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4 17:29:00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第1篇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自卑、自负等,并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开发自我的潜能,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自信心。

2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大学生来说,面对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和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让学生回眸自己的成长之路,通过思考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是怎样成为今天的我的?”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父母以及家庭教育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所起的作用,从另一个方面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了解父母在抚养和教育自己成长时所付出的努力,体会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疼爱和无偿的付出,引导大学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②由于大学的课堂相对中学来说更加自由,大学的师生关系相对中学来说更加民主,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大学新生来说是一种压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个人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让学生明白每堂课背后教师所付出的努力,意识到要珍惜每一堂课,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大学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大学生各科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③大学对学生来说类似于半个社会,而大学里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比较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在人际关系上,很多大学生存在着不愿交往、不敢交往、不善交往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技巧,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学习

学习心理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

4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压力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认识自身面临的压力,了解压力应对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调节压力的一些技巧,甚至变压力为动力。帮助学生积极地看待自己的情绪,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学会有效地识别情绪,积极地调节控制情绪,合理地表达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5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保持健康的恋爱行为,培养大学生识别爱、表达爱、拒绝爱、发展爱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处理恋爱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导大学生学会面对失恋等。这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恋爱问题,避免因感情问题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成长。

6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倾向以及职业价值观等,认识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认识自己有助于大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和具体的就业岗位以及每种岗位的工作内容、任职资格。通过对自我的分析和对工作环境的分析,有助于大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且在职业目标的驱动下做好在校学习的规划,为进入社会就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

7结语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第2篇

关键词:社区;发展:住区: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61-03

收稿日期;2006―05―15

作者简介;王舟(1965―),男(汉族),湖南湘潭县人,建筑师。

1 引 言

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报告中提出“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要求“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此我国民政部对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提出了要求,即“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社区共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提高人的素质和整个社区文明程度为宗旨,结合本地实际,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文明社区,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城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些要求为我们设计和建设人本住宅和亲情社区指出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小区规划与居住区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一个术语,简称“住区规划”,相应的国家规范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它主要反映我国城市居住区人口、用地、设施的规划设计指标与规定;社区规划是我国社会学界的一个术语,社区是居住区里面居民的一切活动及相关关系,社区规划是以住区规划为基本前提的。

2 社区发展规划

社区发展规划是城市社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建设依据,它全面覆盖城市社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各项事业上的发展原则与措施,并对辖区内的用地、人口、交通、公共设施、工程管线、绿化环卫进行合理安排与控制。它将承接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要求,并在设施、用地规划上与详细规划上进行对接。社区发展规划分为硬件规划与软件规划两大部分,硬件规划主要指城市社区范围内的用地与设施规划,而软件规划为各项事业的规划,前者是基础,后者是重点。

2.1硬件层次的操作主要涉及社区规模的控制(包括社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社区居住环境规划(其中包括:社区道路交通系统、社区功能结构、绿地系统和景观系统规划)社区居住建筑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其中包括:住宅规划设计、行政办公、科研单位、中小学校、商业服务、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区养老设施、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其中,社区规模、社区居住环境规划与社区所在的城市区位有关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关系比较密切;而社区居住建筑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则与城市详细规划相衔接,是城市详细规划的有益补充。

2.2软件层次的操作主要涉及社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规划(包括社区工业、商业、服务、旅游业等行业的规划),社区文化建设与规划(包括社团组织、文娱场所、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等),社区组织与管理制度(包括社区福利制度、社区安全保障、社区卫生健康保障制度、社区工作章程、社区居民代表决策制度)。其中,社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规划是社区发展的动力源,它可以有效地启动潜在的社区经济力量,使社区加速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的凝聚核心,社区组织与管理制度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建立起来的社区“安全网”。

3 社区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中国社会转型进程加快,城市家庭的人口规模变小,社会分层细化,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住区管理结构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变,传统的邻里关系不再适用于现今的城市社区,必然出现一种新型的关系,一种能够担负起更多社会职能的新型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关系。由现代化导致的对传统生活的改变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现代思想对个人利益的强调还导致对传统人际交往的不同理解和对生活质量的不同要求――在满足必要的私密性前提下,能够最广泛地进行社会交往。

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了以下的改变:

3.1生活模式的改变 我国城市正由“单位型管理”向“社区型管理”转化,原有的“单位大院”和封闭的综合居住区的空间环境及居民的原有生活模式趋于衰解。

3.2城市的扩充延展?城市社区人口大幅重组。2)住宅形态由多层向高层发展,导致城市中心区高层住宅逐步取代多层住宅,这种高度聚集的居住模式大大改变了邻里聚集方式。3)社区职能、形态空间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城市社区不再是单纯的居住功能,它必须担负起更多的社会功能。

3.3现代科技改变生活 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活动空间范围日益扩展,不再限于传统的邻里范围,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社区等新的人际交往、购物、娱乐甚至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的出现,将大大降低人类对物质空间环境及其设施的依赖。从而打破了传统的邻里交往方式,使人们与他们所居住的社区邻里关系松弛。

4 社区特征在小区设计中的体现

针对上述各种改变,作为规划专业人员,很自然地将重点放在“邻里交往”与形态“空间环境”的关系分析研究上。居住社区空间营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进行人与自然空间环境关系界定并发展的过程。

在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将居住社区内居民的交往活动分为三类:①必要性活动[如上学、上班等),参与者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很少受物质环境影。向。②自发性活动(如散步、驻足观望等),大大地依赖于物质空间环境的质量。③社会性活动(如儿童游戏、聊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被动式接触――简单地看、听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物质空间环境的影响。考虑不同居民,不同交往活动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笔者认为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4.1与居民构成相适应

首先,中老年人口将成为社区邻里交往的主体人群,在设计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应兼顾中青年人的需求,按照人群的不同进行相应的交往空间设计。其次,随着住房制度由分配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过渡与转变,城市居民人口构成由地域性人口聚集或单位组织性的人群聚集方式转变为以同一收入阶层来聚集人群的方式。

其中建立主题社区(例如南京市的“中国人家”社区):建立不同的住区环境特色和居住文化来吸引住户,不但有助于体现独特的地域性特色,更好地促进居民间的邻里交往,而且这种以类缘关系为基础的居民群体对社区将会有更强的社区归属感。

同质邻里空间内的人口规模不宜过大,否则会间接遏制居住共同体的凝结。“邻里同质、社区混合”的社区组织方式可以实

现适当人口规模良往关系的建立。

4.2与新型人际关系相适应

4.2.1住宅形态

目前低层高密住宅逐渐被高层低密住宅所代替,高层住宅有其一定的存在必要性,而低层、多层住宅更能形成良好的邻里交往,居住空间环境的舒适度、可居住性,居民交往与社区氛围等方面,均更能接近人的需求。要妥善处理这一矛盾,有必要对目前普遍采用的设计模式进行必要的改进。尤其应对高层住宅内部共用设施和公用的走廊、楼梯、大厅等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如对走廊进行少许扩宽,并配以绿化、座椅,每隔几层(一般2~4层)设置一个公共交往空间或空中回廊,使楼梯和走廊构成富有变化的生活、交往空间。

4.2.2交往活动

要让住区居民有效地交往并产生认同,必须有明确和恰当的领域范围和边界,努力营造出“围而不闭,透而不疏”且富有层次的各级领域感。如:围绕公共绿地形成一级空间领域;围绕组团绿地形成二级空间领域;共享的楼梯间、出入口形成三级空间领域。各级领域范围使得整个小区各层次的空间界定明确,便于管理。从一级领域到三级领域,空间的归属感逐渐上升,居住的安全感逐渐加强,邻里交往也由弱到强的表现为:认可型邻里交往相识型邻里交往互助型邻里交往。

现今大多数居住小区的公共交往空间大多功能单一而乏味,新兴的住区引入茶室、健身房、室等功能,大多居民因为其消费高而拒绝使用。由于大部分小区建设不完善,居民活动以健身、打牌、聊天等不依靠设施的类型为主,但是大多数居民还是希望引进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低消费或无消费的项目,结合庭院廊道空间底层架空空间等,合理安排功能,创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居住空间,将有助于公共空间的形成,能促进人们在半公共空间的活动和交往。

4.3与住区安全要求相适应

4.3.1住区封闭程度

私密性太强会导致与世隔绝的孤独感,而私密性不足则会产生拥挤感,因为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性,破坏了人们的正常交往模式。它具有动态的特点,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活动中需要不同程度的私密性:如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及公共的空间。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级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人由开放空间进入私密空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由社区公共领域至个人私有领域的过程中,居民经过了各个不同层次的室外邻里空间,使邻里交往成为一种必然。同时,不同层次的室外空间的存在,也为不同性质的室外活动提供可能:社会性活动多发生在公共空间里,自发性活动则发生在相对私密一点的空间里。

封闭住区并不能明显改善社区邻里交往,反而割断了城市与社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有机联系。大多数封闭住区中警卫随处可见,这种被动的治安管理模式与轻松随意的居家氛围格格不入。笔者建议实行半开放半封闭的社区结构模式(例如深圳万科四季花城):在保证其必要的安全性和私密感的基础上,进行较小范围的邻里单元封闭式管理(限制非住户进入,只对住户开放),邻里单元与邻里单元之间为居民步行范围内的住区公共中心,结合商业、活动设施以及城市公交站点,这样的半公共半私密社区空间结构的建立将不同程度地实现邻里交往的多元化、多层次,并最大限度地建立与城市的联系(公交车站、大型超市、城市化景观等),同时,恰当地相对私密性与相对公共性更体现了城市空间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4.3.2住区交通状况

私车拥有量在大幅提升,人们习惯于“人车分流”,但完全的人车分流后,使道路功能单一化,街道的文化生活不复存在,并不同程度地使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被迫改变。笔者比较赞成“人车共存”的交通组织方式。荷兰的“生活庭院”交通体系就是较为完整的例证。“生活庭院”人车共存体系的基本思想是:1)控制居住区内的汽车交通,实行人车共存,但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方针;2)恢复街道空间的生活机能,使之更富有活力和人情味,为居民的休憩、日常交往、儿童活动等提供良好环境;3)美化街景等。这种体系不仅仅能重塑传统街坊式邻里社区的空间特征,针对我国国情,这种方式还可以有效提高街道空间的综合利用,节约土地。

4.4与自治性相适应

居民可以在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阶段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规划设计的制订,小规模局部设计可以直接参与,让他们为(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营造做出自己的贡献,并让他们承担一定责任,而这必然会加强他们对社区及相应空间环境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在居住社区形态空间结构体系的营造中,适当地“留有一定余地”,以供日后入住居民根据交往中的实际需求与变化进行适应性建设。

5 结束语

对于设计如何利于促进邻里交往的物质空间环境的思考,将是当前及以后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内容。城市居住社区是一个以物质空间为载体,社会成员为主体,成员的生活活动及相互间的交往活动为内容的社会、空间统一体。城市社区邻里交往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环境空间的规划和住宅单体本身的设计,更需要从社会政策层面加以引导和规划,应积极倡导居民参与设计规划,将更有助于建筑师有效合理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华.居住社区中的“邻里交往”与“空间环境”分析[J].建筑知识,2004,3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第3篇

【关键词】:开放式大学;景观规划;人文校园;校园旅游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510(2008)0810027-02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把高校校园建设推向新的高潮。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巨大发展,将全面影响校园规划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景观设计师、规划师、建筑师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有必要科学地调整校园规划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深入地研究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理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如何使高校适应更加开放的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校园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也与校园环境的规划有着直接关系。因此,研究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与开放的社会和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前提下的校园景观规划策略,可为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1. 我国高校建设开放式大学校园的必然趋势

1.1 中外高校校园建设简史

纵观中外高校的发展史,便可发现校园规划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过程。西方历史上的大学校园都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四合院修道院封闭式校舍到现代开放式校园的发展过程;发展的模式为欧洲中世纪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封闭型”校园、18 世纪~19 世纪北美以美国伯克莱大学为代表的“开敞分散型”和现代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开放型”。

我国古代的大学主要以国子监、书院等形式存在,校园布局采用封闭式的中国传统院落式空间结构,如岳麓书院、江宁儒学府等;这与封建社会要求及儒家、道家的思想要求是一致的。我国建国以来的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 世纪50 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采用规整式格局;第二次是20 世纪80 年代的教育复兴,校园规划的重点是对经过10年动乱遭到严重破坏的老校园的改造与整治;第三次就是现在的教育大发展而引起的开放式校园的建设。

1.2 我国高校建设开放式校园的原因

1.2.1 开放式校园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

当今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需要建立起多层次的共享空间和活动场所来支持与满足社会人员的需要。高校的产业和科研、文化、旅游等,不仅要服务于校园内的受教育者,更要向社会开放,实现校园内的资源与社会共享,为学校和社会同时使用,使得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体现对平民的关注。

1.2.2 现代教育理念的改变所引起的高校向社会的开放

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人才的培养在量上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在质上倾向于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授课方式由传统的老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转向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学习的内容由过窄的专业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包括社会人文、做人品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陶冶,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21世纪的高等学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校园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开拓型的人才,需要向社会敞开,以保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并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

1.2.3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等引起的高校向全球开放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不断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借鉴和使用世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国外成功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体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留学生教育。高校中留学生会越来越多,必然会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大学校园必须向全球开放,要提供不同文化的融合和营造兼容多样性文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在校园中形成“国际环境”,如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对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开放应该是我国大学城今后一个阶段必须努力的方向。

1.2.4 高校后勤社会化引起的高校对社会的开放

大学校园原有部分功能,如后勤、师生的居住和中小学等配套直接向城市转移;校外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或其他集团公司进行开发和管理;高校的社会服务、生活服务、产业开发等必然造成高校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1.2.5 大学城的建设引起的高校的开放

如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在建大学城。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鲜明的办学特色,它要求高校之间彼此开放,在优势互补的原则下,协调学科发展,实现教育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同时,很多大学城都处在省、市交界处(如东方大学城地处京、冀交界处) ,在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延伸服务到周边城市。部分大学城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加盟,如东莞大学科技城在吸引北京大学等26 所一流高校进驻。

2. 开放式大学校园的景观规划对策

2.1 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加强校内交流

素质教育需要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除课堂中的知识学习外,课外的交流应成为课堂的必要延伸。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根据交往活动的不同营造立体的、多层次的参与性系统空间,来丰富校园共享空间框架。校园交往空间形态应层次分明,有各类广场、各种绿地、步行道、联系走廊、庭院等;且强调空间的连续性前提下的有序流动与转换,形成各类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人工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空间充满活跃的生气和愉快的变化,创造出从公共、半公共到半私密空间的自然转化,既反映了信息社会对空间流通和开放的要求,又保持了传统空间亲切宜人的尺度。为师生及校外人员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会的交往空间,来满足师生的礼仪、集会、运动、休闲、交流等功能要求;加强空间场所的功能复合性和模糊性,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交往需求,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积极开展创新实践锻炼,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同时注意全天候的交流场所(风雨走廊) 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师生营造宜人的交往环境。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

2.2 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开放,加强师生与社会人员的交往

高校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同时,高校随着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加速,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因此,大学需要推倒厚重的“围墙”,主动归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大花园中的“世内桃园”。在校园景观规划时应重视“社会校园结合部”的环境设计,让大学成为社区文明中心,从而使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在实习中成长、带动和激励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在景观规划中在校前区和图书馆、体育场、科技产业区等向社会开放的场馆周围安排各种交流的场地,并举行科技咨询服务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加强同社会的双向多元的交流和沟通,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校园对社会的开放。

2.3 重视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

新时期“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同时会造成众多老人、残疾人出现在校园。这就要求校园应成为一个“以人为善”的场所,呼唤“人性”回归是新时期的校园景观设计的又一重点。校园景观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在细部设计方面,都应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即空间的营造、植物的配置、小品的尺度及布局、材料的选择上等都要以人为本,以人的行为规律与审美标准为基点,要考虑到校师生日常生活行为的需要,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学生加以关怀,从而创造快捷、高效、舒适、优美的校园。

2.4 合理开展大学校园旅游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第4篇

据调查结果显示,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国际化存在国际化办学理念狭隘、国际化组织机构和制度不健全、硬件设施配备不足、国际化内涵建设层次低等四方面的问题。因此,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应拓展国际化定位与规划、提供软硬件基础条件保障、深化本土国际化内涵建设,以实现由国际化起步阶段到本土国际化发展阶段。

一、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国际化现状调查

根据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价标准,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办学理念、组织与制度保障、基础条件及资金保障、教学与课程设置、师生的国际交流及国际科研合作6个部分的56个封闭式问题,并向粤东西北地区11所高职院校派发了11份调查问卷,共回收7份问卷,回收率63.6%,有效率100%。回收的问卷来源于粤东2所、粤西2所和粤北3所高职院校。综合分析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结果。

(一)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部分主要调查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战略规划及师生员工对国际化的态度方面。57.1%的院校在办学定位中不太强调国际化发展,大部分院校定位于“立足地方,面向区域”。85.7%的院校尚未制定学校层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其中42.9%的院校计划制定国际化战略,可见部分院校已开始意识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42.9%的院校师生员工对国际化持理解支持态度,同时42.9%的院校师生员工不理解也不太支持。71.4%的院校重视与国外教育机构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可见大部分院校开始从实践中尝试国际化发展。

(二)组织与制度保障

组织与制度保障部分主要调查高职院校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制订情况。57.1%的院校未成立国际化工作委员会或国际交流合作处等专门负责国际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同时也未制订学生出国交流及举办国际会议的相关规定,极少部分院校计划制订相关规定。71.4%的院校制订了外籍教师管理规定,可见这些院校已引进或计划引进外籍教师。42.9%的院校制订了师生出访国外的管理规定。在人事制度方面,71.4%的院校重视或偶尔重视教师国际教育经历的考核,可见这些院校已开始重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构成。28.6%的院校已与国外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并建立了国际化人事聘用制度和教师评估制度。

(三)基础条件及资金保障

基础条件及资金保障主要调查高职院校与国际化活动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情况。85.7%的院校不准备建设双语或多语主页,也不准备修建留学生或外教宿舍及活动场所。28.6%的院校有专门购置外文书刊和电子资源的经费,并购买了国际先进的实训设备,这部分院校重视了校园内国际化条件的增加。

(四)教学与课程设置

教学与课程设置主要调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外语学习要求、职业资格证书、国际课程等方面的情况。57.1%的院校对学生提出了与职业相关的外语学习要求,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时有时也会考虑国际市场因素。85.7%的院校同等看待国际与国内职业资格证书,可见大部分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考虑了国际化因素对学生素质的重要性。28.6%的院校每个专业都设置了1门以上根据国际行业标准开设的核心课程。有一个以上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5%以下的院校有71.4%;全英或双语授课的课程数占总课程数10%以下的院校有57.1%。

(五)师生国际交流

师生国际交流主要调查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情况。在国际交流活动方面,85.7%的院校没有留学生,也没有接收国外学生参加寒暑假活动;71.4%的院校没有派往国外的交换生,也没有安排国外寒暑假活动,派往国外交流的教师仅50人次以下;57.1%的院校没有资助学生出国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每年来交流访问的境外大学代表团人数及聘请国外专家培训本校教师人数仅50人次以下。

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71.4%的院校过去三年未为教师提供提高外语技能机会;85.7%的院校师资中有国外留学或工作背景的人数占总人数5%以下;57.1%的院校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师资占总人数10%以上,聘请外企高级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比例5%以下。

在国际合作项目和校园氛围方面,28.6%的院校有五分之一的系开展国外游学项目,57.1%的院校有五分之一的系与国外高校合作举办了联合培养项目;42.9%的院校偶尔在校园内举办各种国际文化活动。

(六)国际科研合作

国际科研合作部分主要调查高职院校与外国高校举办科研、学术交流合作活动的情况。71.4%的院校教师未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42.9%的院校建设了专业的研究团队,以吸收国际先进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并进行理论探索,意味着这些院校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7所院校均未举办过国际性高职教育研讨会。

二、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国际化问题分析

从上述的数据分析中可见,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国际化正处于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起步阶段。部分院校已开始从发展规划上展开国际化进程,师生员工也比较理解和支持,为国际化打下了思想基础;部分院校也从制度上和教师考核上为国际化打下了制度基础;大部分院校对学生有外语上的要求,也考虑了国际因素在课程与专业设置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在一定程序上开展了师生国际交流活动和校园内的国际文化活动,为国际化打下了实践基础;部分院校开始学习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经验,为国际化打下了理论基础。然而,处于国际化起步阶段的粤东西北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国际化办学理念狭隘

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与范围的思想基础。粤东西北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未真正意识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球化给区域带来的冲击和重要意义。办学定位和理念也影响了师生员工的国际化意识,从而导致自上而下的国际化办学和教育理念的缺失。国际化理解发展视角的狭隘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局限性。

(二)国际化组织机构和制度不健全

粤东西北地区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国际化工作组织机构,对国际交流活动没有统一规划和安排,处于松散型组织状态,不利于各院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尽管部分院校在师资聘任和评估上考虑了国际化因素,但未在制度上保障院校与外国高校或企业进行交流活动的合法性。不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往往导致各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缺乏顺畅性和规范性。

(三)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开展国际化活动需要配套一定的硬件条件和创设良好的氛围环境。大部分院校并未配备双语主页和外文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与外国高校或外企双向接触的机会。由于技术具有天然的全球普遍性,国际先进实训设备配置的缺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

(四)国际化内涵建设层次低

教学与课程是国际化进程的核心环节。粤东西北地区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这一环节体现了一定的重视性,但主要集中在外语学习这一方面。教学与课程的国际化还包括专业设置、核心课程及双语课程的开设,实训课程的安排。这些环节国际化元素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跟不上国际发展步伐,学习内容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

师生国际交流最能体现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活跃性。粤东西北地区大部分高职院校未安排有组织的师生国内外双向交流活动,来访外国人员较少,对师资队伍国际化素质的培训和国际化师资结构的配置也较少,导致国际间科研合作与交流很少,既不利于营造国际化氛围,又不利于国际化内涵建设,导致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层次低。

三、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国际化对策

(一)拓展国际化定位与规划

粤东西北地区的高职院校国际化应将各院校的发展前景与国际发展形势紧密联系,尤其是我国“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实施使得粤东西北地区成为“一带一路”南部沿线的重要发展区域,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担负起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新使命。只有各高职院校把国际化纳入学校“十三五”甚至更长期的发展规划,从办学定位与教育理念上提升国际化思想与认识,把培养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中,并定期对本校国际化进行自我评估,才能自上而下调动国际化活动的主动性。

(二)提供软硬件基础条件保障

要改变国际交流活动的松散型组织状态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与制度。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应尽快设立国际化工作组织机构并制定国际交流活动规章制度,使国际化活动有人负责、有章可循。在保证国际活动正常有效开展的同时,应建立激励机制及设立专项资金,督促院内各部门为开展国际活动制定实施方案,形成自下而上的自发式发展模式。

为迎接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各高职院校应在对外主页、外文资源、技术与设备等方面增加国际化元素,以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在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应注意增加国际化细节元素,如学院地图的多语导向、学院宣传栏的多样性等,以营造校园内国际化氛围。

(三)深化本土国际化内涵建设

高等教育国际化由起步阶段发展到发展中阶段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实现本土国际化。由于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在资金、发展优势与人才吸引力等方面十分欠缺,不具备以“走出去”为主的国际化发展道路,首先实现本土国际化是当前发展阶段的可行性策略选择。

1.增加人才培养目标的长远性

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应挖掘本地区产业与专业发展优势,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增加学生在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出发点,把全球视野、国际理解意识、多元文化认同及前沿知识技能的获得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各专业应充分调查国际市场的人才需求,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27-01

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很多独立学院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都偏向于制度建设和约束方面的内容,着重于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不是引导和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常常就是沿用老一套的统一的教育方法,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往往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很多独立学院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使用的方法过于陈旧,不具有时代性,工作方法简单,不能结合学院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选择的主题也不能和学生的实际联系在一起,不能真正的起到教育作用。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

(一)加大宣传形成共识

必须积极宣传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联动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一是要善于运用高校内部的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知识,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意义,让所有的辅导员都能够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是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认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内容,加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的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从过去的被动式教育转变为主动的教育,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互动交流;三是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教育讲座,邀请一些名人、成功人士到校进行演讲,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另外辅导员还应该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积极进行沟通合作

一方面辅导员必须要与学生积极的交流和合作,在自己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座高效、稳定的沟通通道,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友好,这样我们才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需求、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应该真正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有效的互动。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能够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多邀请学生家长到校进行交流,让每一名家长都能够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让家长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获得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

我们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适应性的评测以及职业意向的考核等,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更多的职业训练。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比如说定期的开展一些暑期打工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下乡活动、毕业实习工作、学生校内创业支持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好的训练策略。此外,我们还可以请一些比较成功的校友回到学校与在校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们一起利用放假的时间到社会中去实践,也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兼职工作等,这些职业训练不但能够让他们了解社会中的各个行业,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学校可以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开设相关的公选课或必修课,也可以组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政工作的联系与结合

(一)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要以学生职业发展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进行深入分析为前提,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和职业发展,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结合所学专业,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及认识。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身的目的性可以很好的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深化为大学生自身发展及其职业发展的基础,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准确的体现出学生的思想需求以及实际状况,学生相对之下很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我们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能够起到更加有效的教育作用。

(二)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

其一必须从理论上的学习和研究着手,积极的对理论进行完善,从而让其更好的指导实践。我们应该要积极地去倾听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和职业需求,再有针对性的创造条件,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有教育性,同时也具有实用性,可以运用它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难题;其二应该要进一步的融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形式上的融合,而应该是理论、实践等方面的融合。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职场训练活动或者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竞赛等,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主题教育,从而真正的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我们在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之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注重的是实践,是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职业发展,通过对高校中的每一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分析以及考核,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与其实际情况和职业意愿相符合的职业档案,充分激发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而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之后,就是在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需求,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就能够在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中得以充分的发挥。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第6篇

[论文内容提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就业后频繁跳槽等问题暴露出当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与不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相互融合等特性决定二者在教育内容、师资条件、教学形式上的有机结合有助于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就业后频繁跳槽等问题一再被提及,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目标感缺失,自我认识程度不高,对自己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工作的关系不了解。这也暴露出当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与不足。为此,教育部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在各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为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各高校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讲座、进行就业指导等。但从实践效果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就业指导着重于求职技巧而忽视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指导,讲座对象有限且内容缺乏延续性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结合的相关探索或许能给从教者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可能性

1.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绝不仅仅是指导大学生如何就业,而是要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观、职业能力及气质、性格等基础上,结合职业环境等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及具体方案。大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的困惑包括很多方面,如自己能干什么,自己想干什么,自己适合干什么,环境支持和允许自己干什么?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去以后有什么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格发展上的心理困惑,具有成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大学生往往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己、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也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2.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性

“大学生自我认知”(具体包括对自身气质、性格、能力、价值观、兴趣等的认知)、“职业能力”(具体包括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能力等)、“职业世界探知”(具体包括对职业与专业关系、职业环境分析等)以及“职业决策技术(包括生涯决策平衡单等的运用)”是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内容,“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对准现实 “生涯通道”,做好人生规划的前提。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等内容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更是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技能。 “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进行着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1]职业生涯目标的明确与生涯设计的过程也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人能尽可能把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契合在一起,将‘我意欲’和‘我必须’统一起来,从而使人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2]因此,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共同促进。

3.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优越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引导学生在开放、安全、融洽的氛围中去认知自己和职业,去了解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及职业决策的方法,同时练习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步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果采取单纯的知识讲授就可能变成空洞的说教,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不到真正的引导教育作用。这就决定职业生涯教育的模式必须是经验式、建构式的。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一群有共同需要或问题的人的聚集和参与,形成团体互动的力量和意图性的团体经验,从而达成个人发展的心理辅导方式。团体心理辅导中,通过营造良好的团体心理氛围,大学生在开放接纳的心理环境中通过游戏体验、角色扮演、经验分享、脑力激荡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了解全面真实的自己,同时团体的集体智慧和社会支持也能激发大学生去更深入地去探究职业世界,更多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相关信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辅导效果易巩固和迁移等特点。因此,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往往是各大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形式。

二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方式

1.教育内容的结合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一般都在大学二年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课时控制在16-20左右。就业指导则通常在毕业前进行1-2次。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的时间、内容都不固定,缺乏统一性、系统性。这些有限的课程、讲座及就业指导很多都是为了应付教育部有关规定而开设的,大都流于形式,其实根本无法真正完成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教育,无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课程设置及教学研究更是有了极大的进展,能较好覆盖到高校每一个大学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必然和大学生的心理个性、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进行适度整合,如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安排如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的学习与测试等内容。这既可以弥补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课时的不足,又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实际,为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师资条件的结合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往往把就业指导归为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没有认识到职业指导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职业领域。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员不仅数量少,专职工作人员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少人是“半路出家”,专业化程度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师资成为制约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时间较长,各级各类高校都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了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人员,同时由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背景相似,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能较好胜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关职业素质、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再加上专业教师及聘请的一些行业内人士开展关于职业认知、职业探索等方面的教育,几方面结合能较好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

3.教学形式的结合

随着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逐步开展,在教学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考察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团体生涯心理辅导”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到很多从教者的好评。研究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如果局限于课堂讲授、专家讲座,学生容易变成“被动接受者”,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而以 “团体生涯心理辅导”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在团体生涯心理辅导活动中,以团体一员的身份参与到团体中来,通过团体生涯心理辅导的一系列活动,实现对自我认知的提升、感受职业的特性及要求、学习职业决策的技能、增强职业发展的能力、体验职业生涯规划中种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这种体验、参与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使他们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变得不再抽象,不再“遥不可及”,而且在团体活动中,通过交流,借助团体的动力,大学生可以从团体其他成员身上得到启发,甚至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团体交流使他们认识到对生涯规划的困惑不仅某个人存在,而是大家共同要面对、探究解决的问题,这可以消除他们在心理上的不安,能更好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高校的设备、师资等资源。依据不同理论的生涯心理团体辅导还会不断出现,很多学校在职业指导中应用心理辅导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二者的有机结合前景广阔,但应注意以下问题。

1.师资问题

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具有良好的心理学背景,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求执教教师具有心理学知识,同时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时从专业与职业发展的角度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目前高校师资缺少的正式那些真正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这使大学生真正了解职业世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部分高校本身心理健康教育尚有不足,更难以兼顾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一方面应鼓励有志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相关行业学习交流,支持他们参加“职业规划师”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及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能工巧匠”和“专业人士”到大学兼职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同时,对这些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通过几方面的努力,建设、培训一支心理学知识背景和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2.结合的形式问题

如上所述,团体生涯心理辅导这样一种助人的技术正日益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趋势,但是,由于这一技术对领导者的要求较高,如果掌握不好,团体辅导方案实施中可能“曲高和寡”。此外,团体生涯心理辅导针对的对象是团体,对于个体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无法解决。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中,应将职业生涯心理问题的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

3.结合的内容问题

事实上,不仅仅大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在以新的视角看待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不仅仅是职业决策的相关内容,其他如职业转换的准备,其中的心理准备也将进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范畴,这也是二者有机结合中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瑞瑞、左占、张波.大学生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的实践研究[ 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2]许一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3] 钱益民.借鉴日本做法进一步加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j ].现代阅读,2010,11

[4] 肖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优势研究[ j ].知识经济,2009,12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第7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新媒体 大学生

[作者简介]邱峰(1979-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江苏 盐城 220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第一软实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3SJBFDY07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90-02

2013年我国出现了史上最难的就业季,699万名大学毕业生的生计问题牵动了整个社会的神经。党的十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地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力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应将“以服务学生为根本,以满足学生成才为需求”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模式。因此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举措,不断创新和拓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一、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特点

新媒体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的实质是将移动通讯与互联网二者有机结合,替代传统PC机进行互联网访问。新媒体具有资源丰富、形式多元、传输快捷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媒体技术的根本性跨越,其惊人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手机上网的比例保持较快增速,从69.3%上升至74.5%。20~29岁大学生占网民总数的30.4%。而在手机网民中,大学生的比例甚至更高,“机不离手”现象严重。随着3G时代的开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手机聊QQ、SHAOPPING、发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呈现如下特征:

1.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加“宅”。“宅”是源于日本的“御宅族”,此概念在我国几经文化融合形成“宅”的概念,主要指因过多利用或沉溺于新媒体等新互联时代而衍生的一种新兴生活方式。随着3G网络全覆盖,高校校园网络不断完善,加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宅”居获取了技术上的保障。通常大学生“宅”的生活内容分为这样几类:娱乐消费型、网游消遣型、创业实践型和学习研究型。当前“宅一族”的大学生通常以宿舍或教室为据点,轻轻点动鼠标完成了团购、学习、聊天、交友等日常生活和学习。在大学校园中当你推开宿舍门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宿舍中每个人都对着自己的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个个或喜或悲,沉浸在独自的空间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除了上课和睡觉的时间,大多数都“宅”在宿舍中,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面对面,却沉浸在各自的世界。”

2.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更加“酷”。新媒体的传播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方式和文化行为方式,使得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更加“酷”。“酷”的精髓就是“特立独行、充满个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往往更多表现自我和个性,在他们思想交流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他们毫无约束地、尽情地表达着自我,展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被隐藏甚至压抑的真实人格。特别是以“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为口号的微博,它吸引着无数大学生的眼球,改变着大学生们的交流方式,大学生们从传统的听众转变成了信息者。“精选化”阅读和观影的文化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主流,他们“拖着”或者“跳着”在网上看视频,急需知道精彩的片段及故事的结局,大学生们的文化行为方式变得异常“快餐化”。

3.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给力”。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一代思考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朝着开放、发散的思维方向发展。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发散互传播转变,随着实际思维进入理论思维、抽象思维变成具象思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给力”。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快速的传播和快捷的应用等优点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思维的广度随之增加。再者,新媒体的运用大大缩短了大学生与外界的距离,培养了大学生活跃的世界观,思维的深度也随之增加。当代大学生遨游在互联网浩瀚的海洋中,接受着不同群体的思维冲击,这更加促进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开放化、多元化。

二、传统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瓶颈

1.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不够健全,教育方式单一。传统环境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健全:重结果,轻过程。多数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狭义理解为就业指导课程仅在大四开设,还有些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举办专场讲座,邀请一些人力资源经理或成功校友来传授相关的就业面试技巧,再者是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实为重就业指导、轻生涯辅导,仅注重短期的择业技能培训、轻视职业发展指导,忽视大学四年过程教育,使得教育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效果。而且目前的教育方式为多为单一“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实际咨询指导需求。总之,在传统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内容相对空泛,很难发挥积极作用。

2.师资人员缺乏,结构不合理且素质不高。当前制约许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师资人员缺乏,结构不合理且素质不高。现有教师指导队伍主体大多由从事行政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领域的教师组成。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熟悉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过短期的集中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专题培训,但是他们经常由于工作精力的分散、工作视野的局限、工作性质的特殊,缺乏专业化知识,从而影响了指导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重理论讲解,而轻实践指导,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具有“纸上谈兵”的味道。

3.社会家庭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有待提高。虽然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但是目前仅高校等有关教育部门做了相关工作,社会参与的面还不广,更谈不上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机制。而家长们在子女未来的职业选择中存在着盲从,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而强调就业是“拼关系的时代”“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在子女的发展中过多考虑找关系、跑门路。更有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选择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职业,这些做法都是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进行普及,实际上在发达国家职业规划教育已经渗入孩子成长的每个环节。

4.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甚少。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学习、考试之外的事知之甚少,更不知道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的专业选择也是服从于家长。多数学生经过寒窗苦读进入大学,却突然迷失方向,对于大学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都不会处理。虽然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初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通识性教育,但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比较茫然,缺乏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笔者通过对选修“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学员(教学班级每次教学班150人)教学统计,有80.67%的学生在选修课程前完全没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更不会通过专业的测评系统进行测评。有些大学生既使知道,也忽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系统过程,而是草草应付老师、糊弄自己。

三、新媒体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核心载体的必然性

1.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交互平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对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新媒体,学生和职业指导教师可以自主地进行在线交流,这样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双方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学生由以前单向消极被动式受教转向积极主动多维交互式探讨,教育的吸引力与参与度得到很大提升。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广泛进驻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信息平台、微博、微信这三大类新媒体,开展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这些新媒体的交互平台中,每个参与者既是信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这样使得人与人在交流的距离上更加拉近,提高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2.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个性化发展。新媒体向每个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信息交流时,可以一次针对多人;也可以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内容。职业指导就是根据社会职业的需求针对个人特点及社会环境等,引导确定职业定向等社会活动。针对这种特性为新媒体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创造了可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表现得非常显著,他们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这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个性化发展。新媒体作为职业指导载体可以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职业兴趣等做出准确的评估,使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观。

3.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即时。互联网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再受时间、空间以及地域等条件的影响,可以无缝对接,实时进行。随着飞信、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平台的迅速发展,一方面,职业指导教师可以即时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案例;另一方面,“手机控”一族的大学生可以即时利用新媒体平台与教师、专家及同学之间交流探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在新媒体下,即时性的职业规划教育服务其效果非常便捷、高效,远远超出面对面的咨询类谈话,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四、新媒体视野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模式

1.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因此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教育师资队伍。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了解和利用新媒体的水平,设法将新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到日常的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中来。教师在教育指导中应创建职业规划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个性化地做好对每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从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由于当前存在师资人员缺乏、结构不合理且素质不高的情况,教师应运用新媒体等现代技术,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与国内知名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及国外职业生涯规划学者的学习交流和互动提高。只有建立这样一支紧跟潮流、了解学生变化、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师资教学队伍,才可以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

2.建立新媒体学生“意见领袖”队伍,引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见领袖”是传播学中的一个概念,它通常指那些可以影响别人的观点、态度甚至行为的人,他们在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增强或过滤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强调平等、交互,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了人人都是新闻中心自媒体环境。但这样也带来了负面效果,即思想越来越多元化。因此打造一支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意见领袖”队伍,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导向至关重要。同辈的“意见领袖”以学生的角色去发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发表意见,影响学生,变以往的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为同辈“意见领袖”式讨论交互,可以更好地将引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实践基地,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积极构建适合新媒体时代下学生自身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能力拓展实践基地,需要转变观念,建立新时期“线上线下”的教育实践基地模式。“线上”环节,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虚拟空间实践基地完成模拟职业环境练习、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扮演职业生涯人物以及自我认知等环节,可以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等,进一步探索“人职”是否匹配。“线下”环节,学生在不同类型现实社会实训基地中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并以此为载体开展多种活动,对未来职业进行体验和预演。这样可以锻炼培训学生的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为此,学校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线上线下”不同类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以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体验。

4.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健康环境。学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积极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开展与职业规划相关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健康环境。如组织职业模拟情景剧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模拟招聘面试大赛等相关活动,聚焦学生对职业生涯的关注和参与,促进大学生对职业生涯问题的思考。积极引导和扶持学生创建职业发展类学生社团,建立健全这类社团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第二课堂丰富的社团活动凝聚学生,促进其自主地对未来职业发展勤思考、多实践,帮助同学们在快乐的自组织活动中充分“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第8篇

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纯粹公助性的活动在总体艺术机会中的比例有所减少,社会力量对艺术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活跃的策展人往往主动在社会力量与艺术家之间、社会愿望与艺术行为之间起到沟通、融汇、整合的作用,而且通过有意识的筹资开源工作把规模越来越大的社会资金导入到艺术活动之中。筹集展览资金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策展人在展览中的现实地位。2000年,中国艺术展览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所谓的策展人中心制在投资方、艺术家的多向选择中应运而生,成为新展览体制的核心。计划经济时代艺术体制的遗留物如展览组委会委员和主任、评委会委员和主任、秘书长等头衔,经济转型初期临时出现的艺术主持、艺术总监等职位统统被策展人的角色囊括、取代。Www.133229.cOm除了展览的经营之外,展览筹办、运作的几乎所有权力和责任都高度集中到策展人身上。2000年之后的当代艺术实践表明,许多展览的主办单位不仅认同而且也接受了这种策展模式。

2003年,继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之后,拥有中国美术圈正统、主流话语权的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也采纳了策展人机制,无疑是策展人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的一个缩影。

策展人

策展人的全部工作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提供最优秀的展出条件。这是策展的原则和态度。具体来说,策展工作几乎包罗了展览中的万象。从确立展览主题、立项申报与预算论证、遴选艺术家到选择展览规模与形式、把握展场设计与布展工程、落实展览保持和作品安全,从撰写展览前言与学术主题阐述文本到主持展览的学术研讨,从编辑展览画册、作品导读、文献资料到展览推广、媒体、社会宣传工作,从展览资金的分配到总体负责艺术家材料费的审核与发放,甚至作品的包装、运输、保险、报关、仓储,都由策展人来承担并统筹。在策展人的服务意识中有一条准则,即艺术家是对的。首先要努力把艺术家异想天开的创意实现出来。

当代艺术事关原创,具有较为特殊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有别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理逻辑,有别于当代社会其他领域约定俗成的法度和规则,有别于流行的价值观。策展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让社会更多地认同当代艺术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当代艺术的策展,指涉的是当下和未来的文化建构。所以,策展无小事,策展要求策展人适应一种事无巨细、周密细致的工作。大到让展览意义如何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小到把一颗钉子如何准确地钉在墙面上,都是策展人所要关心和落实的事。一个展览是否有意义,关键是看它能否打造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卓越的精神产品。

在21世纪的中国,随着当代艺术本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对策展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艺术家鲜活的艺术实践的及时了解、对视觉经验的丰富积累、对艺术动向的敏锐判断、对艺术问题的深入把握、对艺术社会内外各种规则的洞察都是策展人必备的素质。此外,筹集资金、商务谈判、艺术管理和学理思维的能力以及中英文的书面、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也成为对一个当下国际艺术交流大环境中的本土策展人自然而然的要求。一个独立的策展人,就有条件成为一个务实敬业、实践中出真知的知识者。当代艺术的实验性,使策展人难以因循守旧,受限于既有的艺术标准和规则。策展人时时面对突发问题、不得不挑战的是自身极限。当代艺术的创新,就要求策展人不断打破审美定势,跳出路径依赖,摆脱思维惯性。策展人不得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通才,需要将人文科学的各种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否则难以应对艺术家千差万别的艺术方案及其语境。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有卓越。

中国的当代美术馆

当代美术馆一般是公立或私立的非营利机构,宗旨是推动国际和本地的现、当代艺术。国际上的当代美术馆大多采用“白盒子”模式,场地简单大方、朴实无华,简单要素就是白墙、水泥地、色彩低调的天花板、专业灯光。许多现、当代美术馆还打造一些挑高空间,以应对当代艺术多样化的实验特性。

其实在美术馆整体的运作规范中,这一切并不简单。白墙需要能钉上钉子挂画,需要每次展览以后重新粉刷、维护。水泥地面必要时可以改造、开掘,以营造新的空间条件。天花板横梁必要时可以悬挂一定重量的重物。专业灯光必须可以调节、重新定位。

美术馆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具有巨大的品牌效应,一直是国内外基金会和赞助机构、公司追捧的对象。美术馆的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是其软件中的重要一环,是保持其形象、学术品位、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一旦展览质量、学术水准不到位,美术馆的形象建设则无从谈起。

当代美术馆既是一个社会与时俱进的思想前沿,又是一个追究文化问题、进行文化反省和批评的现场。美术馆自身学术形象是否鲜明,在于其独到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文化洞察力。而这一切又是通过规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并重的制度建设来体现,其中以确立自身的学术架构为要务。

当下中国的一些开放城市,各种背景的中小型美术馆不断在浮出水面。2003年起,在上海,有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徐汇艺术馆等相继成立:在北京,有今日美术馆、北京皇城艺术馆、尤伦斯艺术中心、宋庄美术馆等不断登场。其中,既有各级政府设立或间接支持的美术馆,也有诸多企业和私人创办的美术馆,也还有一些由外资作主要后盾的非赢利艺术空间。中小型美术馆的建筑物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盖起来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维持、如何管理、如何运作就成了所有美术馆热情创立者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其中的瓶颈往往是资金、管理团队和制度建设三大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美术馆,这种自我认识有助于中国的许多美术馆找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继续按国际规范加强美术馆的专业性,使中国的现、当代美术馆在行政运作、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典藏教育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向国际优秀的美术馆规范化运作的水准看齐。同时,中国的现、当代美术馆必须确立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态度,在本土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语境中形成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个性和学术地位,身段灵活地与本土社会互动,以历史的眼光建设打造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文化平台。

中国新兴的美术馆策展机制

今天国内试图按国际惯例操作的美术馆,一般都实行正规化的策展人机制。设专业策展人,长年从事策展工作。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是日常性、持续性的。

美术馆的整体展览策划与管理机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艺术行政管理的学科建设中的重点,是美术馆之为现、当代美术馆的核心要素之一。现、当代美术馆不是展览馆,自身场地的展览须有学术规划,规划须有学理思考和文化建设的思路。一年或多年的策展思路不同于单一展览的策展思路,必须有长远的文化战略眼光和思想理论建设的标杆。以量取胜,频繁展出,无助于展览水准的保持和提高。而且美术馆团队疲劳应战,美术馆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也无助于自身的充电、调养、整顿提高。运筹帷幄,有张有弛,固然是美术馆展览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要义。但更重要的是,在策展的学术架构中推进并提升展览,让展览独具建设性。以学术理性规划全年或多年的展览,让展览少而精,不断地减少展览数量、提高展览质量,不仅是美术馆策展规划的重要理念和长远思路,而且也是在相对艰难的条件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当代美术馆能够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美术馆的主流展览大致可分为自创展、合作展,引进展、交换展、征件展等几种。这样的分类便于策展人在行政操作实践中建构宏观思路和架构。经过梳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展览,采取一整套相应的应对机制和解决方案。美术馆展览的整体决策、管理思路一旦明晰,就能抓住重点,把握比重,精简具体的策展流程,提高效率。

美术馆的这几种展览都需要美术馆专业策展人不同程度的工作投入。策展人员必须制订全年展览计划。首先要策划原创展览,其次要审核合作、引进展览的申请报告,并负责实施所有展览。策展人员必须根据展览程序和国际惯例操作展览,包括签订协议、准备展览文案、全程落实展览布置和展览保持、人员接待和撤展。

自创展是指美术馆自己发起、组织、策划的学术性的原创展及具有一些其他功能特性的展览。这是美术馆确立自身学术个性的关键,美术馆必须重视的首要的创造性工作。自创展是一个推崇文化原创精神的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往往倾美术馆之力,把它们打造成美术馆全年展览的学术标杆和龙头。自创展一年至少应确定数个,数量可以逐年递升。也可以在两至三年之间发起一个重中之重、具备较大学术容量、但绝非国际双年展模式的展览。自创展必须有文化针对性,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原创性。但强调典藏性、教育性、文献性等功能特性的自创展也是可以超乎常规,策划出新意,让美术馆成为当地社区文化生活乃至本土社会文化需求的一部分。自创展由美术馆自身的策展团队独立策划,是但凡国际著名美术馆走向成功、树立独特学术形象的必经之路。纽约的moma、ps1、新美术馆如此,巴黎的市立美术馆和东京宫如此,伦敦的泰特美术馆更是如此,泰特甚至有一个人数庞大的策展团队。

客席策展人制度也是一些美术馆营造自创展的有效补充。自创展邀请客席策展人譬如独立策展人、来自其他美术馆的策展人联合策划,或加盟策展团队,利在整合学术资源、开放多元视野、交换不同经验。只邀请客席策展人联合策展,同时又不邀请客席策展人独立、完全地策划美术馆自创展,是一些坚持主导立场的美术馆的学术机制。这样的美术馆往往十分注重自身的发言权和独立文化形象。

自创展完全由客席策展人策划,美术馆自身策展团队仅履行策展行政的配合和服务之职,是中国中小型美术馆强调艺术行政的一种常规打法,这种打法的诉求主要在于艺术的教育推广、典藏和社区服务。然而,致力于自身学术个性建构的美术馆,往往会慎用客席策展人以及完全由客席策展人策划的自创展。

引进展也是现代美术馆的常规展览之一。由于美术馆自身策展资源不足,引进其他美术馆的优秀展览和独立策展人策划的展览,仍不失为美术馆拓展并借力外部资源、学习并借鉴他者经验的一种方式。引进展分两种:被动引进,主动引进。

被动引进的展览俗称“接活”展,坐地观望,等待人家的展览项目打上门来,从中仔细选择质量、意义、价值超群的展览进行立项、磋商、谈判。条件成熟,即加以引进。这是发展中国家美术馆最常规、最有惰性的展览形式之一,是以往场租展的惯性延续。在操作上具有不稳定性。展览的质量、时段、策划与运作方式深受展览提供方制约。几乎每个追求卓越的专业性美术馆,都以不断削减这类展览项目为荣。以开放的、不拘一格的心态、面对全球艺术圈主动出击,遴选那种可以整体打包、移师再展的现行展览,整体移入,或精选其中一部分引进门来。这种引进展就与守株待兔的“接活”展有本质不同。这种引进展的规划由于出于主动,预设条件可以较高,挑选余地可以较大,合作的空间可以较宽,酝酿时间可以较长。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首先可以锁定国际艺术社会和展览供求市场的高端。用“猎头”的方式在国际、国内争取学术资源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优的展览

当下,中国国内的中小型美术馆安排引进展较多,有的美术馆往往全年要引进多次展览。在自创展资源不足的情形下,变主动为被动,主动引进优秀展览,是美术馆提升展览质量、确立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必要举措。

交换展是引进展的特殊方式。不仅引进,同时涉及输出。美术馆与国际上优秀的美术馆形成合作、展览交换的关系,可以用共同策划、两地交换展出的自创展进行交流,也可以在常规条件下直接交换各自的自创展。国内、国外的优秀美术馆都预设在交换合作的意向之内。交换展是不同美术馆资源和经验的互补,由此,一个新美术馆在自身提升、锻炼过程中可以大得裨益。但美术馆一旦成长起来,就会回避这类容易流于形式的学术交流。因此,一个中小型美术馆安排交换展,应着力加以递减。

征件展可以强调实验性和美术馆特色。美术馆拿出一定的空间上网征求展览提案。在一定时段内,召开美术馆策展部学术会议或艺术委员会成员的评审会,选出适合展出的优秀提案,由美术馆本着指导、支持、制约的原则辅助实施。征件展应该是一个发现、推举年轻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舞台。征件展的频率和预算应有所控制,中,j、型美术馆应以全年安排不超过六个为宜,展览预算积极寻求国内外基金会和民间赞助的支持。

巡回展可以是美术馆的自创展,在美术馆首展后出去巡回,也可以是引进展、交换展和征件展,在展出后到其他城市的美术馆或其他空间展出;也可以打包出口,到其他国家展出。巡回展既可以获得更大的文化影响力,也可以均摊展览成本、降低预算压力和资源浪费。当然美术馆作为展览原创单位的品牌行销,也会取得放大效果。巡回展必须视美术馆自身能力和馆外资源整合的能力而行,适合从一年作一次开始起跑,积累经验,再作发展。

展览的行政分类法特别有助于展览管理制度的建设。在统一管理的理念下,什么样的展览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来对待,配合什么样的处理方式,什么样的展览应该侧重,什么样的展览应该缩减,应该清清楚楚。方针既定,就要贯彻到制度层面的具体建设和执行。这样,策展管理才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中国首家现,当代美术馆的策展实践

2003年12月28日至今,作为中国首家政府背景的专业性当代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shanghai duolun moma)已成功运行五年多时间。五年多来,这家中小型美术馆硬件、软件建设初具特色。特别是由于一系列定位准确、文化针对性鲜明的当代艺术展览的举办,让美术馆获得了人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美术馆自创的《打开天空》、《上海酷》等注重本土平台视觉文化建设的展览,推出的《两个亚洲、两个欧洲》、《无人之境》、《hexa计划:闪现》等较高学术定位的国际展,在国际与国内艺术圈中备受瞩目,国际媒体《纽约时报》、《南华早报》和专业媒体《art in america》、《art press》、《artnews》、《artlink》等纷纷以专题多次报道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展览和学术倾向。这一系列以全球本土化模式举办的展览,通过本土社会视觉经验的不断刷新,致力于在纷繁复杂的艺术生态中,引导出塑造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性的全新语境。在国际视野中,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是中国自立、自为的一家成长中的小moma。在发展中国家的独特语境下,它不得不面对独创性、建设性乃至挑战性的美术馆工作。然而,它所打破的许多国内纪录,探索的许多前人未涉及的领域,都对中国其他中小型美术馆的制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既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已经积累了五年多的经验,以分析、总结的方式看待美术馆自身的制度建设问题,从实际经验出发探讨完善中小型美术馆制度建设的可能性,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可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的经验。以“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为办馆理念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在一年多的摸索中逐渐确立了以原创思想为文化目标、以原创展为主打展览的学术定位。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有利条件、经验的积累可以视为美术馆推进自己,创立自己文化个性的前提。但是,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继续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入手,调整在制度建设上的心理结构,确立一个可持续推进的、深具潜质的现代美术馆学术架构,是美术馆的当务之急。这也是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再次起跳,以卓越的文化建设形象真正跻身于世界美术馆之林的根本大计。

美术馆的制度建设中,自身学术架构的确立十分重要。就展览策划而言,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反国内美术馆的常态,在开馆之初,率先设立总策展人职位和机制,并设策展部为美术馆的核心部门,就是重视策展在一个美术馆制度建设与学术架构中的重要性。通过策展的规范化管理,一个当代美术馆才能实现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所不容替代的文化建构作用和不容推卸的文化反省角色,并由此体现出一种基于发展中国家之后发优势的文化原创的特色。

策展与媒体传播

中国当代美术馆的策展与媒体传播的互动机制,在美术馆公共推广、营销方面十分关键。原创层面的当代艺术,在生成方式上往往先拒绝商业性,仅仅依赖于传播存在。这是实验艺术能保持它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精神性的可能条件。实验艺术如果不传播,作用还是体现不出来,纸上和网络媒体的放大成为它传播的最重要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口口相传的“口碑”。恰当地处理好实验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实验艺术就有可能保存它的敏锐性与前瞻性。

公共传播一旦生效,美术馆动员社会赞助的号召力方能立竿见影,因此,美术馆推广、营销的这一市场环节往往在展览展出并传播之后发挥功效。公共推广、营销的成功应该是一系列优秀展览的结果,而不是动因。

当代艺术在中国国内的本土化进程中,除北京、上海以外,当代艺术也形成了对广州、深圳、南京、成都、重庆等几个媒体中心的依赖,在这几个非主流的信息传播中心,已经形成一种媒体惯性的行为力量。这种行为力量由港台地区开始,在国内得以实用,而且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再就是,网络化的存在。以前在北京、上海做艺术活动才可能形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辐射。现在,把好的艺术活动在成都、南京、广州等地的美术馆或替代空间做,同样可以取得在北京、上海的效果。原因之一是当地媒体的主动参与,之二是通过网络的继续放大和媒体信息的自我克隆,自身繁殖,使当代艺术信息得到更多的传播。

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上,有以下三个点:学术性批评:局限于艺术圈;报道式批评更有社会性和广泛性,尽量强调通俗易懂;媒体活动报道:兴奋热点在于新闻性,可能会造成对某个艺术事件的误导,但其对新闻的捕捉是最敏感的。在艺术策展时要考虑到这三个点,考虑到和大众的关系。

当代艺术活动的公众互动方式大体可以分几种:>中击型、灌输型和互动型。冲击型的当代艺术活动,如在一个公共空间里突然发生的行为艺术展,由于纸上和网络媒体的集团化操作,一下子辐射到全国上百家报纸。一个艺术行为,通过国内媒体竞相报道的方式进行传播,至少让公众知道有当代艺术这码事,有行为艺术这码事。他们可能会批评,但至少人们开始谈论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在谈论过程中,当代艺术可以进行传递。

灌输型的当代艺术活动,如雕塑公园请艺术家在城市市区或市郊做雕塑作品和户外的装置作品。公园形成后,几乎每天有许多市民和游人参观。无论是上海张江公共艺术计划“现场张江”,还是桂林的愚自乐园等等,都以亲民的姿态,形成了当代艺术对民众灌输式的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