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0 14:58:31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第1篇

摘 要: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文化是对心理素质教育认识的深化,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心理文化素质培养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探索了加强大学生心理文化素质的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文化素质 培养目标 培养途径与方式

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文化是对心理素质教育认识的深化,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文化素质,采取何种方法和途径培养良好的心理文化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思考和探索的关键问题。

校园心理文化是指沉淀于师生员工思想中深层次的体现学校特色的,用以维系优良校风、学风和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的总和。心理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品质,心理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心理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构建和谐的校园心理文化,是净化信息化环境的重要要素

互联网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构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环境。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极大地促进社会发展,又可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心理文化,能够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层面,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成为网络健康发展的支撑力量,形成净化信息化环境的重要要素。

2、心理文化素质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当代大学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他们面临社会、经济、文化的复杂环境,面临人才管理与就业等的竞争和压力;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社会心态、心理承受力和人际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心理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心理矛盾加剧,不可避免地会积聚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要以心理文化的透视和分析作为探究大学生心理的依据,对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恋爱、就业等实际心理状况深入研究分析,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多渠道地进行心理文化素质培养,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心理文化思维方式,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文化思维方式是前提。要运用心理文化思维方式对德育对象进行剖析和透视,追根朔源在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因素,抓住问题关键,寻找疗救药方。心理文化思维方式是对德育教育的认识深化和思路拓展,已经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4、心理文化的实际应用,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功能

心理文化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主体的思维创造活动。心理文化主要是通过主体性影响思维创造过程,具体表现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上。主体自主性是创新思维发生的前提条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思维创新的关键。心理文化与思维创新的关系说到底是人才培养问题,心理文化课题的研究要与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改革与实践结合,将心理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发挥心理文化的实际应用价值,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思维和创新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职业关键能力,为培养新形势下的应用型人才发挥重要功能。

二、大学生心理文化素质培养目标探索

1、思维目标

即培养学生维系优良校风、学风和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心理文化思维方式,使心理文化思维方式转化为学生相对稳固的思维定式,浸透于文化深层结构,影响和优化学生的认识活动,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此开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人性化学生管理及学科教学的新思路、新领域、新方法。

2、环境目标

即培养和形成学校成员具有特色、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的一种群体心理文化。其重要目标就是建设具有特色鲜明的良好校风,构建优质的校园心理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大学生对心理文化的认知度和感染度,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创造生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精神风貌。

3、价值目标

即培养学生的心理文化价值观。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现自我、释放自我的机会,帮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识和实现自我价值,让他们觉得学校是美好的、班级是快乐的、自己是有价值的,建立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实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化与形成。

4、发展目标

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富有韧性、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基本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重点是学会学习生活、人际交流、择业就业、社会适应及调节情绪等方面的常识。

三、大学生心理文化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1、构建和谐的校园心理文化环境

(1)创设优美和谐的校园物质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环境,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校园的物质环境应是动感人文的活动空间、和谐亲切的交往空间以及自然、环保、享受的生态空间。高校应规划以开放、自由、人文为核心理念的特色化的校园人文环境;创设以前瞻、科技、效率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化的校园学习环境;营造以安全、舒适、便捷为核心理念的人性化的校园生活环境;构建以“融入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为核心理念的生态化校园自然环境。

(2)营造和谐关爱的师生关系。和谐关爱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应以禀承真爱与真诚为原则,努力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和谐融洽的心理文化环境,使生活其中的师生以尊重和关怀真诚对待,让学生因为受到适宜的关怀与照顾,具有归属感与幸福感。要注重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师生间相互欣赏、接纳与肯定,强化师生间平等合作,尊重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共同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3)创设多元化、开放性的校园活动中心。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有利条件,挖掘潜力,创造适宜的环境,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可供自由选择的开放性的校园活动中心,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探索和实践,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心理文化活动,开发自身潜能,营造乐观向上的心理文化氛围。可利用各种媒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文化知识的宣传;举办各种比赛、开展活动、编导心理情景剧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组织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春游等,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文化品质。

2、构建和完善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发挥心理中心、心理辅导教师、班级心理委员三级体系的作用,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对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关注;多方面、多渠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文化意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2)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使学生系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文化知识。通过学习应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式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心理冲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人际交往、自我认知、情绪调控、恋爱等方面的问题,可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文化认知水平。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心理咨询机构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解决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普测和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3、发挥党团组织、学管部门、学生社团的作用

(1)发挥党团组织、学管部门和学生社团的作用,让心理文化素质培养进社团、进班级、渗透学生管理,通过感染、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调适功能,改变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文化素质。要多渠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中逐渐了解国情、社会和他人,逐渐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确立心理文化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识和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发挥学生社团的朋辈辅导作用。一般来讲,学生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扰,往往最先不是想到去和老师说,也不是去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而是愿意与同学、朋友倾诉。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的作用,让他们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辅导的方式方法,在同学遇到心理困扰时,通过平时聊天等交流方式给予朋辈之间的帮助,会更直接,更及时,更方便,有时甚至更有效。

4、转变教学理念,让心理文化进课堂

(1)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心理文化素质。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心理文化营造和谐愉快、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心理文化思维方式影响和优化学生的认识活动,体会学生个人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实践,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和肯定、激励和提高,强化健康向上的心理文化素质和克服挫折的方法及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学科设置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在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进行自我调适;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开展自我拓展训练,让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接纳,增强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开设《幸福心理学》,用积极的心理学理论,帮助大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挫折中成长,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富有韧性、富有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5、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心理素质 培养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剧增。从2000―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增长6倍,增长率是500%。2010年总共有63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却总是招不到理想的人才,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源之一就是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不够强,满足不了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开展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它有利于高校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加强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这方面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成才立业,实现成功就业。

职业心理素质是人的一般心理素质在个体的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职业心理素质结构概括为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个体的职业意识,主要包括职业需要与动机、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成分;二是职业技能,包括知识系统和技能结构等组成部分。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指认知、意志态度等方面的素质(非智力因素)。目前企业等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选拔人才时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职业能力。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把非智力型职业心理素质作为招聘选才的重要标准。例如,日本索尼公司在选择员工时注重五大标准中的要求之一就是:员工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与个人能力相比,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受重视。

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毕业生,除了要求具备扎实的基本专业知识外,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企业在面试的时候都会作为重要的方面进行考察。对于专业特征不明显的毕业生,像营销类的人才,主要是考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单位,在招聘中,尤其注重应聘人员的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在工作中互相协作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心理素质

(一)综合权衡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企业文化。

(二)应变能力差。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不能够根据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灵活对待工作,非常程式化,不灵活,不善创新。

(三)思维方式过于理论化。在思维方式上,理论化特点明显,且常常带个人专业的思维习惯,缺少现实性,常常招致失败或导致冲突。

(四)工作缺乏主动性。工作任务不能主动承担,与企业中不少岗位职责要求相比,目标任务相对笼统而模糊,需要员工根据职位的要求,主动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开拓解决,而非消极被动地等待。

(五)不注意批评方式。在向别人提出批评时,不够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致使良好的建议往往不能被别人心悦诚服的接受。

(六)竞争心理过度。看重个人自身的实力的提高,与同事和外界交流少,把竞争绝对化,只有竞争没有合作,不会合作。

(七)缺少与他人的情感沟通。仅仅关心工作,对工作之外的人或事一概不关心,与同事缺乏情感沟通,个人缺乏归属感,组织凝聚力不强。

(八)主角意识过强。在工作中只想当主角不愿当配角,结果是为争当主角而产生内耗,发生矛盾。不仅主角当不了,而且目标任务无法完成。

(九)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

(十)进取精神缺失。大学生们热衷于到沿海发达地区,到大城市,到外资与合资企业中去,不太愿意问津不发达地区,不太愿意问津清贫的职业。如果大学毕业生把期望值下调,面向中小城市,面向农村,面向生产第一线,面向基层,定能避免求职不断碰壁的情况,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十一)专业思想不牢固,职业意向不专一。许多大学生“考证”时,看重的是证书的市场效应,只是为了增加竞争的筹码和被录用的机会。有些去考证的学生全然不顾考证是否影响正常学业,是否有利于构造个人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完善。

二、重点培养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具体要从积极心态、抗挫折能力、健全人格、交流能力、成功心理五个方面培养。

(一)培养积极心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通过控制情绪可以改变生活,情绪时时处处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心态中,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效果。培养良好心态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悦纳自己。自己接受先天的不足(如容貌不佳等),发展自己的潜力,欣赏自己的优点,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2.克服消极情绪。能够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称为“情商”,在心理素质中比智商更起决定作用。

(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挫折,在做错事被批评或谴责中能保持正常的心态,认真地分析对待所有的事情,对于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大有益处。

1.要敢于接受磨难。自古雄才多磨难,遭受挫折虽然使人感到烦恼、痛苦,但是它也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促使人努力去改变境遇,在克服挫折中磨练意志和性格。

2.注重及时调整目标。要为自己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但因为不够科学或情况的变化而脱离实际,导致难以实现的目标,使自己心理上感到受到了挫折,就要及时调整目标,高了要降下来再分段实施,偏了要正过来,再去努力。

3.学会释放正负能量。受到了赞扬和表彰等产生的是正能量,能使人心情愉悦,增强信心;而工作有损失,实验遭遇到失败,挨了批评或处分等时,产生的则是负能量,会使人感到急躁或郁闷。对于负能量要想办法释放出来。总之,以使自己轻松快乐起来为目的,但要注意时间、场合和地点,不能有破坏性的行为和造成不良的影响。

4.学会心理升华。心理升华能使感情和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当一个人受到某种挫折时,从情感和需要上升华,能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催人上进,促使人走向成功。

5.学会自我安慰。当遇到挫折时,需要有“先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以解脱或减轻自己的烦恼,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6.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论是成功或失败,都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特别是个人的一些利益。

7.学会自我反省。当遇到挫折时,冷静客观地反思,敢于肯定自己的成绩,也敢于批评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不足,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三)健全人格的塑造

健全人格是建立在个人对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的。可以说,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决定着他的适应社会能力,是职业心理素质最重要的综合标志。

1.要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2.要主动参与社会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对培养人的健康心理,提高多方面的职业素质水平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要正确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要客观评价,既知道长处要发扬,也知道短处要设法避短。

4.要有自信心。自信是职业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没有自信将一事无成。

5.要学会超越孤独。大学生必须学会把自己从孤独中解放出来,融入到开放的气氛中去,用真诚和热情去与人交往,去关心外界的事物。

(四)交往能力的培养

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职业心理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1.要有积极交往的意识。包括群众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等。

2.要有良好的交往道德。包括为人善良、正直、真诚、负责、守信、重感情、重友谊、自尊自重、互相帮助等。

3.要掌握交往的要领。如会赞美别人、能宽容大度、会说服别人、会尊重别人、会拒绝议论涉及隐私方面的问题等。

4.要有人际适应能力。包括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爱好、不同能力的人交往的能力;逐步学会积极适应不同的人际环境,既不孤傲清高,又不随波逐流。

(五)成功心理的培养

在人的职业生涯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要认识到失败者不是因为摔倒而失败,而是因为摔倒不再爬起来才失败。

1.要有追求成功的心理。需求心理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如果只希望成功而不去努力追求,成功还是渺茫的。

2.要有敢为心理。要成功必须敢为,要主动地培养自己敢做敢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耐力和坚忍不拔的进取心。

3.要有成功的进取心理。不甘落后,争求上进,合理竞争,力求取胜是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特征。

4.要有成功的自信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确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并努力为之坚持不懈的奋斗直到成功。

5.要有成功的创造性思维。成功的核心在于创造性思维,其关键是创造性突破,而不是过去的重复和再现。要培养学生敢于突发奇想,打破常规,主动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参考文献:

[1]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2]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4).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途径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1心理素质的含义、特征

1.1关于心理素质,学者们有着不同的意见

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邢根溪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刘岸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它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品质和能力等心理因素的总和。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1.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的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2)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感情、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3)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入心理素质之列。(4)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2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思维最为活跃、最具有朝气的群体之一。但是由于受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集中在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焦虑、强迫、精神症状等方面。许多新生存在适应不良等问题,毕业生在庞大的就业、爱情去留等压力下,也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症状;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由于经济和精神压力而出现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障碍等。诸多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之一。

3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3.1采用渗透的方法

高校应当把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能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挖掘人格中的要素,结合教学环节进行心理教育。只有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开展,取得有效的成绩。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3.2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并由专门的心理老师为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得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摆脱心理压力和障碍,改变认知行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热线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

3.3要认清自我,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

所谓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其主要表现在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独立性与自制力等方面。自我意识是心理素质整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3.4在实践中强化心理训练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生存环境是影响和制约人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应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并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生活中,增强社会经验,提高自我的能力;多了解社会生活的艰难和辛苦,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生活的承受能力。同时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际观打下基础。

总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化的过程,必须树立教育管理的新思路,逐步探索,祝福完善。

参考文献

[1] 郭晓飞.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绍兴文理学院报,1998.12.

[2] 李有华.搞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12.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抗挫折心理素质 培养对策

[作者简介]张骞(1982- ),男,四川德阳人,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党支部书记,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重庆 401147)唐继红(1968- ),男,重庆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重庆 400037)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0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QNJY19)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83-02

研究表明,大学阶段(19~23岁左右)是“心理断乳期”“危机期”“矛盾期”和“狂飙期”,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应切实加强挫折教育。对正处于走向心理成熟的大学生,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曲折、坎坷,有些学生产生了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甚至引发精神失常、自虐和自杀等恶性事件。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受挫状况不容乐观,引发了生理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人际适应等问题。对全体大学生而言,承受挫折是他们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经历,抗挫折心理素质是他们的基本素质。鉴于此,加强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对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研究的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40年代初,有关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研究最早始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培养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美国通过“合力整合”模式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自立精神;英国依托证书制度体系实现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致力于将挫折教育纳入正式的教育教学计划;德国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应对面临的重大挫折,并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法国采取教育界与企业界的教育合力构筑大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模式;日本将野外文化教育和挫折教育一并列入大学生教育教学体系中,提升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国外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研究主要包括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根源、抗挫折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抗挫折心理训练的教育策略、挫折应对的保障系统等。由此可见,国外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体系已相对成熟,以制度形式规范了大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

2.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既是传统应试教育长期忽视的内容,又是当前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热点。综观我国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其研究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抗挫折心理训练模式,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传统高等教育的重点主要是知识教育(如学科教学、技能训练)、规范教育(德育、法纪、观念),对非智力因素(如心理素质、兴趣、价值观、人格)的探究较少,这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功效的力度和范围。挫折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心理基础。令人欣慰的是,挫折教育已受到我国教育界高度重视,并已在各高校蓬勃开展、方兴未艾。国家先后出台了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若干文件,如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各普通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挫折承受力。”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教育者应培养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上述文件,为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为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对策探讨

1.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引起大学生适应性困难,不是冲突、应激和挫折本身,而是当事人对它们的认知及应对策略。科学的挫折人生观并不是教育个体如何去回避困难,而是让个体树立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在抵抗挫折中促进心理健康成长。在实践中,教育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需要做到: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辩证的挫折观。教育者要让每位大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将挫折视为人生经历中的一大财富,视为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源和推进器,有意识地利用挫折磨砺其意志,提高抗挫折心理素质。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随时可能遭遇挫折和不幸,这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挫折又可以被利用和转化,可以造就人才,即“挫折就是存折,不行就是万幸”。在挫折应对中,挫折认知影响着个体的挫折反应、情绪体验以及应对方式。从心理学角度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头脑会形成不合理的挫折预期和认知,从而困扰个体心态,特别是他们对挫折情境或挫折事件的主观评价。另一方面,教育传授学生挫折求助的具体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大学生遭遇挫折时,应多向老师、同学、亲友和家长主动求助,也可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求助,还可向社会权威的心理咨询师求助。具体而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帮助有强烈受挫反应的学生采用恰当的应对方法,如系统脱敏法、转移法、对比法、宣泄法、补偿法、自我暗示法等,有效消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消极情绪。总之,大学生遭遇挫折,教育者应设法帮助改变对挫折的不合理认知,树立辩证的挫折应对观,科学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

2.科学构建大学生挫折防御及调节机制。挫折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受挫与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不安,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防御机制。构建大学生挫折防御机制主要有积极、消极与妥协三种类型。其中,积极的防御机制是对挫折的理智性对抗,是在理智指导下采取的防御行为,能对挫折反应产生建设性成效。构建挫折防御机制包括:(1)改变策略。当个体发现用原来的方法无法实现目标时,可能降低目标,或者寻找其他方法来实现目标;(2)补偿策略。补偿是指当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受挫时,选择其他成功的活动来代替,借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如当人们发现困难不可避免和无法克服时,寻找另一种环境的成功事件来补偿,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升华策略。升华是改变个体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欲望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即将那些为社会所不容的本能冲动净化,改变成为某种高尚的追求,保持内心的安静与平衡。

挫折调节机制是个体在自我意识的调节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挖掘内在潜力而实现,任何挫折的自我调节,必然伴随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参与其中。构建挫折调节机制包括:(1)勇于剖析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深刻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经常反省自我,敢于面对自我,做到扬长避短、知己知彼。(2)受挫归因分析。深刻剖析导致挫折困惑的原因,从主客观条件对挫折产生的缘由进行归因分析。(3)受挫水平认知。即目前自己挫折承受力水平怎样?达到了哪种水平?(4)挫折应对策略。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监督、巩固和调节抗挫折心理训练的成效。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抗挫折心理素质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都明确要求要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可见挫折教育的开展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依托):一方面,将挫折教育课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通过采取专题讲座、心理咨询、活动渗透、反思训练、宣传板报和心理剧演出等形式宣传普及挫折教育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受挫心理特点,牢固掌握正确的心理保健方法,培养健康心态。教师可通过心理咨询开展与受挫问题学生的深度访谈、沟通交流,找出内在根源,协助他们解决面临的挫折难题。另一方面,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由于挫折教育本身的专业性,需要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需尽可能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以满足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研究的现实需要。

4.在实践活动中夯实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个体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效果最终需要在特定的挫折实践中检验。具体而言,教育者应做到:

首先,注意把各项实践活动统筹规划,把抗挫折心理训练渗透至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之系统化、长期化。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磨炼大学生意志品质和抵抗挫折的教育活动,如军训、夏冬令营、勤工俭学、顶岗实习、假期社会实践等,培养他们的抗挫折心理素质和坚忍的意志品质。

其次,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炼,积累丰富经验。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大胆做事、积极进取,不能因为害怕挫折而不敢行动;另一方面,努力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客观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调查表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增强大学生受挫能力的有效环节:通过实践他们明白了劳动的艰辛、挣钱的不容易,更加理解父母,懂得节约、学会感恩。有的高校已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他们的受挫能力。如重庆市西南大学组织的大学生“三进三同”(进农村、进农户、进基层;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式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的生动课堂。

最后,引导大学生将远大志向与短期目标相结合,提高受挫能力。挫折实践是远大理想和目标层级的辩证统一,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度的抱负水准和奋斗目标,克服因短期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多动手、多思考,方能对挫折有切身体验,不断提升挫折容忍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袁贵仁.提高认识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

[3]郑承廷,徐建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第5篇

论文摘 要: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生个体全面成长的教育途径的必不可缺的途径之一,尤其在学生心理成长中发挥着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体育与校园文化、体育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如何发挥体育在推进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优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 引 言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同之处。体育本身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教育功能,决定了体育运动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实施于人际交往的环境下,使学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方式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提高他们的体质、调节他们的情绪、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个性品质,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几乎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情感。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增进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 提高体育心理素质的意义及必要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面临的学业、升学、各类等级考试、就业压力越来越严重。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学生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高,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心理问题渐趋严峻。这种心理危机现象蔓延下去,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也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2.1国内高校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现状

据对我国大学生相关调查发现,80年代中期23.25%的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20世纪初上升至约30%,其中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约占10%。从总体水平看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呈现出继续上升的趋势。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对10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校园体育心理素质的提高越来越被重视重视,强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体育心理素质的而提高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搞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反而普遍存在在缩减体育课程的学时数的现象。

2.2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与特征及现实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体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1)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2)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3)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自我认知度;(4)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5)完善的情感与情绪控制;(6)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等方面。

体育心理素质简言之,就是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较高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个性和意志品质、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而体育则是人脑的思维通过作用于身体,来实现完成各种运动动作的过程。在运动的过程中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体育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愈加明显。尤其是体育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促进学生个体的过渡、成长、社会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作用。

2.3利用校园体育促进良好体育心理素质养成的可行性及意义

学校体育对学生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的积极影响是其他教育内容不可代替的。这点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邱远教授基于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先后于1999-2000年、2001-2003年、2002-2004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普查。其主要采用了scl-90测试量表、实验组对照法、文献资料法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呈明显下滑的趋势,已经严重的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该研究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并对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有利的探讨,为我国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国内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的调查和研究,也在体育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建议与对策。(1)利用体育教学的直观、实践性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与提高;(2)利用体育竞赛的公正性、公平性,推进学生个性品质与心理水平的完善与提高;(3)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各种压力、愉悦心情、调节情绪,促进学生情感发展;(4)利用体育活动的紧张性、竞争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应激性和适应性,完善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5)利用体育运动参与中体验胜利与挫折,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性心与成就感,尤其是性格比价内向型的学生;(6)利用体育活动的集体性、协作性、感染性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7)利用体育的参与性、娱乐性、积极进取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2.4校园体育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优势

(1)适用群体广泛;(2)能够有效弥补常规心理咨询室咨询工作的不足;(3)实施便捷,成本低;(4)效果明显,实用性高;(5)尤其适用于高校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心理素质 团体心理咨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萧条以及国内就业结构调整、高校扩招、人才市场不成熟、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引发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改变。“就业难”使在校大学生在离开校门后就必须面对生存与发展的考验。

目前,社会各界已经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关注与支持。而做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之一的高职院校,必须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外,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状况将决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有效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将所学发挥最大效能,以达到创业成功。而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则将在这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心理素质,是指表现在人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个性方面比较稳定的品质。它并不是一种遗传素质,而是在其基础上,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各种文化传递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品质。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业难带来的问题、学校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以及贫富差距问题这些现实因素,使很多的大学生都无法正确面对这些人生考验,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压力,并且这些不可逃避的压力源导致了不良情绪体验,产生了“学再多也是毕业就失业”的错误理念,这种不良情绪已经严重的波及到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积极性,并有了混日子的不良行为出现,偏离了创业发展的人生轨道。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是矛盾的心理,有着来自于现实的常形冲突。他们一方面在社会和家长的高度期望中成长起来,也有着强烈的成才的欲望,但是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差等等因素,又使他们在迎接挑战时却步。如果只依靠他们自身的努力,可能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够完成环境变迁下的社会适应过程。

大学生从学校这个环境步入社会,是在经历他人生中重要的文化变迁过程,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们的心理文化适应过程。创业是富有挑战性的人生举措,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前提和基础,并可以为创业之路保驾护航。

二、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心理素质

综观大量的大学生心理调查的统计资料,在当前的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卫生问题的,大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所以我们在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之前,首先要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行为是心理的外显,心理健康状况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与方式。

关于心理健康水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等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其是就包括了:能充分了解自已,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备中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内容。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是否达到健康标准是保证其正常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前提和基础,而想要最大化的实现人的发展,对于面临以创业为就业方式的大学生来说,还要具备创业所需的心理素质,其中包括了:做人做事之本――诚信、创业动力――自信、成功创业捷径――社交能力、创业团队关键――合作能力、在失败中不断积累经验财富的勇气、敢于冒险的魄力、抓住机遇的敏锐眼光等。

三、团体心理咨询在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中的作用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通过团体中的人际交互作用,团体成员探索自己内心,寻找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拟订具体可行的目标,并在团体中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其与和柯瑞在《20世纪90年代心理咨询展望》中,详细列举了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例如,在团体中发展信任的气氛以促使彼此态度和情感的分享,并能将这种信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增进自我接纳和自我尊重;能容忍他人并能接受和尊重不同的个体;学会问题解决和正确决策的技巧,并坦然接受这些决定的后果;能敏锐地感知他人的需要;增加关心他人的能力;学会将团体中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等。

根据团体咨询的功能,可分为成长性团体、训练性团体、治疗性团体。

1.治疗性团体:侧重利用团体的治疗因素减轻或消除已经表现出来的心理及行为偏差。

2.成长性团体:通过团体成员的主动参与,培养出一种信任、尊重、关爱、自由和安全的氛围,在此氛围中自由表达自己,进行自我探索、体验、反馈等活动,最后达到扫除各人成长和发展中的障碍,促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3.训练性团体:注意人际关系技巧的培养,其主要功能在于为团体成员提供一个实验室,帮助成员学习新的行为,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并通过练习使新行为得到巩固。训练性团体咨询强调此时此地而不涉及过去的行为,强调过程不强调内容,强调真实的人际关系,重视团体发展过程中成员的互动方式,引导成员观察并改进自己的行为,强调通过团体环境中的行为实验来帮助成员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团体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对团体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正如美国的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提到的三种类型文化:前塑型文化、互塑型文化、后塑型文化。其中前塑型文化指的是长辈的引导与帮助,而互塑型文化则指的是同辈之间的学习。那么,在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中,心理咨询的指导老师扮演的是前塑型文化中的长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年轻人的心理及行为进行引导与帮助。而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中的群体成员,则是互塑型文化中所指的同辈群体。团体成员在参加团体的过程中,能在一个真实的人与人相处的环境中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并学习有效的社交技巧。当团体成员在年龄、兴趣、背景、社会经济状况、问题的类型等方面不同(异质)时,团体作为一个社会的缩影,提供了一个真实生活的模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往产生的动力,促使大学生在参与中观察、学习和体验,从中不仅可以确认自己存在哪些问题,而且还可以发现没有从未意识到的问题或可能产生的问题。他们可以在团体活动中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也可以对自己的一些困惑进行验证。此外,团体咨询的辅导老师可以针对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进行适时的引导与帮助。这些效果是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

可以说,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积极开展可以有效地帮助高职院校完成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一方面可以调整同学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树立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为社会输送一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材。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第7篇

【关键词】素质拓展;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一、素质拓展

(一)素质拓展的内涵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以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是一种新的素质教育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实战演习”。素质拓展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帮助激发成员的潜力,增加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二)素质拓展的目的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些大学生自我为中心,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很薄弱,这些都会形成他们步入社会的绊脚石。对此,大学开展素质拓展不仅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历练他们心理、身体和品行。通过一系列充满智慧、富具挑战的素质拓展,激发和提升大学生的团队潜能,进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素质。

二、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

从心理学教育讲,心理素质包涵:情感、意志力、信心和韧性等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各环境中都重视对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这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三、素质拓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

心理素质培养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它的提高将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培养重点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人格特征、坚定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如果缺乏合适的途径,致使其发展速度缓慢,实效性不够,而素质拓展所采用的活动方式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而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那么将素质拓展引入高校心理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为素质拓展对开阔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加大心理素质培养的受益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素质拓展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行为中,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素质拓展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和品行,提高大学生的承受能力;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行,就能自觉地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克服困难,排除各种障碍,直至实现预定的道德目标为止。素质拓展不仅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还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以增加其意志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实践中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有利于锤炼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促使他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再有,素质拓展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通过素质拓展,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心理素,既帮助了大学生完善自我,增强合作意识,又满足了大学生及时充电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渴望与心理需求。

四、素质拓展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措施

素质拓展作为一种心理、潜能和管理技巧的综合训练,通过人格塑造、角色培养、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的建立等方面,将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将成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的途径。

(一)将素质拓展活动融入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后,在适应学校环境中都需要一定时间,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接触身边的同学会成为他们融入学校氛围的第一步,通过开展新生的素质拓展,不仅能够让他们彼此加深了解,促进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还能起到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相互信任等方面的作用,进而有利于顺利开展学生工作。

(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将素质拓展融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中,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通过素质拓展丰富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让学生从娱乐中,领悟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增强自信,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节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激发潜能。

(三)成立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营

建立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营有利于构建规模化的素质拓展训练、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有助于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开展活动。

(四)注重教师队伍培训

为能够通过教师对学生教育管理这一途径,并长效的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心理素质培养,教师应该首先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知识,了解拓展训练的目的和内涵;同时,到校外的拓展训练基地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结合大学生特点,将素质拓展的方法与高校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第8篇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素质;高校

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伴随在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少大学生产生了心理方面的障碍,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其心理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探讨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问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面对一个个有着不同情感、不同需求、不同思想的学生,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量的事实证明,辅导员如果心理素质不好,不但会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成绩,同时也会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发展。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1.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影响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近年来全国高校因为学生心理问题而出现的恶性事件,可以看出辅导员平时谈论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心理健康。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辅导员平时和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所以对学生的影响也就最大,其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大学生校园生活质量、高校德育质量以及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还关系着高校学生培养的质量。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影响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重视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2.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与辅导员接触最多,交流最广,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和人格的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言行举止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如果高校辅导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能启发、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1.提高辅导员的理论认识水平

辅导员在参与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形成,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是最重要的。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生活的导师,首先需要建构好自身积极健康的内心世界,树立起适应时代的、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并具备一定的思想工作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有效地辅导学生,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2.加强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能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复杂、责任重大,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能力是很难顺利地完成工作的。所以辅导员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要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与学生交流,多理解、安慰和鼓励学生,这样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实现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所以,辅导员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3.辅导员需注重培养与学生的情感

辅导员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就需要更好地了解、理解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学会一些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矛盾的根源和问题的性质,真正做到尊重事实,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然,辅导员就不能积极地开展工作,不能真正达到辅导学生的目的。

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当辅导员的心理素质过硬,学生才能够健康地成长。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影响和带动整个大学生队伍心理素质的提高,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盛鹏飞.浅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要求[J].教育与现代化,2001,11(2):71-75.

[2]胡维芳.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青海民论研究,2007,19(2):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