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01 16:17:26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内涵;突围;人权学

作者简介:胡莉彬(1970-),女,山西交城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桑宁霞(1964-),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2013年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问题研究”(编号:ZL-13004),主持人:胡莉彬。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8-0005-05

教育学面临空前的危机、困惑与责难,职业教育学作为其二级学科也难逃厄运。从外部来看,职业教育学正面临物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双重挤压;从内部来看,职业教育学在杂陈拼盘中艰难地构建自身体系。学科构建缺少灵魂和主宰,缺少基石和根基,使得职业教育学难以与时俱进地完成价值引领的使命,鲜活的本体生命之树变成了符号和公式。作为二级学科的职业教育学,在无法从一级学科取得正能量的同时,更因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技术性和教育方式的操作性、工具性,致使职业教育学的内涵提炼也“被需要”、“被适应”、“被工具”,当代职业教育学在痛失价值引领的同时,也痛失价值地位。职业教育学内涵是什么?什么能够赋予它魂魄?赋予它化工具理性为人文关怀的价值归宿?人权学的学科基石作用能够化解这一切难题。

一、人权学的视角

人权学是关于人的权利的一门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从古希腊时期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近代资产阶级提倡的“天赋人权”,到马克思的基于“社会人”的批判性人权,再到1948年联合国大会提出的具有更宽泛含义的“世界人权”,人权学说几经演变,不断发展,逐渐丰富。人权,顾名思义,人的权利,意指一个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权是人类社会长期不懈追求的方向与结果,自由、平等、生存与发展构成人权的重要质素。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平等体现着人权的本质特征,既反映时代特性,也体现国情特征;获得生存权和发展权表征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具体目标,离开生存和发展,人权将变得没有内涵且毫无意义。

自由、平等与生存、发展作为相依相存的两组概念,共同构成人权整体或系统。洛克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独立的”[1];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来的各国宪法及其宪法性文件也公开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并对基本人权加以认可与具体化。其中,自由是衡量人权的价值尺度,成为人权学说的伦理价值基础;平等“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2]。人权还强调人的生存权利与发展权利,这是对衣、食、住、行等物质领域的本能需求。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前提,只有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其他一切权利的存在和行使才有意义。总之,自由与平等构成人权学说的基础,没有它们的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便难以符合人的尊严、本性;一旦失去尊严与本性,也就谈不上人权。自由、平等还具有维护功能,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全面发展。

审视人类活动,可以发现,政治上人人权利平等则不存在压迫,经济上按劳分配则不存在剥削,社会地位平等则不存在奴役,学术上“百家争鸣”则不存在歧视。自由、平等的目标追求使人摆脱一切压迫、剥削和歧视,获得了有尊严的生存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当然,如果脱离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和平等必然会流于形式。

人权在人类行进过程中不断完善,从类型上讲有公民权利、政治权利,还有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中所体现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前者指一些涉及个人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人身自由的权利,还有作为国家成员自由、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方面(比如选举等)的权利;后者指公民作为社会劳动者参与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方面的权利,如就业、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权利。总之,现代人权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诸多方面权利的总称,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具体包含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经济权利与文化权利的多重追求。

在人类的重要职业活动中,人权如影随形。以下几种权利与职业教育存在密切关系:第一,生命权,即人的生命不被任意剥夺的权利。生命权作为首要人权,是一切人权的基础,也是人类所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任何职业技术的传授,都必须以尊重生命权为基础。现代社会中,技术进步在促使经济发展、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劳动环境恶化――高污染、高辐射、高损耗,人被奴役或工具化。这种非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无端损害人的健康,甚至剥夺人的生命,是对人的虐待与折磨,无法体现对人权的尊重与保护。第二,生存权,即人所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基本条件的权利。一人要生存,要选择他喜欢的生存方式,获得相应的物质支持,必须从事职业活动,它是生命权与自由权必不可少的保障。人能够靠自己的劳动成果生存,这是维护人的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尊严权,即一种“作为人类”的资格。“尊严无价”的价值观早在古代已经获得认同。尊严权主要要求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互敬互爱。在职业活动中体现为创造价值,保护尊严权不被羞辱、威胁、骚扰,确保合理的诉求能够得到满足,个体劳动获得尊重。

基于人权学的研究视角,人需要在职业教育与职业活动中追求并获得生命权、生存权、尊严权等基本人权。一方面,人类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从事职业活动,这是生存权获得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在接受职业教育和从事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也如影随形地要求维护生命权利,尊重职业决策权、自与管理权,保护职业荣誉权。当人感觉到生命和创造联系起来,感觉到生存和自由联系起来,感觉到尊严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职业教育的问题就不再是冰冷的技术和枯燥的操作。总而言之,人权学说深化了职业教育的人性基础,有助于克服人被“工具化”、“物质化”的异化问题;同时,也赋予职业教育以终极价值诉求之要义。

二、现有职业教育学内涵解读困境与突围

职业教育学内涵的解读聚焦于研究对象的科学认识。研究对象是指一门科学应该研究与揭示的独特领域,即要回答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明确了这一点,研究工作方可有的放矢。为此,学者们一直在用心地捕捉其研究对象,试图借此发掘职业教育学科的价值本质。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多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现象论”。“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特有的领域就是客观的职业技术现象,这就是它的研究对象”(刘鉴农,1986)[3]。这种“对象论”无疑是处于感性层次的,体现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浅表关注。这样的观点明显缺少对于内涵的深刻剖析。人在职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什么?人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职业技术教育在人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什么?职业教育学内涵的丰富性远远没有被揭示出来。

第二,“关系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之间的联系,即外部关系;职业技术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即内部关系”(纪芝信,1995)[4]。这种“关系论”也有失全面,显而易见,职业技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科学的关系,以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都远远没有顾及。

第三,“问题论”。“科学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研究我们所面临的职业技术教育问题”(张家祥,钱景舫,2001)[5];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领域中种种教育问题,分析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并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学问”(刘合群,2004)[6]。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认为,“狭义的职业教育指对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周明星,2002)[7]。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就是针对某种职业(特定劳动部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刘晓,周明星,2009)[8],即是一种“职业针对性”的教育。这种观点具有深刻影响,但是,也存在明显缺陷――“技术技能”成为主体和核心,人的工具化倾向加重,终极诉求被忽视。

第四,“适应论”。职业教育“是为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包括就业准备、在职提高和转换职业所需要的教育”[9],强调职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周明星,2002)[10]。这种观点具有“工具论”的特点。这个定义和解释存在于大生产条件下,其基本要义是,现代职业教育是伴随大机器生产而产生的,人不再作为人,而成为被物化、异化的工具。

第五,“规律论”。该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学研究的是职业教育规律。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著的《职业技术教育原理》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是从研究社会职业(职业岗位或职业群)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与人对职业的需求出发运用教育手段,达到培养社会职业所需的生产或工作一线的应用性人才、满足公民对职业需求的这一特定目标的教育规律的理论著述”[11]。这个定义引入了“人”和“需求”的概念,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规律”等词具有含混性。

第六,“系统论”。这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是“为获得某种‘资格’而组织的教育系统”[12]。这种系统“完全可以摆脱学历和学术课程的困扰,可以按不同职业资格需要招收不同学历或学术、文化水平的人给以职业资格培训”[13]。

上述如此复杂的呈现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跨学科研究特性具有相关性。跨学科研究具有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特征。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大多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性在于研究对象包含着诸多因素。这种复杂性,除了指研究对象由多个因素构成外,尤为重要的是指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有完整的结构而不能“拆零”。

现象不代表内涵,因为它只是一种呈现;关系也不能从总体上说明内涵,因为它呈现了系统中的元素,呈现了元素之间的关系,但是,它并不能说明几个元素作用后的走势,以及合力的指向;问题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也不是重要的基石和和价值内涵;规律论用了规律的概念,但是,也未对规律的内涵加以解释;适应论和系统论更将其视为一种工具而失去了其自主性地位。在这样的视域下,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被挤压,职业教育的主体价值也在丧失。

理论往往面临这样的窘迫:滞后于实践,因为现实发展迅速且复杂;不能系统地完整地适应实践的需求,帮助人们完成现实、系统、全面的提升;承认经验,强调个性大于共性的同时,也就否定了该理论的核心价值;许多理论常常被学术界认为是不可复制的偶然。这种基于学科体系的基础观,实质上是一种指向“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陈述性知识集合的静态基础观。片面地强调“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观,是“见物不见人”,把“技术技能提高”作o生命的“砖瓦”的堆砌构成之果……在这样的理念下,职业教育的走向必然偏失。

职业教育始终面临以什么样的基点架构学科,以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找到学科内在的关联。我们试图找到这个突破口,不仅能够实现其价值引领的目的,也能够帮助确立职业教育高于工具理性的地位。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承认职业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与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由此产生了它的理论与方法的综合性和普遍性。

如何改变这样的一种窘迫呢?作为法律和经济学重要的支撑学科――人权学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因为,职业和经济有必然的关联性,职业和法律也有必然的关联性,我们选择人权学作为建构职业教育学科的基础有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职业活动中,也就是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中,底线就是法律,而法律建立的基础就是人权。作为职业教育不能离开人权的框架,它应该以人权为出发点,也以人权为落脚点,人权思想应该贯彻职业教育的始终。基于人权学视角,职业教育学被赋予新的涵义:是以培养职业人为目的,以探索职业生命、职业生活、职业生存技能为规律的学科,可以有效发展职业生命、和谐职业生活、规训职业生存技能、展现职业的创造价值、维护职业尊严并彰显职业声望。人权学视角的内涵解读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确定了职业教育价值的主要内容,而且彰显了职业教育价值的意义所在。

三、新视角的突破意义

教育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体现价值认识、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与价值引领。职业教育学本质是一门思维之学,是一门人学,是一门人权之学。说它是一门思维之学,是因为它需要有形而上的提升,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说它是一门人学,是因为其研究主体是人,在学科提升中必然有一种来自人类精神提升的自觉和动力;说它是一门人权之学,是因为人类社会发展中,在社会、职业、技术等几个重要维度淹没了人类自身。人被挤压、异化为何物,人类自身也不知道。人的存在和自由精神不彰显,这个学科就不会有灵魂、有生命、有活力、有激情,它就会停止成长。

(一)还原职业教育生命之学的本质

职业是没有生命的,但是职业教育中职业是有生命的,职业教育中的人是有生命的。从职业意识的产生,到职业精神培育、职业经历、职业衰退有自己的生命过程。让人的职业生命有效地发展,这个发展不是独立地进行的,它是同其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凸显职业教育学“生命价值”,这种生命价值以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的学者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价值本质,指出“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就在于其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集约高效的职业化功能和提升社会成员职业活动主体性或自由度的功能或属性上。职业教育是一种价值活动,是有价值的;但是并不排除在一定的特殊的具体的条件之下的无价值和负价值的情形”[14]。姜大源先生也提出职业教育学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他指出:全面提倡“生物学”的基础观点,是“见物更见人”,把基础视作有生命的“细胞”的发育生成之果,把有生命的学生看成有生命的“树木”[15]。

职业教育是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就业培训―岗位培训―晋级/转业/再就业培训。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历程,同时它也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视职业为“天职”,体现人类生命的高贵,体现生命的价值,它是需要用一生去追寻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体现为还要适应生命个性发展,为满足个性生命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夯实基础。

(二)凸显职业教育学作为生存之学的价值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体,未来教育是为了职业而设的。因为它是关乎生存技能、生存机遇、生存挑战、生存意志、生存规律的科学。人要生存,职业是生存的根本,人要获得生存权,职业是重要的途径和手段,生存――职业――权利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劳动权是人能够利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人也正是在劳动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和存在的价值。因为劳动权的享有和行使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广泛参加社会劳动是人类尊严的必由之路。现代人自由出入职场的机会为就业者获得经济独立提供了可能性;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强调的自由民主和个人自立的观念,也为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奠定了伦理基础。

现在的人类生存应该放置于大生产的背景与条件之下进行思考,尤其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环境中人类的生存赋予了新的内涵。简单劳动也变成了有深度的简单劳动,不断发生变化。发展权不断改变,由简单到复杂,这是一个人不断地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因为不断面临知识的更新与挑战。当然,职业教育绝不仅仅是特定时间完成的着重于一种技能所进行的培训教育,而应当是优化人的生存资质,把一个人在职业、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职业教育应该放置于整个教育体系中关照,从人的整个生命所接受的教育全过程去考察。基于这样的认识,职业教育应该有一个总体的设计,即围绕职业教育能够迁移的职业技能,包括数学技能、交流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推理技能、操作技能等方面,有意识地进行职业渗透,为受教育者进入社会打好基础,为他们获得美好人生做好规划。”

(三)强化职业教育学作为生活之学的重要地位

“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的中心是人类,人类的中心问题是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既然职业教育是人类生活的主体,那么职业教育就理所当然成为教育的主体了”[16]。

无疑,职业教育是谋取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和过程,职业教育的主体对象的家庭文化背景、工作经历、社会地位不同,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各异,价值观念、对自身发展的期望值也有较大的差异。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受到诸因素的影响,有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发展个性,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整体发展和成人个体发展的需求,帮助教育对象在一生中不断学习,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人权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特定阶段的技能性教育,它和人的生命、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教育。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生活”术语表示个体和种族的全部经验,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职业生活蕴涵了社会经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价值,它涉及职业的审美性、伦理性、艺术性,也涉及到人与职业、人与社会的社会认知结构。职业生活成了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存在的重要标志。为了实现面向职业生活的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情感、价值、意志等方面使未来的从业者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而言之,人权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充满人类期待与尊严的教育,它致力于追求职业生命的丰盛,追求职业生存的美好,追求职业生活的和谐,努力摆脱训导的异化和捆绑,还人类生命以尊严;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水平不断提高,人格和行为不断构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英]洛克.政府论(上)[M].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8.

[3]刘鉴农.职业技术教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4.

[4]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9-20.

[5]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6]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7][9][10][12][13]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43-69.

[8]刘晓,周明星.近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原理研究的回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09(10):17-27.

[11]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

[14]南海.职业教育价值的本质问题初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1):5-7.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第2篇

1.体育教学中孕育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比如说一场好的篮球赛如果没有好的合作精神是永远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的,而那场篮球赛肯定也没有任何观赏价值。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2.体育教学中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求真。

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3.体育教学中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如: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体育教学中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4.1 体育教学中还包涵着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4.2 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4.3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第3篇

职业教育观是对职业教育总体把握和综合思维。它对职业教育影响广泛和深远。它又是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不断产生变化。因此,探讨职教观的相应发展,十分重要。面向21世纪的职教观有下列特征:

一、职教的教育目标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它的性质也由终结教育演变为终身教育。

当前,社会经济结构建于大变动阶段。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动。这种变动的特征,从世界范围看,是第三产业的持续上升、第一产业的逐渐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的停滞不前或缓慢增长。

除了产业结构变动外,产业部门中的行业构成也在发生变化,一些行业如纺织、钢铁、采掘等作用日渐减小,反之,一些新行业如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等则日趋发展。

就各产业部门或行业的技术构成而言,一般都表现出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趋势。这也必然导致劳动的技术内涵日趋丰富、智力成份不断增长。

上述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产生劳动力流动现象。

劳动力的在产业间或行业间的流动和技术构成的变化,对职业岗位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新岗位不断产生和旧岗位持续消失。

英国《职业名称词典》第三版(1965年)列出21741个岗位,比第二版(1949年)增加6432个。第四版(1977年)又比第三版增加2100个岗位。但是第三版中的职业岗位有3500种在第四版中消失了。

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中,出现了许多象机器人、技术员、CAD/CAM维修技术员、核电站技术员、城市运输系统经理、电传编辑、技术秘书、计算机信息处理员、工程心理学家、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员、时装设计师等从前难以想象到的新职业岗位,而一些低技术岗位则大量消失。

美国近5年中,有7000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岗位。这些岗位都具有较高技术含量。

由此可见,现代社会职业岗位体系已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特别是高职面对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岗位群集,它们的外延及内涵变化更大。因此,职教的目标不能不随之作相应调整。

(二)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就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走势,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80年代5年

内有33%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一项研究预测,现在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和工作的更动将会达到6-7次之多。这些情况表明,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种岗位或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时代即将消失。我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产生着同样的变化。社会成员正自“单位人”逐渐走向“社会人”。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熟悉的社会现象。

社会人员的这种就业需求也必然对职教的目标和内涵产生影响。

(三)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的(NCRVE)在1995年的“关于生计的教育与培训的立法原则建议”中,提出:“美国和其

他工业化国家都正在朝着以学习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单位内部的变化步伐加快,人们工作岗位的流动频繁促使每个人必须随时随地地学习。在以学习为基础的经济中,个人的、企业的和国家的成就取决于勤奋学习、善于学习。

“首先,职业性与学科性内容的结合,旨在使今日的学生或学员获得能适应明日需要的各种理念的充分理解。不能仅局限于职业入门要求的具体技能。”

“关于教育的目标,理论和传统的学科教育或职业教育相比,都更为宽广。它应使学生在完成高中或高中后教育之后获得就业的预备,同时又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的基础,应排除只教某种职业岗位技能的课程。”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世界技术职业教育大会。大会主题工作文件指出:

“基本的挑战是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要求调整、竞争。21世纪竞争的核心是造就一支有生产活力的、灵活的劳动大军。”

“新的全球经济环境要求对技术与职业教育有新的定位,使之更好回应学生、工人和雇员的要求。技术与职业教育不仅是为劳动世界提供培训,而且必须在终身学习过程中造就新一代劳动者。”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人的工作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和发展。所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要再认识,它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已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

二、职业能力的内涵已由狭义的职业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由单的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

(二)职业能力的内涵也就是职业能力观。当前,存在着三种能力观。

1.任务能力观

这种能力观将任务或任务的叠加当作能力。在我国当前较为流行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模式的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方法即为其代表。DACUM方法告诉我们,职业能力是由若干个综合能力组成,每一综合能力又是由若干个专项能力组成。不论综合能力或专项能力,都是由具体的工作任务来描述和规定的。于是能力便成为一系列任务的组合,任务就是能力。按照这种能力观,能力标准就是任务技能清单,能力本位的课程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一系列孤立的任务技能学习包(或称学习模块);能力评价的依据就是直接观察个体对这一系列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这种能力观看不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忽视整体内部的辨证的有机的关系,在哲学上是还原主义。

2.整体能力观

这种能力观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对于有效的工作表现是至关重要的:一般素质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也是促进个体迁移的基础。因为人们认为诸如知识、分析与综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判断力、创造力等这些一般素质,往往能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作环境中。显然,这种能力观注重普适性的一般素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对能力所应用的具体工作情景缺乏考虑。而实际上,一般素质都具有工作情景的依赖性。因此,试图脱离工作情景来探讨或确定其教学构架,对职业教育来说,是存在缺陷的。

3、整合能力观

这种能力观力图克服前二种能力观的局限性。它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处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景结合起来。它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任务。能力应是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素质结构。它是完成具体任务的基础;另一方面,它也认为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总是通过劳动者在完成特定的具体任务时体现出来的。

英国学者高夫·斯坦顿(Geoff Starton)提出能力结构应是二方面构成:一般素质和对工作情景的理解,二者必须结合,没有前者就不能针对性地体现一般素质,也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组。

整合能力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

(二)英国学者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认为任务能力观是一种狭义的能力观。这种能力观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大批适应能力强、具有灵活性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因而,当前需要一种广义的能力观,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更趋一致的能力观。显然,整合能力观是较为接近这一要求的能力观。也就是说现代社会职教能力观已由狭义的岗位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由单一的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

在培训内容主要为再生性技能(技能活动带有重要性质,在各种工作情景运用时,很少有较大变化)时,任务能力观仍是适用的。

(三)职业教育能力观的具体内涵,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而是指综合的称职的就业能力(Competence),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等技术型人才。他们的工作环境大都是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他们的工作行为经常是相互联系着的群体活动。而且他们往往是现场技术人员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而,在职业能力的内涵中,应十分注重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的职业素质,即八十年代处德国企业界提出的“关键能力”。

2.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与外延,处于不断变动中。尤其是高职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变动的速度与力度更为 显著。因而,职教的教学计划不能仅着眼于当前上岗职业能力的需要,应十分注重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具有就业弹性。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应该保证必须的专业理论,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3.技术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工艺流程的革新、加工方法的创造、管理形式变革等都需要这种职业素质。他们与工程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差别,在于技术型人才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体现这种素质,而后两种人才是在工程领域和学术领域中体现这种素质。把技术型人才理解为绝对化的执行型人才,至少是不全面的。

三、现代社会的职教功能是以整个职教体系来实现的,其组成部分各司其责、相互补充、自行衔接;并与普教相互沟通。

现代社会的职教体系是由不同功能的各部分组成。职教体系总体上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与培训二大部分。学历教育主要是以较长的连续时间,系统地培养基层一线的技术型人才。它有二个教育层次即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非学历教育与培训大致可分二个部份。一部分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任职资格证书为目标的。这种教育和培训时间相对较长,教学安排也较系统。另一部分是短期职业培训,时间较短,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前者有资格证书教育、工人技术等级培训;后者有岗位培训、在职进修培训和短期就业培训。

职教的各组成部份各有其职责和功能以及相应的教学要求。我们不能以同一的标准去要求不同的职教组成部分,譬如,要求属于高等教育职业与岗位培训一样使学生能立即上岗等。

(二)有关职教组成部分,可按需要相互补充,使培养过程更为合理。例如:六十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发展,使得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而且职业岗位的变动也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于在一个较狭窄的职业模式中,从事深度训练的做法,产生了怀疑。于是,美国职教领域出现职业群集课程。职业群集课程是以职业群作为课程编制的出发点和基础的课程模式。

职业群集课程和其他型态的职教课程一样,具有职业准备的功能,所不同的是它希望学生除了能进入群集中某一个职业外,将来也能进入同一群集中的其他职业而不需太多的再训练。因而,学习内容就较广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就没有接受单一职业课程的学生专精。学生就业后,企业根据就业岗位尚必需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岗位培训,使其能较快地上岗工作。

所以,职业群集教育的观念是将职业准备的过程分为二个阶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与岗位培训阶段。前者由学校负责;后者由企业完成。这也就明确提出,职业岗位能力的获得是由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这二种职教类型来共同完成,而不是一次到位。由以上分析可见,这种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高职人才的培养中更为合理的。

(三)现代职教的学历部分应能自行衔接,并可与普教沟通。这样的机制,有利于国家教育体系的总体效益和灵活性;有利于人才成长途径的多样化和最优化;有利于社会成员教育民主权利的实际拥有。

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其实质是教学衔接,可有二种衔接方法,即教学单元衔接法和专业对口衔接法。前者将有关课程的教学单元分成若干个层次。这些单元层次是相互衔接的。中职与高职的教学计划都是建立在同一教学单元体系上的,但所选单元不一样。这样,就可以通过教学单元的衔接,来实现中职与高职的衔接。

专业对口衔接是通过中职与高职的相当专业为作衔接点,来实现衔接。它比教学单元衔接法粗略些,但可省却大量构建教学单元体系的工作。

职教与普教的沟通,可采用“过渡课程”的方法来实现。例如,中职毕业生必须经过文化补充课程的学习后,才能进入普通高校学习;而普通高中毕业后也需要学习相关职业技能课程后,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四、科技的发展使职业岗位的外延和内涵日益拓展,职教专业设置的基础趋向多样化,这必然导致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一)在教育领域中,专业的含义是指学生今后的工作领域和当前的学习范围。因而专业是可以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

培养学术型人才(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学科”的基础上的。如物理、数学等。

培养工程型人才(进行产品或工程的设计、规划的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工程”基础上的。如电讯工程、水利工程等。

培养技术型人才(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的技术、管理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职业”与“技术”的基础上的。如会计、统计与包装技术、制造技术等。

专业内涵与人才类型相适应的原则是一个基本原则。

尚须注意到,专业设置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且主要是由学校承担的学历教育行为。教育与培训是有区别的,教育有其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对高职来说也不例外。专业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较多的投资和必要的时间。因此,如果专业内涵不稳定或者不存在连续开设的条件,这样的专业也是不能设置的。

教育效益和教学稳定性是专业设置的必要条件。

我们知道,社会职业与职业岗位是如此的繁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又都处于不断变动中。面对这样一个动态的大系统,根本不可能为每一职业岗位或者每一种职业分别设置相应的专业。它只有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专业。这里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学稳定性和教育效益。

对于那些社会覆盖面较广的职业,如会计、护理、导游、飞机驾驶、轮船驾驶、轮机、幼教等职业,由于生源充沛,能保证教学稳定和教育效益,因而,可以单独设置专业。

对于那些社会覆盖面不广的职业,则以几个相近的职业组成的职业群集,作为设置专业的基础,如上述法国短期技术学院的特殊教育、社会助理、社会与社会文化活动三个职业方向为基础组成社会专业。

当一些职业的知识构成能为某一类技术所涵盖时,也可以此技术作为专业设置的基础。如德国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即我国的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专业)可以培养车间工艺、工艺流程设计、工夹具设计、专用工艺装备设计、产品检测等方面的工人作人员。

以技术为基础的专业,涵盖职业的面更广一些,其稳定性也更高一些。

至次,可以得出结论,职教的专业设置必须根据情况在不同基础上,实行宽窄并举,以确保教育效益和教学稳定。

(二)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的结构体系。它对职教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专业设置的基础以及由此确定的教学内容对课程模式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台湾职教学者罗大涵将当今世界职教课程模式归纳为6大类,即单位职类型、职业群集型、阶梯型、统合型、发展型及统整型。

单位职类型课程,系指针对某一特定职业需要而编制的职业课程。它是应用上述的任务能力观及DACUM方法来进行课程开发的。职业群集型课程模式,系将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业集合为一个职群,分析该职群的共同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各职业的入门技术,加以系统组合而成。毫无疑问,这二种课程模式分别适合于以职业和职业集为基础的专业。

阶梯型课程模式是一种采取分段教学,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课程模式。通常将课程分为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及专业教育三个阶段。这种课程模式适合于建立在职业群集或技术基础上的专业。

统合型课程模式是将二种课程形态加以统合后的课程模式。群集型与阶梯型的统合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既立足于职业群集又实施分阶段教学。这种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应用较多。它的教学计划是建立在职业群集基础上,进行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三个阶段的教学。有的教学计划在专业教育阶段分出若干个专门化方向,以加强针对性。

发展型与统整型课程模式应用较少,这里不再介绍。

实际职教的课程也不只是上述几种。譬如,我们台湾职教学者杨启东提出,高技术专业用任务分析法是无效的。他主张由科技专家与教学工作者共同分析高技术产品或设备的技术结构基本成份。在这些基本成份上进行课程开发。这就使课程模式建立在技术单元的基础上。

(三)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职业岗位呈多样化趋势。岗位知能结构也呈复杂化深度化走向。职教专业设置的基础及专业内涵也随着趋向多样化。这必定导致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因而,应进行多种课程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实际试点,过份强调某一种模式是不利于职教的健康发展。

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现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职教的教育层次持续高延。这是职教发展的规律性趋势。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斯迪文教授(Stepher R. Cheshier)在“技术教育发展还是消亡”一文中,提到“各种科学技术的复杂程度是一个连续频谱,代表最复杂程度的频谱末端,会随时间推移而扩展。我们必须联系这一频谱,不断地重新考察科学技术教育”。

职教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这一观点。

(一)工业革命以后,经济科技的发展使产品日趋复杂。工厂需要担负产品设计和制造工作的工程师。同时,工厂也需要掌握制图、材料及工艺等相关知识的技术工人。于是,出现了高等工程教育和技工教育。

20世纪,特别是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现场工艺装备日趋复杂精确。因此,工程师不能同时兼管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工作。现场技术问题需要专门人才处理。于是就出现了技术型人才,相应地也就产生了职业技术教育。这时的职业技术教育处于中等教育阶段。

二战以后,尤其是六十年代至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社会职业岗位的总体结构产生了以下变动趋势。

1.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职业岗位,如机器人技术员、CAD/CAM维修技术员、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人员。

2.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使社会职业岗位分布已出现了另一种倾斜,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职业岗位,如广告设计、企业估价员、投资经纪人。

3.原有的职业岗位,产生了既有分化又有复合的现象。例如护士岗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正分化为五个层次:主任护理师、主管护理师、护理师、护士、助理护士、社会职业岗位除分化外,尚存在复合趋势,出现了不少知能结构呈复合特征的职业岗位,如机械电气岗位,涉外秘书岗位。

不论是高新技术发展或是第三产业兴起所产生的岗位,技术含量都比较高,已不是中职所能培养。原有岗位的分化与复合,也增加了不少需要高等教育来培养的岗位。

(二)由此可见,由于社会职业岗位总体结构的三个变动,职业技术教育已由中等教育层次高延到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型人才。

本世纪六十年代后,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院校,如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大学等,就是这一职业技术教育高延化的具体表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1976年编制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对这种高延化趋势加以权威性的确定。从人才特征和教学内涵看,《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第5层次教育,就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是,当时将第5层次教育界定为不授学位的大学专科层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相继出现了大学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我国的高技术行业,如航空航天、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生产线上也存在着大学本科教育层次的技术型人才。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修订《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时,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归入新的第5层次B部份,这B部份中就包括大学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高职的大学本科教育也得到了这一世界性组织的确认。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第4篇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供给侧改革;三个维度;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4-0041-06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呈现出“三期叠加”的特征,即师资队伍、办学经费和相关职业教育法规政策等办学资源保障不足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调整阵痛期和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型期。2015年11月,为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破解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与风险,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理念,该理念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社会其他领域,职业教育作为担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需要从“供给侧”进行改革。现代学徒制作为近几年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尽管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也明确一批涵盖职业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165家首批试点单位先行先试,但成效并不显著。鉴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主要是在刺激需求,所以更需要转变观念,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当下主要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

一、宏观上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人本与创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供给侧改革的源动力。

1.以人为本

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人的活动,受教育者是教育主体,而不能仅被作为教育对象或客体来看待。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担负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因为人的个体差异和社会、产业需求等不同,以人为本的属性应作为其出发点。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制度、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应充分考虑学生或学徒的个性差异,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贯穿于现代学徒制理论探究和实践摸索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有利于人的发展应作为评判其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

2.创新驱动

创新发展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钥匙、是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在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阶段,其发展应从“资源驱动”转为“知识驱动”和“创新驱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践需要创新。一是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学徒制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如专业的选择、师傅的地位、纯朴的民风和学徒的职业预期等。二是创新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西方发达国家都把现代学徒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无论德国“双元制”、英国“学徒等级制”,还是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美国“合作教育”都有值得借鉴之处。我国的行业企业要有德国企业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应借鉴英国政府经验,积极主动推进现代学徒制,发挥主导作用,合理划分学徒等级,推进职业资格与学历证书的互通;要学习澳大利亚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标准体系和绩效拨款制度;要学习美国职业教育的每一步改进都是法律先行、制度先行等等。职业院校或培训机构要在内涵上下功夫。三是创新要抓住重点。创新要善于抓住重点,针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目前的境况,主要应在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方面着手,具体来讲,如在方法上,国家层面成立现代学徒制培训指导中心,关注现代学徒制推进的人的元素、物的元素,遵循路径依赖规律,顶层设计与碎片化改革并举,学徒制改革的本土化、区域化与多样化发展,在环境上主要关注制度环境和各种氛围的营造等[1]。

(二)质量和效益

从经济角度,质量和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素,是目标和要求。但从教育角度,更应强调效益。效率与效益是有区别的,效率更多是侧重于数量和速度上的要求和进步,但效益不仅强调数量,更多地还关注投入与产出比、文化上的认同和社会的认可等综合因素。

1.做好四则运算

国家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初衷很明确,即通过现代学徒制改革,提高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学徒)的内涵质量、经济社会和办学效益。如何在供给侧做好围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改革,关键在于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其一,在国家和地方法规和政策、师资(师傅)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和内涵建设等方面做“加法”。其二,充分分析现代学徒制推行的内外部条件,在专业选择、试点学校和试点区域、行业等方面要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明确:现代学徒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专业、职业学校、行业和区域,必要时做“减法”,不能“一哄而上”。就目前情势,在专业上坚持做精做专做优做强,在项目选择上突出核心项目,推动优势聚集。其三,要通过试点,总结现代学徒制存在的不足和成功经验,找出病灶、精准施策;要善于发现典型人物、事例,总结提升、宣传推广,发挥“倍增”和示范效应,即实现“乘法”效应。其四,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创新理念和具体做法,坚决去除阻碍现代学徒制推进的要素和方面,特e是一些陈腐的观念、过时的制度和一些僵化的做法。

2.科学考核评价

做好一件事需要有先进的理念、有效的制度、规范的程序、务实的实施和科学的考核评价,特别是在考核评价层面,要发挥好导向、激励和保障作用。要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绩效考核体系,具体来讲,学校应对试点专业实施过程中的考核项目进行细化,强化改革过程中的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企业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系数的评估和考核[2];行业企业需要在标准、信息、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具体规章的衔接等方面给予对接;政府更要在法规政策保障、社会氛围营造、经费支持,特别是办学自的释放等方面精准发力。

(三)结构与要素

结构与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抓手,其完整性及变动是事物发展重要诱因,相对于结构来说,要素更微观、具体。

1.结构优化

唯物辩证法有质变和量变规律,其中,量变主要表现在数量的增减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数量的增减是显性,是可量化的,是要付出一定成本,但同时也是有限的;而结构是指组成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的搭配和安排,组成部分或要素可以有不同的排列组合,不同的排列组合产生的效果往往大相径庭。供给侧改革有一个核心观点:推动全要素改革。现代学徒制要得以有效推进,从宏观上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中观上要对接教育的结构性调整和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在微观上要关注现代学徒制推进的外在环境和制度要素,以及内在的人、财、物要素。正如姜大源所云,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要有“跨界”的思维,现代学徒制被誉为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办学理念的有效形式,当下主要在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体、标准和管理方面进行结构性调整,即扩大主体结构的内涵与外延,把具备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条件的企业纳入体系,赋予“教育企业”资格,实现双主体推进;在标准结构方面,构建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以实现育人的职业教育制度与用人的劳动就业制度的整合与融通;在管理评判结构方面,建立部级现代学徒制管理评判机构,以确保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对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投入、监控等诸方面的统整与协调,引入第三方评价,切实实现“管、办、评”分离。

2.要素改革

供给侧改革强调全要素改革。现代学徒制主要要在主体要素、外部环境要素和内部支撑要素方面进行全要素调整和改革。其一,关于主体要素的调整和改革。现代学徒制的参与主体涉及到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教师(师傅)、学生(学徒)等关键要素。政府要在权力边界的谦抑性和各种保障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职业学校要在提升自身内涵、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行业企业要在提供标准的有效性、信息的及时性和参与现代学徒制改革的主动性等方面重点施力;教师(师傅)要在实践能力、教学能力提升和相互协同上加强;学生(学徒)要在摈弃错误观念、角色认同、行为服从和吃苦耐劳上努力。其二,关于外部环境要素的调整和改革。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土壤,包括匹配的经济、文化、制度等外部环境。职业教育必须顺应产业发展需要,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现代学徒制专业的选取、试点学校的确定等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水平;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和具有人文意味的概念,在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相关主体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有师徒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相关的舆论储备;制度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保障,特别是政府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以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整体环境等需要给予充分的考量和可操作性的举措。其三,关于内部支撑要素的调整和改革。现代学徒制要取得成功,对相关内部支撑要素的调整和改革至关重要。首先,人的要素,师资(师傅)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校长(董事长、总经理)的管理水平和重视程度;其次,相关现代学徒制实体要素的调整和改革,如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徒计划的制定与对接,职业学校和企业教学内容的衔接、相P管理措施的配套、相关评价的实施等;再次,相关现代学徒制职业学校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整合,相关配套制度、经费的安排等。

二、中观上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氛围的营造和师徒文化的倡导

职业教育一般被认为是“次等教育”,是“落榜生教育”,是学生“无耐的选择”。要想扭转此局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增强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的同时,营造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倡导师徒文化非常重要。

1.开展主题活动,持之以恒宣传

大力提倡“崇尚技术、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价值观,要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形成立体化、体系化的大宣传格局:政府层面,开展诸如“职业教育活动周”等类似主题活动,丰富内涵,主题突出,大力宣传现代学徒制试点、“大国工匠”等典型案例;行业企业层面,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良好的企业公民文化,企业把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当作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行业要切实发挥好企业与政府、学校和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学校层面,把现代学徒制作为改革试点,给予“特区”待遇,精准施策,典型示范,特别是在专业(项目)的选取、相关平台的构建,尤其是师资队伍和学生(学徒)的遴选上要严格标准、宁缺毋滥。

2.倡导师徒文化,改善师徒关系

充分考虑学徒制的发展史,根据本土国情,充分挖掘中国历史丰富的师徒文化内涵,师徒之间关系亲密,私人关系与社会关系兼而有之的性质,使现代学徒制师徒之间的关系成为近代劳动用工与管理制度下的进步式师徒关系,责权利更加明确的理性化师徒关系,促使师徒关系更加归于自然,迈向理想化,使师徒制成为职业准备、就业过渡或者谋生准备的一种较佳选择[3]。

3.现代学徒制入“法”

完善立法,有法可依,是法治的基础与前提。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立法相对落后,许多教育问题的处理缺乏法律依据。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六修五立”的教育立法计划: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修订《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考试法》《学校法》《终身学习法》《学前教育法》《家庭教育法》等法律。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则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对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法治保障提出明确要求。我国《职业教育法》颁行于1996年,至今已20周年。2015年12月,随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修改,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职业教育法》正在紧锣密鼓地按程序进行修改,即将正式出台。该法不仅要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而且要出台相关可操作规定向职业教育倾斜,加强校企合作、明确各参与主体包括师徒权责,使现代学徒制正式入“法”。使尊重职业教育的氛围和师徒文化的倡导有法可依。

(二)合作协议和学徒合同的规范性

现在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是相关主体的行动指南和活动依据,其记载着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也明确了不履行或不恰当履行相关义务的法律后果,“契约优先、契约必须信守”应该成为相关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追求。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重点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通过协议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权责清单。主要有两个协议:一是学校与企业要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二是学生(家长)要与企业签订三年的学徒合同。

关于校企合作协议,从合同属性上,完全属于平等法律关系主体签署的民事协议。在谈判、签署合同的过程中倡导的法律原则是自由平等、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和合法合规;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强调相互协作、全面恰当、经济合理地履行合同义务、行使合同权利;当出现违约情形时,除非不可抗力和不可归责于当事人任何一方的缘由之外,合同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的事先约定或事后达成的协议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关于学徒合同,从合同属性上,具有双重属性:即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的统一,国家强制性与契约自由的统一。目前我国有关劳动合同的法律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劳动法》规定在校学生和未满 16 周岁的公民不能与企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我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生效施行,同年8月劳动部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我国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的制度,明确规定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要取得相应报酬,属于学生资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有着明显的勤工助学色彩。这样按照《意见》的要求,学生与用人单位间“未建立劳动关系”,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因而参加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在就业上难以得到法律保护。2016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保监会等五部门出台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该规定在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学生基本权利、校企安全职责等方面都作出一些有益的规定,而且有些规定非常具体、可操作,如关于顶岗实习报酬,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经费可从职业学校学费中列支等。但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解决这些顶岗实习学生的劳动者主体资格问题,既然没有该资格,相关的劳动者权益就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另外该规定从效力等级上尚属于部门规章,其实施效果还不得而知。西方的一些国家如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就没有这样的法律障碍,反过来,现代学徒制的西方学生得到的是要求企业与学生签订就业合同的法律保障。

以上两个协议或合同,学徒合同更重要,其是学徒制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它规定着师徒的行为规范、培养标准和学习内容,是学徒制的重要文本,必须高度重视合同文本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明确合同的具体要素内涵。合同内容一般包括:培训工种、培训内容、培训期限、技术要求和师徒职责等[10]。

(三)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互通性

现代学徒制不仅是一种职业教育制度,更是一种劳动资格制度。学历证书是学生毕业后得到的对于学习经历、知识水平的证明;而职业资格证则反映了特定职业的从业者为适应职业劳动而应当具备的相关技巧、能力及知识的证明。两者作为国家资格框架的核心要件,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只有融通和互认,才能规范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以及人才分层和有序流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和互认意味着“两种证书”表征的内容具有共同属性或指称对象,换言之,“两种证书”具有同质性或等值[11]。西方学徒制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其与国家职业资格的联系密切。如英国学徒制体系是紧紧结合国家的职业资格开展的,英国学徒制的结构分为五层,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学徒制的完成是以学徒制框架中规定的各类证书的取得为依据的[12]。因此,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终生教育横向衔接、纵向贯通,形成完整学历和职业资格层次体系势在必行。

首先,厘清职业资格和毕业资格的不同和共通之处,明确两者都是一种能力的证明,只不过各有侧重,不存在谁高谁低问题,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其次,尽快制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法律,把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升到专项立法层面,纳入法制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专项立法应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性质、内涵、就业准入、职业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互通互认、激励措施、责任追究、实施证书制度相关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经费来源等重要内容;再次,在相关互通安排上作一些机制、程序上的安排。如在劳动部门、教育部门联合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逐步实现国家统一能力标准体系和资格框架;建立“两证”“学分银行”兑换制度等等。

众所周知,十以来的教育发展,核心是公平、立德和改革,而公平和立德是教育质量中最本质的内容,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是关键。现代学徒制基于其在职业教育中的战略地位,从供给侧角度进行结构性改革是其根本出路,其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促进其内涵发展,推进其结构调整,实现其要素合理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考 文 献

[1]刘家枢,王向东.现代学徒制度变革本质特点与建立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6(10):9-10.

[2]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7.

[3]施刚钢,柳靖.试析中国学徒制中师徒关系的变化[J].职教通讯,2013(25):54-59.

[4]吕景泉.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3):3-7,19.

[5]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7-48.

[6]吕景泉,马雁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15-19.

[7]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3):1-7.

[8]郁桂珍.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现代师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Z6):21-23.

[9]谢良才.现代学徒制研究的施力方向[J].职业教育研究,2016(4):1.

[10]毕结礼,王琳.我国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理论思考[J].中国培训,2012(8):14-18.

[11]肖凤翔.国家资格框架中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等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5(5):3.

[12]关晶.西方学徒制的研究: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37.

Three Dimensions to Promot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Based on the Supply Side

Yang Qing

Abstra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the dire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whose successful practice require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supply side”, grasping key points, and implementing the reform accurately. On the macro level, thre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ity and innovation, quality and benefit, and structure and factors should be handled well; on the medium level, three aspects need to be highlighted. The cre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mosphere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mentoring culture should be advocated, legal system guarantee should be perfected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should be effective, excellence of teacher team and funds guarantee should be fulfilled; on the micro level, three priorities of the limitation of professions and projects selecti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agreement and apprentice contract, interoperability of diploma and vocational certificate should be taken.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第5篇

一、两大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中"中等"一词的含义一般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 2号文件)。也有人以为"中等"二字意指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中级专门人才",比如,以往的中专以技术员级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而"技术员"在工业企业人才类型中属低于工程师类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高于技术工人类的低级专门人才的"中级"专门人才。但由于目前绝大多数中职专业以"初级专门人才"(即具备上岗资格的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并且专门人才的水平等级应在本类人才内部区别(如会计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中的助工、工程师、高工等),不应引入企业人才类别的概念。同时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教育的发展,多数企业已不再将中专毕业生直接录用到技术员岗位,因而此种理解不被普遍接受。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属性似乎显而易见,但仍有必要在与一些相关概念的属性区别中加以明确。

首先与"职业技术培训"的区别。职业技术培训一般内容单一,着眼于专门职业技术知识的介绍和专门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职业教育则从属于教育,"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教育概论》人教社1991年6月版P8)。它不仅介绍职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而且注重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初中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 1号文件)相对职业技术培训来说,"职业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着眼于人在职业活动方面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其次与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的区别。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所涉及的职业教育内容很少,但国外(如美国)基础教育中很早就设置了职业教育的内容。比如,小学就有大量的职业介绍,国家法定每年4月22日为"带孩子上班日,这一天学校不上课,家长要把孩子带到班上,使孩子了解成年人的职业生活和社会上的种种行业。中学里设置职业模拟课,增加孩子对职业活动的认识。孩子到10岁左右就可以从事各种有偿劳动,到社会上去打工,尝试职业活动,以便今后的职业选择……(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此类职业教育包含在基础教育的内容之中,目的是使孩子逐渐形成对社会职业活动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职业倾向,以便成年期的职业定向。有迹象表明此类设置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中将有所增加。但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与此类教育有着质的区别。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定向为目的的职业活动启蒙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则是职业定向后以取得上岗资格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对象不是儿童而多是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成年期、已对社会有了相当了解并通过专业选择确定了职业方向的青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同上)。

"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和"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两大内涵。中职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相对于普通高中的教育种类,主要决定于它的职业教育内涵而非基础教育内涵,因而可以认为,"职业教育"是奠定中等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的核心内涵。

二、两大内涵形成、长消、对立统一的决定因素

中职教育两大内涵的形成、长消各有其决定因素。教育本来负有帮助人社会化的任务,而职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因而职业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社会以来,社会行业、职业种类日趋增多并专门化,帮助人们具备条件以进入并高效从事专门职业工作的职业教育也就相应地大规模发展起来。职业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和社会生产及行业的发展水平、社会行业发展提供的工作岗位增多、对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要求的变化等都有关,并能导致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加。职业教育的需求增加取决于社会中人的职业活动状况,个人择业、上岗、岗位晋升、转岗等都会引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许多职教工作者由于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大发展引发的职业高中热、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造成的中专教育低迷以及人才劳动力选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兴起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潮……因而对此深有体会。而行业用人和个人求职首先求助的就是帮助人取得职业入门、上岗资格的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可见,中职教育的"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这一内涵具有深刻的社会生产发展的背景和原因,这一背景和原因最终决定着中职"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这一内涵的兴衰长消。

中等职业教育的另一内涵--"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从属于帮助人具备起码水平的一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对预备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社会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社会与家庭对教育费用的承受能力,而其总体规模则受制于人口出生率。我国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有限,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形式并存于普通高中教育。至上世纪末,我国(尤其我市)由于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职业领域竞争激烈,对预备人才的基本水平要求也提高了----新增劳动力没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便难以进入职业领域并持续发展,因而要求高中阶段基础教育有较大的发展。此时社会与家庭对高中阶段基础教育费用的承受能力也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市人口出生率趋低,基础教育的生源总数趋少,同时社会存在鄙薄职业教育,以普通高中为高中阶段教育正统的意识,致使近年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普通高中扩招,职普招生比例有所下降。元怪乎有人表示出"普高再扩招,中职便无生可招"的忧虑。

中等职业教育的两大内涵各有其形成原因和决定因素,而两者相互联系、统一在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中也事出有因,其内在的必然性是教育内容上的衔接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基础教育无法满足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全部教育需求,必要的基础教育之后,人们总要寻求职业教育的帮助;同时绝大多数职业教育(即使是初级水平的职业教育)也必须以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水平为前提,学生如果不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就难以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然而,中等职业教育中两大内涵的联系与统一,也有其外在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建国后40年我国、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定情况,我国的初级水平的职业教育未必与中职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相结合,而有可能与普通高中相衔接。特定的情况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将两大内涵联系统一在一起,构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事物,变化了的情况在变化了的时间和区域内也可能改变两大内涵的联系和统一,促成中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三、中职内涵探讨的意义

探讨概念内涵是为了明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以便明确这一事物与相近或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区别。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有利于我们厘清许多与中职工作有关的认识。比如:中职教育是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教育吗?显然不是。中职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它以具备初中毕业文化基础、寻求初等职业教育帮助的人为教育对象,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当今即使是北京市,社会上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有统计说,北京市青壮年人口中,40%没有高中学历,其中相当部分有初级职业教育需求,这些人应该说是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潜在生源。另外,在已具备高中毕业文化水平甚至更高学历的人中也未必没有中职教育的潜在生源,以往成人中专一些热门专业(如财会、计算机、导游等)的课堂上,时常可以看见大专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在津津有味地听课,因为他们是这些专业的门外汉,又想取得入门资格。针对上述一些教育需求,教育部文件说"学校可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允许成年学员和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完成学业"。(《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2号文件),我市进行了职成融通的中职教育结构调整,这些都是政府的应对之策。问题在于我市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由普通高中校转变而来,长期以来又承担着应届初中毕业生教育的任务,因而形成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教育对象的思维定势,一旦应届初中生生源萎缩,就误以为自己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又如,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是否只能局限在初级水平等级上?以往确实是这样的。但社会生产与职业教育发展至今,人才市场统计表明,具有初级水平的求职者"供大于求",求职者在"中、高(技术水平)等级上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北京:什么人在找工作什么工作在找人》 2001年3月16日《生活时报》)关于人才的成长途径,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国家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仍然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见,不上大学、选择职业学习然后就业的人,获得了初级技术水平还可以继续提高职业水平,并成为职业工作中的"状元"。取得初级技术水平的中职毕业生,对口就业相当时间后,希望得到职业水平提高以便职业晋升,仍然会到职业学校来寻求帮助。国外将此类教育称之为"回流教育"。回流教育是社会生产、行业发展以及社会从业人员自身发展向职业教育提出的需求,它将导致职业教育由低到高的系列化,而在这种职业教育水平系列化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职业教育资源的中等职业教育,未必只能圃于初级技术水平等级而无动于衷,置身事外。

再者,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是否等同于普通高中教育?首先从目前教学科目及学时安排上看,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科目要少于普通高中,科目所占用的总学时也少于普通高中近30%,如中职语文课总学时为272个(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教育部教职成[2000]7号文件),而普通高中语文课总学时为384个(据《普通高中语文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如此距离使中职文化基础课只能"相当于高中水平"而不可能等同于普通高中。再就生源比较,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初中毕业生中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往年大大下降。据初步估计,我市2000秋中职新生中有40%左右不具备初中毕业水平。这就在实际上形成了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初中文化补习和高中阶段教育并存的局面,这是与普通高中很不一样的。据预测,中职应届生生源质量在若千年内没有转好的趋势,而我市中职应届生以外的生源,据以往成人中等学校的观察,也多为低质生源。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文化基础课具有低起点的特点。另外中职文化基础课与普通高中课的不同,还在于不同的人才类型培养目标。中职培养职业人才,而普通高中为学生日后进入学术领域做准备。中职文化基础课由于有这种低起点、短时限、为进入职业领域提供必要准备的特点,就必然在课程标准乃至内容功能上有别于普通高中教育。而正因如此,中职的文化基础教育也就难以被一再扩招的普通高中教育所替代。

还有,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可与中等职业学校划等号。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而中等职业学校是具备中职教育功能的教育机构。即便中等职业教育有其质的规定性,教育功能有限,也难以限定中等职业学校的全部功能,更何况中职的内涵与功能在新的形势下将空前丰富。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育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

前言

体育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才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1.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2]教育与科学.

[3]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矗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练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1.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2.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职业学校应该把体育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必须明确体育素质教育的特点,使体育素质教育的预期结果,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第7篇

国外关于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就业与及技能培训相关研究、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措施研究等方面。尤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理论有以下以几种:无限剩余劳动力发展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配第法则”、垂直流动理论。[3]从培训与就业关系视角出发,国外学者提出,培训对于就业有着深刻影响,高质量的工作往往与较高的技能是相关的。国外在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措施方面取得成效的主要有:以法律法规形式出发,日本政府建立特有的农村职业训练制度;法国制定相关社会政策以保证农业职业教育;德国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4];加拿大坚持的“培训与市场接轨、培训与全社会相关、培训与就业衔接”三项原则[5]。目前,针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比较多,国内研究成果主要从职业培训的必要性[6]、参与决策、影响因素、效果评价等方面归纳阐述了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许多学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7]。关于职业培训参与决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意愿的探讨、关于职业培训模式、内容和形式的探讨、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内容结构的探讨、关于职业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的探讨、从职业培训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探讨、关于职业培训供给主体的探讨、关于管理机制、政策等影响因素的探讨等七个方面[8][9][10]。关于农民工培训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的研究、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保障机制的研究等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单回顾,依据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框架体系,本文拟研究设计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单指标定量测度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模型及方法,最终确定筛选出指标体系,在整合归纳的基础上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发展。

2构建评价体系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既提高了农民工自身的职业素养,又促进了国家整体劳动力质量的优化,所以研究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实施后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指标体系,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检验和评价,二是改善。国内外学者在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评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没有达成共识,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规范的指标体系。因此,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探讨如何构建适合的评价体系,对提高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1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2.1.1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公认的科学理论和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充分反映其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设计的每项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并且有一定的科学内涵。

2.1.2全面系统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应该注重全面性,必须能够全面反映综合水平以及各方面发展的因素指标,主要涵盖农民工自身的要求、对教学者的要求、就业单位的要求、职业教育培训效果的收益性。

2.1.3适应性原则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体系的选取,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城镇化的要求等基本国情与国家政策,把握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总体走势。

2.1.4可行性原则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体系必须适应于不同的地区,各项指标的内涵、统计口径和适应范围对不同区域必须一致,具有可比性,定量指标要能够有可靠的数据来源,定性指标要有统一的分析评判标准。

2.1.5公平性原则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指标选取要结合帕累托标准、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约翰罗尔斯的再分配标准等对各项指标进行择优选取。

2.1.6发展性原则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必须依照动态发展性原则,为评价指标的调整、充实留下一定的空间,广泛吸收地区间乃至国际间的经验,通过不断地修正评价指标,以充实和完善现有的指标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保持时效性。

2.2评价体系的构建

2.2.1设计评价体系框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培训制度、培训投入、培训发展和培训成效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建立对这些方面进行衡量的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可概述为:分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总目标构造层次结构建立预选指标集筛选指标最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能否全面、真实、准确地描述和反映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效能,关键在于所选取的指标是否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发展过程及成效评价等方方面面。将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这一系统分解成若干子系统,然后逐步细分,再对每一个子系统的属性进行分析,分解成具体构成指标来描述,构造出梯形层次结构:A目标层B准则层X指标层。A目标层是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总目标的综合描述和整体反映,本研究以评价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作为目标层;B准则层也可称为子系统层,在构造这一层次结构时,我们从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内涵、特征的科学分析入手,避免只注重成效产出情况,而把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成效产出相关的制度建设、发展过程和培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引入到指标体系中来,构建了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综合评价体系的管理支撑系统,管理运行系统和管理目标系统三大子系统[11]。C指标层是而每一个准则层又由几部分组成,比如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由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监督机制构成,每一个指标层都由几个具体的统计指标来反映。

2.2.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筛选,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准则层、26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涵盖面广和内在逻辑性较强,数量繁简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较客观和准确的描述职业教育培训的内涵与结构。因此,可以用此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和分析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

3小结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课堂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当前,全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研究学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不仅是通常说的身体素质,即指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的教育,而应根据素质教育含义,作广义的理解。中小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是以有效的体育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种教育,这是促使青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和培养体育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