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14 21:13:07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第1篇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c)-112-02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教育已渗透到卫生保健工作的各个领域,健康促进和社会动员的进一步兴起与发展,将健康教育推向新的阶段[1]。健康教育在预防工作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有着很高的社会知名度,成为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有相应的健康教育机构,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我国目前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尚不统一,其机构设置主要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国家、省、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的健康教育所(科),一条是省、市的健康教育所(中心),其中,省、市两级不甚规范,有的是省级有独立的健康教育所,而在下辖的市级有的是独立的健康教育所,有的则是在疾控中心内设健康教育所(科)。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有时会出现业务关系不甚理顺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独立的、省级的健康教育所下达工作任务给市疾控中心内的健康教育所(科)时,常与省疾控中心下达给市疾控中心的业务相交叉,容易产生一些误会。辽宁省大连市健康教育机构变革后,曾一度出现过问题,总结经验后,才较好地理顺了各种工作关系,促进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开创了健康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1 大连市健康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

1.1 健康教育机构独立期

大连市最早的健康教育机构成立于1959年11月,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独立的健康教育机构曾经举办过卫生科普游园大会,建立过卫生科普活动中心,开办过心理门诊,开展过各类人群教育等有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为大连市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02年2月,大连市预防体系全面实施机构改革,撤销了多年独立存在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而将其业务和人员归于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 健康教育机构撤销期

由于多种原因,在一段时间里,市疾控中心内没有设健康教育科,而是将健康教育业务部分归于慢性病防治与健康促进科,部分归于其他科室,在此期间,虽然学校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等还在持续开展,但从整体而言,健康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1.3 健康教育科成立期

2004年3月,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结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重新组建了健康教育科,将健康教育业务归口。又打报告至市编委,经批准成立了归属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健康教育所。经历一年的摸索和实践,从2005年开始,大连市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两年多来,全市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宣传手段,创新工作方法;狠抓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树立典型单位;实施档案管理,开展学术研究,增强健康教育实力;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实施小学生铅中毒防治干预项目,探索健康教育新途径,推动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强化医院健康教育,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市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各项工作蓬勃开展,遍地开花。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疾控系统上下级、市疾控中心内的各科室互相帮助,紧密配合,保证有交叉的工作不出漏项,顺利完成。

大连市的健康教育机构虽然经历了机构改革的阵痛 ,工作也有低落期,但是,重新组建后很快焕发了生机,全市健康教育工作步入正常轨道。

2 讨论

2.1 机构设置应适应当地机构改革的大趋势

从近几年我国机构改革的发展趋势看,健康教育机构的设置与否不仅是卫生部门的事,而且与事业单位的改革趋势密不可分,机构如何设置不仅受到卫生部门的管理制约,而且地方政府和人事部门对此拥有决策权力,卫生部门认可的事情,地方政府和人事部门则不一定予以认可,卫生部门决定机构设置与否往往从本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地方政府和人事部门则必须从全局角度进行横向对比全面考虑。而且,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很难形成统一模式。1986年4月15日,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成立。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省级健康教育所发展到26个,地市级健康教育所发展到150多个[2]。笔者2006年11月20日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会议时了解到,在其所登记的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健康教育机构中,在疾控中心内设健康教育所(科)的占21家,独立的健康教育所(中心)占16家。从中可见健康教育机构的一些变化。因此,健康教育机构归口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是继续独立存在,都是当地机构改革的必然,只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则不应强求其机构的合并或独立。

2.2 机构的设置应以是否有利于工作开展为唯一原则

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刻也离不开卫生宣传教育,换言之,任何一项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中的业务工作,都需要宣传教育作为重要手段。没有健康教育手段的支持,具体的疾病预防工作就不会完善。如果健康教育机构设置与疾控中心分离,在业务开展上可能会产生重叠,或产生漏项,造成宣传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从业务角度看机构合并,最大的好处在于宣传资源的重新整合,有利于单位内部宣传业务的合理分工,有利于上下级业务部门的有机配合,从而有利于从疾病预防控制的角度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健康教育工作又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部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积极因素,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独立的健康教育机构可以在市卫生局、爱卫会的直接领导下,深入厂矿、机关、学校、乡镇等单位,调动社会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从这些方面看,独立的健康教育机构则优于疾控中心内的健康教育所(科)。所以说,机构无论怎样设置,各有利弊两方面,只要符合当地实际,有利于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则视为合理。这应当是健康教育机构设置的唯一理由。

2.3 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社会网络

在目前的情况下,寻求各级健康教育机构的统一设置是不可能做到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必须以广泛的联盟和支持系统为基础,与相关部门协作,共同努力逐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3]。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建立健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健康教育网络。不管健康教育机构如何设置,由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构成的社会网络系统必须健全。通过健全的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使社会各行各业人群都能够在健康教育专业的指导下,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为群众提供信息,发展个人自控能力,以帮助人们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排除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使人们在面临个人或群体健康相关问题时,能明智有效地做出抉择[3]。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让社会各行各业均有人参与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健康教育专业付出极大的努力。但是,应当看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渴求空前高涨,这又为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这就需要健康教育机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努力,逐步扩大健康教育专兼职队伍,为健康教育的社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体现健康教育的社会价值,开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美好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应履行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职责[5]。在这部法律中还多次提到健康教育,所以,不管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的健康教育所(科),还是独立的健康教育机构,都应该全力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这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3.

[2]朱庆生,殷大奎,彭玉,等.中国健康教育五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3.

[3]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3.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第2篇

1 我市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 结合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部级卫生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围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相约健康社区行和控制烟草危害等活动, 以社区为基础,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适应我市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以“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为特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制和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正在建立之中;市疾控中心设立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配备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及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农村及城市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服务设施和网络正在逐步建立;切实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结合卫生日,在积极开展传染病、地方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做好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同时,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有机融入慢病防治各个领域;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成功应对,科学处置了 “非典”、“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手足口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增强了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广泛开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结合初级卫生保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工作,依据我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规划,建立在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合作的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目前已建立“行动”示范区2个,6个“行动”示范区正在筹建之中;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稳步推进,2006年始,启动了“健康泰兴社区行”活动,围绕“学习科学、拥有健康、享受生活”的主题,成立以医学专家为骨干的讲师团,定期安排健康知识讲座,向社区居民传授自我保健技能,累计授课场次30余次,

2 我市健康教育工作存在问题

(1)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不平衡 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市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加上人口数量较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较低,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村的经济状况、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技术人员水平及人群文化水平其他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增加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商品流通及人员往来频率的增加,为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构成了时间与空间并存的潜在隐患。

(2) 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 一些疾病如结核病已成为一些地区群众致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结核病人数在全球排名第二,我市结核病的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慢性传染病防治,已被国家列为十一五期间重大疾病防治专项,“非典”这一新发传染病在全国26省市相继发生传播与流行,加之目前肆虐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再次向我们敲响了预防传染病的警钟。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仍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3)慢性非传染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近年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我市慢性病现患率已高过25%,因此而死亡的人数占总病例人口的70%,每年约有 3000人死于恶性肿瘤,吸烟、酗酒、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和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4)重治轻防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等诸因素的影响,我市对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机构由于缺少投入,其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应急反应能力、健康教育手段等,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对预防保健及健康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的许多方面落后于时代经济发展的速度,使得健康教育在形式和方法、手段与策略等方面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深入人心。

(5)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速度的加快,和随之而来的噪音以及空气、水源、食品、化学污染等环境和生态效应问题,并且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多地以焦虑、紧张、抑郁甚至自杀等精神障碍的形式表现在各类社会人群中。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增加,药物依赖和药物滥用,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及各种损伤造成的意外伤害,这些都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3 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更新理念,适应社会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教育需求 。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人们从企盼单纯长寿将转为追求“生命质量、健康长寿”,从强调物质增长转为更注意保健养生,家庭用于健康的投资趋于增长。城市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及消费也会有所增加。并出现多样化,所以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不断转换观念,提供服务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2)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以多种灵活的用人机制如正式编制、合同制、兼职等,培养和引进适合健康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如因特网技术人才、产业管理人才、市场拓展人才、项目策划人才以及熟悉国际经济、法律和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逐步改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人事编制紧缺的局面。

(3)加强队伍建设 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涉及领域广泛,内容涵盖面广,培育和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拓展教育的时间,使之终身化,拓展教育的空间,使之社会化直到国际化。要花大力气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人奋发学习的社会氛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4)增加经费投入 健康教育要抓住机遇,运用公平效率等理论,为决策者们增加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科学依据。政府在进行卫生资源分配过程中也应当采取政策倾斜的措施,把健康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目标而增大资源投入。

(5)大力倡导健康行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执行主席詹姆斯.格兰特博士说:“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都站在标记清晰的通往人类保健之路的十字路口上。如果我们走依赖技术的道路,那么将是一条崎岖陡峭的路,它将越来越多的消耗我们的资源,而取得的成就却越来越少,能够通过这条由于费用昂贵而日趋狭窄的谷道的人也越来越少。相反,如果我们选择的路是在群众中普及卫生科学知识,使他们掌握自身健康的命运,那么,这条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最终使人类大家庭的绝大多数成员向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迈进” 。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提出了66条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健康知识和维护健康的技能,这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可见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公民素质的提高和个人健康智能的发挥,政府应对其人民的健康负有责任,积极营造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全方位创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消除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

(6) 积极推进健康教育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 欧美等发达国家以控制传染病为主要目标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已基本完成,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承担起了第一次卫生革命和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双重责任,死灰复燃的传染病依然猖獗,新发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由新发现的传染病带来的问题是世界性的,绝非局部、独立的事件,使新发传染病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而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危害社会大众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市的健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认真总结近20多年来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吸取其他地区健康教育先进理论与技术,结合我市现况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用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认真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健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树立先进的健康理念,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或死亡同样是高科技的研究和应用。在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中,要继续坚持在疾病预防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优先发展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功经验,坚持一手抓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一手抓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社会,服务大众,更新观念,增强信心,用与时俱进和科学求实的精神与全新的理念,努力开创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教育事业。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第3篇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06-01

1、项目目标

健全和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城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提高健康教育人员工作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开展城乡居民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居民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群众整体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

2、项目实施的范围和内容

2.1 制定健康教育管理规范

2.1.1 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2.1.2居民健康教育: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2.1.3 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针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进行健康教育。

2.1.4 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等。

2.1.5 开展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2.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2.2.1 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与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2.2.2 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发放。一是发放印刷资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候诊区、咨询台、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二是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每个服务机构每年发放宣传资料不少于12种、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2.2.3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处,距地面1.5-1.6米(指宣传栏内框的中位线)高的位置。内容根据健康教育规律、季节、疾病流行情况、社会活动等及时更新 ,每年至少更新六次。

2.2.4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2.2.5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和预防传染病、慢性病为重点,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孕产妇、0-36个月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每月至少需要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两月举办一次。

2.2.6 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档案管理:城市社区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有完整的活动记录,便于工作考核和效果评价。

2.3 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

2.3.1 疾控中心、妇幼和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机构。

2.3.2 市疾控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按要求配齐专业人员,保证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健康教育有人抓、有人管。

2.4 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2.4.1 设备配置:市疾病控制中心保证配齐相应的设备。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相应的健康教育室、宣传专栏,并配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设备。在社区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专栏,并配备必要地设备。

2.4.2 做好基层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为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内容、方法、技巧,设备使用,效果评价等为重点,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培训。

2.4.3 技术指导: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人员定期参加基层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效果评价,并掌握工作进展,指导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4.4 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由市级统一设计,并负责印刷发放,如此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宣传材料的传播效果。

3、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3.1 市卫生局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与管理,市疾控中心负责项目的落实,包括制定实施计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

3.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主要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辖区居民提供,市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大型、集中性健康教育活动,其他医疗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

4.项目的实施监督与考核

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管理和考核评估的责任主体,负责做好项目日常监管和评估,每月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分配和核拨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经费的主要依据。考核指标依据项目实施的内容。按照考核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全额拨付经费总额;80分(含80分)-90分之间的,拨付经费总额70%;60分(含60分)-80分之间的,拨付经费总额50%;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不予拨付 。2012年我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25元,健康教育服务费占14%,为3.5元,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充分调动了各级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加强资金监管,保证了健康教育专款专用,确保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另外通过考核,规范了健康教育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完善了工作机制,并能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5.健康教育工作效果评估

为全面了解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评估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我们对辖区内的人口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调查 ,通过对数据 统计分析,我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 后居民对健康教育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晓率由原来的75%提升至92%,为今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第4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指导各医疗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以达到营造健康的环境,培育健康的理念,优化健康的设施,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二、工作内容

(一)认真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二)做好重大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积极开展防治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疾病疫情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县疾控中心、县结防所、县血防站要结合防治人畜共患疾病、艾滋病、肝炎、流脑、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染性疾病,广泛开展防疫防病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要积极做好冰雪灾后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继续做好“121”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从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推广技术措施和支持工具,开展各种全民参与活动。

(四)继续做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在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合作的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为农民送医送药、送卫生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卫生科普知识水平。

(五)做好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巩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课率,加强对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六)做好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县、乡各医疗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医院健康教育是对医院治疗服务的有力补充,是医院自身建设的需要。县、乡各医疗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门诊大厅电子屏幕、宣传栏、黑板报、义诊咨询、健康处方等载体,向城乡居民和就诊患者宣传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和身体健康等有关卫生知识。县直医疗单位要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立1-2个社区联系点,定期开展咨询、义诊活动,帮助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要开展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七)继续做好干职工健康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工作。

(八)积极开展全县卫生系统控烟工作,力争2013年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达标,进一步加大控烟工作力度,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咨询活动,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督促车站、码头、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做好控烟工作,努力降低公民的吸烟率。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第5篇

【论文摘要】政府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注重导向作用,关键在于唤起社会民众健康防病的意识,帮助民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规范,构筑起全社会坚实的公共卫生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建设社区为基础的疾控、 医院 、社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尤为重要。从政府层面建立起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渠道;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和机制,更好地承担临床救治;在社区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全科医师工作团队,以加强健康 教育 ,帮助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促进以减缓慢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 发展 ,减少因 治疗 疾病消耗的卫生费用。

社会公共卫生的需要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人在不断加大,但相对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而言仍有较大不足。当务之急是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尽快构筑起全社会坚实的公共卫生基础体系,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保证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发展投人的有效吐和针对性。

1、建设社区为基础的三位一体防控体系

1.1疾控、医院、社区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我国卫生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沿袭了前苏联的模式,1998年借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模式,上海市率先成立了cdc,2000年国家肯定了上海模式并在全国先后成立cdc。cdc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全国疾病控制和预防战略、公共卫生检测和预警、突发事件应对、资源整合、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培养。上海在经过近十年结合国情的实践中,正在探索一条疾控、医院、社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建设的道路:一是整合、归并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网络 ,形成涵盖各种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全方位疾病预防和控制网络;二是注重条块结合,形成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干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三是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治三大网络,以医院为基础的疾病报告网络、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监测网络和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网络,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的全方位的网络管理。市疾控中心是实施政府卫生防病职能的公共卫生核心专业机构,在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实施全市卫生防病工作的技术保障其主要职能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同时承担对区县疾控中心的业务指导、考核和技术示范职能。在政府对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的要求下,逐渐形成疾控中心重点加强技术决策、信息综合、防治实施、 科学 研究和预防服务;医院进行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1.2组建高水平的全科医师工作团队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市卫生局根据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原以医疗工作为主的街道地段医院统一翻牌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内容相应扩展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功能,并开始了社区全科医师的培训。全科医师不同于传统观念上在医院工作的医师,其核心是“全”,需要全面掌握医学各相关学科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处置能力,完成最基础的卫生保健。卫生行政部门应该结合社区卫生工作综合的特点,组建社区卫生工作团队。据上海市某区的试点,每个团队由全科医生为主,包括相应的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士共6一7人组成,每个团队负责1.5一2万的社区人口,以全科医学为基本理念,以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为抓手,为责任区居民开展’六位一体”基本服务_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相应的全科团队支持系统、病房系统、医技系统,为团队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这种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区居民以慢性病为主预防控制需求。

1.3建立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采道

为了适应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政府应该建立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渠道,改变和调整以往的财政拨款形式和比例,加大社区预防保健经费,现阶段总体上可按照每万人口20一50万的经费额度下拨,同时改变医保费用结算方式,实行医保预付制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根本上切断医务人员个人收人与业务收人的挂钩关系,从以往追求 经济 指标转变为应有的追求社区居民满意度,使医疗行为趋向合理,医保费用增长得到控制,既解决因不合理的大检查、大处方所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又保证了卫生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应有的报酬问题。

2加强健康教育以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1加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的重要手段。政府各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社会整个人群的健康意识。卫生部门要制定健康教育指南,指导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利用健康处方、健康咨询、讲座、影视等各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宣传科学的健康观念和知识,并将宣传纳人计划,加强力度,坚持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原则,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部门要将防病知识纳人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其他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人群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减少职业危害。各部门大力配合、综合治理,引导整个人群真正强化健康观念,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御各类疾病的发生。

2.2政府增加提供强身健体的场所

政府应当加强对市民 体育 健身的领导,将市民体育健身工作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公共体育设施适应市民体育健身的基本需要,为市民体育健身活动提供资金保障。政府除明确规定公共体育馆所积极组织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免费向民众开放或提供优惠政策外,还应当在社区、乡镇、里弄和村庄加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尤其要多多增加适合老年健身活动的设施,以全科医师为主体的社区工作团队要加强对民众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帮助他们进行经常的、适宜的、无危害的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整个民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3营造人人讲卫生的健康大氛围

营造健康的氛围,除了积极的宣传教育之外,相应的政策保证必不可少。以控制吸烟的工作为例, 现代 科学研究证明,吸烟和很多的疾病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除了在一些公共场所采取强制禁止吸烟外,如何更好地控制吸烟却一直没有更好的办法。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国家建立香烟附加悦,税率一般掌握在3份~5研,最高的甚至达洲这样做起码有两点益处,一是增加吸烟者的费用,以达到因经济原因逐渐减少吸烟量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二是听收税费返回用于公共卫生事业,从另一侧面既增加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又不增加政府财政的开支这种做法不仅仅表示一种措施,更重要的是代表一种理念,那就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公共卫生,共同营造人人讲卫生的大健康氛围。

3加强健康促进以减缓慢性疾病的发生

3.1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干预

健康 教育 的目的是传播健康观念和知识,树立健康生活方式,而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干预人群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满足人群健康的需要和需求。具体措施如针对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不合理饮食和静坐习惯等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疾病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帮助人群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掌握健康行为的技能,形成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大相应投资,加强对全科医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保证以全科医师为主体的社区工作团队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做好社区诊断,明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对各类人群进行分类指导,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努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要和需求。

3.2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慢性病是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据调查,上海市现有高血压病人120万人,糖尿病病人3。万人;每年新发生癌症病例约4.2万人,死亡2.8万人,约1/3的癌症患者当年发病当年死亡。若以 治疗 一例癌症病人平均需要2万元计,全市一年用于肿瘤治疗的费用至少为8.3亿。综合 计算 ,每年由慢性病造成的社会价值损失高达20。亿元。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适应 经济 和社会 发展 ,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减少早卒,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期望寿命川。具体的行动措施包括明确防治责任、建立相关政策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机构建设、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落实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积极开展 科学 研究和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实施综合治理,既完善慢性病防治策略,改善环境,控制和减少行为危险因素;又充分营造有利于预防控制慢性病的环境,减少慢性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减轻整个社会的物质损失。

3.3防止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病的另一特点是随着疾病病程的延长,发生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更多的社会物质损失。以糖尿病为例,专家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治疗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大约17%花费在糖尿病本身,而80%以上的钱都花费在糖尿病并发症上。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发病大国,其并发症包括眼病、肾病、神经损伤。

我国打破现有城镇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然而很多地方过干强调“数量”上的增加,在功能定位上还不是非常明确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这种机构的根本任务是要满足人民最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缓解医疗资源的过度利用,最终提高人民的基本健康水平。社区服务的生命力所在就是合理的功能定位和构建起新型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如同国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提高社区中心的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差异化定位将其和三级 医院 、其他的专业医疗机构加以区别,通过主动的服务来识别和占领有效的市场。同时,我们还要打破我国现有社区中心隶属不明确的现状,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二、三级医院中彻底剥离出来,通过业务指导和双向转诊来实现互动。此外,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主体众多,除了主管卫生部门,还要涉及财政、发改委、民政、劳动、建设等多个部门,因此,我们要学习国外,理清各行政管理职责,由主要单位作为归入口,统一协调,避免过多部门介人而影响效率。

3.4建立健全首诊和转诊体系,完善全科团队培养和管理机制

如何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如何建立首诊制度、和谐医患关系是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到全科医生那里登记注册制度,形成“大病在医院,小病进社区”的格局。同时学习西方国家按需方提供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借鉴澳洲的模式,由社区医生充当人的角色,帮助病人联系专科医生,进行联合就诊和就医跟踪,以便康复回归社区。在今后的改革中,要从简单的“上下转诊”转变到“全科转专科”“医疗转康复”的两个层面上来,避免改革的单项推进,使整个社区基本 网络 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和“分流和筛诊”的作用。通过双向转诊来引导病人下沉,通过病人下沉来完善全科团队,通过全科团队的建设来改善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我们通过注册全科医生制度来统一管理,通过开展全科团队建设来引进合适的竞争机制。

3.5开拓合理而持续的筹资渠道

发达国家,无论是政府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基本上都有很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作为重要的支撑,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筹资和合理补偿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经费也在加大,然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补偿不到位;我国的补偿是以复合式补偿为主,主要通过国家的财政拨款、医疗收入、药品收人三条渠道,为了解决以药养医的局面,杜绝医生的趋利行为,政府对社区医疗中心进行收支两条线改革,社区中心药品平价出售:然而我国公共财政能力有限,政府所投入的经费还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需求。所以,我们要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机制,并和城市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结合,积极推进和健全预付费机制,以作为筹资的补充手段。

3.6建立第三方评估体系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品牌意识

我们采用建立合理的第三方质量标准评估机制,通过群众受益角度、社区卫生服务和质量角度,以及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对社区中心进行评估,并通过评估结果来树立优秀社区卫生中心的品牌形象,从而杜绝医疗服务和效益差的中心的搭便车现象。此外,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品牌意识,不仅仅从技术层面上,还可以尝试在全国或者某个地区构造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文化,弱化传统的管理,强化文化管理,可以通过人性、文化、品牌来增加老百姓的信任感、社会信誉度。社区卫生服务应从机构、项目、服务者三个层面去打造品牌,机构品牌只是一个载体,这种载体通过项目品牌打造产品、效益。通过市场上的卫生服务品牌口碑来促进各社区中心的竞争,这样才能把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撑起来,使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可持续的发展。

【 参考 文献 】

1.仇元峰,张鹭鹭,田伟,等.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比较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第6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健康作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02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15-01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在我国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一旦患上就无法根治,只能通过临床治疗和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行控制。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们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以降压治疗为手段控制病情。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1健康教育的对象

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患者家属以及陪护人员、高血压易发人群和健康人群。高血压患者需要接受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高血压患者受到年龄和疾病的影响,无法避免诱发血压升高的因素,所以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需要对家属和陪护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确保教育效果。高血压易发人群主要包括肥胖、吸烟酗酒、家族有高血压疾病史、饮食盐含量过高、情绪焦躁人群等,对易发人群和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有效预防高血压疾病,控制疾病的发病率,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1]。

2教育对象存在的问题

健康教育的对象大部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对高血压病相关的知识不够了解,对高血压前期症状和高血压并发症没有科学的认识。②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一旦血压恢复正常就会自行停药,没有长期治疗的准备。

3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1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疾病的因素并进行控制。

3.1.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①有些轻度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减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所以患者可以通过控制体重实现控制疾病的目的。②合理的膳食习惯是预防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手段。降低患者的盐、脂、胆固醇的摄入,提高蛋白质的补充,饮食以高维生素为主[2],从而达到降脂降压的目的。③劝诫患者戒烟戒酒。④限制盐的摄入。

3.1.2进行心理指导。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引起高血压的患病[3]。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的稳定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3.1.3坚持体育锻炼。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运动可以使人精神放松,心情愉悦,有助于情绪的放松。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坚持到底,同时运动要以轻、缓运动为主。一般每个星期进行4-6次,每次进行30分钟左右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心率要求在每分钟100-140次之内。

3.2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1)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照用药时间、药量规范服药,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能自行停药[4]。

(2)遵守高血压的治疗准则,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慢慢减少药量,不能突然停药。就算血压完全恢复正常也要坚持用药,以免停药带来的复发。

(3)人的血压会受生活环境和心里因素的影响产生波动,所以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教会患者掌握观测血压和测量的办法[5]。并告知患者血压升高的相关症状,保证患者的血压不正常时可以及时治疗。

4健康教育的方法

4.1社区教育。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干预,对所有人群进行分类,实现高危人群、健康人群和患者群的综合治疗。主要通过举办讲座,派发高血压知识的传单、设置咨询处为人群解答疑问。并在社区服务中心监督患者的用药和锻炼[6]。

4.2医院教育。在医院进行教育时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和家属沟通,指导家属和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控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了解相关情况,督促患者及时复诊。

4.3教育形式。①展开一对一式的交流,进行个别指导,教会患者自己测血压、体重,指导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建立患者档案,为后期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②建立培训班级,让患者和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加强患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他们按照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疾病控制[7]的意识。③坚持上门回访和电话回访相结合,延续健康教育的后续工作,保证健康教育效果的充分发挥。回访对患者的及时复诊和控制病情有重要的影响。

5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首先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疾病控制的能力,实现降压的目的。其次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患者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最后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显著提高的作用,保证治疗效果[8]。

6结语

高血压是一种受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共同影响发生的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疾病预防意识,充实疾病控制知识,提高疾病控制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健康教育可以达到有效控制高血压发病率,减少高血压患者死亡率,对患者具有延长寿命的显著效果,同时具有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男,陈爱萍,肖晓红,等.不同高血压人群健康知识需求的分析[J].现代护理,2010(10):897

[2]周春燕.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1(9):669-671

[3]杨碧萍,邹丽华,罗艳华.高血压教育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12,11(4):362-363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7

[5]王煦福,王坚平,欧阳荣超,等.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对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0,11(10):1170

[6]胥利,李英,李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和评价[J].现代护理,2011,12(3):213-214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第7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精神卫生工作方针,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机制和以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及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积极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完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监护网络;将防控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康复”,有效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普及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开展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遏止精神疾病患病率上升趋势。宣传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治疗率。

(二)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市政府对本市的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防控工作负总责,有关部门、单位和团体在职责范围内制定和落实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各镇(街)、村委会(社区)、单位分级负责辖区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加强社区监护,单位和个人发现精神疾病患者有危害或者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可以制止并应当及时向*机关报告,*机关可以将其送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治疗。

(三)依法管理、依靠科学。实施科学防控,加强科研技术指导,实现防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严格执行有关精神疾病管理的法律法规,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报告、康复和治疗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三、组织管理

建立*市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的重大问题,制定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联席会议由市卫生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市教育局、市*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法制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老龄办等单位组成。市卫生局为牵头单位,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市卫生局分管副局长担任,联席会议成员为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市卫生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承办联席会议交办的有关事项。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

卫生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全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协调和指导实施;负责组织精神疾病信息监测与管理,制订有关技术标准,组织对精神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技术指导;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治任务,做好对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监管的康复技术指导与培训;负责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对医疗卫生人员及其各类从事精神病防治科研、宣传教育和管理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医院-社区一体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治疗康复模式,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心理干预工作;配合*、民政部门做好街头流浪的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

宣传部门要参与研究制定全市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有关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协调、指导有关宣传、新闻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督促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将精神卫生知识内容列入日常宣传工作计划,并进行检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健康水平,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

发展改革部门要参与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并负责将其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教育部门负责在全市各类学校开展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病患者未成年子女给予减免学杂费。

*部门要将精神卫生知识纳入对社区民警的岗位培训内容;重点掌握辖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落实日常监管和控制措施;依法做好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送工作。对街头流浪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实行属地管理制,由案发地派出所强制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治疗。

民政部门负责对因精神病致贫、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精神病患者给予生活救济。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病患者未成年子女给予生活救助。在推进社区建设过程中应支持协助做好精神病的防治工作,会同市教育局共同落实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病患者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对*部门强制收送的符合救助条件的街头流浪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救助。

司法部门要协调、指导精神疾病鉴定机构规范开展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法医鉴定工作。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司法援助。会同卫生部门制定和完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政策。

财政部门要根据精神病防治工作需要和财力状况,将精神病防治经费列入卫生部门预算,明确经费投入,加强资金监管,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经费使用绩效评估工作;配合发展改革、卫生等有关部门制定全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精神病防治工作人员奖惩政策。落实无经济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和街头流浪肇事肇祸的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治费用。

人事部门要检查和指导卫生、劳动、民政等部门执行国家制定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社会工作者专业职称资格管理,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扩大队伍规模。

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负责为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精神患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对有劳动能力且病情稳定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

法制部门要负责对部门制定有关精神卫生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做好精神药物的监督管理和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同*、卫生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售卖精神药物行为。

总工会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工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计划,配合有关部门在职工中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竞争、失业、家庭生活等压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团市委要积极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心理健康课堂活动,开设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热线,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妇联要做好对弱势妇女的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开展妇女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妇女危机干预网络和危机救助系统。

老龄办要在中老年人群及其家庭成员中开展老年精神心理卫生宣传和咨询服务,普及老年性痴呆、抑郁等老年期精神疾病和常见心理问题知识。

残联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发动和服务工作,组织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训练,组织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完善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监护组织。协助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将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逐步完善相关保障制度,形成制度化救助机制。帮助精神疾病康复者解决就业问题,维护精神残疾人合法权益。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有关问题,积极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布置的工作任务。要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

四、技术指导

成立*市精神卫生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设在*市慢性病防治站),由慢病站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精神科、心理科医生组成,负责全市精神卫生技术指导工作。

各镇(街)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辖区精神病防治技术指导工作。

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本地段精神疾病防治技术工作,指导社区家属督促精神疾病患者服药治疗。

五、预防控制

(一)精神健康促进与精神疾病预防。

1.市政府将重大灾害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业务培训。

2.各镇(街)及有关部门在重大灾害处理过程中,应当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降低重大灾害发生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

3.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组织开展精神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民的精神健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4.卫生部门要加强对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对医疗机构中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要为*、司法行政、民政、教育等行政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5.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教师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促进学生精神健康的能力。学校要为教师接受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供必要条件。

学校要将精神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精神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创造有利于学生精神健康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应当配备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6.*部门要创造条件,加强对社区民警等工作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

7.科技部门要加强经费投入,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精神卫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高精神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科学技术水平。

8.各镇(街)要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营造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

9.医疗机构要向就医者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社会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服务提供技术指导。

10.残联、妇联、团市委、老龄办等社会团体要针对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人群的特点,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11.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向公众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公益性宣传。

12.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要关心干部职工的精神健康,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创造有利于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精神健康水平。

(二)精神疾病信息报告。

1.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以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精神疾病信息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时限和方式将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情况,向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信息进行核实,并向*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档案,并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通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各镇(街)派出所。各镇(街)派出所要及时了解掌握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并与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患者信息沟通机制。

(三)社区监护。

1.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由当地居(村)委会组织家庭成员、社区民警、居(村)委会干部、社区精防康复医生(村医)和义工成立监护小组,督促患者服药,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家庭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帮助其参与社会生活。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第8篇

1.组织措施

米东区卫生局成立了《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促进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的项目活动,并制定出《米东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促进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各级单位开展工作。

2.培训工作

2009年3月,米东区疾病控制中心派专业人员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消除碘缺乏病促进健康教育活动培训班。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利用专干例会、村医例会,对各乡镇防疫专干、村医进行专业培训,召集各社区人员开展培训,共培训109人次,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基线调查活动

根据方案的要求,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抽取了5所小学的5年级333名学生实施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知识知晓率为74%,平均分为82分。同时,在上述五所学校所在5个村(社区)选择150名家庭主妇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并采集家庭主妇家中盐样,进行盐碘定量检测,知晓率为69.3%。平均分为64.4分;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4%。

随机在市区的米泉西大寺、十三户清真寺、维族清真寺、吉三泉清真寺、铁厂沟镇政府机关、友好路办事处政府机关、长山子镇政府机关、米泉市政府机关选择机关干部、宗教人士、教师共计141人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知识知晓率为75.9%,平均分为79.9分。[4]

4.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围绕“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主题,我区认真组织实施。制作了大型宣传标语“普及碘盐十年,人口素质提高”宣传横幅,组织现场咨询、散发传单、摆放宣传展板等,大力宣传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宣传活动由卫生局地病办牵头,疾控中心、盐业、市直各医疗单位等6家相关部门参与,活动中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开展的业务工作特点,积极组织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市卫生局、市盐务管理局等部门共同配合,市疾控中心、市医院、中医院、博爱医院等市直卫生医疗单位参加了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设立宣传咨询台,向过往群众散发各种宣传资料,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介绍真伪碘盐的鉴别方法,在宣传活动中有不少群众主动前来咨询购买和鉴别合格碘盐的有关问题。

为配合活动的开展,自治区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为我区配发各种宣传画2000张,全部发放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学校,印刷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折页2万份发放到各村、社区、学校。

5.碘盐监测工作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月对我区的碘盐批发企业进行采样监测,合格率100%。根据自治区碘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全区288户居民的食用碘盐进行采样监测,合格率96.18%。

6.效果与体会

通过开展项目活动,使项目活动的目标人群受到了良好的健康教育,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得到了提高。小学生、家庭主妇、机关干部和教师等三类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8.67%、93.6%和100%,达到了项目活动预期的目的。[2]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在工作中要着重于开发个人、家庭和群体及社会健康潜能,实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应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各单位的积极性,特别是调动广大传媒和街道社区、乡镇村各级政府的力量,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结合相关工作去开展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兵,王晓春等 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现状及健康教育对策探索[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0):795

[2] 郭海健等 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