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8 17:18:50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的意义

1、多层次的学生群体要求因材施教。

遗传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的研究结果都指出,人的资质千差万别,这是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造成的。人先天的资质(天赋)的形成与其遗传基因有密切的关系,人的有些方面才是与生俱有,这种天赋就决定他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如有人天生对色彩敏感,有人天生节奏感强,有人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有人天生长于计算,有人天生有适于运动的身体结构等,此外,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教育,使人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行为习惯,情感表达,审美观和生活观念等等,这就是后天形成的材,可见人的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材,这两项本身就千差万别,因而由其构成的人的资质也就千差万别,所以对如这样一个复杂的学生群体,我们的教学显然不能整体划一,简单机械,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法。

2、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因材施教。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日趋势繁杂的分工,必然需要有不同特长的人来完成。要培养出这些不同特长的人,我们必须“因材施教”。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对教育必然带来深刻的变革,只有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教育的产业才能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为社会尽快和尽可能多的培养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资质,因材施教。

3、“因材施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具体落实的重要措施。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成才。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尊重人的个性、理想和愿望,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尽量满足人的教育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挥教育“关照和促进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 的功能。

4、因材施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提高民族素质,也就是要极大地、最有效地使人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和发展,使人在人格、道德、智力、身体等诸方面健康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适应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高素质的人。可是人的素质不是可以“硬”造出来的,而是在先天具有的资质和后天自然、半自然中形成的材的基础上,由教育者去开发、引导、培养或孵化出来的。即教育是生长生成而不是制造或铸造,就是说教育应使受教育者能够充分地自由地生长发展。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与教育的实质完成吻合,与“因材施教”根据人的资质进行相应的教育也是一致的。

二、因材施教的策略

“因材施教”既然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来实施因材施教呢?以下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各个环节进行阐述。

1、备课 备课要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要依据上、中、下各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确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诸方面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努力做到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了解并分析各种程度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的知识和心理障碍的基础上,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安排相应的教学步骤:或读或议,或讲或练;或重点讲解,或放手自学;或班级授课或分组教学亦或个别点拨……从整体的角度对每个教学环节作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这是因材施教的关键。

2、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内容。对于程度差的,应以一般性的属记忆和理解水平的训练项目为主,而对于程度好的,除了一般性的项目之外,还可相机进行一些属于运用水平的难度较大的项目的训练。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要有坡度,要通过课堂提问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辟通往教学目标的渠道。

3、作业

作业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迁移学法的重要教学环节,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与教学内容相一致,难易有别,呈阶梯式,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深化题,符合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批改作业的要求应因人而异。扩词,数量上应有区别;抄词,程度差的,只要求写正确,程度好的则要求分类抄写;复述课文时,程度差的,只要内容差不多就可以了;程度好的,则要求自己组织语言生动复述。课外阅读要每天有十五分钟的时间,程度差的,多鼓励;程度好的,则要求读一些经典。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第2篇

英格兰基础教育系统中的因材施教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呢?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教育和科学部开展了一个低学业成就学生帮助计划。此计划从1982年开始一直运行至1988年。其后国家教育研究基金(NFER)被政府授权对此项目的成效进行了全国性的评估。评估的第一阶段,一个重要结论就是有效的策略应当更早地被应用于所有的学生,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策略,学校应当考虑学生的能力和需要的多样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全体学生成为更有效的学习者。根据这个发现,项目评估的最后阶段,一本基于此研究的著作《将因材施教付诸行动》(DifferentiationinAction)于1991年出版,目的是要帮助学校朝这个方向前进。因材施教的概念自此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从那时开始,国家教育研究基金(NFER)开展了更多的相关研究。从90年代初至中期,与因材施教相关的出版物大量发行。非常迅速地,因材施教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基本教育理念,成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原则,成为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评估学校的重要标准,成为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成为认定教师资格的标准之一。

二、教育当局如何推行因材施教的理念

在推行因材施教理念的过程中,英格兰各教育相关政府部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整个革新运动体现了自上而下的特点。政府的推动作用体现在:

1.教育和技能部(DfES)认为因材施教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通过出版物和网站提供了众多的关于如何实施的训导和建议。

2.证书和课程当局(QCA)在其1999年的国家课程文件(1999NationalCurriculumDocuments)中这样要求:“教师要以适合学生能力的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建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技能。”

3.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对因材施教的实施更有影响力,因为它是负责督导评估全英格兰学校的官方当局。当学校被评估的时候,有没有因材施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准。

4.因材施教也是评价教师是否符合资格的标准之一。在学校培训和发展中心(TDA)和教育和技能部颁发的《教师资格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他们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施教,包括针对能力更强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众多教育当局部门对因材施教理念的不断强化深刻地、自上而下地影响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因材施教的理念迅速推行。

三、地方教育当局、学校、班级及教学层面的因材施教策略

1.从地方教育当局的层面来说,通过学生择校来实施因材施教。在英格兰大约15%~20%的学业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机会到重点中学(grammarschools),其他的则到普通中学(comprehensiveschools)。

2.从学校的层面来说,最普遍采用的策略之一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尤其是对于普通中学来说,这种分层教学的意义更大,因为学生的能力差异更大。

3.在班级内部将学生按一定的学习目的分组也是重要的因材施教的策略之一。常用的分组方法包括按能力一致、能力混合、性别、特长、友谊关系、年龄等。

4.在课堂教学层面。英格兰的最高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和技能部的许多出版物中都经常提到因材施教的一些指引策略,主要有:(1)学习任务差异化: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2)学习成效差异化:设定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允许学生在不同水平上完成任务。

(3)学习支持差异化:对学习小组中某些成员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辅导。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第3篇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 实验教学 拓展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37-02

拓展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既包括思维深度的拓展,也包括思维广度的拓展,拓展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达到新课改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国家科技发展。[1]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实验自主性、灵活性特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形成拓展性思维。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采用拓展性策略,达到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的目的。

一 、制定拓展性策略的指导思想

新型教学和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拓展性策略的制定要紧紧围绕这一理念,通过实施拓展性策略,改变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逐步养成拓展性思维。

二 、制定拓展性策略的原则

拓展性策略的制定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策略具备一定的科学性,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教学策略要具有可行性,从学校的设备、器材等资源状况出发;最后,教学策略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提升学生想象力,培养拓展性思维。

三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培B学生拓展性思维策略及教学实践

(1)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的策略。依据上文所提出的指导思想,遵循其原则,制定以下拓展性策略,并将其按照概念界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进行分类整理。(见表1)

(2)教学案例。将总结的各类拓展性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分析教学效果。

案例一:丰富实验材料策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探究实验教学,教师引导下学生了解实验材料为含有较多过氧化氢酶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启发思考:还有哪些材料含有过氧化氢酶?学生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提出土豆、土壤等材料中也含有过氧化氢酶。实验过程中,学生以肝脏研磨液、土豆、土壤为实验材料,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肝脏研磨液、土豆和土壤中均含有过氧化氢酶,其中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的含量最多,其次是土豆、土壤。实施丰富实验材料策略,学生在原有实验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拓展实验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体验探究性实验的乐趣及伸展性特点,形成拓展性思维。

案例二:知识迁移策略。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探究实验教学,该探究实验目的为通过教材案例,完成环境因素中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并得出实验结论。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探究其他环境因素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的水分多少,光照的长短与强弱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学生依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其他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即知识迁移,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或实验设计思维,同时对其进行迁移变式从而设计新的实验,逐渐形成拓展性思维。

案例三:改进提升策略。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实验过程较为繁琐,经过改进,将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改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类群丰富度。学生显微镜下观察土壤,根据对土壤中各菌类形态特征的了解,运用目测估计法记录微生物种类,完成土壤中微生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报告,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实验的改进优化降低了实验难度,达到课标要求。实施改进提升策略,对于实施难度较大的探究实验,学生不再仅局限于课本提供的内容或方法,而是思考讨论,找出更合适、操作更方便的实验方法或者实验材料,逐渐养成拓展性思维。

案例四:深入探究策略。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能否根据质壁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现象,探究细胞液的浓度?引导学生回顾实验原理,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拓展为探究细胞液浓度大小的实验。运用深入探究策略,提升学生的拓展能力。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应用拓展性策略,引起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实验过程中多思考,多研究,举一反三;打破固守思维,认识到对于部分实验采取一些拓展性策略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实施拓展性策略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四、小结

以上是根据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总结出的拓展性策略,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希望能给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差异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校器材、设备等资源情况灵活应用拓展性策略,逐步对其进行丰富以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参考文献: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第4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 教学效果 补偿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94-02

在最近几年,中职院校正在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而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负面影响,中职英语的补偿教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职教育因为其学以致用的优势,成为一股有效的教育力量,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中职学生在英语水平上,表现出与初中毕业生的较大的差距,并在近年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在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困难[1]。如果对新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传统英语教学,则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难以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中职学生的词汇、语法、阅读、翻译的水平与大专B级考试要求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将学生的基础水平定位在初中毕业生的能力层次,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估量,存在盲目教学的误区。学生在该模式下,部分水平比较差的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听不懂教师的授课,故而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教师由于学生之间差别较大的英语水平,而难以开展职业英语教育的正式课程,无法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中职职业英语的教育难以得到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必将影响到中职院校的发展。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出对学生进行补偿性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同时能够获得极佳的教学效果,符合家长、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期望。

二、补偿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策略应用意识,促进学习的有效发生

在中职英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科的有效学习是建立在有效学习策略的应用之上的。学生通过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获得极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学习策略方面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起调整学习策略的观念[2]。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学习策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中职英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不断促进学习的有效发生。

(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应用有效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对中职英语的教材进行深刻分析,有效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区分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加工以及提炼,进而促进学生有效理解,进而促进教材处理的有效性,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三)分层教学理论的实施,实现个性化教学

中职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应该有一个分类指导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做到有效把握。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应该有计划进行拓展教学,引导其进入更深层次的领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职英语教学应该把握分层教学的结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及策略,进而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效学习,提高中职英语的实际教学效果。

(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中职英语教师应该对B级考试大纲进行研究,以便在中职课程中进行针对性训练。对于中职英语中的语法教学,应系统进行教学归纳复习。同时,对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非谓语动词等语法知识点进行重点教学。另外,对于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中职英语教师应该根据翻译法对学生的英译汉能力进行重点培训。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中职英语教师应该紧抓英语文章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促进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

补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以及能力的有效提高,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以及职业模块的学习阶段,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严丹.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中职英语“后进生”问题及其转化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14.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第5篇

摘 要: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分析了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提出了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因材施教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关键词: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及问题

一、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材施教依据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分类与个性差异,基于初中学生的基本学情,设计数学教学内容,选择数学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智力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得以发展和体现,促进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1)中学数学因材施教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据了解,教学改革推行以来,虽然不少学校花费了不少人力与物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材施教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把握学生整体性特征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

(2)中W数学因材施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但是,现有的传统的“平行分班”忽视了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未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容易导致学优生失去学习动力,学困生无法掌握基础知识,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中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因材施教的含义及其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思想起源于孔子,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使每位学生都能不断进步。据了解,当前仍有部分数学教师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

或虽然打着“因材施教”的旗号,但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仍与传统的教学没有区别。

(2)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因材施教的效率。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信任的关系。尤其在对待学困生时,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尊重学困生,对学困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诱发其内在的积极性。

(3)初中数学教师应将因材施教作为自身追求的境界。一个教师只有热爱你的每一个学生,才能够将你的期待心理与每一个学生的渴盼心理相对接,将每个学生看作是闪闪发光的金子,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变化,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充分发挥因材施教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采用分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应当注意教学目标分层与教学内容分层。在教学目标方面,中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困生掌握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注重中等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优生的创新能力与知识综合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中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依据知识不同程度的要求对教材的概念与例题适当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

(2)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应当注意课堂提问分层与课外作业分层。在课堂提问方面,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数学教师应当注意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外作业方面,数学教师应当注意以学生特点与教材大纲为依据,将课外作业题分为基础题和拔高题两个类型,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够掌握和应用,而拔高题则以学优生的学习水平为依据进行设计。

(3)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应当注意课后辅导分层与测试分层。在课后辅导方面,数学教师对中等生与学困生的辅导应以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主,对学优生的辅导则应侧重于对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测试方面,中学数学试卷的命题主要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创新题三大类,其中基础题占到整张试卷的80%左右,这类题型面向全体学生,而创新题和提高题则面向中等生和学优生。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不仅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分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

质量。

参考文献: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第6篇

关键词:新理念;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22-02

目前,随着我国初中英语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新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不断发展,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也应当发现,在我国许多英语课堂内,一些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学英语的信心正在不断失去,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学校和初中英语教师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英语教师应当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的运用,并用较少的时间和努力使每一堂课都得到应有的效果。从而达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并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对新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是如今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应当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新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水平。

1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准备

教学策略准备是新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基础和前提。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英语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了分析。

1.1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当是明确的。根据初中学生的英语学力目标,从英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发展,并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重点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除此之外,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对具体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执行。通过老师对课堂的分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并为今后更好的英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促使所有的学生都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从而更好的体现英语教学的本质,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学发展目标的实现。

1.2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在新理念的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同教学材料的准备一样重要,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深层研究,都是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准备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英语教师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尊重学生与教师不同的价值观,对于不同学生的发展目标,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从而确保学生能在目标范围内完成现有的知识的学习并在英语水平上有大幅度提高。并促使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扩宽学生的英语学习领域,赢得学生的信任并了解学生的优点,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3加强课程资源开发。

教学材料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对教学材料和课程资源有着深刻、独到的理解。在新理念下促进教学水平的进步。教师应当对教学材料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有着清晰的认识,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调整使用教材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这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实施

教学策略实施是新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英语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了分析。

2.1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的关键,是英语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的前提。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能够提供的帮助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促进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形成。老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并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乐观开朗性格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英语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研究,并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应当时常与学生交流有关兴趣的话题,了解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看法,从而做到更好的交流,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并维持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兴趣的持久性。与此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

2.3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效率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指标,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中,应当注重学习效率的提高,并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更好的英语学习方式的形成。例如通过在英语阅读测试中对学生教授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训练策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还能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才有效提高,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细节的理解并促进学习状态的提高,最终提升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3结语

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新理念日益渗透到各个阶段的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因此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对新理念下的教学策略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合理的评价,与此同时做到转变教学观念,并培养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并促进课堂氛围的和谐。在进行教学策略的实践中,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注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课堂设计、教学手段、语言素质、组织能力、教学效果的达成等。新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应当及时的对学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兴趣进行研究,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新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好的提升英语教学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第7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想实现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备课模式。备课,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概括,也不是对教学过程的简单设计,更不是对教学方法的简单使用。虽然教材是固定的,但教学情境却是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整体上把握某一单元甚至是某一教材的教学内容,研究并实施该单元、该教材整体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整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快速整合时间资源,便于学生清楚地了解该教材内单元模块的建构,从而促进小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整体发展。然而,在整体备课中,应该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学与教”的问题呢?就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小学英语整体备课的教学策略运用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英语;整体备课;教学策略;运用

教学的关键是使教学策略的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相匹配。在开展小学英语整体备课时,教学策略的设计除了要考虑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和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以外,还要考虑是否适合学生的特征和教学条件的可能性。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合理排除教学中的各种干扰因素,形成系统的教学策略。

一、灵活建构教材,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策略的设计来说十分重要。首先,要使英语课堂开放而又充满活力,教师的观念和教学的渠道要开放。其次,要使教师的思维空间得到开阔,教学资源也要丰富。教师要集各家之说,融入自己的观点,进行创造性思维,体现最新的教学理念,而不能老是依赖于一本“教参”,听任于一家之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有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它们本身的功能和特点,甚至还有具体的应用范围和条件,但又有各自的局限性。比如,认知法主张在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上,内化学生语法规则学习的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反对教师主宰课堂和学生机械模仿。交际法则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大量的语言输入为主,鼓励学生在最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并且要求教师注意让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关注学生实际,优化整合,灵活运用

因为教学过程是多个教学事件的展开过程,是不同教学事件的连续体。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只依靠单独的一种教学策略。整体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的有序衔接,不能随意运用某种教学策略,并要保持教学策略的组合与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小学英语教材中涉及的功能话题,如家庭成员、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季节气候、食物饮料、地方特色等,它们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尽可能地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作为背景资源。又如,在对“Hobbies”这一主题进行整体备课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些兴趣爱好有哪些是健康有利的,哪些是有害无益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图片或视频的收集、调查问卷的统计、学习方法的选择等,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三、学会自我反思,及时调整,提高效益

教学策略的设计往往具有预设性,但由于受到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事件的影响,教学策略的预设与生成可能不完全一致。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策略,要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认真反思,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比如,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板块,备课时就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取舍与重新组建,还要考虑预设与生成是否存在一致性。又如,教材中个别歌曲或歌谣的节奏感不强、曲调生疏、歌词拗口,学生很容易就对其失去兴趣。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又熟悉的儿歌或童谣替换它们,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此外,教师也不要局限于使用教材和配套练习册上的图片信息,要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可以一图多用或旧图新用,也可以综合利用或化旧为新,既拓宽了练习方式,又有利于将前后的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真正做到整合利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整体备课呼唤新的备课策略,正确并灵活运用新的教学策略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一步。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学艺术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作者:杜镇材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西区沙朗小学

参考文献:

[1]蔡忠平.主题单元背景下的整体语言教学[J].基础教育,2008(11):59-61.

[2]程亮.试论基础英语的整体教学[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5):66-69.

[3]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方月芹.聚焦整体教学,打造有效课堂:“整体语言教学”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研论坛,2011(11):67-69.

[5]谷晓晴.论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0(18):100-101.

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第8篇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有着新的要求,通过对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就能有助于实际教学水平质量的提高。也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下,加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有效性理论研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发展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特征和现状分析

1.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特征分析

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特征来看,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进步发展比较重视。对学生的进步发展的关注主要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通过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素质的发展。有效教学的实施对师生间的关系融洽比较重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函比较有利[1]。

再者,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实施,对实际教学的时间以及教学的效益比较关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比较重视教学的效益提升,而不是为了追求速度。另外,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实施对教师的反思以及教学的创新比较重视。通过有效教学的实施,注重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从而能够及时的将教学方案进行调整,达到高效的教学课堂。

1.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有效策略实施的现状来看,还有一些方面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实际教学的目标没有得到有效明确,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还有是在教学的主体也没有明确性,一些老师在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将自己作为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整体的教学效率比较低下等[2]。

另外,对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化,没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小学教学受到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有效将教学的方法多样化呈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内容上也没有和实际生活得到紧密的联系等,这就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诸多不利。

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中的评价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及时的评价。这一问题的存在就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有着影响,教学评价中一些老师的评价比较模糊化。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评价,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原因以及优化策略

2.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原因分析

从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成因来看,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的。其中在外部的环境因素方面,小学的数学整体发展水平对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期待对教学有效策略的实施也会形成动力,还有是通过全面的课程改革,对数学有效策略的实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些方面的外部环境得到了优化,就能有助于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3]。

另外,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施产生影响的因素,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认知水平等,也是学习的动力因素,如果在这一方面没有得到激发,就会对有效策略的应用效果产生相应的影响。还有实际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以及自我效能感以及教师方面的因素影响。这些方面都会对数学教学有效策略应用产生影响。

2.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实施

对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施,要能充分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教学有效性的目标达成。主要就是要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重视,在这一原则下,教学要能围绕着学生加以实施,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得以体现。要能将这一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充分重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4]。还有是将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原则加以遵循,以及将教学的生态和谐发展的原则得以遵循,这些原则的遵循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

小学二年级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的策略应用,就要能够充分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详细分析。在对教材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心设计,并要能够在设计中对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能得到充分重视。还要注重将问题设计和实际生活取得联系,让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产生共鸣。数学教材作为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有效性的纽带,要能在教材基础上实施有效策略。

有效策略的实施中,可以通过情境设置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进行创设动态化丰富化的教学课堂,从而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有效实现。在情境设置中,将现代化技术在这一教学中加以应用,就能有效的感染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数学教学课堂[5]。

例如:对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角的认识这一课程教学中,就可通过情景设置的方式,在多媒体技术的呈现下,可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有关角的内容加以呈现。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角的概念,这就比较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学习的效率上得到提升,学习的兴趣也能有效激发。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主动的进入到情境中来,将生活中的内容动态化的呈现给学生。还可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