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8 17:06:23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第1篇

关键词:大宗材料管理 MCAT Commodity Code Part Number

中图分类号:TQ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054-02

1 VPRM的基本概念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和各种大宗材料的统计、招标、采购、现场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投资、质量控制。VPRM就是主要应用于工程材料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

VPRM使用基于Oracle web技术的三层体系结构,及时跟随当今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它属于AVEVA公司一体化产品系列,他与同系列产品PE、PDMS、VNET构成了实现EPCO模式的系统设计——布置设计——采购——数字化移交的一体化应用,产品系列简介如下:

(1)PE(Plant Enginnering/工厂系统设计):集成的领先工艺、仪表、电气、机械设备协同系统设计解决方案。

(2)PDMS(Plant Design/工厂布置设计):PDMS及其集成的全专业三维工厂设计与可视化布置及建设解决方案。

(3)VPRM(AVEVA工程材料管理系统):领先的项目材料、采购及仓储等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4)VNET(AVEVA企业数据仓库):前所未有的“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可以集成包括竞争解决方案在内任何数据。

VPRM------VANTGE PROJECT RESOURCE MANGAGEMENT,直译过来就是项目资源管理,这里的资源应该理解成材料,VPRM是以材料为核心工作对象的系统,工作内容涉及材料的编码、设计选用、数据统计、采购、管理等多方面。就象PDMS是以管道设计为核心一样,VPRM也是以管道材料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在VPRM中生成材料的物资码、采购码,生成管道等级传递给PDMS进行三维布置设计,再从PDMS中导出管道材料表、生成材料请购单、进行材料采购及现场管理。作为材料采购管理平台,理论上VPRM可以接受设定格式的任何来源的数据。作为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也可以简单的把VPRM的数据来源分为来自上游系统PDMS的数据,和来自其他来源的数据两部分。其基本工作流程是:首先通过MCAT模块生成物资编码Commodity Codes,然后在SPEC模块中建立项目管道等级,进一步生成材料采购码Part Number,并将管道等级文件和元件库属性文件导出,导入到PDMS中交给管道工程师进行设计,项目部分设计完成或全部完成时,通过PDMS-PRM Gateway模块将管道材料传递到采购,由采购工程师在Material的几个模块中进行采购的相关工作,最后由施工调试部在SITE模块中进行工程材料的仓储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

2 工程材料编码的必要性以及MCAT模块基本概念简介

(1)工程材料编码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1)工程项目涉及的材料多种多样,类别繁杂,数量众多。包括管路系统大宗散装材料,如管子、弯头、法兰、阀门等;工艺位号材料,如设备、计量控制元件等;其他专业材料,如建筑材料、仪表元件等。2)每种工程材料都具有其特定的性质,如种类及形式、制造方式及标准、尺寸标准、材质等。3)如果不对材料进行编码,材料的识别方式则只能是材料复杂的文字描述和尺寸定义;对于材料的统计和采购会产生不便;没有通用性;不能作为一体化涉及集成的基础。

(2)VPRM系统的材料编码管理模块MCAT作为系统的基础数据库,主要完成材料物资码(Commodity Code)和采购码(Part Number)的定义,完成这两个码的定义所涉及的引用数据如下:Identity Groups(MCAT0004):定义大宗散装材料类别分组及描述; Material Groups(MCAT0005):定义材料材质分组代码及描述;Part Number Prefixes(MCAT0003):定义和修改采购码前缀及其描述;Short Codes(MCAT006):定义和修改材料短代码及其描述,定义该类别材料所需的尺寸引用的数量,以及相似短代码的相对序列;Units of Measure(MCAT0002):定义和修改材料单位制代码及其描述;Register Identity Codes(MCAT0047):注册特定类别材料的重量、体积、表面积等对应的特性代码以及计算这些特性属性所需的物理尺寸的个数;Identity Code Details(MCAT0046):根据选择的已注册的IdCode,定义其属性数值;Material Categories(MCAT0007):定义和修改材料采购包分类代码及描述,以及与该类别材料相关的供货商文档计划(VDRS)代码;Delivery designations(MCAT0026):定义和修改材料的交付指派,主要指材料的‘Shop’(工厂预制)or‘Other’。

3 MCAT模块中的材料物资码(Commodity Code)和采购码(Part Number)

3.1 物资码Commodity Code的概念与应用

3.1.1 物资码Commodity Code的建立

通过MCAT模块,在系统中定义好短语(Phrase)层次结构和关系、短语列表的类型(Phrase List Types)、短语列表(Phrase Lists)、交叉点(多条件确定)(Phrase Lists Intersections)和短语限制条件(Phrase Restrictions),利用短语列表(Phrase List)和交叉点(Intersections)在原先定制好的菜单中逐步选取需要的短语代码来建立Commodity Code。

下面是一个Commodity Codes-Phrase/Intersects的例子:(如图1)

第一列为短语类型名称List Name,第二列为具体的短语Phrase,第三列为多条件确定Instersect,通过逐级选取,最终形成一个特定连接形式、特定磅级、特定材料、特定尺寸标准的具有唯一性的一个材料元件。上述例子的Commodity Codes为PFAABAA CAAS1ARZ,详细描述为FLANGE,150LB,SW-RF,ASTM A105,ASME B16.5,这样一个150磅、管端为插焊,尺寸标准为ASTM A105的凸面法兰就用一组唯一的代码表示出来了。

3.1.2 物资码Commodity Code引用数据

物资码的生成需要提前定义相关的引用数据,详见图2:

Commodity Code:物资码

Short Desc:短描述

Long Desc:长描述

Reason for Change:变更原因

Identity Code:特征码

Matl.Group:材质分组,材料所涉及的材质,如CS、SS等

Density Factor:密度因数

Part Prefix:采购码前缀,材料采购码中的前缀代码定义,代表特定类别的材料,如Piping-Flange、Piping-Valves等

Format Code:格式码,根据格式码(Format Code)生成的尺寸定义和Commodity Code的描述组合成唯一的物资码;格式码定义了组合方式

Identity Group:材料类型,定义该材料的所属元件类别

Uom:单位,定义该物资码(材料)的计量单位,作为统计的单位制

Commodity Type:物资码类型

Prim Short Code:短代码,VPRM系统

3.2 采购码Part Number的概念及建立

3.2.1 采购码Part Number的概念

在生成了物资码Commodity Codes后,即可创建采购码Part Number。

采购码Part Number是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周期的唯一的材料编号,可保证项目间编码的一致性,无需手工的产生采购码的数字编码,可依据材料特性自动定义采购码的相关属性,减少存储数据的重复量。

标准的采购码Part Number表示特定尺寸的特定类别的某种元件。

3.2.2 采购码Part Number的建立

为了使采购码作为项目材料管理的基础数据,采购码的产生也必须涉及相关的信息:Material Category(材料采购包分类)、VDRS No(供应商文档需求时间表)、Delivery Designation(交付指派)。举例如下:(如图3)

Material Category材料采购包分类:是Vendors(供应厂商)、MR(材料请购)和Cost Codes(费用代码)与材料关联的关键;

Delivery Designation交付指派:表示特定采购码的材料的到货地点划分,发送到现场还是预制工厂等。

4 结语

VPRM作为工程材料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使管道材料编码具有唯一性;直接通过编码查询比通过好几项筛选要快而且不会出错,方便查询;可以规范统一同一个工程项目中材料的描述;方便使用先进的材料管理软件进行仓储辅助管理;简化入库、出库、盘存、领料等仓储管理,可以制成条形码,直接用手持终端扫描,减少人为差错,减少领料的时间,并且不会错领;几个工地的仓库之间可以很容易的调配材料,方便仓库动态管理;可以与图纸关联,使材料具有可追溯性。

现在我们对VPRM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只是应用在管道专业方面,且只应用于设计阶段,今后我们还将尝试将其应用与其他专业,并向采购和现场板块推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EPC一体化的最终目标。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第2篇

关键词:物流;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应用

在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物资成本占工程成本的60%以上,加上运杂费可能会高于70%,因此,物资管理对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企业行为的物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物资部门的专业管理,更应是企业决策层和高管关注的事项,同时也是各岗位人员需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组合管理,只有全员的参与,才能有效构筑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完整体系。随着建筑大军数量的不断膨胀,国家定期不定期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等,施工企业为了生存不惜低价承揽任务,即使是优秀的施工企业效益仍然不尽理想。因此,施工企业加强物资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挖掘其管理潜在效益是迫切而必须的。

一、现代物流思想概述

(一)物质资源管理

物质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活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所需的各种物资是指企业进行生产所必需的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资;合理地组织物资的订货、采购、运输、储存、收发等工作,加速物资的流转,减少物资的损耗;监督和促进生产部门合理地、节约地使用物资;合理地回收和处理包装物及生产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

从生产的需要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出发,认真搞好物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物资是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资基础,只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不断扩大;其次,搞好物资管理工作,能够改善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加强物资信息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敏捷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现在流行的物流一词英语为Logistics,也就是后勤的意思。物流概念最早始于美国,当时的概念是指实物配送,使用PhysicalDistribution(PD)一词,是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等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后勤组织成功地将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球各地,使得美军能够实施全球化战略。战后,随着美国企业经营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实物配送(PD)物流理论已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由于Logistics被美军成功地用于全球化后勤保障,于是这种面向全球化的新的物流理论、观念被引入企业中。20世纪80年代美国及欧洲各国广泛采用Logistics理论,90年代日本也开始运用Logistics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在许多知名的跨国企业已在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组建了物流中心。

1980年,美国后勤管理协会将物流的概念定义为:“有计划地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流通活动,这种流通活动的内容包括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络、物料搬运、定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弃物处理及仓库管理”。1997年,北京“亚太国际物流会议”许多物流专家对物流概念提出了新看法,共同认为物流已不仅仅是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处理等的整个物品物理性流动过程,包括为实现这一过程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和管理活动。1998年,美国物流协会对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供应链(SupplyChain)是一个由原材料供应商、营运商、仓储商、生产企业、销售商、零售商、顾客组成的链式结构,包括物流和信息流。供应链管理理论采用系统论的观念和方法,整合整个供应链的各个部分对物流进行系统管理,提高物流流动效率降低流动成本。

二、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从思想观念上看,落后于现代化管理的理念

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一般生产企业的物资管理尚未能与物流市场有效接轨,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对第三方物流有抗拒心理。

2、从物资管理的基础上看,配套设施薄弱

由于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3、从操作实践上看,重供应、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企业领导层、生产作业层对物资部门的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一旦延误生产,物资部门要负一切责任。因此,施工物资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宁愿物资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4、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三、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企业竞争的手段,除了技术的先进性,最有效的就是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只有物流领域才是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同时,为了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企业必须具备快速高效的销售渠道和采购方式,而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仓储业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其特有的集成性和敏捷性,物流是企业经营敏捷性的重要物质保障,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些年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在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涨的有利条件下,规模得到了较大的扩张,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点多、面广、工期长、队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成本不断上升,材料费居高不下,资金周转越来越慢,部分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物资资源管理落后,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鉴于对物流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是非常适合于运用现代物流技术进行物资资源管理的,具体分析如下:

1、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建筑施工业的物资流动确定性很强,更加容易确定项目物资需求。建筑设计完成后,物资数量种类就基本确定了,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时间也基本确定了。

2、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建筑产品的需求物资类型较少,品种相对简单,使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方便。

3、建筑安装工程用的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以及使用量较大的一些大宗原材料比较容易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的稳定的供应链。

4、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物资数量大,质量多,运输成本高,库存占用资金多,合理运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易于降低运输成本和加速材料资金周转。

5、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大,合理运用当地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专业服务,有利于降低工程的间接费用。

6、建筑工程现已有很多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软件,以供应链管理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可进一步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

现代企业的走向是经济全球化和专业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专业化的第三方产品和服务。建筑企业同样也应融入这种大环境中,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长期稳定地形成供应链关系,即:供应商营运商建筑企业仓库建筑项目销售商客户,形成物流和信息流。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随着建筑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为建筑施工企业运用物流理论进行物资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从宏观战略上采取的措施

1、加强价值工程研究应用

在施工企业自身权限范围,以及合理的变更设计下,加强价值工程实践,删除冗余功能,减少材料无谓支出和浪费,同时研究新型经济实用性材料代替的可行性。

2、应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物资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3、建立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建筑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二)从微观战术上进行的考虑

1、确立科学管理理念,实施系统控制

(1)目标计划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用料计划,可运用ABC分类法、订货点(FQS)法、经济订货批量(EOQ)公式来解决。根据最终的计划,保证按品种、按规格、按质量要求。

(2)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的业务很多,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物资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二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买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个人为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物资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

(3)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施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段时间以后,都会造成部分材料、配件的积压现象。为了在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方面,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物资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发展,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2、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管理

(1)科学定位。物资工作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应当定位于保供和创效。因此,不仅要建立可靠的物资供应与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保供的目标,更要致力于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节省物资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建立有效的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创效增效的目标。

(2)科学管理。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

(3)以人为本。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现目的的中介是人。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物资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物资人员的聪明才智。要努力使物资管理人员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内供应链的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必须重视人才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式,多层次地加大对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吸纳大量有用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3、构建现代化的物资管理体系

根据建筑市场的需要,目前大中型施工企业普遍实行“集团母、子(分)公司项目施工作业队”的运行模式,与之相适应,企业的物资体系应由过去的企业各级机构层层设置物资管理机构和施工现场层层设立材料厂、库变为三级管理机构,即决策、监督、管理层(母、子/分公司物管部门)采购供应层(各项目部物管部门)耗物层(各施工队)。

4、构建物资管理现代化的监控体系

(1)强化财务对成本的控制。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知识而所限,只有依赖于信息机构和自身的阅历对审核事项做出判断,从经济内容上看,不再限于原始凭证的完备及形式上,更应转移到数量和价格的真实性。

(2)全员参与监督。物资部门要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每季度将主要采购物资张榜公告,公告内容尽可能全面、一目了然。对有疑惑的事项,职工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第3篇

CEMS理念

指导企业IT建设

经过深入的研究、并同众多国内外大客户访谈之后,联想发现,企业的IT采购和年度百分比呈下降的趋势,而且在有些市场和行业中,下降的幅度更大。同时联想认为,尽管中国企业跟国际上的优秀企业还存在一些差距,但金融危机反而拉近了国内企业跟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中国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去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为将来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取得成功打好基础。

基于目前形势,联想提出了两个针对性概念:一个是很多年前IBM提出的TCO(总体拥有成本),即IT产品采购成本、管理成本、技术支持和用户操作成本等几个方面的成本总和; 另外一个是联想近期提出的CEMS,C(Cost)指IT产品的采购成本,包含产品成本和服务成本;E(Efficiency)指企业IT系统的运行效率,包含产品自身效率和系统效率;M(Management)指IT系统的可管理性,包括部署、安装、维护、管理、监控等一系列的管理特性;S(Security)指IT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两方面。

联想认为,一个企业的TCO最终目的是希望降低整体拥有成本,这是一个结果导向的概念; 而CEMS的最终目的也是帮助客户降低拥有成本,但却更加关注过程的提高,二者是殊途同归的概念。所以,企业在IT采购的时候应该从CEMS理念出发,更加关注内部企业的成本降低、效率的提升、管理性的提高以及系统安全等方面,以此来提高企业系统的运作效率,从而降低整体拥有成本。

实现CEMS的最佳途径

联想认为,实现CEMS价值的最佳途径是DTO(按需定制),通过DTO能有效提高IT系统的运营效率与管理效率,并大幅降低运营成本。DTO是对CEMS理念的全景展示。

对于IT产品的定制,过去遵循的是按定单定制的方式,现在联想为客户提供的是按需定制的方式。联想基于对客户和企业需求的深刻洞察,整合上下游资源,对不同的行业和应用提供定制解决方案。

以DTO模式的定制化服务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基础性需求,而且将定制化带向了更深层次的应用转变: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深入的调研,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IT应用特点,为客户提供IT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造具有前瞻性的专属产品,满足客户在技术、应用、硬件等方面的需求,让客户从前台的统一部署和管理到后台的升级维护和监控都变得轻松简单。而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全面满足,有效降低了客户的总体拥有成本。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第4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进销存;离散制造业;集成信息化管理

DOIDOI:10.11907/rjdk.171445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6-0053-03

0 引言

中小型离散制造业由于其物料种类繁多、产品结构多样、生产工艺灵活等因素,采购、销售和库存等方面的信息量庞大,经营管理的结算和统计困难。普通的通用信息管理系统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管理的需要,而成熟的大型系统所需的维护、培训成本较高,令人望而却步。因此,针对企业实际业务需求,定制进销存管理系统成为了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优化管理的最佳选择。本文以武汉某燃气表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为背景,针对其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先进管理思想,构建了一套与该公司生产运营实际紧密结合的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

1 需求分析

1.1 可行性分析

集成信息化管理己经成为各行业经营管理的趋势,诸多实施案例已证明,进销存信息管理系统确实能解决“进、销、存”不同部门之间“管理难”的问题,从而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目标。本系统在开发、运营、培训和后期维护等方面的费用相对较低,且该公司己具备系统运行所需的软硬件条件。本系统开发采用WPF、C#和Entity Framework等成熟技术,相关平台功能完善,能满足中小型企业快速定制开发的需要,并且开发人员及其技术水平均能满足开发需要。综上所述,本系统目标明确,经济条件符合,技术条件成熟,且系统设计实用性强,能满足各类用户的操作需要。因此,系统的开发是切实可行的。

1.2 业务流程分析

燃气表制造企业订单需求规格多,各品种产品一次性订货数量不大,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离散型制造企业。企业采用面向订单的组织方式,即在接收到客户订单之前,已经开始生产,成品在仓库中等待订单;而当产品库存量不足(企业根据该产品销售情况自行判定)时,企业采购所需物料并组织生产[1],业务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进”业务,以计划与采购为核心。运营部综合企业生产能力及同期销售情况,制定月度、季度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产品物料清单和库存实际,生成器件申购单,作为采购依据;采购部和供应商议价、签订采购合同,即对申购进行处理;确定所采购器件无质量问题(入库)后,向供货商支付货款。

“存”业务,涵盖企业内部各种器件、半成品、成品的流转过程。零件到货后,经质检部检查,确认“质检合格”后,仓库办理入库登记(特殊品可作“未检入库”处理);生产部根据计划制定生产单;车间依照生产单、物料清单到领料仓库登记领料信息;生产完成后,车间将(半)成品、余料放入仓库,仓库登记入库、退料信息。不合格或退货品须退库返修,处理与之相似;仓库按销售合同在指定时间内发货。若因质量问题退货,则应返修后重新发货。

“销”业务,即以销售为中心。销售部查看成品库存,根据库存情况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当库存产品数量不足以满足销售需要时,可上报追加生产计划;确认客户收货且无质量问题后,销售部收取货款,否则收回退货品。

同时,该公司提供代购类产品,如大型工业用表等。此类产品需求量十分有限,因此其进销存活动以订单驱动的方式进行,即签订销售订单后再进行相关采购、库存。此类进销存活动仅涉及商品的流通,其库存管理业务更加简单,而采购、销售部分基本相同,故不展开分析。

2 系统功能设计

进销存管理的直接对象是客户订货、采购和库存部分,而其它的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计划、财务部分都与上述的订货、采购和库存部分有直接的数据交换关系[2]。根据对系统业务流程的分析及相关业务处理的核心实体,划分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具体如图2所示。

(1)划管理。用于实现主生产计划的维护,以明确计划时间内生产的成品种类、数量和技术路线,具体提供主计划的录入、修改、组合查询等功能,并能对计划的有效性、完整性进行验证。

(2)申购管理。申购是采购的依据,申购单由系统根据生产计划、临时计划和库存实际自动生成。故申购模块主要提供查询功能,并支持查询结果的Excel导出,方便采购部进行处理。

(3)合同管理。主要负责合同基本信息与合同明细的维护和查询,明确商品的种类、规格、数量、单价及到货批次和时间等。合同根据订立对象的不同,分为采购合同和销售合同,分别由采购部、销售部进行录入、修改。为保证系统一致性,已执行的合同(明细)不可更改。

(4)质检管理。主要是记录到货批次的质检结果,与采购、代工合同执行相对应,由质检部负责。为保证流程规范,质检记录不可修改,本模块仅提供录入和查询功能。

(5)库存管理。用于实现物品入库到最终发货出库的全程管理,根据管理物品的不同,分为器件、半成品、成品3个子模块。器件管理子模块除维护期间的基本信息,还负责器件入库、器件退库、器件领料、器件退料、器件代工领料、器件代工退料、器件报废、器件盘存等业务,提供相关信息的录入、查询及月度报表、在线盘存等功能。半成品、成品子模块与之基本相似,不再赘述。

(6)供应商管理。用于实现对供应商基本信息及其供货目录、报价信息,以及采购支付记录的维护。将供货商的应付账款进行立账处理,合同履行或录入支付记录后,系统自动修改应付款值,并提供支付记录查询和支付报表导出功能。

(7)客户管理。功能基本同上,故不再赘述。

(8)系统管理。包括全部系统运行相关基础信息的设置和维护,如权限管理、部门信息维护、用户管理、密码修改、数据库设置、枚举值设置等。

3 数据库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方法

本系统为企业级应用,相关业务信息较为复杂。为保证系统数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展开设计前必须明确设计方法。数据库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概念设计与物理设计。

(1)概念设计。用于表示数据及其相互联系,形成独立于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概念结构。

(2)物理设计。根据DBMS及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手段,为数据库逻辑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模型(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等)。

3.2 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

进销存业务按照一定流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起于计划拟定,终于销售回款,涉及物品包括器件、半成品、成品[3]。根据对进销存业务流程的分析,可确定其基本数据需求,将整个业务处理过程划分为计划、申购、采购、代工、质检、库存管理、销售7部分。由于离散制造业本身存在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加工过程多变、不确定性较多等特点,其“进销存”管理信息量极大。为方便描述,本文以采购合同为例进行数据库设计说明,其概念模型如图3所示。

采购合同信息主要包括供货商、签订时间、起止时间,采购物品的种类、数量、单价及执行批次信息。其中,采购明细须与供货商供货物品一致。采购是对申购的响应,每个采购明细可处理多条申购明细记录。

公司根据采购合同的执行情况分次支付货款,合同的已付款值即为各对应付款记录中的付款金额总和。付款记录录入后,相应供货商进行分账信息、合同信息更新。

3.3 系统数据库物理设计

进销存业务中的合同包括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和代工合同,将各类合同合并为同一实体,以枚举类“合同类型”(ContractKind)进行区分:1表示器件采购合同,2表示成品采购合同,3表示代工合同,4表示销售合同。合同表设计如表1所示。

每个合同包含多个合同明细和批次,每个批次包含多个批次明细,对应唯一合同明细。而合同明细、批次明细与具体采购(或代工、销售)物品采用弱关联实现,即根据“物品类别”(StorageState)不同,“物品编号”(ItemSID)引用自不同的表,具体为:1表示器件,ItemSID引用自器件表;2表示半成品,ItemSID引用自半成品表;3表示成品,ItemSID引用自成品表。须注意合同类型及合同明细的一致性,且为保证合同明细的不重复性,规定由合同编号(ContractSID)、物品类别(StorageState)、物品编号(ItemSID)可唯一确定一条合同明细记录。具体物理设计见表2~表4。

4 系统实现

4.1 技术路线

本项目属于中小型企业应用开发,综合考虑系统的开发周期适用范围,确定了系统的开发总体路线――选择开发周期较短的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则选用具有高实用性、可伸缩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的SQL Server 2008,主要应用WPF和Entity Framework框架。

(1)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是微软推出的基于Windows Vista的用户界面框架,属于NET Framework 3.0的一部分。它具有业务逻辑与UI彻底分离、展示效果绚丽、“属性驱动”触发更加灵活和支持自定绘制等优点。

(2) Entity Framework是微软以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对象关系对应(O/R Mapping)解决方案,其设计在保留了高扩展性的同时,映射定义灵活。使用Entity Framework可以充分定义与数据库表映射的实体,而操作实体与数据库表映射及相关修改工作在运行时可自动完成,无须开发人员手工写入映射代码,从而大大减少开发人员对数据库的直接操作。

4.2 系统体系结构

本系统采用基于C/S的三层结构:①表示层。实现用户的交互界面内容,包括数据显示、信息提示及导航页面等,显示内容包括企业共享信息、部门内部信息;②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进行处理[21],包括整个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涵盖采购、销售、库存和生产管理各个方面;③数据访问层。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服务。

5 结语

本系统试运行结果证明,本文设计的燃气表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满足该公司高效、科学、规范的现代信息化管理需要,也进一步证明了离散制造型企业使用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该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加强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保证了信息的及时传输与反馈,降低了运营成本,达到了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瑶.中小型企业ERP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2]张军宇.基于AJAX的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3]赵荣.基于开发平台的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过程研究[D].大B:大连理工大学,2012.

[4]陈黎夫.Microsoft .Net企业级应用架构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5]张晗雨.WPF全视角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第5篇

【关键词】物资管理,物资计划,物资储备

一、物资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物资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的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企业的物资供应链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市场异常活跃的今天,物资管理已不能用“计划”、“配额”、“定量”等几个简单概念进行诠释。

二、我国企业物资管理的发展

我国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在企业物资的计划、采购、使用、储备等管理环节上取得了诸多进展和成果。

1、物资计划的编制

物资计划的编制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首要环节。物资计划是企业进行订货采购工作和组织企业内部物资供应工作的依据。目前,综合物资、生产、财务等各部门的信息进行物资计划编制,由物资部门监督计划落实的物资计划管理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企业物资计划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进行物资计划编制,可以使计划更精准、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在计划制订之初,物资部门组织人员对物资市场进行调研,深入了解物资行情,掌握第一手的价格资讯;生产部门则根据生产能力、预期产量、用户需求、发展储备等因素,估算所需物资的数量、种类,提报物资需求清单;财务部门则负责提供流动资金的详细信息,以资金净流量约束物资计划的规模。企业在通过计算机系统综合处理各部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企业的物资采购、使用、储藏等行为,编制科学、合理的物资计划。而且,计划制订之后,由物资部门担负计划落实及监督的任务,通过定期的物资供应例会等形式,对物资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物资采购

物资采购是企业资金支出的关口,能不能把好这个关口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为此,实行比价、限价和定价采购制度为核心的物资采购管理便成为当前企业物资采购的主流模式。

比价采购,指的是在采购物资过程中实行的一种以综合比对为主要手段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其中,物资的供应质量和价格、采购的中间费用、售后服务、供货商的信誉及货款的承付方式等是采购对比的要素。简单而言,就是“同种物资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样价格比服务,同等服务比信誉,先比后买”,其实质就是通过对各要素进行综合比对,实现“物美价廉”的目标。

限价采购和定价采购是比价采购的一种延伸,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当企业采购的物资品种繁杂、零星采购次数频繁、物资采购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情况下,可以由企业物资部门在深入调查物资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拟定和公布企业所能接受的物资价格上限或具体数额,实行限价采购或定价采购。

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加上严格的物资采购过程控制,可以使企业有效节省开支,为赢取更丰厚的利润打下坚实基础。随着比价采购、限价采购、定价采购等采购方式的普及。

3、物资使用

物资使用主要是指物资的配送及消耗。现代企业物资使用管理,重点突出了配送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和物资消耗的控制力度。统一进货、集中存放、定点发放材料的配送方式,在过去被大部分企业所认可,相信很多企业对材料员到库房排队领料的场面都不会陌生。这种管理模式由于缺少弹性,在材料搬运、等待领料等环节造成了许多浪费。今天,企业的物资配送更趋向灵活,“即时配送”、“准时配送”、“变领料为送料”等新方式、新观念逐渐被企业所接受。比如,有些施工企业就很善于使用“多批次、少批量”的配送方式,根据各施工阶段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计划,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配送效率。事实上,在配送方式的选择上并没有固定的规则,企业要遵循的是方便、高效的原则,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最适合于本企业的物资配送计划。

4、物资储备

现代物资储备管理要求企业在满足现实生产需求和扩大再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在计划经济年代,“物资储备越多越好” 的观念曾经占据物资储备管理的主流地位,很多企业简单地将“生产能力”和“仓储量”画上等号。在物资相对紧缺的计划经济时期,充足的物资储备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企业发现,生产物资的积压使企业承担了巨额的仓储费用,而且无限量地购买物资使企业的资金周转日益艰难,超额的物资储备让众多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现代企业的物资储备管理模式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因为它是以调整企业库存结构、盘活超储(积压)物资、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储备资金占用为主线,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长线物资、产销平衡物资、紧俏物资实行物资分类管理,对供应充足、可即时购买的长线物资原则上不储存,对产销平衡物资通过合理安排进货时间实现不储存,而对于进货相对困难的紧俏物资则要备有一定的储存量;

第二,对物资储备量实施实时监控,及时将储备情况向管理层上报,预防超储现象的发生;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第6篇

(一)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见于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的代表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他在该书中首次将风险分析的思想引入企业经营研究中,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从此之后,国外学者对风险管理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1、国外风险管理基本发展。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美国企业开始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机制来保护资本。1929~1933年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促进了风险的发展。20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产生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思。1931年美国设立企业经营者协会(AMA),开展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和咨询活动。风险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1950年加拉格尔的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

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风险管理问题。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出版的《企业的风险管理》及1964年威廉斯和汉斯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来研究风险管理,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1980年美国成立了风险分析协会,这标志着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九十年代后,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在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得比较广泛和深入,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中。这些风险分析模型将风险识别与评价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期当中,体现了动态风险分析的特点,是风险分析观念上的一大飞跃。

2、风险的分类

(1)损失不确定说。美国学者George E Rejda在《保险原理》中指出:风险是关于损失的不确定性。

(2)损失可能说。美国学者海尼斯指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负担。

(3)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变动说。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时期内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变动。威廉姆斯和汉斯提出:风险是在给定条件下,特定时间内所可能发生的可能结果的变动。变动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4)风险主观说。米歇尔·科罗赫等人强调的是“损失”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风险是主观的、个人心理上的一种观念,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认识。认为风险的定义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估计,不能以客观的尺度予以衡量。

(二)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段开龄教授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努力推动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应用,1985年6月发表了《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教育》的专题报告。1988年在上海财经大学系统讲授风险管理及保险学课程,努力将这门课程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之后,便有更多的学者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并有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1、风险的概念及特点。卢有杰、卢家仪对风险的定义是: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

刘均通过对前人有关风险的概念和含义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以下有关风险的特征:风险具有客观性,风险具有个体上的偶然性和总体上的必然性,风险具有损失性,风险具有普遍性,风险具有可变性。

2、风险管理体系。许苹认为风险预警体系应包括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模型和预警界限。

张克友指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系统、预测系统、预测指标体系、预测准则、预测对策系统构成。

廖颖林从管理工作流程的角度认为风险体系由风险信息来源、风险信息指标体系、风险组织体系和风险预警法规体系四部分组成。

杨乃定教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为风险体系结构应该由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系统方法及企业风险信息有机结合而成。

3、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概率以及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的评价的研究,它是在风险因素以及风险指标体系被确立以后又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国内外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灰色理论、修正Z值风险模型、主成分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综合功效系数法等等,这些方法也被大量地运用到了风险的评价当中。

黄崇福等、徐颖、沈国柱分别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进行了评评价。

鲁耀武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采购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了评价。

王福秋通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供应商风险因素进行评价。

肖美丹利用多层灰色理论对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风险进行了评估。

二、采购风险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采购风险研究现状。早在1980年,Spekman和Hill基于当时产业与经济发展状况,建议企业管理者应该采取一套有效的策略经营模式以应对采购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1982年,Valla指出,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风险,采购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会因供应商和采购商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必定会影响到彼此长期的合作关系。

为了提升企业的采购管理能力并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Leenders和Fraron提出了五项主要的采购策略:供应的保证、供应的维持、成本的减少、环境的变迁及竞争的优势。

Alberto Sardinha(2008)基于2007年采购的挑战,设计了用于长期柔性合同的粘结力的供应链环境下,对为均衡风险的混合采购行为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彼得·贝利提出了采购风险管理的宏观方法:明确采购目的、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保证金制度、建立采购监督管理制度。

(二)国内采购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采购风险的识别。张明霞将对风险的研究带入企业物资采购中,并指出了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分为外因型风险和内因型风险。外因型风险包括意外风险、价格风险、采购质量风险、技术进步风险。内因型风险包括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存量风险、责任风险。

刘彬、万薇薇识别出采购风险主要分为采购内部风险(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库存风险、责任风险)和采购外部风险(合同欺诈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技术进步风险、意外风险)。

吴新宇认为采购风险可以分为采购提前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采购合同风险。应做好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供应商战略合作、采购数量分配、利用VaR方法做好汇率变化的走势预测,规范采购合同文本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黄荣文认为采购风险可以分为国家性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合同欺诈风险、运输欺诈风险等,需要利用相应的预测和评估国际贸易风险的方法来降低风险。

詹正华、刘诗宇指出非金融企业主要面临六类风险:环境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危害性风险。

谢玉文研究了油田风险的识别,指出了风险识别的重要性和原则,以及风险识别的四种方法:风险清单分析法、风险源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财务报表分析法。

2、采购风险评估。佘廉对企业采购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从交货风险、市场风险、供应商资信风险、人员素质风险及财务风险五个角度入手建立了企业采购风险指标体系。

侯丽英在分析原料采购价格风险的基础上,介绍了金融风险评价工具中的VaR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企业采购中价格波动风险的定量分析,为科学地规避材料价格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万晓、闫琳提出了将风险值VaR方法引入采购风险测量过程,利用VaR方法中的Risk Metrics模型对价格收益率序列方差进行拟合,建立采购风险度量模型。

陈艳提出了用VaR模型对国际采购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并引入期货合约以降低国际采购风险,为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决策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

蒋望东提出了使用CVaR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采购过程中的基于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行量化,为有效控制采购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高建伟以采购风险评价的一般分析为基础,将风险矩阵引入企业采购风险评估中,对企业的采购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为企业采购提供了一种结构性风险评估方法。

3、采购风险应对。刘彬、万薇薇以电力建设企业为例,识别出电力建设企业采购过程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采购风险防范措施和采购风险应对策略。

孙智亮提出了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的六项措施:强化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强化对物资需求和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对物资采购招标与签约的监督;对物资采购合同台账;合同汇总及信息反馈的管理;对物资采购合同执行中的监督管理;对物资采购绩效的审计考核。

雷辉提出了采购风险的三种管理方法:目标导向管理方法、行为导向管理方法、缓冲导向管理方法。

金涛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对策:加强计划管理、集中招标、加强供应渠道管理、完善合同审查制度。

季辉提出了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审计对策:建立与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加强对物资采购招标与签约监督;加强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张丹认为物资采购长期以来未能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然而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相关环节。物资采购中会面对一系列的风险,企业有必要提升自身的采购水平,做好保障工作,降低采购风险。他通过对物资采购相关理念的概述,综合探讨了做好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的保障,以及做好物资采购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措施。

王明玉、许道云分析了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风险产生的环境背景,以及主要来源,并探讨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

三、研究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在的风险管理研究理论,理论的东西多,基于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文献少;基于定性的分析多,定量的分析少。虽然在文献中有一些对于企业风险定量关系的研究,但是对于企业在实践管理过程中企业采购控制风险的实践研究还是一个空白。另一方面,现在国内企业的采购管理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但许多企业的风险管理只是基于企业本身日常工作的实践经验。在国内市场日趋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风险误判。在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以后才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因此,企业有必要将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融合起来,并建立符合企业本身发展的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Haynes.Risk as an Economic Factor.Vew York:PENGUIN,1985.

[2]Williams Arther,Heins Richard M.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Toronto:McClelland and Stewart,1980.

[3]Michel Crouhy.Risk Management.New York:McGraw-Hill,2000.

[4]卢有杰,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刘钧.风险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许苹.试论医疗风险预警体系构建[J].现代预防医学,2007.2.

[7]张克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财务经济,2007.6.

[8]廖颖林.如何构建上海失业预警体系的思考[J].上海综合经济,2002.4.

[9]杨乃定.企业集成风险竹理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5.

[10]黄崇福,张俊香,刘静.模糊信息化处理技术应用简介[J].信息与控制,2004.2.

[11]黄崇福,工家鼎.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5.2.

[12]徐颖.风险决策的模糊数学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1995.4.

[13]沈国柱.风险模糊分析法[J].系统工程电子技术,2000.10.

[14]鲁耀武,文家新.采购评标中评分层次分析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10.

[15]工福秋.大规模定制下供应商评价体系构建与管理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5.9.

[16]肖美丹,李从东.零售企业顾客满意的风险评价与预[J].工业工程,2007.7.

[17]Chang DY.Theory and methodology:application of the extent analysis method on fuzzy AHP[J].Eur Oper Res,1996.95.

[18]Carlo Acerbi,Claudio Nordio,Carlo Sirtori.Expected shortfall as a tool for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2001.2.

[19]翟源景.装备紧急采购的关键环节[N].北京: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0]Alberto Sardinha.The,2007 procurement challenge:A competition to evaluate mixed procurement strategies[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llications,2008.9.

[21]张明霞.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类型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4.

[22]刘彬,万薇薇.电力建设企业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J].电力建设,2007.2.

[23]吴新宇.全球采购战略和风险规[D].复旦大学,2001.

[24]黄荣文.国际贸易风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

[25]詹正华,刘诗宇.非金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J].企业管理,2007.9.

[26]谢玉文.关于油田风险识别的实践与思考[N].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1.

[27]佘廉,杨毅群.企业采购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决策,2003.11.

[28]侯丽英.VaR风险控制在采购策略研究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4.5.

[29]万晓,闰琳.基于VaR的采购风险度量模型[J].物流技术,2007.1.

[30]陈艳.国际采购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7.

[31]蒋望东.采购风险管理的一种新方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

[32]高建伟,贺升才.基于风险矩阵的企业采购风险评估[J].物流科技,2008.7.

[33]孙智亮.谈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管理[J].煤炭企业管理,2005.10.

[34]雷辉.浅谈企业采购风险管理方法[J].企业家天地,2006.10.

[35]金涛.浅议工程建设项目中物资采购管理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重庆建筑,2005.7.

[36]季辉.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审计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5.7.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第7篇

关键词:协同管理 供应链 采购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一些顶级公司在采购工作中通常都是通过不同的协同管理方式来进行工作的,同时按照其采购和合作强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工作体系,进而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流程来加以总结和完善,性形成系统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协同采购作为供应链环境下产生的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指导、以计算机平台为支撑的综合性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在应用中以其经济效益好、工作速度快的优势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话题。

一、采购供应链概述

新世纪以来,很多公司和企业在工作中都是采用电子采购为主的管理模式,并呈现出大张旗鼓的发展趋势。这种供应链采购模式的应用已是相关企业经营工作中采用的重点采购方式,也是将其作为新的供应链模式的主要环节。但是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千万要将新技术和战略的定位区别开来,从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技术流程和标准,使得企业能够将各种新危机提前解决和优化。

1.采购概念。采购主要指的是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中为了实现销售目标,在充分了解市场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自身经营能力,以企业经营手段和方法为基础采取的一项经营活动,这种经营体制在应用中主要是以合法的管理策略为基础,进而取得销售目标的一个综合性活动模式,其采购成本是商品的成本与采购过程中所花费的各项费用之和也被人们称之为采购消费,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依据。因此,在目前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提高采购优势,继而达到企业经营效益要求。

2.供应链概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发展趋势下使得传统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出现了一种系统化的变化,也使得整个企业经营流程呈现出相应的改善现象。基于这种社会发展现状,在经营活动中实现供应链是的管理已成为整个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核心环节,也是保障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所谓的供应链主要是通过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平台,围绕着企业经营、管理要求对信息、物质和资金流动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整个企业经营生产能够达到系统化的管理控制模式,是通过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生产成本和销售等多个环节构成的一套网链结构的管理流程和方式。

二、采购供应链中协同管理研究

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使得社会经济体制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发展趋势,同时知识也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基础资源。在这种社会发展基础上,以经济、技术、资源和顾客需求为主要变化的经济体制变动越来越大,企业面对的竞争也日益严峻,因此在工作中做好采购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这也是基于顾客对于各种产品的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及时性要求的主要体现。

1.协同管理分析

采购在整个供应链中是一个基础性环节,也是整个工作体系中的开头环节和模式。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当代企业在生产中对于采购功能的需求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成本控制、各种产品的质量控制、产品功能开发和物料供应等多个环节之中,这也就促使了管理工作中需要实现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历程和措施,使协同管理的供应链应用而生,成为社会各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主要环节。

2.协同管理内容

采购供应链中的协同管理主要指的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利用企业生产中拥有的各种先进设备、技术和仪器为主要的产品结构体系,从而使得整个管理措施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流程。在协同管理工作中,其工作流程是从产品的供应、物流运输、服务商等多个环节进行的,根据这诸多环节的发展流程加以总结,从而促使供应链成为一套动态化、系统化、全面化、虚拟化的管理模式,更是全球化发展的综合性方向体系之一。介时至今日的社会发展中,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流程,是通过在工作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平台建设和建立一个全面、扎实的业务流程,并且在一方面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企业内部管理措施,并且在管理工作中实现了一种信息化、综合化和全面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使得整个管理工作中各种质量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完善。这种管理模式是通过实现企业内部信息采集和集成化处理为主的,也是目前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环节。

3.主要的管理模式

(1)战略伙伴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与少数战略供应伙伴的多层次的深度合作。很多时候,战略伙伴模式适用于涉及专利技术的单一资源关系。由于合作双方投资额巨大,导致转型成本高昂。

(2)重要伙伴模式

这一模式适用于与几家供应伙伴的中等水平的合作,包括在业务和IT基础设施方面的适度投资。持续地对合作伙伴进行评估,并将其与市场上可替代的其他供应商进行比较,共同投资决策注重在合作关系的短期效益。

(3)大众市场模式

大众市场模式将成本作为合作中的最重要因素。采用这一模式的公司拥有很个供应商选择,合作的深度非常有限。关键的问题是力求获得物料和交易成本最小,同时在合作关系支持流程和基础设施方面无需大量投资。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第8篇

关键词:网上商城;系统设计; Java;JSP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深入发展到各行业内部,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触及互联网,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元素的重要分支,其也以前所未有的属性吸引了传统行业的眼光。据《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统计数据报告,在未来5-10年时间里,我国电子商务整体水平将有望继续高速发展并有望领先世界。

作为一个购物网站,除了安全性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性能的优化了。本网站采用原生的Servlet+Jsp设计,没有用SSH或者SSM等带有缓存或者具有数据库到JavaBean实体映射的框架,会造成额外的数据操作从而影响性能。采用MVC设计模式可以便于维护,而用JDBC可以更灵活的去操作数据库,不会有额外开销。

1数据库设计

1.1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就是对信息世界进行建模,常用的概念模型是E-R模型图。方法是先画出组织的局部E-R图,然后将其合并,在此基础进行优化和美化。概念数据模型,主要在系统开发的数据库设计阶段使用,是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利用实体关系图来实现.它描述系统中的各个实体以及相关实体之间的关系,是系统特性和静态描述。数据字典也将是系统进一步开发的基础。

图1是用户实体图,图2是商品实体图,图3是类型实体图,图4是购物实体图。

1.2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所得到的概念模型转换为具体DBMS所能支持的数据模型(即逻辑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

下面是omg购物商城的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a)用户表(用户编号,用户名,用户密码)

b)商品表(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商品价格,商品类型,商品信息一,商品信息二,商品支持,商品服务,描述,类型编号)

c)类型表(类型编号,类型目录,大类型类别,具体类型)

d)购物表(购物编号,用户编号,商品编号,商品数量)

1.3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是对已经确定的逻辑数据结构,利用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方法、技术,以较优的数据存储结构、数据存取路径、合理的数据存放位置以及存储分配,设计出一个高效的、可以实现的物理数据结构。

本数据库名为utopia,包含四张表(用户表、商品表、类型表、购物表)和一个视图。

2.模块设计

网上购物商城面向两种顾客,一种是未注册的普通顾客,一种是已注册的会员。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

2.1模块功能结构表

下面是模块功能结构表,如表格4-5所示。

1)能够浏览首页,首页的商品需要动态加载。

2)能够模糊查询商品

3)能够根据分类查看商品列表

4)能够注册用户,需要有脚本和异步验证。

2.3已注册用户功能

1)拥有未注册用户的所有功能。

2)能够把商品加入购物车,并且查看购物车,需要验证是否登录。

3)能够登录,登录有脚本验证,登录后可以修改自己的信息。

4)能够结算,删除购物车中的商品,有脚本和异步发送数据,同时需要验证是否登录,防止通过用户输入url造成安全隐患。

2.4管理员用户功能

1)拥有未注册用户的所有功能。

2)拥有管理用户的功能。

3)能够对商品进行管理,比如商品上架,商品下架。

4)能够进行结算功能,结算卖出商品与入库商品。

5)对物流能进行管理。

6)能够接收用户的留言,对商城进行一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