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26 14:51:28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第1篇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主要指标研究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主要指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指标主要包括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面积、废弃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均为约束性指标。主要根据我省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土地复垦情况、有关法规、政策要求及“十三五”期间矿产资源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分析资料,提出约束性指标,并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后续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重大工程、矿区土地复垦重大工程、矿山复绿行动重大工程等之中。1.1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指标据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分区结果,我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总面积4020.5224平方公里。根据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2015年11月)、《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财建[2016]725号)等政策性文件,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促进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国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面积:40.21平方公里(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总面积1.0﹪)。依据《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省政府令2007年第298号)、《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执行<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鄂财综发[2007]4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5]80号)等文件精神,规划2016~2020年,市级财政、县级财政以及多方筹措的社会资金支持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面积:40.21平方公里(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总面积1.0﹪)。1.2废弃矿区土地复垦指标根据湖北省矿山土地利用现状,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2号2011年3月5日公布)、《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鄂土资发[2011]102号)、《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同时遵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45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1号)等文件精神,组织落实好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新开工矿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工作,矿业开发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得到恢复与控制。规划到2020年,废弃矿区土地复垦面积75平方公里。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分区

2.1分区原则及依据

2.1.1分区原则

(1)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和<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9号)要求,参照《全国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修改稿)》(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12年3月),依据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分区结果,结合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分析。(2)在划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时,主要考虑突出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使矿山环境预防、保护、治理工作更有针对性,以达到提高矿山环境监测精度、实现矿山环境的有效保护、确保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成效显著。兼顾考虑国家、企业和社会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承担能力。(3)按照“区内相似,区间相异”的原则,在具体分区时,首先明确各区属性,制定分区依据,确保不出现存在交叉属性的区域。

2.1.2分区依据

(1)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主要包括:矿山环境问题严重的大中型老矿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后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明显的矿区;城市周边、重要交通干道两侧矿山环境破坏较严重的矿区;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开采破坏严重的矿区。(2)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矿山环境问题对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的区域。(3)矿山复绿重点区。主要包括:湖北省境内重要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简称“三区两线”)。(4)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主要包括:《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2015年11月)确定的秦岭-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土壤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5〕1400号)、《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鄂办发〔2011〕40号)确立的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之内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区损毁的土地。

2.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分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分区结果主要依据《2012~2013年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报告》(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2014年11月)相关成果,并根据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要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最新政策、治理资金投入新动向、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需求作出适当调整。全省共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矿山复绿重点区以及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等。1)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全省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38处,总面积2020平方千米。2)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全省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49处,总面积2000平方千米。3)矿山复绿重点区:全省划分出矿山复绿重点区9处,总面积211平方千米。4)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根据湖北省矿山土地利用现状,拟定需要中央财政、省级财政重点投入的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7个,总面积495平方千米。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部署

3.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的确定原则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是保护矿山环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矿山生态功能、保障矿山环境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为保证在时间和空间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部署的合理、科学,需坚持以下原则:

3.1.1坚持统筹规划原则

在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重大工程规划的过程中,考虑我省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承载能力,始终坚持统筹规划以及突出重点的原则,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以及量力而行,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矿山地质的实际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域的成果,从时间维度以及空间维度上对治理工程进行合理化安排,从而制定出科学化的实施方案,实现目标的明确化,做到治理工作的务求实效,脚踏实地的完成治理任务。

3.1.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高度重视影响范围的实际大小、地面塌陷突发性矿区治理以及危害相对严重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而且还必须要兼顾矿区附近区域的水资源枯竭情况以及饮用水污染情况,就矿区居民生存环境进行严格治理,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矿地纠纷,有效维护矿区周围日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预防以及减少矿区经济损失的重要作用。

3.1.3按照轻重缓急,分批实施的原则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以及先进化的科学技术作为治理保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考虑到相关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条件,进行分批治理,从而确保恢复治理工程的最终质量水平,实现预期治理效果。

3.1.4注重治理成效,强调可操作性原则

在矿山治理项目立项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认真开展前期论证工作与预期效益分析工作。在条件要求等同的时候,需要优先安排那些技术先进以及方法可行的项目,做到投入产出的合理化,增强治理效果。

3.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部署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主要部署在历史时期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矿山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的区域。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新中国成立前和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国有大中型老矿山、闭坑矿山和无法找到责任人的矿山,矿山环境问题严重。(2)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随时对当地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矿山。(3)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后,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明显。基于以上原则,本省重大工程主要以黄石、宜昌和荆门等矿山密集地区作为重点,将闭坑矿山以及正在生产中的国有大中型矿山作为治理重点,争取国家恢复治理项目和资金投入,适度配套地方恢复治理资金,督促矿山企业按照法定程序积极履行相关的矿山环境恢复以及治理义务。具体来说,在实际恢复治理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就矿区内部已经被破坏了的土地实施复垦以及绿化,然后就矿渣以及废水等实施无害化处理或者是再回收。治理工程主要针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兼顾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优先安排对人居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危害重的老矿山,加强综合治理。根据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现状,研究提出需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部署在38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布置44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工作区总面积40.49平方千米;需市级财政、县级财政以及多方筹措的社会资金支持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部署在49个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布置49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工作区总面积39.92平方千米。

3.3矿区土地复垦重大工程部署

根据湖北省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现状,在我省重点城镇周边历史遗留的群采点(废弃露采场),研究提出需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矿区土地复垦重大工程部署在7个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布置7项矿区土地复垦重大工程,工作区总面积75平方千米。

3.4矿山复绿行动重大工程部署

依据《湖北省“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2月)、《湖北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矿山复绿实施方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016年7月),优先在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即“三区两线”),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区,研究提出需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矿山复绿行动重大工程部署在9个矿山复绿重点区,布置9项矿山复绿行动重大工程,工作区总面积31平方千米。

参考文献:

[1]张金林,王维.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矿山地质环境专题研究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2016.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第2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 建设 难点 措施

[中图分类号] X3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60-1

1环境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国家、省市各级政府越来越加强对环境工程的管理,污水、垃圾、公园建设等都被列入政府重点工程进行检查,透视,也加大了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大气、水环境质量对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改善。

但是当下,各城市环保工程建设规模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很多地区的环保建设还不能达到国家、省提出的环保优先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水平、建筑节能和城镇绿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城市的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生活污水经排水管道进入地下污水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主要采取的办法是把它们送到城市的污水厂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出来。因为这部分水仍可以进行周期循环使用。城市当中的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当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我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不一致,工业污水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分布显然也是存在差别的,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污水排放相对严重些。因为工业污水当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腐蚀性难化解的污染物,那么就要对城市工业污水的处理要求更为严格。这就需要采用更为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工业污水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作为另一个污水来源的城市径流污水,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特点和复杂的成分,这部分污水主要是由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而产生的,也有一些是地面上的垃圾和废物经由流过城市的河流造成的。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相对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各地的城市发展当中,建设水平也不一致。园林建设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降低城市的噪声和空气污染,还能够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 但是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当中,对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重视不够,片面地强调加大商品房和高档住宅的建设,导致很多城市密切在一起,没有足够的绿化空间,我国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的高速建设发展,将会严重限制未来城市的进步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

2影响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原因

2.1部分地区政府对环境工程重视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

一些城市为了追求发展,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工程建设。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些地区在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方面也出台了政策,但下面执行力度不够,又缺乏监督机制,才使环境工程建设步履维艰。

2.2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不够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城市污水处理、还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城市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用于环境工程建设资金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城市环境工程建设进程。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虽然我们也有相关技术,但技术不成熟或者技术落后,致使环境工程建设没有大幅度的进展。

2.3公众的环保意识不足

一些城市的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把环保从公众的意识变成自发的行动。一些市民随处扔垃圾、倾倒污水也比较普遍,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人为的破坏占有重要比例,对于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来说,人为的破坏影响因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当前的情况下,由于一些人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进而导致了对园林绿化的破坏,给城市环境造成重大的污染。

3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的应对措施

(1)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二次资源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原料、燃料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60%~70%。一些基础工业原料,如煤、石油、矿石、盐等大多具有多种化学成分,一些生产厂家仅利用其中的“有用部分”,其余的“无用部分”均作为废物弃置,不仅产品成本高,而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0%。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废弃物量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已认识到废品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利用二次资源的紧迫性,认识到必须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把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弃人环境这―传统的开环模式变成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废品―二次原料资源的闭环系统,使原料资源进入社会后,能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实现多次循环,不造成环境污染。

(2)改革工艺和设备,开发全新流程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抓清洁生产工艺较早,不仅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降低了物耗和能耗,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此外,烧碱生产采用离子膜法代替水银法,炼焦厂采用干法熄胶代替湿法熄胶,生铁生产采用无胶炼铁工艺,面粉生产采用干洗麦粒代替水洗麦粒等,都极大地减少了“三废”排放,取得了显着的综合效益。

(3)物料闭路循环,废物综合利用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流失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物,尤其是我国农药、燃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利用率一般只有30%~40%,有60%~70%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在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实现的是用水闭路循环,供水、用水和井水一体化,一水多用,分质使用,净水重复使用。我国现已研制成功的利用磷石膏联产硫酸和水泥,利用硝酸生产尾气制亚硝酸,利用硫酸生产尾气制亚硫酸钠,从硫铁矿烧渣中回收金、银、铁,从乐果合成废水中萃取回收乐果等.都是很有使用价值的“三废”综合利用技术。

总之,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中,需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面对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问题,只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科学管理、创新工作机制、解决好环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达到真正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城市建设.2009.07.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第3篇

(一)前提条件

1.确定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目标。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目标:通过加大管护力度,停伐、减产,检查现有的天然林资源保护状况,天然林资源消耗控制情况,达到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执行情况本身生态效益的评估结论;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检查荒山荒地绿化,森林植被增加情况,达到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意义的评估结论;通过妥善安置企业富余职工,劳动力完成战略性转移,保证林区和社会稳定,为林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达到对国家天保政策的评估结论。

2.确定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内容。天保资金安全完整为评估的基本内容。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内容包括天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工程实施的现状和发展、政策制度的执行和检查、决策实施的效果和结论等方面。

3.确定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政策的可持续性:天保政策的执行、完善、支持;森林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森林面积的扩大、森林蓄积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营机制的运转、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科学性原则。从天保资金的真实合法审计入手,研究天保政策和制度的落实状况,分析天保工程目标和任务的完成程度,检查天保工程程序和质量的优劣,认识天然林生态环境的特点,反映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客观实际,按天保工程生态环境的固有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三是针对性原则。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应以实地调查为主,评估结论应符合审计准则。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范围、内容、标准,等级和评估方法等需根据天保工程实施的影响性质和生态环境条件做具体的分析和决定。

4.确定天保工程生态环境安全评估的指标。审计涉及事项为评估的基本指标。一是工程实施情况按照《实施方案》评估。投资完成量、森林管护面积、富余人员安置、人工造林指标、工程程序和质量管理。检查验收制度、资金运行质量状况、责任追究制度及其执行状况。资金计划到位率、有效利用率、损失浪费率和资金监管的有效性。二是生态效益情况借鉴专家经验和抽样评估。造林成活率、木材减伐指标、森林覆盖率、宜林荒山造林率、毁林行为处罚率、局部生态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增减。三是社会效益情况以实际调查为主评估。工程区社会就业率、转产率、富余人员分流量、林区职工的收入和社会保险与当地职工收入平均水平的差距、林区职工的居住条件、天然林停伐对当地木材供求影响程度。四是经济效益情况以样本县和样本企业的有关资料评估。非林非木产业发展状况、当地森工企业产业结构比率、林区经济成分比重、天保工程对林区财政收入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森工企业收入变化、地方财政和县域经济的影响程度)。

(二)理论基础

1.以国家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为审计方向,按照国家关于天保工程的工程管理、资金管理、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的规定作为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以促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为审计目标,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天保工程环境审计模式和评价体系。

3.以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为审计标准,确定天保工程环境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三)基本思路

1.审计目标要明确。抓住国家天保工程实施目标和审计署五年规划,实施政府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与审计工作在审计目标上的结合。围绕和服务政府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中心工作开展环境审计,在促进天保资金真实、合法和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促进政府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管理与环境保护投入增长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企业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全社会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更高层次发展。

2.审计内容要深化,抓住天保工程资金投入的主要部门,实现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与国家天保政策落实在审计内容上的结合。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不仅查清账目,及时纠正问题,而且要提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具体建议。

3.审计方法要多样,抓住天保工程审计程序的关键环节,实现项目完成质量与环境绩效审计在审计方法上的结合。除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检查、查询、计算、分析性复核、抽样审计等继续运用外,一是计算机技术将得到全面推广。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技术方法对环保资金使用的基础数据进行审计;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对资源和环境管理系统设置,运用效果进行审计。二是专项审计调查技术方法在资源环境审计领域的运用。对资源管理和天保政策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揭示和反映执行政策制度方面以及政策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4.审计形式要灵活。一是通过审计的形式对天保资金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关注资金管理不规范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关注环境保护政策落实和目标实现的保证程度。二是通过专项审计调查的形式对天保政策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三是跨越审计分工的不同领域的环境审计资源的整合。

二、天保工程资金审计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估重点与方法

(一)天保工程资金审计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估重点

1.建立重点模式。一是从计划入手,核实是否严格执行上级下达计划或擅自变更计划的问题。二是从资金入手,审查有关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拨付到位、兑付到位的问题。三是从项目入手,检查是否按计划设计施工、按要求检查验收,有无管理不善、损失浪费、挤占挪用、减少面积、以次充好、降低标准和树木成活率低等问题。四是从政策入手,调查有无兑现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五是从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产业调整(经济效益)、职工安置(社会效益)入手,做出客观评价。

2.涉及重点领域。把负责筹集、分配、管理天保工程工程资金的主管部门作为重点部门;把天保工程实施作为重要环节;把苗木育种供应的单位作为重点单位;把投资额较大、建设期较长的苗圃建设和工程实施效果作为重点项目;把造林成活率和国家林业政策是否落实到位作为重点抽查内容;把会计资料失真、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现象作为重点问题;把施工设计、检查验收、环境测定等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作为重点联系对象。抓住计划批复、资金拨转、工程实施、项目管理、资金分配等关键部位,着重研究解决天保工程在体制、机制、制度、管理和绩效层面的情况及其问题。

3.把握重点环节。一是抓好审计立项环节,着力提高针对性。在选项立项上,按照重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宏观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对影响天保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单位)、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及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天保工程审计的主要对象。二是抓好审计工作方案制定环节,着力提高指导性。认真搞好审计调查,熟悉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规定,摸清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局性天保工程管理和运行状况及其发展动态,将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问题作为审计重点。集中研究讨论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审计的重点、范围、方法、步骤和要求。三是抓好审计实施环节,着力提高准确性。对明确规定的审计范围和内容,做到不漏项、不缺项,查深查透。除做好资金真实合法审计外,把造林的成活率、治理水土流失、森林职工人均收入等作为重要的效益指标进行审计。重点检查各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严格按批准的实施方案、作业设计进行施工。抽查一定数量的地块,检查完成造林成活林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四是抓好审计报告环节,着力提高宏观性。加强深入分析,利用审计资料和专家经验,向政府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审计报告。五是抓好督促跟踪落实环节,着力提高有效性。主要做到“三个到位”:即跟踪整改机制和制度到位、跟踪整改内容和重点到位、跟踪措施和办法到位,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决定和整改意见,维护了审计的权威性、严肃性、法律性,促进了审计成果质量的提升和转化。

4.审计重点内容。以国务院批复的工程实施方案为龙头,检查方案确定的公益林建设任务、森林资源管护、采伐限额指标和富余职工安置计划完成情况。一是审查天保工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主要是各项目主管部门批复计划和用款单位执行计划情况。二是审查天保工程资金拨付,使用情况,主要是各项目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管理、使用天保工程资金的情况。三是审查天保工程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主要是职工安置分流和保障工程实施政策的执行情况。四是审查评价项目实施管理效益情况,主要是主管部门、用款单位组织实施工程中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程实施后的质量情况,树木生长情况。五是审查天保工程项目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5.做出重点评估。一是该保护的天然林是否实施了有效保护;二是天然林禁伐区是否按要求停止了采伐;三是工程区木材产量是否按计划实现了减产到位;四是富余职工是否得到了妥善分流安置;五是林区经济是否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是林区社会是否保持了稳定局面;七是公益林建设是否按标准完成了任务。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对比变化做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二)天保工程资金审计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估方式及方法

1.评估方式。一是从制度设计上进行检查。对天保工程的环境管理系统的科学性、有效性做出结论和评价,包括政策的执行,制度的建立,实施的程序,资金运行质量状况、责任追究制度及其执行状况等。二是从资金管理上进行分析。对天保工程的环境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测试和评价,包括资金的到位率、资金使用率、项目管理水平等。三是从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计算。对天保工程的环境工作绩效做出考核和评价,包括项目规划执行情况、造林成活率、森林覆盖率、宜林荒山造林率和工程区经济增长及其森林职工的收入增长率。

2.技术方法。一是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环境的决策,评价环境质量的变化,其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经济净现值法、经济内部利润率法和效益费用比法三种评价准则或指标;二是环境的经济评价法。依据相关的标准和程序对环境影响所导致的损害和效益进行货币计量的过程。三是在审计中除利用了一些传统财务审计的方法,如审阅法、核对法、函询法、观察法、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外,还要采取实地调查了解、利用文献资料和公共数据、利用被审计单位已有的数据资料、案例分析研究、利用专家工作、与其他部门的联合审计等方法。

3.工作方法。一是以天保工程资金真实性为基础,加大对天保工程政策的关注和思考,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注意现有政策和实际的结合;二是以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为重点,扩大天保工程绩效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在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融入绩效检查、分析、评价的内容;三是以农业专项资金审计队伍为主力,加快环境绩效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

4.组织方法。一是建立“整体统一、分工配合、优势互补、运行高效”的环境审计协调机制。二是实行“上下联动”、“交叉互动”、“内外结合”的审计方式,在统一时间范围内统一行动,协同作战,形成纵横交错的监督网,优化配置审计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审计系统的整体效能。三是坚持“省级先行,典型引路”。对确定由省厅直接审计的被审计单位率先开展审计(或试点),抓住典型审计实例,做好引导示范工作。四是审计与调查并重。围绕目标和重点,对部门管理使用的资金实施全面审计,对树木的成活率,方案的实施、政策和制度的执行进行审计调查。五是充分听取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六是在审计综合报告上报省政府之前,分别征求省级有关主管部门和被审单位意见,以确保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准确,分析产生问题原因深刻,审计意见和建议可行,使环境审计成果成为政府改进和提升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5.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天保资金审计中的作用。以审计管理系统(OA)和审计现场实施系统(AO)交互为载体,构建天保工程资金审计项目统一指挥中心,实现项目审计的统一调度。以集中采集被审计单位财务及业务数据、综合业务系统数据结构,构建对应项目资料树为基础,先行归纳、提炼、整理、分析,将审计重点、关注点和利用数据库查询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通过审计专网等信息数据快速传递通道,及时发送参审组,实现天保工程资金和项目信息资源、数据共享,进一步强化审计全程监控和协同作战。

6.进行环境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对外交流,建立环境审计的外聘专家制度。一是强化现有环境审计人员的培训。在理论方面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更应强化统计学、计算机、法律、管理、环境学、社会科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实践方面,要突出环境审计实务的培训,促进审计人员熟练掌握环境审计的各种技术和技巧,促进审计人员在开展环境审计项目时能准确把握各项目之中的异同,能够用联系、发展的观念看待和解决审计查出的问题。同时审计机关应加强环境审计人员对外交流力度,及时掌握国内外环境审计新的思路和方法,尽快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素质。二是探索环境审计的外聘专家制度,逐步建立环境审计所需的外部专家库,根据环境审计的具体情况,聘请环境工程技术专家和精通环境法律法规的专家,以及具有环境工程和鉴定方面资质的机构参与环境审计,尽快改变目前环境审计人员结构单一,环境专业知识匮乏的局面。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第4篇

李霞(1991~),女,汉族,河北邢台人,郑州大学本科在读,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水电工程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规模普遍较大,施工环境与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施工过程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现象,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性问题,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特征和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及施工安全问题和管理对策,并分析了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实施的方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影响因素;安全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是民生工程,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其施工地点较偏远,地形复杂多变,周边环境较恶劣。水利水电工程规模普遍较大, 施工单位较多, 现场工地分散,交通联系不畅,施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现象,施工安全事故不间断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作为施工企业,既要为业主提供一个合格、优良的建筑产品,又要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要求项目经理部必须对施工项目进行规范、科学地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安全进行管理控制。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是指以防洪、发电、灌溉、供水以及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除害兴利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但其施工地点较偏远,地形复杂多变,周边环境也比较恶劣,施工场地复杂,而且工期长,大量使用非专业化劳务队伍,施工条件较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新形势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水电工程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引进安全控制与监理的概念不仅能为业主提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服务, 而且能更有效地保证施工项目安全顺利的完成。

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因素

1.人的不安全行为:虽然现在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机械化,但大部分机械需要人为操作,因此人的因素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产生的一大主要因素。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施工人员的水利水电专业知识不足、业务水平低的现象,有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忽视安全操作规章等。而且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存在着一味地注重效益、成本,这些企业往往是工期优先,重进度轻安全,而忽略施工安全的现象。

2.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说的物是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所用的机械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施工材料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劳动密集,而且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涉及的作业类型多,交叉作业,施工现场人与机械广泛交织,很大程度的增加了施工管理的复杂性和作业过程的危险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有些企业存在着对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使得一些不符合要求或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并使用,如水泥、钢筋等不合格,甚至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这些现象引起的质量问题都会给工程运行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3.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伤亡事故的发生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里的环境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的大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地点自然环境条件差, 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常会发生,易发生安全事故。施工场地复杂,施工条件差,容易造成人员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安全事故。

4.管理缺陷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管理因素的失效直接影响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的发生,间接导致事故发生。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控制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工作主要是将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进行事先的预防与控制,将危险点与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下。引起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三是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四是管理的缺陷,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这一复杂的施工环境当中,这四方面的问题基本构成了所有安全事故发生得全部隐患所在。所以我们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控制与管理的具体分析:

1、人为因素方面:加强全员安全与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消除习惯性违章,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包括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在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施工进度、工程成本及其他各项目标的关系上,始终把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到首位,绝不能冒生命危险抢工期、抢进度,绝不能靠减安全投入谈效益、谈成本。

2、物的因素方面:合理的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对设施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以及维修保养,以防止机械设备出现不安全的状态;对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防止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假冒伪劣材料进入施工地点,施工企业应注重工程质量,不能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防止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安全事故。

3、环境因素方面:环境因素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所在的大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大自然环境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地点自然环境条件差,工程业主、设计与监理部门要对环境的指标进行作全面的调查,明确了解环境对工程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施工环境方面:施工场地复杂,施工条件差,应加强现场的日常安全巡查与检查,及时辨识现场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制定有效措施予以控制,防止造成人员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4、管理因素方面:要遵循全员管理原则和全方位管理原则。全员管理要求安全职责要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从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直至项目班组.操作岗位,都要明确安全职责,分解安全生产目标,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切实感受到安全生产的压力,从而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安全,形成全员安全管理的格局 。能够真正做到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管理,人人参与”。

四、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点较偏远,地形复杂多变,周边环境也比较恶劣,施工场地复杂,而且工期长,大量使用非专业化劳务队伍,施工条件较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坚持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防护针对性。将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进行事先的预防与控制,将危险点与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下。(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吕中东.水利施工中的安全控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01).

[2]刘魁.水电站大坝施工的安全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1,(17).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推进环境突出问题解决为主线,按照“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原则,加快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重点环境问题防治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区域联防、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环境污染防控体系。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

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的原则,促进县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属地管理与区域联动并重的原则,不断提升区域环境污染防治水平;坚持源头预防与过程控制统一的原则,积极推进环境突出问题的解决。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实施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源综合防治工程

以整治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褒城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认真落实优先扶持、重点支持、改造升级、限制发展、强制关停等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新型产业,推进县域经济转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管理,严格项目准入,加强冶炼、化工、建材、食品等重点行业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性项目。健全和完善重点污染源环境监管制度,强化环境执法。以整治重点区域特征污染物为重点,积极开展重点区域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有效节约和利用能源资源。

(二)实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持续开展县城区“洁净工程”,建立和完善大气环境污染治理联动机制。一是加强城区周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是加强城区交通运输管理和整治,依法查处违法渣土运输车辆,减少运输车辆抛撒、扬尘,以及交通噪声污染;三是加强和规范建筑施工工地管理,严格落实工地扬尘防治措施,严防施工扬尘污染;四是加快划定城区烟尘控制区,进一步加强县城区锅炉、茶浴炉管理,减少烟尘排放量。五是加强和规范县城区小餐饮企业环境管理,积极开展城区规模以上餐饮企业油烟治理,减轻餐饮油烟污染,积极推广无烟烧烤,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六是认真实施县城区“安静工程”,及时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污染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噪声污染,积极为群众创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

认真贯彻中省市关于对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县政府《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环境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把涉重金属行业准入关。大力扶持和鼓励涉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积极推广污染治理新技术、新工艺,有效控制和减轻重金属污染。组织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按照分区控制、分类监管的要求,认真抓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化工、矿产等重点区域的整治,积极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四)实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

1、扎实开展生态镇村创建。以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县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实施城区周边农家乐餐厨垃圾、油烟和废水污染治理试点,促进农家乐的健康发展。

2、切实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科学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严格畜禽养殖项目准入,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大力推行“一沼一果(水稻、蔬菜、苗木、花卉、药材、鱼)”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提高畜禽养殖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3、深入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畜禽养殖、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切实抓好政策引导,加快建立农村面源污染趋势预测预警机制、农业环境安全评估体系、农村污染防控等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积极推广新型农业新技术,切实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4、下力气抓好夏秋秸秆禁烧工作。加大夏秋两季秸秆禁烧执法力度,严查随意焚烧秸秆行为。大力扶持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青贮沤肥等综合利用新技术,并积极做好秸秆禁烧宣传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五)实施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工程

加强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划定县城中远期水源地保护区,编制水源地保护方案。认真抓好县城区水资源利用情况调查,合理配置和优化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开展水源地保护执法检查,严查影响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确保县城区水质安全。

重视解决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问题。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源调查工作,编制并实施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规划。以“人饮工程”为抓手,加快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水源保护区环境专项整治,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六)实施环境安全防控工程

认真落实中省市环境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经常性的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环境安全防范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核与辐射、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和尾矿库监管制度,严查违法行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地处置环境突发事件,确保环境安全。

四、加强组织协调

1、建立重点环境问题联防联控协调制度。在重点环境问题联席会议制度下,不定期召开由有关部门和相关镇参加的专题会议,协调解决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第6篇

或许在南方一些城市的人们看来,这有点小题大做,但是,对于一个老工业基地,对于一个为环境问题困扰多年的城市来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其中付出的艰辛更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的。

“杀鸡取卵”,并州人尝尽了环境污染的苦头

说起太原乃至整个山西,直到现在,许多外地人的脑海中首先蹦出来的一个字眼就是“煤”,以及由煤衍生出来的一些东西。作为国家的能源基地,山西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犹如祖国的血液大动脉,沿着铁路蜿蜒伸向祖国各地,为新中国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强大动力,也为太原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立足于丰富的煤铁资源,太原大力发展煤化工、钢铁等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煤焦行业、钢铁行业、铝镁加工业以及装备制造业为龙头的重工业体系。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这里分布着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太原钢铁集团,太原重型机械制造集团、太原化工集团、太原狮头水泥厂、国电一电厂、大唐二电厂等大型企业以及林林总总、大小不一的煤矿和焦化厂也在此安家。这些企业在创造财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主力军”。

人们谈起过去的环境都会不住地摇头叹息,20多年前的情景使每一位太原人刻骨铭心、不堪回首。那时的山是模糊的,水散发着阵阵恶臭,灰蒙蒙的天空就像一张阴霾大网罩在人们头上,就连道路两旁的植被也被一层厚厚的烟尘覆盖着,手一摸都是黑的。走在街上的人们,穿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深色衣服,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脸。蓝天、白云,对于太原人来说,是那样的吝啬;一年中能看到星星的晚上更是屈指可数。据有关部门统计,当时太原市的大气环境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达到0.568毫克/立方米,是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5.7倍。二氧化硫浓度的年平均值达到0.212毫克/立方米,是国家标准的3.5倍。一年中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不足45天……单纯依靠出口资源和初级工业品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太原付出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沉重代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保卫蓝天,守护绿色家园,再造宜居环境”,成为龙城儿女的共同呼唤。人大代表呼声四起,奔走于社会各个阶层。太原市委、市政府及时吹响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号角,市人大常委会适时作出保护省城生态环境的决议,全市人民众志成城,拉开了全民环保的序幕……

痛定思痛,三十年励精图治终见曙光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在推进省城环境持续改善过程中,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充分发挥了地方权力机关的作用。

说起对环保问题的监督,每一个“人大”人都不陌生。1982年太原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伊始,就把对环保工作的监督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从1983年至今,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的议题加起来已近千个,但是,每年的第一次常委会会议的第一项议题都是听取和审议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并成为一个雷打不动的惯例。每次会议,常委会都要在认真组织视察、检查的基础上,认真审议,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并结合当年的环保工作重点作出决议或决定。到2010年,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共作出有关环保工作的决议15个、决定 16个,占到所作决议决定总量的13%。

从治理污染项目入手,唤醒全民环保意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太原市的经济刚刚复苏,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太原来说,“治理污染”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短视”行为,不同程度地在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存在着。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太原市人大常委会从新建项目的立项、建设严格执行“三同时”入手,对没有通过环境质量评估擅自建设的工业项目,通过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视察,发挥地方国家权力的作用,在为政府开展环保工作撑腰鼓气的同时,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人大的权威在监督中也得到了提升。

1985年,古交西曲矿在未做到环保实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情况下,决定了主体工程投产日期。太原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明确向市政府提出:“环保项目不按时完成,西曲矿绝不能投产”。经过有关部门和矿区的积极努力,终于在投产前补上了临时环保设施。这种坚持依法办事,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精神,被时任国务院总理命名为“古交精神”。生产工业硅,效益高但能耗大、污染严重。常委会在视察中发现阳曲县、清徐县擅自兴建工业硅工程后,立即致函市政府,及时叫停了这两个高污染的项目。

1992年换届后的太原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执行国家“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更加注重从总体上谋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太原钢铁公司建成了日回供生产用水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统一”。作为省城废水回用、节约用水的典型,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了《关于对太钢污水处理工程达产运行进行表彰的决定》,带动了太原水泥厂电除尘改造、太化南堰污水厂、赵庄污水处理等一批环境治理骨干工程。在此基础上,1993年和1994年,常委会连续作出关于促进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决议,要求“各级领导要进一步确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国策意识,提高对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提高环保执法水平,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按照《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太原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大对环保监督的力度,由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全市范围内的十五种土小企业的情况反复进行视察和检查,共取缔落后焦炉1760个,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300多个(座),关停小造纸厂35个。对南郊区人民政府违反环境保护法,在晋祠名胜风景区兴建年产3万吨焦化厂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在全市引起了较大的轰动。

全方位开展监督,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监督实践中,太原市人大常委会深深认识到,作为决定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机关,仅仅停留在具体的、个别的微观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环境保护放在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宏观上监督,把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为提高各级领导环保责任意识,常委会从实际出发,不断引深对环保工作的监督,将对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和局部地区的污染防治的具体、直接的监督转移到对政府开展综合治理和环境总体规划的监督上。1995年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明确提出“市、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区域环境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市政府根据《决议》精神,制定了《搞好小企业污染整治和汾河治理以及市区大气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根据太原市实际开展实施了“1263”环保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采取两项举措(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突出六个重点(清徐县、古交市、娄烦县、太钢、太化、西山),打好三大战役(取缔土小企业、治理汾河和市区大气污染)。

每年常委会会议审议政府环保工作,都是政府向人大常委会的一次“交账”过程。常委会根据上年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确定下年的工作重点,适时作出决议,逐年推进,这是太原市的环保工作得以阔步前进的强大动力。

1999年是太原市环保工作的决战之年。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实现太原市2000年环境达标的决议,“直逼”市政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全面实现我市2000年环境治理“一控双达标”的目标。市政府认真落实决议精神,加强对环境达标工作的领导,采取了扩大集中供热、控制煤烟和企业污染物排放等措施。

常委会的有力监督,把政府推到了环保工作的“风口浪尖”上,各级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采取的措施也更加得力,使得省城环境质量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沿着良性的轨道向前发展。

依法治理,法制环保才是治本之道。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在监督过程中深刻意识到,环保工作监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作支撑,大力推进法制环保成为历届人大常委会的共识。

自1987年太原市拥有了地方立法权以来,太原市人大常委会相继制定出台了《太原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太原市晋祠泉域保护条例》《太原市兰村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太原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管理办法》《太原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太原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太原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太原市城市绿化条例》等多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覆盖了太原市环保工作的方方面面,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进行了修订完善。2008年,在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绿色转型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这是城市发展方式的重大革命,也是从根本上扭转太原市环境质量的治本之道,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创举。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审时度势,在没有上位法的前提下,结合太原市实际,及时制定出台了全国首部规范城市发展方向的地方性法规――《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太原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利剑出鞘,十六年“环保行”再现并州碧水蓝天

“并州环保行”活动是太原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太原市实际组织开展的一项环保执法检查专项活动,在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过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活动由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牵头、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联合组成,采取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集中采访与抽查采访相结合的方式,抓住影响环境的重大问题,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实践证明,“并州环保行”活动对市政府环保工作既是一种鞭策和检阅,更是一种有力的促进和支持。

1995年和1996年,太原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组织开展了“环境文明在太原”主题活动,对全市三十多个大、中型企业及五十多个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情况进行了采访、检查、跟踪报道,督促各级政府解决了许多污染问题。

1997年,根据发展的需要将“环境文明在太原”更名为“并州环保行”。当年,环保行记者采访团就对太化、太钢、太铜等较大的污染企业及清徐、南郊、娄烦、古交等县(市、区)进行了检查采访报道。对环境污染治理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部门、企业进行了批评报道,引起各级政府及企业领导的重视。之后的10年,“并州环保行”活动坚持“求真务实,不断督促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的原则,把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反映的热点作为开展活动的重点抓住不放,为老百姓说实话、办实事、排忧解难,推动了一批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的解决:小冶炼、小造纸企业全部关停,土散石灰窑和实心粘土砖生产以及开山取石等违法行为都得到了彻底解决。

2007年,常委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与权力机关的执法检查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促进了突出问题的解决。当年,活动围绕“减少烟尘粉尘排放,促进节能减排”主题,以百姓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重点,进行了严格的执法检查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2008年,常委会围绕“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和“推进污水处理、保护水源地”,组织开展了以“迎接奥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城乡清洁活动,对限期治理的8个工业污染项目和垃圾乱堆乱倒、摊点乱摆乱设、车辆乱停乱放、广告乱贴乱涂等问题进行了执法检查和新闻采访报道,敦促有关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水源地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第7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原理;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1引言

环境工程原理是一门环境学科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环境工程技术中各单元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与操作原理,同时也涉及到各单元过程的设计计算。学生通过学习环境工程原理这门课程,可以为后期《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主要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对该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各个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熟悉各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的计算方法,具备用工程观念分析解决单元操作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虽然环境工程原理这门课程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不少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会表现出很强的学习倦怠。由于环境工程原理涉及许多工程技术的原理和计算,在学习前需要掌握高等数学、物理学及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这对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同时,由于环境工程原理中工程技术的复杂性,除了极少数简单的问题可以用理论分析的办法解决外,大都需要依靠实验研究解决,通过实验研究过程规律,再将研究结果指导工程实际,这也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挑战[2-3]。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时,如果没有合适的途径去克服和解决,就会出现明显的厌学情绪,降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大大降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人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其中“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通过将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不仅避免传统课堂“教”“学”分离的缺点,而且弥补了单纯的讨论式课堂效果差的遗憾。通过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4]。

2对分课堂应用于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尽管“对分课堂”具有理念深刻、简明易用的特点,能实现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在许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争议。尤其是对于类似于环境工程原理这样的课程内容多、知识结构复杂、工程计算繁琐的课程,教师在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对分课堂在实施的过程中难以贯彻执行。根据在环境工程原理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其他教师的相互交流,本文总结了对分课堂应用于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首先,“对分课堂”模式与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学时数不匹配。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授课时间长,讲授的内容多,课程的学时数基本能满足要求。而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学生讨论的环节,教师的授课时间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很多老师提出对分课堂的模式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造成教学进度进展缓慢,课程学时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其次,“对分课堂”模式与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内容不合拍。由于环境工程原理涉及到许多工程技术的原理和计算,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在应用“对分课堂”模式时,无法很好地将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讨论结合起来,出现“对分课堂”模式与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内容不合拍的现象,降低了老师和学生对“对分课堂”模式的尝试热情,造成“对分课堂”模式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第三,“对分课堂”模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一致。通过对分课堂的实践教学发现,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千差万别,在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时,如果进行随机的分组讨论,会导致不同组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能差异很大,尽管进行了全班范围的讨论和老师的讲解,有一些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仍会明显会低于其他组。“对分课堂”模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一致,如何科学合理的分组讨论,是“对分课堂”模式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对分课堂”模式应用时,不少教师出现浅尝辄止的情况,认为对分课堂并不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好的帮助,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去。显然,这种情况是应该避免的。事实上,上述问题并非没有解决的方案。为了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对分课堂在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3对分课堂在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为了实现对分课堂在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中的应用,针对对分践。以“对分课堂”模式为基础,优化环境工程原理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环境工程原理的课程内容特点,探索不同教学内容的最佳“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学内容的重构

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对分课堂”模式与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学时数不匹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内容编排与“对分课堂”模式的要求不符。因此,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根据“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通过查阅资料,听取资深教师意见,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优化,并配套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料。通过重构教学过程,提炼主要知识点,构建学习框架,使其更好与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对于环境工程原理这门课,可以根据单元操作的特点,将每一个单元操作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教学,将实验实践部分和理论知识部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先讲授理论再进行实验实践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工程实践中去。如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级规划教材《环境工程原理》(胡洪营等编著),该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依次包括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分离过程原理和反应工程原理[5],教材内容知识引导循序渐进,知识体系构建完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综合性,得到了广泛的采用[6]。然而,在基础知识和单元操作内容衔接上,部分理论内容和单元操作有所分离,如第五章的质量传递和第八章的吸收以及第九章的吸附未紧密衔接起来。这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效率下降的问题,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时长和课程的学时量。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根据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将质量传递这一章节和吸收等章节作为一个教学专题放在一起进行授课,在采取“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时,将这些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讲授,通过结合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提升学习效率,减少学时数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问题。

3.2“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学设计的改进

在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显然已不能满足新的教学需求。因此对“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学设计的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学设计时,需结合课程内容,改变教学过程,灵活采用多种不同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讲练结合、合作学习、自主课堂、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如在流体流动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对分课堂的模式,首先以工程实践或实际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判断楼房高层自来水水管能否出水的问题,引出流体流动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思考并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哪些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互讨论和引导讲解,过渡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上来。然后通过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流体流动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解决之前问题的先决条件的确定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由于每一个章节或专题的内容特点不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对分形式,灵活采用当堂对分或隔堂对分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如“对分易”、“学习通”、“雨课堂”等辅助工具,将不同知识点的学习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增加课堂的丰富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3“对分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同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更像是一个整体,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效率受到影响。“对分课堂”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情况,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和学习,每个组员在组内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在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时,不能简单的随意分组,而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将他们相互搭配分组,充分挖掘学生各自的潜能,同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对分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在分组讨论的环节,根据课程内容的难度的不同,可以将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与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搭配分组;根据学生表达能力的不同,可以将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与表达能力弱的学生搭配分组;根据学生性格的不同,可以将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开朗的学生搭配分组等等。通过这种以强带弱,互补互促的方式进行结合分组,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学习对方的长处,相互帮助相互提升,综合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通过不同的“对分课堂”模式,如当堂对分、隔堂对分、分组讨论和作业点评等不同方法,结合“亮考帮”、“对分易”等多种形式和工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学生在对分课堂中学习的状况及时跟进,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对分的方式,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摸索出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特征的对分课堂方案。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第8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方法

1.水利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评价过程和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在水利工程规划的形成过程中会存在诸多无法完全预料的变化,因此无法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出过高过细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规划内容的概述;环境资源对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水利工程规划与政策、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问题;水利工程规划的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间接或累积等不良影响的识别、分析、预测,以及对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估和论证的规划;为预防或尽可能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的规划;对公众参与以及是否采纳公众意见进行详细的说明;跟踪和评价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具体计划;还有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2.从环境角度提出对水利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需求

水利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就是从环境角度出发,对水利工程实施项目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它与传统的工程经济角度有很大的区别。所谓的环境需求其实就是环境保护的需求,这也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只有明确环境的基本需求,环评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可行。但是,环境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背离,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两者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即将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黄金结合点。

2.1环境需求中的防洪需求

水利工程实施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提高防洪标准,保障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但若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避免洪水这一自然现象的发生却影响了湿地及水生动物的生存,打破了原有生态圈的平衡。由此一来,对一些干旱地区的影响很大,令其无法维持原有的生存空间。这就需要定时定量制造人工洪水,以确保干旱下游地区的生态平衡。

2.2水利工程中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需求

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但水并不只是属于人类的经济资源,同样也是自然界生命的基本生存资源。如若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承受能力,就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所以,在水利工程规划工作中要充分强调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既要实现经济的发展,也要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2.3关于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水利工程由于其跨度大,有流域性特点,有时会涉及到一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文物、水源地等较为敏感的环境点。在涉及到这些环境点时,水利工程的建设则需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合理改进设计方案,以达成对特殊地区的保护。

2.4环境需求中的土地资源开发问题

水利工程的实施解决了灌区建设的需求,但其同样需要淹没和占用大量的土地,这就导致了部分居民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被占用,所以,安置移民的问题也急待解决。可以通过开发土地,并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3.水利工程规划各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侧重点

3.1水利工程规划环评和环境影响报告

我国的环境管理已经纳入了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的管理程序。所以,环境影响报告和水利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都需要环保部门的单独审批,两者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3.2各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侧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开发者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为水利工程中的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任务是明确具体的环境问题,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并拟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预算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资金,制定出一定的环境管理计划等。

水利工程规划各阶段的环评工作还需要注意与相应阶段的设计工作相结合,设定出不同的深度和侧重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着重分析水利工程的影响区域已存在的环境问题。例如,水利工程施工区域是否涉及诸如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供水水源地、文物、城市取水口等较为敏感的环境点。要充分考虑到制约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因素和水利工程对该环境区域的影响趋势等问题,并对其作出初步的预测评价,为水利工程项目提供应有的环境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利工程规划必须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出来,并将其提交到有关部门进行专项审查。在切实明确没有制约水利工程实施的环境因素后,报告书还要从对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全面论证水利工程的在环境方面的可行性。要充分强调环境保护措施的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初步设计阶段,一般不再需要环境影响评价, 而是真正落实环保的具体措施和比较方案。这个阶段其实是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在各阶段中工程特性最强的部分。管理的具体措施需要同工程管理的深度保持一致,要充分明确环境管理的责任人、执行人和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与水利工程管理的关系等。

4.水利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水利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落脚点

水利工程规划的环评工作要充分明确对环境保护所要担起的责任,弄清环境的基本需求。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同于环境质量评价,需要认真分清环境问题的起因。从“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保护”的环保原则出发,其关注的重点在于水利工程的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或导致原本环境问题加重的工程因素,而不是原有的环境问题。秉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者要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避免环境问题的严重泛滥。

4.2水利工程优化设计理念

水利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为整体工程的设计优化服务,真正把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树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设计优化服务的理念,将工程设计与环保需求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即达到工程建设的目的,也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让工程未来的发展更有生命力。这一理念的实现需要立足于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从指导思想、方案选择、施工方式和移民安置等进行评价,合理分析水利工程实施可能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并对现行的方案进行评价,这两者不可分开而论。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工程规划环评工作和水利工程设计的结合如若不够紧密,则不能真正起到优化工程设计的作用。另外,在做出充分且合理的评价后,还要注意整个过程的实施,不能缺乏真实效益,头重脚轻,降低了工程自身的诚信度。

4.3要坚持环评为措施服务的基本原则

环保措施要充分与环评联系起来,针对可能发生的对环境不利的影响,制定对应环保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对于不利影响预测评价应该选择定量化,并说详细明其具有的危害性,为制定措施提供基本的依据。

由于水利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特点,管理措施成为了环保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分清各部分的责任,明确责任人和执行者,不能让管理措施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