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草诗歌

小草诗歌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10 23:40:32

小草诗歌

小草诗歌第1篇

2007年的一次“海拔”诗歌朗诵会后,一位初见的诗友对我说起海南的诗歌时很没信心。其实,人们说起海南时,总会有意无意地想起“文化沙漠”的说法,更远点的,就是“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的荒蛮之地。曾经,香港是“文化沙漠”,如今已经俨然是文化繁荣的重地。记得韩少功曾说“诗歌成了海南文坛的领头羊、绩优股”,不知道他是否已洞察到海南的文化热跟“朦胧诗”引发中国文学热潮一样,以诗歌为引擎走向人们的阅读视野中。

《云起天涯・诗歌卷》收集了海南诗歌的三批人:冯麟煌云逢鹤等是一代,“海拔诗丛”为一代,《海拔》为一代。(这只是一个粗略划分,以海南诗歌创作群比较活跃的3个波动为主体,它们相互之间都交织在一起。)“你在已钟情于、钟情于/那乡间地角雨露草野泥腿布衣/然而一旦轻佻的野风吹来野狗沓至/你会,你会断然把爱悄悄收起”( 冯麟煌《含羞草》),这一代的诗人有艾青那时代的味道,他们的技法很传统,这跟他们的文化和海南特有生活紧密相关。第二代诗人,可以说是当时海南诗人的第一次集体呈现,李少君、孔见、纪少飞、艾子、白然等10人。他们的诗歌关注日常生活和个体体验,艺术表达的技巧比前一代丰富多彩,他们更大胆地走向个体的内心去探求与世界的相处法则:“我放弃了出门上街购物的欲望……/而此刻我看见/对面陈旧的楼房恰好遮住窗户/下面的视线,遮住这个早晨盲目的下部/而一截盲肠的遗弃是否显然毫无意义/……在下雨的这个早晨,我只等待/早餐被送来”(纪少飞《在一个雨天的早晨读诗》); “我感到了一种惭愧/看到牛群在河边吃草时谦卑的样子”,“作为人的我实在难以拒绝/这些事物的精华源源地汇合/可谁能够赋予终结者的资格/让我理所当然地消受”(孔见《素昧平生的奶牛》);“在背后,是神居住的广大北方”( 李少君《神降临的小站》),“只有我,贪婪地闻着看着这一切/并从心底里深深地爱着、享受着这一切”(李少君《春》)。

2004年的“海拔诗丛”是海南诗歌的一次小结。海南诗歌的真正热潮应是2006年《海拔》民刊出现之后,“诗歌海军”走向了全国读者的面前。跟前两批诗人群不同的是,第三批诗人很杂,它有前两批的诗人,又挖掘、集聚了很多新人,诗歌文本数量多、质量含金高,比如多多、王小妮、蒋浩、耿占春、邹旭、贾冬阳、符力、衣米一、王凡、王鸿章、王蔚文、林森、李朋、李异、楚天舒等等。“海拔”的诗歌,由外向内的关注基本形成了它区别于岛外诗坛的风格,而且,这些关注更多了关怀生命的意识,完成生活和诗歌融合。诗歌的写作紧密联系着个体对生命的体验,这些体验来自“感性生活”,而非感官及理性、惯性所得来的泛知识。比如邹旭对故乡的关怀,《地方志》《外婆》《村庄》里如数家珍的地理名浓缩着他淳朴的情感;符力的诗歌有一股古典诗词的韵味,文本背后的生之疼痛和孤寂紧扣人心,正如他在《一棵草的选择》所说“我不会为选择具体的住址而左右为难/因为这里全都是,中原的土地”。

海南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海南还是一个容易激发诗歌写作的地方。诗歌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可能,或者如此说吧,诗歌应该是一种生活,而不仅仅是一项写作。通过阅读诗歌文本和诗歌事件,我们会发现,海南诗人们的写作和生活的紧密相联,诗歌在此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自发的生命需要,而不是岛外诗界的主义、流派、拉帮结派、作秀等,正因为如此,诗歌更接近心灵的诉求。李少君有感于诗界对诗歌的远离提出了“草根诗学”,给诗歌注入感性的生活,“古典保守的东西不注入感性就无活力,草根的本质就是一种自然自发的活力”(李少君言)。让诗歌回归到她的本真,在阅读《云起天涯・诗歌卷》的过程中,我发现海南的诗歌文本都在自始至终地得到呈现,它来自灵肉的和睦相容。

小草诗歌第2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作业:

1、解决生字,熟读课文。

2、根据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

二、背景资料:(投影)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三、诗歌朗读: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己读,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气语调。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简单评议。

四、问题探究:(投影)

1、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个比喻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3、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这句采用了什么写法?

五、小结:

1、齐读诗歌。

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3、展示学生作品。

六、拓展延伸:(投影)

1、投影展示风景图片。

2、说说自己的家乡。

七、作业:

小草诗歌第3篇

[关键词] 唐诗;初春;盛春;暮春;风光无限

在脱下厚厚的冬装之后,一身轻松的人们总是发自内心地钟爱着春天。喜欢着东风暖日,喜欢着嫩草娇花,喜欢着润山碧水,喜欢着紫燕穿柳,花鸭戏水……自古而今,人同此情。因此,历代诗人留下了无数赞美春天的诗篇。特别是在群星璀璨的唐朝,关于“春天”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

一、咏初春的诗

咏初春的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状态,可用“惊喜”两个字来概括。初春之际,诗人们惊喜地发现大自然中最新引起变化的是杨柳:李白诗曰:“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杜甫诗亦曰:“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

当然,歌颂初春的诗歌当中最有名的还要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柳干像碧玉妆成,柳条像丝绦垂下,而那一排排整齐、鲜嫩、透亮的绿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是二月春风像一把剪刀一样裁出来的。这一比拟,可谓是独出心裁。

这首诗好在两点:一是层次非常清楚,从柳干写到柳条,再写到柳叶。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歌咏的是绿柳,但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这一切的美好,都是春风带来的。而这种创作现象并不仅此一例。如果说贺知章的《咏柳》是一诗双咏,借歌咏绿柳以歌颂春风的话,那么韩愈的《早春》其一也是一诗双咏,借歌咏绿草以歌颂春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一句用酥油来形容初春细雨对大地的滋润,取喻实在是平常不过,可偏偏收到了奇妙之效。一观此语,自如品味到酥油入喉,百般妙用,心中顿生,实在是绝妙至极;但偏偏下一句更加难得。第二句写经细雨滋润的刚刚萌芽的春草,远望有淡淡的绿色,近看则草色又消失得难以寻觅。这一句体物甚微,一般人不易觉察,更不易道出。状难摹之景,传难表之情。初春的濛濛细雨,初生的茸茸春草,被诗人描绘得生机盎然。

描写初春的诗句,唐朝还有很多都写得非常好,在此就不一一列述了。这些诗的特色是重情趣,唐代诗人多用一种热烈的情感去感受生活,给人以感染。

二、咏盛春的诗

咏盛春的诗歌在情感色彩方面可以用“兴奋”两个字来概括。盛春时节,浩浩春风,蒙蒙春雨,融融春水,一起掀开了春天的帷幕,无限春色一起涌向大地。蓬蓬勃勃的春天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正是诗人们驰骋才思情致的最好时机。诗人韩翃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飞花”前加上“无处”来修饰,真正是“乱花迷人眼”的感觉了。白居易写江南春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红胜火”虽典出“山青花欲燃”,但似乎已经略胜一筹了。

在盛春里最惹人动情的节日就是清明,古往今来描写清明的诗歌数不胜数,但最脍炙人口的还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歌写得非常好。第一句中的“纷纷”写的才是春雨,正像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像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这个雨细到人的眼睛都看不见,不知不觉中却把衣服湿润了,体现了春雨和春风的特色。

第二句中的“断魂”,所指感伤特别强烈。行人在外适逢清明,加之纷纷春雨,绵绵无尽,思乡之情无疑更使人凄凉孤寂。想避雨、亦想消愁,于是便想找一个小酒馆小饮几杯。

第三、四句写诗人“借问”,牧童不用言语,只用一个手势作答,更富有形象性。全诗就像一幅《清明春雨图》,素朴淡雅,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春意。

全诗中点睛传神之笔,应在于“牧童”这个意象选取得好。这个意象跟整个画面和整个情韵和谐一致,水融。“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天真无邪的牧童,与纯朴无华的大自然浑然一体,确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美好的童心和美好的的春光交融在一起,这真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一幅非常美好的画面。今人有心者,甚至将此诗只以改动标点的形式就点化成一个剧本,这应是小杜当初未曾料到的。

三、咏暮春的诗

咏暮春的诗歌中的感彩可用“惋惜”两字来概括。春天很美好,但任何美好的事物总是要过去的,这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暮春三月,春将归去,引起人了们无限的惋惜和依恋之情,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弥漫在整个暮春诗中。人们不愿意春归,春天也不愿意归去。正如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本诗将草树人格化,前两句说草木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回去了,所以“百般红紫斗芳菲”,抓住春天剩余的时光更好地开放,想最后展示一下自身的美。写的是花草,表达的却是人不愿意春归去的心情。

但是,春天毕竟要归去,春花毕竟还是要凋谢,令人无可奈何,所以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曰: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于东风不用媒。

诗人描写像美女腮颊一样美丽娇艳的红红白白的花朵,终于嫣香零落。一般诗词都是以花来形容美女,像“如花似玉”之类,诗人在这里反其用之,用美女来比喻花,把花落比做是女子出嫁,嫁的对象是东风,而且是自由恋爱,不用媒妁。真是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

小草诗歌第4篇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了解作为抒情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也就是说要弄清在诗歌创作中“心”与“物”的关系,或者说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物理世界,一个是心理世界。物理世界是事物的原初存在,就其物质空间而言,它时时处处都是恒定的,并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经验。然而当我们把经验着的人考虑在内的时候,物理世界的恒定性就产生了变异。同是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在心情悲哀的人听来,小溪是在呜呜哭泣;而在心情愉快的人听来,小溪则是在欢乐地唱歌。这说明,由于人们的情感不同,性格、气质不同,即使面对着同一个物理世界,也会构建出各自不同的心理世界来。也就是说,人们对物理世界的体验,其主观性是很强的,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之间存在着某种距离、错位或倾斜。这种距离、错位或倾斜对于科学研究是很不利的,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人们对物理世界作出歪曲的反映,从而违背了科学真实,所以科学工作者宁愿相信仪器的测量,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理印象。然而这对于诗人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因为这种距离、错位或倾斜正是诗人个性之表现与心灵之创造。由于诗人主观体验而造成的这种距离、错位或倾斜恰是诗歌的特质之所在,离开了它们,诗就不成其为诗。

举个例子来说吧。韩愈《早春》里最为传神的诗句莫过于“草色遥看近却无”了。早春二月,春寒料峭。忽然一阵春雨过后,野草便从地里钻出幼芽来。人们从远处可以看到一片淡淡的嫩绿色。然而当人们要走上前去看个究竟时,奇怪得很,眼前只有疏疏朗朗的极为纤细的嫩草芽儿,而刚才的那片淡淡的绿痕却不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草芽的颜色会在一瞬间发生变化吗?道理很简单,人们在远处看,视野比较开阔,大片草芽儿的嫩绿色能在视线中连成一片;近处看,视野则小得多了,人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小片,因为刚钻出地面的草芽儿十分纤细,颜色不深,又是稀稀拉拉的,所以那种绿颜色便看不到了。其实,草芽儿的绿颜色并没有变,之所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只是由于看的距离不同而产生的错觉。然而正是由于有了这种错觉,这首诗才显得那么有味,那么有神,令人津津乐道,拍案叫绝。如果没有这种错觉,还会有这首诗吗?即使有,恐怕也是索然寡味的了。

还回到我们刚才所说的《枫桥夜泊》上来。“霜满天”的描写固然是违背了科学的真实,但却逼真地记录了诗人彼时彼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是符合艺术真实的。试想,时当深秋夜半,对于一个泊舟于江南水乡的游子来说,最强烈的感受莫过于夜寒了。寒气袭来,侵肌砭骨,就使诗人感到,在广袤的天宇下,到处都弥漫着霜花。再加上将要落下的月亮,哇哇啼叫的乌鸦,便使人感受到一种既静谧而又有点儿凄清的诗的氛围。如果写作“霜满地”,实则实矣,然而我们读起来,还有那么一种浓郁的诗味吗?类似的诗句还有不少。如《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冬景》中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以上这些诗句中所描绘的事物,显然不是僵死的事物的原初存在,而是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体验。这些诗句是诗人以心去拥抱物,使物服从于心,使心物交融而取得的结果。换句话说,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孜孜以求的并不是科学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这便是作为抒情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之所在。

明白了上述道理,对于我们搞好诗歌教学是十分有用的。有的老师在教学古诗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到词语的诠释和诗句的串讲上,认为“小孩子学古诗,只要知道意思,会念会背就行了”。当然弄懂词语和诗句是很重要,然而作为诗歌教学仅仅做到这一步是远远不够的。黑格尔说过:“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一个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非由于它所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之中的意蕴,那外在的形状的用处就在于指引到这意蕴。”具体到诗歌教学,那就是教师必须首先带领学生接触诗歌的语言文字层面,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继而由语言文字层面进到诗歌的形象、情感层面,也就是把学生带人诗歌的意境,让他们重新去体验诗人曾经体验过的东西。而要做到这一点,那就非情境教学莫属了。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捕捉住时机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去观察体验一番。记得《老残游记》上写到这么一个情节:老残对着雪月交辉的景致,想起谢灵运的诗句“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于是深切地感到,若非经历北方苦寒的景象,哪里知道“北风劲且哀”的“哀”用得好呢?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身临其境对于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内在意蕴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在教学古诗时,能让学生实地去看一看,往往能收到豁然开朗、心领神会之效。如“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管教师怎么讲,学生都不容易有深切的感受,如果我们抓住初春的时节,把学生带到田野里、公园里去亲自看看刚钻出的草芽儿,往往能使他们“顿悟”。

当然,我们不可能做到事事都让学生亲身经历一番。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取音乐渲染、图画再现、扮演角色或绘声绘色地描述等手段把学生带人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绪,加深内心的体验,提高审美的能力。

如《长征》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其中的“暖”与“寒”是教学的难点。有的人认为,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都发生在1935年5月,如果说“云崖暖”还比较容易理解的话,那么铁索寒”就有点儿费解了。其实这还是不了解诗歌的特质,混淆了科学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特级教师李吉林在讲解这两句诗时,成功地采用了播放录音和让学生回忆《飞夺泸定桥》一课中的有关描述等再现情境的手段,从而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生动可感的图画。这儿的“寒”主要是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表现飞夺泸定桥这一战斗场面的惨烈、悲壮,令人惊心动魄。

小草诗歌第5篇

设计意图: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一个太阳和月亮,但是对于小班小朋友来说,还分不清什么时候会出现太阳,什么时候会出现月亮。

孩子们对太阳是白天出现的,而月亮是黑夜才出现的这样的一个自然现象了解还比较模糊。《太阳和月亮》这节课中的白天和黑夜是一个最突显的素材,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再加上班上孩子喜欢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体会文学作品的情趣。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大方地朗诵。

2、学习短句“….醒来了”、“….睡着了”

3、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月亮和太阳的背景图个一份,小鸭、小狗、小朋友醒着的图片和小兔、小草、小花、小朋友睡着了的图片。

2、磁带《快乐的早晨》《睡着了》

活动过程:

一、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俩个好朋友,小朋友想知道是谁吗?

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提问:什么时候可以看见太阳、月亮啊。

二、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看第一张图片。

师:“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幼:“小鸟”;“小树”;“小朋友”。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2、教师深入地进行提问,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师:“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幼:“小兔子醒来了”;“小刺猬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兔醒来了,小刺猬醒来了,小松鼠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3、感受热闹的气氛,随音乐师生共舞。

师:太阳出来了,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刷牙”;“上幼儿园”;“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

师:让我们来小动物刷牙、上幼儿园、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热闹一下吧!

4、感受热闹的音乐:随《快乐的早晨》的音乐,师生共舞。

三、理解诗歌第二段内容。

1、引导幼儿再次看图片第二部分。

师: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幼:“月亮出来了”;“小草在睡觉”;“小花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2、深入提问,激发幼儿想象,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回答。

师:月亮出来了,还有睡着了?

幼:“月亮出来了,大象睡着了。”;

教师小结:月亮出来了,大象睡着了,小蚂蚁睡着了,蜻蜓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3、感受安静的音乐。

师: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在《睡着了》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四、完整欣赏诗歌。

1、幼儿欣赏诗歌。

师: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太阳和月亮》。

2、师: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3、看图片,师生共同朗诵诗歌。

小草诗歌第6篇

摘要 正如狄金森生前坚信她的诗歌会照亮世界一样,她的诗歌获得了世界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她以自己化平凡为神奇的诗歌风格、清新的诗歌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成为美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杰出的女诗人,狄金森在很多方面都是独特的:她的生活方式、她的情感生活、她的诗歌风格与主题等。本文重在从对照的角度来诠释、挖掘诗人本身和她的诗歌折射出的生命意识和对真善美的坚守,从而通过阅读达到对读者生命化教育的浸润和张扬。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寂寞与丰富 简单与深刻 真善美 绝望与爱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文学史上,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创造了奇迹。她生前通过努力才得以发表七首诗歌,可是,在她谢世后的第五年,她的第一本诗集在六个月里就出版了六次。时至今天,她被视为现代派诗歌最重要的先驱者之一,被称为“最伟大、有创造性的诗人”,是西方“自萨福以来的最伟大的女诗人”。几乎在任何一部美国诗文选集中,狄金森的诗都占有显著地位;她的诗和惠特曼的诗一样,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

狄金森生前,连其家人在内几乎没有人知道她一直在写诗,所有的一切都在平淡的生活中默默地进行。她去世前将自己的诗稿交给妹妹,嘱咐她将其焚毁,不要留在世间。幸运的是,她妹妹看过这些诗作后,不忍心毁掉诗稿,几经波折,终使这一千七百多首诗作得以发表出版,从而留传下来,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瑰宝。艾米莉・狄金森,从此成为美国诗坛上不朽的诗人。

狄金森,是一位柔弱的女子,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她承受了寂寞也创造了辉煌,她甘于平凡却终至伟大。透过诗行,今人无法想象她曾经的寂寞,却无法不被她诗歌的深情与哲理而震憾!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这位只穿白衣的诗人,是怎样的淡泊让她远离红尘俗世;是怎样的矜持令她终老独身;是怎样的坚守让她才华横溢只为伊人?狄金森留下了一个个谜,更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经历过失败的人才会更加懂得成功的意义。狄金森经历了失败,由此,她更体味了坚持与成功的意义。或许正是坚守,正是对成功的理解,让狄金森身后获得了无尽的赞誉与成功。诗人写《成功》:“从未成功的人们/认为成功最甜蜜/要领略仙酒的滋味/须经最痛楚的寻觅。”古往今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轻易得到成功的人往往不知道去珍惜,只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才更能体会成功的可贵。狄金森也曾渴望品尝成功的滋味。只是,历史让成功的脚步有所缓慢,她的成功在她过世后才蜂拥而来。

保持一颗纯洁的心,似乎是所有诗人的特有权利。狄金森在没有读者的诗歌天地中尽情追求真善美,平静而理性地看待生与死,看待社会与自然。她的一首《篱笆那边》让所有的读者看到了纯洁,看到了渴望,看到了追求美好是所有人的渴望:

“篱笆那边/有一颗草莓/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世界在诗人的笔下,在一瞬间浓缩成了小小的甜甜的“草莓”,虽然那矮矮的“篱笆”成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墙,但追求美好是所有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草莓”是一切美好的化身,而善于发现的诗人让这样的美好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之欣悦不已。我们说,诗是诗人真情的自然流露。读诗,需要远离功利,需要坦荡淡泊,需要穿越诗行。狄金森的诗来自于心灵最真挚的写意,也需要我们最真挚的体味,才会感受到诗歌的力量,才会穿越时空,看到诗人的静美优雅从容。

一 诗人是寂寞的,也是真善美的

诗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这样写道:

“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

我们无法确切推测狄金森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失败促使她关闭了现实生活之门,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失去了自己的追求。相反,即使在远离俗世的生活中,诗人依然通过诗行给我们展现了生活的广阔,她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我而丰富地生活着。

狄金森在《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中写道: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然后,把门紧闭,她神圣的决定,再不容干预。发现车辇停在她低矮的门前,不为所动,一位皇帝跪在她的席垫,不为所动。我知道她从一个民族众多的人口,选中了一个,从此封闭关心的阀门,像一块石头。”

诗人远离了俗世的生活,但诗人对美的执着让她有足够的敏感去多情地感受生活。诗人说:

“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需一株苜蓿一只蜂/一株苜蓿,一只蜂/再加上白日梦/有白日梦也就够了/如果找不到蜂。”

她写道:

“我为美而死,对坟墓/几乎还没有适应/一个殉真理的烈士/就成了我的近邻/他轻声问我‘为什么倒下’/我回答他‘为了美’/他说‘我为了真理,真与美/是一体,我们是兄弟’/就这样,像亲人,黑夜相逢/我们,隔着房间谈心/直到苍苔长上我们的嘴唇/覆盖掉,我们的姓名。”

狄金森生前仅仅发表过七首诗歌,之后就不再做出任何努力去发表,甚至在去世前,还交代其妹妹把诗稿焚毁。而这些幸存下来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坚守,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光芒。

二 诗人是孤独的,也是充满爱的

诗歌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抒情性。晋代文论家陆机曾指出:“诗缘情而绮靡。”就是强调诗歌是因情而生,缘情指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也是把情感放在诗歌表达的第一位。可以说,情是诗歌的灵魂。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狄金森远离俗世,后来甚至是足不出户。然而,心中有爱,让她的诗行自然真切地流露出了心灵的爱恋。她写爱情:

“为什么我爱你”,先生?/因为/风,从不要求小草/回答,为什么他经过/她就不能不动摇//因为他知道……日出,先生,使我不能自己/因为他是日出,我看见了/所以,于是/我爱你。

可以肯定,狄金森爱过,她也被爱过。她写相会:

“我碎步急走过堂屋/我默默跨出门洞/我张望整个宇宙,一无所有/只见他的面孔!”

她抱过希望,但也终于绝望。她告诉我们:

“如果你能在秋季来到/我会用掸子把夏季掸掉/一半轻蔑/一半含笑/像管家妇把苍蝇赶跑/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不多不少/整整一生/他们说,这是市价/他们称了称我的分量/锱铢必较,毫厘不爽/然后给了我的生命所值/一滴,幸福的琼浆!”

是的,爱有时不需要理由,甚至不需要言语,就会温暖心灵,让人温暖到心底而无法忘记。即使只是一滴,幸福的琼浆!即使用一生来交换!因为爱,诗人坚守了寂寞和孤独;因为爱,诗人创造了爱的诗行。

三 诗人是简单的,也是深刻的

诗人于坚认为:诗歌是一种“在之诗”,它由具体的细节、局部、动作、物态、事相、事件、行为构成;诗人与诗的关系是镜头之于镜像的关系;结构即语言,语言即结构;诗歌的语义内涵即是一种画面形象的客观再现。在诗歌的意象上,狄金森构造的就是日常所见。太阳、风、小草、土地、篱笆、坟墓、苜蓿、蜜蜂等等,是随处可见的平凡事物。即使是写死亡,作者也写得如此的平静和熟悉,让读者感受到死亡的亲切与平静。例如:

死去,只需片刻/据说,并不痛苦/只是逐渐,逐渐昏迷/然后,视力全无/系一天黑色缎带/帽上佩戴服丧标志/然后,美丽的阳光照耀/帮助我们忘记/离去的神秘的那一位/若不是由于我们的爱/已经睡最香甜的一觉/再不知困倦疲惫。(《死去,只需片刻》)

狄金森的语言,一洗铅华,不事雕饰。但简单的文字,耐人寻味。例如:《美,不能造作,它自生》:“美,不能造作,它自生/刻意追求,便消失/听任自然,它留存/当清风吹过草地。”;《等待一小时,太久》:“等待一小时,太久/如果爱,恰巧在那以后/等待一万年,不长/如果,终于有爱作为报偿/追求的简单就是为了一滴幸福的琼浆!”诗人为此付出了寂寞孤独的一生,她的生活简单到足不出户。她的文字简单到几笔就可以勾勒一个画面。她把她的爱情,她的全部深情都深深地镶嵌在平凡的诗句景象中,隐藏在了最简单的文字里。然而,透过诗行我们还是感受到了美和震撼。

四 诗人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

作为诗人,狄金森是两面的:一方面,理性的自我带着诗人在现实中承受悲欢、承受哀乐;一方面,感性的翅膀带着诗人超越现实,远离红尘羁绊和世俗烦扰。狄金森将自己倾注于自家的花园里、西窗前和书房中,孤独度日却不乏多情敏感,一个死苍蝇、一朵小枯花、一丛迎风摇摆的青草或者一只疾飞而过的小鸟,都可能给她带来诗的灵感,激发她的创作:“希望”是不长羽毛的小鸟/专栖于灵魂之上/唱着没有歌词的曲调/从来不会遗忘。

狄金森认为,“诗人,就是他/从平凡的词意中/提炼神奇的思想――从门边寻常落英/提炼精纯的/玫瑰油上品/”。又说,诗人是“建造庙宇的工匠”。她写道: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晕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尽管,狄金森远离红尘,但她又始终以精神的意义、诗歌的意义坚守着对生命、对爱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坚守诗歌,就是对精神的坚守,对信仰的执着。

五 诗人的选择:静默在绝望与爱中

诗人艾青说:“生活实践是诗人在经验世界里的扩展,诗人必须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把每个日子都活动在人世间的悲、喜、苦、乐、憎、爱、忧愁与愤懑里,将全部的情感都在生活里发酵、酝酿,才能从心的最深处,流出无比芬芳与浓烈的美酒。”才华横溢的诗人,生活在自己的悲欢喜怒中,坚守静默终至名震诗坛,这是对爱的坚守!更是对诗歌意义的坚守。

布罗姆说:“美国作家里,就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来说,只有爱默生、惠特曼和亨利・詹姆士能够和狄金森匹敌。艾米莉・狄金森思想的复杂性,在于其不和谐。她既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又有一个加尔文教徒的世界观;在一个悲剧性颠覆和无望的世界中,她又想发现短暂的极乐。”后世诗人潘维在《致艾米莉・狄金森》中写道:

“我甚至无法想象你奢侈、胆怯的孤寂怎样蹑手蹑脚地使意义充满整个天空。请不要生气,姑姑,即使是佯装的责怪。我,潘维,一个吸血鬼将你的生命输入到我的血管里更别说怎样对待你抽屉里的创伤了。我愿将你看作篱笆上的一阵风,或裙衣的 声。而实际上你被婚姻绊倒,一辈子摔在孤寂中。

如何做到就像从未有人在你面前活过一样活着?挂钟配制的草莓酱已发酵你忠实的狗,一双绸布鞋,会衔给我。

你不是只有一张,而是有无数张正面的、侧面的脸,核心围绕着‘绝望’与‘爱’。”

正是绝望让狄金森远离红尘孤独的生活,而又是爱让狄金森孤独却温暖地活着,把生活中美的瞬间用文字固定成诗行。诗人留下了谜一样的情感生活,留下的是浸润心灵的绝美诗行,留下的是诗人温暖的情感和哲理的思想。正如她在诗中所说:“我的诗一定得亮着自己的光芒,无需他人的擦拭,要不然,我会藏起来直到合适的光出现。”她坚信:“今天世界将黄金当成垃圾,但时间只会让它更珍贵。”这就是狄金森的风格,静默而不平庸,用文字创造瞬间的永恒,然后像光一样照亮整个诗坛。

参考文献:

[1] 江枫:《狄金森名诗精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小草诗歌第7篇

主持人(男):xx知青代表们!

合: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女):今天下午,在美丽的青城呼和浩特,参加中国诗歌会组织的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再聚xx系列活动的文朋诗友,与我们xx的知青们,欢聚一堂,以诗为缘,以诗相聚,共同唱响“诗之缘草原恋”的绚丽歌声!

主持人(男):在xx草原最美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吟唱最美好的旋律,共同抒写人生最动人的篇章!

主持人(女):乌拉特草原是xx九大集中分布的天然草场之一,孕育了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留下了悠久灿烂的游牧文化,也打动了世世代代诗人们美丽的情怀。下面,请欣赏xx会长的诗朗诵《情系乌拉特草原》。

主持人(男):草原多么美,成为了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一直牵念的心灵家园!下面,请欣赏xx老师的演唱《前门情思大碗茶》。

主持人(女):从美丽的乌拉特草原,我们一下子走到了前门我的家,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海螺沟看看吧。请欣赏诗人xx的诗朗诵《海螺沟》。

主持人(男):贡嘎山,海螺沟,这是一些多么有诗意的名字呵!我现在还沉浸在诗人的美好诗篇中!下面,请欣赏xx的演唱《安妮》。

主持人(女):一曲爱的歌曲,多么让人感伤呵!下面,请欣赏诗人xx的诗朗诵《江南女子》。

主持人(男):《江南女子》,诗写得好,背景音乐《有一个女子叫江南》也打动了我们的心。下面,请欣赏帅哥xx的演唱《花木兰》。

主持人(女):《花木兰》,唱出了一个美好的传说,也演绎了一个令人动容的传奇!下面,请欣赏诗人xx的诗朗诵《感谢》。

主持人(男):我们要感谢的太多,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诗人刘延令的精彩朗诵。下面,请欣赏诗人陶丽梅的诗朗诵《你是人间四月天》。

主持人(女):《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美女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陶老师的朗诵为我们提供了又一次欣赏这首作品的好机会。下面,请欣赏xx总编的演唱《烟花三月》。

主持人(男):最美江南三月三!在草原,现在就是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享受吧!下面,请欣赏xx老师的诗朗诵《平安夜,感恩诗神》。

主持人(女):感恩诗神,让我们有了今天这一次的美丽相逢!下面,请欣赏诗人xx的演唱《干怀,朋友》。

主持人(男):干怀,朋友!为了我们这一次的美好相聚,也为了我们下一次的美好重逢!下面,请欣赏诗人xx的诗朗诵《来临》。

主持人(女):多么美好呵,静谧的小屋洒满月光,桃金娘在你的发间盛放!缘由诗,我们点燃了我们美丽的眼睛,也正是缘由诗,我们点燃了我们美好的心灵!下面,请欣赏诗人xx的诗朗诵《最后的声音》。

主持人(男):诗人行走万里路,也断不了对亲人的思念。让我们一起祝福他们!下面,请欣赏诗人xx的演唱《小白杨》。

主持人(女):一棵小白杨,永远长在战友们的心上,作为普经的兵团战士,我们心底又一次涌起浓浓的情感。感谢诗人聂建锋!下面,请欣赏xx老师的诗朗诵《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主持人(男):走到哪儿,也忘不了我们的祖国。一个诗人,要永远拥有爱国的深深情怀!下面,请欣赏诗人xx的演唱《雁南飞》。

主持人(女):南飞雁,钩起了诗人多少的情感呵!感谢阿杞哥的精彩演唱!下面,请欣赏诗人xx的诗朗诵《怪柳之黑夜》。

主持人(男):我早已不是我,我是天之无语;我早已不是我,我是地之沉默;我早已不是我,我是血猩记忆;我早已不是我,我是历史述说。千万年的胡杨,带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憾和感悟!下面,请欣赏舞蹈《顶碗舞》,表演者:xx老师。

主持人(女):感谢石永梅老师给我们带来美丽而又技艺精湛的舞蹈!下面,请欣赏xx老师的诗朗诵《你,就是我的命运》。

主持人(男):你是我们的命运,让我们生死相依,永生永世!下面,请欣赏歌曲《草原恋》,演唱:韩广英老师,伴舞:xx老师。

主持人(女):草原恋,恋草原,我们的心留在了草原,我们的情感永远驻留在了美丽的大草原!

小草诗歌第8篇

然而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当松鼠已经等得掉光了牙齿,这时候也许就会有人为我们送来核桃。虽然我们每天都被一些平庸的散文和小说包围着,但不少人的内心深处,总还是在牵挂着诗歌。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现在,当我巡礼最近一年多来的儿童诗创作时,这两句唐诗不由得又涌上心头。

抒写中国

“抒写中国”,从来就是中国的儿童诗人们须臾不能忘怀的一个美丽而崇高的“主旋律”。读着这样的儿童诗,我们会相信这样一个真理:世界上没有渺小的体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

高洪波近期发表了《在天文馆感受诗意》等组诗。抒写自豪的中国情感与中国襟怀,张扬人类思想中的浩然正气,也是高洪波近年来的儿童诗中的一个“主旋律”。诗人金波先生在读了这些诗歌之后,认为它们显示了诗歌所应该具有的一种“隐秘的力量”,那是激情的力量、想像的力量,同时也是思考的力量。“这些诗行蕴蓄着诗人心灵上敏锐的感受力,和跳脱的诗的表现力。”(《诗歌的力量——〈在天文馆感受诗意〉赏析》)

对于诗人们来说,“中国”绝对不是一个抽象和空洞的概念,也并非惟有“黄钟大吕”的风格才能表现这个宏大的主题。“抒写中国”也可以写得十分具体而细微:把三月穿在小村身上 小村/便开始萌芽 今天是语文第一堂课/麦田睁开眼睛 很绿//小村三月/你看 炊烟正在拄着一棵树 爬山/草 是新来的考试卷子/把三月的早晨 考得满头是汗//先是一朵小野花 交了卷子/后面的天 迅速都蓝了……(冰岛《三月》)

如此清新和鲜活的形象与表现方式,不也可以呈现“抒写中国”的满腔热情吗?诗人说,给我一片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就是一片草原。这样的表现法则,或者说,这样的抒写才能,对于儿童诗人来说,尤其需要具备。毕竟,就篇幅而言,儿童诗是一种形制短小的体裁。也因此,较之一般的体裁,它为创作者们设置了更高的表现难度。

底层叙事

最近几年,在成人文学界里,有一个引起了广泛讨论和关注的文学话题,即底层叙事。不同的文化人群面对这一概念时的认知角度,有时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眼里的“底层”,一般都与贫穷、“三农问题”、国企改制以及社会分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寄寓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焦虑”;而人文学者、评论家和作家、艺术家眼里的“底层”,则往往伴随着对社会公正、民主、平等以及苦难、人道主义等一系列历史美学难题的诉求。因此,有的学者指出,“底层”问题在今天的浮出水面,进入更多人所关注的视野,实际上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形态和思想境遇。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似乎可以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所谓以文学的方式参与或介入底层现实,决不可仅仅理解为将底层和现实题材作为叙述对象,而应该在叙述过程中呈现出作家和诗人们的思想投射与独特发现。

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们的“底层关怀”和“底层叙事”,也不曾缺席。这一类题材的作品,尤其是具有这一类感情投入和思想投射的作品,明显增多,且大都具有一定的分量。就儿童诗来看,许多诗人写到了留守儿童、打工子弟小学、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生存问题、流浪儿童、卖花儿童等等;还有的诗人写到了对农业生态、农民生活、乡村变迁,尤其是越来越强大的现代物质文明对乡村传统观念的压迫与“话语霸权”等等。于是,我们在今天的儿童诗里看到一些前所未有的、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的景象,如张绍民的《打工子弟小学》《流浪儿童》、张菱儿的《差别》。

我们这个时代,在它盛世繁华的外表下,毫无疑问也会潜藏着一些隐痛、无奈甚至忧伤。许多乡村少年因为生活的驱使,过早地告别校园、告别童年和故乡,到远方的城市去寻找自己的前程。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其实还是一些孩子,还正处在成长阶段。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所幸的是,我们的诗人在关注着他们。他们那孤独、单薄和无助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那些真诚的诗歌里,如曾学东的《燕子》、张泉的《栀子花般的笑意》、莫问天心的《公交车站卖艺的盲人》。

在这样的诗歌面前,我们没有必要去要求它在艺术上的纯粹与圆润。不,能够如此直面现实、关怀民生,呈现诗人的道义与良知,才是它最纯粹的质地。这些诗歌里有的地方或许稍嫌直白,有的在语言上锤炼不够,“诗味”有所欠缺,但这些缺点并没有从根本上损伤诗的素质。我们能拥有这样的作品,不能不为儿童诗感到自豪。在底层关怀的主题下,我们的儿童诗人毕竟也能够在场,而没有缺席。诗从生活中来。诗从对于生活的真切的感受和独特的发现中来。只有真实和鲜活的生活,才能够养育出同样真实和鲜活的诗与诗人,这是一个永远的真理。

乡村忆念

加缪曾说:“对大地的想像过于着重于回忆,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么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其实,对于诗歌,我们所需要、所渴求的并不是太多,也并非多么奢侈。一片青草地,一点来自山谷的风声,就够了,就足以使心灵变得柔软,发出回声。

秋天一到/村外河滩上的芦苇/就忙着给我们写信//那些灰白色的小小信笺/落在树枝上/落在屋顶上/落在草垛上/落在行人的衣裳上//收到这样美丽的信/我们该怎么回呢(陶天真《抒情的乡村·芦花》)

读着这么单纯和朴素的诗歌,我想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诗歌命题:乡村忆念。我想到了大地、乡村、田园和种种淳朴的农业文明,所投射在一代代诗人心中的无限的光亮与温暖。

对于许多儿童诗人来说,思绪一旦回到童年的乡村,正如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们回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列宁格勒一样,真可谓“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那些比膝盖更低的泥土,就如一道低低的门槛,横在我们的命运里;而我们的生命和诗意,也注定了会与大地、泥土连在一起,并且从泥土里获得向上或向下的力量。

也因此,对乡村生态的关注,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对逝去的乡村童年的追忆,也成为许多诗歌作者的一个沉重而永恒的主题。他们的诗歌里总是呈现着一种永恒的、挥之不去的“土地道德”的情怀。像土家族诗人谭岷江的《山寨四月·农具和耕牛》,以及另一位同样是生在乡村的土家族诗人谭国文的《石头与村庄》,这样的诗,其实与风花雪月无关。它们具有一种纯粹和朴素的情感力量,足以唤醒那些多年来已经迷失在城市的大街上和楼群里的乡村之子的沉睡的灵魂,使更多的人明白,即使是在灰暗的生活中,毕竟还有一些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是能够用我们的双手和心灵把它们保存下来的,因而,对乡土与生活的热爱也是可以做到始终不渝的。这是许多乡村孩子命运里与生俱来的、与泥土息息相关的生命的隐痛。

转贴于

艺术本位

现在我们再来看另一类着重于艺术本位的儿童诗。与那些世界一流的儿童诗人相比,我们的许多儿童诗的差距,或许并不表现在语言文字上,也不表现在观念上,而是输在想像力上。

我们很多儿童诗作家和儿童诗作品缺少那么一种大风呼啸般的想像力,或者说,缺少那么一种纵横天地、若气流激荡一般的“天才气”。但近来也有几首诗,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儿童诗的一种充满想像力、充满“天才气”的面貌。

先看萧萍的《四重奏第931号:朋友们》。且看开头的一节:漂浮着的冰,/趴在浅湖妈妈的胸前熟睡。/它们都有着雪白的睡袍,/大眼睛安静的蓝,/爪子很淡很淡,/风吹过来有些微微发抖。/它们清澈的凝视,/用牙齿彼此轻咬,/哈出好多看不见的气。/在清晨的湖面上,/它们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亲一亲浅湖妈妈,/让最小个子的银鱼/缓缓地从身体穿行过去。/它们头挨着头,/想了很久,才害羞地/说出今天的第一句话——/嗨,我喜欢你!

这首不短的儿童诗充分呈现了萧萍与常人不同的想像力,以及凭着敏感的直觉,于细微处去感受事物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捷克诗歌大师塞弗尔特有言:“诗可以不是思想性的,也可以不是艺术性的,但是它首先应该是‘诗’的。就是说,诗应该具有某种准确的直觉的成分,能触及人类情感最深奥的部位和他们生活中最微妙之处。”萧萍的这首诗可以为塞弗尔特这一“纯粹艺术本位”的观点做出例证。

在儿童诗坛上,与萧萍的儿童诗堪称“双璧”的,是另一位女性诗人王立春的作品。这两个人是一南一北的“双子星座”。她们的诗歌里都有着细腻和准确的直觉成分,都有极其丰沛和鲜活的想像力在纵横运行,也都有语言和表现上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与探索。《野小河》和《哑巴小路》,是王立春的代表性作品。

我要走了/小河//你贴着山脚玩耍吧/你缠着草坡撒欢吧/枕着小山望天/你亮晶晶的眼睛/再也看不到河沿上/这个整天缠着你的孩子了……

这是《野小河》的第一节。我们拿它和萧萍的“四重奏”第一节相比,就不难看出她们的异曲同工之美。她们仿佛在用各自的想像力和最细微体验互相“致敬”,不约而同地用一种来自女性诗人的直觉体验、想像力、才气和优美的文字,一起推动着中国儿童诗的帆篷,越过浅湖而进入一条新的航道。

读这首诗,使我感到流露在作者笔端的眷顾深情和悲悯情怀,以及直抵人心的温暖力量。它也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了诗人独特的才情和睿智的诗心。再如《哑巴小路》,其中所书写的童年体验、乡村记忆,许多人也许都曾经有过。但是如何能够更准确、更逼真地呈现出这些体验与记忆,却是需要才气的。这也正是一位外国著名诗人说过的一句话:题材总是公平地摆在人人面前;主题却只有少数人知道;而如何表现则永远是一个秘密。

四代同堂

长期以来,中国儿童诗坛上,呈现着四代同堂的良好的创作生态。老一代的儿童诗人,如任溶溶、金波等,仍然宝刀未老,继续保持着饱满的创作激情和超凡的创造力,并且时有不俗的新作奉献出来。

且以任溶溶先生为例。他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又有新的贡献。我们先来看这首《书怎么读》:

爷爷读书,一本又一本,/有一些书,厚得像块砖。/我忍不住,问我爷爷说:/“书这么厚,怎么读得完?”/爷爷回答我说:/“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一页一页地读……/很简单。”

这是一首饶有童趣和智慧的儿童诗,带着典型的任溶溶风格:单纯、幽默,凭借着字体的大小改变和诗行排列形式上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形象而好玩的游戏味道。任先生年逾八十,还具有如此丰沛的创造力与不俗的童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再如他那首《夜里什么人不睡觉》,带着一定的“认知性”,这也是写给小孩子看的诗歌所应该具有的一种职能。诗中告诉了小孩子一些不同身份的人所从事的不同工作的特点,同时也对这些在夜晚里工作的人们的奉献精神予以了默默的赞美。浅显而优美的诗句里蕴涵着一种老年人的从容不迫和机智幽默。

王忠范是属于中年一代的儿童诗人,其创作活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他继续抒写着他几乎写了大半辈子的内蒙古草原和草原上的事物。他的儿童诗里融进了他对草原的深切的爱与知:草原上的草跟马一样/站着睡觉/只有广阔的夜/才能装下满地的梦(《花季草原·草原的草》)

同属中年一代诗人的王宜振,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和攀登儿童诗艺术的新高峰。他近期写出了《悬浮的光芒》等组诗,这些纯粹的儿童诗,无论放在哪个民族或哪种文化背景之下,都不会失去它的光芒和亮度。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那批儿童文学作家,也在不断地奉献着自己的儿童诗新作。陶天真的一组《抒情的乡村》,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意象单纯而想像丰沛,就像他在另一首诗歌里写到的冬天里大雪中的小村庄,“干净得像个童话”。我们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带着呼呼的风声和飘舞的芦花般生动的诗歌了。

更为年轻的一代儿童诗人,包括一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少年诗人”,在近期发表了出色作品的有:张晓楠、汤萍、冰岛、魏捷、向辉、邵思梦、张牧笛、阮梅等。

无所谓结局。也无所谓开始。除了那深隐在心灵底层的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诗歌的敬重之意,有若不熄的火粒。所幸的是,在儿童诗领域里,我们的四代诗人,仍然在忠诚地、固执地、持续地,一点一点地拨燃那些活着的儿童诗的火粒。

诗歌不朽。儿童诗歌永在。

最后,我把不久前为一个儿童诗朗诵晚会写的几句祝词,粘贴在这里,作为这篇述评的结束语——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