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高数

大学高数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11 11:51:26

大学高数

大学高数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问题对策 研究

高等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其他专业课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但在大专高等数学的日常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大专高等数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

问题一: 学员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大专学员的文化课普遍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多加些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增强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员在讲授高等数学的某些知识点时,应尽量的与学员将来要学习的专业课的一些内容联系起来,学员必定会更加注意听讲。最后,教员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不能“照本宣科”,如果教员只顾自己讲,而不考虑学员的反应如何,经常这样的话,学员自然对学习高等数学失去兴趣。

问题二: 学员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大专学员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如果将所有学员安排在同一个班级上课的话,教员往往顾此失彼,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这就要求教员在日常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中心”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日常高等数学教学中可把学员分成基础班、中级班、提高班三个层次,按照事先制订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分班教学,也可尝试分层次的期末考试。这样的分层次教学与考核,让基本处于同一层次的学员在一起学习,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员成绩悬殊太大而产生的自卑和厌学情绪。

问题三: 部分教员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不恰当

在高等数学日常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教员只顾播放PPT,与学员没有互动,导致教学效果大大不理想。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应该以板书为主,对于一些题目可以将主要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演算出来,最后一些繁琐的计算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

问题四: 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院校改革,大专高等数学课时被严重压缩。如果还按照以往教学方式,教员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进度,一些重、难点内容难以展开,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在大专高数的教学中不必追求大而全而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重点内容,其他专业课必须用到的相关知识点要详细、高质量的讲给学员,而那些可要可不要的知识点可以简单的给学员作一些介绍,让学员了解即可。

问题五: 部分教员教学能力不强,与学员的要求存在差距

目前大多数教员都具有研究生学历,但是有些教员对于具体的教学过程却知之甚少。要改变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学校要多给教员创造一些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多为教员组织一些相关能力方面的培训,进而提升教员的教学水平与经验。学校可以定期通过教学比赛来选拔教学标兵树立榜样,进而促进教员自身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要求,同时也可以让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老师上示范课,让全体教员进行现场观摩,这对提高教员的教学能力也是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大学高数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大学数学 衔接

大学数学是大学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尤其是新生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我们需要了解高中数学中哪些知识是学学数学的基础,哪些内容还会重新学习,哪些内容还要补充?如何做好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使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研究。

高中在数学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些改革工作对后继的大学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教学中也凸现出一些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做好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学生中的计算机、电气自动化、会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等专业4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涉及了集合、映射与函数、三角函数、直线、圆锥曲线等500多个知识点,涵盖了高中数学所有内容,确保了调查的广泛性与针对性。

1高中数学课程现状

从调查结果看,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知识点并没有因为地区差异和文理科差异而有很大不同,具有比较强的一致性,这反映出了各地教育模式的同质性。我们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较强的普遍性:

1.1高中数学部分内容被淡化或删除

高中数学中的一些内容被不同程度的淡化甚至干脆被删掉了,使大学数学教学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或空白化.从调查的学生反馈情况看,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函数,反函数,反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三角公式(如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倍、半角公式,万能公式等);线段的定比分点;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三垂线定理;极坐标等。

1.2高中数学新增部分内容

与原来相比,高中数学课程增加了一些原先在大学才学习的知识点,如向量、概率统计、函数的极限、导数及其应用等内容都出现在了高中数学教材中,如导数是高中数学新增加的内容,它以函数为研究对象,为解决瞬时速度及加速度、曲线的切线、函数的最大(小)值等实际问题提供了便利。但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占很少的分数,只学习了其中的浅显知识,如在导数这个知识点的讲授时,学生不理解极限的概念,不晓得连续的道理,知识不可能保持系统性。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此知识似懂非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在今后的大学数学学习时体现出的是理解的片面、知识掌握的“夹生饭”。

2高中数学对大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2.1淡化或删掉内容带来的影响

高中数学中删掉或淡化部分内容,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在中学的学习负担,但却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压力和难度,影响了3)学生在高中阶段对课程新增内容的学习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的学生知识点比较多,学习比较紧张,而且教师在授课深度等方面也不及大学深刻与全面,这就使得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就有些支离破碎,系统性不强,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应加强学生推理的严密性和思维合理性的训练。

3做好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课程衔接的措施

3.1要帮助学生补习在高中阶段空白化与边缘化的内容

高中阶段淡化或空白化的内容对大学学习不是不重要,也不是不需要学习了,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该部分内容对理工科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要通过开设选修课、安排专门的授课计划、自习辅导等不同方式或手段,将高中新课程中删掉或淡化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补充或加强,从而化解大学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减轻学习压力,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数学的学习任务。

3.2要处理好高中课程中新增内容与大学数学教学的关系

高中阶段新增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习或接触过了,如导数等,但这并代表这部分内容不需要讲解与传授了,而是要更深入、更系统的进行讲解。这是因为,高中数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无论在教学深度还是教学宽度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这个时期的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变化,需要将教学内容系统、全面、深刻的传授他们,让他们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因此,对于学生原来已经学过的部分内容少讲甚至不讲,而对另一些已经学过的内容不仅需要讲,还应讲得更系统、更全面,以便纠正高中学习时形成的片面与误解。

3.3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过渡

首先,大学数学的教学要了解高中数学的内容和教学重点与难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握并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实际灵活调整与安排授课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要及时向学生补充必要的知识,尽可能将学生学习中知识链的断裂处联结起来,系统、全面的讲解课程,克服教学中出现的难点、空白点等问题,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基于山东省实验区的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6):34-45.

[2]杨冠夏.课程改革下的可喜尝试――试评2007年高考山东数学试卷[J].中学数学杂志,2007,(4):41-44.

[3]马文联.论大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18(04):100-104.

[4]陈冬.数学素质与应用型人才[J].大学数学,2006,22(4):11-13.

[5]付益军.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几点策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

大学高数第3篇

笔者曾以记者身份参加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会议大厅,看到数学家操纵电脑,很快将高次多项式X105-1进行因式分解,多个长长的因式布满电脑屏幕!笔者大吃一惊之余悟出:此中必定有通用的算法!

近年来高考中,有关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以及(含一个变量的)不等式的证明问题,通常可用导数法解决,正因为导数是一种变化率,精确反映了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或不变)的信息,所以导数法成为解决上述函数问题的通法,

多次高考中,都出现了这样的尴尬:面对一些可用解析几何方法解决的问题,众多同学想不到建立坐标系,个中原因,多半是不知此题为何可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解决,哪些问题更适合用解析方法处理,或者说,并未真正理解解析几何的价值――提供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通法,

纵观多年来各地高考试题,都强调考查通性通法,公认的高考好题,其解法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其中具有普遍性的通法常作为首选方法,而数学中的通性通法,一般是基本的、典型的,能为绝大多数同学理解和运用的,数学,不是魔术;学习数学,有大道可走,有通法可循!

繁难问题、偏怪技巧,并不是数学的主流,也不是高考考查的主干内容,高考试卷中难题的比例通常不超过20%,而基础题和中档题才是高考的腹地,是每个同学都有希望攻克的,难题,最优秀的考生在短时间内和较紧张的考场里,也未必能做出,当然,在掌握通性通法的基础上,也应切合题目特点,探寻特殊的方法或灵活的技巧,以求简化、优化解法,但很多同学却片面追求这些不易想到的特殊方法或技巧,以致基础题和中档题――这些应该会做的题目失分严重,腹地丢失,后悔莫及,令人扼腕!

大学高数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课程改革;大学数学;高中数学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新课标改革。2001年开始,大批新课标下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数学知识结构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大学数学课程进行调整,已经是大学数学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微积分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比较,得出大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

一、高中数学新旧课标的变化

新课改后的高中数学在学习内容上变化较大。很多大学学习的重要概念都已编入新一轮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如函数极限、导数、定积分、矩阵、行列式等。而高校教师认为需要在中学学习或者与大学数学学习有关的内容,现在却不学或减弱了,如复数、极坐标、数学归纳法、反函数等。教学模式方面的变化体现在,新教材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二、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大学数学较之中学数学,理论性更强,内容更抽象。中学数学研究的大多是静态的数量关系,大学数学研究更加广泛的、动态的数量关系。另外,即使是对同一个概念的学习,高中数学偏重于形象的理解,大多满足于几何直观。而大学数学侧重公理化体系、逻辑推理以及数学符号的应用。

三、新课标下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在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本身有本质的不同,再加上近年来高中数学新课改,而大学数学仍然沿用传统模式,这势必造成衔接中的问题。大一新生首先学习的大学数学课程是微积分,教学衔接矛盾最为明显。以下针对微积分几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中表现出的衔接问题进行分析与对策研究。

第一,微积分中几个重要的概念,极限、连续、导数、定积分都在高中数学中有所涉及。但知识的难度和章节安排都有区别。如果教学中教师不讲明这些概念的区别,大一的新生可能会误会这些都已经学过而丧失积极性,反而错失了学习微积分的入门时机。

微积分课程的第一节课,教师可以给学生阐明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联系和区别,让他们明白中学学习的数学知识将会在大学里得到深度和广度上的加强。比如:中学里学习的极限、连续、导数的概念多是从几何直观出发的描述,而不是精确的数学定义,在大学里要精确严密地学习这些概念,以达到公理化体系中逻辑推导的要求。再如:中学里的求导数和求积分大多是针对很简单的初等函数进行的,大学数学的研究对象更广泛,不拘泥于初等函数,对计算方法要求更高。同时,也会要求这些数学概念与实际相结合,提高知识联系实际的应用性。

知识章节安排上,大学微积分和高中微积分有个重大的不同:高中数学的导数和定积分的概念是没有通过极限定义的,因为极限的概念比较抽象难懂,而导数和定积分有一定实际应用背景,这是符合高中生认知特点的。但是大学数学强调极限是所有微积分概念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微积分定义都是用极限这个工具定义的,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这个区别,在大学数学教学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学生消除困惑。

第二,大学数学强调基本概念的逻辑联系,很多涉及理论证明的部分,比如函数连续性的零点定理、微分中值定理等。而在高中数学中这方面的训练相对薄弱。让学生掌握数学中的理论推导方法也是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衔接的一个典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大学教师应该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数形结合,善用逻辑语言和数学符号,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在证明问题时也可以实际例子引入,通过数学建模渐渐转化成数学问题,进一步利用微积分定理解决,循序渐进,让学生自然接受并掌握。

第三,知识的脱节是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衔接中的另一个问题。大学教师要注重适当补充一些中学删减了但大学数学又需要的知识点,如反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恒等变形、极坐标等。这部分知识比较零碎生僻,学生心理上有些抗拒和畏难情绪。教师不必一次性补充,只要在相关章节相应补充。反函数的概念可以在导数这一章介绍,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在不定积分部分,而极坐标的知识可安排在二重积分部分。教师不需要全面系统介绍这些知识点,只需要针对大学数学相关知识内容做介绍,体现数学工具学科的特点。

参考文献:

大学高数第5篇

关键词: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教学质量

一、分层次教学

顾名思义,分层次教学就是对班级的学生按基础和学习能力及其他与数学学习有关的能力进行分组的教学方式。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针对大众的基础进行教学,这使得能力高的学生实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而基础不好的学生总是会因为遇到难题就丧志斗志,这使得他们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学习不好的不一定就是差,很可能只是他们的潜力没有被积极地开发出来。因此,教师使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对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有助于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实施步骤

(一)科学规范地分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这样的,分层次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分组,首先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了解,明白他们的学习能力、基础层次、心理承受等其他各方面的能力。然后把学生编为A、B、C三个级别的小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互相之间的交流更加的便捷。格外注意的是有的学生具有单方面的数学特长,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特长对其进行分组,让他们可以积极有效地快速弥补自己的缺陷,做一个优等生。

(二)全方位分层教学

首先是A组,作为班级最好的小组,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掌握程度都是最好的,好学生都会不自然地有一种自豪感,让他们在一起进行数学的学习可以实现他们良好的交流,促进他们的发展,而且他们原来本身都会有一种自豪感,这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事上会轻视别人,这种分组可以磨平他们的尖锐,让他们明白自己还存在着不足需要进步。对他们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以引导为主,想办法开拓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大脑更加的灵活。教学的时候提前找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布置给他们,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遇到难题他们已经养成积极解决的习惯,组内之间还会出现竞争的局面,这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能力。教师教学时要注意帮助他们在脑海中构建数学模型,促使其产生良好的数学解题思路。其次是B组,这是基础还可以的小组,教师对他们进行教学的时候找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习题进行布置,使得他们可以扎实自己的基础,可以紧跟教师讲课的节奏,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而且这个小组的学生中很多都是因为上课的时候溜号搞小动作导致的基础不牢固,因此,教师上课时要注意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关注,推动他们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最后一个就是让教师头疼的C组,他们的基础和学习能力都存在较大的漏洞,以往教学的时候经常是最让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他们其中也不乏潜力深厚的学生,对他们分层教学教师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的思想重新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梯度式教学,使得学生可以用简单的题构建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解答难度一般的题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因为是全方位的分层次教学,所以除了课堂的教学分层次,课下的作业布置以及考试试卷难度也要按困难、普通和简单进行布置。进一步推动分层次教学方式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三)多样化教学

大学生的心理及思想已经趋于成熟,正是因为他们的成熟,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烦躁不堪,因此教师积极地改变教学方式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口头上让学生用耳听的数学转变为大屏幕视觉冲击的数学,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难题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可以更加有效地了解数学,进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数学是一门可以开发人大脑的学习,大学教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块垫脚石,教师的教学可以提升垫脚石的高度,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前景,进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大学高数第6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169-02

一、引言

高等数学是许多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对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等数学自身的特点与学习方法同高中数学有很大的差别,使得许多刚入校的学生学习时出现不适应的现象,甚至出现对高等数学的恐惧感.大大影响了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

本文通过研究高等数学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

(一)高等数学的特点

高等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内容上看增加了许多全新的数学思想,例如无限分割,逐步逼近,极限等而且上课时间长,每次课都是两节在一起上,且涵盖的内容特别多,例如定义多,定理多,公式多,习题多等.另外学习方式也不一样,一般都是大班授课,只能照顾大多数学生,教师只讲基本点很难个别辅导,因此自学能力需要很高。

高等数学自身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度的抽象性。高等数学的内容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它的许多内容如概念等,都是舍弃一切物理或实际的背景意义,只留下其数量关系.例如,导数的概念是从物理中求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问题中,以及切线斜率等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又如定积分的概念是从求曲边梯形的而积中抽象出来的,二重积分是从求曲顶柱体的体积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2.严谨的逻辑性。高等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明显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因为高等数学中的定理,定义等都必须要有严格的证明,也就是说这些定理只有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与证明之后才能成立。

3.系统性、应用性。高等数学的知识结构有很强的系统性,不仅每一章中的每一节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每一章之间也都是相互联系的前而是后而的基础,后而是前而的延续例如极限是高等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在它的基础上有了连续与导数的概念,以及积分的概念等。

高等数学中的知识背景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生活它在工程、物理、航空、经济等方而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如力学中的计算公式,经济问题中的最大利润等都要用到数学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二)学生的特点

高等数学课程一般都在第一学年开设,由于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于大学数学的教学还不太适应,对教师仍然有很强的依赖性,还有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放松了自己的学习,只依靠期末冲刺另外部分学生对高等数学有一种畏惧心理,没有信心,直接放弃了数学的学习等,这些都是许多学生学不好高等数学的原因因此,针对以上这些特点,下而将给出一些学好高等数学的方法。

二、学习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通过对许多非数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来看,他们不喜欢高等数学主要是因为对高等数学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学习高等数学,以及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们知道学习高等数学不仅对他们的专业课有帮助,而且还会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并且在讲课时应多加入一些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让他们知道学习数学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课程中,对于一些定理或公式的讲解中应多联系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高斯等以这些名人的事迹去提高他们的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够学好数学,并且让学生多体会一些成功的经验多给予学生肯定或鼓励的评价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二)认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

基本概念与定义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如果基本概念、定义都不明白,那么其他一些内容就学不透例如极限的定义很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不能很好的理解,以致后而许多与它相关的性质学不好.因此,一定要把基本的概念、定义弄懂。

由基本概念、定义、性质等组成的一些基本理论或结论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这些理论和结论,例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结论,以及以它为基础的许多结论都是很重要的.但很多类似这样的定理本身的证明很难,这时初学者可以先把证明放一放,或者先“承认它”,只要利用好或掌握好它的条件和结论即可随着后而的学习的深入,有些定理可能就会自然明白了。

掌握好概念、理论后重要的是多做练习即掌握基本运算有许多同学都表示上课时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并且老师讲的例题也会做,但自己做题时却无从下手,这主要是由于练习不够做的题少,只有多做练习,并通过练习总结方法,那么下次再遇到时就不会没有思路了。

(三)有效预习、认真听课、及时复习

预习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由于高等数学涵盖的知识量比较大,所以更需要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可以让你的头脑中形成知识的一个基本框架,知道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哪些内容容易,哪些内容较难等.然后带着这些疑问和不清楚的地方去听课,不会的内容重点去听,会的内容看一下老师的思路和自己的有什么差别,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而且可以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

认真听课是高等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课时应重点听老师的讲解思路、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握好整体知识,对于个别没听懂的细节可以先放一放,不要影响后而的内容,到课下在去解决.其次听课时还应该做好课堂笔记,这对于学好高等数学是一个重要的辅助环节,做笔记不仅可以让你听课更加专注,而且可以帮助你课下的复习巩固做笔记时要有选择的记,主要记那些重点内容和一些有技巧性的解题方法、思路以及一些典型例题,这对以后的复习巩固有很大的帮助。

俗话说:“温故知新”,所以课后及时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遗忘曲线来看,人们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当天的知识一定要当天复习在复习时应首先把课本系统看一遍然后在对照白己上课时所做的笔记,查漏补缺、系统的消化知识,这样可以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了解。

大学高数第7篇

关键词:教师的作用;沟通;排斥高数的原因;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10-02

一、引言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几乎所有专业都会学习高等数学,并且其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普遍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烦琐难懂的,对于理论性的知识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学生处于被迫的学习状态,为了应付考试,机械地记忆公式以及解题方法。针对这种状况,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知数学的重要性;又如何使一堂数学课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成为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关于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如何产生兴趣这一课题做了初步探讨。上好“第一课”,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传授精确、严谨的高等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探索创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将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唤起他们学好高等数学的信心;了解学生内心排斥高等数学的具体原因,各个击破;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讲解数学发展史中的有趣故事,强调数学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过程,而不单纯是一种形式化的结果,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

二、教师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第一堂课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机[1]。第一次上课,教师应该利用学生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认真备课,树立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信心。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不都是有趣的。一个成熟的、有经验的教师能灵活地应用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增加学生对教材本身的兴趣。交给学生的方法具体有:(1)教学生正确使用学习工具,如,查阅图书资料,上网等;(2)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最后解决问题,并能触类旁通。老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胆小的“老实”学生或者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对待这些学生,教师要做到三个尽量:(1)尽量把信任的眼光多投向他们,让他们感到老师的重视;(2)尽量把热情的笑脸多展现给他们,让他们没有学习的恐惧和压力;(3)尽量把发言的最佳时间让给他们,给他们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即使这些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牛头不对马嘴”,让人莫名其妙,或者是别出心裁,教师千万不要不理睬,更不要嘲笑或者挖苦,而是要宽容并认真对待,要多鼓励他们继续探讨,这时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共享探讨的乐趣,师生成为学习、探讨、发展的伙伴。学生在这样宽松、信任、关注的氛围中,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4)老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知识的学习不能通过呆读死记,而是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解释或解答问题上的应用。这个过程与为知识而积累知识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所能凭借的知识,是在思维中获得的知识。有些书本知识不多的人,却能充分运用他们所有的一点点知识,就是因为这点知识是通过思维并从实际的需要上得来的。而一些学问“渊博”的人,反而被其学问所淹没,因为他们这些“学问”是靠死记硬背而不是靠理解得来的。这个事实应引起教师的充分注意。凡能理解的知识,都应该通过思考而不是通过死记来学习。

三、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就学生反感高等数学的学习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了以下几个具体原因:一是不了解高等数学中知识的来龙去脉;二是纯理论的东西太枯燥,太抽象,没有兴趣;三是课时少,内容多,课堂任务太紧,课堂内容一时吸收不了;四是不了解学习高等数学能用于何处。

关于以上问题,此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函数”[2]一词是最令同学们头疼的一个概念,想象不出“函数”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其实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尽量的把“函数”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想必大家会对“函数”多些了解和理解,这样就不会对“函数”有更多的抵触思想了。教师在讲解“函数”之前,首先说明“函数”最初是怎么提出的,为什么有了函数这样的概念,等等这些使学生疑惑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都要一一地讲解明白,这样同学们才不会对函数产生陌生排斥的感觉,自然会比较亲近函数,从而将函数的知识学习明白、透彻。关于纯理论的知识,同学们也觉得没有趣,自然没有心思去听课,学习。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尽量穿插一些数学中的趣事,既可以让同学们心情愉悦,也可以让同学们在这个轻松的状态下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比如,在授课过程中我会讲一些数学上的笑话或者趣闻,如这样一个数学笑话[5]:一天,数学家觉得自己已受够了数学,于是他跑到消防队想当消防员。消防队长带数学家到消防队后院小巷,巷子里有一个货栈,一只消防栓和一卷软管。消防队长问:“假设货栈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回答:“我把消防栓接到软管上,打开水龙头,把火浇灭。”消防队长说:“完全正确!最后一个问题:假设您走进小巷,而货栈没有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疑惑地思索了半天,终于答道:“我就把货栈点着。”消防队长大叫起来:“什么?您为什么要把货栈点着?”数学家回答:“这样就把问题化简为一个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了。”这个笑话虽然有些荒唐,但调节了学生的听课状态,并使之印象深刻。

大家都知道数学上的微积分理论是各个专业应用广泛的重要内容,但是有时候求解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这时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讲些微积分的历史背景,如,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故事。在教学中讲述一些微积分创立的历史,也能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应用的道理。极限理论是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面临的第一堂高等数学课,其实极限的思想我国古而有之。庄子曰:“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3,4]。说的就是以1为首项,■公比的数列,它的极限是零,但永远也达不到零,这其中就蕴含着数学中的极限与哲学思想。还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千古绝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极限思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朋友看不见了,舟也看不见了,只有隐隐约约的一点孤帆,而一江春水,依旧东流。说的也是当距离越来越大时,朋友的身影却越来越小,这里数学极限的思想与文学的意境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所以讲极限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用这样的文学语句来举例,学生不但理解了极限的本质,还可以活跃气氛,这样就在数学的第一次课上激起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结论

调动大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要从教师自身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这些问题不是一语两言的事情,是每位高等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教学经验中以及从对学生的了解中总结方法,从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以及学生不爱学习高等数学的原因。建立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大学教育的宗旨,让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学习新事物、研究新事物及发现新事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荣军.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1):12.

[2]官群.自我调控学习:研究背景、方法发展与未来展望[J].心理科学,2009,32(02):394-396.

[3]加侬(Georgew.GagnonJr),柯蕾(MichelleC。11ay),宋玲.建构主义学习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张小俊.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及激励对策探讨[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大学高数第8篇

关键词:师生关系;趣味教学;巧施竞赛;精讲巧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52-01

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成绩,两级分化相当严重,部分学生可以考九十或者满分,但是一大部分学生却考不及格,甚至出现了零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要大面积地普及或增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一个班只有几人成绩优秀,这是成了备受批评的所谓的精英教学。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教师的教书之责。

一、摆正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亲其师, 信其道”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利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

三、开展趣味化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四、巧施教学方法――竞赛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五、精讲巧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