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赏析八篇

时间:2022-01-30 04:34:24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第1篇

重阳佳节,金桂飘香,菊花满园,赏花饮酒,谈笑风生,也是一道美景。许多人们会聚在一起,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庆祝着丰收的喜悦。2021重阳节的饮食风俗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重阳节的饮食风俗,请您阅读!

重阳节的饮食风俗重阳糕

吃花糕。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比较吉利。

在重阳节的前两天,人们纷纷用面粉蒸糕,糕上插着彩色的小旗,点缀着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仁等果实;或者做成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名为“狮蛮栗糕”,这都是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的风习。这些栗糕,恰是“我辈合登高时携带的佳点。”

北方的重阳糕,以发面花果蒸糕最为著名(又名发糕)。发面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种花果,如红枣、果仁、蜜饯、红丝、绿丝等,上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馒头状。发面的重阳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

在我国有些地方至今还留存着这样的风俗:到了重阳时节,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重阳糕,一般是两个大的,九个小的,取其“二九”相逢之意。北方农村流传的“中秋刚过了,又为重阳忙,巧巧花花糕,只为女想娘”的民谣,正是反映了这个风俗民情。

磅蟹

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古人有诗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赞蟹:“樽前已夺螃蟹味,当日莼羹枉对人。”所以时至今日,阳澄湖的清蒸大闸蟹闻名中外,在港澳台各家大餐馆里,均被列为九月时令佳肴,极享盛誉。难怪著名学者章太炎和其夫人曾卜居吴中,啖蟹之余,夫人汤国梨女士曾吟诗曰:”不

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啖蟹、品蟹、画蟹,为后人留下许多轶闻雅事,为人们啖蟹平添几分韵味。

今天的重阳节又有了新的含义。**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取九乃大数,寓意健康长寿,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赋于重阳节敬老爱老的新内容。作为传统佳节,古往今来,人们也都在这一天,开展敬老祝寿和登高望远的活动。

饮菊花酒

菊花酒

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同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历史含义是:认为它是延寿,不老的美称。民间将九月也叫“菊月”或“菊节”。故赏菊是重阳不可少的活动。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以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之,故谓菊花酒。”诗人们对菊花酒情有独钟,颇有赞誉。晋代陶渊明有诗曰:“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荆楚岁时记》亦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茸,饮菊花酒,可使人长寿。”

赏菊之余,饮菊花酒自然是首选。

重阳节节日分析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其节日寓意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天长地久

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吉祥的日子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后来有一个叫恒景的青年利用茱萸叶、菊花酒降魔,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敬老爱老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因此,从以上来看,重阳节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吉利的日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日子,因此重阳节过生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吉日。

重阳节节日的古诗关于重阳节节日的古诗1: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关于重阳节节日的古诗2: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772——846)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诗有2800多首,为唐代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关于重阳节节日的古诗3: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世称杜樊川。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关于重阳节节日的古诗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关于重阳节节日的古诗5:《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干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第2篇

唐朝是诗人辈出的时代,在这众多的诗人中有三位最著名的大诗人,那就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是唐朝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他的诗歌豪放雄奇,想象丰富,感情热烈。他是唐朝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人称为“诗史”,他也被后人誉为“诗圣”。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而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走近这三位名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大唐的风韵。

选文1

李白的江油

韩作荣

江油是一座小城,其声名远播,是因为李白的缘故。一座城市,一处建筑,因名家的诗文而名垂千古、家喻户晓,已数见不鲜。李白与屈原一同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其故里江油也被誉为“天才的哺育地、光明的源头”。

在江油,你会感到这里的山川风物、民风民俗似乎都被李白的诗魂所浸透。青莲乡的陇西院被称为李白的出生地……江油,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颇多,从“其母食红鲤而生李白”到“铁杵磨针”,乃至“诗镇石牛”“井洗笔砚”“勇斗白龙”“匡山习剑”等,都和诗人的“谪仙”之名相符,亦充满了故乡人对李白的尊崇与热爱……

李白二十余岁时离开蜀地,倚剑远游。但李白毕竟在蜀乡长大,蜀人之聪慧、蜀地之青山绿水和天梯栈道,都给他心灵以滋润……巴蜀多奇诡之才,多孤傲之士,锦官城又是销金纵酒重感官享乐之地,这个“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场所,给了他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终成为“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狂客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

也许与诗人了无羁绊的狂放性格有关,也许与异域文化的精神熏陶和老庄、魏晋玄学的影响有关,也许与包容古今万物的盛唐时代有关,这位“凤歌笑孔丘”的诗人,活得潇洒自然,诗也奔放不羁,极少写受格律束缚的律诗,而擅乐府。古人论诗,多论比兴,并不提倡在诗中言事,可李白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言事。目前,当代诗人的新诗在厌倦了抒情、象征、意象的经营之后,也已回归了晓畅明白,喜叙述和细节的捕捉了。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看来,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诗人单纯以及细节的叙述手法已为今天诗人的探索提供了典范。当然,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呈现豪迈洒脱、旷达飘逸风格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李白逝世已一千多年了,今天,人们不仅仍能从他的诗中感受那不竭的艺术魅力、盛唐精神和诗人的人性追求。在李白的故里,人们还能看到哺育这位天才诗人的灵山秀水及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也能领略至今尚存的一些诗的语境。

江油这座小城,到处都有李白的遗迹,到处都有李白的诗文,到处都有李白的传说,看来江油应当称之为“李白的江油”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情感共鸣

江油这座小城,因为李白的缘故而声名远播。这个地方有很多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也充满了故乡人对李白的尊崇与热爱。也因为蜀地之青山绿水和天梯栈道,给了李白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因此李白活得潇洒自然,诗也奔放不羁。

阅读思考

1.简要说说李白诗歌的特点,并分析李白诗歌的现实意义。

2.文中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有什么作用?

3.文中说“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呈现豪迈洒脱、旷达飘逸风格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请举例说明李白的这种风格。

选文2

草堂读杜甫

李伟

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城西,风景优美的浣花溪,碧水环绕。在成都这座浓郁文化气息与现代喧嚣并存的都市中,杜甫草堂显得那样的幽远古朴、宁静闲适。来到这里,人们似乎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一千多年前,要与一位远去的历史巨人谋面与对话。

步入草堂正门,首先来到大廨,只有一尊杜甫铜像悲怆地伫立在大廨的中央。

我驻足端详这尊由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创作的杜甫铜像,不禁心潮起伏。望着眼前的杜甫,看着他那历经沧桑而修长羸弱的身躯,看着他那饱经忧患而炯炯有神的双眸,看着他那手中紧紧握着的一卷诗书,我仿佛感受到了诗人心中正在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波澜,仿佛听到了诗人为社稷民生发出的千古呐喊。这时,我想起了杜甫在他的长诗《北征》中反复咏叹道,“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这是诗人在贫病交加之中,面对国家满目疮痍发出的愤怒呼声。于是,我俯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杜甫的雕像,隐约感觉到他躯体的血液仍在流淌,脉搏仍在跳动,余温仍然尚存,他似乎有许多的积郁与愤懑要宣泄,要以一己羸弱的身躯担当起救国救民的大任啊!

虽然杜甫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但却依旧心念民间疾苦和国家安危。杜甫草堂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源于对生活深深的爱、对黎民百姓深深的爱、对国家深深的爱,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大爱,使得诗人创作出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篇,成为一代“诗圣”。

杜甫草堂,还有一个地方是不能不去的,这便是草堂的标志性建筑――茅屋。这是一座竹篱为栏,黄泥涂壁,茅草做顶的农舍。在绿荫下,茅屋显得那么宁静、安谧。进入院落,可以看到杜甫为我们描绘的景象:“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岁,离立如人长。”眼前的五棵桃树、四株小松,依旧挺拔,生气勃勃。在茅屋的侧前方,还有一株高大的楠树。据说,杜甫当年茅屋的选址,正是依于一株古楠之旁。此时,恰巧一阵微风吹过,古楠树影婆娑,将整座茅屋完全笼罩在浓密的绿荫之下,正是靠着这株楠树的庇佑和保护,才使得草堂茅屋成为杜甫蜀中度日的安稳之所。可以想见,在安史之乱的烽烟中,杜甫带着一家老小,翻山越岭,从荒凉贫瘠的陇右流亡而来。一路上,他目睹国家动荡、生灵涂炭的凄凉景象,他在寻找着一种安宁,寻找着一丝温暖。正是成都这座静谧秀美的草堂成全了诗人的愿望,他终于找到了一块可以安稳心灵的地方,使得一家老小能有一处安定的栖身之所。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草堂建好的第二年秋的一天,狂风忽起,风雨交加,茅屋前的楠树被连根拔起,屋顶的茅草也被秋风卷走,茅屋无处不漏雨,杜甫一家老小彻夜不得安眠。诗人面对自己如此凄凉的境遇,推想到天下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不由得引发了悲天悯人之心,遂提笔写下了那篇流传万世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呼喊。这是诗人发出的感天动地的呼喊,这是诗人发出的千年不朽的呼喊。此时此刻,我面对着这座曾经温暖过诗人的茅屋,耳畔仿佛又响起了诗人的伟大呼唤。

愿伟大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这一伟大呼唤,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永远回响!

(选自《包头日报》,有删改)

美文点读

作者写杜甫草堂,可谓精心裁剪,刻意描绘。所写之处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一代诗圣杜甫的敬仰之情。先写来到大廨,作者面对杜甫铜像的感受,然后步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茅屋,好像又在聆听诗人发出的感天动地的呼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

阅读思考

1.在作者看来,杜甫是怎样的一位诗人?

2.诗人杜甫为什么要在蜀中成都建一座茅屋呢?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情怀?

选文3

情圣白居易(节选)

韩静霞

白居易是性情中人。他虽然长眠龙门,可他的情采、情韵、情肠、情泪、情话,永远撼动着我等后辈的心灵。当然,他自己也为情所累,为情所伤。他生活的那个虚伪的官场,人人须戴着假面具,感情用事必招致祸端。官场藐视诗人,诗人越是情怀激烈越糟糕,名气越大越容易遭致嫉恨。几千年历史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历朝历代,嫉妒是国粹,流言是国器,小人的舌头磨成锋利的箭镞,穿透了许多风流才子的胸膛!被流放的屈原抱石沉江;被诽谤的坡锒铛入狱;被陷害的嵇康弹罢千古绝响《广陵散》,身首异处……天才们一个接一个在我们眼前悲哀地走向绝地。比起来,白居易是很幸运的,没有招致灭顶之灾,保了个全尸。

我们不能不提到长安城中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雨。那是公元815年6月3日拂晓,天地一片混沌,长安还没睡醒,浓雾在街衢拥塞。宰相武元衡率随从去上早朝,骑马刚走出家宅靖安坊不远,突然有冷箭嗖嗖飞来。几乎与冷箭的速度同步,昏暗中冲出刺客,把马拉住,一刀削下了武元衡的半个头。刺客提着宰相鲜血和脑浆齐迸的半个头,像提着个椰子壳。刺客扬长而去的时候,逃散的随从还没来得及叫出声来。与此同时,当朝御史中丞裴度也在上朝的路上,被刺客用暗器击中头颅,坠马渠沟。“六三暗杀”震慑朝廷,卿相一时间全傻了,觉得杀机四伏,自身难保,噤若寒蝉。正在没人说话的时候,白居易为宰相惨死的国家奇辱情怀激昂,痛愤呼号,当日中午就上书皇上,奏论“扑贼雪耻”。他根本没想过在他之上的谏官御史说没说话,也不管轮没轮到他这个“赞善大夫”小吏发言,就“出位”上书了。

在卿相们看来,白居易“出位”,比“暗杀”也许更具危险性,更有威胁。白居易,你小子不顾一切“出位”,你高出卿相一头,你争宠邀功,你逞能你狂妄你不守本分你野心勃勃!可是,白居易的激昂陈辞,两日内满城争传,定他的罪过不再找点岔子,难平民心。于是,官员们翻腾起了四年前白母的死因。白母陈氏寡居,素有心疾和神经病,曾因忧愤癫狂自杀。因婢女看护疏忽,坠井死亡。白居易最后得到的罪名是:不该再作赏花和新井的诗,“甚伤名教,不应在朝”。上方贬白居易为江州司马,诏令出京,不必等家眷收拾停当,一个人立刻滚蛋。

是年,白居易43岁。忧国忧民的诗人,40岁开始滋生白头发,贬谪这年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面瘦头斑”。到了第二年,一下子就“两鬓半苍苍”,一半的头发白了。白居易离开长安是八月初秋,旱路到襄阳,水路由汉水入长江,一路风雨,到江州已经是十月深秋了。

整整一年以后,又是“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季节,白居易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对于白居易来说,江州恰恰是他必经的走向大成功的人生驿站。试想,倘若不是贬谪,北人白居易哪能到得浔阳江头?不到浔阳江头,怎么听得着水上琵琶如怨如诉?不听长安故倡的琵琶,心中何由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没有这番彻骨透髓的至情的感叹,哪会有《琵琶行》?《琵琶行》就是白居易,白居易就是《琵琶行》。这首空前绝后的叙事诗篇充满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巨匠之碑。88行诗句,唐代文人与故倡两个阶层的感伤史,一部复调式长篇小说的容量。

他的哀伤与京都故倡的悲怨,揉在一处,那种情感的穿透力不可抵挡!

(选自《当代》,有删改)

情感共鸣

白居易是性情中人。他自己为情所累,为情所伤。只因宰相武元衡被刺一事,白居易为宰相惨死情怀激昂,痛愤呼号,而遭小人妒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可就是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季节,写出了千古绝唱《琵琶行》。我们可以从《琵琶行》中看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顿倾泪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阅读思考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第3篇

关键词 月亮 诗人 精神寄托 相思之物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The Moon - Eternal Theme, Difficult and Complex Piece

Abstract In ancient classics there are lots of poems chanting about the moon. This paper explores ancient poets' moon complex from two aspects. Namely, the mo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spiritual reposing for those frustrated scholars, but the lovesickness things for those wanderers and parting people.

Key words the moon; poet; spiritual reposing; lovesickness things

翻开古代诗词典籍,吟咏月亮的诗词数不胜数,有的描绘其柔和清幽的美,有的借其抒发相思之情或寂寞孤独之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月亮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创造了丰富的审美意境。古代诗人为什么如此钟情于月亮?笔者认为这与月亮本身具有的特性及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纯净的审美内涵有关,更与古代诗人的思想、处境、经历有关,特别是借月亮抒情的作品尤其如此。

1 月亮是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

首先从传统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人们就赋予月亮优美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到唐代已流行中秋赏月、登台观月、拜月的活动,宋太宗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日里有祭月、赏月及吃月饼的习俗。源远流长的月文化内容丰富,对文人墨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主要在作品的题材和思想方面。如杜甫的《月》诗中说“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诗人想象嫦娥在月宫中孤寂冷清,难耐寒秋,其实因为自己年老孤身,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和嫦娥的处境非常相似,慨叹嫦娥就是慨叹自己。李商隐在《月夕》中写到“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表面上看,诗人是在诉说嫦娥的孤独寂寞,实际上诗人是联想到自己不幸的经历:本来想“蟾宫折桂”却被牵入牛党李党之争,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而落魄终身,诗人借嫦娥来抒发自己的孤独与后悔之情,仕途坎坷之无奈。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因为他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相同,被贬到山东密州任太守,现实的冷漠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他想离开尘世飞到月亮中去,因为那里没有政治斗争。这些诗歌中所描写的对象都与古代神话密切相关,抒发的情感无不与诗人的艰难的处境、不幸的经历有关。

其次从月亮出现的时间和月光的特征来看。月亮和太阳同为宇宙中的星体,与人类的关系都很密切,但是失意文人很少借太阳来抒感。因为太阳光线比较强烈,白天人们要忙于各种事务,很少有时间或不便去思考个人的不幸。而月亮于夜晚照亮大地,与太阳光相比显得柔和清幽,夜深人静之时一人独处,与清冷的月光相伴,便于打开情感之门,怀才不遇的愤怒,仕途坎坷的无奈等情感就会涌上心头,因此失意文人常把这些情感寄托于月亮身上,月亮成了他们的忠实听众或同病相怜者。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邀月亮、影子一起饮酒、唱歌、起舞,要和月亮结成好友。李白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是不能施展才能,这种痛苦的心情因为月而得到了宣泄。柳宗元也是一个不得志的文人,他被贬永州时写了《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诗中写到“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他半夜醒来看到一轮寒月越过东岭,倚柱看月一直看到太阳升起。因为是戴罪之人,自然少有朋友交往,内心的孤独寂寞只能与月亮诉说。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因“月色入户”才“欣然起行”,当时苏轼被贬官到黄州,无人愿意与罢黜之官交往,因而门庭冷落,他只能与月亮为伴,此时的月亮就像一个忠实的朋友陪伴失意的他。这些诗歌中月亮本身的美与诗人的思想感情达到了水融的境界。

2 月亮是漂泊者、离愁人的相思之物

首先从月亮与地球的关系看。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离家在外的游子或异地做官的文人在孤独的夜晚仰望明月,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或朋友,产生缠绵而深远的情思。而且古代交通落后,通讯条件简陋,离家在外的人很难及时得到亲人、朋友的消息,只能借明月抒发相思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对故乡的思念就是“举头望明月”产生的,如水的月光照在床头,照在李白的心中,思乡的惆怅慢慢产生了。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很形象地写出羁旅异乡的游子思乡的情景,本来对月饮酒是一件乐事,但因为思念亲人,看着明月,饮下的酒都变成了相思之泪。

再如杜甫在《月夜》中也曾写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身在长安,却写鄜州的月色,不写自己思念妻子,反而写妻子独自看月。这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设想妻子也在望月思夫,此时月亮成了夫妻二人感情的交点。中秋之夜,苏轼与客人在超然台上饮酒赏月,欢乐之余,不免思念同在济南为官的弟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夜已经很深了,思念弟弟之情却越来越浓,无法入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借助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和祝福。月亮成了人们寄托相思之情的载体。

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如此,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被贬到湖南龙标县,与李白相隔千里。李白愁思万千,他想到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于是就“寄愁心与明月”,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它能把李白的思念带给王昌龄,李白的愁思也就得到了缓解与释然。

其次从月亮的形态看,月亮有圆缺的变化。由缺到圆,由圆到缺,自然勾起人们的无穷想象。圆月如盘,让人想起团团圆圆。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写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为中秋之月最圆最亮,更能勾起人们对亲朋好友的思念,诗人仰望明月,感觉那秋思随着月亮的清辉洒落到人间,洒落到被思念的人身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轼在中秋之夜“无眠” ,因为他与弟弟长期不相见,看到一轮圆月高悬于夜空中,月圆人不圆,自然生出无限的思念,只能让月亮带去自己的祝福。

残月如钩,让人产生了多少离愁别恨。欧阳修在《望江南》写到“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圆月像镜子但不能梳妆打扮,残月如钩但不能挂起门帘,只能照着离愁之人,只能生出更多的愁绪。南宋吕本中的《采桑子》 写到“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用月亮残缺的特征写出夫妻间聚少离多的情形和妻子的痛苦。月亮的圆缺变化与人间的聚散离合是多么的相似。从以上这些诗词我们发现月亮是漂泊者、离愁人最恰当的抒感的载体,这与月亮的特性是相关的,更与诗人自己的思想相关。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亘古不变的月亮,丰富多彩的情感。千百年来,古人对月亮的情结无比深厚,留待我们今人去咀嚼、品味。仰望夜空中的明月,你也会产生无限的感慨。

参考文献

[1] (清)衡唐退士.唐诗三百首.崔钟雷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第4篇

每到各个佳节到来,最累的就是诗人了。在我看来,作诗是好,但还不如满口塞着各种口味的月饼直至噎住,来的痛快。不过,一提起月饼,我就不禁流下口水,但我这次可不“赏饼”,来尝尝诗的“味道”。

中秋节是团圆之日,许多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于是便有了“佳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的人又在遥望家乡的亲人。诗人的惆怅心情,让我感受到思念家乡的痛苦。唐代诗人李白写过一句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的故乡也在这明月下,但是又怎么可能见到呢?想起那家乡的父老乡亲,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水……无不在思念之中。诗人白居易曾被贬谪后,抒发了“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的孤寂之情。诗人盼望着月圆之夜,与家人的团聚,回到自己思念已久的故乡身处彭浦湓亭向四方眺望故乡和四野观望明月,能想象出一个人观望的心神不宁和急切之情。

很多诗人也将月夜的美“勾勒”出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诗人与人的团聚抒发出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这中秋月夜的赞叹之情油然而生,明月显得格外圆,就像“白玉盘”。这使我不由得想到李白写的《古朗月行》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的一句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写中庭月夜,用“地白”二字,给人一种“积水空明”的感觉,下一句不禁让人联想到寒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这是一种很美的意境。“凝光幽幽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

古人真是有才啊!中秋不光有着“似白玉盘”的月亮,有着可囗的月饼,还有一股浓浓的思乡和思亲的感情。不禁赞叹一声“中秋真美啊!”

初三:吴姝欣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第5篇

笔者认为,古诗教学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所蕴含的美是整个教学的基础。

一、激情诵读,感受古诗语言的音韵美

古诗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古诗的诗句就是乐曲的歌词,古人非常善于用吟唱的方式来表达古诗的内容,因此音韵美是古诗的一大特性,它具有很强的节奏性与韵律性。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古诗语言的音乐特性,引导学生在激情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语言的音韵美。

1.感受古诗语言的押韵美。古诗特别强调尾字的押韵,使人读起来有琅琅上口之感。在初中生初读一首古诗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找准这一首古诗的韵脚,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其押韵美。如,在教学《迢迢牵牛星》时,在学生初读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圈出这一首诗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并找出这一些字的相同特点,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就会发现《迢迢牵牛星》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押韵,因此,在读的时候就非常顺口。

2.感受古诗语言的节奏美。古诗在语言上除了具有押韵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很强的节奏性。在引导初中生诵读古诗时,一定要读出古诗的这一种节奏美。还是以《迢迢牵牛星》的教学为例,这一首古诗被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可以分为三个节拍,要让学生明确可以用“二二一”或者“二一二”的节奏对这一首诗进行诵读,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五言诗与《观沧海》等四言诗相比在节奏上更加灵活多变。

韵脚和节奏是古诗语言的两大特点,也是构成古诗韵律美的重要元素。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让他们感受古诗语言的音韵美,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语感。

二、引导想象,感受古诗留白的意境美

古诗篇幅短小,但却意境深远,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古诗的留白艺术,也是古诗最吸引读者的地方。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古诗的空白之处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感受古诗留白之处的意境美。

(一)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意象之外的意蕴。意象是构成古诗意境的重要元素,在古诗中,诗人常常在运用意象时存在虚实结合的特点,往往存在古诗意象本身意义之外的意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古诗中的意象进行解读,挖掘意象之外的留白意蕴。如,在《夜雨寄北》这一首诗中,诗人李商隐运用的意象是“巴山”“夜雨”“涨秋池”,从意象的表面上看,这一首诗写的内容是秋雨,但实际上从这一些意象之中却隐含着诗人对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想念,可是在诗中却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这就是这一首诗的意象留白之处。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这一首诗写了秋雨,你们觉得秋雨会使人产生哪一种情绪?”这个问题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秋雨”能够使人产生思念之情,此时,教师再补充诗人李商隐写这一首诗时的背景材料,学生就能够深入理解这一古诗所蕴含的诗人在绵绵秋雨中对自己妻子无尽的思念之情。

(二)引导学生补白古诗留白之外的空间。初中生完整理解一首古诗意境的过程离不开对古诗留白之处的补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古诗意象的美感。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古诗留白之外的空间。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这一首古诗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初读找出诗中的九个意象,之后,再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是通过游子的羁旅愁情这一线索把这一些意象串联在一起,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样,学生就通过补白使整首诗的意象空间得到扩展,充分感受到这一首古诗如画般的意境美。

可见,在教学中引导初中生对古诗的留白之处进行想象和补白,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利用想象思维对静态的古诗文字进行动态的意象解读,从而有效地感受到诗歌的意境之美。

三、深入挖掘,感受古诗蕴含的情感美

古诗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虽然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情感也是古诗的灵魂,是古诗的生命,古诗语言之外的情感美往往能使读者振奋人心。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古诗的语言和意象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感受其蕴含的情感美。

(一)利用音乐烘托,感受古诗蕴含的情感美。前面已经提及,在古代诗与曲是合二为一的,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古诗的内容,选取适合古诗情感的乐曲进行烘托,利用乐曲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蕴含的情感深处。如,在教学《观沧海》这一首古诗时,在学生进行诵读与学习时,可以配上《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背景音乐,就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观沧海》这一首古诗所蕴含的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并且与之产生共鸣,充分领略这一首古诗情感上的壮美。

(二)利用图片渲染,感受古诗蕴含的情感美。在一首古诗中,诗人往往会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从而给读者描绘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图片展示对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进行渲染,从而感受古诗蕴含的情感美。如,《天净沙・秋思》这一首古诗,可以说是句句写景,但却又句句含情,在这一首诗中所描绘的九个意象看似写景实为抒情,表达了游子的愁思。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这一首诗描绘的景色,再现诗的画面:在夕阳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融为一体,但却都是围绕“断肠人在天涯”这一情感主题展开,从而把握诗人感伤的情感。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第6篇

【关键词】语言;意境;情感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杰出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享有“诗仙”之誉。他经历坎坷,既兼有诗人、游侠、隐士等人的气质,又浸润着儒家、道家等思想。存世诗文千余篇,多为世人所熟识的豪放飘逸之作,也彰显了李白的主要风格,如《蜀道难》《将进酒》等。以下,笔者将换一个角度走进李白的作品,解读“谪仙人”诗文的又一种美。

一、语言简净自然

李白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力主恢复诗骚传统,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推崇“清真”,摒弃“雕虫丧天真”的创作方式。诗人大量汲取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其诗歌语言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写道:“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夕阳西下,暮色苍茫,淡淡的余晖抖落在林间。一轮明月悄然高悬,清朗的月色与诗人一路相随。蓦然回望走过的地方,仿佛一幅悠远淡雅的山水画挂在天地之间。大自然不着一丝烟火气息,纤尘不染地呈现出来。诗人对眼前景致由衷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虽然语言简洁干净,平白如话,但因为情感的濡染,便有了抒情味和韵味,有了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诗人身处其间的畅快、闲适、惬意感同身受。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色绚烂,美景如斯诗人却心怀悲戚。景物是抒情的起点或依托,使情思遐想得以飞扬,它承载着作者起伏的心绪。同样是明白晓畅的语言,诗句前半部分渲染着明丽鲜艳的色彩,点缀着精致唯美的小桥。秋水澄澈一平如镜,桥影倒映在波光粼粼中;后半部分则氤氲着伤感的气息,梧叶飘黄,登高怀想。其间的感悟,既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美质的发现,也是作者感情激荡、神思飞扬的心灵体验过程。

无论写景抑或抒情,皆为思绪情感的自然流泻,一如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所言:“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李白信手拈来寻常景物,稍作组合便吟唱出绝美的诗篇,这与他珍视语言的天然之美、反对过于雕饰的绮丽之风是分不开的。他重视汉魏乐府的刚健古朴,也吸收六朝乐府的清新流丽,并融化到自己的天赋个性中去,因而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语言艺术。

二、意境清新疏朗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李白一些诗歌关注现实人生,温柔敦厚,朴素内敛的特征,与一贯大气豪迈的风格有所不同。如《秋登宣城谢脁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等,倾向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更类似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派。

其中,李白对谢眺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尤为推崇,将其尊为自己的楷模。诸如“三山怀谢眺,水澹望长安。”(《汕望金陵寄殷淑》)“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其中“澄江净如练”原是谢眺的名句,李白将其化入自己的诗中。语言清丽精炼,境界优美空灵,将以小见大、尺幅千里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这既是一种学术上的认同和共鸣,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王士祯《渔洋精华录》卷二

对同时代的孟浩然李白也不吝溢美之词,高呼“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孟诗自然朴素、平淡深挚,李白深得其道。《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李白一生足迹踏遍江山胜景,阅尽人间春色。无名的清溪水让他宁静而有所思。诗人离开纷扰的帝京,来到这不染纤尘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可是这对于胸怀济世之才的诗人,到底还是意难平。所以暮色四起之时猩猩声声啼叫,仿佛是在为自己游历天涯而哀鸣,流露出诗人内心落寞悒郁的情绪。全文营造了寂寥凄清的境界,凝练雅致、意境悠远,身处其间方可扣问心灵。

胡应麟《诗薮》中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历来被公认为“冠古绝今”。《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歌用鸟儿、浮云、山峦等意象来传达情感。作者要在短短四句中表情达意,诗文布局必须巧妙。全篇不见诗人,但其失意忧伤和独立孤傲凸显于字里行间。意境含蓄,韵味深长,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依然让后来者无法企及。“以语近情遥、吐含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沈德潜《说诗啐语》)诗文以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意味。意象意境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形成一种具有精致、圆润、优美、具有内在张力富于暗示性的符号系统,从而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的余地。这类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诗歌往往空灵淡远,极富审美趣味。

三、情感含蓄蕴藉

李白作品含蓄蕴藉的特点多集中于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中。诸如友情、爱情、闺怨、怀思、悯人、愁思等。他的笔触一旦涉及此类,其内心就变得分外柔软温情,他往往换用婉约精致的语言,展现李白另一面的人性美、人情美。正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强调的:“诗者,吟咏情性也。”这类抒情诗很好地诠释了表现形式与艺术效果辩证关系的诗学原则。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全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明白晓畅,具有回环复沓的特色。诗人由酒及月,又酒月交融,情感在二者间静静流溢。明月与人生,无尽与有限和谐地统一在诗文里。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苏轼《前赤壁赋》与之不谋而合。黑格尔提出:“抒情诗的原则是收敛或浓缩,在叙述方面不能远走高飞,而是首先要达到表现的深刻。”水、月、酒共同承载了李白对时光的思考。一如明月东升西落,人生匆匆流逝,应珍惜美好时光,惟愿瞬间能定格到永恒。他又说:“在抒情诗里,凡是虽有丰富感情,而对外在事物乃至内心情境的细节进行冗长的描绘,效果总比不上简炼含蓄的作品。”本诗短短数句,便将深刻而复杂的命题清晰而简洁地剖析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第7篇

李商隐的水墨唐诗表现真情,在艺术上追求独特,语言技巧愈见精细绵密,情感表达纡徐含蓄,结构布局,敛约回环,意境深远而朦胧。李商隐与三峡有不解情缘,他在名作《夜雨寄北》中云: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是一位多情的诗人,感情热烈而细致。上引的《夜雨寄北》七绝述情如话,又利用视角变化,回环往复,叠加复重,把雨夜相思表现得悠长浓郁,穷形极相。巴山夜雨,乃实境也;由此而怀远人,忆相共剪烛,此心中之象,虚境也;共话巴山夜雨,实境又成虚中之虚也。从此,巴山夜雨,成为逗引愁思的典型景象,短短的一首绝句,使人如身人幽谷,一唱三叹,缠绵无休,从而充分地表达了心灵深处对爱妻的思恋,与他著名的“无题”涛,“相见时难别亦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这比起《夜雨寄北》原本说的写给北方的朋友,似乎更有夫妻中的人情关怀,也更加耐人寻味。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职,“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殷殷深情,亲切感人,颇具意韵。

记得早期看过一部叫《巴山夜雨》的影片,女主角是张瑜扮演,男演员有李志舆和仲星火,当时隐约记得这个片名来自唐朝的古诗。电影在一个很短的限度和很小的范围内,描写十年动乱中人民同“四人帮”进行斗争的一个“点”,它具体、集中、细致、逼真地浓缩了一个巨大社会在那个非常时期中的真实情况,力求广泛和全面联系整个社会的生活面。这部影片获得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5个奖项,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一届评选委员会的评语是:它“以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人物群像,表现了我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美好的心灵”。

男主人公秋石便是诗人。作为诗人的主人公,其实是造成影片抒情格调的最好载体。秋石在狱中写的那一首《蒲公英》诗,便被导演四次运用到影片中,起到了较好的结构影片与表情达意的功能。导演通过诗人的视角,自由地创意渲染造境,影片不仅成功地将雄奇的巴山、滔滔的长江与静默的神女峰、滚滚的漩流剪辑在一起,而且成功地把孤独飞翔的苍鹰、摇曳波浪的航标与梦境一样的爱情回忆交织在故事时空之中,使影片本身增添了一种难得的人文深度和浓郁的抒情氛围。这部影片的片名《巴山夜雨》就取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

以上这首诗是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的名作,据专家考证,此诗作于渝州。此年他还有另一首寄内诗《摇落》,中有“滩激黄牛暮,云龙白帝阴”之句,可见诗人正在三峡间。入秋,渝州秋雨绵绵,日晴夜雨,淅淅沥沥,正是撩人愁思之季,举凡游子迁客,在这种阴柔悱恻的季节,在秋雨的寥落中,孤灯如豆,孤枕听雨,必定会泛起止不住的乡思闲愁,那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呢。李商隐同妻子感情极好,两人相亲相爱。河南尹柳仲郢镇蜀,任剑南、东川节度使,授李商隐为节度判官,一同人蜀,任所在今三台县,遂得游历三峡,上引诗句即是在渝州时思念妻子所作。李商隐在渝州还有《巴江柳》一诗:

巴江可惜柳,柳色缘漫江。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此绝句讲求精式,巧于用笔,构思细密,唱叹有情。嘉陵江或长江边可爱的绿色垂柳,是寄寓诗人人生的幢憬,还是赞颂一位绝世美人,对于善以隐秘法抒写情爱的义山大师来说,我们的想象只怕是相形见拙了。李商隐在三峡间还有一首思乡怀古之作《无题》: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无桐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他身在三峡,而心怀故园,渴望象活跃在三峡间的名将张飞、王浚一样,去为国建功立业,而不愿在怀古思乡中一天天老下去。李商隐在三峡间写有一首《过楚王宫》:

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李白的中秋节古诗第8篇

敬爱的同学:

大家好!谢谢大家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古诗是瑰宝》。

是谁家的庭院里飞出了这么美妙的玉笛声,这声音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这让诗人李白听见了。他就写下了《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常年在外的游子李白写的,你看,诗人李白在自己的国家中都思念故乡,别说远离祖国了。

庭院里泛着银白色的月光,树上栖息着夜归的鸦雀,冷冷的露水浸湿了桂花树。这个夜晚人们都在赏月。作者就写下了《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作者王建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写下的也是因为自己思念家乡时而写下的。

像这样的古诗还有很多,如:李白的《静夜思》、陆游的《示儿》、《金错刀行》、文天祥的《扬子江》、《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