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06 02:08:03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第1篇

细节 预设 生成 错误 评价

高尔基说:“细节是隐藏在文字间的魔术。”“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细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并时刻影响着师生互动过程的情境。如果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下面,就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成就教学效果完美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预设”,让数学课堂走向成功

不善于关注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一个闪光的细节,往往能体现一堂课的精彩。而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用心打造。要对教材、学生、环境深刻理解和把握后作自然而巧妙的“创设”。预设教学细节,是教师备课环节中的主要一环。我们不但要考虑上课前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趋向,也要预测学生在课堂上面临问题时的学习和心理反应。新课程倡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预设”的好坏决定着课堂成功与否,教师在每上一堂课前,都要深思熟虑,让课堂能走向成功。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比长短》的教学片段:

1.建立“长、短”概念

你看,黄铅笔也来凑热闹了。

(课件:黄铅笔进入,绿铅笔消失,屏幕上留下红、黄两只铅笔,放置在同一直线上)

这只黄铅笔的长在哪呢?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比完了吗?把手放回原来的位置。

这两只铅笔谁长谁短?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我是看出来的,肯定他:看是一种好方法,还有别的方法比出长短吗?

预设1:一端对齐。谁听明白他的意思了?

预设2:移过去。追问:移到哪?(课件演示对齐)

一端对齐了,那另一端呢?(预设:没有对齐 长出来了)谁长出来了?

怎么知道长出来了呀,我们一起来比比看,(课件动态显示比的过程,到了同样长的地方停止)

咦!――谁比完了(课件出示虚线)?(黄色比完了――红色多出来了,我们就说:红色比黄色长(出示“长”)。

谁能学着说一说(对极了!请3生)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次。

还可以说:(稍停2秒)黄色比红色――短。谁也这样说一说(请2生)。

谁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谁还想说一说。

小结:你看,一端对齐了,看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

这是我去年上的一节汇报课的一个片断设计。在课堂“预设”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不稳定,因此在预设时我煞费苦心的考虑,其实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对细节的深思熟虑,建立长、短概念,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使自己的数学课堂能成为成功的课堂。

二、关注“生成”,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生成”主要来源于学生,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结果。当前,对于“生成”有两种较为流行的做法:一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二是“期待未曾预约的精彩”。但不管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都是我们教师关注细节的具体表现。如果我们关注了课堂中的一些“非预设性生成”,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精彩。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计算18-9时,不直接暗示算法,而是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结果,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让这位教师惊叹不已。有的摆小棒,有的借助计算器,有的列竖式,有的用各种口算:10-9=1,1+8=9,所以18-9=9;还有的学生用想加算减来口算:9+9=18,所以18-9=9,更有一种奇特的算法让这位教师当时愣住了,一个学生说先算9-8=1,然后10-1=9,虽然得数相等,但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教师当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让学生说算理,没想到学生竟说得有理有据:18减9,个位8个1减9个1,差1个1不够减,就从10里减去1就是9,说得多好呀!这是我在课堂“预设”中所没有想到的,是课堂中即时生成的,是“非预设生成”。我庆幸当学生出现看似“无厘头”的计算,没有粗暴地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发现学生计算的“闪光点”。事实证明这位学生的“独创性”是非常有效的,它符合了数学的解题原理,是具有个性的解题方法。小小地一个教学细节,充分地显示了尊重学生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

三、珍惜“错误”,让数学课堂凸现美丽

“错误无处不在”。“错误”时常充斥着课堂。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其实也是我们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的一个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珍惜错误、改正错误,我们的课堂不仅是允许“错误”的课堂,更是别开生面的课堂。

例如,我们来看看上海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潘小明给学生上的“谁围出的面积最大”的教材(教材:用20根火柴围出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看谁围出的面积最大)。

设计:1.出示两根红蓝长短不一的铁丝,有什么问题问?

生:为什么红蓝,长短不一?生:拿两根铁丝有什么用?

2.出示:有两根铁丝,一根长20厘米,另一个根24厘米。用这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哪根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24厘米的铁丝围成面积大。理由:围成的铁丝的周长比它长,所以面积也大。所有学生同意。

师板书: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是大家的想法。

师: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用24厘米的铁丝的面积比20厘米铁丝的面积就大。如果20厘米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说明这句话就是错的。你们的结论验证过吗?那么你们就出大错了。我们有必要去验证的。后来通过画点子图、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大。正是潘校长面对错误,珍惜错误,在错误中,寻找到其存在的教学价值,引起学生的共鸣,寻找到妥善解决的方法,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美丽。

四、创设“评价”,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会运用多种方式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到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评价。新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注定了评价需要细化,只有细化的评价手段,才能演发课堂创生无数精彩,创设评价的细节,能够促成真实课堂有效生成。

总之,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这样的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细节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课堂上的细节是一种关注,是一种体察,是一种创意。关注、体察和创意,让人看起来只是细节的细节,却变得富有灵性,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课堂上的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现。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应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而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理论知识较枯燥、抽象的学科。加上现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任务主要都放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这门新课程的教学变得举步维艰。实践证明,如果单凭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去教学,学生学起来容易困乏,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计算机教师更应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多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而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的课件,能够创设形象、直观、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把抽象、枯燥、难懂的计算机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易懂、有趣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研究中,诱发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

譬如,教学《打字的基本功》一课,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了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运用该课件分别向学生演示:①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应养成怎样的良好姿势。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位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打字。”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应注意哪些姿势?”②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应轻放在键盘哪些键上。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示意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双手各个手指应分别固定在哪些键上?”③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是怎样分工管理键盘的。我又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分工管理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各个手指对键盘的‘管辖范围’怎样?”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引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样,既节约了讲解枯燥知识的大量时间,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促进教改创新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教材不会合理应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因为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如幻灯的高清晰度和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和动态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机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 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

5、研制多媒体教材要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创新,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性,了解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努力取得教学中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和新的理论认识,积极探索精品制作与教学创新点相对应的良性循环路子。

三、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行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

多媒体教学要发挥出更大的功能效益,开发网络教学是21世纪的主题。实现实时交互的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学,与广播电视大学不同的是,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在线式或离线式(E-mail)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接受指导,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面对面教学的效果,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交互式教学。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多媒体的教学应用,网络教学比智能化教材的发展要快的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方面是智能化教材的制作难度大,普及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只有在网上才能最广泛地,最自由地被充分利用,应用范围广,见效快。

结束语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应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而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理论知识较枯燥、抽象的学科。加上现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任务主要都放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这门新课程的教学变得举步维艰。实践证明,如果单凭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去教学,学生学起来容易困乏,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计算机教师更应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多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而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的课件,能够创设形象、直观、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把抽象、枯燥、难懂的计算机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易懂、有趣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研究中,诱发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

譬如,教学《打字的基本功》一课,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了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运用该课件分别向学生演示:①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应养成怎样的良好姿势。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位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打字。”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应注意哪些姿势?”②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应轻放在键盘哪些键上。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示意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双手各个手指应分别固定在哪些键上?”③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是怎样分工管理键盘的。我又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分工管理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各个手指对键盘的‘管辖范围’怎样?”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引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样,既节约了讲解枯燥知识的大量时间,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促进教改创新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教材不会合理应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 1、首先要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因为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如幻灯的高清晰度和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和动态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机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 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

5、研制多媒体教材要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创新,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性,了解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努力取得教学中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和新的理论认识,积极探索精品制作与教学创新点相对应的良性循环路子。

三、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行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

多媒体教学要发挥出更大的功能效益,开发网络教学是21世纪的主题。实现实时交互的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学,与广播电视大学不同的是,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在线式或离线式(E-mail)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接受指导,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面对面教学的效果,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交互式教学。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多媒体的教学应用,网络教学比智能化教材的发展要快的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方面是智能化教材的制作难度大,普及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只有在网上才能最广泛地,最自由地被充分利用,应用范围广,见效快。

结束语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第4篇

2013年12月,为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制度规定,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都应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制度。与1998年版本的旧会计制度相比,新版会计制度的制定更加匹配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活动的变化,例如,新版会计制度要求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办法能够防止高校出校虚增资产的情况。新版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资产管理的精细化、预算管理体制的建设等财务管理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入分析新会计制度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会计制度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理念、影响高校账务处理方法、促使高校会计核算精细化、影响高校预算管理方法、要求提升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

1.新会计制度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理念。新会计制度打破了传统的高校财务收支过程沿用的收付实现制,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得高校在收入与支出的处理更具有合理性。例如,新会计制度引入了预算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促使高校自主编制预算,自觉执行预算,从而打破了高校在配置教育资源方面的盲目性。因此,新会计制度本身是新型会计理念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体现。

2.新会计制度影响高校账务处理方法。在旧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以初始价值体现,不进行折旧计提。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拥有的固定资产需要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折旧计提,从而促进高校账面资产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资产状态。例如,考虑到高校通过技术出资进行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实际,新会计制度要求通过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投资收益、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进行高校长期投资的计量。

3.新会计制度促使高校会计核算精细化。在传统会计制度下,高校收入和支出的项的区分相对粗糙,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缺乏精细化,也相对难以有效对高等教育和事业单位发展的绩效进行有效测度。在新会计制度下,对高校会计核算提出了精细化的要求,例如将高校的支出项精细划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教育保障支出以及离退休支出等科目,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高校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程度。

4.新会计制度影响高校预算管理方法。在旧会计制度的管理体系下,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具体执行情况与财务预算相冲突的情况比较常见。新会计制度对高校预算编制的内容、编制的形式以及预算的执行情况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将要求高校深化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认识,自主加强预算编制的队伍建设,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5.新会计制度要求提升财务人员素质。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特别是会计核算基础的改变,会计核算方法的优化以及会计核算科目的精细化,都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有效胜任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建立经常性的财务人员终身教育机制,从而保障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持续提升。

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对新会计制度的对策

结合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应对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应建立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终身教育机制,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建立基于预算管理绩效的激励机制。

1.建立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终身教育机制。《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是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历史必然,也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财务管理人员的终身教育机制:首先,应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使财务管理人员尽快了解和熟悉新会计制度在科目设置、记账方法等方面的新要求;其次,教育的形式应不断丰富,不应局限在授课式培训,更应该加强培训过程的互动以及利用互联网强化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培训模式;最后,建立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终身教育的长效激励机制,例如将财务管理人员自主学习与职级晋升有机结合,从而发挥长效建立功能。

2.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手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用的日益普及,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加强企业的信息化条件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是建设现代企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进行资产的精细管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需要信息化条件支撑:一方面,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应加强资金管理信息系统与科研管理系统的集成,加强信息在不同系统之间的有效共享和利用;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内部财务信息系统的功能性建设,特别应加强高校内部资金占用管理、债务管理、预算管理、综合财务能力评价管理等子系统和功能模块的建设工作。

3.建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新会计制度在高校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对财务分析的指标进行了丰富和完善,特别是丰富了财务风险管理的指标。为此,高校应建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一方面,建立经常性财务风险评价机制,以财务风险评价结果为基础对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发展进行预测和估计。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的不同程度,制定财务风险预警综合处置机制。4.建立基于预算管理绩效的激励机制。预算管理既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也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有效实施预算管理,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实践中,为了提高高校预算编制和实施的科学性,应建立高校预算的审计、评价和激励体系:首先,引入社会化中介机构负责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予以审计,形成审计工作报告;其次,高校管理机构基于社会化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结合高校具体情况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予以综合评价;最后,高校管理机构建立基于预算执行情况的激励体系,将高教资源的配置与高校预算执行情况有机关联。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第5篇

1.会计行业已经形成规范、明确、社会高度认可的岗位分工制度。会计职业岗位分工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分明,岗位操作规程已经成熟,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基本确立。总体上看,规模大的企业、上市公司、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三种类型企业由于财务管理、会计监管要求严格,也由于业务复杂业务量大等原因,其会计岗位划分很细,相对而言,规模小的企业,尤其是小规模民营企业,其会计岗位划分很粗,但岗位划分粗细程度并不改变岗位工作流程和内容,为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了可行性。

2.会计行业已经形成体系完善、管理规范、考试常规化的资格证书制度。我国会计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证书考试和管理制度,另外,一些国外的财会证书也逐步引入我国,尽管高职学生并非适应所有证书,但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终极目标来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当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和初级会计师证书考试,另外,还有一些会计职业所需的技能类证书也已经开设,有些比较成熟,如珠算、中文输入、电脑传票、点钞,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证书,但为证书培训提供了可行。

3.校企合作为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平台和保障。高职院校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道路的背景下,依据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等方面入手,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外部保障、内部共同需求以及合作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实现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共赢,为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开发基础+培训、课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一体化的岗位能力课程和证书培训课程,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形成课岗证一体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岗位要求、证书培训等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2.整合课岗证一体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涵盖会计职业资格考证大纲、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选取、整合和序化,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创设具有职场氛围的教学情景,构建互通互融的教学内容体系。

3.课岗证一体化教材体系建设。基于基础+培训与岗证互通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选取,与行业企业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项目教材、实训教材以及职业操作内容的特色讲义,满足项目教学、资格考证、岗位技能训练的应用型会计职业人才培养的综合需要。

4.践行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确定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教学与工作结合,课程与岗位结合,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和教、考、训零距离。

5.制定适合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岗位培训、证书培训、课堂教学、学训指导要求,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建设方案,形成由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教学团队。

6.基于四化、三性、两高、一中心原则和实现课岗证一体化培养目标,实践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项岗实习基地建设融通的校企组合运行模式,培养三项业务联结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一体化,提升岗位实训的仿真度和职业性。

7.构建过程化考核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资格证书培训制度等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制度、组织保

三、高职会计专业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1.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并重

(1)建立基础+培训课程体系。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基础+培训的新型课程体系。开发会计实务培训课程、会计证书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审计实务培训课程和银行实务培训课程。同时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融会贯通于《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专业基础学科之中,让在校学生学完这三门专业基础学科之后,有能力通过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门课程融会贯通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等主干学科之中,让在校学生学完这几门专业主干学科,掌握会计岗位的操作技能,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实际工作后,有能力通过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2)建立实训教材体系。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编写突出职业操作内容的特色教材。重点建设融财税审三大业务、银税企三个行业,从文音像三个维度表现职业操作流程和场景,服务于项目教学和实训练习的特色教材《财会实务情景专题》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程》。

2.建立适用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团队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适合岗位培训、证书培训和订单培养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践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1)加强教学队伍能力培养。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逐步形成专职教师从事基础课程讲授、实践课程设计、聘请兼职教师、开展教学监控和服务社会的工作机制。

(2)加大行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力度。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工作机制,打造专兼比例不低于1 ∶ 1 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提高职业会计的教育教学能力。

3.建设实训实习功能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1)以四化、三性、两高、一中心为原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设先进开放、覆盖面广、兼具资格培训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服务于以四化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重点建设财税审和银税企实训室,通过财税审平台实现财务、税收、审计三项业务联结的平台,培养学生三项业务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银税企平台实现企业、银行、税务三个模拟单位业务联结的平台,培养学生三个单位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我院按照实践课程的内容,将会计专业的实验实训室构建成三个技能培养平台:即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包括手工账会计实训室3 个;专项能力实践平台,包括电算会计实训室1 个、税务实训室1 个,审计实训室1 个;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平台。即进行财会综合模拟实训的场所。目前,这些实训室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完成对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任务。

(2)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建立与学生规模相当的校内仿真的模拟实训基地。设置会计模拟教学系统、会计岗位模拟系统、会计业务模拟系统、银行结算模拟系统、纳税申报模拟系统等,让会计各岗位的业务都能在会计模拟实训中体现,并能提供相应的模拟操作训练,还可以将各个环节进行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校内模拟实训应聘请企业兼职老师提供实训指导。与此同时,可以运用校内师资的优势,组建会计服务机构,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承担社会记账、会计咨询、审计等业务,组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学生,在会计老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和审计基础工作实践课程体系。

(3)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校外顶岗基地,促进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力求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

(4)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会计实践。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学识、能力、兴趣方面的差异,同样的实训内容和要求,完成情况却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为了满足不同个体的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时间之外,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将学生的课外活动纳入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来。积极探索公共实践、岗位实训、综合实训、暑期工学结合、综合实习等多种形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期内与学期外、校内与校外的结合。

4.开展学生技能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会计技能大赛是实现学校教育要素与企业实践要素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也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鲜明的类型特点。将高职会计技能大赛融入会计专业教学,探讨高职会计技能大赛与会计专业教学的协同性是当前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深水区的关注热点问题。组织竞赛的内容,包括专业基础技能(珠算、点钞、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中英文打字、会计书法)大赛;专业单项技能(出纳岗位、工资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等)大赛;专业综合技能大赛;手工业务处理技能大赛和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大赛。还要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有关单位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5.构建过程化考核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资格证书培训制度等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为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制度、组织保障。从课程、教材、考证与竞赛、师资、学生管理、实习实训、就业指导、项目教学、毕业设计、工学交替等方面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编写《会计专业精细化管理制度汇编》,制定精细化管理措施,开展项目教学和精细化质量管理培训,力争成为精细化管理的示范。

四、会计专业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

1.从总体效果上看,推进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提高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服务模式的成效,基本实现了以会计职业资格为框架弥合会计职业教育与岗位能力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之间的距离,提升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实践型、职业型和开放性水平。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第6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堂提问;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是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既能够了解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消化程度,也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是教师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事实上,我们的教学过程每天都离不开课堂提问的,但是有些时候我们的问题往往是一些效果不明显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提问方式;或者是教师在课前已经精心准备的问题,但是因为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深度不足,往往最终学生解决不了问题,这样问题本身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所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来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做好提问环节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必然要求。高中生物学科是高中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物学科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应该怎样来做好课堂提问呢?下面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法的应用总结如下:

一、复杂问题,化难为简提问设计

遗传题,尤其是基因型的推断、概率的计算等问题常常让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头疼,所以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采取了分步、拆解问题的办法,化繁为简,让学生从简单入手,一步步深入,逐渐解决问题,从而打消了学生的胆怯、害怕心理,并逐渐找到自信、找到做这类题的规律。例如,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据图回答:若Ⅲ7与Ⅲ8婚配,则子女的患病几率是多少?________这道题我们就可以把这一个计算患病几率的问题分成以下几个小问题:这种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与计算患病几率有关的个体基因型分别是什么?若Ⅲ7与Ⅲ8婚配,则子女的患病几率是多少?如此一来,只要把这些问题各个击破,答案自然就会水落石出了。其解析如下:解析:1.判断遗传类型。从系谱图上看Ⅱ5和Ⅱ6都表现有病,而生出了表现正常的孩子,则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双亲有病,生出正常孩子的一定是显性遗传病),由于Ⅱ6父亲有病,生出了Ⅲ9女儿正常,则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显性遗传病中,若父亲有病,生出有正常女儿的,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用反证法证明)。2.几率计算。①(1/3)BB×bb1/3Bb(有病)②(2/3)Bb×bb(2/3)×(1/2)Bb=1/3(有病)则子代的患病几率为1/3+1/3=2/3。

二、多个问题,来突破核心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的知识相对于他们还是有较大的难度的,特别是重点问题的突破,一定是涉及到了几个小问题。据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多设计几个问题来进行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这样问题的实效性会更强。例如,在“免疫调节”一节中,应抓住人体第三道防线这一主要矛盾,提出问题:1.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与抗体形成的关系是怎样的?2.如果缺失了T细胞,抗体的产生会受到什么影响?3.抗体如何与抗原起作用?4.在有记忆细胞存在的情况下,如有相同的抗原入侵,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有无变化?5.记忆细胞对身体的免疫具有什么意义?这样针对主要矛盾提出以上五个问题,原来学生认为很难的体液免疫就简单多了,学生学起来会更加有信心。

三、概念讲解,用“比较法”提问设计

有了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准确掌握知识。通过比较,能使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更加清晰,比较可以是相似概念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概念的比较,实验原理、方法的比较等。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等位基因和相同基因,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进行比较:1.等位基因和相同基因的概念各是什么?等位基因: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相同基因: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2.具有一对等位基因个体和具有一对相同基因的个体形成的配子类型种类一样多吗?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具有一对相同基因的个体只形成一种配子。

四、提问教学法初探的体会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第7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

本文系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院级课题《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探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YS11S38)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2日

高等学校是非盈利性事业单位。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渐深化,教育的产业化赋予了高校财务管理新内涵,高校财务不仅要做好资金管理,还要开辟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资本管理应运而生。高校在非盈利性事业单位和教育产业化的双重背景下,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成为一种必然,实施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包括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一种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本效益为主要目标。通俗地说,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精益求精,精者,去粗也;细者,入微也;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也。去粗取精、细致入微、由表及里,一以贯之,从而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理财。资金的使用要保重点、保民生、保教学运转。凡国家规定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学生经费要确保到位。财务预算编制要细,要细化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时段和每个单位;预算执行、评价工作要细,要细化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直至项目结束。

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执行财政政策的坚定性,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效益。

二、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向财务精细化管理努力,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财务离精细化管理还有较大差距。

1、财务内部规章制度粗线条,不够具体。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准则》。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省市教育、财政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学校也制定了一些财务管理制度,但都比较粗放。财务管理办法、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比较笼统。如专项资金管理,由于没有明确各项费用之间的比例和资金使用范围,因此出现了费用失衡,该使用的方面投入少,不该或只应少投入的方面反而多。有些学校的科研经费、招生就业费,七八成用于招待的接待费和个人补贴,这显然是财务制度粗放所致。

2、财务编制大项目,不够细化。高校根据发展计划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为了更好地加强财务管理。然而,许多高校对预算编制认识不足,似乎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因此,一些高校简单地采用增量预算法,收支大项目,很少按预算的要求进行客观分析,科学论证。另外,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部门业务工作繁重,收支项目繁杂,而财务人员对学校这些业务活动又了解有限,上述部门也很少参与财务管理决策,或者不熟悉财务管理工作,致使资金使用计划编制粗放,很难细化到每一具体项目的每一具体时段和每一个小项目。这样,难免造成资金收支的误差和浪费。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仍停留在“报账式”的管理水平上,造成学校发展规划与资金供求脱节,事业发展缺乏有力的财力保证。

3、预算执行不坚决,不够细致。预算执行中批条过多,随意追加,预算控制效能低下,预算的约束力不强,这是目前高校预算执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部门花钱大手大脚,刚过半年就将全年经费用完,然后巧立名目,打报告,找领导,要求追加专项经费,造成经费挪用。预算的严肃性大大降低。有时,预算追加频繁,学校财力无法承受, “寅吃卯粮”,造成实际执行数与预算数严重背离。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预算编制不细的问题,也有预算执行不力的问题。部分项目经费缺乏使用细则,随意性开支过大;也有一些项目经费的管理办法或细则得不到有效落实,致使已经制定好的预算成了一纸空文。

4、预算绩效评价表面化,不够细微。有的高校只重视预算收支,忽视预算绩效评价。重预算,轻实效,资金用完了就是成绩,致使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预算执行结果与原定目标相去甚远。同时,由于高校缺乏绩效管理的专门部门,缺乏一套资金运行、控制、评价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预算绩效评估就很难做细,落到实处。不讲投入产出比,不计成本,不讲效益,从而降低了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实施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决定因素是人。因此,要让全校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所有教职工都参与进来,全面、全程地参与学校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评价,自觉、主动地参与学校财务制度的研究、制定和执行,这是实施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根本。

1、建立与财务精细化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实施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意识。这既是高校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事情,更要依靠高校内部各部门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部门都应树立精细化预算管理意识,教师、行政人员、工勤人员都要主动参与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从点滴入手,切实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管好每一笔资金。学校拟成立以主管财务的副校长、总会计师为首的学校财务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学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规程和制度;财务处和财务人员要积极当好领导小组的参谋,坚定的贯彻、落实领导小组有关精细化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做好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工作;各部门也要根据单位工作实际,制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全程部署,全员参与,学校财务精细化管理必然出现新气象。

2、建立和健全更系统、可操作的内部财务制度。规范和完善地财务制度是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要通过修订、补充完善各类财务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服务指南等,建立完整的财务基础工作规范。通过财务基础工作规范的学习,使任何一个财务工作人员,知道在自己的岗位上该做什么,怎样去做;使任何一个寻求财务服务的人员,知道自己该办理哪些手续、找哪些人、如何去办。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对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出色的要表扬到人,对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损失的,要批评到人,处分到人。

3、财务编制尽量细化,预算执行不打折扣。这是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财务编制项目应该有大项目、子项目,甚至更细。每一个项目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有多少工程量、多少人参加、需要多少时间、安排多少经费等等,要力求详细。预算执行中要严格按照预算实施。这样就可以减少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防止资金的随意流失和浪费。要坚持预算编制的严肃性,一般情况下,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不能随意变更财务编制,这样财务精细化管理才有保证。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财会队伍。首先,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进行职业道德强化训练,确保财务人员队伍廉洁、高效地开展工作;其次,通过开展短期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财务人员基本功训练、熟悉新规章、学习新知识,提升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三是,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培养全能型的财务人员,促进财务人员的全面发展,同时有效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和隐患。建设一只高素质的专业化财务人员队伍是实施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保证。

5、建设好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平台。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上至学校决策层、下到各系、部的财务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是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信息平台既对整个学校及下属各系、部的财务计划及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立刻预警或禁止,也可将整个学校和各系、部的财务信息传递给学校决策者和各责任单位,使他们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做出相应决策。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将财务人员从繁琐的核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分析中,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顺利完成。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第8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理念;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指的是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局性的统筹分析以及详细安排,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良好的计算机教学设计理念对计算机教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关键性作用,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指导教师合理地完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教学设计理念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学中,计算机课程具有内容复杂、设计领域广阔、实用性强等特点,因此,我们要培养的计算机高素质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实践操控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也开始逐渐提高,教师必须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转换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不能单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讲述和演示老旧教学模式,避免枯燥、乏味的课堂给学生学习带来阻碍。计算机教学一定要本着时间原则,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1.全面细化教学内容,用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广泛应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参考既定目标,选择适合的案例融合到实践中,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进行渐进式、连续性的探究和思考,实现自我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目标。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实践和理论完美结合的教学效果。利用任务驱动法是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事前细化教学目标的各个环节,将其分为若干个零散的教学内容,要求设计中每个步骤都具有十分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将问题设置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引领学生进行步步完善和加工,最终完成一个整体性的大的任务。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巩固课堂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发挥余地,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进行excel办公软件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环节设计一个让学生做成绩表的具体任务,引导学生查看样本,自主探究和思考,引导其把这个连续的内容细化到各个环节,熟悉和掌握此项计算机操作技能。另外,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创新和拓展,将所学知识加以深化,借以提高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教学氛围来促进设计理念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教师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一定要融入学生,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师生共同思考和探索,一起解决问题才能拥有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学设计理念的完善和发展。师生之间的和谐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了,计算机知识学习也就变得不那么枯燥乏味了,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对学好计算机充满信心。教学环节丰富起来了,学生参与的多了,所学内容也就会记忆深刻,这样,从被动地死记硬背,变成了主动地想学,乐于学 ,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学生增加了积极主动自我探究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有利于课后自学,为未来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提炼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能力以及课程的最终目的,来选择和提炼想要让学生掌握、理解和接受的具体内容。必须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围绕课程目标设计知识点,有意识地突出重点和难点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展开区别式的指导,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借以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优秀人才。课堂上所学是有限的,但是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中一定要重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坚持的基础。

综合以上,教学设计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统筹规划,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和饱满,有助于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充分结合学生自身能力来调整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创造精神,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