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05 13:23:57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第1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心得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等教育中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好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实验习惯的专业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1]。无机化学实验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我院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和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2]。通过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课程所学的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以及元素化学部分的理论内容,而且可以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素养,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因此,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在无机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然而,当前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却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学生重理论轻实验、对化学实验缺乏兴趣和热情;多数学生做实验抱着完成任务的心理“照方抓药”,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验结果中的现象结合到一起。这也就使得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缺乏足够的理解,实验动手能力不足,做过就忘,从而达不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因此,如何优化无机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上课的经验,浅谈几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心得。

1教学内容改革

规范化学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结果的重要前提[4]。因此,在教学之前就应该培养学生正确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使他们打下扎实的实验基本功和标准化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以后专业实验课的学习、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进行以及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多为一些简单验证性的实验,教材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多数学生做实验抱着完成任务的心理,学习兴趣小,不能将所学的理论课的知识与实验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实验效果变差。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对传统无机化学实验的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验证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和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方法,为后续的实验奠定基础。因此,可以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的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1.1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较之验证性实验不是简单的按照规定的实验要求、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一步步向明确的实验目标靠近,要突出完成实验的综合性。往往内容和步骤都要较为复杂,需要运用多个化学论文知识。在综合性实验中,强调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完整的实验分析,以达到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全面认识。综合性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1.2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根据实验目标,通过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从而获得可靠的具有科学性的实验结果。主要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等。在设计性实验中,强调实验设计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性、创新性及完整可靠性。对于能够实现实验结果的不同实验设计和方法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实验设计和方法。在保证实验安全的条件下,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6]。

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以后,学生对照教材做实验,而不去思考每步实验操作所对应的实验原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对于自己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与否也不知道。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我们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7]。首先,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示范操作和指导的方式严格规范实验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其次,对于综合性实验部分,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或与其他同学间的互相讨论解决问题,借此提高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最后,在设计性实验中,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在与老师讨论了实验方案以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或者以分组的形式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完成实验报告等。通过这些改革和调整,调动学生对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教学过程管理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可能会使教学效果达不到老师的预期目标。实验课的教学一般包括课前预习、实验部分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因此,要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对实验过程中每一步各个环节内容与指标尽可能做到量化和细化。通过老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互相交流与配合,最终达到教学结果的最大优化。因此,可以采用课前预习、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四个环节来细化实验教学过程[8]。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查看学生的预习报告的完成情况,通过提问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预习的效果,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给出预习报告的成绩;在围绕本次实验讲解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的过程中,要时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规范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具体指导实验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科学和事实,详细如实地记录自己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保证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时时牢记科学具有真实性和严谨性;实验结束以后,要求学生下次实验之前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尤其是异常现象要有充分的分析过程和讨论,拒绝一切形式的抄袭和伪造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对每次的实验要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并且要认真进行实验误差分析;在以上三个环节实施的基础上,在下次实验课开始之前,对上次实验的完成情况进行全班总结。首先纠正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错误并带领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同时教学生怎样进行误差分析等;其次针对试验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择要进行回答,引导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上述四个环节的训练和管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教师预期的实验效果,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成绩考核改革

目前,无机化学实验的考核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成的情况评定成绩。这种方法不仅缺乏全面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使得学生形成不重视实验课的习惯。认为只要实验报告完成的好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甚者去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这样完全达不到我们开设实验课的真正目的。因此,实验课的考核也应该全方位、客观、合理地对学生做出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符合该课程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方法,公正、客观地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评价。考核内容应该综合考察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及综合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只局限于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无机化学实验总成绩由平时成绩(70%)和实验考核成绩(3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通过对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习惯和实验报告四个方面的考核评定。由老师按照平时成绩=[实验预习报告(10分)+实验操作(40分)+实验习惯(10分)+实验报告(40分)]×70%的分值比例来记录。实验考核成绩则包括笔试(50%)和实验操作(50%)两个部分。笔试是老师根据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内容,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考核,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提出若干个学生没做过的小实验,考察学生对已学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情况[9]。这种重平时、重基础、重能力的综合考核方式,既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实验基本能力的学习情况,又可以鼓励和激发学生自主提高自己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教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实验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5小结

无机化学实验在大学整个化学教育体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开设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着一些我们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努力去克服和改正。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和创新精神仍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颖,罗云杰.改革实验教学注重技能培养—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4):10-13.

[2]徐家宁,门瑞芝,张寒琦.基础化学实验(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梁慧锋.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J].化学教育,2002,9:28-29.

[4]李颖,罗云杰.改革实验教学注重技能培养---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4):10-13.

[5]陈晓燕.浅论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文汇,2010,12:116-117.

[6]苏碧云,李磊,刘祥,等.大学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优化[J].大学化学,2012,27(2):34-37.

[7]唐婧,郑胜彪,李子荣.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0,37(2):156.

[8]高喜平,李军波,芦雷鸣,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初探[J].化工时刊,2010,24(4):72-74.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第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部分内容,是农林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创新思维,最终能运用化学实验方法独立完成测试分析任务[1]。作为大学期间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为农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中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后续专业实验课的开展打下基础。因此,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在农林院校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逐一进行讲解,演示实验涉及的仪器操作,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看,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只是按照实验步骤“照方抓药”完成实验,很难达到实验预期目标[2]。如何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进而发现问题以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重铬酸钾法测定亚铁盐中铁含量”是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中一个经典的滴定分析实验,本文以此为例探讨实验教学方式改革,以期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以设疑的方式指导学生预习实验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3]。为了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避免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在实验报告上简单机械地抄一遍当作预习,在上次实验结束前,公布本次实验题目“重铬酸钾法测定亚铁盐中铁含量”,教师就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提出问题、设定疑问。比如,滴定分析方法按照反应类型分主要有四种,即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那么这次实验内容属于哪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滴定过程中使用的指示剂是什么;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颜色变化;滴定前为什么要加入硫酸,使用盐酸是否可以;滴定时加入浓磷酸的作用是什么;重铬酸钾为什么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能够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作基准物质,那么基准物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预习本次实验、撰写预习报告。上课时教师就其中一部分问题进行提问,达到了巩固学过的理论知识、全面预习并深刻理解本次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的目的。

2学生演示、分组讨论实验操作细节

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调动和激发。本次实验涉及的操作有:一是使用电子天平称量重铬酸钾和硫酸亚铁固体药品,二是使用25mL移液管吸取硫酸亚铁待测液。完成本次实验的时间很充沛,而且这两个仪器的操作是前面滴定分析实验中练习过的,因此本次实验首先请学生自愿到前面来演示25mL移液管吸取硫酸亚铁待测液的操作,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然后全班分组(4人一组)讨论这位同学的演示操作是否有不规范的地方、怎样操作才是规范的。对于移液管的使用,从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这门课开始,教师就再三强调需要注意的细节,可是每学期期末还是有学生在操作时使用拇指来堵住移液管的上端出口。移液管的规范使用步骤中首先是洗涤。洗涤分三步,分别是自来水冲洗、蒸馏水冲洗和待测液润洗。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润洗吸取的溶液量大约是移液管容量的三分之一。接下来是吸取待测液,很多学生只顾着吸取溶液,吸完才想起没有试剂瓶盛装溶液。因此,在吸取待测液前先要准备好一只干净的锥形瓶。吸取待测液过程中,移液管下端要伸到试剂瓶待测液液面下1cm左右,控制洗耳球吸取溶液的速度,保持移液管中的溶液匀速上升。超过刻度线后即迅速拿下洗耳球,用食指堵住上端出口,再缓慢转动移液管,调整液面高度至刻度线。最后一步操作是转移溶液,需要注意的是移液管下端出口抵在锥形瓶的内壁,锥形瓶倾斜,保持移液管垂直。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挑出他人不规范的操作细节,反思自己,进一步明确规范操作移液管的具体步骤,使移液管的操作不规范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

3教师以提醒的方式指导实验过程

滴定过程是实验教学最重要的实验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我们采取的方式是以提醒为主,鼓励学生自己改正,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课堂的主角。例如,滴定管的滴定有三种方式,即连续滴加、逐滴滴加、半滴滴加。本次实验课上发现学生临近滴定终点时不会进行半滴操作,这时建议学生查找课本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部分,也可以观看其他同学操作。通过观察、查找、独立思考这一系列过程,让学生自己掌握半滴滴加操作方法,从而加深印象。在接下来的几次实验课上,发现学生在滴定过程中掌握了半滴滴加的要领,操作十分规范。再如,溶解固体硫酸亚铁样品需要先加硫酸再加蒸馏水,以防止硫酸亚铁发生水解。有学生直接用蒸馏水溶解,发现自己的溶液颜色较其他同学有差别却不知道原因。这时教师间接提醒一下,如硫酸亚铁容易发生哪些反应,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教师以提醒的方式指导实验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实验的兴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及时总结实验情况并布置课后思考题

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规范实验操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无机与分析化学后继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4]。当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对全班的实验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醒注意事项,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掌握本次实验的要点,最后布置思考题[5],要求学生写在实验报告单上。(1)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终点颜色为什么由绿色变为紫色或紫蓝色?(2)加有硫酸的硫酸亚铁待测溶液在空气中放置1小时后再进行滴定,对测定结果将有何影响?(3)为准确测得硫酸亚铁中铁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操作步骤?

5学生互相批阅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的全面总结,撰写实验报告是基本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6]。实验数据处理是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注意有效数字和相关计算规则。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其不仅表示数值的大小,还是测量精确程度的反映,它的位数由使用仪器的精密度决定。本次实验数据处理中,有效数字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使用滴定管滴定时,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1.20mL,学生容易写成21.2mL,忽略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固体药品重铬酸钾0.6020g,有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写成0.602g。另一方面需要规范的是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保留。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中,对于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一般要求浓度和质量百分含量的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相对误差一般保留1~2位有效数字。为了规范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提高撰写实验报告技能,我们采取学生互相批阅实验报告的教学方式。教师事先讲明批阅实验报告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尤其是数据处理部分。强调滴定管的读数要写到小数点后两位,而电子天平称量质量要写到小数点后四位。学生在批阅实验报告的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有效数字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检查数据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经过学生参与批阅实验报告这样的过程,实验报告撰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有效数字的使用错误越来越少了。

6结语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花心思策划整个实验过程,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实验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栾国有,刘俊渤,赵成爱.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1-2.

[2]赵桦萍,赵立杰,崔凤娟.让学生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堂的“主人”[J].化学教育,2016(12):27-29.

[3]徐悦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诱思探究”[J].广东化工,2006(5):102-103.

[4]张坤,徐静,宋少芳,等.提高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3):146-148.

[5]赵玉红,李欣,崔建林,等.维生素C含量检测实验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6):63-65.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第3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O61-4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采用的手段,但是一些学校基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其他原因,在化学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往往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化学学习非常不利。无机物化学相较于有机物化学而言,其难度要相对较大,对于无机物化学教学来讲,实验教学要比理论教学更重要。

一、教材创新与实践积累

(一)注重平时实践积累

在无机物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在化学学习中,无机物的存在随处可见,但是只有在系统的学习无机物化学的时候,老师们才会重点强调。为了加强学生们对无机化学的认识与了解,化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无机物化学,应当对学生加以提醒和引导,使其认识到无机物化学的存在,然后进行有意向的积累。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是由少到多积攒起来,注重平时的积累,在无机物化学的专章学习中,就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不累。

(二)教材创新

就目前的化学教材而言,对于无机物化学以及理论教学多过于实践教学。老师按照这样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们重理论而轻实践。由于缺少实践,所以学生们对于繁琐的实验过程只有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知识学习方式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也会不到位,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应该配备专门的实验教材,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入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

(一)提前进行实验报告的预习

课堂教学本来就应以学生为主,对于无机物的实验教学更应该如此,加强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其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老师再从旁辅助,方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实验教学中,对于实验的认知很重要,所以在实验前,老师进行提前通知,W生们对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方法要按照实验报告做好相应的预习工作,只有预习工作做到位,实验效果才有可能达到。没有预习的实验,会造成实验现场混乱,对于实验安全来讲非常不利。

(二)重视实验过程的基本操作

实验有基本的规章制度。在试验中,必然会使用到化学仪器,也会接触到化学试剂,所以在实验中一定要重视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的安全就在于化学试剂的使用和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操作不熟练或者是方法不得当,很容易发生实验安全问题,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强调实验的基本流程和相应的规章制度。

(三)记录实验过程,规范实验报告的填写

对于实验而言,记录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就自己使用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记录,然后将产生的反应或者现象也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一般在实验的时候,都会有一份规范的实验报告,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就实验报告涉及的内容要进行细致的填写,一方面是加深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是加深学生们对实验规范的掌握。实验是学生们对学习内容的切身感受和体验,而实验报告就是学生们对自身体验和所学内容的一个再回顾,这对于知识的牢固掌握意义重大。

三、改变考核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重理论轻实践,所以在学生的考核方面,对于实验的考核比重非常少,这也就造成学生们对实践的不重视。所以为了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达到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效果,应该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图一为考核表的主要内容。

四、采用机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模拟

在无机化学的实际教学中,学校或者是实验本身的原因是没有办法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面对这样的情况,化学老师可以积极引进计算机教学,利用化学实验课件来对学生进行整个实验过程和理论的教授。除去化学实验课件以外,在化学课堂中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虽然学生们无法切实感受实验内容,但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学生可以直观的观看到整个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现象和结果,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加深记忆的实验教学法。

结束语:

无机化学一直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化学学习中不可避免的重点,所以积极做好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对于化学的学习来说非常关键。通过实验的手段来加强化学学习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非常可行,所以在面对全新的教学要求,无机化学的教学,一定要理论和实践并重,加强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周立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8,01:113-115.

[2]周勇,土登,益西.我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44-47.

[3]王晓明.中学与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衔接问题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第4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报告;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263-02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必修基础实验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掌握化合物熔点、折光率、旋光度等物化性质的测定方法,熟悉化合物萃取、蒸馏、柱层析、纸层析等分离纯化手段。在培养学生正确和熟练掌握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操作规范、数据记录科学、台面整洁有序等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将来从事化工、药学、医学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我院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面向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中药和药物化学等多个专业开设,教学任务重,任课教师多,且在专业背景、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方面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造成学生的成绩评定标准主观性强,特别是影响平行教学班级的学生学科成绩甚至奖学金的评定结果。同时,学生在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课前提问、考勤、卫生等方面还需要规范,针对这些情况,我院有机实验教研组探索更加合理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模式。

一、考勤、预习实验、实验报告

针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特殊性,有机化学实验最后的成绩评定传统都包含考勤、预习实验报告和实验报告部分。考勤一般采用点名的方式,这种方式毫无意义的浪费了所有人几分钟时间。预习实验报告的撰写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在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够重视,预习实验报告照抄实验教材,甚至出现几个版本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预习实验报告和实验报告合并,在实验完成后,直接在预习实验报告上添加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这种随堂上交实验报告模式可以避免原有的考勤环节,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多下功夫,要求学生不但提前按照教材完成实验目的、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装置等撰写,而且要对所用实验药品的物化性质进行列表整理。这种模式通过提高学生实验前的知识储备,增强自身的安全防护与处置事故能力,在使用有毒有害试剂时,能够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其次,以往学生实验报告的结果讨论部分寥寥数语,不能利用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讨论,当实验的预期结果与理论结果出现偏差时,不能对实验过程中的重要实验步骤和影响环节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针对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在做有机合成实验时提交多种制备方法,这促使学生学会利用大学的CNKI中文学术期刊和science finder检索工具进行文献调研,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结果讨论更加充分,同时掌握了文献查阅能力,提高了英文的专业词汇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或升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纪律和卫生

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仪器设备或实验场地的限制,经常要求学生分组协作完成。由于有机合成复杂,反应时间长,以及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实验室气味大,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部分玩手机、走廊里到处走动、光看不练等滥竽充数、草率应付现象。此外,部分任课老师的教学科研压力大,实验教学责任心不强,在讲授实验后长时间脱岗或翻阅科研文献,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向老师询问,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明确要求是必要的。(1)学生、教师必需穿着实验服,方可进入实验室。(2)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位带课新教师应提前完成实验预试,熟练实验步骤,操作顺序,实验关键及产品的纯化及鉴别方法,并着力探索提出简化实验步骤,提高产品产率的新方法,熟悉实验反应机理和所用仪器及用途。实验过程中严格要求、管理学生,认真带教;任课教师不得随意更改实验时长;带教教师不得离开实验室超过10分钟。(3)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认真打扫实验室,废液必须倒入指定的废液容器内,不得向下水道倾倒,学生要保证实验台和实验仪器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并打扫地面卫生,经教师检查设备,签字认可之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为贯彻勤俭办学的教学方针,学生打破仪器要及时填单赔偿(填仪器赔损单),尽管赔偿只是象征性的惩罚,但可增强师生爱护仪器设备的责任心,更好保护和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检查仪器设备和卫生后,才可进行班与班之间的交接工作。

三、考查

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最后成绩的评定一般按照平时成绩(30%-40%)和期末成绩(60%-70%)两个部分进行综合评定,而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课程,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报告的讨论部分往往能反应一个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平时的准备情况,但实验报告难以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区分。平时实验难以避免同一实验室学生间的交头接耳甚至交流数据的现象,也难避免个别同学等别人的装置搭好后照搬甚至求助别的同学直接帮忙现象,这造成按照实验报告难以正确评价出他们的真实操作水平。因此,除实验报告外,期末笔试、创新实验或实验操作考试等考核方法被许多高校采用,这些方式可以进一步弥补依照平时实验报告评判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摸索。但这些方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期末笔试考试如果采用卷面形式仍难反应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实验操作考试必然要设定多个实验操作,学生随机抽题确定各自的考试内容,这种考核一方面实验的难度大小不一,更重要的是要占用任课老师大量的时间,且无法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创新实验也面临着内容和难度差异,难以寻找统一的评定标准。因此,通过平时实验设定,使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存在差异,从而通过已知实验数据与学生所测数据间的对比,直接反应学生的操作水平。例如,我们在熔点、沸点、旋光度、折光率等实验中可以设置不同的测试样品。在熔点测试中可选取氯化钠、尿素、咔唑、芴、氯化钠和尿素不同比例的混合物等样品。合成实验可选一些具有紫外吸收的固态化学药品,一方面可通过板层对照大致确定化合物的纯度,同时,可利用重结晶方法进行纯化,根据薄层层析和收率即可判定学生的操作水平,这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又避免了因产品未进行核磁、质谱、气相或液相测试,缺乏相应的谱图数据,学生编造实验收率的情况,并能够真实反应学生的操作水平。

四、成绩评定

经过上述设定,实验报告能够较全面的反应学生的操作和预习准备情况,通过实验报告、考勤、纪律、卫生可以反应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水平,但不同的任课教师间的成绩评定差别仍较大。在以往成绩评定中,有的班级的优秀率(90及以上)高达50-60%,平均成绩为89.9,而有的班级的优秀率(90及以上)仅为5%,平均成绩85。另外,学生间的成绩差距较小是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会影响该课程在学生心中的重要性,造成后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统一成绩评定标准,实验报告70分,其余30分,且每班平均成绩不得超过75分,优秀率控制在15%以内,个别差的学生成绩可酌情打分,通过这种设定,使各平行班级间的成绩更加合理,学生间的成绩区分度更加明显。

五、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法改革的体会

通过强化文献检索在实验报告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化工专业英语词汇量,使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具有更深的认识。通过强化实验纪律,使老师和学生更加认真的对待实验,降低了实验过程中突发事故的发生。通过标准化成绩评定,提高了学生成绩的区分度,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使学生的成绩评定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田林,岳玮,吴琼.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科教纵横,2014,(2):271.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第5篇

检验报告审核常见的问题

1.对审核工作不重视,责任心不强。有的检验人员对检验报告的审核重要性缺乏认识,进行检验报告审核时,责任心不强,不能认真对待每一份报告,经常是眼睛扫一遍就签发报告。当工作量非常大或检验报告需要及时发出时,就容易出现在签发报告时对审核只是匆匆带过,甚至看都不看就签发报告。

2.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不足。检验报告的审核要求审核者精通检验测试工作,对所审核的检验项目应通晓其检验原理、熟悉操作过程,对相关试验方法标准、仪器操作有一定了解。否则,就有可能不知道发生错误的原因,甚至对发生的错误浑然不觉。因此审核者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应经常参加日常工作,能指导检验人员的技术工作,在工作中要注重知识、经验积累和更新。一般来说,检验报告审核工作者,应具备一定工作资历、专业技术职称。

3.审核人员职责不清,重点不分。主检、审核、批准人员无明确分工,只对原始记录做简单、重复的核对,因此,检查出来的只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如缺少签字、数据计算错误、原始记录不全、错别字等,而对检验方法、仪器选用是否合理,检验是否满足过程控制要求等直接影响到检验报告的准确性、科学性、公正性的问题却无人关注。

检验报告审核的技巧

1.按顺序审核。检验报告质量三级审核流程,系主检(一审)、审核(二审)、批准(三审)的三级审核。首先由主检依据产品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主要负责从抽样单到检验报告编制的过程环节,检测人员要按照规定格式、文字认真填写,做到字迹清晰、数据准确、内容真实。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和误差表达方式,应按照检验规程有关误差理论进行处理。原始数据更改不能涂抹,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杠改。然后由审核人员对一审进行审核,负责确定检验报告质量和有关检验报告完成活动符合质量手册的要求,对检验报告格式、内容、结论判定等进行审核。最后由授权签字人审查签字,这是三级审核的最后一关,主要负责确定检验报告可靠、合法性,对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授权签字人三审合格后,在报告上履行批准签字,填写签发日期。至此,检验报告才能盖章发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审核过程中如发现有错误或遗漏之处, 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更改,应退回上一级审核,交由原检验人员更改或补充,签字盖章后重新履行逐级审批手续。

2.分重点审核。检验报告三级审核属于检验后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决定了检验报告是否科学、公正、准确、规范。因此,做好检验报告三级审核对质检机构非常重要。

一级审核,重点关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审核内容包括: ①各种资料的唯一性标识是否统一;②抽取检验样品是否符合要求,样品是否有效;③检验及判定依据是否正确;④检验仪器选用是否合理并在计量检定周期内;⑤检验记录的原始性、完整性和有效性;⑥核算检验数据是否科学、准确,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是否正确;⑦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要求;⑧检查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页码等语言和格式是否正确。

二级审核,重点关注检测报告的可靠性,审核内容包括:①编制检验报告所依据的资料是否齐全;②评价检验结论是否与单项结论及原始记录一致,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检验项目的实际情况;③边缘数据、不合格项是否按规定进行复检,复检值取舍是否正确;④检验报告内容及格式是否完整规范,不合格项及检验结论用语是否准确客观;⑤检查封面、签字页、声明页、资质、附件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签字盖章;⑥对分包检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

三级审核,重点关注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①是否实施了报告审核;②检验依据是否充分,引用标准是否准确、现行有效;③检验方法是否合理;④检验报告是否合法,是否满足过程控制要求;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目标进行评价,必要时组织实验室比对等相关措施以保证试验结果的正确性;⑥不断总结审核经验,探索审核程序和技巧,提高检测报告质量和审核效率,实现本部门质量目标与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刘强.如何做好质检报告的质量审核[J]. 企业标准化,1999(1):20,46.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第6篇

【关键词】临床检验;危急值;LIS;报警机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886-02

1危机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

危机值也被称为“Critical Values”。当这种试验结果出现的时候,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生命可以得到挽救,抢救不及时,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因此把这种试验数值称为危机值。近年,由于危急值报告不及时而造成的医疗纠纷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3年,国家卫生部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列入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大多数检验实验室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危机值报告制度及自己的危机值范围。根据对各家医院的危机值报告案例的统计,有82.3%报告危机值的病人确实处于生命危象,只有极少一部分是由于标本采集不当或仪器误差等因素造成的误报。

2危急值报告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目前的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流程中对“责任心”、“岗位职责”等人为因素依赖过重,而且都是采用单线联系,中间某一环节中断,危急值消息将无法传达。

二是危急值消息流转过程比较耗费时间,从医技人员主动发现危急值开始到医生采取抢救措施要经历多个环节。

三是危急值的产生时间、通知时间、通知范围、收信人确认等过程无明确记录,责任追究困难。

3用LIS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对危机值的报警

3.1软件系统的功能介绍LIS智能分析系统全称为“基于B/S构架的LIS数据分析系统[1]”,该项目历时两年多的研发周期,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其主要功能有:①对于现有的LIS系统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分析,通过预设的判断字典对检验结果进行分类,并通过WEB即时消息技术自动发出不同等级的警告。②把传统依靠人脑经验来判断化验单的过程,可以用程序分析部分取代,自动过滤掉大量结果正常的化验单,提供化验结果的辅助对照分析,提高医生工作效率。③让偏远部队医疗条件差的地区能够共享专家级的检验水平。④提供大面积传染病症爆发的自动预警,对突发性传染病进行实时动态观测。

3.2智能报警的设计原理系统通过完成对LIS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分析过程后,根据医院的判断字典进行分类,其中判断字典由每家医院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设置(在国家检验标准范围之内),所含有的判断条件是以单项指标组成的排列组合。

3.3智能报警系统的优势根据系统的流程,检验数据的判断结果产生后将自动触发报警器,报警过程十分迅速,按照目前移动网络的技术条件,瞬间即可完成几千条短信的发送,基本上与LIS数据库更新数据的时间保持同步,也就是说仪器设备产生检验数据的同时,医生和护士的手机即可收到警报信息,其中对于危机值的报警,要求收信者必须进行回复,否则系统将定时自动重复发信。整个报警过程对于信息产生、报警发出、收信时间、回复时间等都有详细的记录,对责任追究有确实的证据支持。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从信息的传播时间、传播范围还是从可靠性等方面来说,智能自动报警方式优势明显。

4效果评估

系统在运行半年后,对本院的所有危机值报告案例进行统计后显示,采用自动报警方式,危急值警告消息平均可提前15分钟达到主治医生,也就是说,在有智能报警系统的帮助下,医生可以提前15分钟发现有生命危象的病人,最大地程度地抓住了抢救时间,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对于急诊手术检验指标的报警,自动报警方式的优势更为明显,比如针对患有严重传染病(HIV、梅毒等)的病人,医生能在手术前甚至手术中第一时间就得到报警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及时地调整手术方案,这即有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又安全保护了医生。

5前景展望

由于系统安装简便、占用资源少、运行成本低,所以具备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特别是未来可与政府卫生防疫部门建立联动报警机制,开展防疫方案制定和大规模突发性疫情上报机制等方面的业务合作。

系统最初的设计重心放在了对LIS数据的分析判断上,并是以短信方式实现的报警功能,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一步,系统计划引入微信接口,拓展新型的信息交互方式。系统还将继续向心电、放射、病理等方面进行拓展,打造全面的医疗卫生危急值预警报警的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灿.浅谈临床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8):273-275.

[2]李晓岚.浅谈临床化学检验“危机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5):65-66.

[3]韩婷.关于检验科危急值与临床应用的几点看法[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37):170-171.

[4]陈丽,陈春丽,常洪劲.检验医学危机值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5):243-245.

[5]付言妮,黄文军.阐述检验危机值及报告制度的重要性[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8):182-193.

[6]陈玉莲,徐涛,翁杏华,邢孔鸯,李磊邦.实行血培养阳性危机值报告制度监督血培养全程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9(4):420-421.

[7]黄祥征.临床检验“危机值”及其报告制度[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9):615.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第7篇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2006年11月14日,我区某学校学生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对此次事件的调查处置过程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等方法,以某学校学生食堂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应急处置过程为研究对象。

2 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置措施

2.1 初步调查与应急处置措施

2006年11月14日21∶30分接到报告,某学校51名学生因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诊,医疗机构报告为疑似食物中毒。经初步调查发现,就诊学生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等。其中首发病例田文辉于14日12∶00许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水样便;末例病例李德斌,14日22∶00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根据对就诊病例就餐情况的调查,结合临床表现、便检结果等资料,初步怀疑为14日早餐(食谱为:黑米粥、自制豆浆、烧饼、花卷、馒头、火烧夹土豆丝、火烧夹豆皮、韭菜鸡蛋合子、咸芥菜丝)进食烧饼加豆腐皮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紧急救治患病学生的同时,采取了稳定学生情绪、密切关注未就医学生的体温及身体变化并随时报告的方法;采集可疑食品标本进行检验等措施,15日5∶00通过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该事件信息。

2.2 调查、检验、结论与应急处置措施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共计1 011名,其中当天早餐就餐人数为419名,就诊病例51名,就诊病例中食用可疑食品烧饼加豆腐皮49名。可疑食品烧饼加豆腐皮中的“豆腐皮”经“热水泡发”后室温存放1.5 h、该食堂无“卫生许可”等证件,并存在用具生熟不分、功能间布局不合理、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及培训合格证等违规操作事实;所有怀疑餐次食品及患者腹泻物、呕吐物均未能采集,无法实施实验室检验;采集可疑餐次食品原料及14日晚餐部分食品样品进行毒物、致病菌检验,结果均为阴性。

综合调查情况、患者临床表现以及便检结果,经集体论证,排除了故意投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确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3 结果与讨论

3.1 调查结果与应急处置措施

3.1.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进程的不同,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也随之出现变化,主要表现为:经初步调查后确定了怀疑对象,在紧急救治患者的同时,采取了稳定学生情绪、密切关注未就医学生的体温及身体变化、采集食品标本进行检验等措施。经调查论证后得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结论,从而采取了控制场所、封存可疑食品及原料、开展从业人员体检及培训工作等措施。由此可见,调查进程及调查结果直接左右了应急处置的决策,控制了应急处置的方向。

3.1.2 事件发生初期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涉及面广、涵盖面大;经初步调查,结合临床资料,做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初步结论,对临床救治、应急处置等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3.2 事件发展、处置过程中的问题

3.2.1 此次事件由接诊患者的医疗机构报告,而学校未能及时发现、报告。由此可以说明该学校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1]执行不力,未能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发现、报告的延后,给调查、应急处置工作带来不便,导致未能采集到直接、有效的定案证据。

3.2.2 在调查过程中未开展针对无症状学生及教职员工进餐情况的调查、未能采集到可疑食品,未对患者腹泻物、呕吐物进行检验、采集样品中未检出可疑致病因素,医疗机构采集的6份便标本中只有2份便检结果“可见红、白细胞”。笔者认为对此事件的调查未能做到深入、彻底,应急处理流程存在不当之处[2],做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结论证据不充分。

3.2.3 接到报告时间为14日21∶30分,登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时间为15日5∶17分,且上网报告的同时未通过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属地县级疾控机构,说明未完全掌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3]的有关规定。

综上所属,笔者认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为应急处置等工作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帮助。而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应做到巨细无遗,深入调查有关联的情况,为事件的最终结论、为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出现提供可靠依据,也为今后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教育部卫办疾控发〔2006〕65号.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2006.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第8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 预习报告 实验成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102-02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实验课,学生的很多实验基本技能都通过这门课学习到的,很多实验习惯也是在这门课程中学习和养成的,良好的实验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不好的实验习惯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接下来的其他实验科目的学习,影响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是个人在从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个常见问题[1]和几点改进建议。

一、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虽然授课教师一再强调预习的重要,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把预习当作任务完成,只是照抄课本,等着上课时老师讲解,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等,机械地进行实验操作。[2]

归根结底,一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够,二是教师监督的力度不够。真正达到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目的,还要从提高兴趣和加强监督两个方面下工夫。

(一)提高实验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并不是人人都有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刚刚升本的二本院校,生源并不是很理想,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不能和一些重点院校相比。教师要花时间和精力,想办法积极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无机实验相对于理论课,还是一门比较轻松愉快的课程,很多大一新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上课方式,一方面觉得这种方式新鲜自由,另一方面可能就会在思想上轻视实验课,导致态度不认真,对于实验课本上给出的文字说明一下子感兴趣起来也是很难的。作为教师要针对开设的实验项目,在学生预习之前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在预习时带着问题去预习,提出的问题也要精心设计,例如,粗盐提纯实验,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如:(1)在本实验中为什么用Na2CO3除去Ca2+、Mg2+等杂质,而不用别的可溶性碳酸盐?除去CO■■时为什么用盐酸而不用别的强酸?2.除去Ca2+、Mg2+和Ba2+时,为什么先加入BaCl2溶液,然后再加入Na2CO3溶液?(3)粗盐中的KCl又如何除去?再如,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实验,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制备和提纯五水硫酸铜实验中,加热浓缩溶液时,是否可将溶液蒸干?为什么?(2)如果不用水浴加热,直接加热蒸发,是否能得到纯净的五水硫酸铜?

另外要充分利用网络帮助学生预习[3],特别是网络视频,通过看视频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实验基本操作过程,这样直观的学习相对于传统的讲述教学效果要明显得多。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在学校网站的相应位置链接视频,也可以利用个人的微博链接相关视频,或者是根据学校实情自己录制视频,这样实用性更强。

(二)加强监督力度

首先要严格要求实验预习报告的写作形式,为了防止学生照抄实验课本,实验预习报告应要求学生用流程图,或者是图示法表示。无机化学实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制备实验,一种是性质实验,制备实验要求学生将实验步骤用流程图表示,而性质实验通常用图示法表示,并要求学生预习时将实验现象用理论知识分析出来。这样学生必须提前仔细阅读实验课本,然后总结出实验步骤,并分析得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其次是加强预习效果的检查,预习报告的形式仍然可以模仿抄袭,有些学生预习报告格式等都很符合要求,而实验操作时效果很差,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了减少这种应付老师检查而写预习报告的情况,建议教师在实验前的讲解阶段增加一个提问环节,随机提问学生,并记录下学生的回答情况,作为平时分的一个参考依据。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的表达能力

授课教师通常会发现,虽然学生完全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但是数据记录本上记录的现象各种各样,有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时地拿着自己的试管过来问老师,这是什么颜色,这个是什么现象等。这现象说明很多学生不会科学地描述实验现象,很多时候对实验的现象观察也不细致。对于刚接触实验课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系统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科学描述能力,可以系统地向学生讲授实验过程中一般要注意观察什么现象,常见的颜色变化如何描述,常见的沉淀现象如何描述,有气体产生时如何描述等。每次实验课结束时,在给学生签记录本时看到不科学的现象描述要及时纠正,另外还应该在实验结束后向学生公布科学正确的实验现象。[4]帮助学生及时自我改正,并学习科学的表达方法。

三、合理的实验成绩考核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的化学实验课的考核都是以考查的形式来进行,实验考核通常是平时占70%,期末占30%,平时分占了大部分,平时分评价方式和期末考核方式各种各样,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5],可以说很混乱,这种评分机制下通常会使实验课的成绩平均化,大家的成绩都差不多,认不认真上课,成绩都差别不大,非常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实验课的积极性。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授课教师应该在学期开始就公布考核方式,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平时分70分细化为:预习20分,课堂实验操作30分,实验报告20分,每项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而课堂实验操作的30分,可以打破传统,采取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课的表现自己打分的方法,对学生端正上课态度也是一种激励。

期末考核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卷面考试,一种是操作考试。卷面考试可以和传统的理论考试相同,这里不作讨论。期末实验操作考试是一种很好的检测学生独立操作实验能力的方法。实践考核关键是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以硫酸铜产品水分的测量的考核题目为例,具体的评分标准可如下:

以上只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远不止这些,解决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能将好的教学方法及时和大家分享,共同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易琼,李玲,王娟.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中学生的问题及能力不足的现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8).

[2] 丁唯嘉,罗志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几点体会[J].广东化工,2011,38(7).

[3] 付顽,徐稚琴,李领娇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