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19 11:45:15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第1篇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看过别人使用人民币,有的学生甚至自己有过购物的经历。可看似简单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障碍颇多。特别是到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一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显得很是力不从心。一开始以为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所致,可询问了同事,情况也是如此。为什么简单的人民币计算会使学生如此难掌握呢?这其中是否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如何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学好人民币的计算,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呢?笔者对此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并实施于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正确操作,化抽象为具象,进而提炼方法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决定了在数学学习中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感性经验,鼓励他们多动手操作,多实践才能出真知。

二、化繁为简,从生活中汲取智慧

课本例题7教学“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教材上的方法是单位不同的先换算成同单位的名数再计算,见第二个算式:

1元2角+8角

=12角+8角

=20角

=( )元

计算过程用了三步递等的形式,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递等式。学生对复名数本不够熟悉,还要弄懂两次换算、计算,并且要掌握递等式的演算格式,名为“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实际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啊!可否简化教材,使学生更易接受呢?回想生活当中的购物体验,我们平时购物付钱时往往是把单位相同的钱币合并计算。在教学时我大胆尝试,不采用教材上的先换算再计算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1元2角,再拿出8角,引导学生把单位相同的钱币合并共10角,接着把10角换成1元,另外还有1元,合起来是2元;最后把操作结果用连等写出来:

1元2角+8角=1元+1元=2元

10角

这样简化了计算和换算的过程,学生更容易弄懂,算式也好写。而这个方法在教学“元、角的减法计算”中也得到了验证。

三、建议调整教材编排顺序,降低认知难度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第2篇

一、从宏观上

明确应用题教学目标,如《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一些新的对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的要求。

《大纲》为了适应义务教育性质和需要,切实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根据国内外应用题教学改革的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一是适当降低应用题的难度。《大纲》规定:整数、小树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以一、两步计算为主,最多不超过三步。由于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作为义务教育,提出的统一要求不能太高,这就能使全国大多数学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升入初中打下更好的基础。二是加强联系实际。一方面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如百分数的应用中明确提出利息的计算,把求平均数问题与统计紧密结合起来等,另一方面强调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编成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或作一些简单的统计,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具有自觉地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态度,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手中的有用工具,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注意体现教给学生解题的一般策略。《大纲》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这实际上体现了培养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策略。为了使之更加具体,在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中还明确提出分阶段要求。在一年级要求学生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二年级要求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四是要求适当加强方程应用题及其与算术解法的联系。比如在教学简易方程ax+bx=c这一类型,相应地扩展了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这不仅可以用来解答较多的整数、小数应用题,而且可以用来解答一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样还降低了所解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难度。

二、从微观上,对教师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几点教学方法建议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改革的经验及个人参加试验工作中的体会,对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题几点教学建议。

(一)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

解答简单应用题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无论整数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都是一样,它们有共同的教学规律。打好整数、分数简单应用题的基础就为解复合应用题做好了准备。

1、初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解答一切应用题的重要基础。虽然应用题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但是都是四则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分成不同的层次来教学。低年级要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理解每种运算的含义。例如减法,只要通过摆物品和图画等使学生懂得是从一个数理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高年级再进一步抽象,使学生懂得减法是已知两数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高年级教学分数除法也是从乘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理解的,这样就便于在解应用题时实际应用。

2、使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一项基本功。即使是简单应用题也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决不能因为应用题简单而忽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分析清楚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3、紧密联系运算的意义来选择运算方法,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运算的意义,把对运算的意义的理解与应用直接联系起来,很容易确定运算的方法。例如,当学生分析出要把两个数合并,就联想到用加法;当分析出要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就联想到用减法;当分析出要求几个几是多少,就联想到用乘法;当分析出要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或者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联想到用除法。由于运算的意义与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起直接联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一方面学会应用运算的意义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自觉应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检验的良好习惯。解答应用题也要注意培养检验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另一方面可以为培养检验复合应用题的能力打下初步基础。检验应用题要比检验四则计算更复杂一些,首先要重新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然后再看列示、计算、答案是否正确。较高年级还可以通过改变应用题并解答来检验。通过检验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对解答结果的负责态度和自信心。

(二)积极借鉴好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寻找数量关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如在日本小学数学中,应用题多有开放题型的教学内容的编排。 所谓开放题型,是给学生一个具体场面,让学生由此找出与数学有关的内容,找出多种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量与测量的长度单位km、m时,便出了一道示意图,图中均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并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找到相关的数量关系。如问题为,如图所示,从小红家到学校有几条不同路线? ①如果经过银行,要走多少km多少m? 如果经过市役所,要走多少km多少m? ②比较一下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和路程。 从这个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放题型的意义。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而且学会了用数学方法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使学 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把数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的态度。课后学生可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画出到学校的线路图。

三、结语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第3篇

苏联对数学教学进行重大改革(以下简称“大改”)是从1969年开始的。在这以前,小学是四年制,设算术课,主要内容有整数四则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中学第一年(称五年级)和第二年(称六年级)的第一学期继续设算术课,系统地学习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以及几何初步知识(包括三角形和圆的面积等)。六年级第一学期算术课每周4课时,另外2课时开始学习代数。因此可以说,中小学一共以五又三分之一学年的时间教完算术全部内容。这在当时各国的算术教学中,是进度最快的,教学质量最高的。但是在苏联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负担重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材的选择与安排问题。60年代初曾把一至三年级的教学内容顺次向下一个年级移一些,例如把100以内整十数四则运算从一年级移到二年级,把1000以内整百数四则运算从二年级移到三年级,把三位数乘除法从三年级移到四年级,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是内容和要求偏难、偏高,在安排上也有重复。此外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得比较死,教学效率不高。

早在1957年,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就开始研究小学教学改革问题,着重解决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理论问题。与此有联系的是建立小学各科教学的新体系。1957年开始实验,到1961年,学生用4年的时间除学完原来小学四年级规定的算术内容外,还学了五年级的一些内容。以后继续进行改革实验,结果以3年的时间学完原来小学四年的算术内容,还多学了一些代数初步知识,从而初步建立起小学三年的数学教学新体系。后来他在实验总结中谈到他的新教学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1.把教学建立在高难度的水平上(当然要严格掌握难度的分寸);2.高速度地学习教材(也要注意速度合理,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3.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这些教学思想的改变,对当时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个很大的冲击,对后来算术教学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 60年代末至70年代一至五年级数学教材的改革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有较快的发展,1957年卫星上天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随之而来对数学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后来公布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指出的,“要求学生在数学的发展和知识、技能、技巧方面,必须为他们学习在现代生产条件下从事实际活动,为他们学习较高水平的课程(物理、制图、化学等)以及进一步在高等学校学习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1958年以后,美欧各国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对于苏联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影响。

1964年末开始了起草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工作。1967年初公布了小学(改三年制)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大纲中吸收了赞可夫以及其他专家的实验研究成果。1968年公布了中学(四至十年级)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69年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1970年四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后来对大纲曾做了一些修订,相应地各年级数学课本也做了一些修改。

(一)这一时期一至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

一至三年级:在算术方面,除教学多位数四则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外,还增加了一些作为口算加、减、乘、除法的基础的运算性质,如和加上一个数,一个数减去和,和乘以、除以一个数等。新增加一些代数初步知识,如不等式,用字母表示数,求代数式的值,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同原来的大纲相比,增加了圆的认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但删去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移到中学)。

四、五年级:除了把原来的中学算术内容学完(只教正比例),在代数知识方面,增加正负数,一元一次方程;在几何知识方面,增加的比较多,如合同图形,角的二等分线,补角,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对称,平移,简单的尺规作图等。此外,还增加了集合的初步知识,如子集、交集、并集、集合的分类等。

可以看出,前五年不再单纯地学习算术,而编入一些代数,几何的一部分知识,并适当增加现代、近代的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综合的数学课程。这同原来的算术课程相比,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另外同欧美各国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后的五六年级相比,数学水平仍是比较高的。

(二)这一时期一至五年级数学内容的编排体系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减少整数的循环。例如在小学取消了20以内的四则运算这一圈,删去20以内的乘除法,而把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入100以内的加减法;把原来小学四年级的整数四则运算的系统整理并入新的四年级(中学第一年)。

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算术、代数和几何齐头并进,相互配合。在小学,以算术知识为主,适当出现一些代数、几何初步知识。讲10以内加减法时,就出现最简单的方程,如x+5=8,x- 3=5。以后还出现列方程解一步应用题,二、三年级逐步增加难度。一年级还出现直线、线段、多边形、直角。二年级出现折线、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等。三年级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四、五年级则以算术和代数知识为主,配合几何知识,把算术和代数打通,按照数概念的发展统一编排,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四年级首先讲自然数和自然数四则运算,结合除法出现分数概念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时配合出现等式、不等式、解方程、角、长方体体积。然后讲小数概念和小数四则运算,配合出现米制计量单位、百分数、比例尺、统计图、角的度量、三角形内角和及面积、尺规作图等。五年级先讲正负数,把数的范围扩大到全部整数。配合出现集合的运算、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对称、平移、几何作图等。然后讲有理数,以正分数运算为主,适当出现一些负分数四则运算,还配合出现比例、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一些几何作图。在具体安排每一部分内容时也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改变传统的加减分编的方式,使有关的加减法互相穿插和对应。对简单应用题,则把有联系的加以分组,适当集中教学。

3.按照理论知识指导数学概念和计算的原则来安排教学顺序。有些概念如角、邻补角、合同图形等用集合观点来定义,把这些知识放在集合的初步知识之后。讲口算加减法是以“和加一个数”、“一个数减去和”等运算性质作为算理的依据,就先通过直观讲有关的运算性质,然后再讲口算方法。

4.统一了编写体例。60年代,小学算术课本基本上采用习题汇编的形式,对新知识举例讲解比较少;而中学算术专有课本系统地讲解新知识,另外有一本习题汇编供做练习用。这次统一采取了以习题汇编为主、适当讲解新知识为辅的形式,只是四五年级讲解的部分比小学的稍多一些。

这套大纲和课本经过几年的使用,出现了不少批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新增加的内容,学生难接受。例如,一年级要求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二年级出现含有两步运算的方程,如72-(54-x)=52,学生形式地接受了,但不理解。四五年级教学集合的概念,并用集合的观点定义一些概念等。有些专家认为,“不应该把集合理论作为阐述中学数学的基础。”第二,教学内容过多,学生负担过重。第三,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有所削弱。

1978年开始对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课本做了一些小的修改,主要有:一年级完了只要求学好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并能解答简单应用题,不要求必须学会解答两步应用题,同时把列方程解应用题移到二年级;二年级删去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三年级删去和差积商的变化,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四五年级数学涉及中学数学全部课程内容,由不同单位拟订了几个大纲的修改方案,因为争论比较大,没有确定下来。

三 80年代一至五年级数学教材的改革

进入80年代,苏联对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和课本进行了较大的修改。

1981年,苏联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纲目。一至三年级,强调数学课程的任务是“学习自然数的算术运算及其对最简单的量的应用,直观地介绍几种几何图形及其性质。”这就是说,代数初步知识不再作为小学的一项主要教学任务。只在教求每种运算的未知项时出现方程的形式。同时对除数是二、三位数的笔算除法适当降低了要求。四五年级数学课程的任务,强调“对小学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发展,为学生学习系统的代数和几何课程做准备,学习代数和几何的极其初步的知识。”这就是说,降低了代数、几何的要求。具体调整的内容有:删去了有关集合的知识,等式的性质,几何的变换,较难的尺规作图(如把线段二等分,作角的平分线,根据所给的条件作三角形)等;简化了对称、解方程(改按已知数和得数间的关系来解),增加了最大公约数、球的认识,以及已知两点的坐标求它们的距离。1982年公布了新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不再以集合论的观点处理中小学数学,较多地注意发展和巩固计算技巧。具体内容与1981的教学纲目基本相同。

1984年,苏共中央制定了《苏联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决定把小学学制延长一年,提早到6岁入学。1985年2月苏联公布了普通学校(小学4年,中学7年)的标准教学计划。稍后,又颁布了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其中四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在原三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要求和程度基本相同,但是为了适应四年制小学提早入学的特点,把教学进度放慢,大体上把三年制小学前两年的内容安排在三年内学完,一年级改为每周4课时。二、三年级改为每周5课时。四年级的内容和教学要求与三年制小学三年级的基本相同,每周都是6课时。此外,大纲中还有以下几点修改:1.在10以内数的认识前面加强了准备课,主要增加比较物体大小、长短、形状,认识空间方位,初步认识时间,物体群的比较等;2.把11—20各数的认识和计算单划为一个阶段,加强了进位加法表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3.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教口算的同时增教笔算;4.进一步简化方程,小学只出现最简单的,如x-356=478,6×x=426之类,用方程解应用题也只限一步的;5.适当加强了简便算法;6.有些内容推迟出现,如大于号、小于号改在二年级教20以内加减法时出现,线段和用字母表示点、线段、角移到四年级。经过这样修改,切实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习负担。但是目前仍是少数小学试行,大多数小学仍实行三年制,七岁入学。在制定四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同时,对三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做了相应的修改(第一部分准备课没有变动)。新学制五、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则在原来四、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有:1.删去对称、合同图形;2.增加反比例的概念;3.增加计算器的初步知识。

1986年起,按照新大纲编写新课本陆续出版了一部分。这些课本除了在内容上符合新大纲要求外,初步看到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的编排更加系统,前后联系更加紧密。比过去的课本重点更为突出。例如,过去几何安排较乱,同算术知识联系较差,现适当集中,同算术知识联系有些改进。2.增加了例题,加强了新知识的讲授。四年制小学课本还部分地改变了习题汇编的形式,教学新知识与学生的练习适当分开,题量也适当减少。3.注意适应学生的差异。如另编有练习册或在原课本中编有难易不同程度的练习题,供选择。

总的来看,80年代苏联一至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和要求,发生以下几个较大的转变:1.从算术、代数、几何基本上并重转为以掌握系统的算术知识为主,学习一些代数、几何初步知识,为系统地学习代数、几何做准备;2.从重视理论知识忽视技能、技巧转为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并重;3.从强调用集合论的观点、变换的思想等处理教学内容转为删去这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转变并不意味着恢复到六十年代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以前的情况。由于加强了算术和代数、几何之间的联系,采取了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并重,扩展知识面的同时注意了降低难度、减轻负担,不是使改革全部后退,而是使改革更符合当前苏联的实际,同大改前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前进和提高。

四 近二十年来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苏联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

苏联一至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相应地开始进行的。改革以前,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50年代采用的主要是讲解法,尽管在讲解时注意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但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时运用问答式的谈话法,但是往往是知识的再现,而缺少启发思考。大量地运用着练习法,目的也主要是巩固和熟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到60年代,由于提出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在教法上有了一些改进。强调谈话法要注意启发性,在某些情况下还采用实验法或独立作业法。但是这种独立作业只是带有自学的性质,并作为教师讲解的准备。例如,课本中给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竖式,让学生研究分析,找出乘法的简便方法,然后由教师讲解并加以概括。少数有经验的教师开始注意让学生独立研究一些例子,独立作出结论。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 科学课;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53-001

[案例]

在教学三年级的《神奇的水――水的表面张力》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用滴管往一元硬币上滴水。在第一次教学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直觉思维进行猜测可以容纳的滴数,然后放手让他们说说活动的注意点,同时提醒他们要多次实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放手让他们探究。但上课后,我总感觉课只有“温度”而缺少了“深度”,特别是交流中我发现:学生除了惊叹硬币上能容纳这么多水滴之后,就再无别的收获了,以至于最后的水的表面的张力这个知识点都是我给小结的。

经过反思,我认为第一次教学的失败在于过分放手,而没有对学生的实验加强指导,随后在第二次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改进:

师:“实验完成了吗?把你们组的实验结果告诉大家?”

生1:“我们组猜测3滴,滴了17滴。”

生2:“我们组猜测5滴,滴了30滴。”

生3:“我们组猜测6滴,滴了56滴。”

班上发出惊讶声。

(第三组的滴数最多,说明他们的实验方法是比较准确的,教师这时候相机进行实验方法的指导正是时候。充分放手让其实验之后适时指导。)

师追问:“你们组滴数很多,能说说你们的方法吗?”

(反思在第一次教学中,把实验方法指导放在实验前,有其不合理的地方:学生没有做实验的基础,自然他们提出的方法就比较零碎,答不到要点,即使答到了要点,其他同学急切于实验,他会认真听吗?而这次不同,一则有了基础,答起来比较到位,二则其他组惊讶于56滴的结果,自然在方法指导的时候,他们就会听得特别认真。)

生3介绍方法。

(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真知。)

师:“如果让你们现在再猜测,你们觉得可容纳多少滴?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生:“40滴,32滴,56滴。”

果然第二次学生汇报过来的数据就比较接近了。

师:“看来你们第二次的猜测是比较科学,比较合理的。”(板书:科学的合理的猜测。)

“想想为什么一枚小小的硬币上能容纳这么多的水滴呢?”

生1:“我发现硬币上有高出来的地方,所以水不容易溢出来。”

生2:“不对,不对。水面要高出很多呢!”

(有了矛盾,肯争论是件好事情,这样学生才会更仔细的观察,认真思考,以辩明真相。)

师:“那我们进行第三次实验,你觉得这次实验的重点应该是?”

(适时指导,引导进行第三次实验。)

生:“仔细观察。”

学生进行第三次实验。

生1:“我发现硬币表面虽然有个高出来的部分,但水面高出来很多。”

生2:“我也发现了……”

生3:“水面不是平的,好象是鼓出来的,像个小馒头。”

生3:“像我早上吃的小笼包子,底是平的,上面是凸出来的,圆的。”

(学生已经把所学的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了。)

生4:“好象有东西把水包了起来。”

(“包”这个词的表达多么贴切,三年级的孩子能这样的描述,已经大大地超过了预期的目标,老师的层层的实验指导,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究的喜悦。)

生5:“我好象在书上看到过的,是表面张力。”

……

(没有比这更让人幸福的事情了,学生在第三次实验的时候自己通过观察,比较,找到了原因所在,他们的探究成果可见一斑。我想这时他们的成就感一定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教师层层的实验指导没有白费。)

[案例思考]

现在课改已经好几个年头了,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己的动手,放手探究更成为了我们科学老师的共识,但放手探究不等于放弃引领。放手之后的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很多,但在只是放手的课堂上,学生动脑的机会是不是也多了很多呢?在一堂热热闹闹的科学课之后,学生的头脑依然一片空白,这样的教学是不是有效的教学呢?

我觉得科学老师在上科学课的时候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1.最大限度的效益来自对实验过程的科学设计

以上述案例为例子,教材设计的这个实验,我想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认识到一枚硬币上能容纳多少滴水,这样简单的实验在家里也能轻轻松松地完成,又何必要老师花上40分钟来指导?所以教材编写此实验的关键,是要从简单的实验过程中培养三年级学生不简单的科学素养,这才是教材编写者的初衷。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此节课的时候,需要有层次性,每一层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每一次的实验都需要老师引导孩子完成不一样的目标,以逐步培养完善孩子的科学素养。

在第二次的课堂中,孩子们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实验是需要反复去做的,实验的结果是需要反复去怀疑,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是建立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的,这样的怀疑精神,这样的反复求证的精神,我想要远远比仅仅认识到一枚硬币上能容纳几滴水更为重要!

2.实验可以简单,实验过程不能简约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热胀冷缩的时候,我想大概都是用教材上提供的实验器材:一个铁球和一个刚好能让铁球穿过的铁环,来做演示实验。实验过程漫长而又无味。但有老师就别出心裁地提供给孩子青霉素的空瓶子和一根蜂王浆的细吸管,让孩子们自己摆弄,摆弄的结果是器材很简单,但实验的过程却非常的丰富有趣,有些小组自然而然的将瓶塞上插上吸管,单手握住瓶子,就可看见吸管中的水注快速上升,简单明了。既可人人动手参与,又省去了烧烤铁球的麻烦,何乐而不为?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第5篇

关键词:细节;探究;空气有重量吗

一、研究缘起

从事多年高段科学的教学工作,今年偶然的机会让我执教三年级的《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拿到教材着实被震到了。三年级的孩子,从没好好小组实验的经验,难以把握的教材难度……摆在面前的都是困难。突然想起了汪中求写 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此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曾拜读多遍。“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张瑞敏也这样说。就这样吧,以细节来取胜,或许真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

二、提供有结构材料,让探究水到渠成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科学课中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典型的,结构层次明显的,安全有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材料。” 学生能通过这些材料的探索来高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空气有重量吗》一课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自主探究存在一定的困难,提供怎样的材料才有利于孩子的探索是笔者设计整堂课结构时考虑的重点问题。

(一)纵观整堂课,从导入到学生小组探究到深入探究整体构思就是通过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形成一条隐形的线索。导入部分出示的是“最小为0.05千克”的电子秤,发现称不出气球的重量,让孩子产生认知矛盾,顺利揭题。学生小组实验时提供的是最简易天平,小组实验后为孩子提供的是老师改进后的天平,发现老师自制的天平是用指针来显示平衡的,重量增加后也是用指针来显示的,实验更精确,效果更明显。让孩子通过比较发现实验仪器是可以慢慢改进的,直到出示“最小刻度为0.01千克”的天平,轻松地称出了气球里空气的重量,让孩子深刻领悟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测量工具也在逐步改进。通过利用这样一组有结构材料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不但亲历探究的过程,还能获取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研究得到的科学知识,感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二)导入部分出示的是“最小为0.05千克”的电子秤,称出的重物也是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学生的书包一瓶水一盒粉笔一个气球,重量由重到轻,不仅让学生建立起物体是有重量的,而且轻重是有轻重区别的概念,也让学生既关注到测量工具的问题,又关注到空气是否有重量(发现称不出气球的重量),从而合理揭示出课题。

(三)学生小组实验时用的材料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考虑到三年级孩子用绳子打结时打不紧容易位置移动,于是在细竹条下部挖了个倒三角形,将绳子打好并扣住,位置就固定住了。三年级的孩子相对来说手劲较小,实验时可能会遇到打气又放气、重新打气等情况,于是在气球上加了个固定装置,使学生非常方便就能操作,排除了很多干扰实验成功的因素。

三、使用合作学习方法,使探究降低难度

“主动、探究、合作”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教学理念,但10多年来,这种新教学理念并没有转化为可见的课堂学习方式,而是形成了一种“说做相悖”的尴尬局面:学生一听老师说“下面开始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就立刻凑成一堆叽叽喳喳、吵闹不休。我们的老师对合作学习理念理解不到位,对合作学习的课堂缺少方式和方法,导致孩子不知何为合作,更不懂如何合作。“合作学习”是我校长期开展的教育研究项目,对此有我们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采用多种调控策略,将长时探究进行到底

喻伯军老师是这样对小学科学的“长时探究”作解释的:“它是科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需要集中力量对一个课堂活动进行探究,避免造成教师指令下的学生操作活动,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不难看出,小学科学“长时探究”就是指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尽可能让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作出有效的较长时间的探究,使学生在课堂上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笔者觉得长时探究还有一个头疼的问题是实验后的记录与讨论,在这一课中笔者将实验记录单改为了“实验回忆单”。实验完成后,每个同学安安静静地完成“回忆单”,这不仅是孩子内化知识的过程,而且教师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课堂的效率与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每个孩子对着自己的回忆单讨论时又有话可说,也会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样实验后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

五、结束语

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如是说:“战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前期做得越细,战略定位越准确。”《空气有重量吗》一课让笔者有机会进行了一次实施,深深体悟到“再好的战略也必须落实到每个细节的执行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1.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第6篇

    香港地区中学生物教育和教学的安排分为三个阶段:中学一年级至三年级是以科学科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综合方式进行的,中学四年级和五年级是以生物科单独方式进行的,而中学六年级和七年级则是以生物科高级 补充程度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香港地区大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科在五年级就结束了,而部分学生需要升入大 学将深造有关的专业时,还需学习生物科高级补充程度的内容。

    香港地区中学课程纲要中生物科课程纲要(中四至中五)包括七个部分:宗旨及目标、课程纲目、教学时 间的分配、教学课程、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参考资料和视听教材。本文只介绍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香港教 育署建议学校采用的1991年版本内中学生物科课程纲要里的明确学习目标部分。明确学习目标的基本精神 :一是在于辅助教师选取教材、教学活动及教授方法;二是可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引和评鉴学生的依据。明确学 习目标与纲要中的宗旨和目标、纲目相比较,对教师的教授和对学生的学习两方面要求都更具体和详细。同时 ,明确学习目标也是指出能力中等的学生修毕课程的个别部分后所应达到的学业水平。

    香港地区中学生物科课程纲要中的明确学习目标务求详尽,包括课程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所有要求,但 中一至中三课程内的一些较基本的教授目标已删除,因为要达到这些目标,本课程前部的目标应先达到。例如 ,第三章人体呼吸器官的构造,要达到“能叙述在呼吸道上空气的润湿、过滤与温暖过程”的教授目标,必须 先达到“能跟寻外界空气进入肺泡的通道”的目标,因此本目标不与前目标重复,已删去对前目标的要求。同 时,教师无须为其本目标所局限,可随本身的教授方式和学生能力编订其他教授目标或修定本目标以作施教之 用。

    香港地区中学生物科课程的明确学习目标既是教师的具体教授目标,又是学生的具体学习目标。都是在纲 目、宗旨和目标总的指导下的具体要求。本教学目标经常提及的两组意义相似的术语的内涵是:第一组旨在达 到事实的记忆,包括“阐释”、“叙述”及“指出”。“阐释”一词用于一些基础概念的正规定义。“叙述” 一词指对现象或过程的回忆。而“指出”一词对于学生只需要回忆一部分现象或过程时使用;它也界定了教学 的范畴。第二组术语与科学实验有关,包括“设计”、“进行”、“示范”及“叙述”。当有多个可行的实验 方法时,学生需要“设计”一个实验,并将先前所学的应用在实验装置上。在进行实验时,可能需要记录数量 化的数据或作长时间的观察。要求学生“进行”的实验,通常较注重实验技巧,而实验的内容可在教师参考资 料或课本中找到。某些实验结果可用作“示范”某些现象。例如,将试纸放入或将气体通入溶液内,所用的技 巧较简单。“叙述”实验指要求学生认识某些实验如何进行及其预测结果,而重点不在实验技巧上。

    香港地区中学生物科课程纲要中的学习目标:

    第一章 生物的种类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1.指出生物的多样性。2.将动物分为有脊椎类和无脊椎类。3.将脊椎动物分为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4.观察植物的外表特征,将它们分为有花及无花植物。5.将无花 植物分为藻类、真菌类、藓类及裸子植物。6.用二叉式检索表将生物进行分类。

    第二章 细胞

    1.通过细胞的基本构造的学习,学生应能:

    (1)认明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的基本构造。(2)指出下列细胞构造的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叶绿体、细胞核及染色体。(3)辨别动物细胞及植物细胞。(4)制备生物组织的暂用玻片以观察细胞构 造。(5)正确操作光学显微镜以观察玻片。

    2.通过细胞内的生命程序的学习,学生应能:

    (1)就细胞中进行的分解代谢和组成代谢过程说明代谢作用的意义。(2)说明酯在代谢作用中的功能 。(3)说明酶的蛋白质本质与其特性的关系。(4)以“锁钥假说”说明酶活性的专一性。(5)以实验显 示过氧化氢酶在动植物内的存在。(6)以简单实验示范酸碱度值及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7)阐释扩散作 用、渗透作用及主动运输。(8)叙述在活细胞内扩散、渗透及主动运输的现象。(9)说明细胞膜的选透对 渗透作用及主动运输的重要性。(10)以简单实验示范渗透作用及细胞膜的选透性。

    3.通过细胞分裂的学习,学生应能:

    (1)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强调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及分离。(2)说明有丝分裂对维持染色体数目的 重要性。(3)顺序排列玻片或显微照片中的有丝分裂程序。

    4.通过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的学习,学生应能:

    (1)指出细胞为大多数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2)指出结构的三个层次为组织、器官及系统。

    第三章 维持生命

    1.食物与营养作用

    (1)通过营养方式的学习,学生应能:

    1)辨别自养式营养及异养式营养。2)辨别动物式、腐生式及寄生式营养。3)说明白霉或根霉及绦虫 如何获得食物。

    (2)通过人体所需食物的学习,学生应能:

    1)辨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下列特性:a.主要组成元素;b.食物来源;c.代谢功能;d .能量值。2)指出维生素(A、C及D)、矿物质(钙及铁)及食用纤维;a.它们的食物来源;b.它们 的代谢功能;c.缺乏时所引起的影响。3)以简单实验测试常见食物中是否含有还原糖、淀粉、脂肪及蛋白 质。4)以二氯酚靛酚(DCPIP)测试食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5)说明人对均衡膳食的需要。6)指 出人类的年龄、活动及怀孕和食物需求的关系。

    (3)学习了哺乳动物的营养作用以后,学生应能:

    1)说明摄食、消化作用、吸收作用、同化作用及排遗作用。2)从哺乳动物牙齿纵切面简图中认明下列 结构:齿冠、齿颈、齿根、牙釉质、牙本质、髓腔、神经纤维、微血管、牙骨质及齿龈。3)叙述各种不同牙 齿的功用。4)比较人类的乳齿系及恒齿系。5)概述蛀牙的成因。6)说明蛀牙的预防方法。7)设计透析 管模型显示小肠对不同大小食物粒的分别透性。8)从已解剖的哺乳动物消化管中认明下列结构:口腔、唾液 腺、牙齿、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胰、肝、胆囊、胆管、阑尾、盲肠、结肠、直肠及肛门。9)指出消 化道的蠕动将食物推动。10)说明食物在口腔、胃及小肠中机械性及化学性消化作用的重要性。11)写出 产生碳水化合物酶、脂肪酶及蛋白酶的器官。12)叙述碳水化合物酶、脂肪酶及蛋白酶的作用。13)以简 单实验示范淀粉酶对淀粉的作用。14)以简单实验示范胆盐对油的作用。15)说明小肠结构如何适应于吸 收食物。16)认明绒毛中的下列结构:单层上皮、微血管网及乳糜管。17)跟寻养料经消化后由循环系统 运抵身体组织。18)指出被吸收后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及甘油的用途。19)列举肝的功用包括:调节 血糖;贮藏糖元、铁质及维生素;制造胆汁及分解过剩的氨基酸。20)指出大肠的功用。

    (4)通过学习植物的营养作用,学生应能:

    1)叙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下列的化学反应:

    (附图 {图})

    2)设计简单实验以显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叶绿素及二氧化碳。3)指出光合作用产品;a.储藏;b .释放能量;c.转化成其他产品以助生长之用。4)认明在显微镜下叶的切片中光合作用有关部分的构造。 5)指出氮对合成蛋白质及镁对合成叶绿素的重要性。6)指出化学肥料能对作物提供额外的矿物质。

    2.呼吸作用与气体交换

    (1)通过学习呼吸作用,学生应能:

    1)阐释呼吸作用是一个由酶分解食物逐步释放能量的氧化过程。2)认识生物体内所释放能量的各种用 途。3)以简单文字方程式表达需氧呼吸及缺氧呼吸的过程。4)就氧的需要、能量的释放的多寡及呼吸后的 生成物三方面分辨需氧呼吸和缺氧呼吸。5)指出和说明引致肌肉中乳酸积聚与氧债出现的因素。6)设计简 单实验以显示动物及萌芽中的种子可产生热能。7)设计简单实验显示动物及萌芽中的种子能放出二氧化碳。 8)设计实验以显示经酵母菌发酵的葡萄糖可产生乙醇及二氧化碳。

    (2)通过学习人类的气体交换,学生应能:

    1)从胸部的简单切面图认明以下的结构:喉、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肺脏、胸膜、胸膜腔、肋骨、 肋间肌、横膈膜及心脏。2)认明已解剖哺乳动物内的呼吸器官。3)叙述在呼吸道上空气的润湿、过滤与温 暖的过程。4)叙述肋间肌及横膈膜肌在肺换气过程中的作用。5)利用模型解释肋间肌及横膈膜在肺部换气 过程中的作用。6)认明利用模型代表肺部换气过程的缺点。7)解释吸入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其成分不同的原 因。8)以记录腊烛在集气瓶内燃烧时间比较吸入及呼出气体的含氧量。9)用石灰水或碳酸氢盐指示剂设计 简单实验,比较吸入及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量。10)认明肺泡中能帮助气体交换的结构和特征。11)解释 氧及二氧化碳如何经扩散作用而透过肺泡膜。12)设计简单实验以比较运动前后的呼吸率。13)设计实验 以量度肺活量的大小。14)以能量需求的不同解释运动如何影响呼吸的速率及其深度。15)设计简单实验 以显示香烟含有焦油。16)指出吸烟可危害健康。

    (3)通过学习植物的气体交换,学生应能:

    1)叙述光量与叶中气体交换的关系。2)解释叶片如何进行气体交换。3)设计实验以研究光量对植物 二氧化碳交换的影响。

    3.水与生物

    (1)通过学习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学生应能:

    1)认识水是一种代谢物又是细胞的主要成分。2)就水作为溶剂及作为运输与化学作用的媒介解释其重 要性。

    (2)通过学习生物与水的关系,学生应能:

    1)解释保持细胞及体内液间渗透平衡的重要性。2)解释浓度不同的盐水对红细胞的影响。3)以渗透 作用解释植物细胞的硬胀及软缩状况。4)解释浓度不同的蔗糖液对细胞的影响。5)设计简单实验以观察浓 度不同的蔗糖液对马铃薯条的影响。6)阐释蒸腾作用的定义。7)设计简单实验以显示水分如何经蒸腾作用 丧失。8)叙述如何简单地以蒸腾计显示影响蒸腾率的因素及讨论该装置的缺点。9)解释光量、温度、相对 湿度及空气的流动如何影响蒸腾率。10)解释陆生植物及水生植物叶上气孔的分布和蒸腾作用的关系。11 )利用氯化钴纸以比较叶片两面失水的速度。12)解释叶子浸入热水后为何会放出气泡。13)从双子叶幼 根横切面中认明以下结构:根毛、表皮、皮层、木质部、韧皮部及维管束。14)解释蒸腾作用如何帮助根部 吸收水分。15)解释根部的构造如何适应吸收水分。

    4.生物的运输作用

    (1)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学生应能:

    1)认明血液涂片中的红血细胞和白血细胞。2)从下列各方面比较红血细胞、白血细胞与血小板:产生 的地方、形状、大小、数目及功能。3)列出血浆的主要成分。4)说明血液对于运送气体、养分、排泄物、 激素及热量等的功能。5)指出氧在红血细胞中以氧合血红素的形式输送,而二氧化碳在血浆中以碳酸氢盐离 子形式输送。6)指出在输血时ABO血型应如何配对。7)以简单实验显示氧及二氧化碳对加入柠檬酸盐后 的鸡血的影响。8)以简单实验显示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9)绘出示意图以显示肺循环及体循环。图中应包 括以下结构:心脏、左心房(心耳)、右心房(心耳)、左心室、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肺、大动脉、上 腔大静脉、下腔大静脉、肠、肝脏、肝动脉、肝门静脉、肝静脉、肾动脉、肾静脉、肾脏、头、手、腹及腿。 10)从图中认明心脏的下列结构:右心房(心耳)、右心室、左心房(心耳)、左心室、二尖瓣、三尖瓣、 半月瓣、腱索、肺动脉、肺静脉、大动脉、上腔大静脉、下腔大静脉及中隔。11)解释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关 系。12)认识心肌血液供应不足为导致心脏病成因之一。13)进行简单实验以显示鱼尾鳍、蝌蚪尾或蛙蹼 微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情况。14)认明在已解剖的哺乳动物体内的主要动脉及静脉。15)辨别动脉、静脉及 微血管在结构上的区别,并指出此区别与其功能的关系。16)显示前臂的静脉膜的作用。17)叙述血液如 何受以下条件影响而产生组织液:a.微血管壁的薄壁;b.微血管与组织液间的压力差异。18)叙述淋巴 系统的下列功能:a.将组织液送回循环系统;b.运送脂肪;c.作为微血管及体细胞间物质交换的桥梁。 19)认明促使淋巴液流动的方法。

    (2)通过学习有花植物的运输作用,学生应能:

    1)以染剂实验显示水是从根经木质部运输至叶的。2)说明有机养料是沿韧皮部输导的。

    5.支持与运动作用

    (1)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支持作用,学生应能:

    1)指出哺乳动物的骨胳包括:a.中轴骨胳—头颅、脊柱、肋骨与胸骨;b.附肢骨胳——肢骨与带骨 。2)就下列方面说明哺乳动物骨胳的功能:a.支持;b.运动;c.保护体内器官;d.贮藏矿物质;e .制造血细胞。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第7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编排:物质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1(S)-0009-4

新课程提出的“一纲多本,教材多样性”思想明显体现于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中。目前,基于国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与呈现了10种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提供了选择性。基于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呈现不同的特色(表现于不同教材体现的难易程度、活动编排、区域性特点及与学生知识背景的适应性等),也表现了科学教材在适应学生认知与心理规律方面与课程改革要求的距离,对小学科学教材的研究成为促进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必然。因而,本文将以教科版、河北版、苏教版三套使用率较高的教材在物质科学内容层面开展比较与分析。研究其体现的共性与差异,为小学科学教材的修订与选择提供基础性的建议。

1物质科学内容的总体分布

物质科学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三套科学教材编排的特点可以从物质科学内容主题的分布中得以体现。从整体编排看,小学阶段的物质科学内容从简单材料的观察到动态的力学知识再到物质的变化,呈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静态观察到动态变化,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物质科学的内容分布于各册,教科版《科学》教材每册四个单元,每单元7-8小节,涉及物质科学有16个主题;苏教版《科学》教材每册5-6单元,每单元4-6小节,涉及物质科学有14个主题;河北版《科学》教材每册5-6单元,每单元2-6节不等。涉及物质科学有15个主题(具体见表1)。

从三套教材物质科学主题的整体分布与内容来看,呈现了对综合性的共同关注。如苏教版教材中的综合性表现在内容选择上。基于学生的生活设计物质科学单元活动;在内容组织编排上,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不是简单的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供学生相应学习任务与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想象与思考。河北版 教材则提出以“性质与功能”、“运动与变化”、“作用与平衡”、“结构与系统”四组统一概念来整合课标所规定的五大内容标准,每个年级主要围绕一组统一概念组织教学单元;在内容编排上。注重渗透科学与技术教育,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之间的密切联系。

2科学教材中物质科学内容编排的共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物质科学领域划分为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三个主题。其中“物体与物质”包括“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利用”:“运动和力”包括“位置与运动,常见的力。简单机械”;“能量的表现形式”包括“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热现象,光的传播,简单电路,磁现象,能量的转化”。课标进一步明确学生通过这些主题内容的学习。不同主题层次的观察与探讨,可以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了解位置与运动的概念。知道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了解常见的简单机械;认识声、热、光、电、磁这些物理现象,并知道它们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能量可以转换,能量可以通过物质以不同的形式传递。能量是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要尽可能的避免浪费能源。

2.1强调科学知识的基础性

三套教材所选择的物质科学内容强调科学知识的基础性,是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三至六年级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处于具体运算与形式运算阶段。其思维体现了“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因而。三套小学科学教材在选取物质科学领域知识内容时关注了:真实性——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多数源于学生日常生活,可通过观察、实验、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来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基础性——科学教材中呈现的概念多为具体概念。在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过程中尽量避免了专业性很强的名词界定,引导学生通过概念的解释及其应用促进理解。以“物体与物质”主题中的“物质的变化”为例(如表2),三套教材呈现了对基础性与情境性的共同关注——教科版利用食盐在水中的溶解与分离阐释物理变化,以碘淀反应阐述化学变化;苏教版利用蜡烛的变化、生鸡蛋变熟鸡蛋、水的三态变化等生活实例来阐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河北版通过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生锈等现象来阐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学生是基于对真实生活情境与现象的观察、实验与体验,形成对物质变化的理性认识。

2.2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其内容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呈现了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四个方面的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是一个比较长周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基于体验而习得,表现为一种从量变到质变过程的特征。因而,具体在科学教材中表现为渗透性、渐进性与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对科学探究的关注。增加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水”为例。课标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为“积极参与有关水的研讨并发表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在辨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这反映在教材中表现为苏教版教材强调“生命离不开水,观察水。神奇的水。地球上的水”。教科版教材关注“观察一杯水。比较水与油、沙。比较水的多少”等活动的设计与呈现,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与水相关问题(如各种液体的流动性、水量的测量方法等)的思考。在交流合作与发表见解中获得体验与发展。

2.3强调科学方法的多元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引导儿童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三套科学教材在内容与方式上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做中学”,具体体现于三套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如教科版四年级(下)“导体与绝缘体”探究活动的设计(整个活动涉及了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认识导体与绝缘体。除了对科学探究的关注之外,三套科学教材极其强调科学实验、观察、类比、建模等科学方法的体现与体验。如苏教版三(上)“常见材料”体现了对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是什么材料组成”、“区分哪些物品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等活动,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三套教材对“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变化”、“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用尺子测量身高”等活动的设计都体现了对科学测量方法及其测量工具使用的强调。模型的建构有助于学生直观观察与解释事物内部构造,三套教材在编写中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建模方法,如苏教版五年级(上)以“手臂的活动模型”这一复杂的人体活动促进学生对杠杆原理的学习与应用,以“红绿灯模型”引导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感性认知与应用。

2.4注重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彰显STSE教育理念

综合性与学科间性是科学课程区别于分科课程的特点之一,三套小学科学教材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科问的联系与综合——如教科版与苏教版通过“耳的结构与功能”主题内容。呈现了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的联系;如苏教版引入《墨子》中的“伏罂而听”,显现出科学的人文关怀。教材在关注学科间性的同时。也彰显了STSE教育理念——表现为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解释生活现象及其应用,如苏教版四(下)“拓展”栏目中“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表现为对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推广新技术、宣传科学、反对迷信等),如河北版四(下)“科学在线”栏目对人工降雨的介绍,将水的三态变化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应用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此外,还表现为与生活相关的科技制作活动的开展,了解技术的科学原理及生活应用,如苏教版和河北版中“制作小乐器”、“减弱噪声”、“无噪声书房”等活动的设计,体现出技术和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对技术的科学原理之关注。

2.5注重科学史的渗透,强调科学本质理解

科学史蕴含着对科学演化历程的审视,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的桥梁。学习科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基于科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科学课程的性质在于体现科学本质的理解,三套小学科学教材都极其注重科学史的渗透与呈现——从所占内容的比例看,苏教版涉及科学史的知识点数占总知识点数的12.8%,河北版为18.1%;从科学史引介的形式来看,有导入、阅读、讨论或专栏——如河北版通过“科学在线”栏目介绍人们对电的认知发展史,教科版六(上)设置了“资料库”栏目,通过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以及杠杆称的家族发展史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特点及其应用。

3科学教材中物质科学内容编排的差异

各套小学科学教材是基于课程标准而编写的,因而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理念、目标、内容与实施方式等。即呈现了多维度的共性。但基于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与教材使用者的特点,呈现了不同版本教材编写的差异。也表现于三套小学科学教材关于物质科学内容的编排中。

3.1对学生认知层次性关注的不同侧重

科学是一门知识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逻辑结构的体现表现为对学生认知层次性的关注,不仅体现于不同年级教材在同一主题内容组织的层级性。而且表现于针对某一主题内容呈现的层级性。以“电磁铁”(物质科学中联系“电”与“磁”的重要内容)为例。教科版以单独的章节分别阐述了“电”和“磁”现象,以通电导线具有磁性来阐述“电和磁”的关系。进而介绍了电磁铁。并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其中,“通电导线具有磁性联系了‘电’与‘磁’”作为电磁铁磁力大小影响因素探究的先行组织者。即教科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关注了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内容的编排关注了学生的认知层次性。河北版中“电磁铁”是在六年级(上)通过电铃中存在的电磁铁及其性质介绍而阐述的。是继三年级(下)磁铁及其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的进一步拓展;苏教版中“电磁铁”是学生在学习“简单电路”、“磁铁”后。经历“制作一个电磁铁,并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活动,认识电磁铁的性质及其应用。尽管河北版教材考虑到了三年级、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苏教版设置了丰富的活动与实验,但两套教材都是继学生“电”、“磁”学习后。直接通过“电磁铁”的制作来认识电磁铁的特性及其应用。未能通过设计“通电导线具有磁性”的探究活动。认识“电”与“磁”的相互关系——这是理解与应用“电磁铁”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认知层次性关注的体现。可见,尽管学生认知的层次性都为三套教材所共同关注,但教科版教材是通过建立“电”与“磁”联系为理解“电磁铁”提供先行组织者:而另两套教材则是通过将学生有丰富生活体验的“电”与“磁”现象编排在三年级,对内容相对抽象且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电磁铁”编排在六年级,以体现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关注。

3.2多元内容呈现方式的不同关注

主题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和教材的整体编写理念相契合,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已成为教材编写的趋势之一——体现于三套科学教材丰富的活动栏目的设置中,但具体到各版本之间又有所差异。如苏教版通过动手、问题、交流、选择、拓展、资料、记录、注意、环保等九个栏目来安排学习活动;河北版则设置了活动、材料与工具、安全、记录、猜想与假设、拓展、讨论、表达与交流、专题研究等栏目:而教科版没有活动栏目的明确划分,将动手、问题、交流等活动融于教材内容的探究活动之中。此外,三个版本的科学教材在活动设置方面呈现不同的侧重点。如“电磁铁的磁力”的探究活动设计,教科版以电磁铁吊车引入问题,设计的活动重视学生通过表格记录假设。继而制定、交流、实施小组研究计划,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其活动过程完整且各环节衔接紧密。苏教版注重在实验报告中给出问题、假设、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结论等五方面,并给学生以相应的提示。河北版强调基于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工具、实验方法、实验结论)、表达与交流活动来展现探究活动的设计。可以发现教科版在探究活动的呈现上严格按照课标中所要求的探究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来开展,过程中尤其注重实验假设的提出与理由的陈述:苏教版更加重视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缺乏对小组间交流活动成果的关注;河北版重视实验的设计,在问题的提出与情景的创设上则关注不多。

3.3与初中科学教材衔接的不同内容呈现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第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习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使学生学会单位间的换算。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的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体验验算的意义,学会加、减法演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4、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长度和周长的估算,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5、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6、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7、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9、使学生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列出简单实验所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事件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10、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有续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1-29.2------9.11测量、复习9

3-59.14----9.30加法、减法15

610.1----10.8国庆放假

710.9---10.16四边形8

81010.19--10.30有余数的除法15

1110.30---11.6期中复习5

12-1411.911.27多位数乘一位数15

151711.3012.18分数的初步认识6

1812.21--12.25可能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