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散打实训总结

散打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23 03:07:04

散打实训总结

散打实训总结第1篇

Abstract: Over the years,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Sanda and Muay Thai contest, the outcome of each other, while in the race also saw a lot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many places, on the whole more ferocious Muay Thai, and Sanda is more skillful. The text comparatively analyses the training methods,technical charactersitics and the use of leg whip and sweep kick of the two legs in the race,providing reference for both developments.

关键词: 散打;鞭腿;泰拳;横扫踢

Key words: Sanda;leg whip;Muay Thai;sweep kick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06-01

0引言

腿法作为进攻基本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技术,泰拳比赛中腿法占进攻总数的46.4%,散打比赛中腿法占进攻总数的47.3%,[1]且成功率也相当高,散打比赛中腿法成功次数占总成功数的50.8%,泰拳比赛中腿法成功次数占总成功数的47%,腿法的训练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左右了比赛的胜负。散打主要腿法有鞭腿、侧踢、后摆、前扫、后扫和正蹬,其中以鞭腿最为常见。鞭腿技术的基本要求是快速、有力、准确,散打鞭腿最注重打击力量。泰拳横扫腿是一种弧线运动的腿法,其打击力度大,抗击力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而且它们之间也有很多共性,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可比性。

1动作技术特点分析

1.1 泰拳横扫踢练习方法横扫踢按其攻击目标可以分为三种:首先高踢攻击对手头部、颈部,常常能击昏对手。其次中踢攻击对手腰肋、腹部;第三是低踢扫击对手膝部和小腿。[2]其训练方法有如下几种:

1.1.1 击影练习是假设性练习,即空击。在假想对手动作基础上进行的练习。提高自身的协调性,体会动作路线,掌握进攻的时机、方向和准确性。

1.1.2 硬功练习在泰拳的练习过程中,许多的拳手都喜欢通过踢打香蕉树,或者踢击圆木来提高小腿胫骨的骨质厚度,减少其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增强击打承受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力度要由轻到重,逐渐提高硬度,也可以用铁棍依法练习。

1.1.3 沙袋练习沙袋的中部和练习者的胸部高度相等为宜。在这个练习方法中配合以拧腰转髋、增加出腿速度用脚背或者小腿的胫部横击沙袋,并结合以步伐、出腿角度和距离,以便更有效的击打目标。

1.2 散打鞭腿练习方法鞭腿的鞭击力训练,一切训练都以实战为核心进行,训练方法、手段力求简练、实效、科学,专门培养鞭腿鞭击的实战威力,在长期的专项教学训练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鞭击力训练方法。

1.2.1 掌握动作练习这项练习能让练习者充分了解鞭腿的动作结构,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可先原地模仿练习鞭腿动作,亦可结合手扶支撑物分解练习动作并体会动作的发力,在慢速中完成技术动作,一定要反复练习、体会,经过不断的练习形成技术动作基础,以便为进一步的练习打好基础。

1.2.2 空击练习运用鞭腿各种技法进行空击,或者假想与人比赛进行攻防练习。练习时,要注意动作的连贯协调,路线方向和力点的准确以及平衡、还原等问题。空击动作练习要有轻、重、缓、急之分,要有相应的战术节奏。

1.2.3 实战练习这是高级阶段的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地检验和提高运动员鞭腿鞭击力的训练、应用水平,是积累实战经验,提高鞭腿鞭击力实战的有效途径。但训练时必须注意实战中的安全与防护。

1.2.4 力量耐力练习每天坚持重复踢击500~600次沙袋,使运动反射功能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加强,在任何的情况下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和持久的耐力连续的进行鞭腿鞭击力。

2实战中的应用

2.1 使用规则中国散打和泰国拳的比赛规则比较

2.1.1 中国散打比赛规则的特点《中国武术散打规则》充分体现了“快速主动、技术全面、难度绝招、拼搏冒险”; 2000年,每局比赛时间缩短为净打2min;将得3分的条款改为4分,在得4分的条款中增加 “使用腾空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4分”的内容,鼓励挑战动作难度,使散打比赛更加精彩;后又放宽了对膝技的限制,使散打发展更完善。

2.1.2 泰拳比赛规则的特点泰拳禁用方法比散打少,更强调动作的击打效果。其计分方法以点数多少分胜负,在一个回合中,两个拳手能得到最高点数都是5点。而在得分部位、有效击打次数与得点的具体关系上,则没有具体规定;且在比赛过程中凡是不违背泰拳格斗的基本原则,能清晰有力的消耗对手体力,都可得点。

2.2 在实战中的运用分析

2.2.1 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分析泰拳强调的是动作的杀伤力度,以重挫对手为制胜的目标,不拘形式,只求实用,这与中国散打也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套路运动,纯对抗性;泰拳腿、脚异常坚硬、身体抗击打能力强,勇往直前、强攻硬取是泰拳的主要技术风格。

3结论

3.1 泰拳更注重身体素质训练泰拳是一种崇尚进攻的拳法,虽然训练方法和散打基本相同,但是强度更大,更注重体能和抗击打能力的训练,训练过程中进行多种高强度的训练,而且所有的训练要不遗余力地完成。这就是在比赛中泰拳选手的体能优于散打选手,这与他们的训练方式有很大关系。

3.2 武术散打要反映出中国武术特点和文化特征散打是踢、打、摔并用,手法相对复杂。戴拳套搏斗,限制了很多手法的运用,势必影响散打运动的灵活性。在散打运动仪式服装、场地、器械等方面也未能体现本民族的风格特点,没有体现不出中国内外兼修、道术同修、超越自我的传统武术文化的特征。

3.3 扩大散打竞赛形式的影响力现代武术散打的发展一直走精英化的发展道路,从事武术散打运动者多为专业人士,所以它的普及性差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散打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也要扩充练习的人群,提供强力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散打实训总结第2篇

论文关键词:散打;高水平运动员;科学化体系

一、前言

在当今的体育世界里,中国做作为体育大国,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加快了体育强国的建设进程,竞技体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竞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不仅形成了科学化,而且形成了体系化,这也是竞技体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散打作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虽然在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由于走上竞技体坛的时间较短,与其它乒乓球、体操、拳击等竞技运动项目相比,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培养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方面所形成系统工程还不全面具体,在与世界顶级搏击项目对抗中,没有任何优势,成绩并不显著,认可度也不高,这同目前散打运动在国内、国际所获得飞速发展的前景是不相适应的。散打要走向世界,进入奥运,必需培养出高水平职业散打运动员,通过国际比赛,取得更多胜利,得到对手认可、观众认可、国际认可,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和比赛体系。

二、散打运动作的科学体系

散打运动作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从不同的实践过程看来,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部分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一体化是最终达到目标的有力保障,每个部分缺一不可,并都必须在科学技术手段的保驾护航下才能实现最终目标。文章依据运动训练学的理论原理,结合自身工作的专业总结,解析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科学化体系。包括了运动员选材、专项训练、运动竞赛、竞技管理四个方面的科学体系。

(一)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专业运动天赋及竞技潜能的运动人才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工作,所以必须要科学的选材,才能挑选出真正的人才。根据散打运动的竞技技能形成特点,散打运动员的选材也区别于其他的运动项目,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寻找发现先天性竞技能力高、后天训练性强,适合散打身体条件需求的运动员参加散打专业训练。

1、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是人体最基本的、最直观的特征之一,也是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选材中除常规指标外,根据散打的技术特征应选择指标较大的运动员,如身体匀称、身材魁梧、身体重心偏低、肩宽、胸围较大、肌肉线条长的运动员。

2、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优劣是掌握运动技能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在运动员选材过程中,要通过专业特点,利用科学的手段选拔反应速度快、协调性好、相对力量大、速度耐力好和柔韧性好的运动员参加散打专项训练。

身体机能是人体的内在素质,也是优秀运动员的身体保障基石,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要求是:心脏功能强健,安静脉搏徐缓,机能动员快而稳定,心肺功能好,能承受大运动量且恢复快,血红蛋白百分比大、血清睾酮含量高,平衡能力好等,因此,选材时应注意参照此模式特征进行评定。

3、心理素质

心理选材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从心理素质方面选拔优秀的运动员人才的方法,是决定运动员是否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保障。散打运动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往往心理能力是取胜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选材时要特别注意被选者的神经类型、心理能力、个性特征等。

4、智能素质

运动智能是决定运动员运动技能发挥、临场变化的观察、心理指导等能力的优良因素,直接影响比赛结果。散打作为典型的对抗性运动项目,运动智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运动训练和比赛深入化,对运动员的智能水平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特殊情况下运动员智能的高低就成为决定比赛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运动智能对高水平散打运动的重要意义,必须要科学的选拔智能较高的运动人才,选材时智商下限不低于95左右为宜。

(二)专项训练体系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重要途径。

1、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的优良是成功培养和提高竞技能力的基石和前提保障,不同运动项目的专项素质也不尽相同。散打的身体素质训练要求主要根据其技术特点来确定的,散打技术由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组成,主要由踢、打、摔的攻防技法制胜对方,散打是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进行,每个技术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散打技术动作的发力都是力从地起,根节在脚的抓地、蹬地,中节在于腰的转动,稍节也就是末节在于用力的远端或是出击点。所以,要完成这些动作,都必须具有良好的专项力量、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要具备这些专项身体素质,就必需运用专业的身体素质方法使普通身体素质真正符合散打专项技术动作身体素质的需要。

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是一个长期、枯燥、复杂的过程,每项训练都不是简单的跑、跳、拉、单一的对抗所能完成的,运动员的身体适应、伤病的诊断和处理、运动负荷的监控、合理的营养膳食、情绪、有氧训练、训练效果等等都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技术的监控,才能保证健康准确的把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成真正符合散打专项需求的身体素质,最终完成每项训练内容。

2、专项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简而言之就是运用技术的能力,他是技术和体能的结合,在提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方面起关键作用。在良好的身体素质保障下,按照一定程序进行专项技能的训练。按动作的组合方式:单一的技术动作—动作组合—陪练—实战;按目标或对象:固定—不固定—模拟对练—实战。

3、专项心理智能训练

散打是典型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在比赛的过程中,变化多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心理变化比较复杂。散打运动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智能水平。专项竞技水平越高、实力越接近,心理和智能的作用就越大,往往是致胜的关键作用。所以在训练中,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和专项智能训练,来提高运动员心理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这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需要,也是散打运动发展的需要。 转贴于

(三)运动竞赛体系

运动竞赛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高水平运动员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培养的过程中,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通过运动竞赛来锻炼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他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运动竞赛环节是运动员必须经历的关键阶段,在良好的运动训练体系保障下,运动员才能保持良好的竞技水平。

运动竞赛可视为一项系统工程,竞赛设计则是运动竞赛的重要环节,因此,竞赛设计必须依据工程规划,必须构建框架结构,按照竞赛准备过程和实施过程的基本程序,运动竞赛过程应该具有完整稳定的基本结构,依据工程学理论,运动竞赛体系的基本环节包括:竞赛策划、赛前训练、竞赛表现、竞赛控制、竞赛保障、竞赛评价等。

1、竞赛策划

竞赛策划的核心要素是参赛计划,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参赛计划,首先是要状态诊断,状态诊断是科学确定参赛目标的基本依据,其中环境影响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分析环境影响是趋避外因干预的必要条件。

2、赛前训练

竞赛策划是赛前训练的战略思想和目的。通过竞赛策划而实施具体训练任务就是赛前训练,包括计划实施和状态调整。除了常规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技术训练任务的具体落实和状态调整外,还要通过研究将来比赛对象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和战术训练,可以采用模拟训练法,一是模拟比赛的环境氛围,二是模拟对手进行实战训练,以此来让运动员真正适应比赛的环境和对手。

3、竞赛表现

竞赛表现是由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和运动员的竞技发挥两个要素构成。其中运动员的竞技发挥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自身临场竞技状态发挥,主要体现在技术运用、体能分配、战术应变、心理自控等方面,而教练员临场指挥主要体现在战术调整和心理调控等方面。

(四)竞技体育管理体系

竞技体育管理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三个环节得以实施并取得理想效果的基本保证。

我国武术散打比赛的规模比较齐全,如亚洲锦标赛、全国锦标赛、全运会、世界锦标赛等。每年要举行全国性或国际散打比赛,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根据国际比赛的安排和国内散打运动发展的需要,都会制定年度散打竞赛计划,各级体育部门可以根据这一计划制定出相应的竞赛计划。各级体育部门在年度散打竞赛计划的指导下,根据自己运动员的实际现状和现实可能,制定出适合本部门的参赛计划,并不是参加比赛越多越好,同时要保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针对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团体要分别制定不同的竞赛计划,教练员要明白今年哪些运动员要参加哪些具体比赛和训练任务,让运动员既积累了比赛经验提高了竞技水平又能安全健康的从事武术竞技运动。无论是对组织机构、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让运动员在良好的环境影响下,不断得到锻炼提高,最终走向运动顶峰,实现培养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终极目标。

散打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 武术;散打;锻炼;健身

1.前言

生物体从胚胎、生长、发育、成熟直至衰老、死亡,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规律。但是一个人体健康的好坏,衰老的快慢是可以控制的。体育运动是很好的健身方法,中国传统的健身方法如武术、气功等,其推迟老化、防病治病的功效,不胜枚举。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体育项目,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社会价值极高。武术自古以来就是保健养生的主要的体育运动项目。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部分,就是把武术最直接、最简单的招法提炼出来,快速击中击倒或摔倒对手的竞技体育项目。散打在健身方面也有特殊的意义。散打是一种搏斗类的运动项目,人们只认识到了它的竞技功能,关于散打的健身功能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人们不了解散打的健身功能。

2.研究的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散打运动的健身功能。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有关散打理论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理论书籍,查阅了有关体育健身文献资料。

2.2逻辑分析法

根据散打的特殊训练技术,结合健身的有关知识,总结出散打特殊的健身功能。

2.3比较法 通过和其他体育项目比较,显示出散打更全面的健身功能。

2.4调查访问法

对陕西西安高校已开展散打运动教学的情况进行访问调查

3.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体育运动要想对身体有保健作用,必须是有氧呼吸运动,而散打是对抗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如果按照竞技散打的训练方法训练的话,训练量太大,作为一种健身的运动项目,训练的时候应该以打靶、打沙袋和模拟实战为主,强度的大小可以任意控制,一般应控在中小强度才能保证起到保健作用。

3.1 对生理的影响

3.1.1 散打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散打训练包括拳法、腿法和摔法,拳法技术在散打运动中常用的有直拳、勾拳、摆拳等, 腿法包括正蹬腿、侧踹腿、鞭腿等,摔法包括抱双腿前顶摔、抱双腿过胸摔、抱单腿拉腿摔、过背摔等。从拳法和腿法的种类和技术上可以看出,有直线型的,有曲线型的,摔法也有不同类型,以上可以看出进行散打训练,无论是上肢还是下肢都从不同角度得到了锻炼,肌肉和关节也比较全面的得到了锻炼,这样对身体的锻炼更全面。

和普及世界的跆拳道健身相比,散打不但具有类似跆拳道的腿法练习,还具有独特的拳法和摔法,锻炼更全面,健身效果更好。

长期坚持散打练习,骨密质增厚,使骨变粗,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压力和拉力的不同更加整齐和有规律,骨表现肌肉附着的实起来更加明显。散打中的打手靶和打脚靶,可以使手和脚直接或间接的触靶,这样可以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从而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性能。

由于散打的固有的特点,系统的练习,既可增大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关节稳固性的加大,主要通过练习增强了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结果,同时与关节囊和韧带的增厚也有密切关系。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主要通过专项柔韧练习,使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的结果。人体的柔韧性提高了,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加强了就有助于较快的掌握各种技术的要领和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减少伤害事故。

因为散打运动具有较大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经常练习可以使肌肉纤维变组,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健壮、结实、匀称有力。长期坚持散打训练,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囊泡状,从而增加了肌肉的血液供应量,有利于肌肉持续长时紧张的活动。散打有它独特的练习方法,训练比较全面,所以身体很多肌肉都能参加运动,对身体肌肉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处于发育期的少年时期。

少年时期骨的有机成分多,无机成分少,骨头柔软,所以进行散打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练习的手靶、脚靶和沙袋多用柔软的,要不容易使少年的骨头变形,小量多次的散打训练对骨骼长长有好处;肌肉的发育较晚,少年时期进行散打练习的时候不要时间太长,少年时期肌肉发育不完全容易疲劳,但是经常的少时间多次练习有利于肌肉的更好的发育。

青年时期肌肉发育完全,散打训练使肌肉发育更完全,肌肉更结实,无论在打靶、沙袋还是实战练习都可以放开的练习,但是量不要太大,要不就起不到健身的效果了,作为健身运动必须控制训练的运动量,运动量过大影响健康。

3.1.2 散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散打是在一定的场地进行的斗智斗勇的对抗性项目。在实战或模拟训练中,队员根据场上变化不定的形式进行应对,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应变性。在实战中,散打训练的拳法、腿法和摔法在场上综合运用,根据场上的变化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和战术,其实就是思维灵活多变的过程,锻炼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散打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竞技能力系统;子系统;要素;特征;运行机制;散打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4-0080-05

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表现是其竞技能力各子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系统科学将之称为系统整体涌现性。涌现过程是系统功能实现过程,这一过程受系统结构影响外还会受到系统运行机制的影响,“所以在观察涌现现象时,应该致力于发现涌现现象的规则,关键是需要找到产生涌现现象的受限生成过程”[1]。

因此,需要运用整体观念、联系观念和演化发展观念对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展开研究,既要研究其结构又要研究其特征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并能够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1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

“元素之间一切联系方式的总和,叫作系统的结构”[2]。通过对系统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对各构成元素在系统中作用的定位;另外,系统结构对功能具有决定作用,了解结构可以在功能与元素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有助于对系统功能的发展。训练是以挖掘、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目的,这一目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改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系统结构,所以只有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建立正确认识,才能够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最适宜的训练内容以及最有效训练负荷量度。

魏香明研究认为,竞技能力结构是指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对目前有关竞技能力研究成果的研读可知,竞技能力五要素构成论目前被运动训练学界学者普遍认同,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由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几个子能力组成,这些子能力又由不同要素组成。运动项目很多,但是项目不同其竞技能力各子能力、要素的贡献度以及协同效率会不同。从系统观出发,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则是指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体能、技能、战能、心能、智能以及同一子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联系方式的总和。项目特殊性决定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是不同项目之间区别的根源之所在。依项群训练理论可知,散打属于同场格斗对抗型项群,不管训练还是比赛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能、心能、智能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贡献度都有别于其他项目;另外,项目特异性要求使得体能、技能、战能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胡亦海等研究认为“竞技能力的主体结构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清晰的层次性特点[4]。在训练或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系统功能实现是各构成要素相互协同、由低层级向高层级逐级整合的结果。通过以上分析,根据研究需要建立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构成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则是由体能储备、体能动员、技术储备、技术运用、战术储备、战术运用、智能储备和智能运用组成;第三层级则是由符合散打专项需要的要素组成,主要有身体各种能力、对身体各种能力的动员能力、拳法、腿法、摔法、单个技术、组合技术、主动进攻中运用、防守反击中运用、防守中运用、战术意识、战术理念、具体战术行动、“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自控能力”[5]、心能储备在比赛中的应用能力、专项所需智能的发展水平、对专项阅读能力、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等。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中同一层级内要素之间关联关系相对固定,只是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对手时要素之间的协同效率会有所不同;第三层级中的体能储备内容、技术储备内容、战术储备内容和心能储备内容等显著地反映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专项特征。

2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特征

2.1 整体性特征

整体是系统功能实现的基础,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按照某种关系协同作用使系统实现功能的规模效应即实现了系统功能整体涌现。系统的整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结构、特性、功能、状态和行为等方面。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由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等子能力组成,撇开任何一个子能力谈竞技能力系统都不科学也不成立;从竞技能力具体构成要素来说,有进攻与防守、进与退、上与下、左与右,既需要无氧耐力又离不开有氧能力;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任何行为都不是哪一个子能力或要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由不同子能力、要素共同参与下完成,所以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时各子能力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竞技能力以整体方式参与比赛过程,整体性成为其显著特征。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功能实现需要每个子能力的参与,缺少任何一个子能力竞技能力其他子能力之间就无法建立有效联系,竞技能力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转也就难以正常参与比赛。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整体性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发展的结构基础,通过专项训练运动员各子能力之间的时空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从无序逐渐走向有序,子能力之间不管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协同程度都在不断提高,互补作用不断增强,比赛中运动员表现为技法规范、速度快、力量大、攻防转换速度快。

2.2 关联性特征

系统的关联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以及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激励、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特性。关联性是系统整体性建立的纽带,是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基础,是系统功能实现的保证。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表现在系统构成要素和要素质的差异性上,它是系统关联性存在的条件;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要想成为真正的功能体,它所包含的子能力、要素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因此,关联性就成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一个特征。关联性使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能够运用不同的技法、不同的战术打法和适应不同的对手,它是存在差异的关联关系产生的运动员竞技能力功能放大。对优秀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来说,这种关联关系建立得越多运动员适应不同对手的能力越强,竞技能力系统运行也越顺利、越高效。

2.3 动态性特征

系统功能实现是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协同,由低层级向高层级逐级整合过程,系统功能实现是系统、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运动变化即行为的结果。系统相对于它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任何变化,或者说,系统可以从外部探知的一切变化,称为系统的行为 [6]25。系统功能实现是以要素的各种行为做基础,包括系统功能发展过程中外界对系统的影响而使系统发生的行为和系统功能实现的行为。行为是系统运行、演化发展的方式,是系统的动态性特征体现。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在先天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所获得的一种有效参加训练和比赛的能力,先天遗传为其发展提供可能,而后天训练才是竞技能力发展的动力源泉。训练过程是外界环境对竞技能力系统产生影响的过程,这样的影响使竞技能力系统产生学习、适应、演化和自组织等一系列行为,动态过程使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发生了变化。然而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子能力、要素发展并不均衡,竞技能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非衡补偿行为,在战术行动中有局部行为与整体行为,在各子能力之间协同时有稳定行为与不稳定行为等。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功能实现是各子能力、要素之间在一定的规定性、协同效率基础上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规定性和协同效率会因比赛对手、场上情况等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多变的规定性也必然造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动态性。因此,不管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展过程还是竞技能力功能实现,无不体现动态性特征。

2.4 层级性特征

系统的层级性首先体现在结构上,即系统由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又是由次级子系统或要素构成;其次是系统的发展和功能实现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级整合的结果,运行过程体现出明显的层级性。因此,层级性在系统结构和运行过程中都有体现。

首先,由图1可知,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由若干层级组成,不同层级构成要素不同,如第一层级由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构成,第二层级是第一层级的分化,由若干要素组成。其次,在发展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时,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它们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不同层级的要素为作用对象。例如,在技术教学、训练中先单个后组合、先条件实战再实战的安排方式就是对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层级性特征的利用。最后,不同技术等级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关联度不同,如刘满金[7]在研究中认为,国际健将级、健将级、一级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一级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关联度的重要程度排序分别为“技术指标>素质指标>机能指标>形态指标>心智指标;素质指标>技术指标>机能指标>形态指标>心智指标;素质指标>技术指标>形态指标>机能指标>心智指标” ,它是由不同层级内构成要素之间协同效率和贡献度不同造成,是竞技能力系统层级性一个佐证。因此,层级性特征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和运行过程都有体现。

2.5 自组织性特征

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8],它分为他组织和自组织两种。组织过程是系统的一个特殊演化过程,它能够使系统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为系统结构的有序程度增加和系统组织过程有序程度增加。

散打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竞技能力的发展主要途径是改善其结构。通过长期训练负荷的作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的有序程度明显增加,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说,神经系统所建立起的能够满足散打比赛的条件反射增加、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的支配能力增强,这一结果是他组织和自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由辩证法原理可知,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他组织是外因,自组织是内因,他组织需要通过自组织来对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产生作用,自组织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或比赛中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构成要素之间通过自组织过程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竞技能力结构有序程度增加,实战中表现为运动员反应快、判断准确、选择的技法合理且熟练、动作协调有力且无多余动作、打法多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因此,自组织性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2.6 非均衡性特征

系统各子系统、构成要素在系统整个发展和运行过程中都呈现出非均衡性特征。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性表现为各构成要素的发展速度上;系统运行过程过程中非均衡性特征体现在各子系统和构成要素的贡献度和协同效率上。非均衡性为系统的演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空间。

研究证明,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要素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以体能为例,符合专项需要的速度耐力、速度、爆发力等的发展速度和程度要高于其他素质。刘大庆等[9]在研究中也证明,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的发展大都呈不均衡状态。非均衡性特征使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可塑性增强,其中发展水平较低的素质非专项核心素质可以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给以补偿,即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另外,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要素参与程度和所起的作用也明显表现出非均衡性特征,叶伟[10]在其研究中证明,徒手格斗项目运动员的核心竞技能力为体能和技能,这也正是非均衡性特征的体现。

3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机制

3.1 适应是竞技能力系统演化和发展的根源

从生物学角度说,适应是生物体调整自己以适合环境的过程[11],从目前研究成果可知,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也以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有效训练负荷为基础。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适应包括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以及竞技能力系统中各子能力、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

适应是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能够根据环境的特殊要求而修改自己的行为规则,以便更好地与环境产生良性互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在符合散打专项特征的训练内容和训练负荷量度的作用下不断地学习、积累,使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子能力发生适应性变化,最终通过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协同关系的改变满足专项训练或比赛需要。长时间专项训练形成的适应变化使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增强,速度、速度耐力、爆发力和协调性提高;技术储备多,且个人特长突出;自信、意志力顽强、勇于拼搏,善于调控情绪以及距离感和空间定向能力增强;体能、技能、战能、心能、智能协同程度提高。

3.2 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标识机制

复杂系统演变过程是系统构成要素按照某种特殊机制发生聚集行为的过程,系统科学把这种机制定义为标识,它是供系统与环境、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识别和选择时使用。“聚集不是简单的合并,也不是消灭个体的吞并,而是新的类型的、更高层次上的个体的实现;原来的个体不仅没有消失,而是在新的更适宜自己生存的环境中得到了发展”[6]254;聚集行为通过标识的作用在使系统要素获得发展、功能得到实现同时又使复杂系统得到了简化。因此,标识是系统演化、发展和功能实现的机制。

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同样也离不开标识机制的作用。首先,在竞技能力发展过程中,标识是借助物质、信息、能量交流来提供联系的依据,其中尤以信息交流为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展包括技能、体能、心理、战术和智能等子能力发展以及各子能力之间联系的建立,这一过程离不开信息、物质和能量的标识作用。标识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在于提供了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建立联系的信息、物质和能量基础,直接影响到竞技能力结构建立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对优秀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来说特别重要。其次,训练或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功能实现也离不开标识的作用。运动员机体需要通过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加工和利用,通过将外界信息转化为内部神经活动使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产生有效的、最佳的协同,满足专项训练或比赛的需要。

3.3 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响应机制

在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响应与控制相对应,没有外界干预仅有系统内子系统之间协同时,响应表现为子系统之间的应答性反应。训练中运动员控制身体活动时同样也存在一个运动员、运动员机体对信号的响应过程,这种响应不只是机体对外界控制的响应,还有机体各组织、器官对训练负荷的响应。响应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不同子能力、要素之间在同一层级内按照某种规定性运行的基础,运行结果使竞技能力系统向预期方向发展。

发展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是一个他组织和自组织共同作用过程。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对运动员实施训练控制。为完成训练任务,运动员需要听从教练员的安排,对训练指令要积极响应,按照教练员的要求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训练中运动员按照教练员的指令进行练习是一种外在的响应,外在响应对竞技能力系统演化发展发生作用需要通过内部应答性反应来完成,也即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对机体行为的响应,结果使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之间联系的牢固程度和协同协同效率提高,实战中运动员根据对手进攻或防守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技法就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响应机制作用的体现。

3.4 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积木机制

系统科学中的积木亦称构件(building blocks),它形象地利用了物理学中积木在搭建中的可重复使用和按照某种规定性进行组合的特征。积木机制要求在对系统进行考察时主要把注意力放在积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上。系统层级性结构是积木机制作用的结构基础,积木机制只对同一层级内的要素发生作用。层级内积木机制的效应即要素或子系统间组合方式和组合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系统整体功能涌现。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过程同样离不开积木机制的作用。任何一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其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要素的发展程度都不是均衡的,有的能力很强而有些能力偏弱,但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水平不会因为偏弱能力的影响而降低,这就是在积木机制作用下同一层级内子能力、要素建立重新组合,形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非衡补偿效应,例如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不好但是可以通过高度发达的速度和爆发力来弥补。另外,不同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其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要素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是在比赛中却可以获得同样的比赛结果,这种情况发生也是积木机制作用的结果。因此,积木机制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机制。

4 结论

4.1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呈现层级性,不同层级由不同要素构成,同一层

级内子能力或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竞技能力运行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级整合的过程。

4.2 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层级性、自组织性和非均衡性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主要特征。

4.3 适应是竞技能力系统功能演化、发展的根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包括标识机制、响应机制和积木机制,适应是它们产生作用的基础。

4.4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中在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量度选择上应以竞技能力系统的特征为依据,在训练内容安排顺序上应以能够改善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为目标,在实施训练控制时应以符合竞技能力系统运行机制为标准。

参考文献:

[1]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M].陈禹,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91.

[2]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

[3]魏香明.台湾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暨专项训练手段之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4]胡亦海,等.对抗项目竞技能力层次要素特征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2):65.

[5]李玲.优秀高水平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构成因素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129.

[6]许国志,等.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刘满金.我国优秀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与运动成绩的整体关联度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84.

[8]孙剑,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特征、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9):115.

[9]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1):44-46.

[10]叶伟.我国徒手格斗项目(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11]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9.

[12]周维方,等.系统科学视角下优秀散打运动员体能系统运行机制及训练控制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2(6):25-29.

散打实训总结第5篇

摘要:本文以部分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使用了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武术散打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散打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partial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re research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rough som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etc。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Wushu and free combat in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free combat to enter into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武术散打;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

Key Words: Wushu and Free Combat;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8-0229-02

前言

本文深入研究了武术散打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现状,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体育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研究武术散打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散打教育方法类相关论文,并且借鉴应用到本论文中。

1.2、观察法

对几所高校内的散打课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观察,把观察中所看到的散打课上所运用到得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汇总。

1.3、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osoft 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处理,并且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2、结果与分析

2.1、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散打的现状

自2002年8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许多高校已将散打列为公共体育选项课程。从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到一般地方院校,全国共百余所普通高校开设有散打教育。高校校内散打比赛更是层出不穷,燕山大学已举行了2届散打比赛,2004年安徽师范大学举行了首届“散打王”比赛,2005年开封大学举行了“首届散打比赛”等。

2.1.1、 高校开展武术散打的有利条件

2.1.1.1、 大学生喜爱散打。随着武术散打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喜爱散打运动。据统计,已开设散打课的普通高校中喜爱散打的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已占公共选修课的前几位。居所有选修课的首位我院2005年选修散打的有100人,限报人数为50人,实际选修人数超出了限选人数的50%,而其他选修课 的人数除羽毛球外都没超出限报人数。这充分说明了武术散打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这是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散打的重要基础。

2.1.1.2、 高校有较好的专业教师。每个高校都有专业武术教师,目前尽管部分高校有些武术教师是从其他专项改教散打课的,但相比而言高校开展散打课还是有比较好的师资条件。有了专业武术教师指导,能使学生得到正规、科学的训练,少走弯路。

2.1.1.3、大学生有充足的业余时间。大学生学习压力不大、业余时间较多,每周都可抽出足够时间进行散打训练,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锻炼了身体,同时能更好地促进专业课学习。

2.1.1.4、高校可提供较好的训练和比赛场地。大部分高校虽然不一定有专用武术散打馆(室),但大多有体育场馆。同时学校能提供散打专用护具,有较好的训练和比赛条件。

2.1.2、存在问题

2.1.2.1、学校领导对散打进入高校认识不足。全国普通高校有2000所,目前已经开展散打教学的学校约占6%。开办形式且大多为业余散打协会或散打队,进入 公共体育课的很少。究其原因,校领导对高校开展散打认识不足,渝州大学学生对散打开展较好的重庆20所高校进行调查,有15所校级领导不支持散打的开展,其中有的领导持反对态度。而领导的态度肯定是个关键问题。

2.1.2.2、 散打专业教师不足。散打开展好的高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拥有懂专业、热情能干,且有开拓精神的散打教师。他们不怕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散打的推广和普及中去。而现实是大多高校专职散打教师比较缺乏,给散打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2.1.2.3、相关理论研究滞后。打开中国知网CNKI--KN4.0全文数据库,用关键词“散打”检索,1994年~2006年共有论文1219 篇,二次检索“高校”,共有论文23篇;再看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2006年散打相关论文有 852篇,其中有关高校散打的有16篇,这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在散打的教学理论研究方面还是相当滞后。

2.1.2.4、 缺乏交流和比赛。比赛是训练结果的检验,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通过比赛可以给大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激发参加训练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各高校之间的比赛,以武会友、促进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促进高校散打的发展提高。然而,至今全国尚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校散打比赛。四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从1996 年第五届开始武术已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到2007年第八届仍见不到散打的踪影。

2.2、 散打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武术散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从事散打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培养勇敢、坚毅、顽强、拼搏和 勇猛向上的精神;陶冶情操、培养武德,养成尊师爱友、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守信立义、见义勇为的精神;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树立自信、自强、追求强 者的信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将来可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并可以适度宣泄由于紧张的工作、学习而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2.1、传承中华美德。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世代相传的美德。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这一高度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武术散打进入高校体育课,使大学生在练习散打的同时,了解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传统美德,学习历史上习武的英雄豪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不畏强暴、抗击侵略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学习爱国志士,英雄人物以热爱祖国为荣;武德约束习武者行为规范,尊重裁判、尊重对手、遵守规则,以遵纪守法为荣;树立良好的武风,以诚实守信为荣;武德要求我们爱憎分明,见义勇为,以服务人民为荣;习武者应养成克己礼让、宽厚待人、恭敬谦虚,以团结互助为荣;习武者应不怕困难,以艰苦奋斗为荣;勤学苦练,以辛勤劳动为荣;破除迷信,勇于创新,以崇尚科学为荣。通过学习散打,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2.2、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和拉动性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早在1998年美国体育产业产值就超过石油化工及汽车业,2003年体育产业创造2130亿美元总收入,是汽车制造业总收入的两倍。

据统计,2005年跆拳道直接或间接地为韩国带来了60亿美元的收入。美国职业拳击每年创造的利润近百亿美元。而更具魅力的散打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散打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2.3、“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

我国每年大约有3000名以上的运动员退役,其中40%左右的退役运动员难以 适当安置。运动员就业安排是难点问题,他们文化知识贫乏,没有其它就业资本。据新华社调查显示:有的世界冠军不会汉语拼音,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基本被荒废,很多青少年运动员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而文化素养的缺乏将阻碍他们在竞技领域成为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目前作为三级训练网“网底”的少年体校,正在逐渐走向萎缩,家长们由于担心孩子的出路问题而阻止他们在体育领域发展,又造成了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失。

欧美采用大中小学一条龙运动员培养模式,参加奥运会大学生占50%以上,NBA球员是在大学里选拔,他们不存在退役安置问题,众多我们熟悉的NBA明星都是货真价实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因此培养高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应是我国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高校开展散打可以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锻炼意志,培养竞争意识,又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大学生喜爱散打,高校有条件开设散打课,武术散打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3.1.2、武术散打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实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发展学生个性等重要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3.1.3、 在高校开展散打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深入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需要,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1.4、武术散打要真正得到普及和发展并走向世界,必须从大中小学普及开始,“体教结合”走“大中小学一条龙模式”培养高素质大学生运动员,为培养造就优 秀体育后备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同时也解决了运动员退役就业问题。

3.2、建议

3.2.1、 高校领导应提高对武术散打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尽早实现散打进高校这一愿望。

3.2.2、 建议散打进入全国大运会,定期举行校级、省市级和全国高校武术散打比赛,推动高校间的交流,推动散打的开展。

3.2.3、 走“大中小学一条龙”培养模式,制定对在散打训练和各类比赛中取得成绩的优秀学生鼓励和奖励方法。高校招生时对高中生武术散打苗子应给与政策倾斜,以有力推动散打在中小学校的推广和普及。

3.2.4、成立全国性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研究会,为武术散打教师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高教学水平。

3.2.5、各级电视台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应有固定栏目多介绍散打运动,同时直播大学生的散打比赛,宣传取得成绩的优秀学生和散打开展得好的学校。

参考文献:

[1]韩来国,普通高校散打考试方法改革的实验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03:128-129。

[2]邵夏,对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的研究与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0,09:124-125。

散打实训总结第6篇

Abstract: Sanda is a sport program which needs two body contact, hand contest and highly competitive. Because of its strong confrontational, intense competition, coupled with exercise intensity, changeable technological and more irregular movements, therefore, there is a higher incidence of sports injuries. Sport injur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during winter training preparing for 2008 Olympic Games for Chinese Sanda team are analyzed briefly.

关键词:散打运动;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Key words: Sanda; sports injury; survey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124-02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参加2006年11月-2007年3月冬训期间备战世界锦标赛和北京“奥运会”的中国散打队35名运动员,平均年龄22.3(18-26)岁;平均运动年限8.1(5-12)年;国际健将9名;健将14名;国家一级12名。

1.2 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资料。②问卷调查法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损伤的部位、性质、时间、地点、原因及训练内容、临床检查、治疗手段等,另外,对运动员集训期间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登记、检查和诊治,并记录详细情况。③现场访问法:与被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运动损伤的体会。

2结果与分析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共发放调查问卷35份收回35份,回收率100%。

2.2 运动损伤总体情况。在冬训的3个月中,所有参与调查的运动员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损伤发生率为100%,损伤总人次为67次,人均1.9次。

2.3 运动损伤的部位。调查显示,本次国家散打队冬训期间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为腰部损伤(28%),其次为头面部(27%)、膝部(15%),其余部位损伤较少。腰部和头面部损伤是本届国家散打集训队最常见的运动损伤。

本次调查中腰背部损伤居所有损伤之首。腰部是整个身体的枢纽,它使上肢与下肢有机结合起来[1]。在散打运动中,无论踢、打、摔对腰部力量都有非常高的要求[2]。实战训练和比赛中腰部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同时经常地转体发力,对腰部损害较大。如果课后没有进行充分的牵拉和放松,再加上长期腰背部的大力量训练常可导致慢性劳损、腰椎间盘病变、腰背肌筋膜炎等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腰部损伤。

摔法是散打运动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摔法的许多动作都靠腰部肌群用力[3],特别是骶棘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训练或比赛后不能得到充分放松,长期肌肉疲劳的堆积,就会造成腰肌劳损。因此,在每堂课后都要进行足够的牵拉和放松,以免造成慢性疲劳。

头面部损伤在本次调查中所占比例较大。头面部损伤与头面部解剖弱点和散打专项技术特点密切相关,它受伤的主要原因:一是从头部的解剖学来看, 颅骨大部分以缝的形式连结, 小部分以软骨连结形式相连结, 所以说头部的灵活性强, 但抗重击能力比较差[4]。二是头部是有效得分部位,三是运动员通过有效击打对手头部以后,比较容易奠定进攻方的优势,因此由于规则的引导,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频繁打击头面部致使头面部损伤的比率高。

膝部损伤的比率(15%)为本次调查的第三位。这与膝部的解剖生理特点和散打项目技术动作对人体的特殊要求有关[5],同时运动时膝关节局部负荷量较大,缺乏专项准备活动,动作技术错误等也是造成膝关节损伤的重要因素[6]。

2.4 损伤发生时间。运动员的损伤大多发生在比赛(63%)和(27%)训练中,其余时间较少发生。

由此可以看出,散打运动员在赛场受伤率大于训练场受伤率,因此,散打损伤的预防,应该从赛场开始,加强赛场的安全性及提高散打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但是,在一定的训练周期内,由于运动员在训练场训练的时间远远大于赛场的比赛时间,所以也要注意训练中伤病的预防。

2.5 运动损伤程度。运动损伤按损伤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伤后仍能按照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列为“轻度损伤”;伤后一周内不能按照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需要停止或减少局部活动的列为“中度损伤”;伤后一周以上完全不能运动的列为“重度损伤”[7]。所调查的运动员中“轻度损伤”33人次;(49%)“中度损伤”21人次(31%);“重度损伤”13人次(19%),由此可以看出,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程度大多数为轻度损伤,其次为中度损伤,重度损伤比例相对较低。

2.6 损伤病因。散打是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的项目之一。本次调查显示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技术动作失误、训练量过大、自我保护意识差、身体素质不足等等。

技术动作失误是指运动员由于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规律,以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引起的机体组织损伤[8]。技术动作失误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对手过于强大自己能力不足,二是训练水平不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有所缺陷[9]。这就要求教练员安排更加科学的训练,协调好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关系。散打技术训练是散打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在比赛中发挥运动员地潜力,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必须在日常的训练中十分重视技术训练,使运动员掌握攻防等动作,并使各种攻防动作符合技术要求,合理、有效地技术动作更有利于发挥身体训练的效果,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随着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运动员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也越来越大。根据机能储备原理,适度的疲劳配以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使人体的机能水平不断提高[10]。但是如果运动员训练量过大,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疲劳连续积累可能造成过度训练[11],从而产生肌肉酸痛、僵硬、疲惫不堪、心情沮丧、信心不足等一系列症状,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牢固把握科学训练的原则,防止因训练因素导致是伤病的出现。

自我保护意识差是造成伤病的一个重要因素(17%)。自我保护意识是体现运动员综合素质的一个因素,是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学习中慢慢形成的[1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求做到:①运动员充分做好准备活动;②根据训练课的特点和内容提醒运动员那些部位容易受伤,提高预防意识;③加强身体素质练习;④重视护具的使用;⑤充分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

身体素质不足是运动员损伤的一个重要病因,散打的项目特点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力量素质、稳定的平衡能力,超强的耐力素质以及速度,灵活的灵敏素质以及协调能力[13]。身体素质的发展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不要认为某些动作需要力量、速度而忽视了灵敏及平衡能力的训练。因此,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必须体现全面性、专项性和科学性。

在众多损伤病因中,心理状态不佳和诊治不当也占有一定比重,因此对队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也非常重要,同时应提高队医的诊治水平,防止伤病的加重。

2.7 治疗方法与结果。治疗多采用综合手段,以手法治疗为主,故无法对单个方法进行评价。但治疗方法中,按摩治疗为运动员普遍接受,广泛应用于各种损伤治疗,其次为电针治疗。治疗效果:痊愈20人次(30%),明显好转12人次(18%),好转28人次(42%),无效7人次(10%)。

3结论

3.1 参加本次集训备战北京奥运会的的所有散打运动员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3.2 本次国家散打队冬训期间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为腰部损伤(28%),其次为头面部(27%)、膝部(15%),其余部位损伤较少。

3.3 运动员的损伤大多发生在比赛(63%)和(27%)训练中,其余时间较少发生。

3.4 调查显示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技术动作失误、训练量过大、自我保护意识差、身体素质不足等等。

3.5 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程度大多数为轻度损伤,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技术动作失误、训练量过大、自我保护意识差、身体素质不足等等。治疗多采用综合手段,以手法治疗为主。

4建议

4.1 科学监督。主管部门应加强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测试,加强运动队医疗工作,配备必需的医疗设备和足够的医疗人员。

4.2 应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加强训练的科学性,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防止训练过度单一。加强教练员与科研工作者合作,及时合理控制运动训练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重视科学地跟踪检测工作。

4.3 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有针对性的课后放松牵拉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训练和比赛前应加强易受伤部位的准备活动,同时养成运动员课后正确牵拉放松的好习惯,培养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把运动损伤降到最低程度。

4.4 加强运动员营养膳食,保证运动员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5 加强运动员体能监测和腰、膝、踝的静力性力量训练。

参考文献:

[1]郑怀贤,刘伟俊,等.运动创伤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李正恩.散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量指标及评价标准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165-166.

[3]姜传银,朱小群,谢守玲.散打运动员训练量监测与评定的生物学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27-30.

[4]刘芳,郑荣强.武术散打运动创伤的调查与分析[J].实用医药,2005,10.

[5]田德祥,等.殡骨软骨病的病理探讨[J].中华医学运动,1988,7(3):134.

[6]雍宜民,等,膝关节损伤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1990,28:765.

[7]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6:153-162.

[8]图多・博姆珀,马铁,郭小燕等,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9]赵前军.力量素质在散打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1:26-28.

[10]林友标,陈耀佳,章舜娇,等.散打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分析及训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93-95.

[1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07.

散打实训总结第7篇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冲拳作为散打的基本拳法,是最基本最实用的拳法技术,该拳法在单位时间内连续出拳的次数多于其他拳法,尤其是前冲拳,左手距离击打目标最近,有利于防守和进攻。本论文通过研究冲拳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以及冲拳在实战中运用的效果,对冲拳在散打实践中的特点和功能的分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拳击教练约瑟夫・布朗说过:“掌握直拳技术等于掌握拳击技术的80%”。可见直拳在拳击和散打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散打 冲拳 实战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散打作为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武术运动项目。散打运动中常用的拳法技术有直、摆、勾、劈、鞭拳等五种基本拳法,其中冲拳是基础拳法中的基础,又称作直拳,分为前直拳和后直拳,是最实用的拳法技术,更是优秀运动员最常用的拳法。随着武术的快速发展,散打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一、冲拳的基本结构

(一)冲拳的技术结构

1.左冲拳。左冲拳是一种直线进攻技术动作,击打的部位主要是对手身体的上半部,距离击打目标近,特点是速度快,预兆小,灵活性强,力量远不如后直拳,左冲拳更多的作用是声东击西、以假乱真、虚晃对手以便连接下个动作进行攻击,是进攻技术中最主要的动作之一,也是组合动作中最实用的辅助动作。

2.右冲拳。右冲拳击出时身体不要过于前倾,掌控好身体的扭转幅度,因为身体的快速左转会导致力道控制不好而很难收回,也会使击出的拳力量不足减少击打效果,所以快出快收,使力量发挥到最大。后冲拳属于重拳,距离对手较远,出拳速度较前拳慢,所以要充分把握好时机。

(二)冲拳的特点

冲拳在散打技术中是灵活多变且不可缺少的技术动作,路线短,速度快,冲力大,易于运用身体力量的特点,在散打实战中能让对手措手不及,有迷惑对手、反攻对手的效果。左手距离击打目标最近,速度快,预兆小,可以是实打动作,也可以是假动作。后直拳是重拳,是主要的进攻动作之一,它的特点是攻击距离长、发力狠、冲力大,利用蹬腿转腰的力量加大冲拳的力度,在前冲拳的配合下完成进攻。

二、冲拳在实战中的应用

(一)冲拳与步法

1.散打步法。在散打教学训练中,步法的训练同样重要。从步法在散打技术体系中的作用来分析,散打是两人进行徒手对抗的项目,这就要求双方有一定的距离,而步法是否走的纯熟与巧妙,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快速准确地运用拳法、腿法、肘法或膝法来击打对手要害,同时也是闪躲对手攻击的关键。

2.冲拳和步法的运用。从散打的整体技术运用上讲,远踢近打贴身摔,是散打的基本技术路线,在运用拳法的时候,距离远的问题可以根据步法的转换进行调节,步法和拳法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拳法的快准狠。在训练中,开始时要先注重拳的准确性,抓住最佳进攻时机;再结合步法,达到拳法的准和步法的稳,在击出的一瞬间把拳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二)冲拳的整体运用效果

冲拳在散打实践中不仅可作单个动作进攻,也可以是组合动作的得力助手,两人在对峙的时候,抓住对方的空挡,利用前冲拳以最快速度进攻对手,在对方尚未反应过来时给以重击,或者在和对手对抗时,利用前手拳虚晃的作用,随之以快速凶猛的拳势紧接上步后直拳击打对方可击打部位。在散打中运用虚实进攻技术,要灵活多变。

(三)冲拳对比赛的影响

冲拳属于直线拳法,前拳距离击打目标最近,利于进攻和防守,速度快、预兆小且灵活多变的特点让它在散打战术上的运用十分广泛。后拳的力量较前拳大,但速度次之,但是却能起到前手拳起不到的作用,能够给予对手防不胜防的袭击。在散打比赛中最重要的是抓住时机,利用前冲拳扰乱对方视线,在对手眨眼的功夫时连续出击。

三、冲拳在练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础训练中培养运动员运用冲拳的意识

冲拳是散打拳法技术中最直接有效的动作,在日常训练和竞赛中使用频率高。前冲拳的拳法直接,主要依靠手臂的快速前伸来击中目标,且可重复击打;而后冲拳是依靠全身的协调运动将力量发挥到最大,在前冲拳的掩护下给对手致命的一击。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形成一种意识,一种自然反应,练习的多了,实践中自然就会运用自如。

(二)条件实战中加强冲拳的训练

要真正学以致用,就要进行针对性强的条件实战练习,这不但是实战练习的过渡阶段,更是提高上阶段所学技战术的重要手段,随着散打规则完善,在比赛中实行累计加分,冲拳作为进攻时的“开路先锋”,使用的理由更充分。实战是检验和提高技战术的重要方法,也是积累经验、总结不足的有效手段,在技战术各方面熟练掌握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性强的实战练习,逐步地巩固和提高运用冲拳的能力。

四、结论

(一)冲拳在比赛中的实用性及成功率很高,是进攻和防守反击的最佳基础技术。

(二)拳法相对于腿法、摔法在比赛中的运用更直接,随着累计加分规则的出现,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三)大部分散打运动员对冲拳技术重视不够,亟需专门性的冲拳训练,以达到有效增强整体实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祥全,管健民.武术散打教程[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2] 赵.前手直拳在拳击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方法[D].北京体育学院.2007(25)

[3] 麦康德.浅析直拳在拳击比赛中的应用[J].2008(27).

[4] 任丽娟.论散手实战中的进攻时间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3).

[5] 牛拴海,张忠杰.对散打步法训练与拳法训练的另类审视[D].广州体育学院.2011,(8).

[6] 王浩,李阳.浅析散手运运动员协调性的组成结构和分类模式[J].2007(27).

散打实训总结第8篇

一、散打格斗实战基本原则

散打格斗实战原则是进行实战对抗的基本原则。主要的实战原则有:

勇敢沉着:时刻保持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精神状态是克敌制胜的必要条件。实战过程中要求散打队员要有顽强的气概和勇敢的战斗作风,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的判断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做到意紧形松。

把握时机:实战当中,中队员要准确把握进攻时机,注意保持好攻防距离。进攻时要把握好实施拳、腿以及摔打的有效距离;防守反击时,要将距离控制在正好能避开对手攻击锋芒而又能迅速进行反击的距离上。

控制重心:无论是进攻还是在防守过程中,都要保持身体的稳固,使身体始终处于能快速出拳、出腿、移动和闪躲的最佳姿态上,注意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对手暴露出的空当,实施最有效的进攻或防守反击。

攻防兼备:要做到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有效地将攻防紧密结合起来。进攻时要做到有效防守,防守时要积极把握时机,进行有效的防守反击,力求做到打防结合,攻防兼备。

活用战法:实战中要灵活正确运用战术,熟悉基本战法和运用时机,不断加强战术运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及时分析判断对手的特点和弱点,做到避实击虚、攻防兼守。

二、散打格斗常用战法训练

1、情境模拟训练法

情境模拟训练是指教练或其他专业人员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给受训队员设立情境,队员把教练或其他专业人员所设情境作为实战情况来面对对手,在模拟情境中运用一定的技术动作和战术方法结合步法进行单人空击训练。教练可以站在队员前面,让队员目视进攻方向,根据教练或专业人员创设情境中的进攻路线和进攻方式,而后使队员结合步法运用格斗技术及战术实施灵活反击。运用这种训练方法,重点是训练队员灵活运用散打格斗战术进行反击,而且战法训练中不受人员、器材、场地和气候的限制,可随时随地进行,可单个练习也可集体练习,是一种能有效提高队员运用格斗战术的训练方法。

2、战例分析法

教练可以让队员观看实战对抗比赛或散打格斗有关录像片,然后让队员分析战例中双方战术运用成功与失败之处,从中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从而启发诱导队员发现问题以及战术运用的综合情况,并及时进行战例分析的点评或归纳小结战例当中的成功战法。通过战例分析使队员不断总结经验,强化战术意识,提高实战当中战术、技术水平。

3、限制性攻防训练法

限制性攻防训练是一种带有限制性条件的对抗方法,是实战对抗训练初级阶段的训练形式。在实施攻防训练前应预先设定限制性条件,如规定只许用直拳和直线型拳、腿法实施进攻:或只许用拳法、腿法进攻,不得使用摔法或指定一方主动进攻,另一方防守反击等。对抗的优点是针对性强,能有效地提高队员的专项技术能力和运用某种战法的能力,是模拟实战对抗训练的初级阶段和进行战术训练常用的形式。

4、模拟实战对抗训练法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