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19 11:19:31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第1篇

在钱学森的履历介绍上常有“任国防部五院院长、副院长”的字样。事实上他是先当的是院长,后当的副院长。岂不是降职了?其实,这就是钱学森和常人的不常之处。1956年,他向中央建议,成立导弹研制机构,这就是后来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担任院长。但是随着导弹事业的发展、五院规模的扩大,钱学森作为院长的行政事务也越来越多。当年45岁的钱院长虽然精力充沛,但他既要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举办“扫盲班”,又要带领大家进行技术攻关,还要为研究院一大家人的柴米油盐操心。有时研究院的报告和幼儿园的报告会一同等待他这位院长批示,他说,我哪懂幼儿园的事呀。为此,他给聂帅写信要求“退”下来改正为副,专心致志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上级同意了他的要求,使他从繁杂的行政、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此,他只任副职,到七机部副部长,再到国防科委副主任等,专司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他对这种安排十分满意。

钱学森考虑的是科研工作,而不是自己因此会失去什么权力,降低什么待遇。这种精神贯穿在他的一生之中。钱学森出任中国科协第三届主席的经历也是曲折的。1985年,科协二届五次全国委员会一致通过建议由钱学森担任第三届主席,可他个人不同意。一直到闭幕那天,在京西宾馆开闭幕大会,文稿写好了,请钱老(科协一届副主席)致闭幕词,并送他审阅。他看了稿子后表示,这个稿子原则上我同意,但最后要加一段话,让我向大家说明,我不能出任三届主席的理由。如果你们同意加这段话,我就念这个稿子,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不念,请别人致闭幕词。科协的同志只好表示:“钱老,您念完这个稿子,可以讲一段您个人的意见,但不要正式写进这份讲稿。”于是,钱学森同意致闭幕词。但是当他在说明自己不适合担任下届主席时,会场上连续地鼓掌,使他没法接着讲下去,有人站起来插话,“钱老,这个问题您个人就别讲了。”大家对插话又热烈鼓掌。后来,方毅、杨尚昆、邓颖超都出面找他谈话,劝他出任科协三届主席。由于这样一些工作,钱学森才得以出任了下一届科协主席。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大家这么一致地做工作,钱学森是绝不会要这个名的。1991年,当他任期满后,在换届时,他坚决不同意连任,并推荐比自己年轻的人担任下届科协主席。

大家知道,钱学森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副主席。当然,第六届他并不是换届时选进,而是中间增补进去的。但钱学森并不算这个细账,在七届任满时,他就给当时的政协负责人写信,请求不要在八届政协安排任何工作,说“这是我身体条件的实况”。但是这个报告没被批准,直到1998年全国政协八届换届时,钱学森才从副主席的位置上完全退下来。这便是一个不要地位、要作为的钱学森。

于荣誉,钱学森也是如此。目前,在中国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都想争取一个“院士”的称号,这个称号在1994年前叫“学部委员”。然而,钱学森在1988年与1992年曾两次给当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写信,请求免去他学部委员的称号。信发出去,周光召与严济慈一起做他的工作,讲“学部委员不是个官位,是大家选的,任何领导无权批准您的请辞报告”。于是,钱学森只得放弃个人的想法。

每次“失踪”总是给祖国人民带来惊喜

当年,钱学森回国后不久,便一头扎在了大西北,冒着狂暴的黄沙,顶着火辣辣的烈日,在人迹罕见的大沙漠中与科技人员一起风餐露宿,日日夜夜地研究解决许多重大的国防科技难题,一干就是好几个月不回家。

有时,他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来,妻子问他去哪了,为什么瘦成这个样子,他只是淡淡一笑,说一声“没关系,不用担心”,就算支应过去。蒋英回忆起钱学森的那段生活时,不无嗔怨:“那时候,他什么都不对我讲。我问他在干什么,不说。有时忽然出差,我问他到哪儿去,不说;去多久,也不说。他的工作和行动高度保密,行踪不要说对新闻界、对朋友保密,连我们家人也绝对保密,一点也不知道他在干嘛。”于是,蒋英向记者讲起那个听来啼笑皆非的“索夫”故事。

有一回,钱学森又“出差”,一去又是几个月,杳无音信。急得坐立不安、寝食不宁的蒋英,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亲人死活不明的痛苦折磨,急匆匆地找到一位国家领导人,像一个天真的孩子赌气地质问:“钱学森到哪儿去了?他还要不要这个家?”说完呜呜地哭了起来。

其实,这时的钱学森并没有失踪,他正在戈壁荒漠之上紧张地进行着“东风一号”近程导弹的发射准备工作。这颗导弹是在钱学森的领导下,技术人员和工人奋战了700多个日夜研制成功的。

1960年11月5日,新华社发了一条电讯通稿:我国第一枚“东风一号”近程导弹在我国西北地区发射成功,精确命中目标……蒋英看到消息,刹那间脸上露出了笑容――莫非是他?莫非他就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他回来了,经‘质问’而验证我猜中了。当我向他讲述自己前不久找国家领导人‘索夫’的故事后,逗得他哈哈大笑。”蒋英讲,此后,钱学森又有多次“失踪”,每次“失踪”总是给祖国人民带来惊喜。

感情丰富而情趣多多

钱学森和蒋英婚姻美满,夫妻恩爱。虽然所从事的专业各异,但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效力的心一样热。钱学森钟情于蒋英,同时也钟情于他和蒋英共同酷爱的音乐。

“我从小喜欢音乐,他也自幼酷爱艺术,中学时代他是有名的铜管乐手。”钱学森与蒋英一样,喜欢听音乐,对世界乐坛名家的各种风格都十分稔熟,欣赏音乐的艺术品味很高。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钱学森曾多次驾驶着那二手货的老爷车,拉着三四个中国同学,到波士顿听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波士顿交响乐团每周都要演出一次,它那整齐的阵容、高超的技艺享誉世界,征服了无数音乐爱好者,也征服了钱学森。没有特殊情况,每个周末的音乐会他几乎都要到场。为了听音乐会,钱学森宁肯节衣缩食,十分节俭地花用他打工挣来的钱。音乐给了他慰藉,也引发了他幸福的联想。每当他听到那些悠扬的乐曲声,他便情不自禁地想起身在异地的蒋英――远离家乡、远离祖国、在欧洲学习声乐的姑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蒋英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为了满足广大工农兵的要求,我和演员们一起到大西北偏僻落后的地方巡回演出,并努力学唱中国民歌、昆曲、京韵大鼓,甚至京戏。”她穿上民族服装,扮作村姑,登台演唱,颇受群众欢迎。每当登台演唱时,蒋英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请他欣赏,请他评论。有时钱学森工作忙,不能去听,蒋英就录下音来,带回家,待他休息再放给他听。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033―01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在社会和平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今天,榜样的作用逐渐弱化。虽然现实生活中仍不乏榜样的光辉形象,但在那些榜样备受推崇的同时,也拉大了普通人与榜样之间的距离。怎样使榜样的力量有效地发挥作用呢,笔者所在的“钱学森班”以钱学森为榜样,以钱学森的事迹为载体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下面以“钱学森班”为例,谈谈“伟人班”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走进伟人,心灵陪伴

以伟人名字命名班级,从心理上拉近了学生与伟人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对伟人的兴趣,于是他们乐于查找与该伟人相关的事迹,了解其奋斗历程及人生坎坷,进而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客观真实的“伟人”形象,明白伟人其实并不是高不可及,只要我们努力,也可能成为像伟人一样优秀的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坚定了努力的方向,并以伟人的情怀积极地对待人生;其次,以伟人名字命名班级,是班级文化特色的一种集体承诺,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从而自觉地效仿伟人,规范自己。

二、学习伟人,心悦传承

当今的中学生,他们生长在知识爆炸、思想多元开放的时代,他们获得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他们更渴望丰富多彩的生活,但各学校迫于高考的压力,只顾抓教学质量,导致学生生活单调而枯燥,严重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创建“伟人班”,使大部分学生有机会成为“弘扬钱学森精神宣讲团”的成员,他们在学习中演讲,在演讲中学习,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使其个性得以张扬,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演讲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从钱学森成长经历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钱学森班”的创建活动,不但传承了伟人风范,还砥砺了学生的志向,有助于学生改变过去的心浮气躁的毛病,而且由于这种德育形式侧重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容易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事半功倍。

从这里我们深受启发,那就是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要放下“演员”角色,当好“导演”,不要忽视学生自身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

三、感悟伟人,思想引领

中国的伟人大都是具有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修养的典范,也是最受人们推崇的英雄,他们身上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朴素的秉性和谦虚严谨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对祖国和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些品质正是今天我们党所积极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创建“钱学森班” 的活动,使班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了得力的抓手。

“钱学森班”多次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对钱学森精神进行大力宣传,并分期分批地展现了钱学森各个时期的照片,吸引了全校学生和老师前来参观学习,结束了过去学生只知道“偶像派”歌星的历史。现在,学校大部分学生都能随口说出钱学森的先进事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学生从伟人的先进事迹中受到了启迪,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我们抓住了钱学森精神的时代特征,根据本班实际,把钱学森的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以及他的爱国情怀和班级的“八荣八耻”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主题演讲活动,积极倡导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克服了德育空洞说教的局限性,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使勤奋学习、诚实守纪、积极进取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四、播种火种,硕果累累

参与创建“钱学森班”的活动,从最初我们班的几个人,逐步发展到全班参与,而被授予“钱学森班”这一光荣称号也成了全校各班共同努力的目标。“钱学森班”在我校创建两年来,虽然“钱学森班”的学生已经更替,但钱学森的精神已经深深扎根于“钱学森班”的学生心中。现在,西北中学的第一届“钱学森班”的学生已经上了大学,但钱学森精神一直是他们秉持的信念,他们仍以钱学森为榜样,刻苦学习,求真务实,立志报国。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第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缅怀先烈,立志成才》

清明时节是踏青的好日子,习习春风吹动岸边的青青杨柳,亦吹动我们的心潮,晕出层层波浪......你是否会感到一种惬意,一种宁静,又或是一种感动?我想这种时候取一本书,于温和阳光之下,于粼粼微波之前,静静读书,感受大自然之美好,实在是人生一大美事。然而在如此乐陶陶之时我们亦不能忘记今天的来之不易。

忘不了雪山草地上,每一个脚印写着真诚,每一颗红星闪亮着希望,每一声枪响寄托着革命的信念。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啊,气壮山河!

忘不了青纱帐里,中华儿女出奇兵,枪头凝聚着民族的仇恨,向着侵略者发出怒火。奔腾的黄河,为他们高奏凯歌!

忘不了少年英雄王二小,机警地侦察敌情,用自己少年的生命,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血染的风采。

丰碑长在,英魂永存。我们这些成长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的少先队员们,将庄严宣誓:发扬革命传统,继承英雄业绩,牢记人民期望,立志报效祖国。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真知,锻炼意志,培养品德,全面发展,成为继往开来、大有作为的新一代! 我们要在春天里播种理想,在秋天里收获辉煌!!

想到这些,我对清明又有了新的理解:清明于我们不只是一个踏青的节日,更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一个教育我们要感恩先辈,感恩现在的节日。年轮随时光漂移,清明来了又去了,留下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山花烂漫的季节里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感激。不为别的,只为了让我们对现在的一切加倍的珍惜和努力!

小学生清明节演讲稿二: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当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齐聚烈士纪念碑前,阳光下纪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战士仿佛正引领着我们向远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中华民族过去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还是要携我们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我想两者皆有。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当蛮荒的地球出现人类时,原始的山顶洞人就开始加速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他们学会使用火来改变人们茹毛饮血的生活习惯,人类的寿命在周口店的火光里得以延长;黄帝在连续的征战中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民族,华夏民族第一次跃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禹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心,成功治理黄河水患,向世人证明中华民族是可以战胜任何困难的民族;历史车轮飞转,夏商周的不停更替,春秋战国的纷争丝毫没有影响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孔子等诸子百家以他们闪光的文集改变着世界思想史;秦始皇以傲然雄心第一次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尽管他残暴的统治为汉朝替代他寻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历史注解,但它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朝的光武中兴使世界首次感叹中国的强大与发达,中国也开始以四大发明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五代十国的短暂纷争阻挡不了中华民族的进步,隋朝的出现结束了分崩离析的中国政局,大运河是中国在这一朝代献给人类的巨大贡献,它至今还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唐朝盛世吸引了世界各国前来学习交流,韩国、日本正是在那个时代借鉴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才有了自己的文字和服饰,才有了自己健全的政治制度;唐诗、宋辞、元曲、明清小说一直影响了世界文学史。

小学生清明节演讲稿三:

大家上午好!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而凝重的心情来到孔繁森纪念馆,瞻仰孔繁森同志,缅怀他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寄托我们的哀思,激扬我们的斗志。

今天我们纪念缅怀先烈,就要以先烈为榜样,向先烈们一样胸怀时代、忠于事业、忠于理想。孔繁森同志作为gcd员优秀代表,为我们阐述了新时期gcd员先进性的深刻内涵。他身上体现的励志精神永远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当年,他自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去干事创业,这正是我们时代的呼唤,也是今天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从部队到地方,从鲁西到阿里,他用自己朴实的行动,踩出一条闪光的人生轨迹。他总是用“咱是党的人”,“咱是公家人”来告诫和约束自己,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了他人幸福,自己节衣缩食,挨饿受冻,继续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干劲改变着阿里地区的落后面貌。他以身殉职时,留给群众的是振兴阿里经济的十二条建议,留给自己和爱人的只有8块6毛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壮烈誓言。

孔繁森同志用堂堂男儿血肉之躯,干出了既轰轰烈烈、又平平凡凡的感人事迹。孔繁森同志以身殉职,把鲜血和生命献给西藏,把不朽的精神留给西藏。他所铸起的民族团结之碑,将矗立在高原之巅,矗立在中华大地。他谱写的新时期人民公仆的无私奉献之歌,将铭记在山东人民、西藏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心里。当然,孔繁森的情感世界向普通人一样富有,既有对母亲的拳拳孝心,也有对妻子的温温爱心,还有对子女的片片慈心,更有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忠心。他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gcd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深知“忠孝两难全”。人伦之爱,家庭之情,应当服从民族之情,祖国之爱。他摆正了家庭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的关系。爱的范围扩展到民族之爱,祖国之爱。

而此刻,在我们校园里迎风飘扬的国旗,是用烈士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难道,我们不应该抚今追昔,寄托哀思吗?虽然过雪山、草地的生活已经过去,虽然枪林弹雨的战争硝烟已经弥散,但是我们深深懂得,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少年儿童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重任落在我们肩上。我们一定要树立远大理想,接过革命先辈的红旗,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新世纪的主人。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第4篇

我们公司现在有将近4000人,我觉得里面肯定是卧虎藏龙。百里挑一的话,也有40个伟大的人才。但是,即使是天才,如果没有前辈的帮助,最后也会变成庸才,是做不出什么大事的。举例来说,每一个跳水冠军,背后都要有一个教练在帮他。没有教练,你就要走弯路,不得不重新发明轮子。没有教练,你在水里摔了无数次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可能等到把自己摔残了,才会明白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夹紧腿、腿绷直、收腹、跳。

这个道理谁都能懂,但放到公司里,就会有代沟。现在我们这些70后跟下一代的年轻人讲道理,特别是85后们,有时候会陷入一种死循环。有些85后对70后的经验和阅历不认同甚至有一种抗拒心理,听都不想听。我觉得有必要跟85后们沟通一下:每一个巨大的商业奇迹背后,都有无数个Mentor参与其中。

从85后的角度来看,美国硅谷无疑是一个不断产生奇迹的地方。这里生产出创立微软的比尔・盖茨、创立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创立Google的佩奇和布林。今天一个大学都没有毕业的85后扎克伯格,几年时间就创立了拥有几千员工、500多亿美元市值的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络。硅谷似乎是年轻人的天下,这些挑战权威的年轻人一直在塑造传奇。

以前我也很感慨,心想咱并不是缺胳膊少腿,更不是弱智缺心眼,为什么这些奇迹我们玩不转,反而是这些小子玩得转呢?像扎克伯格这样的,大学都没毕业,也没上过商学院,连一天工都没打过,他怎么就能管理好一个好几千员工的公司呢?

后来,当我到硅谷,跟那里的创业者接触多了,才发现国内很多创业者都被这种美国梦的故事给误导了。事实是,这个世界没有奇迹。媒体的报道只突出渲染少年英雄,不突出老年英雄,那是媒体为了迎合读者的兴趣,把故事编成奇迹,是为了媒体自己的销路更好。

这些居于少年英雄背后的人,被称为Mentor,汉语里面最贴近这个词的,就是带徒弟的"师傅",类似于《星球大战》里面的尤达大师,《倚天屠龙记》里的张三丰,《西游记》里面的菩提老祖,他们往往是传授一种技能,或者指引一个方向。

比如,曾在浏览器大战中惜败微软的Netscape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他是扎克伯格的资助者,也是小扎的一位师傅。像马克・安德森这样的人既成功过,也经历过巨大失败,他们会对这些创业年轻人说:小伙子,你的产品方向应该这样,你商业化路子最好那样,这个阶段你应该找这样的人,我能给你找到什么样的VP,能给你推荐什么样的CEO……在创业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人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只不过新闻媒体喜欢追逐奇迹,因此很少去报道这些Mentor。原因很简单,如果大家知道少年英雄原来有这么多Mentor在帮他,那故事就不够传奇了。

小扎可能是技术天才,可能是产品天才,但我不相信他是管理天才。没有一个人是天生下来就知道管理的,管理也不是读几本书就能知道的。管理是一种实践,所谓管理经验都是通过时间积累起来的,再通过商学院的管理课程升华的。Facebook之所以成长很快,就是因为小扎的背后有这样一批有经验的Mentor。

为什么我强调Mentor这么重要?因为在这方面我吃过亏。当年我的第一家公司应该说做得很失败。后来我想,如果当年我有这样一个有经验、有国际化视野的Mentor帮助我,或者至少提醒我一个方向,我想我就不会葬送我的第一次机会。因为我放弃3721,那我就放弃了和百度逐鹿上亿美金的可能。

我犯过很多错误,跌跌撞撞一路走过来也积累了很多经验。那个时代同在一个起跑线上的人也不少,但有的人摔了一跤,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因为这一跤把精气神给摔没了。这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路摔过来的。我摔了一跤长了点教训,但也走了一个弯路,也代表了今天中国很多创业公司的现状。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这个人缺点不少,但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倾听。即使是一个基层员工给我写信,如果说的有道理,也能够改变我的想法,也能够促使我去反思。善于倾听,不断反思,这个优点让我一路走到现在,在互联网圈子里幸存下来。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更敏锐,对用户更了解,思想更没有拘束,更有活力和能量。但是年轻人想真正获得成功,那还需要另外一方面的帮助。这就是我说的,这些老人家的、大叔级师傅的经验和教训。

我经常和年轻人说,要看到钱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梦想。但还要找到一个真正能够帮助你们的师傅,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就是像牛顿的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第5篇

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1965年,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和规划,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在实施人造卫星研制计划中钱学森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上贡献了智慧。

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以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闵恩泽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

闵恩泽1955年在美国学成后冲破重重阻碍回国。60年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70年代,在特殊的政治条件下,他没有忘记科研工作,领导了多种催化剂等的研制和开发,也均投入生产和应用,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

1980年以后,他指导开展己内酰胺磁稳定床加氢研究,使我国裂化催化剂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闵恩泽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他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从60年代,闵恩泽已经多种疾病缠身,并被发现有肺癌,切除两片肺叶和一根肋骨。但是他没有放弃中国的石油催化事业,一直坚持工作并不断取得突破进展,至今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3谢延信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男,55岁,河南焦作煤业(集团)鑫珠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机电科工人。

1973年,刘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刘延信后改姓为谢)。

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再也没有站起来。一老,一瘫,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

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没有垮、孝心没有变、责任没有失、良心没有丢。他隐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担负起让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

4钟期荣胡鸿烈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

两位均已89岁高龄,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1987年胡鸿烈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第八届开始,他连续两届获委任为全国政协常委。

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青年时代已经是民国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1953年两人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自资创办树仁学院,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香港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

35年来,胡氏夫妇为学校拼尽心力,生活非常节俭。胡鸿烈更不惜以迟暮之年,回律师楼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为学校大楼挣工程费。据估算,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1979年,胡博士获邀回大陆,出席中国国庆三十周年纪念,获邓小平接见,成为第一位踏足内地的立法局议员,并在1987年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

5陈晓兰坚守医德无私无畏医生

陈晓兰,女,55岁,原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近年来,陈晓兰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达20多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因此被央视评为2006年度“3?15质量先锋”。

在她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她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在她的推动下,国家专门多次下发文件,取缔和查处了七种一度使用很广的伪劣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曾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肯定和奖励。

目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正式聘请她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

女,27岁,中共党员,从1998年9月起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

罗映珍的丈夫罗金勇是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民警。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罗映珍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不但热心本职工作,而且热爱公安事业、关心支持缉毒工作。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的奉献之歌、正气之歌、爱心之歌。

2005年10月1日,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罗金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

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并在特殊的体位下能喝水。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们都说,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唤醒了沉睡的丈夫。

2006年,她被评选为感动云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国妇联、云南省妇联分别授予罗映珍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临沧市公安局还授予罗映珍二级警司警衔。罗金勇及其妻子罗映珍的先进事迹经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积极支持好警嫂罗映珍。

7李丽湖南张海迪

女,45岁,衡阳人,1岁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在多舛的命运里,她不仅没有怨天尤人,还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

8李剑英英雄试飞员

李剑英,河南郑州人,空军上校军衔,历任飞行员、飞行中队长、领航主任等职。

9孟祥斌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

男,28岁。第二炮兵某旅机要参谋。

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再次沉入水中。13时40分,被打捞起来的孟祥斌被送往医院急救,但是却没能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

12月4日,在孟祥斌的葬礼上,浙江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

10方永刚把忠诚献给最壮丽的事业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第6篇

伤逝――最后的“儿童节”

临沂市李学国,原本是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每天早晨6点,妻子徐景花准时起床做早餐,一家3口一起吃。7点之前,他准时开车出门,不管刮风下雨。中午,他随便在外吃点。晚上,便定会回家吃饭。

开出租车很辛苦。徐景花常常劝丈夫,早晨不要走得太早,晚上也不要回得太晚,“与其早出晚归多赚几个钱,不如一家三口一起吃顿饭更重要。”一家人过得平淡而温馨。

为了让家里生活好一点,李学国干起活来很卖力。李学国一家在一套7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住了10多年。现在,儿子大了,李学国很想换套大房子。“好好工作,争取尽快换一套宽敞的房子,也好以后留给儿子。”

6月1日这天,李学国盘算着怎么给儿子过节。儿子今年就要小学毕业了,按照惯例,小学毕业后就不再过“六一”儿童节了。然而他没有想到,这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

下午4点多,一家人出门,打算带先到沂河边玩玩,然后在外边吃晚饭。李学国陪老婆孩子在岸上玩了一会儿,看到河边有人捕鱼,到车上取出了小鱼兜,从岸上走到了河边。

这个时候,河南籍游客魏继峰和同乡毕育锋等人,也在这里捞鱼玩,突然,魏继峰一个踉跄,倒在了水里,立刻被冲到深水区。毕育锋看见魏继峰两手不停地乱抓,知道情况不妙,大声呼救。

李学国毫不犹豫,纵身一跃……等救援人员赶到了现场,水面已经恢复平静,他和落水者转眼不见了踪迹。

听到有人溺水,在岸上的妻子徐景花想都没想会是丈夫。他水性好,这么多人在河边玩,怎么会那么巧?

魏继峰体重200余斤,李学国把魏继峰托举起来三四次之后,两人开始下沉,一块被淹没在沂河里,再也没能上来。

39岁的临沂普通的哥李学国走了,没能陪儿子过完最后一个“儿童节”。

震撼――瞬间的大义担当

在亲朋好友眼里,李学国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当别人遇到事情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当别人有困难时他会第一时间赶去帮忙。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古道热肠。他们说,得知李学国救人牺牲时,第一反应是震惊,但第二反应并不是意外。

舍身救人的李学国在纵身一跃的瞬间,用生命的大义担当感动了一座城市。他的英雄义举,得到了社会的至高评价。

目击者毕育锋感叹:“李学国是为了救人才牺牲的,他是英雄!”

中共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建华对李学国的英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他的英雄壮举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新时期沂蒙人的精神境界,是沂蒙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李学国所在的临沂市东方出租有限公司经理耿兆贵眼里,李学国是一名好员工,在他工作半年多时间里,公司从来没有接到过任何一个投诉他的电话。“以1天拉30名乘客算,1个月就是近千名各种各样的乘客”,他的车友告诉记者,“能够让这么多乘客都满意,不是件简单的事。”

李学国义无反顾、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迅速在山东河南两省传开。出殡那天,临沂市400多辆出租车和私家车自发加入,护送他最后一程;上千名素昧平生的乡亲父老纷纷赶来,敬礼献花表达敬意。还有不少人专门从河南赶来,表达崇高的敬意。

几天后,被救者魏继峰的妻子李丽娜料理完丈夫的丧事,从千里之外的河南郑州赶到临沂,诚恳地跪拜三次,感谢李学国的大义之举。

临沂河南商会会长绍龙森说,我们河南老乡应该记着这么一位英雄,牺牲自己拯救别人,同时也搭建起了山东和河南人民之间的友谊。

财富――大爱大义的沂蒙精神

“历史上临沂圣贤辈出,出过很多有大爱大义的人,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沂蒙精神,一直传承到今天。红嫂、沂蒙六姐妹等在人们心中印象很深,这些积累造就了今天临沂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优秀品格。”李建华如此说。

人们喜欢去寻找英雄成长的足迹,感叹英雄的壮举绝非偶然。然而我们更应该深思,为什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英雄会如此之多?是什么力量让沂蒙大地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李学国”?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临沂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在长达12年的革命战争中,沂蒙人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万众一心,积极踊跃支持和投身革命。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涌现出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模范担架队等成千上万的巾帼典型,她们或用自己的乳汁抢救伤员、或舍弃自己的子女哺育革命后代。

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沂蒙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先后建起了44座大中型水库,使鲁南苏北免除了世代水患,改变了山区缺水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此,库区40万农民自愿离开祖辈居住的家园。

1991年初,著名作家李存葆、王光明发表的长篇报告文学《沂蒙九章》中,把九间棚喻为“镌刻在大山间的雕塑”。九间棚是坐落在临沂市平邑县龙顶山上一个村庄,四面悬崖,山高涧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村党总支书记刘嘉坤,带领群众向贫困宣战,大规模整山治水,彻底改变了该村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九间棚成了全国艰苦创业的典范。刘嘉坤带领全村人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闻名遐迩的小康示范村。

临沂罗庄区沈泉庄村,靠拉地排车起家的党支部书记王廷江,自愿将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600万元血汗钱无偿献给村里,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早在1996年底,王廷江就组建了陶瓷、建材生产企业――山东江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江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功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股票上市的村办企业。出身农民、不会任何外语的王廷江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在非洲国家设立办事处。昔日贫穷落后的沈泉庄村成了今天的百亿村。

临沂市罗庄区姑娘张广秀,2009年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考取了大学生“村官”,到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出色完成村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福利发放等工作。2010年8月开始,忙碌中的张广秀常常感到脖子疼得厉害。但她坚持做完全村村民的健康档案工作后,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张广秀身患白血病后仍忍受病痛坚持工作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大学生“村官”和当代大学生,感动了全国。社会各界盛赞张广秀为“最坚强大学生‘村官’”。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第7篇

在对人物的塑造上,赵冬苓并不着意表现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对人物形象的简单描述上,而是十分重视对人物心灵深处的剖析,尤其着意揭示主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对英雄模范人物,赵冬苓把他们当做普通人来看待,他们不仅有高尚的信念和追求,也有遇到困难或不被理解时的痛苦和无奈,因此人物写得生动、感人,既能真实地反映出人物的个性,也能真实地反映出人物的典型性。《孔繁森》中的孔繁森舍下妻子儿女和九十多岁的老母亲三次援藏,让许多人不理解,甚至怀疑他对家人的感情,剧作很好地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在西藏的日子里,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家人,当他听贡桑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他要听听妈妈和家人的声音,当妈妈一声“三儿”的呼唤传来时,孔繁森一下跪倒在地下,颤抖地叫了一声“妈”,把他的思恋、内疚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他援藏期满,自治区的领导希望他能留藏,到阿里担任地委书记时,剧中真实地表现了他的矛盾心理,他想回家,守着他那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又放不下西藏的一切,当他最终决定留在西藏时,那种急切回家的心态分明表现出对家中亲人深深的思恋;正是通过这些对孔繁森内心世界的细致描写,揭示了英雄孔繁森的高尚情怀,作为民之子和人之子无法兼顾时的痛苦的心路历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有时这种人生的缺憾或不完美更能打动人,也更有震慑力。《大地缘》中的农业科学家周元应从60年代到80年代近三十年的时光在农村搞科研,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帮农民解决了吃饭的大问题,被农民视为恩人。可是周元应因为长年在基层,科研无法企及高的领域,同时荒疏了外语,因而没评上高级职称,而从国外回来的博士生项昆年纪青青的却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破格评上高级职称,他因此委屈和愤懑,心理极度地不平衡,产生了不由自主的嫉妒心态。尽管这样,他还是坚守在农村基地搞科研。这种真实心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个平凡人的真情实感,增强了周元应的人格魅力。

在矛盾冲突与对手较量中,张扬人物个性,是赵冬苓人物塑造的另一特色。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矛盾,在影视剧中真实地具体地艺术地反映这些矛盾,并在矛盾冲突中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影视剧的成功所在。《任长霞》中,任长霞作为一名公安局长,其职责就是维护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宁。这必然和社会的黑暗势力形成尖锐的矛盾,任长霞正是在和社会上猖獗一时的黑暗势力的斗争中彰显出英雄本色。她刚到登封市上任时,登封市“黑社会”猖狂,杀人案、强奸案、打架斗殴等频频发生,而且历史积案很多,人民群众敢怒不敢言。她知难而进,走街串户了解民情,设置“申控工作室”鼓励广大老百姓检举揭发恶势力犯罪的证据和线索,她被“黑社会”视为眼中钉。正当她带领同事们全力侦查案情时,他们打来了恐吓电话,威胁要对她的儿子卯卯下手。她陷入了深深的担忧和矛盾之中,但她没有退缩,她就是这样和她的同事们面对凶残的黑势力,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最终致使“黑社会”犯罪团伙67名成员全部落网。“砍刀帮”被捣毁,系列强奸案、杀人案、盗窃案纷纷告破,彻底改善了河南省登封市的社会治安,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她的个性也在带领大家和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得到了张扬。当任长霞为集中警力打击本地犯罪集团无形中影响了省级要案进度,和上级领导产生了矛盾时,她仍然把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

而《激情辩护》则描写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并通过矛盾冲突展示了人物的典型性格。《激情辩护》写的是山东姑娘林晓光嫁给了香港商人李良伦。当他们的幼女李南患白血病的灾难来临时,婚姻基础的脆弱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了父亲李良伦的逃逸。年仅五岁的李南将父亲告上法庭,以此展开了两方律师的“激情辩护”。被告方的人女律师陈平,是一个具有现代观念、崇尚理性思维的人,她非常精明又有心计并且有远大抱负,她认为法律上的判决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但面对小女孩生病的惨状和感人的亲情,她内心深处的道德和良知被唤醒,于是,传统道德与现代观念产生了矛盾冲撞,在理性与感情、名利与良知中搏斗,最终她战胜了自我,求得内心的安宁,她的思想也得到了洗礼和升华并成熟起来。

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刻画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是赵冬苓影视作品的又一特点。生动鲜活、独到精彩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增强作品观赏性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银屏上的很多优秀作品都留下了许多让人回味的细节,“多么鲜明的人物,多么震撼的事件,多么深刻的主题,都要倚仗一个个精到的细节来铺垫、来烘托,否则,无人乐意看,看了也记不住,似过眼烟云,过目即忘;似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1)。所以,细节关乎着人物的塑造和一部作品的成败。赵冬苓的作品精彩的细节描写处处可见,作品中的人物因细节而血肉丰满。

《大地缘》中,有两处农民给基点组的科学家送干粮的细节感人至深,通过农民对科学家的真挚的关爱和真诚的感谢,彰显出这些农业科学家的崇高和伟大。一次是灾荒之年,基点组的粮食供应不上,为了搞试验,四位农业科学家饿着肚子没日没夜地呆在试验田里,终于基点组长曾守朴和周元应体力不支晕倒在试验田里,当乡亲们知道科学家们饿昏了时,他们把家中最珍贵的东西都拿来了,只见屋中到处放着篮子、筐子、碗、盆之类的东西,里面装着窝头、瓜干、地瓜、野菜,那可是当时救命的东西。第二次是在科学家不懈的努力下,终于让盐碱地长出了庄稼。丰收了,农民们端着新小麦做的馒头送到基点组,争着抢着让他们的恩人先尝尝,面对着一篮篮、一篓篓雪白的馒头,他们既感动又着急,这么多馒头真不知该如何办才好,县委王书记帮他们解了围,“就一家馒头上咬一口吧”,基点组长曾守朴流着泪水走向一筐筐馒头,每筐馒头掰下一口和着泪水吃下去,馒头筐排成了长队,人们同样是流着泪水静静地注视着他。通过这个细节展示了农业科学家们渴望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心甘情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牺牲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和农民的血肉亲情,农民的朴实和知恩图报的善良本性。《上学路上》,家境贫寒的王燕为了能继续上学,一个暑假历经艰难,终于挣够了新学期的学费,开学那天准时出现在学校里,摊开的小手里放着被汗水浸湿的二十四块八毛钱。这一细节将一个农家女孩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生动鲜活地表现出来了。在《孔繁森》中,孔繁森为两个孤儿洗澡的细节,用胸膛为藏族老阿妈焐脚的动人场面,让我们看到作为英雄的那种博大的爱和无私的给予。

电影《郑培民》也正是通过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将一个朴实、高尚、无私的省委书记郑培民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且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人的心。郑培民的妻子一直是新华书店的一名普通职工,上班要来回走一个多小时,他从没想要给妻子调换工作,也从不让妻子搭便车,他想到的是给妻子买来一双双胶鞋减轻她的劳累。剧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郑培民在一个城门洞里给老伴买鞋,三元钱一双,他掏出五元钱给卖鞋的,然后等着人家找两元钱,他非常自然地做着这一切,这时的他就是一名普通的百姓,而不是一个省委书记。这个细节展示了郑培民的平民心态和对妻子的关爱,而正是这种平民心态,让他时时刻刻牵挂着人民的疾苦。还有在心脏病突发,生命的危急关头,郑培民仍然没有忘记嘱咐司机:“不要闯红灯”。只有真正的大胸襟才能达到心中无我的境界,才能在生死一线间还这样坦然。这些朴质自然的细节,以小见大地揭示出他的心灵世界,体现出他的伟大和崇高,令人难忘。

赵冬苓塑造的一个个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特点是“真实”。鲁迅曾说过:“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2) “真实的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惊人的。”(3)追求真实,是她的影视作品的艺术风格。她作品中的人物,不论是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楷模,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很强的真实感。这也正是她的作品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真实是赵冬苓影视作品人物塑造的灵魂,为了塑造出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每一部影视剧她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她对她剧中的主人翁达到了心心相印的程度。为了写《孔繁森》,她踏上了西藏这片土地,实地采访孔繁森的事迹,高原反应使她头痛欲裂,她坚持下来了,采访者泪流满面的倾诉深深地感动了她,她是在被感动中一次次地走近孔繁森,最终理解了他,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然后把这种感觉通过她的剧本传达给观众。她的剧作基本上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上学路上》取材于宁夏的西海固,为了真实,她两次去了西海固,面对令她触目惊心的贫穷和西海固人的乐观阳光,她写了一个小女孩面对贫穷的家境,仍旧没有放弃上学的愿望,这种执著的追求让她付出了许多,却最终实现了愿望。还有《大地缘》……赵冬苓曾坦城地说:“每一次创作的过程,都是一次心血和情感的付出,我和我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为他们的磨难而叹息,为他们遭受的不公而扼腕长叹,电视剧拍成了,质量高低自有观众评说,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部剧我都是用自己的心灵和真情写的,面对生活,我付出了自己的真诚和热情。”(4)

注释:

(1)俞胜利:《细节的力量》,《中国电视》2002年第4期。

(2)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第8篇

十年前,我刚大学毕业,作为技术员,随一个筑路队开进晋西的吕梁山区,参与修筑一条简易扶贫公路。吕梁山的风光相当美,群峰林立,山间还保留着相当稠密的天然森林,里面人迹罕至,野兽出没。

开工不久,筑路队长的小舅子便来到队里,说是度假旅游。他姓徐名章杰,三十来岁,看上去病恹恹的,却对打猎很感兴趣,经常让人带着去山里转。

山势复杂,需要开山铺路,雷鸣般的爆破声终日响个不停,彻底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一些常年猫在深山、昼伏夜出的野兽都给震出来了,大白天也能见到它们逃窜的身影。

一天,徐章杰又带着猎枪,在青工李栋的陪伴下进山打猎。傍晚时,竟真背了一只死金钱豹回来1那是一只雌豹,血迹斑斑的,显然被霰弹射中。徐章杰与那死豹拍了几十张“惊心动魄”的合影,充分展示了他的武松打虎般的英雄气概。最后他叫人掏干内脏,准备风干后做成标本,他要带回省城,永远收藏。

雄豹悲愤报复

第三天上午,徐章杰跟着一个分队去现场看爆破,当时我也在场。十几个人拿着工具正在山路上行走,猛觉路边密林中窜出一个黄影,竟是一头老虎般大小的金钱豹!它狂吼如雷,令人魂飞魄散!

我们大声吆喝着,挥动钢钎乱戳乱打,总算是人多力量大,它未能行凶。我发觉它的目标好像是徐章杰,一直企图越过我们的包围圈。

光天化日之下猛兽袭人,还真是不多见,此事引起了很大震动,工程队长也吃惊不小。有人说那金钱豹饿急了,而当时它并没吃人,甚至没伤倒在地上的人,有的说它被炮震惊了,丧失理智……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头金钱豹并没见好就收,一有机会,它就冷不丁出现。吕梁山山势险峻,密林覆盖,我们修路所到之处,都是人迹罕至。人一反应过来放枪,它马上踪迹皆无,真如同幻影一般。

很快,大伙都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每次金钱豹袭人,徐章杰都在场只要他不在,再松懈金钱豹也置若罔闻。看来,恶豹行凶肯定与徐章杰杀死的那头豹有关了。从体型和块头看,它无疑是头雄的,与被杀的雌豹是一对。如果真如著名生物学家珍・古道尔博士所讲,动物也有情感的话,估计这对金钱豹夫妻的感情是极好的,可以说是相依为命。雌豹无端遇难失踪,雄豹自然悲愤异常!再者,山里金钱豹数量已极少,它很难再觅伴侣,这一切导致了它近乎疯狂的复仇行动……

可是,徐章杰杀死雌豹时雄豹并不在场,它怎么就知道徐章杰是凶手?众人把这事猜得神乎其神,只有我和李栋清楚。因为豹子出现时,徐章杰虽然慌乱间随手一枪奇迹般地打中了金钱豹,但他却吓得拉了裤子,并把臭衣服扔在现场,上面全是他的气味,金钱豹嗅觉极其灵敏,当然认准是他了,它一定要咬死他……

徐章杰自己当然也明白,整天猫在驻地的木板房中再不敢出门。队长想把他送走,但在路上肯定会遭到金钱豹堵截,太危险了。

徐章杰冥思苦想几日,突然向队长献了一计,扬言保证可置恶豹于死地。他这一招的确高明:首先把那雌豹的尸体用铁链系牢在一座陡坡下,用它来引那雄金钱豹,雄金钱豹见到爱妻之身,绝对是要过去解救的。在那雌豹旁边,藏一个大炸药包,只要雄豹一靠近,马上引爆电雷管,炸它个粉身碎骨!这比任何子弹都保险,万无一失。

恶人行凶丧命

队长下了令,几个炮手依计行事。那天,天气晴朗,下午4点多,一切准备就绪,我负责监督,和几个人缩在隐蔽的巨石后,眼盯着几十米外的死雌豹。它趴在那里,乍看还真显得栩栩如生。

一直等了两个多钟头,那雄金钱豹终于露面了,爱妻身上的气味让它惊喜而亢奋,它急匆匆地跑来。

相距还有二十多米时,它停住脚,警惕地打量四周,我们伏下头,大气也不敢出。风迎面吹来,它闻不到我们的气味,果然,它见没危险,径直冲向爱妻。

到了眼前,它发现爱妻已死,而且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立刻惨吼一声,随即它又举起右前爪,在石壁上猛地一抓,当即便抓出几道深沟。我们见状,吓得直吐舌头。

雄金钱豹吼声仍不止息,可是已经变调,到后来,已全然变作了哭吼。几个抓着按钮的后生听得心中很不是滋味,迟迟下不了手。徐章杰突然从后面爬上来,恶狠狠地瞪了我们几眼,他夺过按钮,向下面张望。

恶豹与爱妻依偎在一起,痛不欲生,浑然不觉 徐章杰脸上荡起狰狞的笑意,猛地摁下按钮!

几十斤重的炸药马上爆炸,震得地动山摇,土石乱飞我们捂住脑袋,半晌不敢动弹。徐章杰第一个跳起来,手舞足蹈,仰天大笑“哈哈哈,成功喽”他急不可耐地跑下山坡,准备狂欢一番,我们愣了半晌,也向下面走去。

徐章杰很快跑到那头被炸得稀烂的豹前,大概认出是雄豹,喜不自禁地喝骂:“你不是很凶吗?有本事吃老子啊!吃啊!”他边说边抬脚欲踢。

当时我离他只有十几米,我看到了最不可思议的一幕,我怀疑自己在做梦:那头只剩下半侧身子,血肉模糊的雄金钱豹竟用三条烂腿慢慢从地上站了起来!它与徐章杰面对面,昂起头,近在咫尺,似乎马上会一跃而起,猛扑上去!

徐章杰变调地惨叫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

我们忙冲上去,把他拉到一边,又严阵以待,准备与雄豹拼死一搏。但是,等了好一会儿,那金钱豹并没扑上来。可徐章杰刚才分明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呀,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