂蜜b.宝宝牙痒痒 c.宝宝通过吸吮寻求安全感

6.宝宝为什么有时玩着玩着会心烦、哭闹,还揉眼睛、打哈欠?

a.宝宝玩腻味了 b.宝宝要睡觉了 c.宝宝心情不好

7.宝宝为什么有时会突然目光呆滞、眉筋暴突、小脸憋红?

a.宝宝要便便了b.宝宝生气了c.宝宝害羞了

8.宝宝的四肢、下巴等处的肌肉为什么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抖动?

a.宝宝要尿尿 b.宝宝缺钙了 c.宝宝的大脑还没发育好

9.为什么宝宝扔到地上的东西,妈妈给他捡起来他会马上又扔掉?

a.喜欢看妈妈捡东西的样子b.宝宝在变魔术c.宝宝对新技能享乐其中

10.宝宝为什么有时吃着奶会用力咬妈妈的?

a.宝宝在生气b.宝宝在长牙 c.宝宝不知道轻重

(网上给出的答案分别是:cccbcbaacb)

最近,这份关于对宝宝了解有多少的“‘婴语’四六级试卷”在网上悄然流传,引得不少80后父母前去“赶考”。“你‘婴语’四六级过了吗?”也成为年轻父母最时髦的问候语。

对于习惯了标准答案的80后而言,这份试卷的确投其所好。然而,养孩子却不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这些试题的答案也并不唯一。

点评

问题1:这个问题没有区分吐泡泡和流口水,同时也没有设定年龄,因此答案也就只答对了一部分。随着唾液腺发育完善,一般宝宝在3个月以后唾液分泌增加。而此时吞咽功能尚未成熟,唾液不能被及时咽下,自然就流到嘴巴外面,妈妈们就会看到宝宝流口水。而吐泡泡的出现通常要晚一些,是宝宝开始学着自我探索、自我玩耍的内容之一,如果妈妈在宝宝吐泡泡的时候给予较多关注,那宝宝就会更喜欢吐泡泡了。

问题2: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样也只答对了一部分。小宝宝容易吐奶的生理原因的确是宝宝的食管、胃的肌肉群尚未发育成熟,加之小宝宝的胃处于水平位,很容易因改变,如翻动身体、吃完奶后由竖位变成卧位等,而使奶从胃、食管回流到嘴巴,形成吐奶。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宝宝吐奶,与妈妈过于频繁喂奶、喂水以及过度喂养等有关。

问题3:这个问题在第一题中已提到。需要补充的是,宝宝吞咽功能的发育成熟与妈妈的喂养方式也密切相关。4~6个月后,妈妈需要及时给宝宝添加泥糊状食物,并且随着月龄的增加,提供不同质地的食物,让宝宝的吞咽功能得到及时的训练。

问题4:本题的答案亦是不太全面。宝宝抓耳朵有很多可能性,比如湿疹、中耳炎等导致耳朵不舒服是原因之一。但有某些宝宝在7~9个月前后喜欢抓耳朵,则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探索、自我玩耍的方式。因此,具体情况一定要具体分析,宝宝的很多行为,不会仅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问题5:本题的答案同样不唯一。宝宝最初开始吸手指,是因为嘴巴也是宝宝探索周围世界、认识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3~4个月左右,随着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宝宝双手能碰到一起,能交叉在胸前,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宝宝的手伸入口中,这时宝宝通过有力的吸吮、啃咬发现:“咦,原来这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噢。”6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牙齿开始萌出,牙龈肿胀使宝宝不舒服。然而,妈妈却不知道。唉,宝宝只好把自己的小手伸入口中,自我按摩一下了。

当然,还有一些时候,妈妈很忙,顾不上宝宝,宝宝就吸吸小手,自我安慰一下。还有一些宝宝没有母乳喂养,宝宝的吸吮欲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那就只能靠吸手指过瘾了。

问题6:睡觉只是原因之一。宝宝要睡觉时,的确会出现一些特有的动作,包括哭闹、揉眼、打哈欠。但这些动作的出现不仅仅是代表要睡觉了,就如同宝宝哭有很多原因一样。

问题7:答案同样只是回答了其中的一个可能性,还有很多疾病状态也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问题8:小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也会出现这种现象。随着月龄的增加,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

问题9:宝宝不仅是对新技能乐在其中,更认为妈妈是在和他玩这个扔捡游戏呢!

问题10:除了长牙外,宝宝也许只是想咬一下而已,探索一下用不同的力度,妈妈会有什么反应,乳汁流量会有什么不同。

专家寄语

作为一个儿童保健工作者,看到这份“婴语”四六级试题及标准答案,心情很复杂。一方面,被年轻父母们的热情、对孩子的关爱和责任心所感动;但另一方面,心底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不知是遗憾,还是……

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个体,而每一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环境。因此,宝宝的很多现象,不会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具体情况一定要具体分析。80后一代大多是在“标准答案”的教育模式中长大的。然而,如果套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来养育宝宝,却不可避免地会走入很多误区。

养育孩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大工程,没有一项工作,像养育孩子这样具有独特性、可变性和不确定性。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需要也值得父母花时间与精力,好好学习、体验、分析、总结。年轻一代的父母们,与其这样“快餐式”地恶补,还不如完整地阅读几本育儿书,认真了解孩子成长的基础知识。在此,我推荐几本个人认为不错的书,供年轻父母们参考: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三版)》,(美)斯蒂文•谢尔夫主编;

(2) 《从出生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与早期教育》,(美)伯顿•L•怀特著;

(3) 《健康宝宝――0~6岁儿童养育大全》,桂永浩等主编;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6篇

配对游戏

孩子1岁半时就可玩配对游戏了:摊开几张字母卡,让孩子将2张相同的字母卡配对。如果孩子把外形相近的2个不同的字母混淆,大人可在纠正的同时形象地指出它们的区别。如,在解释字母B时可将其描绘成宝宝的一只耳朵,而把字母P解释为爷爷的一根手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将配对游戏发展为“归类游戏”。如:可要求2周岁左右的孩子将不同姿势的同一种动物的图片配成一对;要求2岁半的孩子将图片或实物中的水果、饼干等分类。

观察云朵

在晴朗的天气里,带孩子观察天上的云朵,启发孩子将不同形状的云朵看成动物、仙女、天使等。日本人普遍认为,这是最简便的利用大自然锻炼儿童右脑的好方法。

仰望星空

带孩子仰望星空,讲述“牛郎织女”类的神话传说,同时还可以要求孩子张开想像的翅膀,自己编织有关月亮或星星的故事。专家认为,想像本身就是一种“右脑体操”。

以小猜大

遮住孩子熟悉的动、植物图片的大部分,让孩子猜测这是什么动物或植物。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推断能力。

多用左侧

由于身体左侧部位的活动主要是由右脑指挥的,多用左眼、左耳和左手就意味着锻炼了右脑。不妨让孩子的脑袋常常向右偏转,多多训练“左视野”;左耳戴耳机听音乐或故事;有意识地用左手拿东西、抹桌子、开门、开灯等。

综合刺激

视觉、听觉和语言的“综合刺激”特别有助于开发孩子的右脑。幼儿园老师常常利用多媒体,在1小时内接连不断地给孩子看恐龙、鲜花图案等,其间穿插儿歌、外语、故事等语言刺激。不过,“综合刺激”须分成若干小单元(如每次3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因为幼儿难以对长时间的相同刺激保持兴趣。

经历新鲜

尽量不要让孩子老走同一条路、老看同一本书、老跟同一个小伙伴玩。送孩子上幼儿园时不妨有意改变路线,为孩子选择的图书不妨种类多些,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机会结交各种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 新鲜的经历对激活右脑功能好处多多。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7篇

“低年级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首先要学会倾听。”(《语文课程标准》)。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不仅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且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在课堂场上,师生不只是用耳朵在交流,更多的是心与心的敞开与吸纳,因为只有心灵的交流,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才能让彼此的生命在倾听中相互理解。然而,当前在一些低年级的课堂上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假参与,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想也没想就焦急地说“老师我、老师我”, 没被老师叫到的学生有时还发出叹息的声音;游离式,一个学生的发言刚结束,其他的学生又很焦急的样子说“老师,我,我……”地叫个不停,待他站起回答时又是与前面的同学一模一样;旁观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如此“热闹的教室”使许多倾听的生命元素在流失。

二、开启“倾听”之门的策略

学生表现欲强,不会倾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1、教师示范――点燃学生倾听的欲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那么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只有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的课堂“霸主”角色,改变自己只善于说而不善于听的习惯。如当学生的发言好像在“唱反调”时,要提醒自己:再等一等,学生的“反调”往往是一个新的发现和创造;当学生吃力地表达心声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再等一等,让学生把话说完,这可能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教师只有这样放下架子,俯身细听,才能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才能出现激动人心的“百鸟争鸣”的局面。

2、创设氛围――唤醒学生倾听的意识

人总是有这样的倾向,在卫生的环境中不会随地吐痰、随手乱扔,而在不卫生的环境反而会毫无顾忌地乱扔垃圾。对于我们的课堂而言也是如此,越是安静的课堂学生越不随便讲话,越容易倾听;越是热闹的课堂,学生的心态越浮躁,就听不进去,因此创设一个相对安静的氛围非常重要。一节课教师的音量不要一直处于高分贝区,这会让学生保持高热情的同时,也会让学生的耳朵进入疲惫状态。

3、强化训练――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善于捕捉信息,还不太会 “倾听”,要他们马上做到会“倾听”,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应注重于学生的“表面的倾听”,即最基本的“礼貌”训练。

(1)明要求,抓规范

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第一次开始的,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就详细地提出倾听的要求“倾听要有五心”,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学方法,促养成

神情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当别人发言时,你们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如果你同意他的答案,就点点头,微笑一下或掌声鼓励表示你的认同和欣赏;如果不同意他的观点时,可以皱皱眉,或者轻轻摇摇头表示你不同意或者有意见;即使持有不同的意见,也要以“我以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能够这样做的小朋友,说明你很尊重别人,是个懂礼貌的学生。学生听到老师这样说,个个坐得笔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我,期待老师的下一句话,那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8篇

1.约公元前1200年,古埃及人手拿动物旗,这是旗帜最古老的形式。

2.公元前217年,迦太基将军汉尼拔与罗马人在战场上作战。

3.古罗马士兵手持军旗,这是公元前400年出现的欧洲最早的织物旗帜。

4.从大约630年开始,先知的追随者开始使用旗帜。

5.古代中国士兵使用丝绸旗帜,约在公元700年。

6.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卡尔大帝手持一面著名的军旗,大约在公元800年。

7.从11到13世纪,十字图案装饰在十字军的旗帜和盾牌上。

8.1492年,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就在如今的巴哈马群岛,他竖起了西班牙国王夫妇费尔南多和伊莎贝拉的旗帜。

9.法国国旗于1789年的大革命中诞生,这是人民自治的象征。

10.以法国的“三色旗”为蓝本,意大利在1848年的革命中使用了自己的国旗。

11.工人手持国际工人运动的红色旗帜,这场19世纪末的工人运动中,工人们要求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

12.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统一时,人们挥舞着德国国旗。

13.1996年,在南非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压迫黑人的政权了。新的国旗代表着各民族人民团结在一起。

14.联合国维和部队士兵手持联合国国旗,头戴蓝色钢盔。从1945年开始,这个组织就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摘编自《什么是什么:旗帜巡礼》,湖北教育出版社,海豚传媒科学馆)

上期答案:

A为亚洲象,B为非洲象

亚洲象小耳朵,背部微微隆起;非洲象大耳朵,背部微微下凹

游戏时间

你知道标号(15)的这个小女孩手持的是什么旗帜吗?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