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12 10:24:12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第1篇

关键词:威廉·莎士比亚;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影 响

威廉·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之一,他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丰富和发展了英语语言。莎士比亚作品就像一部大辞典,从中可看到各种语言元素。莎翁语言在中古英语和近代英语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融合了古罗马、古希腊、盎克鲁撒格逊、法国诺曼底、西班牙文化的精华。既大量使用圣经典故、英语成语,庄重、典雅、俗语、谚语、俚语、行话等也均有涉及。能够模仿不同阶层人物的口气说话,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莎翁的作品可谓语言的宝库,甚至被研究者认为与《圣经》并列同为英语语言的两大渊源。各式的语言材料经过莎士比亚的巧妙裁剪、精心加工,有助于更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增加舞台效果。

一、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遣词特色。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运用的词汇量超过了16,000个。最生动鲜活的莫过于莎翁独创的词汇,莎翁常常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创造出既能符合语境又具有个人特色的词汇。这不仅丰富了英语的词汇和用法,也显示出他在语言上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他的很多灵感源自于拉丁语的词汇,如“These things,indeed,you have articulated,proclaim’d at marketcrosses,read in churches.”其中“articulate”这个词就是由莎士比亚根据拉丁词汇“articulus”创造出来的。不仅仅是拉丁语,他还积极从别的语言中汲取养分,将更加丰富的词汇引入英语,比如说“krant”在丹麦语中表示花环[2]。在“Yet here she is allow’d her virgin crants,her maiden strewments,and the bringing home of bell and burial”中,莎士比亚用“crant”表达双重含义:“带着花环的少女”和“少女的纯洁美丽”。

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结构以及修辞特色。首先是他对于双重结构的偏爱,在其作品中运用双重结构,如双重否定、双重的前置词、双重的修饰词等。“Nor do not saw the air too much with your hand”一句就是运用了双重否定但表示的仍然是否定的含义。“The scene wherein we play in”则运用了双重的前置词。有时莎士比亚为了表达强烈之意,甚至在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使用上也采取双重的结构,如“How much more eider art thou than thy looks!”和“with the most boldest and best hearts of Rome”。其次,他的作品中还出现了许多不规则的句子结构。“Who would …but that”这样的句型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很常见,如“With a bare bodkin?Who would these fardels bear,to grunt and sweat under a weary life,but that the read of something after death…”但是这一结构表达的是:“Who would do…if not for”的含义。“Neither…nor…”在莎翁的作品中也出现了表达“both…and… ”的含义,如“He waived indifferently’twist doing them neither good nor harm.”而“…no…nor…but”则用来表示“neither…or…”,如“Smells wooingly here:no jutty,frieze,buttress,nor coign of vantage,but this bird… ”

对修辞的驾驭能力往往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作家是否具有独创性和想象力的标准。在这方面,莎士比亚所具有的才能让人惊叹。这不仅表现在莎翁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还表现在修辞手法的多样性和巧妙的布局上。另外他还大量使用并列、连珠法、交错法、倒装,反复等,其中反复包括间隔反复和结句反复;在音韵上有押头韵、押元音韵和押辅音韵;还有明喻、暗喻、转喻、双关和拟人等。

三、从伊丽莎白时代和早期现代英语的发展看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特色。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其所处的时代——伊丽莎白时代的特征。从英语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伊丽莎白时代的英语正经历由中古英语向现代英语的转变,正处于现代英语初步成型的阶段。但是伊丽莎白时代的英语也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也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得到体现。伊丽莎白时代的英语与现代英语在发音上的一些差异导致了莎士比亚作品中有些押韵是学习现代英语的人所无法理解的。比如元音在这一时期正处于发展之中,许多元音都在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现代英语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口音。

四、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都有一套符合各自性格特点的语言,而且随着场合的更迭、际遇的变化,人物语言也有所发展变化。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日》中说,观众通过人物的“言谈后才知道人物内心的演变,而所有的角色似乎都在一起约定,在这方面不让我们有不清楚的、模糊的地方。”夏疮克的语宫,粗鲁、庸俗,尖刻,常常用令人憎恶的事物打比方,而的亚娅的语言文雅、优美、含蓄,与夏洛克恰成对照。哈姆雷特的语言,有时温文尔雅,有时明白畅晓,有时妙语连珠,有时语无伦次,这一切均取决于他内心矛盾的斗争和思想性格的发展。如第三幕第一场中“生存还是毁灭”的这段著名独白,它是闪耀着哲理之光的名诗,也是揭示哈姆雷特内心奥秘的传神点睛的妙笔。通过这段独白,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对复仇重任的痛苦探求,对思想矛盾的坦诚剖示。正因为如此,高尔基在《论剧本》的著名论文中,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要用足够有力和鲜明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必须向莎士比亚学习语言的明确结论。

五、莎士比亚以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对英语语言及文学发展的影响

人们常常把英国文学史上的伊丽莎白时代称为“莎士比亚时代”。首先,莎士比亚的作品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发展,英语中使用的词汇得到了大大的丰富。许多现代英语中仍然使用的谚语和警句也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正是由于人们对于莎士比亚作品的热爱,早期的现代英语的许多特征才得以保留并为世人所知,并且为英语语言学家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随着莎士比亚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英语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直至今日英语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这不仅仅是英语受到了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其他的语言也受益匪浅。因此,莎士比亚作品对于英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对于莎士比亚的研究促进了文学研究的发展,并最终形成了莎士比亚研究的单独门类。同时,莎士比亚作品的魅力还体现在其对后世作家的风格和题材的影响上。毫不夸张地说,自莎士比亚之后的作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参考文献: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第2篇

【关键词】莎士比亚 文学史 文艺复兴 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42-02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灿烂生辉的明星,即被誉为西方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的威廉·莎士比亚。他的作品早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无价之宝,超出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飞越了英国国界,跳出了英语语言的界限,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一 莎士比亚的影响与成就

他虽然生活在四百多年前,但直到现在仍受到世界各国许多读者的热爱。几百年来,他的作品为世界各国人民传诵不辍,许多国家的许多著名演员不断地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再现了莎剧中五光十色的人物与社会,赢得了亿万观众的赞叹。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经常引用他的作品。在各国文学作品中,以莎士比亚诗句为名或作品名称的,多达好几百种。几百年来直至今天,各国都有许多研究、评论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的学者、评论家。17世纪有德莱登,18世纪有卜普、约翰生和莫尔根,19世纪有兰姆、柯勒律治、赫士列特、德·西昆,20世纪有道登和布雷德莱。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如德国的歌德,法国的伏尔泰、雨果,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都对莎士比亚作品作过精彩评论。研究莎剧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正在兴起。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莎士比亚毕生共创作了戏剧三十七部、长诗两首、十四行诗一百五十四首,另外还有一些杂诗。他的作品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他的戏剧用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惊叹地表现了他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时代精神,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李尔在暴风雨中对当时社会罪恶的控诉,哈姆雷特在生死问题上的独白,泰门对资本主义社会黄金罪恶的谴责,这些著名的诗章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精彩表达,其揭露极为深刻,文笔极为生动,感情极为深挚,语言极为锋利,都是当时时代精神的高度艺术化的反映。

他有一双点石成金的妙手,他的剧本故事情节绝大多数都是取自他人的作品,但一旦到他手中便能成为极富个人特色的栩栩如生的作品,表现人文主义者的爱情、友谊、生活、理想。莎士比亚非常善于塑造人物。几百年来,哈姆雷特、奥瑟罗、罗密欧、考狄利娅、苔丝狄蒙娜、鲍西娅、罗瑟琳……吸引了无数的观众和读者。他塑造了一系列概括性强、具有独特人性并且在矛盾中发展的典型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复杂,刻画深入。夏洛克、福斯塔夫等已成为世界文学中千古不朽的艺术典型。“夏洛克”已成为欧洲多种语言和辞典中的一个普通名词,意为“高利贷者,重利盘剥者”。“Falstaffian”(福斯塔夫式的)一词早已被收入英语辞典。福斯塔夫是他所创造的一个最著名、最复杂、最矛盾、最生动、最使观众喜欢的喜剧人物。莫尔根评论说:“约翰·福斯塔夫爵士,就他一生中我们看见他的那个时期来讲,已成了一个大概从未展示过的最完美的喜剧性格。”

莎士比亚完全打破了古代希腊悲剧“三一律”中的情节统一律。《李尔王》有两个平行情节,最后合成一个情节。《威尼斯商人》有三个故事线索,《仲夏夜之梦》有四个情节线索。莎士比亚又是语言大师。莎士比亚剧作里有当时英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有个性突出的几百个人物形象,有几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不少著名场景,有极富艺术魅力的、无比优美的抒情诗段落,有著名的格言警句为人们传颂不辍,有寓意深刻、给人以巨大教益的人生哲学。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极其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的。请听听《哈姆雷特》那段著名的道白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杰作呀!人的理性多么高贵!人的能力无穷无尽!人的仪态和举止多么恰到好处,令人叹惊!人的活动多么像一个天使!人的洞察力多么宛若神明!人是世界的美!动物中完善的典型!”它使多少人彻底地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认识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充分发挥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莎士比亚就像其他所有的文艺复兴巨人一样,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引导人们认识自己,懂得“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这些巨人们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打下了基础,在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功勋。

二 莎士比亚的评价问题

1.文艺复兴的巨人

但是,巨人的这些成就绝不是他一个人凭空创造的,它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盛期,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的成就绝不可能超过这一时代。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文化兴起,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封建主义和神学体系发起的一次伟大变革的文化运动,它标志着封建文化的没落与资本主义文化的诞生。

文艺复兴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许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都是西欧和东方贸易的枢纽,工商业相当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手工工场。随着经济的繁荣,市民力量不断壮大,他们反对封建领主的结果,建立了一些城市共和国。这些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必然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反封建教会神权统治的斗争,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于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的巨人,如但丁、彼德拉克、薄伽丘出现了。

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各国的萌芽和成长,15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很快传播到法国、德国、瑞士、尼德兰、西班牙和英国,16世纪达到高潮。于是大批的巨人涌现出来,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伊拉斯莫、拉伯雷、塞万提斯、马基雅弗利、莫尔等。莎士比亚便是这些巨人中的一员。脱离了文艺复兴这个时代,脱离了这一批巨人,也便没有如此伟大的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出现还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那时英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王权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政治上较安定,经济较繁荣,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由于整个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影响很大,加上当时英国海外贸易和国内工商业都较发达,伦敦及其他一些城市较繁荣,再加上伊丽莎白的政府对文化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政策,这样,英国文学艺术得以蓬勃发展。特别是诗歌和戏剧,更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形成了英国诗歌和戏剧的“黄金时代”。当时英国人酷爱看戏,培育了产生那么多优秀剧作家的“土壤”,如马洛、本·琼生、皮尔等,而莎士比亚则是这些人中最为光辉夺目、万古不朽的一颗明星。

时代需要巨人,巨人出现了,从这一角度来说是“时势造英雄”。但具体的时代的造就,不能没有这些巨人,这些巨人与人民群众一起创造了这一时代,并且他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强调他们的特殊功勋角度来说是“英雄造时势”,但这不够贴切,因为时代是这一时代的所有人共同创造的。离开了人民群众,就没有这一时代,离开了这些巨人,时代也就不是这一时代。

巨人自身也有其发展时期,并非一开始便是巨人,巨人是从小人物成长起来的。英、美等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从莎士比亚的艺术风格出发,把其创作分为四个时期:(1)早期(1590~1596年),是莎士比亚艺术创作由学艺阶段逐步走向成熟时期,情节结构大体严密,人物刻画不深刻,心理描写不细致。(2)和谐期(1597~1604年),莎氏在艺术上应付裕如,诗艺高超,人物个性突出。(3)洋溢期(1605~1609年),这一时期诗人思想深刻、热情洋溢,像一匹不羁的骏马,任意驰骋。(4)最后时期,以《暴风雨》为例,西方学者认为,不论在思想上、艺术上、用词造句上,这一剧本都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2.巨人的时代局限性

莎士比亚像其他人文主义者巨人一样,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莎士比亚和其他巨人一样,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个时期资产阶级还很软弱,必须依靠王权,对于社会罪恶无能为力。像《皆大欢喜》和《暴风雨》两个喜剧,正反映了莎士比亚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阶级局限性,把社会的改革归结到社会道德的改善问题,而绕过了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这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浅见和幻想,这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上是经常流露的。莎士比亚虽说在很大程度上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但他所相信的终究还只是英雄史观,与劳动人民有较大的距离。他的某些剧本里有一些悲观思想,甚至还有宿命论的思想。在艺术性上,他的作品也绝不是完美无缺的,他塑造的人物中有一些性格扁平,不够真实。

总之,莎士比亚不可能超越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人权、人性和个性自由,都是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为前提的。认识到这些局限,我们就不应苛求古人,我们主要是看他们比前人创造了什么,为后人留下了什么,但局限也不能不讲。巨人也不是站在顶峰上,不可超越,应该相信今人必能胜过前人。

参考文献

[1]赵澧.莎士比亚传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08

[2]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9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9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第3篇

在英国留学的我,自从听说了英国中部这个名为“亚汶河畔的斯特拉特福”的小镇之后,似乎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我无论如何也要到那里走走,一切只是因为它是文坛巨匠莎士比亚的故乡。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我来到了这个小镇。它古朴凝重,街道两边有许多以莎士比亚命名或是与他有关的商店和建筑,它们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莎翁的点点滴滴。

莎士比亚的故居位于小镇中心亨利街的北侧,是一座带阁楼的木质结构楼房。这座两层小楼始建于16世纪,1847 年由“斯特拉特福旧居委员会”接收后进行翻修,不过依然保留着原先的风貌――斜坡式的屋顶、泥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脸儿。

我随着人流穿越花园进入故居。首先进入的是莎翁姐姐琼・哈特的房间,房间直通客厅。客厅的一侧放着一张双人床,供当年来访的客人使用。再向里走就进入了大厅,这是家庭的用餐场所。宽大的壁炉、哥特式的长椅和凳子都透出一种温馨。走廊较远一侧是莎翁父亲约翰的手工作坊。约翰是羊毛制品的从业者,尤其擅长制作皮质手套,他还曾经担任过斯特拉特福镇的镇长。

楼上的几个房间当年都是卧室,最大的一间现在已经被改造成展览室,陈列着莎翁的一些手稿、物品和图片。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就出生于楼上的主卧室。卧室的物品都是莎翁时代原物的仿制品,宽大的双人床上挂着绿褐相间的帐子,旁边还放着一个婴儿摇篮和几张桌子。据讲解员介绍,这个房间的窗户玻璃上曾经刻着一些来访者的手迹,其中有狄更斯、马克・吐温、爱默生等名人的,现在这块玻璃被放置在房间的展览柜里。如今早已不允许游人以此种方式留下自己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更文明的方式――宾客留言簿。据统计,现在每年至少有50万人来访。

身处莎翁曾经诞生和成长的地方,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此刻,心灵的碰撞使得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和多余。参观的游人都静视无语,唯恐一点声响都会扰乱这宁静而神圣的感觉。

走出故居,来到小镇的中心广场,正中矗立着莎翁的雕像,他笔下的经典人物哈姆雷特、麦克白夫人、福斯塔夫以及哈尔亲王的雕像环绕四周。广场周边蜿蜒的小河就是美丽的亚汶河。河畔的游人或坐或躺或漫步,一派祥和。也许正是小镇的和谐深深地感染了莎翁,使他内心充满博爱,正如他所说:“相信少数人,不害任何人,爱所有人。”

河边最著名的建筑是莎士比亚皇家剧院,每天都上演莎翁的经典剧目,每个剧目都是在此首演后才在伦敦各地演出。

莎士比亚虽然只受过小学教育,但却凭借聪明和勤奋,创作了37部戏剧以及150多首十四行诗,其中大多数戏剧仍是现在英国剧团保留的经典剧目。莎翁的作品之所以具有无穷的感染力,是因为他的创作都源于生活,能够深刻反映时代风貌、社会本质和民族风情。莎士比亚是英国人的骄傲,也是英国文化的象征。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第4篇

1前言 西方英美文学发展的两条源流分别为古希腊罗马的古代传统和古希伯来的基督教教义传统,基督教文化是在认真总结了希伯来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而这期间基督教文化也对古希腊文化进行了选择性的学习和总结。在整个基督教文化的教义经典中占据着皇冠明珠位置的传世经典无疑就是《圣经》了。《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宗教教义经典,更是基督文化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结晶,从更长远的文学发展角度来看,《圣经》也是古希伯来各路文化的融合总汇,因此对其文学价值的考量也是不可限量的,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因此,作为西方英美文学的两条溯源,《圣经》对英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十九世纪著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说过,在英国历史中最近的三百年里,所有的宝贵的、最好的、一切的生命体和英雄人物的命运总是和《圣经》交织在一起,从而造就了伟大的历史时空文化,也是伟大的事实存在。而对于《圣经》的历史地位最具说服力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于《圣经》的肯定,一组数据能够很好地说明,在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对于《圣经》中的人物提及达到80多个,《圣经》典故的引用达到了300多个,由此可见《圣经》作为重要的世界性文学著作和历史资料的重要历史地位。 2对《圣经》和英美文学关系的追根溯源 西方新兴的民族和国家在最初一千年里,都是在基督文化的庇护下进行着文明的进步,直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西方各国才逐渐去学习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这个时期,在不同的地区兴起了两种文化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这是一种文化思潮发展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在中欧和北欧称之为“宗教改革”,在西欧和南欧则被称之为“文艺复兴”,两者爆发的背景都是基督教会的腐败,对人性进行压制,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因而基督教义就和人文主义就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文艺复兴虽然反对的是基督文化,但其又是在基督文化的温床上发展成长的,只不过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添加了新的文化内容。俗语曰,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圣经》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重要的宗教经典,正因为其是西方英美精神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圣经》不仅仅是宗教教义,也是关于文学、政治、哲学的经典名著,同时更是古代西方人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准则和日常遵循的法律标准。英国文学的发展是如此,美国文学形成与发展亦不用说,因为美国文学成长正是得益于基督教清教徒的地域转移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人类最初的文字明确记录生活方式时,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几乎存在着孪生般的相似,《圣经》的创作,亦类似于我国春秋经典《诗经》的创作,都是人民大众口口相传的素材记录和再加工,亦是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所以《圣经》保持着一贯的质朴、清新和健康的艺术创作风格,在内容方面,分别创作了神话、英雄传奇、史诗、戏剧、历史散文、小说、诗歌不同的文学体裁,这几乎涵盖了我们现在所有的文学创作形式。随着基督教在wwest.achersec.mo欧洲的盛行,《圣经》的传播也被西方读者广泛地接触和认可,甚至作为启蒙读物被纳入了西方教学体系当中。西欧各国的语言整理和规范化都是从翻译《圣经》开始的。在西方各国,《圣经》已经被普及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其中的文学典故更是为英美文学家所关注。许多大文豪都是受到《圣经》的熏陶才走上文学之路的,例如诗人雪莱最初研究的就是《圣经》文学,其夫人在《伊斯兰的起义》中介绍到雪莱经常研读《旧约》中的约伯记、雅歌和以赛亚书,以此来打开文学创作的思路。英美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都庆幸自己受到了《圣经》文化的影响,因为这部文学巨著为文学家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更重要的是,《圣经》的文学精神已经深深地埋入了英美民族意识的深层,从而外化为民族的文化精神。相对于古罗马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圣经》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创作影响更深远、更彻底,几乎内化到西方民族的民族气质当中,文学创作的《圣经》化在所难免。 3《圣经》对英美文学的深远影响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的手法和词汇应用上,下面我们通过介绍《圣经》对莎士比亚和海明威两位文豪作品的影响来进行典型举例分析。 (1)《圣经》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其文学创作和《圣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创作中,莎士比亚将《圣经》典故进行了频繁和巧妙的运用;从而使其作品深受《圣经》中仁慈、博爱、宽恕精神的影响。首先,莎翁在引用《圣经》典故时,都会进行精心的化用,所运用的技巧真是令人称绝,典故的应用能够达到与剧情浑然一体的程度,毫无棱角可寻,贴切自然,令人叹为观止。莎士比亚出生于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背景的高阶层家庭,从小就接受着新教教义的洗礼,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终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和剧作家。当别人依旧沉溺于父母的怀抱当中时,年幼的莎士比亚已经被《圣经》中的神话故事所深深地吸引,那时他就贪婪地吮吸着这部文化巨典的精华,这就为其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为莎士比亚深谙《圣经》中的故事典故和教义词汇,据称他所掌握的英文词汇甚至超出了整个后世词典的词汇范围。因此,在创作中,修辞之工巧,词汇之丰富,文思亦渐随升华。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和《圣经》的关系早已引起文学界的关注,后世学者梵戴克曾经对莎士比亚文学中引用典故做了细致的统计,平均每部戏剧当中,莎士比亚引用《圣经》的典故达到了十四次。在戏剧创作中,因为恰到好处地引用《圣经》典故,使得剧情中的人物形象情趣盎然,形神兼备,从而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形象韵味。例如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的创作中,好人安东尼奥放债从不收利息,形象人物夏洛克为此不得不降低自己的高利贷利息,从此无比地嫉恨安东尼奥,将其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千方百计来算计安东尼奥。在戏剧中第一幕第三场的剧情中,高利贷夏洛克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诡辩,就自以为是地引用了《创始纪》中的典故,将其贪财而不择手段的小人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表现出了夏洛克的极度贪欲。在文中,莎士比亚形象地描述夏洛克这样的心态:“希望我的钱能够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快快地发财生利息。”莎士比亚通过巧妙地引入《圣经》的典故,从而将人物心理深刻地刻画出来,突出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圣经》如影随形般地融入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之中。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指出:“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纵使谁能禁止《圣经》的发行,完全禁毁了它,使它永远绝迹于人间,然而《圣经》的菁华和精神,它的正义、宽容、仁爱、救赎等伟大的教训,以及其他许多宝贵的金言,仍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留存。”(朱维之,1992)其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主题中,最突出的思想是仁慈、博爱、宽恕的精神,这是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鲜明特征。基督教是宣扬爱的宗教,在《圣经》中关于仁慈、博爱、宽恕的训诫比比皆是。在《加拉太书》中有这么一句话:“Forallthelawisfulfilledinoneword,eveninthis:‘Youshallloveyourneighborasyourself.’”(因为所有的律法结合起来形成一句话:爱人即爱己,所以我们要通过彼此的爱心来服侍对方)这样的教义对于真正的基督教徒莎士比亚无疑会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中,无处不体现着博爱的思想,在其早期的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这种思想体现得更为直接和明显,从而这部剧作被誉为“传世不衰的‘爱’与‘美’的赞歌”。这出悲剧通过开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家的世仇与儿女之间生死恋反映出邪恶仇恨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冲突,虽是悲剧,却处处体现出“和谐”之光,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用殉情的方式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世仇,从而表达出乐观向上的昂扬精神,这也正与《圣经》中“用爱来融化一切罪恶”的思想暗合。同样,在《威尼斯商人》中所体现出的精神也是仁慈、博爱和宽恕。剧中的安东尼奥正是以基督教义塑造出了典型的理想基督教徒形象。#p#分页标题#e# (2)《圣经》对海明威作品的影响 《圣经》不仅对欧洲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美国的大文学家海明威。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老人与海》,这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其中的遣词造句最能够体现出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如果将《老人与海》与《旧约》进行比较,也许很难发现其中的联系,但是如果将其与1611年钦定本《圣经》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在于两本著作的“文体风格”极具可比性,所谓的文体是指著作中句子结构和词法应用风格,两本著作所体现的风格都是用词简洁,句子结构简短。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用词的简洁直接受到了《圣经》的影响,使用的句型基本上都是“somebodydosomething”,例如下面这段话:Theoldmanunhookedthefish,rebaitedthelinewithanothersardineandtosseditover.Thenheworkedhiswayslowlybacktothebow.Hewashedhislefthandandwipeditonhistrousers.Thenheshiftedtheheavylinefromhisrighthandtohisleftandwashedhisrighthandintheseawhilehewatchedthesungointotheoceanandtheslantofthebigcord(.刘从如,2006)引用的这段话描述的是老渔夫和鱼僵持的场面,从描述的语言来看,这个语段没有出现一个复杂词汇,所运用的词汇例如:unhook、work、wipe等,都是极具可操作性的动作。从句型上来看,都属于“somebodydosomething”的句型结构,这似乎也印证了简单的即是完美的。在《圣经》中,语句的特点和《老人与海》的语句特点及其相似,下面几个语句就能很好的说明:AndtheGodmadethefirmament,anddividedthewaterswhichwereunderthefirmamentfromthewaterswhichwereabovethefirmament,anditwasso.(1:7)AndGodmadethebeastoftheearthafterhiskind,andcattleaftertheirkind,andeverythingthatcreepethupontheearthafterhiskind,andGodsawthatitwasgood.(1:25)AndtheLordGodplantedagardeneastwardinEden;andthereheputthemanwhomhehadformed.(2:8()刘从如,2006)这些句子描述的是上帝在创造万物时的情景,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句子中所使用的动词都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简单词汇:make、form、create、put、plant等。而句子结构几乎与《老人与海》中的句子结构如出一辙,都是“somebodydosomething”的句型结构。当然,在作品内容对比中,上帝和老人桑提亚哥都是虚拟世界的人物,人物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一个是以无可争议的力量对这个世界进行打造的万物之主,而另一个人物只是用一张渔网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老渔夫。但是当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大量运用“somebodydosomething”“上帝式”的动作描述,每个句子汇聚在一起,就无形之中赋予了老人上帝般的精神力量。当深受英美教育的读者在读到《老人与海》的时候,慢慢地会发现所有的语言都是那么“圣经化”,将老人的举动和上帝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从而赋予老人一种光辉形象。这就是海明威的写作艺术,而这种艺术的直接来源便是《圣经》。当人们感叹《老人与海》感动和改变了多少人的时候,也从另个一个方面说明了《圣经》对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 4结语 当然,《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不是仅仅通过两位大文豪的作品就能完全说明的,更如英国杰出诗人约翰弥尔顿、小说家约翰班扬、法国悲剧作家拉辛、大诗人拜伦、德国文豪歌德、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作品都深受到《圣经》的影响。《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宗教巨典,不仅仅起到教义宣传的作用,将背景放在英美文学发展的历史角度上,《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就更为深远了。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第5篇

一般认为,莎士比亚一生创作剧作共有37部。而仅仅在一部剧中,对莎翁诸多戏剧做集萃版演出,并非自今日始。那么,今晚的创意戏剧《疯狂莎士比亚》,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将如何让“无数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悉数登场”,并且让我们“全方位立体化感受爱情、亲情、友情,自私、嫉妒、仇恨”昵?

在观众们还未及把舞台三面由粗绳结成的落地巨网上钩挂的衣物、面具以及从天上悬下来的倒挂雨伞、时钟、绞索等物什逐一看个清清楚楚的当儿,灯光渐渐熄灭。“站在白沙滩,翘首遥望,情思绵绵……”在五名演员的哼吟中,中国名曲《彩云追月》的动人旋律和美妙歌词倏地跃上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眼前一刹那仿佛月光如水,清澈透明。

整个戏是以导演和演员在排练场排戏为背景串联起来的,第一个桥段有关《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被暗示得知,排练场上扮演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演员,从前曾是恋人。如今两个陌路人为了再现一段几百年前的炽惰,必须以情话相缠绵,教人怎一个纠结了得!于是,重排、重排,再重排,语速逐渐加快,原本的燕语莺声此刻变成了夹枪带棒的语言倾轧。起初,场内激起笑声一片。但三轮过后,台下观剧之人,除了些许尚显青涩的稚男之外,便再也笑不出来了。忽然想起,不久前,见微博上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帖子:“智齿对牙床说,‘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牙床红色的泪水奔涌而出。”那氛围,与此情此景何等相似。

颇为难忘的是,扮演朱丽叶的演员,竟长时间偎依着一架古筝素指翩翩,飞掠素弦。《彩云追月》乐句之间的舒展、错落,似一应一答,又仿佛是云月的嬉戏,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筝是拨弦乐器,战国时流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筝在英语中多称作Zither,意谓中国的齐特琴。齐特琴是一种琴体呈匣形,上有很多弦,用拨子及手指拨奏的西方乐器。无独有偶,瑞典汉学家,也是古琴演奏家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在其著作《古琴》中,把中国古琴的名字译作Chinese Lute,意谓中国的鲁特琴(又称诗琴,14至18世纪在西方使用的梨形拨弦乐器)。中国有“琴筝相鸣天下知”之谓;西方的齐特琴与鲁特琴也亲缘颇近,音色均有几分幽古之深静。记得,由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四场《舞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罗密欧为朱丽叶的美丽所倾倒,当朱丽叶弹奏鲁特琴让她的朋友跳舞时,罗密欧加入跳舞。而电影《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中的配乐也采用鲁特琴极多。古筝的加入,与莎士比亚时代遥相呼应,情调暗合,创意戏剧《疯狂莎士比亚》中此种设计,堪称神来之笔。

在接下来的《哈姆雷特》、《奥赛罗》、《仲夏夜之梦》等等桥段当中,五个青年演员每人分饰多角,时空交错。或是王后身着古装却坐着现今常见的带轮子的转椅,手执一把二胡拉着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哀乐”;或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频繁地在古典和现代之间跳进跳出;以及扮演演员的女孩将追求导演和《仲夏夜之梦》里拉山德、狄米特律斯和郝米娅、海丽娜复杂的恋爱情节搅成了一锅更稠的粥……凡此种种,把现代和古代在节奏和观念上强烈的对照和冲击一股脑地向观众倾泻下来。

更令人惊讶的还在后面。原本《仲夏夜之梦》当中,有魔力的花汁被滴在睡着的拉山德的眼皮上,他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是误闯进来的海丽娜,因此而“移情别恋”,对海丽娜大献殷勤,令可怜的郝米娅伤心万分。这种花汁,据说是一朵纯洁的白色小花园误中丘比特爱情之箭,受到创伤后而流出。它的魔力在于:如果它滴在睡着的人眼皮上,无论男女,醒来不管第一眼看见什么生物,都会发疯似地爱上它。在《疯狂的莎士比亚》中,阴差阳错,魔力花汁让拉山德和狄米特律斯,即在剧中时空交错古今来回穿越不止的两个小伙子:男导演和男演员,眼中精光四射,互相放出了“断背”的信号,引得观众惊呼一片,继之忍俊不禁。

其实,虽然中国的莎士比亚评介中多把莎翁视为戏剧之神,供奉中几乎用尽了褒颂之词,但是在西方,很早便已有了对莎士比亚个人以及剧作中性取向等的争议。有的争论焦点集中在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中的第20首是否写的是同性恋或者双性恋上面。有趣的是,对于这关键的第20首十四行诗,在中国大陆流传最为广泛的屠岸选译本竟然没有收录。幸亏,在梁实秋和曹明伦等的译本中这首诗都得到了保留。其中,曹明伦译本是这样的:

你有大自然亲手妆扮的女性的脸,/你哟,我苦思苦恋的情郎兼情妇;/你有女性的柔情,但却没有沾染/时髦女人的水性扬花和朝秦暮楚;/你的眼睛比她们的明亮,但不轻佻,/不会把所见之物都镀上一层黄金/你集美于一身,令娇娃玉郎拜倒,/勾住了男人的眼也惊了女儿的心,/大自然开始本想遣你为红颜妹丽,/但塑造之中她却为你而堕入情网,/心醉神迷之问她剥夺了我的权利,/把一件对我无用的东西加你身上。/但既然她为女人的欢娱把你塑成,/就把心之爱给我,肉体爱归她们。

《疯狂的莎士比亚》能够将国际学术界争执不休,而国内又言及不多的莎士比亚研究公案以艺术的手段,在这场创意戏剧中进行巧妙委婉的展现,不仅尖新奇诡至极,也让我们看到了深深根植于学院土壤的年轻戏剧人的眼界和胆量。

剧中可圈可点之处不少。例如,演员讲出了这样一句台词:我们上班族每天晚上追赶最后一班地铁的时候,就像那赶在12点的钟声敲响之前便要坐上南瓜马车回家,惟恐原形毕露的灰姑娘一样。恰巧,剧场外面,高架上,三号线(也许是四号线)轻轨隆隆的车轮在不远处滚过,惊得看客们慌忙纷纷下意识地看自己手表或者手机上的时刻……

如果全剧各个桥段串联得再巧妙一点儿就好了,古今之间的契合点、当代人幸福或者痛苦的深刻来源这些东西的交代虽不必过于工巧,但既然剑已出鞘,便须着着击在要害处不是?如果对台词的锻造打磨再精细一点儿就好了,我们知道,莎士比亚的英语在舞台上不但非常简单,而且可以清晰地一字一词都掷地有声。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第6篇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原型批评;希腊女神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和诗人,世界上许多评论家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的作品被多次搬上银幕,享誉世界。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大众化的戏剧,富有诗意和哲理。他努力展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塑造出许多性格复杂、形象真实的典型人物。莎士比亚作为人文主义者,把封建社会的残忍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既是普遍类型的代表,又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形像,是个性和共性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叙事文学的至高美学追求。他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善于通过对话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独特的艺术魅力。女性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占据重要位置,从公主、王后到农家女、牧羊女,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具有广泛性。尽管有些女性受到社会环境的束缚,但有许多女性表现出对自由独立的向往追求。她们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代表了人文主义(humanism)精神。

荣格(1875―1961)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作为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荣格通过对神话的研究和临床的经验,揭示了原型和神话以及神话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荣格把原型理论扩展到文艺领域,用“集体无意识”理论来研究。荣格认为文艺作品是“自主情结”,创作过程并不完全受作者自觉意识的控制,而常常受到积淀在作者无意识深处的集体心理经验的影响,这种心理经验就是“集体无意识”。批评家通过分析在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像或象征,重新建构这种原始意象,进而发现人类精神真相,揭示艺术本质。继荣格之后,原型批评已初见端倪。批评家们力图从远距离审视把握文学作品,寻找作品与时代及人类文化的联系。

按照荣格原型批评理论,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是希腊女神原型的再现。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之所以与女神有可比之处就在于她们都生活在封建家长制环境中,都真实反映了夫权社会里女性的思想状况。女神中有的服从于当时的统治制度,有的则代表新势力,作出强有力的抵抗。莎士比亚注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使读者从富有个性特征的性格中觉察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关系的深刻内涵。

莎士比亚笔下的女神形像:希腊神话中有三个女神――阿特米斯、雅典娜和海斯狄娜,她们都是女性独立自主意识的表现。

一、阿特米斯:在古希腊神话中,月亮神被称为阿特米斯,她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竞争者、姐妹的原型形像。

1、竞争者。

阿特米斯作为竞争者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对比。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特米斯是竞争者。阿特米斯总是手持珍珠色的弓和发亮的箭,在林中漫游,寻找猎物。她又累又饿,来到泉水旁沐浴。阿卡同来到这里,遭到了女神的虐待。阿特米斯还把所爱的德奥里昂杀了,虽然他的死是无意的。

莎士比亚笔下的“竞争者”女性。《麦克白》是心理描写的佳作。麦克白夫人具有挑衅性,内心残忍,对权力的欲望使她怂恿丈夫麦克白谋杀邓肯做了国王。她疯狂地争夺权位,精神失常而自杀。《错误的喜剧》中阿德里安娜是嫉妒性很强的女人。她富有反抗精神,要求得到妻子应有的权利。在第二幕第一场里,她说:“为什么男人的自由要比女人多?”妹妹讲了女子从属于男人的道理,她反驳说:“这种奴才思想使你嫁不出去。”但阿德里安娜又不是悍妇,当她认为丈夫发了疯,就打算接他回家。

2、莎士比亚笔下的“姐妹”形像。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特米斯身边总是围着一大群小精灵,它们都把她当做“大姐姐”。她象征着女性的纯洁,是女性谦和优雅的代表。

莎士比亚笔下的“姐妹”型女性分析:

《皆大欢喜》中有两个可爱的女性――罗瑟琳和西莉娅。罗瑟琳来到父亲被放逐的树林,结束了当地人原始的生活状况。西莉娅的父亲唯恐罗瑟琳的好名声掩盖了女儿的贤德,下令将罗瑟琳驱逐。而西莉娅宁愿抛弃金钱地位,和罗瑟琳一起流放。剧作歌颂了罗瑟琳和西莉娅真挚的情谊。

《无事生非》:总督膝下有两个美丽的姑娘,一个是爱女希罗,一个是侄女贝特丽丝。贝特丽丝是一个机智善良的女孩,当希罗受到侮辱时,她坚信希罗是清白的,帮希罗摆脱困境。她不乏女性的温柔妩媚,又多出了男性的刚毅勇敢;她乐观风趣、大胆泼辣,更为可贵的是她的勇气和正义感,在希罗蒙受不白之冤时,贝特丽丝发出怒不可遏的呐喊:“什么亲王!什么伯爵!好一个作见证的亲王!好一个甜言蜜语的风流伯爵!”她大声叹息:“但愿我是个男人!”她恨不得手提三尺剑向那些贵族复仇。贝特丽丝嫉恶如仇的刚毅性格在这里熠熠生辉。

二、雅典娜:战略家、父亲的乖女儿。

1、雅典娜作为“战略家”的特点。

在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是智慧和艺术之神,是美丽的勇士,是理智女性的代表。她是特洛伊战争的大谋略家,因常胜的计谋而闻名。

莎士比亚笔下的“战略家”女性的特点:《终成眷属》中的海丽娜是一位贫穷医生的女儿。她治好了国王的病,国王答应了她的请求――把她嫁给勃特拉姆,但勃特拉姆鄙视她。勃特拉姆说如果她拿到戒指就娶她。最终,海丽娜凭着自己的策略取得了勃特拉姆的戒指。

《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是一个智慧勇敢的女性。她乔装成法律博士出现在法庭上,先声夺人、欲擒故纵。她的机智使一场生死官司化险为夷,解决了“堂堂须眉”束手无策的难题。她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心爱的人结婚,并且解救了巴萨尼奥的好友安东尼奥。鲍西娅乐观幽默,她的机智与胆识联系在一起,堪称女中豪杰。按照封建礼教,女人没有独立人格,只能拜倒在男人脚下。鲍西娅却勇敢地参与了社会事务,在政治斗争中展示聪明才智,表现出了文艺复兴时代新女性追求自由独立的特征。

2、莎士比亚笔下的“父亲的乖女儿”

雅典娜作为“父亲的乖女儿”原型分析:有权威、有力量、有责任感的这一类男人的典型代表是父亲形像。雅典娜代表了尊重父亲的女性,她们对于所尊敬的男人的忠心是坚定的,是由衷的、自然的。

莎士比亚笔下的“父亲的乖女儿”:奥菲利娅是《哈姆雷特》中被封建家长制统治的女孩。她完全听从父亲的安排,甚至任凭父亲当众读哈姆雷特给她的情书。后来,奥菲利娅遭失恋之苦加上父亲无辜被杀,终于精神崩溃,坠湖溺亡。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中考狄利娅是李尔王的小女儿,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三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赢其宠信瓜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考狄利娅为皇后。后来李尔王离位,大女儿和二女儿居然不给其栖身之地,当年的国王流落荒郊……考狄利娅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悲惨死去。她为了父亲而献身的善良、宽容与勇敢感动了许多人。

三、海斯狄娜:智慧女神、未婚的姑姑。

1、海斯狄娜作为“智慧女神”的原型。

莎士比亚笔下的“智慧女神”:鲍西娅是一个把命运完全掌握在手中的女性。她满足父亲的要求,并同心爱的人结婚。当她得知丈夫巴萨尼奥为了凑足昂贵的嫁妆向好友安东尼奥借钱,而安东尼奥的钱又是从贪婪的夏洛克那里借来的高利贷时,她就假扮律师,用智慧战胜了夏洛克。

2、海斯狄娜作为“未婚的姑姑”的原型。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第7篇

2015年秋天,在伦敦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引用一句英国人民非常熟悉的格言,表达了对中英两国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殷切期待。而引用的这句格言,正来自于著名的威廉 ・莎士比亚。

2016年,恰逢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中国戏剧舞台上再次掀起了一股莎士比亚热潮。环顾全球,这位诞生在英国斯特拉特福的文化巨人,因其作品所揭示的广泛深刻的人性早已超越了国界与时代,而在这个星球的各个角落找到了归宿。英国甚至举办过分别用世界三十七种语言演绎莎士比亚全部三十七台戏剧作品的活动,而这当然不能缺少全球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中文。

的确,在文化具有很强包容性的中国,人们对莎士比亚同样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和极高的接受程度。近年来,全国戏剧舞台上出现了大量以不同语言演出的莎剧作品,中文版的莎剧演出也频频走出了国门。莎剧演出是衡量我国文化对外开放活跃程度的重要标杆之一,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分别于 1986年、 1994年举办了两届莎士比亚戏剧节(以下简称莎剧节),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莎剧演出和莎学研究的水平,也为中外莎学界的国际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中国莎剧演出的繁荣局面可以说与这两届莎剧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国首次举办莎士比亚戏剧节是在 1986年,距今正好三十年。那一年,改革开放进入了第八个年头,各个领域的新生事物都在悄然酝酿涌动,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局面。就戏剧艺术而言,莎士比亚从清末就开始被介绍到中国,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外国戏剧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莎士比亚戏剧是高等艺术院校尤其是戏剧学院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之一,其作品也经常被搬上舞台。但是,期间,莎剧艺术与其他西方文化一样完全从中国舞台上消失了,造成了一代人文化上的缺失与断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世界文学名著热,莎剧亦是其中一部分,标志着莎剧艺术以其巨大的魅力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复苏,正待焕发新的生命。

为了尽快提升我国莎剧演出和莎学研究水平,早日实现与国际莎学界的对话,在全国戏剧界人士和学者们的积极呼吁及推动下,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简称“中莎会”)于 1984年底正式宣告成立。考虑到上海历来是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具有深厚的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中莎会”决定将总部设置在上海戏剧学院,以便更好地发挥上海海纳百川、面向世界的独特优势。

时任中国文联主席、戏剧家协会主席的曹禺先生被推选为“中莎会”首任会长。这位德高望重的著名戏剧家在“中莎会”诞生时便很有远见地指出,“中莎会”不仅要推动莎学的研究,还要促进莎剧的演出,要把学者与艺术家紧密结合起来,将“书斋”与“舞台”融合在一起。

莎剧既是书斋里不朽的经典,更是舞台上鲜活的生命!

正是出于对莎剧艺术的这一基本判断,“中莎会”成立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举办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 !中国制造的“莎剧节”,由此拉开了帷幕。

1986年春天,经过一年多的筹备,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依托“中莎会”的平台,在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同时在北京和上海两地隆重推出,开创了中国举办莎士比亚戏剧节的先河。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我国由于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文化活动尚不发达,以及之前国际交流缺乏等方面的原因,还鲜有大型戏剧节、艺术节之类的文化活动,更不要说专门为一位外国戏剧家举办戏剧节了。举办莎剧节,可以说是一个在国内没有任何先例的创意举措,充分显示了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坚定决心,宛如一阵春风吹遍了大地。

然而,在当时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举办莎剧节,绝非一件易事,经历了许多现在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困难,特别是经费的筹措尤为棘手。以上海演区为例,当时文化部的拨款为一万元,上海市人民政府拨款四万元,经费缺口巨大。组委会经过商讨后,认为决不能“等、靠、要”,必须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来解决,总之无论多么艰难都要把这个戏剧节办起来。于是,组委会被“逼”之下想了很多办法,包括争取企业赞助,这在当时全国普遍通行的计划经济观念下是非常超前的了。有一次,组委会物色了十位企业家,向他们宣传举办这一活动的特殊意义,同时又邀请了市领导接见这些企业家。组委会的努力终于感动了企业家,获得了他们经济上的很大帮助。

首届莎剧节的成功,大大突破了预想。原先估计最多上演七至八台左右的剧目,结果却在短短的十四天内,于京沪两地公演和展演了全国二十八家专业文艺团体及大学校园剧社呈现的二十九台莎剧,演出场次达到八十七场 ,观众总数超过八万五千人次 ,可谓一鸣惊人。

这的确是一场莎剧的盛宴,尤其是在“”结束仅仅十年,人们的文化饥渴尚未完全弥补的状况下,莎剧在中国舞台上如此大规模的集中亮相,对于许多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节日、一场狂欢。

几乎每场演出都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连远道而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先生都搞不到票,有一场演出组委会工作人员好不容易帮他弄到一张座位很靠后的票,正觉得不大好意思给他时,他却如获至宝,拿着票就兴冲冲地走进了剧场。由于等票的观众太多,组委会工作人员经常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动员戏剧学院的学生“撤”出来,让外面来的观众先得到入场的机会。中央戏剧学院的廖可兑教授,多年之后还激动地对当年莎剧节组委会的同志说,“我从来没有在一周之内连续看过那么多的戏,晚上看戏白天还要参加学术研讨会,你们是真正地把事情给做出来了”。

八年之后 ,在更加发展、更加开放的中国, 1994年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又在这年金秋的黄浦江畔拉开了帷幕。 1986年莎剧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所有的参演团体均来自于国内各省市,还没有条件邀请境外剧团前来演出。 1994年的莎剧节则出现了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外剧团的身影,使中国举办的莎剧节向国际性、开放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推动了中国莎剧演出与世界莎剧舞台的交流交融。国外莎剧走进来、中国莎剧走出去,从此成为一种常态。

两届莎剧节不仅参演剧团剧目众多,而且它就犹如一座巨大的磁场 ,以无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艺术家们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中国莎剧演出史上的许多首创 ,如:某些剧目的第一次演出 ;某种形式的第一次尝试 ;某个观念的第一次体现等,都是在莎剧节的平台上实现的,其深层次的影响至今仍在延续。

莎剧节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填补了部分莎剧在中国演出史上的空白。虽然莎士比亚介绍到中国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国人对莎剧的了解主要集中于其一小部分作品,很多剧目在国内舞台上基本是一片空白。

1986年莎剧节开幕剧目是上海戏剧学院演出的《泰特斯 ・安德洛尼克斯》,该剧此前从未在中国上演,是上海戏剧学院戏为参加首届莎剧节而有意挑战的“冷门”剧目。大幕一拉开,其恢弘的气势便震撼了场内所有的观众。这部以古罗马为背景的巨作,通过莎剧节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该剧演员阵容多达一百八十余人,其中一百五十多名群众演员是上海公交财贸系统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为了登上莎剧节舞台,甘心情愿地放弃了休息和奖金,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导演的一个签名,作为自己参加莎剧节的永久纪念。上海百余职工集体参加莎剧演出,堪称我国话剧演出史上的一次创举,这也意味着莎士比亚在中国不仅属于文化精英,同样也可以成为普通劳动者精神构建的一部分。

莎剧节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关于莎士比亚中国化的探索。莎士比亚与当今中国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不仅是一个戏剧问题 ,更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它相当鲜明地反映出今天中国对待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的态度,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它就是“穿上中国戏装的莎士比亚”。

中国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无疑从方方面面体现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心理,与莎剧的美学观念有很大差异。然而 ,有趣的是 ,戏曲艺术对莎士比亚的热情却并不亚于话剧 ,它诚挚地张开双臂 ,将这位异乡来客迎进了多姿多彩的梨园王国。值得钦佩的是 ,中国戏剧家们在从事这项实践时 ,早已超越了“猎奇”心理 ,而带上了某种自觉严肃的文化思考。他们既敏锐地发现了莎剧丰富曲折的情节、奔放自由的结构、生动灵活的戏剧假定性 ,又深刻体味到莎剧博大内涵的历史穿透性和永恒生命力。因此 ,他们不仅引进 ,更致力于消化 ;不仅移植 ,更致力于融合 ,力求在创造中实现莎剧精神气度与剧种风范特色的和谐统一。“穿上中国戏装的莎士比亚”不但在莎剧节上风光占尽 ,而且还借助莎剧节形成一股冲击波,推动着戏曲编演莎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目前 ,全国已有昆剧、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东江戏、丝弦戏等众多剧种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观众层面从沿海深入到内陆 ,遍及全国广大的城市与乡村。不仅如此 ,根据《麦克白》改编的昆曲《血手记》等剧目,作为“穿上中国戏装的莎士比亚”,也曾使莎翁故乡的人们如痴如醉。正如国际莎协所评价的那样:“莎士比亚戏剧给中国戏曲增添了活力 ,中国戏曲也给莎士比亚增添了活力。 ”

莎剧节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贡献,那就是随着国外剧团的加盟,中国艺术家以及普通观众对于莎剧一些固有的观念被冲击、被突破,甚至被颠覆,大家惊喜地发现:莎剧原来还可以这样演!莎剧是如此能激活现代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英国利兹大学演出的《麦克白》中,几位女巫一改人们心目中阴森怪异的形象,以靓丽时尚的摩登女郎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德国汉堡剧团演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让朱丽叶以一记“爱的重拳”击出了罗密欧服下的毒药,将这出世人皆知的爱情悲剧变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今天的中国观众对于莎剧舞台上的各类出“新”出“奇”早已司空见惯,但在二十多年前,这些确实足以引发关于经典的思考与讨论。

两次在中国举办的莎剧节,是艺术家、文化学者和广大观众共同创造的流光溢彩、精华荟萃的莎士比亚盛会。它以广泛而持久的效应掀起一股辐射全国的“莎翁热”,并使国际莎学界为之震动,有效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莎学界(这个领域也被认为是“艺术的奥林匹克”)中的话语权,推动了中国莎学全面走向世界。

在中国莎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莎剧节既是平台,其本身亦是焦点之一,是国际莎学界在观察中国时始终给予极大关注的一个话题。

以本人亲身经历而言, 1991年我曾应邀到莫斯科参加前苏联举办的国际莎士比亚研讨会,在会上介绍莎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以及在中国的演出状况。当我发现距离主办方规定的演讲时间还剩下五分钟时,只得遗憾地告诉台下听众,由于时间限制,关于首届中国莎剧节的详细情况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作介绍。不料,会场内一下举起了二三十只手,都表示希望我继续介绍中国莎剧节的盛况。就这样,我的演讲时间被大大延长了,当我讲到莎剧节期间京沪两地同时有二十九台演出时,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还伴随着“乌拉”的欢呼。一位来自格鲁吉亚的女士,激动地跑上台对我说:“中国太令人神往了! ”

2005年,我随上海市一个政府代表团前往英国考察时,惊讶地发现莎士比亚故居竟完整地珍藏着一套 1986年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的资料,包括剧照、说明书、媒体报道等。原来那是中国领导人 80年代访英时作为礼物赠送给英国女王的,女王又转赠给莎翁故居保管。

令中国莎学界难以忘怀的,还有 1996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六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那是 20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也是我国第一次正式组团,派出由十二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莎学代表团参加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以往的几届世界莎学大会,中国仅派出驻主办国的使领馆工作人员作为观察员前去旁听,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显然很不相称。从这一届大会开始,中国莎剧界终于步入了世界最高级别的莎学殿堂 ,标志着中国莎剧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洛杉矶大会的开幕式上,国际莎士比亚协会还特别对中国代表团的到来表示了欢迎,高度赞扬了中国在莎剧演出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特别是两次举办莎士比亚戏剧节结出的丰硕成果。原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院前院长菲利浦 ・布罗克班克先生 1986年曾亲自来华观摩过莎剧节,这届大会举行时他已经去世,但他生前说过的一句话却在大会上被反复提起“如此浩大的规模, :如此千姿百态的演出,在世界莎剧演出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莎剧节应该为此而自豪。莎士比亚的春天在中国! ”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第8篇

摘 要: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的戏剧,无论是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著名人物哈姆雷特,连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700余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本文主要通过对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风格的分析与研究来探索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对世界文学发展的贡献。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父亲是一个商人,曾任过斯特拉特福镇的镇长。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先后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莎士比亚自幼就接触过戏剧,不断有一些著名的剧团来他家乡巡回演出,这些演出使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在文法学校,他经常在课下研读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尝试练写诗歌。14岁时,由于他父亲陷入债务,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谋生。他18岁结婚。1586年,他离开家乡,赴伦敦谋生。开始当过一家剧院的打杂工,在戏剧中扮演一些小角色。在繁忙的演员生活之余,他开始从事剧本改编和创作。在16世纪末叶,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

一、莎士比亚的文学生涯

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部抒情长诗。他的戏剧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590年至1600年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一时期,莎士比亚初试创作,本时期是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期,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历史剧、喜剧和很少几部悲剧,这些剧作大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代表作为:《查理三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皆大欢喜》。

1601年至1608年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二时期,本时期是莎士比亚创作的辉煌时期。在此期间,莎士比亚的文艺思想变得更加成熟,他的创作艺术也达到了巅峰阶段,他创作了不朽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1609年至1613年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三时期。在此期间,他的创作基调显得深沉和忧郁,他的作品开始由悲剧转向传奇剧,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等,其中后者具有深远意义。

二、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剧作描述的是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他的父亲突然暴死,得到父王的噩耗后,他立即回国奔丧。其时,叔父克劳迪斯正要登上王位,母亲正匆匆要改嫁给新王。一连串不幸的消息使他痛苦不已,抑郁寡欢,厌世之情开始在他灵魂深处产生。

正当新王与母后举行婚礼的狂欢之夜,父亲的鬼魂在城堡上空出现,向王子诉说自己的死亡真相,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迪斯谋杀而死的,克劳迪斯趁他午睡时,将毒草汁滴入他的耳中,毒死了他。父亲的鬼魂要王子为他报仇。

哈姆雷特下决心替父复仇,为证实叔父谋杀父亲的真相,他开始装疯,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精神失常、语言癫狂的样子。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克劳迪斯开始怀疑起哈姆雷特,先后派遣哈姆雷特的老同学去试探他,被哈姆雷特看穿识破。一天,哈姆雷特乘一个戏剧班子进宫演出之机,授意他们演出了一出凶杀戏《捕鼠机》,邀请新王和王后一起前来观看。这出戏讲的是在维也纳发生的一个蓄意杀兄案。在观看演出中,哈姆雷特发现新王面容失色、惊慌失措、坐立不安,戏未终场,便仓皇退席。鬼魂的话得到证实,哈姆雷特断定新王确是弑父篡位的叔父!与此同时,克劳迪斯为搞清哈姆雷特“演戏”的意图,授意王后找哈姆雷特谈话,同时派波洛涅斯躲在内宫帷幕后面偷听。哈姆雷特的母亲责备他对克劳迪斯无礼。哈姆雷特反唇相讥,言辞激烈,气得母亲一阵尖叫, 呼喊救命。帷幕后面也跟着发出声响。听到帷幕后的声响,哈姆雷特误以为克劳迪斯在偷听,便拔剑将其刺死。可倒下的却是老波洛涅斯。克劳迪斯害怕哈姆雷特会伤害自己,想出一个借刀杀人之机,匆匆派人把哈姆雷特遣送到英国,暗中让他们携信给英主,让英主处掉他。在去英国的途中,哈姆雷特发现新王的信件,将计就计,改写了文句,让遣送他的人到英国替他送死,自己借海盗的帮助返回丹麦。这时奥菲利娅因父亲被爱人杀死、爱人哈姆雷特被遣离国,伤心过度,精神失常,后溺水身亡。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纠集一伙反叛者要为父报仇。不久,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在奥菲利娅的葬礼上相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雷欧提斯向哈姆雷特提出挑战。阴险的克劳迪斯唆使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剑决斗,他在雷欧提斯的剑尖上涂了毒药,在哈姆雷特身旁放了一杯毒酒,阴谋让哈姆雷特或死于剑下,或饮鸩身亡。在决斗中,哈姆雷特取胜。比剑休息时分,雷欧提斯乘其不备,用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顿时警觉, 夺下毒剑也反刺对方。雷欧提斯知道自己不能活命,当众披露了克劳迪斯的毒计。这时王后因误饮了毒酒而死。哈姆雷特怒不可遏,怀着新仇旧恨,用毒剑、毒酒一齐加于克劳迪斯,杀死克劳迪斯,惩罚了这个元凶,报了父仇,同时自己亦毒发身亡。

《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充分体现。施咸荣先生说:“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倡人道,反对中古神道,把人比作天神,歌颂人的伟大力量,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全集,Vol.9,49)。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哈姆雷特成了人文主义者理想的代表人物,剧中他与克劳迪斯的冲突真实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现实社会的尖锐矛盾。戏剧一开头, 莎士比亚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丹麦发生宫廷政变,老国王被害,王位被野心家和阴谋家克劳迪斯窃取;“在新王的统治下,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外敌压境、民怨沸腾,窃取得来的王位岌岌可危。他的宫廷成了当时英国封建阶层混乱时代的写照。王后‘让淫亵冲没了心窍’,成了‘情欲的奴隶’,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

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见风使舵,是个圆滑世故的官僚。……在第一幕的结尾,老王的鬼魂‘显灵’给他之后,哈姆莱特就惊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句台词是解开哈姆雷特性格的钥匙。从一开始他就把为父复仇和改造现实的任务结合在一起的。”(引自郭开平等)哈姆雷特本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本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通过装疯卖傻来替父报仇。“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 哈姆雷特敢于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他先后识破了奸王设下的一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 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哈姆雷特》成了一出‘巨人型’的悲剧。”(引自郭泽民)在这部剧作中,到处都渗透着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观念,体现出莎士比亚对人性的高尚和爱情的力量的坚定信念。

哈姆雷特才能超众,决心要扭转乾坤,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总是郁郁不乐,优柔寡断。他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意外,谁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时代’?”这就是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改造社会的世界观。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过分相信自己,虽然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他们,始终处于孤立的地步,这就注定了他与黑暗势力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三、莎士比亚的艺术特色

谈到莎士比亚的艺术特色,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海涅把莎士比亚比作照耀英国国土的“精神上的太阳”,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他集天才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三位一体,他的作品具有高深的哲理,能供给人们以“高贵的养汁”;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赞扬莎士比亚作品的意义和内容“像宇宙一样伟大和无限”。他首创了现实主义手法,对人物的塑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莎士比亚高超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艺术技巧主要表现在语言丰富、情节生动和题材鲜明等方面。他不愧为英语语言大师,在语言运用上,他的戏剧最具特色,托马斯·格雷(英国诗人)在谈到他时说:“每一个词到了他手里,都成了一幅画。”他使用的语言丰富多彩,准确精辟、生动活泼、优美动听。他不仅词汇量大,而且善于驾驭语言,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词汇、短语和双关语。他敞开了语言大门,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活生生的语言几乎全部收集进来。当今英语中许多词汇、短语、用法、谚语和格言都是从他那里继承下来的。“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满口荒唐’之言,克劳迪斯阴阳怪气之语,还有波洛涅斯擅长用的诗体语言,都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人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莎士比亚的智慧火花和艺术光芒。”(引自郭泽民)在《哈姆雷特》剧作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极其精彩,名段“生存还是毁灭”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已成为当今人们吟诵的名篇。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莎士比亚独具匠心。他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人物画廊, 塑造了一系列各种各样、性格复杂、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所有的人物都栩栩如生、真实可信。“他的剧本像一幅巨大的油画,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莎士比亚传,197)他创作的著名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同罗密欧、朱丽叶等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被列入了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

莎士比亚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对世界文学发展影响巨大。他的文学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他真实地记载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深切地表达了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尖锐地抨击了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残忍。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莎士比亚“善于描绘宽阔的时代画卷和揭示时代的基本动力。”(莎士比亚传,206)屠格涅夫称莎士比亚不仅仅是一个响亮和光辉的名字,他已经成了人们的财富,已经成为他们血肉的一部分。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作家卡拉姆辛写道:“莎士比亚的思想像雄鹰一样在天空翱翔,绝不能用衡量燕雀的标准去衡量……他是个天才,他仿佛是大自然的化身,他用自己的目光拥抱了太阳和世间万物,无论描绘英雄和小丑、智者和愚人、勃鲁托斯和鞋匠,他的技巧同样高明。他的戏剧就像是一座无比壮观的大自然的剧坛,虽然形式多样,千差万别,但仍然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整体,无需现在的剧作家们去修改。”(莎士比亚传,207)

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戏剧深深地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作为一位不朽的艺术家,他以自己的宝贵财富——充满哲理的戏剧和诗歌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的艺术宝库,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正如他的挚友本·琼生所说:“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参考文献:

[1] 莫洛佐夫.莎士比亚传[M].许海燕,吴俊忠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 杨晓峰.英美文学精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施咸荣.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4]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