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01 17:13:13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第1篇

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关 键 词 森林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系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已达到相当大的模程度。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探讨森林公园的概念,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并提出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l. 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

由于森林公园是新生事物,人们对“森林公园”这一名词的真正含意并非完全理解。普通的“公园”人们并不陌生,它常指城市中供居民娱乐消遣的公共设施,而森林公园却不能理解为“森林”和普通意义“公园”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森林公园中的“公园”为一专有名词,来源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national park),而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后,“国家公园”

一词就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指一类自然保护区。鉴于国家公园的普遍存在,196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十届大会作出决议,对国家公园进行定义,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1 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

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1.2 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1.3 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以上三个特征正是区别普通的“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关键所在。显然,国家公园强调其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科学意义的特征,这是普通的公园所不能具备的,而森林公园却基本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森林公园的景观主体是森林植被,多为自然状态和半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常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该区域已由地方政府划出,给以特别的保护和管理,并主要用于开发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的森林公园相似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应该指出,国家公园是一类保护区的总称,拥有多种景观类型。森林公园的景观特征是森林植被,它仅为国家公园体系中的一种景观类型,除森林公园外,国家公园类型还应包括地质公园、海洋公园、草地公园、荒漠公园、湿地公园等。

2. 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多年来,国际上一直公认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在iucn的保护区分类系统中,国家公园一直是前5类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1]。但是,在我国森林公园并未被看作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资料几乎都未涉及森林公园,如国家环保局每年公布的《国家环境状况公报》中没有森林公园的数据。另外,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1993年的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其条款内容都未提及森林公园,显然把森林公园排除在自然保护区的范畴之外。

随着“森林旅游热”的兴起,森林公园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森林公园的性质和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如何?它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如何?为探讨此问题,我们应首先区别“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的概念。一般认为,前者指狭义的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包括那些保护对象自 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呈绝对保护状态的保护区域;而后者指广义的自然保护(protected area),这些区域具有自然保护性质,但保护对象的自然性相对较差,保护要求也不太严格,可开放旅游。国外有许多保护区以及有些国家的国家公园都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类型。

就我国森林公园性质而言,是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兼融了部分人文景观,并利用森林环境向人们提供旅游服务的特定生态区域,虽然它的管理目标是开发旅游,但这种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自然保护的性质。因此,它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不仅如此,我国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也有许多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如黄山、黄果树瀑布等。有些风景名胜区虽然包含了相当多的人文社会成分,但也包含了明显的自然背景,如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等。上述这些风景名胜区也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

为了将狭义的和广义的自然保护区统一起来,似乎应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该系统以自然保护性质为基础,既包括狭义的现有自然保护区,也包括广义的现有森林公园和部分风景名胜区。该系统充分强调具有自然保护性质,因而可明显区别于农业上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防上的“军事禁区”和生活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3.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等的关系

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下,目前全国就地保护设施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这三个体系在建立、审批和管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并都拥有一定的基础。

3.l 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近40年的努力,至1993年底,全国已建自然保护区763处,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2]。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618万hm2,占国土面积6.8%[3]。并且,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共分三个类别九个类型[4],它们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根据国家现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第2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发展史 竹类植物

1.竹类植物与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史

1.1萌芽阶段。竹子是我国古典风格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造园史从公元前11 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开始,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据《尚书·禹贡》“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说明古人懂得欣赏秀丽的竹林风光更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见《拾遗记》“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这是竹子用于造园的最早记载。当时的种竹、建竹园大多只限于营建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竹子造园还处于萌芽状态。

1.2发展阶段。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国园林从萌芽期进入了发展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受政治动乱和宗教处世思想影响,崇尚玄淡,寄情山水,游访名山大川成了一时之风尚,讴歌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的诗文及刚萌芽的山水画,刺激了园林,产生了有别于皇家宫苑的“自然山水园”,竹子随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官宦私家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发展。《水经注》介绍北魏著名御苑“华林园”称:“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洛阳伽蓝记》记录了洛阳显宦贵族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1.3全盛时期。由唐代文人王维规划的“辋川别业”中有“斤竹岭”、“竹里馆”等竹景;“寿山艮狱”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亲自参与规划的,从宋徽宗本人所写《艮狱记》中可知是北宋山水宫苑以竹造景的典型。南宋定杭州为行都,改称临安,贵族、官僚、富商聚居江南,皇家宫苑、私家园林之盛不言而喻,为后来发展的江南园林起了推动作用。竹子在唐宋两代运用较为广泛。北宋李格非所写《洛阳名园记》共评述了19座私园,对其中的归仁园、董氏西园、富郑公园、苗帅园等10座宅园作了专门的竹子景观描述。从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也可了解到吴兴的宅园“园园有竹”。竹子造园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4成熟阶段。明清园林继承了唐宋传统,且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沧浪亭、狮子林等苏州六大名园及扬州个园、惠州逍遥堂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造园手法仍为今人造园所采用。明清时期刊行多册造园技术理论书籍,有王象晋《群芳谱》、屠隆《山斋清闲供笺》、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等,最有影响的要数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都对竹子造园作了详尽、精辟的论述,为后人推崇、仿效。明清园林,特别是竹子园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2.竹类植物与现代园林的融合

中国从几千年前的文明古国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几经风雨,竹子一路见证。发展永不停息,追求永无止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观点,园林领域亦不例外,除了保留中国古典园林所具有的特色外,许多新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材料应运而生,竹类植物并不因为其平凡普通而被人们遗忘,相反,人们的喜竹之情是有增无减。竹类植物正以一种新的姿态亮相现代园林。综观这几年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城市楼盘中的竹文化园林景观;(2)风景名胜区的竹海旅游景观;(3)别墅区中竹韵主题的景观设计;(4)营造竹类专类园景观;(5)作为城市各种公园中竹林的绿化材料;(6)作为城市街道两旁的行道树;(7)通过加工成园艺制品装饰居家环境。其中以竹类植物在城市楼盘中的竹文化园林景观、风景名胜区的竹海旅游景观、别墅区中竹韵主题的景观设计这三方面最有发展潜能。

3.竹类植物在现代园林中的实例工程

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现在中国最热门的产业之一,就目前来看还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来与园林结合起来,给中国的房地产业带来了第二次春天。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导致人们对高标准生活环境的追求,甚至现在有的房地产厂商打出这样的口号:“我们不卖房子,我们只卖环境”,在城市楼盘中千方百计的营造出个性化的园林景观环境,是房地产厂商们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城市楼盘中的经典园林景观现在有许多,像广州番禺南村镇“清华坊”楼盘中的竹文化景观,就有着自己独特的意韵。水木清华,坊间流芳,“清华坊”竹子景观的设计初衷就是以竹为师,以竹为友,营造一个清幽、质朴的居家生活环境,以点带面,用竹子特有的文化气息来陶冶人们的情操。

竹类植物在城市楼盘景观中的运用,使得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众所周知,土地在城市中是十分宝贵的,在以前作设计时规划面积小是我们遇到的一大难题,而竹类植物的成功进入,使我们可以营造出更多小而精、微而妙的园林景观。近年来,私家别墅在中国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这其中少不了园林景观的一份功劳,抢手的别墅区往往是那些园林景观搞的非常经典的地方。好的园林作品,重在设计,而设计的关键是立意有韵味,设计材料有品位。正所谓“意在笔先,意韵同行”。竹子,这种平凡但却脱俗的园林设计材料,正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

4.总结

园林艺术景观利用以竹为友,以竹为师,会使人悟天地之正气,育崇高之美德,激人生之理想。竹类植物正符合造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是古往今来园林中很好的绿化植物。从这些年来竹类植物在中国园林中的运用来看,在城市楼盘竹文化景观中的应用、在风景名胜区竹海旅游景观中的应用、在别墅区以竹韵为主题景观中的应用是竹类植物今后在中国园林景观中应用的总趋势。

参考文献:

[1]姚海燕,范丽丽.浅论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2(9):45-46.

[2]方法菊.文学艺术在园林发展史中的地位与作用[J].安徽建筑,2011(6):67-68.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第3篇

关键词:立园;中西合壁;建筑风格;园林艺术

1 基本情况

开平市是全国著名华侨之乡,旅外和港、澳、台同胞约有68万人,分布在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开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众多独具岭南华侨园林特色的私家庭园,立园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景点之一。

立园位于开平市塘口镇赓华村,以人名作园名,是当地华侨谢维立先生自1926年历时十载兴建的私家庭园,原占地约2hm2。立园集传统园林艺术、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融汇中西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

立园旧区设计分为别墅区、大花园和小花园3个区域,彼此以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用通天回廊连成一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园中有别墅6座,碉楼1座,其中以“泮文”和“泮立”2座别墅最为华丽,其楼身是典型的西洋建筑式样,楼顶却是中国宫殿式建筑的风格,两者和谐结合,呈现出非常独特的建筑艺术之美。

园内园林建筑有“立园”大牌坊、“修身立本”大牌楼和“晚香”、“玩水”、“观澜”、“挹翠”4个桥亭,还有罗马式建筑“鸟巢”,形如鸟笼的通气建筑“花藤亭”。园中建筑精巧、奇特、美伦美奂,而镶刻其间的名家书法对联更使立园散发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随着岁月的流逝,缺乏维护和管理的立园一度失去了曾有的风采:园中部分建筑、小品受到人为的破坏;园内虽然绿荫遮天,树木林立,但杂草丛生,植物景观单调缺乏色彩、造型和层次的艺术美。为使立园重现昔日风采,开平市政府与立园业主——旅美华侨谢氏宗亲达成协议,投资1000多万元对立园进行首期修葺,以期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建成“中西合璧”完美体现岭南风光和侨乡特色的华侨园林。

2 构思

充分体现立园原有的风格和韵味,紧紧围绕“中西合璧”这一特色,运用各种造园要素和园林艺术手段,使立园再现旧日风采并更具魅力。

本设计方案保留了原来园内的主景大树及观赏植物,如桂木、石栗、龙眼、荔枝、榆树、木棉、细叶榕、银桦、粉箪竹、薜荔等植物,清除一些杂乱无章的野生苗木、杂草等,重新配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又适合当地生长的各类乔灌木及花卉。

3 规划布局

全园分为5个主景区:前花园区、别墅区、大花园区、小花园区、新建区。

3.1 前花园区

立园别墅前及两侧为立园前花园,属新建部分,由玫瑰园、荷花池、大草坪组成。设计中布置规则式的玫瑰园和视野开阔的大草坪,具有浓郁的西欧风格,而荷。花池流畅的池岸,扑鼻的荷香及婀娜多姿的垂柳又是典型的中国风格。玫瑰园与别墅区相连,由喷水池和玫瑰花圃组成,成扇形排列在别墅区前,各色玫瑰争奇斗艳,把精美华丽的别墅衬托得更雍容华贵;大草坪位于玫瑰园前,整个景区进行了地形处理,起伏有致,依地势种植大榕树、大叶油棕、古树盆景等,再点缀一些观叶观花的地被植物及球形灌木;荷花池位于玫瑰园右侧,中间隔人工河,沿池种植垂柳及临水植物,池中种植荷花。整个景区视野开阔,形式活泼,色彩丰富,在整个园中起到“大客厅”的功能,达到缓冲和分流作用,使游人未入园已感到风光无限。

3.2 别墅区

从正门入,沿运河通天回廊西行,即进入别墅区,座落着6幢别墅,是主人饮食起居的主要场所。此区建筑精美华丽,空间较为开阔。本设计考虑原地形过于平坦,缺少变化,在改造中作了大胆的处理,使地形有了起伏变化,景色更丰富自然。该区植物配植以棕榈科植物酒瓶椰、三角椰、国王椰、海枣等为主调,配以造型美观的花球及观叶的片植灌木,如日本女贞球、红合欢、海桐球、银瑞香、海南洒金、花叶假连翘、日本星花等,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此区植物配置装饰性强,较好地烘托了别墅区建筑的精美华丽。

3.3 大花园区

别墅区西面相邻的是大花园区,它坐北向南,主要以大牌坊和“修身立本”大牌楼为轴心进行布局。中式牌坊、牌楼及西洋风格的鸟巢鸟笼,加上具有中国风水特色的打虎鞭,构成此区独特的风格。

此区古木参天,暑天阴凉,是游客休闲避暑的最佳景区,配植上基本保留原有大树,形成幽静凉爽的空间,利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林下点缀一些英石和耐荫植物,以鸡蛋花、桂花、春芋、龟背竹、肾蕨为主,错落搭配。每处景点都独具匠心,让游客在游玩中体验到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

3.4 小花园区

小花园在别墅区和大花园区之南,中以运河相隔,通过桥亭相联,该区以“兀”形运河及观水、观澜、挹翠3亭组成,原有树木生长繁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僻静小空间。

该区由“兀”形运河围成一块长形绿地,绿地又被园路划分成6块;对原有地形稍加处理,形成山峦起伏的野岭状。在原有成林树木下,点缀苏铁、玉桂、剑麻、棕竹、春芋等耐荫植物及英石,形成一个个小景点,再片植苗木粉黛万年青、花蝴蝶、冷水花等,组成流畅的线条,把各景点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环境幽雅、步移景异的怡人空间。

3.5 新建区

该区位于虎山脚下,小花园的西面,与大花园内的大牌坊、大牌楼仅一水之隔。该区属于扩建区,原有景观单调,几乎无景可依,主要是借立园之景,在此区可完整地欣赏到大花园里“立园”牌楼的雄姿。

植物配置设计主要以棕榈科植物和榕树盆景景观为主,点缀有2棵大榕树,以补原有植被贫乏之遗憾。植物配置以棕榈科植物大王椰子、红颈椰子及大榕树为背景,榕树盆景为前景,用柱状垂榕、国王椰、三角椰、海桐球、日本女贞球丰富层次,片植的黄金叶、马缨丹、花叶假连翘、海南洒金地被植物组成色块贯穿其中,形成一个层次、色彩丰富,景观优美华丽的景区。

4 结语

整个立园绿化设计独具匠心,各景区既各有特色又相互协调,从整体看,前花园区、别墅区犹如一杯浓咖啡:有着浓浓的装饰美,给人一种精神一振荡的兴致;而大花园区、小花园区犹如一杯清茶,淡雅、舒适、赏心悦目。立园首期园林绿化建成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为开平的旅游事业增添了活力。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第4篇

关键词:园林;古典;现代;现代居住区

Abstract: the Chinese garden art contains the great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al essence, pregnant with all the people for the active pursuit of art and aesthetics, and art in the Oriental culture, in our country since the garden engineering reflect incisively and vividly.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summar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for the value and limitations of classical gardens, emphatically from the exploration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research, to explore how to combined with the classical elements i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so as to enrich the theory of research on landscape design knowledge,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andscape industry.

Key words: landscape; Classical; Modern; Modern residential

中图分类号: K92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总的来说: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立意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造园理念。“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千峦环翠,万壑流青。”的观点是《园冶》对人在园林环境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平共生情景的描写。其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自然生态审美观。人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用自然环境可接受的方式改造自然,建设环境,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实现人工物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园冶》还很重视根据自然规律营造环境,提出要在考察当地季候特征、水体来源与去向、山脉走势后再营造园林。

正是基于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表现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园林建筑布局,追求园林环境的意境美,强调风景如画,要求所观之景必须具有“人画”的品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如《园冶》在确定楼阁的地基位置之后,如园内有山,便打破常规,将楼阁设立在半山上,借助山的高度,使人可以望得更远。在假山基篇中提到堆山的时候,要注意山的高度和形态,兼顾假山对地面上和楼上的人的空间感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对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由来己久。园林意境是指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人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造园者将自身的思想情感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园林景物中,充分的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园林意境的形成需要对自然的提炼选择和情与意的投入,两者统一,才一能见景生情,缘情而取景,最后寄情于景,创造出有意境的园林。正如叶朗先生所言:“‘意境’不是表现孤立的物象,而是表现虚实结合的‘境’,也就是表现造化自然的气韵生动的图景,表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气)。”园林意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与自然化思考方式之间所建立的整体共鸣。

中国现代园林的特色

(一)中国现代园林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深刻,现代园林在发扬尊重自然的园林传统同时并改变只注重自然形态而忽视自然功能的形式主义手法。在中国现代园林设计中,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时将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

(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中最显著的是人性化空间

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以“人”为本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现代园林景观更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从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出发,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大到城市设计(园林城市)、中到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绿带,小到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无不以此为起点,开放、大众化、公共性以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

园林工程中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应用

(一)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主体和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作、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不同于古典园林中的自然,现代居住区园林环境在各个场所功能空间也是区别对待,或强调视觉礼仪感或追求自然精致,或围合或开放,根据流线和受众的不同园林形式内容多样化。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也常是在有限的建筑空间环境里,尽可能地调动各种造景要素,营造自然与人工气息夹杂的居住环境。

(二)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古典园林不拘泥于庭园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把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参照,这与传统园林追求的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是殊途同归的。

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可以因借的景观因素有限,但只要有可能都应充分利用。如将公共优美景观尽量均衡分布面向住户,多方位开拓景观视线对应于重要景观,强调可达性及共享性。同时建筑亭廊花架、风雨走廊等观景、点景类构筑设施,尽可能地挖掘赏景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对于位于郊区的居住区园林常邻近大型水体湖泊等可借景因素,也往往在高处、开敞处建造观景平台以眺望美景。

(三)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 空间的曲折变化,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 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 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的空间的局部而非一览无余,这些古典园林设计手 法在现代各种尺度的居住区园林中同样可以精心设计加以应用。

(四)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将现代居住区园林划分多个功能分区和景点、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亭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例如部分一层或下沉小院的设计,尤其需要小中见大,尺度适宜,而一些别墅豪宅的超大院落,则又需要适当分割整体划分,不可以显示出空旷和单调。

“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如何利用自然之景,把握最佳尺度,营造园林意境。

(五)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传统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思想内涵和景观厚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以及西方园林中,一些造园元素,如石刻、书法、文学典故、声音等等,也是随处可见的。这些要素在细微之处使园林获得了生命和文化韵味,是我国园林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发扬。

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的主题和各景点创意皆可从文化上寻找源头。如一些小区从太阳、露珠、星河、自然水体等自然要素入手,体现到整体设计中,居住区园林景观显得生动而有灵魂。而局部景点的设计,更是易于从园林文化着手,如利用雕塑、景石等刻画主题,或利用有特色内涵的植物、有一定符号的园建小品等,精心刻画,将文化融于自然。

四、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一)与时俱进,拓展园林设计领域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性,在于习惯闭门造车,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弱。时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如何自我更新。 拓展设计思路和领域,将中国园林理念与内涵带入人居环境、城市景观、风景名胜、自然保护、郊野公园、乡村景观、工业园区以及道路河流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中。

(二)开阔眼界,研究园林发展趋势

中国园林要走向世界,前提是开阔眼界,对各国园林发展史和现代园林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识。在西方现代风景园林普遍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注重场地特征,空间塑造,时空效果,地域文化特色,强调简约和个性化设计风格的潮流下,中国现代园林如果还停留在抄袭模仿中西方园林,大搞形式主义,注重实体景观而忽视空间塑造,强调张扬和人工堆砌的设计手法上,就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

(三)立足本土,再现地域文化景观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园林师长期的艰苦努力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关注现代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景观文化特征的园林作品。好的园林作品是从乡土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园林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资源类型和人文历史类型。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造景元素,营造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的景观类型。

(四)博采众长,关注园林文化内涵

虽然中西方园林在表现形式上差异较大,但在本质上存在诸多相通之处。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也应研究借鉴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现代园林之短。融西方园林现念与设计方法于中国本土景观资源与文化内涵之中,是加速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捷径。

结语

综上,一个好的园林作品,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我们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的风景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苏相健.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古典元素[J].农林科技,2010.4.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第5篇

关键词: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1 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的在已经有几千年,适应园林景观只有40几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盲目追求欧陆风、草坪风、中国园林风。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方面,不考虑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也就是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

2 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

从古至今的世界园林景观基本上分为东方和西方2大类,各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和特色。西方园林是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式,景观特点是整齐、规则、对称均衡,常以轴线作引导的几何形图案美为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包括树木也都作规则式造型。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山水形式,景观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以曲线作为引导的自然式山水园,成为著称于世界的独特风格。形成东西方园林形式各异的原因,都受各自的历史、文化和美学思想传统的。

中国园林景观源出于我国五千年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特别是儒、道、佛3家崇尚自然的“天人和一”观,把美学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意境”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遇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景情交融而产生意境。

中国园林的布局构景,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借鉴于文学艺术的立主题,分段落,讲究起、续、转、高、结的程序组合,因借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布局构景中。首先立主景、配景,划分景区、景点,讲究游览路线在组织景区中的序幕、连续、转折、高潮和结尾的系列组织程式;犹如诗歌中的抑扬回转,富有韵律节奏感。如园林中的从一个景区引向另一个景区,由封闭到开敞,从峰回路转到柳暗花明;又好似运用章回小说中的一波三折、隐喻等手段,引向主景高潮,然意未尽,噶然而止,令人产生余音绕梁的意境情趣。

中国园林艺术形式因借于文学和绘画,景观富于诗情画意,便是中国园林东方民族形式独具的风格和特色。这些宝贵的艺术形式,和手法。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但不能机械的照搬。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自由、开放的新,我们设计的东西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老百姓才是真正的主人。旧社会是为封建帝王、达官贵人而设计,往往过分的满足他们的意志,追求豪华、诗情画意、文学哲理,对人的活动空间重视不够。

3 园林景观特点

现代园林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很大让我们窒息,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现代园林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尊重,尊重文化、文脉。不能违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感,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园林,就没有进步。不同的时代要留下不同的符号。

4 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故事的地方

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人需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爱采摘和捕获;人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了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丁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大地也告诉你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什么格局是危险的。

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也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实物的或是文字的。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的。

参考资料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第6篇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探讨

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心情都有着极好的改善作用。而在居住区内进行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度,改善人们的日常心情,而且对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也有着显著的效果。近些年来,人们在对城市进行建设时越来越重视城市中的绿色建设与绿色发展,越来越意识到居住区园林景观对于城市的质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们的居住区,合理设计园林景观能够为人们创造优美洁净的日常生活环境,愉悦人们的身心,也能提高居住区的整体质量与档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居住环境的美化与净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并不如人意,没能充分发挥出园林景观对人们日常生活与居住环境的作用。因此,园林设计人员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为人们的生活与居住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我国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景观设计出现“人工超于自然”的现象

许多园林景观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将居住区周围原有的植物与环境条件忽略,而是去打造全新的园林景观,他们更喜欢建筑一些大型的人工湖、人工河等。这样一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破坏了居住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对居住区周边环境也起到不净化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居住区建筑人工河、人工湖,极易形成污染,造成居住区周边环境的恶化,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

2、园林景观设计混乱,没有主题性

园林景观设计混乱,没有主题性是目前我国园林设计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园林景观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建筑学、园艺学、美学甚至哲学等都会涉及到。如果想要设计出高水平的园林景观,就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但在目前,我国的许多园林景观设计者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做基础,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只是单纯地依赖个人感觉与喜好,设计出的园林景观大多混乱,没有主题性[2]。

3、园林景观设计盲目跟风,没有因地制宜

许多园林设计者在设计和规划园林景观时,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和创新的意识,只是将其他国家或地区原有的园林景观照搬过来,没有充分考虑居住区当地的具体情况,忽略了居住区当地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没有居住区本地特色,没有因地制宜,使居住区居民对园林景观没有专属感,进而无法充分发挥园林景观愉悦人心的目的。

除此之外,许多园林景观设计者还往往忽略各类植物之间的复合效果,没有将各类植物净化环境的各自与复合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布局不合理。

二、我国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探讨

1、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居住区园林景观建造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居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愉悦居住区居民的心情,绿化城市环境,而这一目的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3]。在设计时,园林景观不但要别出心裁、清新雅致,而且更要为居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在设计时,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为居民创造优雅别致的休闲游乐场所,使园林景观不但可以发挥绿化环境、美化自然的作用,还能为周边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真正发挥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科学合理的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进行设计

首先应该优化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布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各类景观植物进行合理布局,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绿化环境的作用。例如,在居住区周边靠近道路的地方可以种植一些植株较高、枝叶茂盛的植物,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起到降低过往车辆噪音、吸附灰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居住区内部,应该合理搭配植物的种类,避免种类的单一、季节性植物的单一,应时一年中的每个季节都有植物发挥调节居住区气候、美化环境的作用。

其次应该丰富居住区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种类了,避免太过单一化。在这个方面,园林景观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居住区当地的气候与环境状况,选择适合居住地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有效的搭配,例如如果居住地当地的气候湿度较低,则应该选择调节湿度作用明显的植物;如果居住地当地的风速较大的话,则应该选择一些降风速较好的植物,等等。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只要将各类植物合理搭配,就能对居住区环境发挥出重要的调节作用。

最后还应该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功能。除了要发挥出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各项调节环境与气候的作用,还应该重视园林景观中植物的观赏性能。如果园林景观中植物搭配只是单纯的为了调节气候与环境,而没有充分考虑它的美观效果,那么,它就无法达到愉悦人心,提高人们居住舒适度的作用,也就丧失了园林景观最该具有的用途,与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也是相悖的。

3、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出当地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者在设计居住区园林景观前,应该对居住区当地的文化与其他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设计出符合居住区当地文化气息与特征的园林景观。在居住区内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能够激发出居住区居民的归属感,提高他们对当地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园林景观的专属感[4]。园林景观的设计符合当地文化氛围,园林景观整体效果才好显得更加协调与自然。除此之外,园林景观设计者还应该充分利用当地原有资源,打造出具备居住地特殊的园林景观。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居住区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设计出既符合人们审美观念,又能合理有效调节当地气候与环境状况的园林景观。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上一定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更好地满足居住区居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佘洋. 园中园造园方法在现代居住区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2.

[2]张清风.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J]. 现代园艺,2012,06:122+124.

[3]吴静. 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法的探讨[J]. 福建农业,2014,09:153.

[4]卢圣,陈鹭.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第7篇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通常需要用到两大材料,一种是硬质景观材料,主要包括山石、水体和建筑等;另外一种就是软质景观材料,即植物,园林植物体现了自然属性和因为季节变换产生的时空序列变化的景观表现特征。因为植物和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园林的美好,吸引了人们的兴趣,满足了人民群众休闲娱乐活动的需要。

风景园林学的简介

1.风景园林学的定义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是在古典造园和风景造园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式建立的一门新的学科。从传统的风景造园到现在的风景园林学,经过了从为少数人服务到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服务;从单一的审美价值取向到生态和文化综合的价值取向;从中微观到全尺度的发展过程。

2.风景园林学科的分类

风景园林学以空间营造理论为核心基础,包括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和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1)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

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评价模型、过程模型、变化模型、决策模型和影响模型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进行施工前的参照基础。

(2)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范围和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调研报告、概念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

3.风景园林学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1)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园林建筑地的分析,进行功能整合,对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性设计。

(2)在园林中对植物的应用:研究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城市园林树种进行规划,实现园林植物是配置和设计。

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配置原则

风景园林的景观建筑设计必须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把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和环境的生态相适应,又要符合艺术构图的原理,把植物的个体和群体美展现给观众,并让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等原则,实行协调对比,体现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植物颜色的配置设计

风景园林在进行景观建筑设计时,对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类别、颜色等,这些都要根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大部分植物的颜色都是绿色,因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景观效果,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

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色度的对比,色度级差别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银杏和桧柏颜色对比明显,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较相近,从颜色配置上来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大叶黄杨和海桐,颜色相近,而且形状相似,不适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颜色的背景建筑或者植物进行配置设计,实现最佳的观赏效果。

3.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

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一般都具备表现季节变化、可以作为观赏景观和能够衬托其它景观的作用。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一定要符合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充分发挥作为园林景观的观赏特征,吸引观众的兴趣,实现园林建筑的目的。

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山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

景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营造,应该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则。认真进行景石的选材和山石景观的造型,创造山石的意境,体现石材自身自然和个性的优点。在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进行置石和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保证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体景区的构造,保证山石的自然特征和环境协调关系。根据风景园林的不同建筑要求和景区的不同特征,对山石景观进行不同的艺术构造。

2.山石景观的分类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中,对山石景观的构造分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观、艺术造型式山石景观、意境式山石景观和抽象式山石景观。风景园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观的构造,应该根据岩性和地质构造不同,进行景观构造,使观众感受自然的美好;对自然山石景观进行概括和重组,通过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山石景观进行处理,体现山石景观的艺术性;用抽象的意境进行山石景观的构造,引发观者的联想;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山水造型进行抽象处理和构造,,表现风景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在意境。

3.进行山石构造的方法

(1)提高对景观园林学的应用:置石与山石景观是园林重要的构造组成部分,体现风景园林学的艺术理论,对成功的风景园林景观进行借鉴,发挥山石构造在园林景观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园林环境。

(2)建设现代化山石园林景观体系:对风景园林景观山石的构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观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实现风景园林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

(3)创新风景园林山石构造的方式:对风景园林景观的置石和山石景观艺术创造形式,进行创新,丰富山石景观构造的内容。

总结

风景园林和景观园林的区别第8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环境理念;意境

园林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外部环境。有人会觉得园林和我们通常说的花园很类似,更像是被艺术了的花园。更准确地来讲,园林空间应该是一种提供愉快环境,一种具有环境设计的艺术,是在人们休闲时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活动场所。园林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则是人们把自己的观念、情趣、投入到改造山水地貌和外部环境的建设中,使之升华为高雅的、有韵味的艺术品,既有生态作用,又具游憩、欣赏、审美的情趣。

在中国,园林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活动空间。在古代神话中就有“瑶池仙境”,它是向往美好空间的人们的一个想象。基于这种美好的向往,从古至今,古代中国建筑中的园林更是数不胜数,虽然和想象的仙境有别,但是其景与境也令人心旷神怡。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先秦,早期是帝王们狩猎活动用的“苑”“圃”。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玄等诸家争鸣,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这个时期,士大夫逃避世事而寄情于山水,他们的诗歌、散文、游记对田园山水的细致刻画、对造园的手法、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后经隋唐时代文人墨客和官商士僚的进一步推动,从宋代到清代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繁盛时期。造园活动逐步普及到民间,而且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中国古代上至辉煌大气的皇家园林,下到小巧雅致的私家官商园林,可以说都非常热衷于园林的建造。

中国园林(主要指中国古典园林)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园林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师于自然、高于自然;第二,融物于景——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融合;第三,富于诗情画意;第四,园林体现出的意境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四个特点,使中国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同时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蕴。本文对中国园林艺术中的景观进行了界定,对景观的特点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和划分。

一、景观的含义

1.景观

什么是景观?景观,原是地理名词。作为一般概念,泛指地表自然景色;作为特定区域的概念,是指发生学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景观与风景、园林有本质的区别。风景、园林、建筑之类只是对象物,景观则是“景”与“观”结合起来,成了视觉对象物 ,所以并不是纯客观的。从美学角度来看,“景观”就可以理解为供人观赏、游玩的风景。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文化现象。其中多数的文化现象可以构成我们所说的景观,但并非所有人类文明都能构成景观。例如文学艺术,音乐等等都属于精神文明,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用文章或是符号表达出来,它所描绘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虽然可以欣赏,却不呈现具象的直观形态,所以就不是景观。因此,景观一定是直观的对象,可以看到的具体的形体。本文提到的园林景观即是景观中的一种。

2.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是人工构造出来的。英国的纽拜说:“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风景一直发生着可观的人为变化,因而现在基本上都是人造的了。”1这话当然不完全正确,因为纯粹的自然风景的确还存在着。至于园林,则显然基本上属于人造风景,所以,建设园林景观称为“造园”或“造景”。

二、园林景观的构造原则

园林景观是根据审美原则进行构造的呢。

1.求真性

造园,必须求真。真与假是一对矛盾,若能从假中见真,就能给人无限的美感。所以,造园要求“做假成真”。明明是叠的假山,但要使人看上去就像真山一样。如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最重要的就是贵乎自然。叶燮说:“吾之为山也,非能学天地之山也,学夫天地之山之自然之理也。” 2也就是说假山的建造应该符合真山的自然规律,这就叫做师于自然。而后者提到的高于自然,则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去掉劣势,添加或者组合更多优势进来,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正如我国明代造园学家记成所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3

2.宜人性

我们知道早期的园林是由一种简单的生活设施逐渐演变到审美娱乐的需要。因此,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不是建造园林的主要目的;休闲游乐,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才是人们建造园林的主要原因。因此,园林的建设一定要服从宜人性原则,要让人们在园林欣赏中获得美感。所以,我们看到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住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让人居住,它还必须可以游、可以行、可以望。例如颐和园的长廊,它不但领导我们“游”,也引导我们“望”。因而,园林景观就是供人欣赏、游乐、审美。园林中的一切布置都应当具有宜人性,从中也体现出园林景观的第二个特点: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融合。

3.合理组织,构园得体

任何园林的构造,首先都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这个规划的首要根据,就是现实的地理条件和一些具体的实际因素。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例如承德避暑山庄,是一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周围的虎皮石墙,就是随山势起伏而建的,长达10公里。园内北部的宫殿区内,主殿为:“万壑松风”,是清帝读书、批阅奏章、接见官员的地方,就建在地势较高处。这种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做法,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这样的园子,就是构造得体了。

4.情景交融与文化韵味

园林景观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即极富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意、配景意与“天人合一”的环境创作理念。也就是在园林景观的创作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通过不同的载体,讲这种虚化的物质实体化,传达给他人,启发或感悟他人。这是一种将自然环境和谐之外的人文思想、情感、生活感悟与自然紧紧地融为一体,是人情化了的自然环境。例如苏州拙政园中的“待霜亭”,四周遍植桔树。取唐人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句命名,充满诗情画,即使树上无桔,但看到匾额和四周的桔树,大概也会使人感到桔红时那种鲜艳的色泽和芬芳的清香,使人由视觉的欣赏,变为情感的交流。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是构成人们生活环境、心理需求、审美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的改造活动,又促进了园林景观艺术的变迁与演化、丰富与发展。而我国园林景观艺术发展中体现出的这几种构造原则,也是其主要的美学特征,成为了现今园林景观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需把握的尺度和依据。

参考文献

1.纽拜.《对于风景的一种理解》,《美学译文》(2)第18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