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采访发言稿

采访发言稿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11 07:36:14

采访发言稿

采访发言稿第1篇

模糊新闻要素情形种种

一个新闻事实只有一个真相,但揭示真相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直接表达,有的需要曲径通幽,有的则需要多种资源的整合,在对比、论证中廓清真相。不论是采用何种方式来逼近真相,都需要让新闻要素说话。一旦要素模糊了,探寻真相的道路就会变得南辕北辙,甚至会虚化真相,误导读者。

新闻稿件中经常出现的模糊新闻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时间模糊

时间在新闻表达中是第一基本要素,这是区别新闻与旧闻最直观的标志。时效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是媒体的一条生命线,一则模糊了时间的新闻,无法判断新闻事实存在的明确时空界限,属于无效信息。

最常见的有“近日”、“连日来”、“X月上旬”、“上周”等模糊时间表达的运用。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踩进同一条河流。”新闻事实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在“近日”这个模糊的时空界限内,新闻事实前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然我们也承认事实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也承认新闻事实发生与媒体传播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但在一次性呈现事实时,通过模糊的方法把时空界限刻意拉长,用曾经的事实代替已经发生的变化,或最新事实,这显然不符合新闻规律的基本要求。

地点模糊

一个新闻事实总有它确定的发生地,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但不管情况如何,事实发生在何地必须是明确的。

常见的地点模糊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地点外延过大,以一个宽泛地理概念代替具体地点。如原本发生在浙江江山某乡某村的一件事,笼统地称发生在江山。二是地点表达过于专业,给读者造成模糊感。如发生在杭金衢高速公路上的一起车祸,具体地点在龙游方向K56+10公里处,这样的表达过于专业,一般读者难以看懂,不如说明这个路段具体是什么镇什么村更来得直观。三是同一新闻中出现多个地点,且联系勉强。有一则稿子讲的是龙游石佛发生一起火灾,为强调火灾发生后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记者将这起火灾与离开十几里远的一个文保单位受到威胁联系起来。这种联系纯粹是记者个人的主观判断,但给不知情的读者却造成了一种误导,误认为火灾发生地离文保单位很近。

人物模糊

人是新闻事实中活的主体,新闻因人而生动。人物的确定性是新闻事实确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平常稿件编辑中,常见张某、李某的称呼。当然在表达某些涉及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等方面的稿件时,作这样技术性处理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排除这些方面的考虑,因记者采访不深入,或者材料掌握不全而人为地模糊新闻人物,那就不应该了。

常见的新闻人物模糊的情形有如下几种:一是以辈份称呼代替人物,如张大妈、李大爷等;二是以职务称呼代替人物,如张总、李主任等;三是泛指称呼代替人物,如业内人士、专业人士、民警、单位负责人等。这些不确定性情形影响读者对事实的认可度,实际情况可能是采访对象根本不存在,是记者个人在自言自语。

事件模糊

事件是新闻稿件的主体部分。事件经过表述清楚是新闻采写最基本的要求。事件经过表述模糊了,整个新闻稿件等于是一笔糊涂账。

事件要素模糊主要表现在:一是该突出的细节不突出,导致读者对事件整体把握不够全面。二是采用旁证复述事实时,证人闪烁其词,或者不用真名实姓,内容没有细节,概括性语言多,明显给人不可信的感觉。三是数字表达不够确切。尤其是涉及死亡、标准、计量等需要非常准确的数字时,却用了“大概”、“左右”、“约”等,导致读者在阅读新闻时,无法获得确定性认识。四是材料不够想象凑,或者用空洞的感情抒发来凑。对于这些材料,读者是信还是不信?

原因模糊

任何一个事实都有矛盾冲突,其中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理清这些因果关系应该是事件叙述、还原真相的最关键部分。回避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对接错位或不成立等都是导致因果关系模糊的原因。最典型的是用“可能”、“猜测”、“估计”等模糊词汇来表达因果关系。

要素模糊的根源在于作风

新闻前辈常说:“七分采访三分写。”通俗地讲,采访的过程也就是收集事实、证据、要素的过程。要素模糊只能说明一点,记者结束采访后,对某些组织稿件所需要的事实、证据和要素心中无数,认识模糊,但又必不可少,情急之下,只能采用模糊的方法来掩盖,以求瞒天过海。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借口时效,虚拟由头。新闻线索获得不及时,或者没有深入采访,在写稿时,为追求所谓的时效性,将新闻由头的时效给予模糊。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技术处理,但仔细深究,问题还是出在采访的作风上。记者没有通过深入采访,找到一个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最新的新闻由头,而以模糊手法应付了事。

根据笔者平时的采编经验,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主题先行,生拉硬搬材料。如此堆砌而成的新闻稿件往往有主题,但材料缺乏新鲜度,为追求表面上的时效性,不到现实中寻找鲜活的材料,而是大胆地编造、策划新闻由头,但又做贼心虚,所以只能含糊其词,生怕露出马脚。二是抄袭采访单位提供的材料,不作进一步的调查核实,任由采访单位领导道听途说,就草草设计新闻由头,但又心中无数,于是就采取了模糊的表现手法。三是稿件积压,不作新的补充采访,编辑擅自将时间虚化,以掩盖时效差的漏洞。

2.电话采访,不到现场。对记者职业有句非常感性的描述:“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没看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记者永远在追逐新闻的路上,永远在事实发生的现场。这既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最起码的工作作风。

但随着现代通讯和交通的日益发达,尤其是网络作为一种通讯方式,越来越多地介入学习、生活、工作,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精神出现了蜕变。不到现场,通过电话采访、网络采访被不少年轻采编人员看作是一种时尚。这种采访方式至少会出现三个问题:一是记者只听到对方说,却没有看到和感受到的现场细节。这样的新闻稿件比比皆是,整篇文章只有对话,没有一个现场描写,没有一个记者观察到的人物细节,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给人一种看不清楚的模糊感。二是电话或网络采访都是一种虚拟的采访方式,对方所言所行的真实性本身就值得考量,更不用说新闻稿件所传递信息的真实性了。概括性语言偏多,有些细节过于娇情。有的采访对象可以在电话或网络上与记者声泪俱下地畅谈他的苦难,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这样的例子,在衢州晚报《温暖在线》专栏稿件中就遇见过好几次,让我们的采编人员好不尴尬。三是记者不到现场所得的稿件,模式一致,行文格式化,没有记者调查分析的内容,说不清的地方,就简单地用一句“有关方面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含糊其词地给予搪塞。

3.过于自信,缺乏验证。记者需要独立思考,但要言之有据。有些“据”还应该反复验证,过于自信而缺乏必要验证说出的话,会误导读者。对新闻事实内部的因果关系分析,需要记者根据事实作出独立分析和判断,但任何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都是复杂的,多层面的,主观武断,就会闹笑话。

笔者曾编发过一则新闻,说的是一对江山父子到衢州买皮卡,选中后,父亲下车付钱。儿子闲着没事,就上车拧开车门,发动汽车。谁知汽车后退,把不知道什么时候蹲在车后的父亲活活压死。记者在稿件中认为,车商在没有正式移交车子前,没将停放在门口的车子拉起手刹,并拔出车钥匙,才导致这起车祸的发生,车商应该负责任。在编稿时,编辑提出疑问:一是即使车子没拉手刹,发动后在平地上如果没有挂档,也不会后退;二是车子是直接从车行里开出来的,理应是前进档,车商不可能在熄火后又挂进后退档,这是最基本的习惯。排除这两种可能,只有一种可能是没有学过驾驶的出事者之子,坐进驾驶室后,误将档位挂进后退档,并打开电门,导致车子后退,压死父亲,因此车商应该是没责任的。记者作了进一步调查后,认定编辑的判断是正确的。记者的过于自信,盲目判断,不但会搅乱事实的本来面目,还让读者看后不知所云。

4.拉网小调,冒充专家。在某些涉及需要专家发言的稿件中,记者过度依赖“百度”,虽然稿件中是借专家之口在说事,实际上是网络在说,甚至记者本人在冒充专家自言自语。

简单搬用“拉网小调”风险极大。风险之一是科学在发展,世事在变化,很多专业的说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百度”观点不一定是最新观点,一旦采用,就会文不对题,文不对事。风险之二是不同专家针对同一事实,可能会发表不同的个人意见,有的甚至可能失之偏颇。风险之三是网络的开放性、个性化,决定了信息的可信度很低,有的甚至是错误信息。风险之四是“百度”而来的外地专家的观点,是针对当地事实发表的意见和建议,不一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衢州晚报房地产版曾采用了一则从网上摘录的稿件,一位外地专家分析房地产市场的走向,而且是早几年前发表的观点,结果此稿与一则本地的房地产行情分析稿件相配刊发,读者看后,反响十分强烈,认为是一种混淆视听的导向。这在涉及疫情、市场、政策等的此类稿件时,更要慎之又慎。

5.主观臆断,媒体审判。新闻理论界有人把“结果如何”也看作是新闻的要素之一。但结果的判断应该是依据事实本身的因果关系,而不是记者的主观臆断。这在一些灾难性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记者不是法官,新闻不是判决书。新闻要以事实说话,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整合采访所得的材料,理清事实内在的逻辑,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记者要有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事实材料不足,作出模棱两可,或者错误片面的结论,有悖新闻真实性原则。

用专业主义的态度对待新闻要素

有亲和力、可读性的新闻需要讲故事,但不是编故事,更不是戏说事实,需要采编人员有一种专业主义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出现在新闻稿件中的要素,力戒因模糊要素的运用而虚化真相、假化真相,最后导致失真、失准、失实新闻的出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认为:“记者只有说不出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如果必须说假话,也绝不擅自编造。”新闻要素也是记者说话的内容之一,模糊新闻要素的背后动机就是记者主动说假话,这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

在新闻实践中,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最大的痛苦就在于明知真相,但无法用真话给予揭露。于是,模糊手法被广泛运用。面对这种矛盾的选择,笔者认为要讲究技巧。首先,记者要充分深入采访,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材料,吃准每一个新闻要素。这是记者理直气壮地说出真话的前提。当采访受阻时,应该通过迂回的方法,力戒主观想象和猜测。其次,要分类处理新闻稿件。对可以公开发表的坚决公开,对不宜公开发表的,绝不能拿原则作交易,模糊新闻要素以求得公开发表。对后一类新闻稿件可以通过舆情、内参、评论等形式和渠道给予传播。再次,将评论与事实绝对分开。新闻就是记录事实,选择事实的过程就是新闻说话、表达观点的过程。如果觉得有些观点还需要再作深度表达,可以借用专家、业内人士之口,也可以通过配发言论来传递。但两者要绝对分开,同时必须真名实姓,不可模糊。

记者永远在现场。避免要素模糊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记者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并且要拉大采访的面,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尽可能地将采访的触角涉及与新闻事实、现场相关联的每一个角落、人物和细节。笔者的体会是,记者触及的面越广,在写稿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角度就会越多,可供说话的事实就会越扎实,出新的可能性越大。

当然,新闻现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是现场的情况会随新闻事实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二是一个新闻事实的发生,可能只有一个现场,也可能有多个现场。记者深入现场,就必须根据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采访的进程和角度。记者深入现场才有准确的路径,才有可能全面、客观地掌握材料,才能避免在写稿过程中出现因材料不够而模糊要素的情况发生。

采访发言稿第2篇

【关键词】传播媒体 广播媒介 采访技巧

作为一名广播电台记者,掌握相关技巧是记者成功进行广播电视采访的重要前提。与被采访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是获得新闻事实的重要前提。在广播采访中,事前周密准备、提问简明、驾驭声音以及营造现场感是关乎采访质量的关键,笔者就广播采访应注重的技巧进行了简单探讨。

一、广播采访的概念

广播采访是一种和电视采访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采访模式,几乎所有的广播电台都会有广播访谈节目。将新闻事实转化为声音进行传播,诉诸于受众的听觉。

二、广播采访的特点

1、迅捷、快速时效第一

广播的最大优势是传播速度快,广播采访最突出的个性特点是迅捷、快速。在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记者中,广播记者的新闻采访更应该做到迅速及时。

2、采、编、播同时进行

报纸记者一般是在采访后写稿,经过编审、排印后见报。广播节目有时也要经过录音、制作、传播的过程。但有时也要采录、编辑与播出同时进行,比如现场报道,录音采访的过程也就是编辑制作的过程。这种采、编、播一条龙的工作性质,充分体现了广播的特点,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播出去,争取新闻报道的最佳时间。

3、随机性强

在进行文字采访时,记者是用文字将采访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加以整理,去掉与表达意思无直接关系的“哼、哈、啊”之类的一些语气词和嗦之处。而在广播中,类似这样的声音出现在句子中是无法去掉的。广播采访的随机性较强,因此,采录的音响可以直接放入报道之中,增加报道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这就要求记者一方面要善于提问,使被采访对象顺利地表达意思,一方面利用音响的原始样式,提高其可信程度。

4、采访者、被采访者与受众形成直接交流的关系

报社记者采访,一般不与读者见面,读者能见到的只是由记者写成的文字报道,读者对被采访对象的了解,也是借助文字的。虽说“文如其人”,从文字中也能认识记者、被采访对象,但毕竟是符号化了的,与原本的面目有“隔”。采录的音响中直接留下了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说话声,受众可以直接接触到原始声音,也就等于直接接触到说话的人。因为,“你的声音就是你”,这种关系是客观形成的,记者无法回避。这无疑增加了广播记者采访的难度。广播记者在进行录音采访时,对采访对象、环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保证每一次录制的音响素材都能直接运用到新闻报道中。

三、做好广播采访的技巧

1、周密准备

在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知己知彼,争取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采访,这个要求对于广播而言是非常突出的。广播记者的采访准备主要有以下几点。

(1)确定选题,明确采访目的。在新闻同质化日益明显的今天,新闻竞争的重点已逐渐转移到采访策划上。在采访前期,每个记者都应该确定采访选题并找好切入口,明确自己本次采访的目的和重点。

(2)资料准备和心理准备。面对的新闻事件往往是突发的,面对的新闻人物也可能是陌生的,但每个新闻记者在采访这些事件、人物的时候,都必须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能将详实的信息传播给受众。因此,记者必须在平时注意积累,采访前做好资料准备、心理准备。

(3)器材准备。广播采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支持。一般说来,记者外出采访总要带上录音机、话筒、磁带。现场的言语和情景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每次采访之前都要检查这些器材的工作状况,以确保它们在现场能够正常运作。

此外,到了现场,你的录音器材放在哪里、话筒对准谁都是很有讲究的。记者要在平时的采访中积累经验,熟悉各种器械的工作特性,以获得高质量的录音。

2、提问简明

很多时候,记者的提问艺术是显性的,他的提问和口播一起将成为新闻的一部分而直接展示在听众耳边。因此,在广播采访中,提问的艺术是很重要的。此外,由于广播的篇幅往往较小,记者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获得明确的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事情说清楚、将新闻人物突显出来。

(1)提问明确,要有逻辑性。提问明确有三个层次的、不同的含义。首先,因为广播是一种声音传播媒体,而口语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模糊性,没有非语言信息的辅助很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提问明确的第一步是说话简单明了,不产生歧义。其次是让采访对象明确问题的主旨。在交流中,即使双方运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但仍有可能是处于不同的语境话语体系。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用适合采访对象的语言,用简短、明确的语言提出问题。最后,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还要有听众意识。广播的传播是一种“面对不确定的大多数”的传播,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应该想到有很多听众在关注你的提问,因而记者的采访不仅要让采访对象明了,还要让听众明白。记者要提听众希望知道或者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指导意义的问题,同时要避免艰涩、专业的语言,做到雅俗共赏。

另外,提问要有逻辑性,一个个问题分开看,需要明确,一组问题合起来,就需要有逻辑性,东一铘头西一锤子的提问会使采访对象不知如何回答,也会使记者在写稿时无法把握重点。

(2)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式。采访中提出的问题大致有两类: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开放式问题不能以“是”或“不是”这样的答案来回答。比如“为什么你瞅上了食品”这样的问题,就是开放式问题,它能刺激采访对象的发散性思维,让他有所发挥。闭合式问题则是那种采访对象只能用肯定或否定来回答的问题,如“是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闭合式问题。在采访中,我们既需要采访对象发散性的回答以获取更多信息,也需要闭合式的问题,让采访对象自己作个总结。因而采访中这两种问题要交替使用、互相配合,以得到更多更鲜活的信息。

(3)营造一种交流感。广播采访大部分时候是在一种交流的状态下完成的。为了使采访对象放松情绪,以达到良好的说话状态,记者应该营造一种交流的气氛,在类似朋友交谈的氛围中完成采访。要营造这样的气氛,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采访时机。其次,要以平等的身份自然交谈。在采访中,记者应该以一种平等谈话人的角度来诱发采访对象的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适当地插入一些可能不带有任何信息量但能活跃气氛的话语。交流的气氛有利于摆脱采访现场的生硬和紧张情绪,而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说是真实的信息也往往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获得的。

3、驾驭声音

广播依靠声音传播信息,以上我们对广播的声音及其作用、特点做了简要的论述,在这里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广播的声音种类繁多,记者要出色地完成新闻稿件必须有驾驭声音的能力。

(1)口语化。广播的接收通过听众的听觉,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广播的文稿要写适合听的句子。

首先,多用双音节的词。双音节的词由两个音节组成,读起来舒缓顺畅,有利于节奏的掌握。而单音节的词则过于急促,在一个句子中过多使用,会使人产生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比方说,在广播稿中可以适当地将“这时”改成“这个时候”,“刚”改成“刚刚”,诸如此类。

其次,要用白话文。文言、半文言的语句出现在印刷媒体中,可以显得简练典雅,但当这些词语出现在广播稿中,会对听众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广播中应该避免像“致函”、“故里”、“系”这样纯书面语的词语。

第三,注意同音词。汉字中有很多发音相同、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语,这种在口语中会引起歧义的词语要谨慎使用。比方说“走进”与“走近”、“切记”和“切忌”,以及各种代词如“他”、“她”、“它”。避免的办法就是用别的词替代,明确句子含义,如将“切记”改成“牢牢记住”。

第四,慎用简称。记得曾经有个相声嘲讽乱用简称所造成的混乱,如将“上海吊车厂”说成“上吊”,“开元搪瓷厂”说成“开搪”。这种简称,如果光从口头语言以及听觉来理解,势必造成歧义。广播记者就是要从口语考虑,使文稿通俗易懂,以便达到交流无障碍的目标。

(2)增加声音的附加值。广播的单通道传播在现今多媒体竞争中必然会有一定的劣势,为了增加声音的信息量,记者要注意增加声音的表意功能。声音的附加值来自多个方面,可以是语音语调,也可以是采访对象的一些非语言信息。记者如果抓住了这些信息和细节,广播新闻的力量就更为丰厚。

(3)进行必要的重复。声音的传播是线形的,其重要特点就是转瞬即逝。为了让听众听明白,记者要在适当的时候凭借经验和语感重复上述重要内容,使听众能够真正听懂、听明白。这种必要的重复本质上是听众意识的体现。

4、营造现场感

在电视媒体的强大冲击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强调信息视屏化。对于报刊而言,就是照片的运用,对于广播来说,就是强调声音对于视觉元素的描述。总体上来说,广播视屏化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做法:第一,运用音响。音响是自然界的声音,是一种最真实的声音,它所承载的信息,有时是现场口头描述所无法达到的。第二,口头描述。广播新闻的主体还是由文字稿转化而来的口头叙述,在叙述中,记者应该将现场的情况做详尽的说明,使听众能够在脑海中进行相应的想像。这种有点真实、有点虚构的境界,往往比直接让受众看现场更为微妙。

结语

广播采访是一项带有一定技术性的采访活动。声音单通道的传播看似简单,但要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用有限的素材将新闻做深做透是需要很深的功底的。记者要综合考虑各种可利用的因素,广播出富有广播特色的稿子。

参考文献

①吕越,《浅谈记者采访提纲的写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134

②李晓东,《浅谈记者新闻采访的艺术》[J].《赤峰学院学报》,2008(4):109-110

采访发言稿第3篇

[关键词]新闻;要素;构成关系;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编辑、记者理清创作思路、建立作品架构、进行内容表述的过程,是整理、加工、提炼新闻素材,综合广播电视新闻其他表现要素,进行新闻创作的过程。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主要是指新闻文字稿的写作。广播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具有自己的特性和写作规则。作为一种非独立的文字语言,它必须与广播声音及电视声画语言有机配合、相互补充,在广播电视新闻各要素的总体构成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考虑写作所具有的广播电视特点,重点是处理好文字稿与声音,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尤其是与画面的关系,又要考虑新闻文体自身的风格和特点,遵照规律,精心构思组织创作。由于广播文字稿与解说词之外的声音的关系同电视新闻写作中解说词同采访同期声以及现场环境声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因此在以下的内容中,为讲解上的方便,我们将以电视新闻写作中各要素的关系为主来展开相关论述。与传统媒体不同,电视具有声画双通道传播的特点,通过声音与画面所包含的多种表现元素进行信息传播,解说词、文字稿只是多种表现元素之一。了解电视写作的特点,必须首先了解电视声画构成,认识文字稿在整体构成中的位置和特点。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构成元素

电视新闻画面元素主要包括:图像、图表、字幕等。图像是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特技合成画面或动画等。图像元素是电视画面重要、具体特征的元素,把形象、可视的信息直接传递给观众。其中,特技画面、动画画面扩展了图像的表现范围,使画面更加直观、醒目、美观,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图表、图形则能够使一些抽象的时空概念、枯燥的数字变得直观、具体,使观众易于接受。字幕有助于提高新闻时效、强调重要内容、完善信息传达。电视传播的发展也越来越将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增加了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增强了传播效果。

广播电视新闻声音元素主要包括:采访同期声、现场环境声、解说旁白声和音乐效果声等。采访同期声是在新闻拍摄时同步收取采录的采访对象的采访谈话。采访同期声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而富于个性化的同期声语言,还能够展示采访对象的性格、思想和感情。现场环境声对于烘托现场气氛、增强临场性和新闻真实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解说旁白声在表现抽象、思辨、概念化的内容时,具有其他元素无法替代的作用。音乐、音响效果声主要是指后期制作时所配上的声音,有利于表达某种情绪、营造某种氛围,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表现力。

二、电视新闻文字稿与画面的构成关系

文字稿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成为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是新闻文字稿通常的和主要的形式。我们研究的是以解说旁白形式出现的文字稿与画面的关系,是属于声画关系的一种。

文字稿与新闻画面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不同的报道形式的主从关系不同,声画各有侧重,但在大部分新闻节目中,声音即文字稿解说占主导地位。只有在一些现场性较强的新闻、欣赏性新闻以及强调过程和细节展示的新闻报道中画面占据主导地位,解说词仅起解释、说明、补充等作用。电视新闻中文字稿与画面的构成关系有两种:声画统一和声画并行。

1.声画统一。解说词与画面协调统一,二者内容基本吻合、同步推进,相互补充、配合,实现完整的视听信息的传播。声画统一是声画关系中常见的,也是最适合于电视新闻表现的一种声画关系。在这种声画构成方式中,解说词可以发挥其作用和优势。

(1)介绍新闻要素,补充背景材料。具象的画面很难明确、完整地表现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过程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等内容,而这是文字稿的优势。

(2)阐释抽象理念,增加内容厚度。画面本身不能对作品的内涵、新闻的主题、深邃的思辨进行充分的阐释和表达。解说词则善于表现画面形象内部所蕴涵的思想、哲理、知识这些抽象的理性观念. 对于深化作品主题、增加内容厚度有较大作用。

(3)表现非现实时空。画面不能再现过去记录,运用解说词则可以轻易地追述过去、预测未来的情形,表现时空比较自由、不受限制。

声画统一由于文字稿与新闻画面的同步性而易于为观众所理解、接受。但同时地要注意在内容上一目了然、画面剪接频率较高的段落中,若解说词与画面内容完全同步、吻合,类似于“看图说话”式的图解新闻内容,就会显得幼稚。因此,除了运用声画统一这种声画构成关系外,电视新闻中较为常用的声画关系还有声画并行。

2.声画并行。解说词不是简单重复、说明画面内容. 二者相互独立、不完全相同. 但所表现的内容、主题是一致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从而使解说词与画面构成和谐的整体,使新闻传播获得良好的整体效果。在运用声画并行的构成方法时,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解说词与画面的内容尽管不尽相同.但一定有关联,不得出现声画“两张皮”现象。二是声画并行并不等于滥用“万能镜头”、中性画面。

三、广播电视新闻文字稿与采访同期声的构成关系

解说词完全能转述采访同期声的内容,但转述的内容却不具备采访同期声的实证性、权威感和感彩,所以,解说词不能取代采访同期声在新闻中的地位。在采访段落中,处理解说间与同期声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解说词与同期声相互补充、合理搭配、形成节奏;二是为强调某些关键信息、突出某些重要内容,解说词与同期声可以适当重复。

四、广播电视新闻文字稿与现场环境声的构成关系

现场环境声有助于烘托现场气氛,增强现场性和新闻真实感,是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元素。现场环境声与解说同共同承担传播功能,带给观众完整、真实、朴素的视听信息。

采访发言稿第4篇

1“新闻主播”名称的诞生背景

克朗凯特的“过分要求”被满足了。美国新闻史上第一个集主持人和编辑主任于一身的新闻主播诞生了。新闻主播不同于现在的主持人,主持人只是单纯的做主持工作,将一段段的节目串联起来。而新闻主播要做的工作更多,策划、编辑、采访、制作、导播、主持等一系列工作大都是由新闻主播负责,不是全部但也会参与其中。目前,就国内现况来讲,读报类节目主持人更趋近于新闻主播的定义。例如《朝闻天下》、《新闻联播》以及各地方台的重要新闻版块等,都是依靠编辑组好的新闻稿或者提字器的提示,运用播音员自身深厚的播音技巧,给受众一种“说新闻”的感觉,和新闻主播的定义还有一定的差距。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一批编辑记者型新闻主播脱颖而出。现央视新闻主播劳春燕就是其中的一员。劳春燕不愿自己只是一位照本宣书的“读字机”,她定位于自己——真正职业化的新闻人。她曾经就职于东方卫视,主播《东方夜新闻》,她每天都会准时参加该栏目召开的会议,和同事们一起确定当日报道内容,寻找新闻精髓然后深入挖掘,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她有过多年的采访经历,并且担任过制片人,这就使她比一般意义上的播音员有了更多的驾驭节目的自,她可以亲自参与到节目中定选题,和节目嘉宾一起点评时政,将自己的态度观点贯穿节目始终,真正体现了新闻主播的内涵所在。那么新闻主播和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播音员的共同点以及区别是什么呢?共同点就是要有较好的语言基础,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强,这是对新闻播报人员最根本的要求。那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新闻播音员一般是利用自己娴熟的语言技巧把编辑编排好的新闻稿件播报出来,其中缺少自己对新闻事件的参与及感知,所以有时候就会流于形式,而感受不到新闻事件的精髓,这样的现象尤其在没有多少生活经历的年轻新闻播音员身上更加彰显,所以专业的历练和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有深度的新闻主播必经的途径,在西方,重量级的新闻主播,他们都是在新闻记者、编辑、主持人的岗位摸爬滚打平均20年以上,几乎都是人到中年才走上这一岗位的。新闻主播要具备较高的综合专业素养——也就是我们提及的采编播综合能力。新闻主播要亲自加入到新闻编排的过程中,应该具备非常强的新闻意识和快速甄别能力,要对时政有很强的敏感度和敏锐性,更要有准确把握舆论导向的能力,要有把控话题、驾驭节目的能力。新闻主播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传递者,更是节目思想的表达者,是一档节目的灵魂人物。

2新闻主播必备的专业素养

首先,要深入一线采访,要接触到第一手新闻素材,自己动手写稿,写自己挖掘到的新闻,说自己真实的感受。新闻报道要有新闻事实,即所谓的“5W+H”(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主播参与节目采制,了解新闻发展的进程,是把握舆论导向的关键途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及新闻频道在今年春节前夕派出中央电台及电视台数百名编辑、记者、新闻主播奔赴基层展开采访,在《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联播》等开设《中国之声观察员新春走基层》《新春走基层•春运》《新春走基层•问暖》等专栏,报道将镜头对准老百姓,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新闻主播深入基层,走近百姓,听新闻主播亲自担负或参与新闻稿的撰写,是参加节目制作最有效地途径。写稿要以新闻事实为出发点,如何写出真实感人的新闻稿就非常考验新闻主播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新闻事件有准确的认知,在文字上要仔细推敲,既要客观准确报道事实,又不能流于平淡,所以日常生活中加强积累,多看多读多写多感受是我们提高自身文化内涵的不二之法。其次,新闻主播要积极介入到编辑工作中,要有筛选编排节目内容的能力,通过自身的参与对节目内容可以了然于心,对新闻精髓可以准确挖掘;通过对新闻稿的编辑,可以将一些生僻拗口的书面文字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口语,使文字语言更接近自己的语言风格,才能播好新闻,收到“言由心生”的效果。播音是新闻主播之根本,要不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播讲,播说,播颂,评述,对不同的节目形式以及内容,要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应对,要谈、访、评、播、说样样在行。谈要能谈出观点,谈出见地,引发受众感情上的共鸣;访要访出事实精髓;评要评述到位,直击要害,切忌不疼不痒;播要播得平易近人,避免拿腔作调;说要说得合情合理,这非常考量新闻主播的语言功力。

3提高新闻主播采编播合一的专业

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途径:

1)加强政策学习,领会宣传精神。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掌控好新闻传播的目的和舆论的导向。

2)参与节目采制,了解节目主题。新闻主播参与节目采制,了解新闻发展的过程,是准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关键之一。笔者在做新闻资讯类节目时也会亲自参加到节目的采制过程中,这样更有利于了解新闻脉络,在主持中把控新闻话题。

采访发言稿第5篇

经过三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亲身体会到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艰辛,也让我对新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实习不仅增长了我的社会阅历,拓宽了我的社会实践面,也提高了我的新闻采编能力。

我曾在学校的大学生记者团当过记者,抱着满腔热血进到实习单位,我渴望能够在这段时间里最大可能的学到最多的知识。自己在工作中准备了一个记事本,对于刚刚才开始实习的我来说,采访中的记录是很重要的。这次实习我不仅参与了采访的实际过程和写作,也开拓了视野,见识社会各界人士工作言谈。作为地方电台,报道的内容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我们的记者就站在本地居民的角度上选择与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来报道。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新闻业务能力方面,为优秀的新闻报道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好的新闻题材,好的采访技巧,好的写作手法。例如采写会议新闻的主要流程是:告知采访内容--参加会议--拍摄会议画面--写新闻稿--后期制作--局长审核,通过后才能播出。还有采访人物,访前准备和采访计划是一个采访进行前不能不重视的部分。无论是哪个记者前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只有这样,我们和采访对象才会有更多的交流,也才有可能挖到独家和更深层次的报道。短短的一条新闻却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每个成功都来之不易。另外,在报道中,领导的名字不能有差错,否则就可能弄出颠倒主次的笑话。

通过实习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我能领悟这些经验,将会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擅长主动和别人交流打交道。

第二,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对待每一条新闻审稿一定要小心谨慎,要确定写好了才能交给主任审。

第三,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枯燥,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虚心的向人学习,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及时的与他人沟通。主任在这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导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闻稿件写法技能。

第四,善于观察。敏锐的观察力,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新闻要有时效性,作为新闻人就应时时刻刻留意身边发生地一切事物,洞察一切有新闻点的讯息,这样才能及时挖掘新闻素材,透过现象抓本质,写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新闻稿件。

第五,摆好心态非常重要。记者的职业特点使他上可以接触贤达名流,下可以结交平民百姓。所以,记者不但要有一种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

实习中也破除了电视台的神秘感,使我熟悉了新闻采编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使我了解到新闻记者编辑的工作性质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另外,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知道的少,掌握的知识涉及面也特别的窄。

我也深知,专业不对口存在着很大的弱势,但是我抓住三个月实习的机会,认真查看新闻采访写作的相关资料,阅读前辈们的新闻稿件,琢磨林局的文章改法,认真记录领导教我的学习经验。每个领导都有几句对我影响很深的教导。

主任:教我新闻要懂得找新闻眼,要在新闻中发现亮点、找准切入点,避免文章平铺直叙。口播是对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适当留点悬念吸引观众留意。提炼语句很重要,有时几句话可以用一句概括就要概括,避免文章啰嗦,文章逻辑性很重要,不然就很难一气呵成。在采访别人时,注意语气和言辞上的用法,做到衔接自然得当。

马大姐:告诉我写文章要交代清楚背景,采访一个人物,不能泛泛而谈,要抓住他的一个最特殊的角色进行报道,这样新闻才有价值。

林局:说新闻是现在进行时,注意时态的用法,记者采访的镜头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注意“了”这个字眼的用法。记者要跟随采访者的镜头走路,实地体验,站在观众的角度问问题,新闻是给别人看的,拍摄的镜头和语言要有表现力。写会议新闻时不是任何会议都是一个模版和框架,有时要从社会新闻角度出发。新闻是非常严谨的,任何信息不对称都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和真实性。

通过三个月的实习,我渐渐学会了这些方面的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评论和分析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调节和应变能力。

采访发言稿第6篇

新闻心理学强调互动,无论是记者采访还是播音员与主持人的播讲,都需要与受众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因此,移情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新闻心理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心理能力。

移情在采访活动中的作用

新闻采访的本质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互动的过程。在采访中,记者被采访对象所激发、震撼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是其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新闻情感,记者的采访兴趣才能被激发。在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达到知情交融的和谐采访状态的过程中,秒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1.移情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产生共鸣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如果能了解采访对象的需要,设身处地体验他们的情绪情感,就能形成良好的采访局面,取得较好的采访效果。相反,如果记者不了解采访对象的需要,不体会采访对象的心情,那在采访时就很可能采用不恰当的方式。而当采访对象感觉不到记者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时,就会对记者产生反感甚至厌恶的情绪,这样,采访自然不会成功,很有可能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2.移情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形成良好心理互动,建立融洽关系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有的采访对象因为不能把握传播的对象、效果等原因,可能会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三缄其口,干脆拒绝与记者合作。这样一来,记者的采访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那么,记者如何才能创造洽谈气氛,寻找有效的突破口呢?设身处地感受对方进而将这种体验巧妙地传达给对方,往往能获得“柳暗花明”的效果。因为情绪和情感具有组织和激发全部行为的作用,一旦采访对象在情感上感受到记者的角色换位,就很容易与之达到默契、交融和共鸣。

3.移情有助于记者获得丰富、细腻、深刻的感受

在采访学里,把记者参与采访对象的采访形式叫“体验采访”。这一类采访形式借助了戏剧的假定性,但它不是演员扮演而是记者暂时隐蔽起自己的职业角色。如果说演员是在剧本规定的情境中按导演的要求完成对特定角色的创作的话,那么,体验采访中的记者则完全没有“剧本”可循。作为记者,他扮演这一“新角色”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生活,让人们从中感受鲜为人知的人生况味,增进不同行业、不同境遇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认识生活的本质内涵。因而,“体验采访”中记者的角色既不同于演员,也不同于一般采访中的记者。在“体验采访”中,记者的职业身份仅仅是暂时地被隐蔽起来了,并没有彻底消失,所以,记者在“体验采访”中就必须不断地移情,“进得去”、“出得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体验”,又能向受众很好地传达其体验,“不辱使命”。

移情在播音中的功能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客观存在的大众媒体的阻隔,播音员和主持人与受众之间不能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因此,播音员和主持人就要设身处地地将自己融入受众中,去思考、体验,感受受众的情感及其认知。称职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应当具备善于移情的能力。

1.移情有助于满足受众对情感交流的需求,实现与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

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只有播讲时有强烈的对象感,才能调动受众思维的积极性,并引起共鸣,这种寻找对象感的过程,就是移情过程,其‘情’的产生起始于播讲者设身处地体验受众的需求,体会渗透在稿件中记者、编辑以及被报道者的思想感情,并传送到受众的心里。再通过不间断的播音实践和反馈环节实现以播讲者为中介,围绕着传者,播送者、受众三者在媒介信息及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感应,从而不断地满足受众借助媒介获得新闻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愿望,比如某电台主持人在节目中,回答完一位因父母逼婚而离家出走的女青年的问题后,为了劝说她赶快回家,对她说:“你一个姑娘单身外出,吃住都不方便,而且,眼下天气逐渐变凉,不知你带的衣服够不够,真令人担心啊!”她的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后来那位女青年又打电话说,当时听了很受感动,觉得不应该和自己的父母闹别扭,接着很快就回家了。这就是因为主持人完全设身处地与行为对象在情感上融成一体。

2.移情有助于播音员和主持人进入良好的播讲状态

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新闻传播中主要的工作是对具体的文字稿件或一组节目主旨内容的理解、感受,进行再创造,也就是把文字(或腹稿)变成有声语言。而这种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主观能动的。其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播讲者在播讲时能否进入自如的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是指播讲主体对稿件书面语言或腹稿内容的具体感受逐步深化而引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从积聚到进发,随着内容的发展,情感不断变化的心理状态。

移情在这种心理状态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移情,即活跃的思维想象活动,丰富的补充稿件或节目的思想感情,将创作主体的情感熔铸于对稿件或节目的认识中去。因而移情可以促进播讲者形成较鲜明、具体的对象感,生动的交流感,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播讲愿望,进入良好的、自如的播讲状态,完成把稿件内容形之于声、以己达人的任务。播音大师齐越教授总是用移情的方法来调动自己的播讲愿望,使播讲真挚、感人。如他的播音作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给全国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播音之前,他将自己在基层锻炼的景象、情感与稿件一一对应,一一体验,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基层多么需要像焦裕禄这样的带头人。播音时,这些体验和强烈的情感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播音创作中去,由于具有真情实感,从而使播音取得圆满成功。

移情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移情能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对他人情绪表达的知觉,即能否设身处地体验别人的情感;二是对产生情绪的情境的知觉,不仅从表面上看到他人的情绪表现,还要进一步分析某种情绪情感产生的具体情境是什么。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从两个方面人手培养移情能力:深入生活,热爱受众。

1.深入生活,深刻体验受众心理。深刻的体验是移情的重要条件。因为情感的把握需要认知和体验,需要积淀和调动,所以,要最大限度地使节目符合受众的需求,主持人就必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刻体验百姓心理,使自己与受众一起同爱同恨、同喜同忧,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受众的心。这样就可以在头脑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各类人的各种需要和各种情绪情感体验。当形形的人物都活跃于脑,了然于胸时,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移情就变得十分便捷和准确了。

采访发言稿第7篇

关键词 语言特点;提问技巧;现场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039-02

不同的媒介构成决定了各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信号的大众传播媒介,其传送形式是声音语言,因而一切可以转化为声音的符号都可以被广播所采用为广播服务。而声音组合的不同又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因此要彰显出声音符号在广播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广播电台工作者,我想把自己对语言技巧在广播节目中的重要作用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与朋友们探讨。

语言是人们赖以沟通思想的一种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在以声音传递信息的广播媒介而言,语言技巧就显的由为重要,运用好语言技巧才能达到最佳的听觉效果,才能更加吸引住听众。

1 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主持人是受众的朋友,因此做节目时其讲播语言应以“交谈式”为宜,而其讲播态度则应充分体现平易近人、充满热心等思想感情。这就要求主持人作节目时的语言表达,应具备以下特点。

1.1 亲和力

做为主持人在节目当中,是以自己在为听众讲播节目,而不是以转述者的身份出现,所以在主持节目时要象和老朋友聊天一样体贴、亲切、热情、坦率,甚至可以根据稿件内容遇到高兴的情节时,也可轻轻一笑,也可以一边想一边娓娓道来。这样,才能做到,让受众感到平易近人,值得信赖。应当指出的是,播音员在做节目主持人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播音腔”,播音员固然占据语音规范的优势,但由于习惯性自我定位的影响,很容易在主持节目时产生字正腔圆规范的播音腔调,由此会让听众产生一种疏离的感觉。因此,播音员主持节目,只需注重“字正”而无需注重“腔圆”,必须做到把调子放下来,要根据稿件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运用语言技巧。

1.2 对象感

对象感是连结主持人与听众之间思想感情的桥梁。找准对象感,有助于讲播者把握好稿件的基调,进而把握好与受众交流的脉路,使主持的节目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更加生动感人。主持人在录制节目时,往往是没有现场交流的情况下进行的,那么,节目主持人的对象感应如何确立呢?笔者认为除受众参与节目类型外,关键是从节目稿件的内容出发,明确目的和受众范围,才能确立适宜的对象感。讲播时最能表达主题的词语要突出表达,而非重要词语则可以一带而过,可以让受众有一个明确的收听目的。主持人的语速和节奏在体现新鲜感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讲播时要有快慢张弛的变化。一般认为,播音时每分钟280字左右的播音语速最容易被受众接受。当然,速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把讲播时的速度和栏目风格、节目内容以及语言技巧结合在一起,几个方面和谐一致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受众,才能使节目感彩更加丰富,意义表达更加准确,对象感更足,主持人的责任是要让受众主动地接收信息的传播,最重要的就是引起注意。

1.3 口语化

口语是相对于书面语而言的,它是指人与人之间谈话时使用的语言。而在主持人节目中倡导口语化,并不是说要照搬生活中日常用语,而是说要使用那些去除杂质、一听了然的口语。比如“竟然如此”可改为“原来是这样” “时至今日”,可改为“直到今天”等等,否则,主持人就很难把语言说的轻松自然。

2 采访中记者的语言技巧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采访技巧是记者运用的一种灵活多变而又新奇巧妙的访问方式方法,采访是记者通过提问与被采访对象进行对话,进行语言交流。作为一名县级电台记者,在采访中提问时,更需要掌握语言技巧,因为面对的采访者层次不一,所以学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宜非常重要。在采访中要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以及所面对的不同的环境,而采取不同的提问和谈话方式。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是获取新闻事实非常重要的途径。要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必须要学会如何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采访中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与采访方案、报道意图能否顺利实现直接相关。因此,要使采访成功,提高提问技巧是关键。在采访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被采访者产生紧张状态,发挥不出原有的表达能力和水平,这时就需要记者运用有亲和力的语言技巧,适时转移下采访对象的注意力,可以先聊一些轻松点的话题,待被采访对象消除紧张感后,再将话题转入到采访主题。采访中运用适当的语调、语速对缓解采访现场的紧张气氛也有着很大作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如果想创造出良好的采访氛围,就要学会运用好语言技巧。反之,如果在采访中记者不顾及被采访对象的情绪,不着边际地向被采访者一味的进行发问,采访能否成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采访中如何进行提问与运用语言技巧,把握现场能力是对新闻记者语言表达、业务水平、政治立场、社会活动能力的综合锻炼和检验。

3 现场实况报道

在现代化传播手段的支持下,广播的信息采集、处理与传播几乎可以做到与实际现场的同步。因此现场实况报道以其形式鲜活,生动越来越受到听众的喜爱。广播新闻的现场实况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来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它带给的听众是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它以其特有的“绘声绘色”,及时生动地把“此时此刻”新闻现场的实际情况传递给听众,彰显了广播传媒的优势。进行现场报道时,记者的现场叙述很重要,精彩得当的叙述能够先声夺人,抓住听众的心,吸引受众进一步探究新闻现场的兴趣。如果叙述平淡无味,又不能突出现场感也没有事件的中心,就会很难引起观众对该新闻的关注。记者在现场报道前,首先要充满自信,要以口齿清晰,简捷、准确、生动的语言客观地表述在现场所见到的新闻事实。叙述要精彩,也要平实不能显示文采,卖弄口才,让听众产生反感。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的提问形式要灵活多样,在问话时要注意被采访者当时的思想、情绪与爱好,注意以多角度灵活的形式进行提问。对方不了解的问题不要盲目追问。为确保采访的成功,记者要自始至终遵循采访主题进行发问,当对方有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回答或谈话时,记者要设法巧妙及时地把话题引导回来,避免形成话不对题的局面。不妨设想一下,一次次精彩的广播语言技巧表现,加上广播本身在信息传递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那么,展示给受众面前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个声音,而是一幅幅视听新闻画面。

参考文献

[1]李树荫.实用口才.知识出版社,1995.

采访发言稿第8篇

1.你从业以来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累;奔波;能参加很多大型的活动;记者是个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拓展一个人社会接触面的工作;从事媒体行业需要有新闻理想作为动力,要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要学会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发现问题;公众对大报与小报的认可度差别很大;传媒格局的颠覆性变革;媒体的桥梁作用;汶川地震采访;做记者不但要有理想,还要有责任心。做新闻人首先要是个有良心、有责任心的社会人;记者这个职业时时刻刻都会体现出正能量,给人以自豪感。

2.你从业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采访对象人为设置障碍;采访缺乏必需的支持,物质的和政策的;采访中,情况复杂,不能得到想要的内容;寻找线索;时效和深度之间的艰难抉择;昼夜交替,时差跟家人不同步;职业上难以超越自我;创新;惰性;专业知识欠缺;如何提高业务能力;岗位频繁调动,生活压力巨大;东奔西跑,身体渐差。

3.你从业中历时最长的采访用了多长时间?

特稿的素材准备及观察有时需要两三年;追踪一年;一个半月,采访了注水猪肉如何形成的,怎样走上餐桌的;做策划,连续采访四五天;等。

4.你从业中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多少小时?

72小时;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连续1个多月没休息;56小时,采访新疆阜康神龙矿难;连续一个月未休息;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续一周多;两天两夜加一个白天,60小时。

5.你从业中最得意的是什么?

佳作见报;自己的作品被广为传播;作品获奖;报道被读者认可和领导表扬;受到别人的尊重;帮助不少读者解决了实际问题;有提问的权利;没有写过假报道;发现自己的潜力;策划的活动得到社会的广泛参与,参展方和读者共赢,都认可称赞。

6.你从业中最开心的是什么?

独家新闻见报;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与人交流;了解社会百态;帮助弱者获得应有的权利;与同事相处愉快;奖金多一点;新闻稿件最终按照自己的意图发表;实现记者的价值;汶川地震捐助孩子。

7.你从业中最闹心的是什么?

没有线索;自己的好作品在编辑手里被处理得很弱,或者面目全非;版面中的稿件临时变动;毙稿;明明一个十分少见的猛料,却因为报社广告客户给枪毙掉;同一事件同城其他媒体能见报,而本报不能见报;有时候会遇到不被别人理解的情况;被人抢了采访设备;需要在城市里跑动,灰土满身;采访不到应该采访的对象;遇到很多事情有心无力,帮不了采访对象;有时候被采访对象误会;采访对象难交流,比如生僻的方言,没逻辑等;媒体地位的下降;记者形象被少数人破坏。

8.你现在最关心什么?

能否写出优秀的稿子;怎么学会找到新闻点,发掘新闻线索的价值;稿件是否好看;有没有好线索;健康;收入;教育问题;自己未来的发展前途;报纸工作者的前景;政府的反腐力度和决心;如何把广告额提上去;未来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新闻机构如何发展。

9.你现在最担心什么?

写不出优秀稿子;因为采访不扎实出问题;完不成采访任务,写稿子思维定势难以突破;怎样更加复合型;家庭的和睦;同事的调动;贷款不能及时还;老人的健康问题;平面媒体的竞争力还有多大;移动终端取代传统媒体的速度超过我们的预期;新媒体的崛起对报纸的冲击;失业。

10.你现在最放心什么?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