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阶段环境问题

现阶段环境问题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8 16:51:59

现阶段环境问题

现阶段环境问题第1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思想;协同演进;环境科学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社会形成以来,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就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可以说,人类与人类社会是在人、自然和社会的互相作用与协同变化中演进的,自然环境一旦发生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发展模式与社会行为等就会发生改变。在我国,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保护实践相脱离,并具有超前性与滞后性的特点,环境管理思想作为环境科学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加强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间的协同演进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1.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起源

环境管理与环境科学两个词语均为舶来品,在中文当中,环境管理常被人们理解成环境管理行为,实际上,环境管理是人类对和环境相关社会行为的调整,主要包含和环境相关的人与人间的关系、自然生态关系以及对人和自然间的关系调整与修正,对于环境来说,这正是管理问题根源所在。环境科学作为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保护与改善的研究科学,也是门应急与问题科学。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很多传统科学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关注,并先后出现了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黄精经济学、环境哲学等学科,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对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程度与危害进行了阐明,以探索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方法。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科学称为科学是近三、四十年所发生的事情,主要理论有环境质量学、环境学与环境社会学等,环境科学的统一研究范式还在孕育之中。

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发展阶段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污染治理阶段、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环境问题当作发展问题的阶段。

第一阶段:污染治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人类社会认识到环境问题,并将环境问题当作纯粹的技术问题,该时期的环境管理本质上是污染治理,管理原则为污染者治理。在该阶段,环境科学被初步建立,化学、生物学与地理学等科学专家对环境问题开始科学探索,并形成了初步的环境学形态,像环境化学、环境地学与环境物理学等。在污染治理中,对减轻污染与缓解人和环境间的矛盾起到很大作用,不过因未解决环境的根源问题,从而没有根本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阶段: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在第一阶段没有获得预想效果,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等问题不断凸现,这使得人类从经济学角度来探索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该角度研究对环境成本的外在市场失灵原因进行了揭示,其问题解决思路是:通过环境经济的一体化,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而环境管理的原则变成了“受益者补偿与污染者负担”。该时期的环境科学开始涉及管理科学与社会科学,如1979年所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标志着我国的环境监管体制得以加强,我国环境保护向法制化发展。

第三阶段:环境问题当作发展问题的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在该阶段,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类基本观念下的长期发展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只有转变传统发展观、财富观与消费观等,方能找出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环境科学也更为强调社会、自然与人文等科学的综合,并从本质上意识到环境问题即是发展问题,思考深度与世界系统运行本身已接近,人们不仅关注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也开始关注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协同演进关系的思考

现实的环境状况引发了人们对自身环境管理行为的思考,加大了环境科学的深入研究,在我国,环境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环境管理思想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萌芽,中央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文件,并确立了环保的三十二字方针,设立了环保领导机构,开展了三废污染治理。不过环境科学仍被认为不专业,与传统学科相比,环境科学的语境不同,未被当作真正的科学。从整体上来看,环境管理已不仅是技术、社会或经济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同发展的问题,环境科学和管理思想间的协同关系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

管理对象的演进发展

在不同的环境管理阶段,其管理思想的对象是不同的。在环境污染治理时期,管理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及其行为,管理制度内容所涉及的为防治污染与公害,所针对的是某类污染问题与单项环境要素;在生态环境保护时期,环境管理对象扩展至生态环境开发与利用的行为,管理制度内容涉及生态基础维护与自然资源保护,所针对的是环境、资源与生态相结合的综合保护;在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时期,管理对象扩展至整个社会系统与相关环境的行为,并且环境科学和传统科学间的交叉更为深入、开放与综合。

管理主体的演进发展

在污染治理阶段,环境管理主体为政府环保部门,主体较为单一,“环保靠政府与经济找市场”成为环境管理的普遍思想,环境科学研究也主要由政府环保部门来主导,其他部门对环保关注比较有限,而公众与社会游离于环境管理的主体之外,只能成为管理的对象;在第二阶段,管理主体为各级政府,在统一监管和分级结结合的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部门担负起了环境管理的责任,不过因环境立法出现了部门化,环境执法也不到位,使得环境监管成为纸上谈兵;在第三阶段,环境管理主体是社会行为的主体,即政府、公众与企业的行为主体所构成,为确保政府环保干预的公正性,需要公众与企业的积极参与,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结构、生存方式进行整合,成为环境管理思想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环境管理方法的演进发展

在环境污染治理阶段,环境管理主要为命令控制型的行政方法,存有大量强行规范,这些强行规范主要是由环保社会的公益性决定的,与司法、立法相比,行政权更为经济、简便;在第二阶段,环境管理在行政方法基础上,增加了费、税与罚款的经济政策方法,构建了预防为主、源头削减与全过程监管的模式,着重环境和经济技术间的结合;在第三阶段,环境管理更加强调政府行为、市场机制与公众参与的协同,在环境、经济、社会与技术等问题的综合情况下,管理手段不再单一,需要运用丰富的综合手段进行应对,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语:

随着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的解决,截止目前,环境管理思想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单纯的技术层面治理到各方面的综合治理,已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环境管理思想演变下,环境科学也获得了协同发展,环境科学正向综合化、立体化、人文化与专业化发展,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李勇,男,1985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主要从事环保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调试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文虎,万劲波.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1)

[2]李长洪.目标管理思想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体系建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

[3]周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环境管理驱动因素及内外协同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现阶段环境问题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1 水利工程与环境影响

1.1 水利工程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工程本身的作用和功能就是要防治水害以及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水利工程本身具备了相当的环境改善功能。尤其是在防洪和排涝等的方面,进一步的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灌溉和城市供水方面,水利工程能够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水资源保证。水电工程本身通过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当前能源危机,还能够进一步的减轻大气污染。同时,水利工程有非常强的调剂行,在对水利的枯水期中,可以增加排水的流量,提高下游水体的自净能力,有效的改善下游水流的水质。水利工程本身还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水平、保持水土等的重要作用,对于如何充分的发挥水利工程对于环境的改善作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1.2 水利工程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水利工程能够有效的实现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分配,使之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大量需求。同时,水资源本身也是维护自然界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水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超过了环境本身的承受能力的话,环境问题必然就会频繁的发生。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主要的是在水资源的方面出现的问题。由于水资源本身的条件改变对于局部地区来讲可能出现一定的河道断流和下游绿洲退化等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会进一步的推进环境的恶化,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找出适当的解决对策,反过来讲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产生很大的影响。

1.3 水利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

由于人们对于水利的开发以及环境的调节功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果利用不当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这样的话在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发挥水利工程本身改善水质和保护环境等的作用,同时也要尽可能的避免产生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点。这样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工程的本身整体效应。

2 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对环境评价的工作重点

2.1 环境影响报告书与工程环境规划中的环境评价工作

目前来讲,环境的管理工作本身已经成为了项目建设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过程中需要环境保护部门单独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工程的设计阶段中环境影响的评价,都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互为联系并且也是不可分割的。

首先,根据当前的多种规定来讲,对于建设单位本身来说要在建设的项目书中呈现出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评价影响报告书。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阶段中的环境评价工作本身是贯穿在工程设计的全部过程中的,其能够直接的参与到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其次,对于审批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本身是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在环境的评价基础上,侧重于环境的管理,明确建设者的环境责任,重点为项目建设的环境三同时管理服务。

2.2 规划设计各个阶段环境评价工作重点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本身的目的就是要明确开发建设者本身对于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为工程优化设计和环境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环境的影响评价工作本身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明确环境的问题,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工作,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估算环境保护的投资,制定相关的环境检测机制和环境管理机制等。

对于工程规划设计的每个阶段来讲,环境的评价工作本身与设计的各个方面紧密的结合,与其余的专业不同的是,在不同的阶段来讲,环境的评价工作深度和特点是不用的。对于环境的项目建议书来讲,其本身是立项设计的重要文件,环境的评价就需要重点分析工程的影响区域现阶段的状况及其潜在的环境问题,同时,要对工程本身的建设是不是涉及到了一些珍贵的保护动物、文物、植物资源等敏感的地点进行调查。要从宏观的角度上作出其实不是存在制约工程开发的环境因素,对当前的环境问题影响是不是会呈现出恶劣的趋势,并且对于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作出一定的评价。为立项本身作出一定的环境评价依据。

其次,在可行性阶段的研究中,要进入环境的管理程序中,尤其是对于大型的工程必须要制造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且要进行一定的专项审查和立案。在明确有没有制约工程的自身建设环境因素之后,报告书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其本身对于环境工程影响的可行性。科研报告本身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要在报告的评价基础上,重视对于不利影响所需要采取的对策和工程本身设计中的针对性措施,强调环境保护措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要按照工程的概算进行投资。

在设计的初期阶段,一般来讲其不需要再针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主要的是要在具体的需要落实的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包含了措施的方案以及与其比较的对比方案。工程量本身的计算以及投资本身的预算情况。这部分应该是工程的组成部分。与设计的深度和工程本身相同,在这个阶段中是环境影响评价各个阶段中工程特性最强的部分。管理措施要与工程管理深度一致,具体要明确环境管理的相关责任人和管理内容,要与工程管理有一定过得关系,并且要分清楚环境行政管理之间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结语

近年来,各个国家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水资源本身实现了大量的开发工作,在大肆的修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多地区本身的大量水资源还处在空闲的地位,这些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很多的水利工程在开发的过程中还只顾地方的经济效益,对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影响没有任何的顾及,从而忽略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危害。本文从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角度,针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和关键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友辉,董增川,陈敏建,基于能值分析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经济评价[J],水利水电技术,2008(03)

[2]朱党生,大坝与环境问题――参与世界大坝委员会工作有感[J],水电站设计,1999(03)

[3]吴艳,薛良厚,水利工程中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之要点分析[J],科技信息,2010(25)

[4]王新强,平遥县尹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J],山西水利科技,2006(04)

现阶段环境问题第3篇

一、 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历史回顾

针对不同时期农村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不同的环保政策,本文主要着力分析我国出台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中涉及保护环境的部分。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本文将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划分为5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49年~1977年) 以水土保持、农业资源保护为主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尚属起步阶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实行以“工农产品剪刀差”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政策,和以工业化为中心、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传统发展观。这一阶段对环境保护有了初步的紧迫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始受到关注。

建国初期(1949年~1957年),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如何通过土地改革,提高粮食产量。农村政策以农业农村服务工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这一阶段的农村环境政策以水土保持、农业资源保护为主。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提出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立场。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暂行纲要》成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政策文件。

大跃进及文革时期(1958年~1977年),我国农村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及围湖造田等举措,对农村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要素造成极大破坏。为此,国家围绕自然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出台的相关环境政策都涉及到农村环境保护。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召开,通过这次会议,我国政府认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次年8月,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环境保护会议,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2. 第二阶段(1978年-1991年)以农业面源污染和乡镇企业污染控制为主的强化阶段。这一阶段经历了农村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时期(1978年-1985年)和农村市场化改革时期(1986年~1991年),在农村产业结构上,鼓励发展多种经营、非农产业活动和乡镇企业,提出了城乡同步发展的新目标。农业农村发展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超常规的高速增长。农村环境问题从一元的农业环境问题过渡为农业与乡镇企业并存的二元环境问题。这一阶段农村环境政策围绕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展开,农村环境政策密集出台,环境保护工作被提到新的高度。

1979年我国正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要求“节约农业用水”、“发展和保护牧草资源”、“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我国必须坚持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基本国策,并要求城乡同步发展。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并针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明确规定。1986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重申保护农村环境,并明确要求制止城市向农村进行转嫁污染。1986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的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工作、1987年之后实施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1988年部分地区开始实行的乡镇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都对这一时期乡镇企业污染防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3. 第三阶段(1992年~2002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转型阶段。1992年~2002年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我国宏观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差距持续扩大。1992年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国内经济全面复苏;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高速发展带来了更严重的生态破坏,从这一阶段开始,农村环境政策开始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观。政策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综合,政策实施手段也更加细化和具体,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1992年,联合国召开世界环境发展大会,随后我国出台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强调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必由之路。同年,《中国21世纪议程_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颁布,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出台,细化有关部门要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对乡镇企业进行管理。199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追求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出台,对“十五”期间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具体提出了农田灌溉水质、农村饮用水水质、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等农村环保指标。

4. 第四阶段(2003年~2012年)以生态补偿和村镇综合整治为主的多元化阶段。2003年到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我国农业农村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努力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阶段。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6年,我国政府推出了可谓农业改革壮举的农业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启动了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政策架构。这一阶段,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我国政府从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角度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布局,农村环境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2004年,《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出台,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全民环保的新阶段。2006年,《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由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新目标。200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以奖促治”,加快用财政手段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新方向。2008年我国召开首届农村环保会议,提出综合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把农村环保放到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2004年开始连续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集中于“三农”事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具体提出了“六小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湿地保护工程等项目;2005年增加了测土配方施肥、农村饮用水安全和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内容;2006年新增了节约型农业、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生态补偿机制若干规定;2007年强调了节约集约用地、制止污染企业向农村扩散,并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作出具体规定;2008年新增完善小城镇规划的内容;2009年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及集约用地制度,并将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具体到各地方政府的职责内;2010年提出了防止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的要求。2012年提出了把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并特别强调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这些政策的颁布和执行,有效的控制了农村污染的进一步扩展,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第五阶段(2013年至今)以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综合治理阶段。2013年以来,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资源要素更加紧缺,生态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现象频频发生。党的十八大召开,把生态文明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目标。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成为此期间关注农村环境政策的重点。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是这一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同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相应的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新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号文件指出通过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等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八项重点工作。同年,《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又有了新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201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水土资源保护、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等重大工程,把促进节约高效用水,防治农田和养殖污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等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这一阶段,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主要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总体部署,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二、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进程,农业已被证实为面源污染最广泛的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出台的很多政策也在现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农村环保形势依然严峻,现有政策仍面临诸多挑战。

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制约,使得农业政策与环保政策面临取舍矛盾。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相关数据,1978年~201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由1 397亿元增长到96 995.3亿元,年均增长5.8%,飞速的增长与国家的农业政策密切相关,但与此同时,在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仅仅或者主要顾及农业自身的发展而没有或较少考虑农业政策实施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导致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相脱节,出现“政策真空”。

我国过去施行的一系列农村环境补贴政策,短期内可以显著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但长期来看,不合理的要素价格必将会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最终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化肥、农药补贴的施行,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刺激农民使用更多的化学品投入,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化肥农药利用率仅为35%造,造成环境污染;我国畜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畜禽养殖总量不断上升,禽粪便有效处理率极低,成为困扰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瓶颈和影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此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造成严重的农村工业污染;农村生活打破了过去的“循环经济”。

2. 资金投入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农村环境政策的执行效果。2008年起,环保部推出“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专项财政资金,到2013年,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共投入135亿元,支持2.6万个建制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5 7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然而,2010年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中国环保方面城乡差距非常明显,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都需要财政资金大力投入,应适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市场化、项目制等举措来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此外,我国农村环境政策执行大多依赖于行政手段,在监管方面,我国针对农村环保问题由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交叉治理。我国出台了多部农村环境政策,然而具体到农村层面,实际执行率却不尽人意,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很多农业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违背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稳定性,导致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3.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要求政策体系更具专业化、系统化、多元化。我国的农业环境政策早期多集中于水土保持、农业要素保护、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几个方面,1992年之后逐步增加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生态农业建设、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等多方面内容。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的污染物排放量还将不断增加,这些污染既有从工业和城市转移而来的,也有农村自身产生的。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5亿耕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在某些领域,农业已经成为超越工业的主要污染来源。随着农村环境的继续恶化,要求我国农村环境政策更加专业,更加系统,政策工具更加多元。

三、 几点展望

历史、现实、未来从来都是相通的。基于农村环境政策历史发展脉络,针对上述面临的现实挑战,本文有如下几点政策展望。

1. 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政策体系,实现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目前,我国已经整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可以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对农民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不但不会取消,而且会加大力度。将惠农政策与农村环保挂钩,发挥政策间协同效益。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必须评价其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以实现党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针。

现阶段环境问题第4篇

2007年以来,中核集团公司总部部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为人力资源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加强人事信息管理、提高人力资源工作办事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及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高,人力资源工作对于实现人事信息共享、全周期流程化管理、关键干部及人才管理、业务协同、集团管控等方面的业务需求日益突出。2012年,集团公司提出重新建设一套人力资源系统需求。用以支持集团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为集团公司各级领导提供有效的决策辅助支持。

当前的IT项目管理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空泛,因工期紧张而匆忙施工、计划、执行等问题,存在较多变更,很可能存在推翻性变更,无法做到全过程的实时跟踪,延误发现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更正,此套人力资源系统具有战略意义,粗放型项目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需要精细化项目管理。本项目通过PDCA模型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强调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大过程的循环,实现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控制,提高项目管理质量,保障项目保质保量

完成。

1 PDCA模型概述

PDCA模型称为“戴明环”或“戴明循环”,是管理学中的通用模型。PDCA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英文首字母,它们代表了项目管理的四个阶段。计划,掌握现状,确定方针、目标和计划以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确定改进的对策和措施并形成改进计划;执行,按照计划的内容进行执行;检查,将执行和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差别,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行动,对检查阶段的结果,总结成功的经验,进行标准化,以便以后项目借鉴,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PDCA模型是在不同水平上循环,每次循环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相应成果,项目管理工作往前迈一步,每循环一次,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管控和项目进展更进一步。PDCA模型是周而复始,大环套小环、阶梯式上升。

2 PDCA模型在人力资源系统应用实践和分析

2.1 计划

在计划阶段我们主要按照以下阶段进行:

2.1.1 总体策划。根据人力项目签订的合同、相应技术规范书和业务用户对系统进度要求以及其他现有的条件,包括事业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产制定出符合本项目特性的总体的项目管理规程。这些管理规程包括范围、进度、成本、质量、沟通、人力资源、质量、采购、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等规程,这些规程在最初的阶段是比较粗的,按照我所常规的规范进行制定,随着项目深入进展,这些规程将进行更细致的制定。比如沟通:我们会按照实际的项目进展情况召开周例会,刚开始涉及人员会比较多,如销售、项目经理、实施人员、甲方等,频度为一周或者沟通必要会一周沟通多次,在项目进入平稳阶段,沟通次数会减少,周例会也会改为双周例会。比如质量:在更新频繁和最关紧的时候,部署两套测试环境,在项目趋于稳定,两套测试环境变为一套测试环境。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2.1.2 制定详细计划。这些计划包括范围、进度、成本、质量、沟通、人力资源、质量、采购、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等计划,本文主要以进度计划为例说明依据PDCA模型如何制定进度计划。

根据合同、相应技术规范书和业务用户对系统进度要求,先制定里程碑,里程碑包括需求评审、方案评审、实施完成、上线试运行、验收等节点。

然后对项目每一阶段,按照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制定计划。比如:需求调研完时间段、确认时间段、需求评审时间段、方案设计时间段、方案评审时间段等。

对于距离近的阶段,进度安排越细。进度安排是滚动式推进。比如制定下周计划,需要精确到每天工作内容,在第二天早上检查昨天工作情况,并进行调整。比如调研阶段,需要安排调研每个部门时间点,精确到

分钟。

2.1.3 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并不会一直很顺利进行,本项目就出现过质量问题。有一段时间,实施和研发人员更新的程序在复测时候总是有问题,更新到正式环境后,程序出现覆盖前面没有问题的功能。关于这个问题,召开多次专题会,找到问题发生根本原因,形成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评审。最终确定系统部署两套测试环境,一套实施人员,研发人员使用,供自测和交叉测试;实施人员和研发人员将更新代码、路径及实施步骤,写到文档里;一套测试环境叫预正式环境,此环境与正式环境程序一致,仅供测试人员和质量把控人员使用。每次更新,实施人员按照更新文档步骤进行操作,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如无问题,给质量把控人员发出更新申请,质量把控人员进行测试,没有问题,再更新到生产环境。

按照制定的方案,调整进度等相关计划,使质量把控实施方案能够真正落地。

2.2 实施

实施是将计划和调整方案进行落地,PDCA模型中最关键的环节。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实施人员、研发人员等层层负责、逐级落实。在这个阶段,项目经理需要实时关注、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情况;需要进行组建、建设和管理项目团队,结合成员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情况,形成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节奏,保证质量和提高效率;将项目情况定期给干系人,与不同级别的干系人进行沟通,管理干系人的期望。

在实施过程中,除了将计划和调整方案进行落地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客户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变更,本人根据变更请求,进行初步分析寻找变通方式,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变更,向CCB(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提出变更申请。

2.3 检查

检查,将计划和执行的实时效果进行对比,是PDCA循环的重要步骤。通过评审会、周报、进度汇报和调查等方式,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在检查阶段,主要将实际的需求范围与需求文件和合同的技术规格说明书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执行的实际成本和预估成本之和与合同额对比、实际质量与进度质量对比。

在检查阶段,还需要组织CCB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确定是否变更。评审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不涉及金额,按照规章制度通过流程审批;二是对于涉及金额的变更,通过会议进行评审。

2.4 处理

处理,总结检查结果,并进行处理,按照目标,对现有项目执行情况提出调整和改善意见。处理是PDCA模型能够螺旋上升的关键环节,是项目提升的关键点。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分为三部分:一是将对比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向相关干系人汇报绩效;二是和队员一起分析实际和计划偏差的原因,找到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提出纠正方案或调整方案,并进行及时处理;三是针对执行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写入项目文档,形成标准,共享经验,比如将本次项目管理按照PDCA模型进行精益管理的经验写入项目文件。

现阶段环境问题第5篇

1 现代中学化学教学与环境问题的联系

环境污染的产生,说到底还是从化学知识方面寻找答案,这其中,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很多陌生、抽象的专业名词,这就需要我国教育机构在中学阶段刚刚开设的化学课程中,加大环境问题的知识内容,帮助人们加大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1.1 化学课程可以帮助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在中学生群体中把环境问题从抽象概念演化为具体事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试验等方式,初步明白一些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危害程度,他们就可以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和宣传力度,进而为环保问题出一份力量。

1.2 化学课程可以为社会传播相应的环保理念

从根源上说,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危害,资深化学人士认识的最为全面,他们想到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最为全面,他们除了身体力行、提出解决方案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学与人的方式,把环保理念传播给周边人士,他们的学生就成为最忠实的听众和最主要的执行者。中学化学教师和每个学生在环保问题上人人都行动一小步,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

2 环保教育对于现代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化学的教学,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迫于一些实际情况的压力与阻力,教师难以拓宽所需讲授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比较枯燥。故此,把环保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化学教学之中,是现代中学教学的一大进步。

2.1 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阶段教育改革的实施方向,我国各阶段教育体系的发展纲要中,明确把实施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但现实教育生活中,一些学校迫于升学压力,一时还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侧重于讲授书面知识,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应对考试,卷面成绩就会决定一切。这种应试教育无疑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急需要加以改革和适度调整。现阶段中学教学中,把环保教育的理念和知识引入到化学课程之中,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体现,学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学习来关心身边的事情,尝试寻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中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了解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做到了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缓慢告别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学习方式。

2.2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抽象学科,很多专业名词比如分子、原子、离子等等,对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显得很抽象、深奥,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教师虽然可以拿出模型来演示一番,但对学生来说,很多概念还是难以琢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污染现象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温室效应、酸雨等等,对于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们来说,也是难以理解的事情。现在化学课程中,教师通过把一些污染情况的发生原因引导到课堂,比如酸雨的产生,就是由于工业上酸性气体(如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所致,使学生明白,“酸雨”可使地表水质酸化、土壤酸化、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破坏名胜古迹等,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侵蚀每年损失达15亿元。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这种情况的严重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自我做起,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量。

3 环境问题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中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意义,不在于是应对考试,而且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了解,来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根治的阶段,这就需要人人都应行动起来。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群体之一,他们的亲身见闻将会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一阶段内在化学课程中,教师积极讲授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就会有助于中学生群体对于环境污染的了解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效授课办法,把环保问题引入到化学课堂之中。

3.1 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关注环保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到社会上亲自调研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夏令营、节假日等空闲时间,去当地自然

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学生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鼓励学生通过所见闻,结合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尝试分析一些污染情况比如酸雨、雾霾、废水的成因,寻找出解决办法,通过实践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2 鼓励学生加大对环保问题的宣传力度

现阶段环境问题第6篇

在第七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分析检查阶段预定任务。经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批准,从现在开始,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转入整改落实阶段。今天,我们召开转段工作会议,对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一会儿,兴全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两点意见。

一、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主要情况

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后,局党组高度重视,进行了周密部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一,精心组织,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分析检查阶段的时间紧、环节多、要求高。为使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局学习办在对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回头看、进行补缺补漏和认真总结的同时,及时制定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在12月3日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总结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后,各事业单位及时进行了总结、动员,制定了方案措施。在每一环节及其关键步骤,局学习办都预先通知,作出精心安排,同时加强了检查指导,保证了工作质量。各处室、事业单位把深入学习贯穿整个阶段,在深入学习规定书目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学习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总书记两次视察__和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打牢了理论基础,提高了思想认识。

第二,广开言路,广集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为切实找准存在问题,我局广泛开展“听民声集民意、找问题明方向”活动,设立了意见箱和网上征求意见栏目,向有关单位、企业、离退休老同志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了征求意见表,先后召开了机关处室、事业单位代表座谈会,赴合肥等市与基层环保部门及企业代表进行座谈,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经汇总、梳理,共征集到反映环境管理、执法监督、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服务基层等5个方面的56条意见和建议。对此,局党组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并吸纳到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同时,坚持边学边改,将分析查找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分解落实到责任处室和事业单位。目前,一些能及时整改的,已经整改到位,如办公室制定了加强督查督办的办法、将综合性环保文件发放到30个扩权试点县环保局等;自然处、污控处、水办对省学习领导小组转来的3条网上建议,提出了具体的办理意见。对不能马上整改到位的,责任单位正在制定措施。

第三,充分准备,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为抓好这一重点环节,我们进行了充分准备。一是认真撰写发言材料。每位班子成员对照会议要求和56条意见,深入分析思考,撰写发言材料,做好会前准备。二是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党组书记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就研究决策重大问题、落实党组决议、相互支持配合、分管工作存在问题以及个人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坦城交流,增进了理解。班子成员还与机关处室、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党员群众之间开展了谈心活动,为查找分析、理清思路、形成共识打下了基础。三是深入查摆问题。12月16日,局党组将专题民主生活会暨年度民主生活会合并召开,班子成员积极发言,以严肃认真、开诚布公的态度,结合工作实际,深刻检查党组及个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对全省环保工作和党组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尤其是主观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了领导班子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努力方向。省委常委王秀芳和第七指导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对我局党组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的分析检查以及全省环保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各党总支、党支部召开了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第四,十易其稿,精心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保证分析检查报告的质量,局成立了报告起草小组,局主要负责人全程主持。按照讲成绩要“实”、摆问题要“准”、查原因要“深”,理思路要“清”的原则,12月中旬形成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12月20日,局党组进行了集体讨论,班子成员从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高度、查找问题的广度、原因分析的深度、整改落实的关注度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12月23日,各处室、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又对报告进行了讨论。报告同时征求了各市环保局的意见,并报省委常委王秀芳、副省长倪发科和第七指导检查组审阅。12月29日,局党组再次讨论了报告并予以原则通过。12月31日,我们召开了由局机关全体党员、事业单位处以上干部、群众代表、基层环保部门和企业代表参加的评议大会,对先后十易其稿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据统计,群众满意率为89.

2%,基本满意率9.6%,不满意率1.2%。今年1月4日,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通报了群众评议结果,并在省局局域网上进行了公开。最终形成的《省环保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已上报第七指导组,并将成为我局今后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几点收获

分析检查过程中,我们坚持深入学习,深入查找,边议边改,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第一,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学习调研阶段取得五点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讨论,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解决一切发展问题的“金钥匙”;(2)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核,是指导社会生产生活和人们行为的普遍原则;(3)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一切为了人民的必由之路;(4)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5)环境保护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环保部门必须立足省情,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壮大环保事业。因此,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

第二,找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认真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尤其是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以来,局党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省环保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在对56条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查找了全省环保工作和局党组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就全省环保工作而言,主要表现在“五个仍然”上:一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仍然较大;二是完成污染减排“十一五”目标任务仍然艰巨;三是重点流域水质改善缓慢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农村环境问题仍然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五是环保机构能力和队伍建设距离全面履行职责、适应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仍然有很大差距。

造成这些问题,既有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环保历史欠账较多、一些地方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等原因,也有局党组自身的问题,表现为“五个不足”:一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方面,坚定性与灵活性的把握上存在不足;二是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方面,统筹兼顾的能力上存在不足;三是履行环保职责方面,形成联动机制上存在不足;四是加强环境监管方面,综合运用管理手段上存在不足;五是环保能力和队伍建设方面,支持基层环保部门上存在不足。

局党组从主观上深刻剖析,导致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面对环境保护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的思想解放还不够深入,改革创新意识还不够强;二是面对环境保护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方式方法还不够适应;三是面对环境保护的新发展和新机遇,我们的思想准备还不够充分,乘势而上的意识还不够强。对此,我们将在整改落实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第三,提出了环保工作在新起点上的新思路、新办法。我省环保工作在新起点上的新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省情,紧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局,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环境监管,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概括起来,就是“加强一个建设,健全四项管理机制,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加强一个建设,就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领导、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此,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强化集体领导合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塑造清廉勤政的环保形象;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环保队伍。

健全四项管理机制,就是健全和落实环保责任制、完善协调机制、创新政策机制和落实督查制度,努力开创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就是:强化减排调度和管理,确保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争实现水质稳定好转;加强环评管理与服务,发挥环评对投资拉动的引导作用;强化环境执法和安全监管,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深入推进生态创建,不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对基层环保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在抓好第二阶段工作的同时,我们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全面完成了去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污染减排任务有望超额完成,取得突破性进展。我省减排工作得到环保部的充分肯定,在去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减排工作会议上,作为全国3个先进典型,我局作了经验介绍。

二、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安排

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对保证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按照“党员群众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围绕“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整改”的阶段任务,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相关处室和事业单位要按照以下要求,对各项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一要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对分析检查出的问题和意见,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解决的难易程度,明确什么时间达到什么阶段性的目标,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解决;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要列出时间表,统筹考虑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并创造条件逐步予以解决。二要提出整改落实措施。属于本处室、本单位工作的问题,要迅速拿出解决办法;对于涉及省直其他部门或内部多个处室、单位的问题,牵头承办单位要主动协调,共同探讨形成合力解决的措施。三要明确整改落实责任。要建立整改落实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承办部门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让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据可依。四要对整改落实作出公开承诺。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要采取适当方式向广大干部职工公布,并做出公开承诺。落实情况要向全体党员、群众通报,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搞好整改落实阶段的活动,重在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在破解实践难题上下功夫,集中力量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解决好、落实好。今后一段时间,要集中力量做好以下6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两厂”建设,确保实现减排目标。今年,要确保建成100万吨以上污水处理能力,力争150万吨;确保建成150万千瓦脱硫设施,力争250万千瓦。督促长江、新安江流域县级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在20__年6月底全部建成投运。二是大力推动重点流域“十一五”规划实施,开展重度污染支流环境整治,进一步提高三大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能力。三是强化环评管理,加强对各地实行环评同级审批制度的检查指导,协调市、县政府解决一些地方因人手不够、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接不住、管不好的问题。四是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逐步解决农村环境保护无人管、无力管的问题,大力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是加快环境监测、监察、信息、辐射管理、统计、宣教等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六是完善环境政策法规,争取尽快出台《__省环境保护条例》和启动《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修订工作,制定相关环保法律的 配套实施细则。

(三)积极推进机制制度创新。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好机制制度创新,突出解决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分析检查阶段,我们提出了完善环保责任制等四项制度。在这一阶段,要重点抓好这四项制度的制订和完善工作。同时,各处室、单位也要结合实际,对现行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按照“废止”、“修改”、“建立”等不同要求,分类处理,尽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全省环保政策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要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推进我局效能建设。

现阶段环境问题第7篇

关键词:文脉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教学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advanc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prominent,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ulture of the urban perspective becomes especially necessary. Combining with the status quo of independent setting problem of urban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eaching course , this paper put forward context design idea as the main line to incorporate both for new teaching system,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more deep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environment.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elaborates the training focus from the set of valu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way of thinking, the reinforcement of design method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teaching practice is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Keywords:context design;urban design;architectural design;teaching

中图分类号:TU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054-02

1 建筑学教育中基于城市视角的观念培养的必要性

1.1现实发展对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是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建筑作为快速发展时期被大量建造的实体,不再只意味着建筑本身。大量“独自跳舞”的建筑在各地不断涌现,建筑与其所在的城乡整体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的紧张关系越来越多地被呈现出来,并被公众所关注。基于城市视角来对待建筑本应是建筑学专业所应有的观念,但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常常被忽略或被误读。学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势必对相应的专业教育提出要求,因为只有在大学本科的入门教育中重视了这些问题,基于城市视角的建筑观念才能提早养成,从而影响大量的建筑实践。在近年的发展中,一些建筑师和设计机构已经在做出应对,也已经有不少好的案例出现并受到好评,想让这样的少数好案例成为未来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建筑教育上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的发展时期也已经势在必行。

1.2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原因会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向上追溯的话,与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是有较大关联的。当前建筑学本科教学体系中,城市设计课程一般是独立设置的,而建筑设计课程的训练则常常是按照类型逐步深入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题目的分别独立化设置,使学生较难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不能清晰认识到城市视角的观念对建筑设计的重要影响,也较难训练学生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分析建筑问题的能力。

2 文脉设计理念的阐释

2.1文脉设计的内涵

“文脉”一词的英文为“context”,原意为上下文,意指事物的前后关系,可引申为与周边各种事物的关系。

文脉设计,是基于文脉的含义建立的一种设计理念,本文主要探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领域的文脉设计。这一理念强调设计应充分重视和考虑设计对象所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周边既有环境、未来发展所可能出现的环境等,同时还应充分研究当前时代使用这一环境的人群活动特征,使空间环境与人的活动和需求相契合。

2.2以文脉设计为主线的教学架构调整

文脉设计的内涵与1.1小节中论述的建筑学专业发展中的新要求是十分吻合的,将文脉设计的理念纳入建筑学的教育中,将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作用。

结合传统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文脉设计理念为主线将四年级的城市设计课与建筑设计课进行融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上下衔接。这样的调整将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城市整体环境与单体建筑的关系,并在具体的设计训练中理解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3 新教学架构的培养重点

3.1价值观的树立

任何一种学科的专业教育中,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建筑学教学中也应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理解城市发展过程中保障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的重要性,减弱各种媒体过度商业化的、以经济利益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基于文脉设计理念的融合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教学架构将使学生在探讨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清楚如何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同时也更加清晰建筑设计如何真正地为城市添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3.2思维方式的调整

文脉设计的理念注重设计对象与周边一切环境的关系,所以新的教学架构更加强调培养学生从整体而非局部入手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各种环境叠加后将呈现出极度的复杂性,如何分析各种要素并形成设计思路,就需要理性分析的能力。以理性分析为基调,重视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所以新的教学架构将注重理性分析与感性创造的结合,重点培养建筑学学生所普遍缺乏的理性分析能力。

3.3设计方法的加强

建筑学低年级教学中的设计题目,一般情况下设计环境较为简单,设计方法的训练也更集中在建筑空间方面。但是,实际的城市片区环境和建筑周边环境都是极其复杂的环境,面对这样的环境和设计条件,就需要新的设计方法来予以应对。新教学架构将注重现场调研、资料分析等方法的学习,同时训练学生采用系统化的方法来处理复杂问题、梳理多线索的设计条件。新的设计方法的学习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4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并不仅仅需要好的设计能力,因为建筑设计的工作不是一种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设计也不是为建筑师自己服务的,所以,在教育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可以提早体会到协作的价值和重要性。新的课程题目所面临的城市环境是较为复杂的,规模也相对较大,所以教学要求学生以3-4人团队的形式完成作业,从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除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培养图示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与人沟通并能清晰展示设计成果,最终使方案能更好地被接受和采纳。新的教学架构将更加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将加强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新教学架构的教学方法实践

4.1阶段式教学的思路

在上一节确定的培养重点的指导下,新的教学架构将设计题目设置为一个大的题目,在大题目的统筹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为城市设计阶段,第二个为建筑设计阶段,每个阶段开始时都有为期一周的过渡快题作为进入这一阶段主题的的序言和铺垫。建筑设计阶段的题目是从自己城市设计的成果内选取基地进行深化设计。每个阶段确定不同的设计重点,但要求文脉设计的理念是贯穿始终的。

4.2各阶段教学的重点

4.2.1城市设计阶段

设计题目基地的选择以城市旧城区或历史街区为主,有较为复杂的历史文化及现实环境,主题为城市更新。

4.2.1.1“城市意象”快题环节的设置。在城市设计阶段开始的第一周设置“城市意象”快题环节,让学生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体验基地及其所在城市,在尽量不带有专业成见的前提下由感性入手感受整体环境,并将这一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是图、照片、声音、视频、模型、甚至诗歌等等,完全不按常规套路进行的表达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及想象力。这一个为期一周的小快题训练,使建筑学的学生在第一次面对较大规模基地(城市设计的基地规模一般在10hm2以上,而低年级建筑设计题目的基地一般都在1hm2以内)和较复杂环境时有一个过渡,先直观地去感受和总结特征,避免突然面临强大理性架构时不知所措。

4.2.1.2文脉设计理念下的规划思路确定。城市更新类城市设计题目往往涉及一些历史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正确看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秉承正确的价值观展开设计。在着重考虑文脉延续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规划思路,杜绝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历史文脉和社会环境文脉的设计策略,比如简单化地大规模拆除重建、将原住民完全搬离原居住地的做法等。

4.2.1.3运用系统化设计方法处理复杂问题。较大规模的设计基地和复杂的各种环境,使得学生必须更加逻辑性地分析问题,并且运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对大量问题进行归类,包括产业分析、功能设置、建筑形态组织、交通组织、公共空间系统等方面,梳理出多条线索,然后从中找出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设计的突破点。

4.2.1.4城市更新背景中的空间形态营建。考虑文脉延续的城市更新设计不同于一般的新区城市设计,空间形态的营建需充分研究既有环境的空间形态特征,制定出合理的针对不同类型环境的更新改造策略,从而恰当处理保留、整治与新建的关系,使更新后的空间形态不仅延续原有的肌理特征,而且能够满足新的使用需求。

4.2.1.5通过导则的制定形成对建筑设计的控制和引导措施。为了使学生能更加深刻体会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控制和引导作用,理解两个设计阶段的紧密关系,教学要求设计制定出相应的导则。一般情况下,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教学中比较忽视导则的制定,很容易让学生以为城市设计是很难落实的图画。通过导则的制定,使城市设计中各系统的设计策略和空间要求得以规范,以指标、图示和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根据不同的方案特点可明晰刚性指标和弹性指标的不同要求。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从宏观层面确定的城市设计思路是可以对建筑设计进行控制和引导的,并且有实实在在的手段,是可落实的。导则的制定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指标的意义、图示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4.2.2建筑设计阶段

4.2.2.1“××的2030”快题的设置。在城市设计阶段结束后和建筑设计开始前,设置“××的2030”快题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未来可能的生活状况畅想设计基地2030年时的场景。每次教学中,这个环节都是学生想象力得以最大发挥的时候,也是大家最开心的阶段。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动画、视频剪辑、舞台小品、漫画等,再加上音乐的辅助、小组成员参与的演出和配音,故事化的场景生动展现。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未来生活场景的想象,将自己空间化的设计成果与未来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为下个阶段的建筑设计铺垫关于生活的分析,同时加深对文脉延续如何影响生活的理解。

4.2.2.2建筑设计基地的选择。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对规模的要求从城市设计的成果中选取建筑设计的基地。一般要求基地在功能上是具有公共性的,因为公共性建筑和基地的选择更能训练学生处理新时期人的行为与环境文脉关系的能力。

4.2.2.3文脉设计理念下设计概念的形成。每一个建筑设计都会要求对使用人群的活动和需求进行分析,但文脉设计理念下,更加强调对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人的活动和需求特征的分析,并需要对未来环境下人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当的预测。在理性分析这些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设计阶段的思路,形成设计概念。

4.2.2.4各种要求影响下的任务书自制定。一般教学计划中建筑设计的任务书都是由教师给出,新的教学架构要求学生在综合考虑各种要求的影响下自己制定任务书。首先是细化和深化城市设计中对此基地的要求和相关导则,然后结合设计概念和对人群需求的分析,制定出符合基地规划和需求的任务书。自己动手制定任务书,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了解建筑策划的内容,理解建筑师可能承担的更多角色。

4.2.2.5新的设计方法的尝试。鼓励将文脉设计的理念和城市设计阶段确定的设计思路在这一阶段的建筑设计中予以延续。尝试研究行为活动、空间形态、建筑风貌、街道界面、建筑色彩、建筑材质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背景、当下的周边环境以及未来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打破原有的常规设计方法,找寻新的设计路径,寻求设计方法上的突破。

4.3辅助的教学手段

4.3.1结合阶段教学配备师资、开设专题讲座。根据新教学架构中设计题目的特殊性,在教学团队中配备等量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教师,且每个教师均参与全程的教学过程,保证不同的设计观念和思路能够全部呈现,并碰撞和交流,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更加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结合阶段教学,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在不同的环节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到不同的专业知识,并且也使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集中得以解决。

4.3.2整体评价教学过程及成果。虽然设计是分为两个阶段,并分别评分,但这一教学架构中的评分不仅仅看单个阶段的过程和成果,而是要对整体的衔接和问题深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打分。这一评价标准的确立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紧密关联性、并且理解文脉设计理念对连续性的要求。

5 结语

基于城市视角的观念培养对建筑学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培养基本的观念和各种能力,并在教学中一以贯之,使学生能掌握设计方法和设计重点是教学体系中应该思考的。从本文的探索来看,文脉设计的理念不失为一个好的统领者,在建筑学本科的高年级,建立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架构,可以使以上的要求在建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体系中予以贯彻,从而影响未来的城乡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杨俊宴,高源,雒建利.城市设计教学体系中的培养重点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2011(8):55-59.

[2]张春阳,孙一民,周剑云,肖毅强.基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建筑观念培养——关于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思考[J]. 新建筑,2003(4):65-67.

[3]金广君.建筑教育中城市设计教学的定位[J].华中建筑,2001(2):18-20.

[4]杨俊宴,王兴平. 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12(6):38-44.

现阶段环境问题第8篇

(一)传统的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走到了尽头

从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变化进程看,经济增长有4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总量快速扩张;二是赶超型工业化道路;三是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即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的经济恢复阶段,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的非农产业较快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993年~1999年)的重化工时代的前导时期和第四阶段(2000年以后)的再化工时代;四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和低效率产出。

与经济增长的特点相对应,我国环境问题的发展出现四大特征:经济增长总量和工业化进程决定了环境问题产生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压缩型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复合型、结构性环境问题;快速扩张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污染排放总量;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造成了环境问题的“二元化”趋势。

以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为特征,我国这样一种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走到尽头。中国科学院对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了3种情景分析:以2000年的情况为基点,即假定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为1。情景一,按现有资源、能源效率和污染排放水平,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将是2000年的4~5倍;情景二,保持2000年的环境质量,那么2020年资源生产率(单位资源消耗的GDP产出)或生态效率(单位污染排放或生态消耗的GDP产出)就必须提高4-5倍;情景三,如果使2020年的环境质量有很大改善(资源环境影响比2000年减少一半),则资源效率或生态效率必须提高8~10倍。

很显然,惟有情景三才是出路,也就是说环境不仅要主动去优化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要主动反哺环境,经济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二者的关系必须发生历史性的转型,别无他途。

(二)环境与社会关系具备了转型的条件

我国的环境与社会关系状况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总体上公众对环境问题基本处于“漠视和无知”状态。进入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后,有5个方面的因素使我国的环境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环境污染形势出现整体恶化的趋势,对公众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二是从“九五”开始,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的区域污染综合治理计划,实施了声势浩大的污染源达标排放和污染总量控制行动,给公众留下了较深刻的影响;三是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明显加大;四是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开始建立;五是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和开始奔向初步小康后,社会民主进程也明显加快,公众具备了一定的关注环境的能力和兴趣。

到本世纪初,上述90年代的一些积极因素进一步得到强化,此外,关注民生、亲民和建设和谐社会等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兴趣和力度。总体上,目前我国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四大特点:公众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境问题不再乏人问津;公众对环境的诉求不断提高;环保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初步形成了公开透明、良性互动的交流机制;我国进入环境事故频发期,对公众的影响是深刻的,参与和维权是必然趋势。

总之,目前我国环境与社会的关系明显进入转型阶段。首先是环境问题引起的冲突与公共参与、维权及与政府的合作并存,只要将冲突处理好,就可以转为环境保护的社会合作;其次是初步具备促进环境与经济关系转型的公众意意识、能力等社会基础。

(三)环境保护的战略思想和方法为转型提供了技术路线

纵观我国的环境保护历史,大致经历了从末端治理到源头与过程控制,然后开始向环境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相融合方向迈进的3个战略阶段,可以看作是点、线、面3个阶段。同时,从环保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点、线和面也可以理解为点源、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系统。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意味着我国对环境问题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认识深度和广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战略方法上发生了质的飞跃。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环境保护从治理工业企业“三废”起步,这种点源污染末端治理方式一直到90年代初基本上是环境保护实践的主流。进入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方法出现了一系列重要转变:环境保护领域由污染防治为主转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转变;污染防治由点源治理向区域、流域综合治理转变;污染防治开始由来端治理向源头、全过程控制以及依靠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由控制工业污染为主,向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染并重、兼顾农业污染控制转变;环境管理开始向经济领域融合和渗透,确立了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思路;积累了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的经验,有了一批典型;环境管理开始向社会领域拓展,建立了公众参与的正式机制,倡导环境文化,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现。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的环境挑战要求转型

全球化进程中的环境恶化是经济全球化模式及其内在机制的某些缺陷所导致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来自世界的压力和挑战,同时,我国也对世界带来影响。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之间出现了一些新的双向环境挑战,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仅仅依靠WTO规则和外交手段不能解决本质问题,中国必须调整国内环境与发展的战略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方式,以和平发展和绿色发展屹立于世界。

(五)以环境与政治关系为先导的战略转型已经出现

1972年我国尚处“”时期,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征当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启动了我国环境保护的进程。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拨乱反正的重要关头,开启了我国依法保护环境的进程。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有了较全面和系统的把握,把环境保护摆上了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高度。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