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11 14:13:59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第1篇

【关键词】正能量 传导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方式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成因探析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非常重视此门课程在高校的建设问题。从1987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正式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伊始,至2005 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设置形势与政策课为“两课”必修课,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至此,经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发展和教学实践,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趋于成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性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教学形式单一,创新度不够首当其冲。

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学校不够重视,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

(二)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两种观念的矛盾。教学方式的选择,最终由教学观念决定。其中包括对多媒体教学手段、教材、第二课堂等方式的选择。

(三)教师侧重对课程本身政治性、文化性教学,忽视“人本思想”。授课也是一种互动活动,一堂课的好坏最终由学生做出评价。

二、利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特点积极推进“正能量”教育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把握未来,勤奋学习,成才报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其教学特点。

(一)教学内容时效性强。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随时事的变化随时调整,保持“最新”。

(二)教学内容知识面宽广。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跨度大,内容涵盖广,从宏观到微观不一而足。

(三)教学目的的针对性。

针对性之一:帮助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针对性之二: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处理问题。

(四)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强和知识面宽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的灵活性。《吕氏春秋》称:“世事时移,变法宜也”,说的就是要根据当前的形势来变革法制,这和高校形式与政策课的教学情况如出一辙――无论是国内外形势还是政策都是风云变幻,需要随时调整和完善,这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灵活性的特点。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特点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领域的、有目的地及时搜集有关“正能量”的素材,然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传导给学生,以达到切实推进正能量教育的目的。

三、以正能量的有效传导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

本文所说的正能量传导,是指把那些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催人奋进、引人向上的事物、思想、观念和理论等等通过某些教授方式予以向下传递的过程。在这个传导过程中,方式是关键,有效是目的。实际上,在现实课堂中我们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也正是对正能量的传导过程。那么,探究正能量的有效传导方式实质上就是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改良的思考。

(一)倡导课堂“头脑风暴”,释放正能量情愫。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势必产生多元化的文化及价值观。西方文化,东方文明孰优孰劣?追求拜金、享乐还是追求精神、奉献?先个人还是先集体?等等不同意识形态下诞生的价值观冲击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防线。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应该倡导学生们开展“头脑风暴”,明辨是非,坚定立场,释放正能量情愫。

1.精选素材,动“情”晓“理”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此类似。社会生活中每天、每时甚至于每分的新闻事件都层出不穷,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我们,应该利用自身的职业嗅觉以及专业素养,从这些纷繁芜杂的事件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提炼出有益于本堂课教学的素材,并结合有效教学方式、方法对这些素材进行在理地分析,做到授课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传导给学生正能量。

2.用心设计,教之以“法”

在目前应试教育依旧盛行的大环境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理论课教学大抵不过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填鸭式”教学方式依旧大行其道。教师们照本宣科式的讲授、“就事论事”式的讲解、模凌两可的回答、“吃老本”式的备课态度等等,再加之形势与政策课本身就政治性、政策性较重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暴涨,很容易对该门课程产生屏蔽心理;第二,“讲演式”教学方式逐渐兴起。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出现在70后、80后的新生代教师身上,集中体现为激情洋溢式的讲授、旁征博引式的讲解、互动式的课堂教学、“网”“书”齐用的备课方式等等。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同时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等等。正是由于第二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竭力践行“生本位”思想,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更加注重教师的授课方法,因此极好地推动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正能量的有效传导,激发了学生们的正能量情愫释放。

(二)追求理论教学联系学生实际,正确、有效传导正能量。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需要切实遵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多接触、多倾听、多沟通,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从学生自身发展和需求中寻找契合点,因势利导,传导正能量。

1.结合学生专业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高校中所接收的高考生依然是文理分科生,以此造成的负面效应是,高校的专业化教育中,学生偏科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于有的学生高中学文科,大学选择了偏理科的专业,高中学理科,大学却选择了偏文的专业,这种仅仅依照兴趣而完全忽视高中学习背景的做法,必然导致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厌学情绪高、正考挂科率高、就业满意度低的“两高一低”现象。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对象也正是如此,来自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知识面、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各有差异。文科学生比较感性,倾向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理解,理科学生相对理性,倾向于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种局面对我们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在完成授课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得考虑到授课方式的正确性、所授内容的有效接受度等问题。鉴于此,我们在力争讲懂、讲透的基础上,针对文科专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所授内容的广度,横向联系;针对理科专业学生,可以伺机挖掘所授内容的深度,纵深发展。同时,针对具体专业行政班,我们也可以个体备课,提前做好教学设计,临场调整,多增加与学生互动环节,留出学生发问时间,给学生提供深度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机会。

2.结合学生就业

《就业形势分析》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必讲专题。除此之外,由于受当前我国教育水平所限,“上大学=好就业”的观念方兴未艾,因此几乎全部的形势与政策授课内容都会朝“就业”靠拢。与此同时,大多数高校奉行的“今年高就业率=明年高招生率”的观念也直接导致了就业话题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分量。那么,如果形势与政策课能和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帮助学生厘清就业思维,建立起正确的就业观,辅助学生设计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等等具体现实性的问题,从而实现正能量的有效传递。

3.结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除了契合专业,结合就业以外,在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稳速增长,物质文化空前充盈的大环境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还必须面对当今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挑战,比如创业、考研、出国等等。教师除了课堂讲授知识以外,课外的“思想辅导”对于满足需求、坚定信念更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开通网络课堂、微信、微博、飞信和QQ 等线上联系进行正能量的积极传导,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及时答疑解惑,有条件地尽量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畅所欲言,彼此启发,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总之,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从正能量有效传导的角度来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否“知行合一”是关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通过形势与政策教学所进行的“正能量有效传导”与“改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本身”互为因果,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我们只有通过“两手抓――“线下传导”和“线上传导”――两手都要硬”的正确传导思路,在课堂、课外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无缝对接,才能消除传统教育模式所造成的隔阂感,有利于思想的交流,从而真正地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式,实现其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舍娜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能量传导路径探析是责任担当[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9).

[2]范彬.从文化属性的角度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机制

要探讨文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首先应该明确文化的内涵与经济作用,然后将结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观点,论证三大优势决定对外直接投资而文化又影响三大优势,最后得出文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文化通过影响三大优势进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

一、文化的内涵与经济作用

(一)文化的内涵

现在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的解释大约有一百多种。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全部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这种概括,将那种仅仅同劳动生产相连的狭义文化扩展为涵盖人类创造物与人类自身活动的广义文化。按照对马克思文化哲学的理解,可以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也是本文所指的狭义文化,它包括语言和符号、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民族主义以及涵盖以上因素的企业文化等。

语言和符号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都起着沟通的作用,还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反映、传授和创造文化。形体语言是沟通的另一种形式,在不同文化中,相同的手势或其他动作可能有不同含义。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同时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伦理道德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等力量,使人们具有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风俗习惯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和方法,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是文化中真正能够持久的基质,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另外,民族主义往往会使一个民族自信自强,也形成了本国产品的一种最为坚实的保护屏障,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对外交流。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人们的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习惯,包括企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

(二)文化的经济作用

探讨文化的经济作用,将借用文化资本的概念。经济学家们传统地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制度资本等。1990 年,布迪厄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从此文化资本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每个人,即使他没有接受任何正规教育所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但他一定习得了一系列的价值观、信念、看法和思维方式,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这一系列价值观、信念、看法和思维方式等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资本。

袁晓婷,陈春花(2006)认为: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如图1所示。

1、间接影响

文化资本制约着人们对资源、技术、制度等要素的选择与合理配置,决定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和观念的创新,影响企业家的创新和决策,还有它的规模报酬递增特性推动着一个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均收入持续地增减。

2、直接影响

文化资本能够影响人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其中的互利交易。

二、三大优势决定对外直接投资

三大优势决定对外直接投资源于英国学者邓宁(John H. Dunning)于1981年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OIL模式。目前也有争议,为此,有必要对该理论进行述评。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简述

邓宁认为,企业的国际经营决策是由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组变量决定的。这三组变量的不同组合决定跨国公司在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之间的选择。如果同时具备三类优势,企业就可以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组织国际生产。对外直接投资是充分利用三类优势的最佳方式。具体而言,三大优势含义如下。

(1)企业优势

企业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但外国企业无法获得或拥有的有利经营条件、资产及其所有权。它又称为所有权优势、竞争优势或垄断优势。企业优势分为四类:第一,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专利、专用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技巧、研究与开发能力等。第二,规模优势。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第三,人才优势。第四,金融和货币优势。

(2)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与经营活动,将其所有的资产内部化而拥有最大收益的优势。企业内部化的动机是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把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降到最低水平,防止技术外溢。

(3)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为外国企业在该国投资设厂提供的更有利的条件。它的大小取决于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区位优势决定着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和国际生产的类型。

(二)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修正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吸收了过去出现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精华,能够解释企业进行三种主要国际经营活动的原因,是迄今为止比较完备的跨国经营理论。但它无法解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因为这些企业并不同时具备三大优势,也不具备发达国家企业的绝对优势,他们的很多投资为技术寻求型、资本寻求型、资源寻求型、产业结构转移型等。所以,有必要修正它。

1、三大优势可以相互替代

中国学者林叶1991年在《中国跨国公司论》一书中对邓宁的折衷理论进行了修正:发展中国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仍可能发生对外投资,这是由三种优势相互替代产生的。当内部化优势(I)分别大于所有权优势(O)与区位优势(L)时,内部化优势就弥补了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劣势,就可能发生寻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内部化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同理,可以发生寻求区位优势或寻求所有权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人均GNP低于400美元的国家仍可能发生对外投资,这是某些领域的比较优势决定的。

2、企业优势应是相对优势

笔者以为,企业优势应是相对优势,不仅相对于东道国企业,也可相对于母国同类企业。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是寻求技术、资本与资源等,甚至是被迫跟进国外市场。它们并非都具有相对于东道国企业的优势,但是一般都具有相对于本国同类企业的优势;否则,它们很难率先或跟进跨出国门。后来出现的针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业结构转移论等都与企业的相对优势有关。

因此,修正后的国际折衷理论可以适用于所有国家所有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可见,三大优势决定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那么,什么因素影响三大优势从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呢?

三、文化全面影响三大优势

以下将逐一分析文化全面影响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三大优势。

(一)文化影响企业优势

文化对企业的人才、技术、产品、管理等优势都有影响。

1、文化影响着企业的人才的吸引、获得与培养

企业提倡“诚信、团队、合作、创新”的价值观,吸引人才效果显著。当一种企业文化使职工得到职业化训练,并形成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对称结构时,企业内就会成长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反之,有损企业的人才优势。比如,儒家文化中的群体意识、“唯上、唯君、唯父”、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等消极思想限制了人才的涌现与培养,从而削弱了对外投资的优势。

2、文化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保护与传导

僵化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传导与创新技术。此外,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我国企业缺乏对自己的无形资产借助法律加以保护的意识,对自己的产品技术尚未采用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措施加以全方位保护,导致无形资产泄露、被外方人员盗走,造成一些很有优势的无形资产流失。

3、文化影响企业的产品优势

以变化、新奇、差异、个性等为特征的企业,定位于“领先使用者”细分市场,产品优势是“时尚”。相反,以稳定、有序、规范、无差错等官僚文化为主体文化的企业,其产品性质为“长寿型”,其产品优势是“质量――成本”,对应的细分市场是“从众者”和“保守者”。

4、文化对企业优势的其他影响

互利合作的文化使管理等都更有保障。一种凝聚力强大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在国际投资中的谈判权利,获得更多的利益。一个自由的、不受国家干预的文化中成长的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时刻保持竞争力和活力。

(二)文化影响内部化优势

跨国公司内部的文化差异增加了管理成本从而削弱了内部化优势。

1、机制

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它对国际市场的替代,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创造出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和交易体系,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节约或取得更大的效益。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时才会有意义。内部化的收益一定时,其优势大小取决于其成本的高低。内部化的成本主要是企业扩张增加的管理成本,而国际企业的文化差异与摩擦是导致管理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胡浩(2004)认为对文化差异的测量一般是通过Kogut & Singh 设计的文化差异指数来度量的。一般认为文化差异较大时,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的绩效水平会较差, 原因在于文化差异会造成交易效率的下降、敌意的产生或显著的不适、经常的文化冲突等等。

2、表现

刘宗明、石文慧(2006)总结了:“Hofstede提出的国家文化模型主要由权力化程度、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男性/ 女性主义和长/ 短期取向等维度构成的。企业层面的文化差异往往也都是国家文化在这些维度上差异的不同体现。根据Hofstede的研究结果,赵曙明等人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与中国等六个国家在上述五个维度上进行比较(赵曙明,张捷,2005),结论是中外企业文化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化类型、沟通方式、认同程度、等的差异都会影响内部化优势。彭新万(2003)指出: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面临的跨文化管理问题主要有:管理理念、价值判断、风俗习惯三者不同引起的问题。不同的文化环境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某一文化中适合的组织战略、结构和技术在另一文化中却可能导致失败。

(三)文化影响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涉及到东道国的整体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软硬要素。东道国文化的异同与优劣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一般而言,越接近本国文化、人文环境越好的国家越有利于作为投资的东道国,因为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易费用较低。

1、东道国文化的异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

我们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越接近本国文化的东道国越有利。

孙焱林与胡松(2004)运用1997年的数据估计中国与其FDI的主要来源国(28个DECD国家和5个非OECD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Gravity模型。Gravity模型预测到中国的FDI中有80%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本文通过定量分析说明了中国之所以吸引的许多FDI,是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其拥有较大的文化和地理优势。中国和亚洲主要的FDI来源国(包括日本和几个新兴工业国(地区))有很多相同的文化关系,而且和这些来源国的地理距离很近。我们强调文化和地理对FDI的影响并不意味着FDI政策、市场规模和政治稳定性等因素对吸引FDI没有关系,事实上,后面列出的一些因素帮助东道国达到或是提高其吸引FDI的潜在值。”

2、东道国文化的优劣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

东道国优良的文化环境会增加外来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儒家文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巨大成功就是明证。儒家管理集治国、治家、治生、治身为一体,是体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完整体系,而其中又以治国为其最高成就。具有现代意义的儒家管理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成功,尤以新加坡、韩国等最为典型。相反,东道国的文化环境恶劣甚至敌对可能会导致严重错误。如伊朗革命后社会中长期积累的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憎恨情绪最终导致了新政府在革命成功后把大批外国石油公司所有权收归国有。

3、东道国文化的类型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

东道国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保守型与进取型,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大与权力差距小等,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从而影响区位分布。比如保守型为主流价值观念的国家,对外交流的欲望不会太强烈,所以不利于贸易投资的发展,而进取型相反。东道国文化的类型还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与开发地点。周凌霄(2006)对此有比较系统的分析。“跨国公司在进行投资时应该把研发部门布置在文化环境有利于实现更高研发效率的国家。权力差距越小、不确定性规避越低、鼓励个人主义与男性主义的国家为最佳地点。”

三、小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文化全面影响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与区位优势,从面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所以,文化是全面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如图所示)。该结论的启示是一国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文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机制“菱形图”

参考文献

[1]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陈丽琳著:《企业文化的新视野》,《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袁晓婷,陈春花:《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 《科学学研究》, 2006年8月增刊。

[5]孙淑红,曾铮主编:《国际投资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6]王军,高国威,刘育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3期。

[7]胡浩:《论文化差异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8]刘宗明,石文慧:《企业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24期。

[9]彭新万:《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面临的跨文化管理问题及对策》,2003年第6期。

[10]孙焱林,胡松:《文化和地理因素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0期。

[11]杨帆,郭秀芝,李明贵:《论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文化冲突》,《黑龙江财专学报》,1999年第3期。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第3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艺术职业院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近期,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同时,把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一些观点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对开发学生智能,发展学生智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学生智能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的素质教育

作为自然界奥秘之一的人的智能以及智能的本质,长期以来被国内外众多的哲学家、脑科学家所重视,并为之付出努力进行探索和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对人的智能有不同的研究成果。美国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则是近几十年来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

1.多元智能理论智能观

198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出版了《智能的结构》一书,书中对人的智能做出定义,认为智能的本质应该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并且从多方面论证了人的智能,形成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1)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把人的智能分为多个领域,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探索智能。人不仅仅拥有一种智能,而是拥有一组智能,并且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人的各种智能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

2)每个人都具有优势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可以拥有八种或八种以上的智能,但是,人所拥有的八种或八种以上智能不一定都是优势智能,每个人在拥有的八种或八种以上智能中,都有可能拥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优势智能。

2.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影响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是在改革旧的“应试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教育形式,是我国当前主流教育思想。我国素质教育是以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我国素质教育和多元智能理论均以成功育人,育人成功为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的今天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必将促进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重新审视学生智能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人的智能做出了全新的、深层次的解释,有利于我们从新的视觉角度认识学生,发现、挖掘学生智能,发展学生智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1.艺术职业教育要优先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

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都具备某种艺术特长,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艺术特长是学生智商之外的特殊能力。现在,如果我们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那么艺术特长则是学生多种智能中表现出来的优势智能方面。学生的优势智能是突出的,作为专门培养国家艺术人才的职业学校来说,优先发展学生优势智能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学生是如何看待优势智能和发展优势智能的呢?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组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自己优势智能的认可程度,二是学生是否有意向把自己的优势智能作为将来的职业而努力发展,三是学生对当前社会艺术职业岗位竞争激烈程度的思想准备。调查结果表明:

1)鼓励学生优先发展其优势智能符合学生意愿

学生从进校时起,他们在音乐、舞蹈、戏曲、相声表演等方面展示出较强的求知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之间的艺术技能出现差异,有的专业技能提高很快,成为专业上的尖子生;有的专业技能提高幅度不明显,处于专业弱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专业学习状况处于何种形势,仍然有95%的学生认可艺术特长是自己的优势智能,并且喜欢或非常喜欢在自己所学习专业发展优势智能。学生对自己的优势智能有较高的认可度,因此 ,鼓励学生优先发展优势智能是符合学生意愿的。

2)鼓励学生发展优势智能符合艺术职业学院培养学生方向

调查结果显示,有至少92%的学生把其优势智能作为自己将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从就业层面看,有73%的学生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毕业后可以到国家剧团或艺术职业学校从事演员或艺术教育工作;在遇到不被理想的艺术专业岗位选择的情况下,仍然有41%的学生愿意到相关专业高校继续深造或暂时待业,等待实现在理想艺术岗位就业的机会;有49%的学生愿意在艺术专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只有5%的学生能够勇于放弃自己的艺术专业改行就业。从精神层面看,有49%的学生到艺术职业学院学习,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不仅仅为了就业,也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他们不仅把艺术表演作为兴趣爱好,又希望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就业的能力,最终实现兴趣爱好与就业结合。学生的意愿也是艺术职业院校担负的社会责任。因此,鼓励学生发展优势智能,为国家文艺舞台输出更多的社会主义优秀文艺工作者,是符合艺术职业学院培养学生方向的。

3)鼓励学生优先发展优势智能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发展多种智能

当前艺术专业岗位竞争异常激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有没有考虑社会需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走入社会,正确面对职业人生问题。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学生平时流露的思想很接近,有6%的学生对自己的优势智能充满信心没有任何就业压力,有13%的学生有一点压力,有43%的学生有压力,有38%的学生很有压力。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就业有压力,这是艺术院校输出人才与艺术单位输入人才之间不均衡的社会现状,这种输出大于输入现状给艺术职业教育带来极大的压力,艺术职业院校虽然是艺术人才生产线终端教育,但又不能保证在校学生能够顺利走入艺术产业线。因此,在鼓励学生优先发展优势智能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发展多种智能,做好从事多种职业的准备。

2.发展学生多种智能,提高学生立足社会的能力

1)在就业压力面前,学生最容易产生的两种错误思想

当前,艺术职业岗位竞争激烈,在就业压力面前,学生最容易产生两种错误思想。

一是“重优势智能,轻其他智能”思想。由于就业竞争的压力,学生中往往会出现“重专业,轻文化”即“重优势智能,轻其他智能”现象。例如,有学生认为“一招鲜,吃遍天”,只学习专业发展优势智能,忽略其他方面的学习;有学生认为“学不学文化无所谓”、“学习文化的时间不如多练习专业技能”等。

二是放弃各种智能发展,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思想。就业压力也让那些在专业技能处于弱势的学生出现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情绪。他们觉得在专业学校没有学好专业技能,又由于曾经的“重专业,轻文化”行为,导致自己既没有专业又没有文化,于是,对职业前途忧心忡忡,不少学生说:“如果没有得到本专业工作岗位,我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由于不自信,学生产生困惑;由于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智能,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感到渺茫。

从学生的职业发展看,学生从主观上优先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没有过错,但是,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因此, “唯专业,不文化”,“唯优势智能”“不多种智能”思想是错误的,是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则更是贻误终身。

2)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

艺术职业学院是专门培养社会主义艺术人才的学校,如果学生在艺术方面的优势智能可以为自己的艺术职业生涯带来动力,在艺术专业岗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是我们的教育成果。但是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的职业生涯不一定都能从事艺术工作,我们更要挖掘、发现、培养和发展学生优势智能之外的多种智能,帮助学生走出困惑,从多方面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同样是我们的教育成果。

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要建设好这个基础工程就要面对学生多样的思想状况进行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让学生了解多元智能理论,让学生懂得除了艺术方面的优势智能以外,还有多种智能。要帮助学生发现、挖掘和发展多种智能,利用用多种智能成长自己,服务社会。

二、让学生智能在求活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得到发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即说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又说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课堂教学要求活,不能只体现教法活、教学活,更要体现“学生活”。

学生的性格不同,智能组合不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也不同。学生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喜欢在动中发挥自己的思维、逻辑、语言等智能,有的喜欢在静中聆听思考。教学中力求“学生活”,有利于各种学生多种智能的发挥。例如,语言表达能力强、善思善辩的学生,喜欢就某一关注、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辩论,我就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或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还努力争取让那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或不善思辨的学生参加讨论。音乐智能强的学生,喜欢课堂教学有节奏、有激情、有歌声,我就选择一些音乐、歌曲做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智能。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喜欢课堂活跃,尤其相声专业的学生更喜欢抓住时机抖个包袱,我就顺势调解一下课堂气氛。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活”的课堂得以发挥。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第4篇

自1987年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被教育部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他的学科地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授课方式等问题均有了落实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然而形势与政策经过了30年的发展,在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方面已经具备一定水平,但是多年的教学反馈显示,大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可度不高,而艺术类学生个性化、自律差的特点,使得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面临严峻考验,笔者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引领者,通过一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总结了以下的问题以及改进。

一、当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却不是很重视,采取应付的态度,课程内容不按照学生特点指导、上课人数过多、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采用原有班级成员上课,且人数不统一,有的班级人数过于偏多不利于学生学习。艺术类学生课程繁重,形势与政策课程基本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时间,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不高,甚至有教师在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候在网上随便找一些过期的资料向学生读一读,或者下个视频播放就可以了。

2.课程不被重视。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开设,但是本科之后研究生阶段就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了。这门课程虽然在本科开设,但是大部分高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是低于必修专业课程。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思修、马哲、毛概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年年改进,教材也在更新换代,而形势与政策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有一些高校在上课时候都不需要教材,有一些高校即使有教材,但是征订的教材发到学生手上之后,这些内容就已经不是最新的国家实事热点问题。

3.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室均是由辅导员担任,大部分的高校辅导员并非思政类专业毕业,本身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且授课教师年轻化,基本都是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教师,加上大多数高校并没针对这部分辅导员进行统一培训授课。由于辅导员是一个任务繁琐的工作状态,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处理学生日常事务,而形势与政策这个课是一个以国家热点、时事性强的课程,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和掌握相关内容。随着艺术类招生规模的增大,使得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配置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许多高校达到1∶300的比例,甚至出现一些高校是1∶800的比例,这就使得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更加繁忙,学生大量的生活问题需要辅导员花费时间引导,这就造成部分辅导员备课不充分。

4.课程考核单一。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都是采用递交论文的形式完成,而学生的课程考核是随堂成绩再加上论文的成绩而定,而论文的成绩一般所占比例很大,很多教师在进行上课的时候基本都不会进行考勤,且艺术类的学生平时专业课程学习较频繁,在对待公共课学习就会较为松散,所以上课到勤率较低。在课程作业方面,学生一般都会在网上进行复制,然后粘贴成为自己的论文,把别人的观点直接引用来用。这种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在对待课程作业就存在随意性,不利于学生更好掌握最新的国际问题,分析最新政策的积极性。

5.课程教学手段有待加强。目前大多数形势与政策课程以理论课的形式开展,授课形式都是教学为主,一方面上课教师基本都是对着课件念字,而且都是生搬硬造,对着概念一字不漏念出来,没有自己对这个事情的个人见解。另一方面在课程学习当中,缺乏实践活动,本来就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会显得更加枯燥无味,学生会更容易疲劳,课堂效果也不明显,即使在课堂当中想采取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的话,最终因为人数众多或者资金不足而难以实现,导致该课程吸引力不高。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思路

1.明确课程授课方式。应该根据艺术类学生特点对形势与政策内容进行设定,艺术类学生大一对大学生生活不了解,应该在大一期间开启他们关心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萌芽,全面解读我国的安全、经济、政策、文化和社会等问题,大二、大三艺术类学生相对比较适应大学生活了,而且与本班同学之间有所交流,所以这个阶段的年级学生课程可以设置主题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学习。另外,可以把形势与政策跟专业课一样的性质,利用大学生白天的时间进行教学,实现小班上课的形式,这样大学生的到课率会有所提高。

2.明确课程长期教育的定位。我们目前都觉得研究生属于思想境界比较高的阶段,没必要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指导。实际上,他们研究生阶段只要没走出社会,还是要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的,让他们更加了解社会动态、国家热点。研究生都是经过再次淘汰从而继续进行学习,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是学习中的佼佼者,但是不一定代表就是思想觉悟教高的学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这些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因为在研究生阶段很有必要继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另外,形势与政策应该尽快修订专门的教材,这样课程才会被学生引以重视。

3.精细任课教师队伍。完善的教师队伍是确保课程质量的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除了辅导员之外,应该结合思政类的教师队伍,共同探讨研究形势与政策的授课方式,通过传帮带的作用建设好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在精细任课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原有辅导员教师的基础上,对于新任教师要进行以旧带新的方式带动,等到实习结束才可安排新任教师进行授课;二是鼓励辅导员教师们多走出去学习跟参加比赛,以赛代练,在参与当中跟其他省份优秀教师交流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三是建立教研室备课小组,通过组长带动组员的作用,在每个学期开学初以及开学末进行教学体会交流活动,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经验;四是邀请校外相关研究专家进校开专题报告以及讲座。

4.建立健全的考试考核制度。避免单一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实践结合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而不是单纯的课堂加论文的形式。应该把考核贯彻在不同形式的考试考核当中,学生的上课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上课讨论积极性、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结合考核。同时,这门课程应该是一个全校性各部门相结合的一个课程,教务处负责提供足够的上课教室;学工部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校进行讲座报告;宣传部可以利用网络宣传和相关最新国家热点、时事政治。

5.结合新媒体创新教学模式。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的需要,在这个科技发展快速的年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然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汇报,通过PPT、视频来结合某个主题进行课题汇报;另外利用新媒体的方式,通过目前比较热门的APP软件,如易班、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采取线上讨论或者线上问答的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另外可以通过艺术类学生喜爱拍摄的兴趣设定某一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举办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来吸引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内容的了解。

作者:黄朝晖

参考文献: 

[1]张甜甜.试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J].高等教育,2016.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 竞争优势 对称性原理 势科学

波特(M.Porter)的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在产业中的合理位势及其在价值链上的活动;资源基础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特有的稀缺资源,这种资源具有异质性、难以模仿性、专有性等特点;能力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培育和积累核心能力,这种能力是指企业多方面的资源、技术和不同技能的有机组合,而不是单纯的企业资源;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面向最终客户需求的商业生态价值链的整合效率,以及企业在生态价值网络中的附加价值地位;企业集群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得益于企业由于在实体空间中的各种信息、知识、资金、渠道等方面的共享而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学习与创新效应;生态位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生态位的差异;动力能力理论强调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取得、整合、再确认内外部的行政组织技术、资源和功能性能力;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知识尤其是一些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默会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形成机理。西安交通大学李德昌副教授受物理学和数学中“势”概念的启示,提出了势科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新视角。通过我们的研究,希望能进一步丰富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并对企业构建竞争优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企业竞争优势概念的势科学解释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邵汉明等,1996)。这就是说,事物必须在某种势的推动下才能成功。从中国汉字的结构来看,“势”可分解为“执”字和“力”字,它寓意着拥有了“势”才有“执行力”,于是有了“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蓄势待发”、“势不可挡”等成语。数学中有所谓集合势、势函数,物理学中有所谓重力势、电动势等概念。西安交通大学李德昌副教授把势的概念进一步引申,提出了势科学理论,对势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特别是把自然科学中势的形成机制扩展到社会科学,揭示了人才成长、组织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规律。按照势科学理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需要造势;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也要造势。这种势就是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那么,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现存的理论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要素,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事实上,一个企业的成功和一个人的成功一样,往往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内外因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复杂因素中,有没有规律可循?李德昌的势科学理论运用系统哲学的方法研究了势的产生和运行机制,为我们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按照势科学理论,“势”的逻辑定义是:势=差别÷距离=差别×联系。在自然科学中,人们通常用“距离”来表示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在社会科学中,通常是用“联系”来表示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由于“距离=1/联系”,可将“距离”转换为“联系”。因此,“差别÷距离”是自然导数,“差别×联系”是社会导数,这就使势的概念具有了极大的普遍性。从公式中也可以看出,势就是梯度,在几何学中是斜率,在微积分理论中是导数,本质上都是比例。所以,势的本质是:“差别中的联系”或“联系中的差别”(李德昌,2011)。所以,无论是除还是乘,都包含着势的内在逻辑,从而通过势科学的普适性论证,从根本上获得了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起来的机理,为研究和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条逻辑通道,也为交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原则。

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素质。“素质”一词狭义上讲,本来是生理学的概念,是指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广义上讲,素质是指研究对象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序程度。空调和电炉同消耗一度电,发热量却差距很大,是由于它们内部零部件的结构功能的有序程度不一样;人的工作效率有高有低,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和行为的有序程度不一样,即人的素质的不同;一个行业内的企业,生产效率却差距很大,是由于生产要素的有序程度不同。企业素质指的是人、财、物、管理、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序程度。而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在产品质量、产出规模、组织结构、劳动效率、信誉度、新产品开发以及管理和营销等方面高胜一筹的素质和能力。生产要素的有序是企业素质,企业素质的有序是企业竞争优势。按照势科学理论,有序即梯度、即斜率、即导数,因此,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素质的一阶导数、企业生产要素的二阶导数,其大小等于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别乘以它们之间的联系,即企业竞争优势=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别×联系。这也就是说,差别和联系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差别越大,联系越紧密,企业素质就越高,竞争力也就越强;差别和联系只要其中一项为零,企业竞争优势就会为零。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就是一方面要促使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异化,另一面要把这些差别很大的要素通过管理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势科学视角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这个自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说,系统状态是远离平衡态,即指系统的开放和流动;其二是说,系统结构为非平衡有序结构,即指对称性破缺的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将“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表述为“开放和流动是有序之源”(武杰,2004)。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每一种“活”的有序结构都是在某种“势”或“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植物生长的有序结构,是在“生物势”和光合作用反应的“物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社会运行的有序结构,是在“制度势”和社会“信息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市场运行的有序结构,是在“法律势”和市场“信息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同样,企业作为一种开放系统,其运行的有序结构,也是在“管理势”和企业“生产要素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根据流和力的关系,非平衡态可分两种情况:对于离平衡态不远的衡区,流与力成线性关系,所以衡区也称为线性非平衡区;对于远离平衡态的情形,流与力成非线性关系,所以称为非线性非平衡区。为了使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就必须推动它越过衡态的线性区,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有强大管理势的推动,因为系统处于衡态时,管理势和生产要素流是一种线性关系:管理势增强一点,生产要素流加快一点,不会产生质的飞跃。这时系统不会有超力和超流产生,也就没有超熵的产生,企业就不会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创新也无从谈起。

普里戈金指出:“这里我们得到一个对称破缺的耗散结构”。“功能—结构—涨落”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包括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就成为理解社会结构及其进化的基础(普里戈金,沈小峰译,2007)。同样,这一机理也是我们理解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当管理势很大时,企业在强大的管理作用推动下,因势利导,子系统内部以及与环境之间以非线性的方式相互耦合、相互作用,使系统原有生产要素中存在的微涨落,在非线性作用下形成巨涨落,这时企业就会产生新的更加有序的结构。这也就是说,当管理势越来越大时,要素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从而达到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的临界点,衍生出各种创新:新构思不断涌现,新技术不断产生,新产品不断上市……通过创新,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得到提高,促使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李德昌认为,“势在一定层次上的增长极限产生对称,对称形成数学结构的群”(李德昌,2011)。群是一种优美和谐的代数结构,是保持物体形态或规律不变的变换的集合,其中任何两个变换的复合仍在此集合内,并且每个变换的逆变换也如此。也正因为多种相互作用都可以通过“势”来刻画,因此,对称性的要求就成为一个决定相互作用形式的强有力的原理。所以,势科学理论的核心是“对称性原理”。有关对称性概念和原理的重要性,在自然科学中已经有过广泛的论证。杨振宁曾把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为一个基本原理:“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1957年,他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演讲中指出:“当我们默默考虑一下这中间所包含的数学推理的优美性和它的美丽的完整性,并以此对比它的复杂的、深入的物理成果,我们就不能不深深感到对对称性定律的力量的钦佩”(杨振宁,1958)。将对称性原理应用到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上,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就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强大管理势的推动下,在运行过程中形成对称。生产要素的对称性越高,所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就越好。程世清在《对称化管理》一书中也认为,有没有做到对称管理是企业成败的根本原因之一(程世清,2007)。对称管理要求系统地把握社会、企业、个人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对称关系,促进员工雇佣和民主之间的对称、下属控制和激励之间的对称、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对称、创新和放弃之间的对称、组织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对称、内部职工和外部顾客之间的对称、集权和授权之间的对称、人本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对称、责任和权力之间的对称等,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有张有弛,物尽其流、人尽其用,信息通畅、资源共享,企业诚信、团队精神,机会平等、良性竞争,这样才能使企业有序运作,稳定发展,形成不同数学结构的群。

根据以上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路径和机理可用图1表示。

结论和启示

势科学理论告诉我们,势的运行机制是“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最后达到差别最大即相反,联系最紧即相同,既相反又相同,就叫“相反相成”,这种关系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叫做对称。对称性结构具有“最小作用量”和“最大信息势”,显示出优美和谐的数学群结构,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应对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所以,势科学的可操作性概念是对称性,应对复杂系统的根本战略就是对称化管理(李德昌等,2012)。这就是说,在管理中,企业要创造条件促使内部能力、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对称,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对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对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称等。企业的生产要素越对称,要素之间的联系越紧密,竞争优势也就越强。

参考文献:

1.邵汉明,陈一弘,王素玲.百子全书:老子·庄子[M].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2.李德昌.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M].科学出版社,2011

3.武杰.跨学科研究与非线性思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比利时]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M].沈小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杨振宁.物理学中的宇称守恒定律和其他对称定律[J].科学通报,1958(2)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第6篇

一、当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形势的发展给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与我国的本科院校相比,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专业理论上强调“必需、够用”。有的高职院校把这一原则泛化,弱化专业基础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形势与政策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有人想当然地认为高职学生的文化层次比普通本科生稍低,理论水平不高,理性思维薄弱,政治热情低,对他们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根本没有必要。

2、组织不健全,机制不完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相对较小,在机构设置上又相对精简,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构不自觉地进行了压缩。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等文件精神,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有明确的主管校领导和主管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学校教务部门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但高职院校有的未设党委宣传部,有的未设社科部,而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务部门又往往由于具体事务繁杂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无暇顾及,因而使形势与政策教育任务无从落实。个别院校开展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也往往是蜻蜓点水,给人一种有其名无其实的感觉。

3、对《形势与政策》课管理不够,对师资队伍建设不重视。《形势与政策》课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现在无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都还是带有开创性的,大家天天都在接触,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相比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更新难度更大,而对一些新出现的大事件,又需要给学生及时讲清楚,具有“消防队灭火”的本事。因此,抓好形势政策这门课的教学,特别要有一批既对形势具有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又对新问题具有攻坚研究型的教师队伍。而高职院校普遍将思想政治课看成是基础课,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上降低该课程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系数,使教师对上好该课程的心理期望值降低,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4、形势与政策教育所需的场所和设备得不到保障,经费投入落不到实处,相关研究科研课题难以得到支持,研究成果的发表缺乏园地。虽然形势与政策隶属两课范畴,但部分学校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却没有开设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程。

5、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简单。从形势与政策的内涵来看,形势指的是现实事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即行为准则,它反映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二者相辅相成。形势政策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变化快,正是这一点形势与政策课才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但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时,老师们往往满足于书本知识,对新鲜的东西不能补充,对社会的难点、热点缺乏充分关注,使讲授内容落后于时展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降低了学生的关注度,削弱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激情。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的老师们习惯于满堂灌,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机器,相互之间缺乏交流,缺乏心与心的沟通;在教学手段上,教师不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觉着单调、枯燥和乏味。所有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大大降低,学生的创造性也难以提高。

6、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度不够,教育实效性难以充分体现。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做到既要让学生进得去,又要让学生出得来。形势政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就要求学生既要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用这些方法论指导自己认识世界、观察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社会考察以及充分利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巨大进步的认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往往做得不够,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无用论思想,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原则与特点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从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出发,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坚持方向性、突出职业性、富有针对性、取得实效性。

1、方向性。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使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学会“看”,学会“站”,学会“干”,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

2、职业性。我国的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性是它突出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也要突出职业性,突出形势与就业的结合,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岗位群的变化和影响,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针对性。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要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富有针对性。目前高职学生的文化层次比普通本科生稍低,但政治敏锐性与普通本科生一样;理论水平不高,理性思维薄弱,对现实问题的诉求与本科生一样。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注意适合学生的这些思想状况和特点,积极探索新方式和新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三、高职院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对策

做好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实效性,赋予创造性,认认真真抓好各项工作。

1、提高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识。认识的深度决定行动的速度。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站在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站在帮助学生成人成才的角度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2、加强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支持。认真落实中央指示精神,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督促。建立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组成的管理机构,使其职责明确,相互配合。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审定、教师聘任、教学组织、教学考核等具体工作,各教学单位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科目,确保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顺利开展。

3、以规范化、制度化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学校教务部门应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正式教学计划,排进课表。学校要从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加强教学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信息、抓好教学评估、强化教学督导等方面,全面加强课程建设。

4、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1)建立大学生形势报告会制度。定期举办形势报告会,学校领导要带头给大学生做形势政策报告。并创造条件邀请知名企业家、人大代表或英雄模范人物等给大学生做报告;(2)建立重大节庆日和重大事件教育制度。每年围绕重大节日、纪念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教育效果;(3)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中接受教育;(4)充分利用网络拓展教育空间。校园网要开辟形势与政策教育网页和专栏,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不断丰富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 转贴于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新形势工商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7.3

一、了解工商管理的专业特点

工商管理主要以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为主,具体包括制定企业的经济战略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涉及面广泛,知识体系庞大。我们用"管理"、"战略"、"理论"、"规律"、"经济"这几个名词构建本专业的知识框架,从而由这几个基本名词衍生出更为具体和广泛的内容。(2)专业分支较多,发展方向灵活。工商管理的课程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内容,因此也就专业分类也相当多,例如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来选择发展方向。(3)同时政经济结合紧密,与时俱进。在21世纪,经济依然是各国最为关注的话题,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就像人类跳动的心脏,不曾停息。而工商管理任何时候都是以当前经济形势为前提的,所以在学习这个专业的同时,也必须掌握全球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形势。

二、分析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在百度上搜索"工商管理专业",大部分的介绍里都会提到"就业率高、就业形势好"这样的字眼,但是从目前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与网络上描述的并不相符,他们的就业状况不乐观。市场明明对管理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了教育上,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目前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

1、"高分低能"现象依然存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分低能"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学生和教师的头上,也变成了一个魔咒,无力改变。不少学生依然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也有不少教师仍然觉得学生的成绩就是一切,理论知识成绩不好,还谈什么实践。工商管理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到知识不是最根本的目的,会用会说,让企业知道你学到了,在实际中确实用到了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2、上课方法死板无新意。高校教师上课创新性和积极性不高,因为大学轻松无压力的上课氛围和体制,造成了学生不在乎,教师也不在意的现象。一节课50分钟,学生、老师是两个团体,老师照着PPT念,说说什么概念很重要,某些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而不是教学的重点就下课了,管理学、经济学的重要问题根本就不深入研究,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

三、探究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

1、着力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所谓“核心内容”,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内容。时代在不断的前进,人类的知识系统、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以及补充。首先,工商管理的学习是面向世界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吸收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理念,而这些光靠教材是不能做到的,需要教师经常翻阅国外文献,主动学习吸收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快速的与学生分享讨论。其次,要及时掌握经济形势的变化,了解市场的人才需求。在国际上发生的任何一件大的事情都会引起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教师们需要考虑,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之前的经济理念还适不适合给学生讲解,目前企业最新的管理理念是什么,这都需要教师去了解去搜集,然后结合教材的基本理论,进行删减与扩充,在课堂上完美的展现给学生,把最核心的内容教给学生。

2、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上面我们提到,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了解企业战略、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等大量理论知识,然而理论知识掌握的再好,不能运用到实际当中,也只能是花拳绣腿,纸上谈兵。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掌握基本理论之上,分析结合当下的经济形势,制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由此得出光掌握了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推出去”,让他们独自面对“险象环生”的社会,深入企业,面对现实,独自解决社会上的問题,当然老师也可以从其他渠道给学生提供机会和帮助。

3、加强培养学生自身个体特色。激发学生潜能,实施个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高校教育根本且持久的目标。然而由于大学人员基数较大,一对一形式基本不可能。但是我们可以采用“分小组”的方法,在分专业的基础上,再根据课程内容再进行划分,3到5人一组,例如有哪些同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感兴趣,有哪些同学对人力资源的绩效薪资分派有自己的见解。大家可以根据这些兴趣进行分组,然后共同研究讨论,综合了意见之后再去找老师谈论,这样老师就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给他们相应的建议,增强学生的自信。

4、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工商管理不只是一些经济概念,还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思维运转能力。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等课程都是建立在数字分析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分析能力和敏感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思考题,例如哈佛大学的入学测试题,微软公司的面试题等等,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可以转换上课的气氛。课下鼓励学生参加有利于思维训练的活动,从而建立管理思维系统。

5、探索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2014年教育部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教育行业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创新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企业的仿真实训环境中体验感受企业的实际环境,提前熟悉企业运行运转规律,达到培养技术技能型的人才,毕业后就能上岗,快速服务企业,创造价值,符合企业、社会的工作需要。

在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下,工商管理在维护市场秩序和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他促进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进步。虽然目前在教育中仍然存在弊端,但是笔者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就一定能改善现状,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姚晖. 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2]蔡佳丽. 江苏省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体系调研与创新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 

[3]李涛,张智利.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3:91-93+116.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第8篇

战略管理理论的学派差异与发展趋势

伴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与全球化,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对环境的各项要素及未来的投入产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战略管理变得愈发的重要。该文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各学派的梳理,以寻找各学派理论间的研究重点与差异。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对环境的各项要素及未来的投入产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战略管理变得愈发的重要。本文将讨论、对比各学派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寻找各学派间的理论差异。

一、“5p”与学习型战略管理理论

明茨伯格对企业战略进行定义,提出企业战略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述的,即计划、计策、模式、定位和观念。同时,作为学习学派的代表人物明茨伯格认为,由于战略的核心是处理未知的未来,它涉及的因素太多因而无法准确预测,只有从明确的较大范围的目标与意图逐步转向具体的战略,才是合理的。因此,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思想与行动、控制与学习、稳定与改变相结合的艺术性过程。明茨伯格在《战略规划的兴衰》中对传统的战略规划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战略构思和形成过程中计划、计划者和计划的不同作用与角色。他指出,传统的战略规划的错误是认为分析包含综合,因而战略规划就是战略制定,它建立在三个错误的假设上:一是认为预言是可能的;二是照例制定可以脱离其对象;三是战略制定可以公式化。实际上,计划者的作用应包括战略分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析、催化剂、构思战略、发现和检查战略;规划工作的任务是整理、细化战略和战略转化;计划本身则起到内外部的沟通和控制、一种模拟等作用。这些看法深化了人们对战略形成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二、竞争优势观与核心竞争力理论

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但随着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以企业恰当定位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相反却可能在产业竞争力量突变或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落伍。在这种严重的挑战面前,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出现了两大新趋势:一是竞争优势理论重点开始转向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二是强调战略形成中的学习观,并认为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进而由哈梅尔与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它们应成为公司的战略的焦点,企业只有把自己看作是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导向的事业这样的层次结构时,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持久的领先地位。

三、 超越竞争理论

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的加快,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企业逐渐认识到,如果想要发展,无论是增强自己的能力,还是拓展新的市场,都得与其它公司共同创造消费者感兴趣的新价值。企业必须培养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在此背景下,穆尔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的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穆尔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超越竞争理论客服了大部分战略管理理论偏重竞争而忽视合作的缺陷,给出了在产业融合环境下企业经营的整体画面与企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 以及企业如何在其中发展并取得领导地位的战略管理方法,这是企业生态系统合作演化理论的一个贡献。

四、各理论学派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