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常态化学习培训

常态化学习培训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6 08:31:37

常态化学习培训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1篇

1.新建装置操作工实操培训不易。新建装置操作工实操培训大多采用到国内同类装置实习,由于炼油化工装置的生产特点,实习人员一般不允许在装置现场和控制室动手操作,即使跟班实习三个月,也只能熟悉现场流程而少有机会动手操作。同时,炼油化工装置通常生产平稳,不会经常碰到开停车和事故处理,所以新建装置需要学习的开停车和事故处理技能在同类装置实习中很少有机会真正学到。

2.新进员工的技能培训困难重重。由于新进员工进入装置初期,只能“看”不能“动”,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以师带徒师傅往往有劲使不上,学员操作技能学习往往仅限于感性认识,实际操作能力短时间难以提高。

3.在岗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提升缓慢。炼油化工装置不允许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试验性操作,因而技能提高培训通常采取授课形式,然而现场生产流程工序关联强、平衡控制难度大、DCS动态变化复杂,很多操作要领和操作技巧难以用语言表述,员工也难以领会其中的奥妙,技能的提升明显缓慢。

4.装置长周期运行给培训工作带来新课题。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检修周期通常2-3年),日常生产过程中很少出现停车。但这种“长”周期和“少”事故的好现象,对操作工操作技能的提高却不很有利,一旦出现突发事故,由于技能得不到日常操练,经验的淡忘往往危及安全生产。

二、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主要特点

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是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基础,通过动态数学摸型,设计出与现实化工生产操作过程十分相似的环境,实现传统培训与实践中无法实现的各种培训功能(如图)。相对传统的培训,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培训成本低。仿真系统通常是以软件的形式在计算机上运行,其使用的材料、能耗都很低。同时,由于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国内的主要开发商已经开发出自己的仿真系统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类不同炼油化工装置的仿真系统投资会更小,培训投入的成本很底,一次投入,可反复使用。

2.培训效率高。仿真系统具有记录和追忆功能,使得培训可以在某一个中间过程或局部重复多次进行,有利于解决培训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可以针对高度危险或制造难度很大的事故进行仿真并用于培训,这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3.培训工种多。仿真软件运行在普通计算机上,一个平台多个装置仿真系统可以同时运行。使不同装置的操作工可以在一个仿真机房参加培训,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员工都能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个体培训与集中培训有机结合。

4.培训管理易。仿真培训软件在计算机及其网络上运行使用,有依据操作规程要求的自动评分与自动记录等功能,使得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更加方便容易。

三、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应用

1.通过仿真培训常态化,不断完善仿真基地建设

(1)仿真培训常态化。从2001年的新建延迟焦化装置操作工培训开始,我们与国内仿真技术专业公司合作,开发和应用炼油化工装置仿真系统。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使培训实现了常态化。

(2)多渠道投入。通过新建装置项目、教育经费、职工技协等多渠道投入,目前炼化部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基地已有6个仿真机房、90台仿真电脑、12套装置级、11套单元级仿真系统,已成为中石化系统具有一定规模的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基地。

(3)仿真培训得到积极支持。炼化部每年参加仿真培训人数在600人次以上。

2.以新建装置上岗培训为主,不断拓展仿真培训的领域。

(1)新建装置开工前的上岗培训。仿真系统的特性,使其成为新建装置开工前的上岗培训主要载体。炼化部从100万吨/年延迟焦化新装置开车培训起,在70万吨/年乙烯装置、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33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20万吨/年延迟焦化新装置等历次新装置开车培训中,都引进和应用仿真培训系统,为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一岗多能培训。仿真系统将整套装置的运行放置在一台计算机上,为技能操作人员的一岗多能培训提供了有效途径。

(3)转岗和新进员工培训。从2003年开始,炼化部在新进和转岗人员入厂教育和转岗初期增加为期二至三周的仿真培训,使新进和转岗人员预先熟悉DCS操作的方式方法,缩短炼油化工操作培训的适应期。

(4)技能鉴定的实际操作考核。仿真已成为炼油化工特有工种实际操作考核的主要手段,使用仿真系统中的操作评分系统为操作工的操作技能水平作出科学、客观的评分。目前,在催化裂化、常减压、乙烯、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加氢精制、制氢等装置的特有工种技能操作考核中已实行仿真考核。

(5)技能竞赛。根据实战要求,充分利用仿真系统的联机功能,组织操作工进行全流程开车、停车和事故处理三个项目的各种竞赛,为仿真系统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进行了拓展。

3.优化仿真系统运行状态设置,提高操作人员精细操作意识。

为了提高操作工精细操作意识和加强质量控制要求,在仿真培训中组织装置技术人员对仿真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

(1)调整组态步骤的操作控制值范围和得分。提高压力、温度等重要参数控制精细度;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步骤的分值。

(2)对控制物料平衡的阀门,开度操作在组态的步骤描述中增加显示“小量多次操作”的警示,对物料控制骤增骤减的“野蛮”操作设置扣分,使操作工养成精细操作的习惯,从而避免实际生产中因物料控制的大幅变化而产生工艺波动和现场设备发生故障的人为因素事故。

(3)通过对仿真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现场生产中的可能事故状态。装置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仿真系统的模拟运行,检验了70万吨/年乙烯装置加氢反应器的飞温工况,优化了操作规程。

四、仿真培训带来效果

1.仿真培训体现了低成本理念

仿真培训系统可以设计成与现场装置一致的流程、工况,逼真地模拟装置现场的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过程的现象和操作,而又全部在仿真机房进行,既没有危险性,又能反复培训运行,与其它的培训方法相比,既提高了培训效果,又节省了培训费用,缩短了培训时间。

2.仿真培训实现不同工种、不同班次人员的混合培训

目前炼化部共有7大生产联合装置,37套生产装置,各生产装置的工种大多数不一样,个性化很强,并且操作工作息是四班二倒,因此用常规方法集中组织技能培训班难度大、效果不理想。仿真系统的特点可以使不同工种、不同班次的人员在同一间教室培训,颠覆了传统培训模式。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2篇

(一)培训需求调研

加强培训需求调研,要综合考虑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找到培训对象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通过培训项目的设计、教学计划的编制及培训,缩短两者之间差距。地面高空一体化培训集上述三层需求而开发设计。中国气象局以十八届三年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为指导,制定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气象改革重大部署。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是气象现代化、观测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是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实施台站工作岗位的需要,台站人员掌握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的进程和岗位要求。

(二)教学计划编制

教学计划依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编制,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指导教学和教育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成人继续教育教学计划虽然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计划有所不同,但其教学计划同样是决定教学内容和教育活动的基本文件。气象部门继续教育培训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编制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形成了本部门继续教育教学计划编制要素及特点。培训目标明确、培训对象强调针对性、培训内容依据培训目标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培训方式注重成人教育规律和成人学习特点、培训时间结合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确定、教师选配采用开放式与多元式相结合、教材主要根据培训目标自主编写实效性讲义、考试考核采用多元评价机制。

(三)地面高空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制

培训内容:培训引言、高空气象观测前沿与综述、高空气象观测基础与业务规范、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实习实训等教学模块。培训方式方法:综合采用课堂讲授、操作演示、实习实训、个例分析、体验式教学、研讨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方法。培训目标:熟悉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掌握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维修的基本技能,熟悉高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掌握地面、高空观测规范,初步具备从事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工作的能力。培训对象:从事过地面观测业务,即将从事地面高空观测一体化的观测人员。培训对象的针对性保证了受训者业务基本知识在一个水平上,便于培训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培训时间:20天(每周6个教学工作日,8学时/日,总学时144学时)。

二、培训项目的实施

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培训是气象部门面向全国的性特色业务培训项目,从项目开发到实施再到评估全过程引入项目管理机制,实行动态化管理。

(一)培训管理

注重入学教育、加强教学引导、明确培训目标;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备课,认真传授知识;发挥班委作用,实现学员自主管理;实习实训环境优化,实习实训实效显著;学员培训第一手培训资料收集整理,建立培训档案。

(二)教师选配

采用多元开放式培训,教师选配包括课堂授课教师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教师既有中国气象局职能司和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专家和领导又有气象业务单位一线业务骨干、气象仪器厂家工程师、湖南分院专职授课教师及地面高空台站观测人员的实习实训教师。整个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层级高,注重加强业务科研单位与培训机构之间优秀人才的交流协作,发挥专家学者、仪器厂家业务技术专家、一线业务骨干在气象新业务培训中的作用。

(三)培训学习

开辟“学习园地”,开设学习体会、学员心声、个例交流等栏目供学员学习交流;建立班级QQ群,将教师课件、“两个带来”、座谈研讨小结等学习资料上传,分享学习资源、工作经验;创办《学习简报》,开设重返校园、理论课堂、实习实训、交流研讨、体验式教学、文体活动、培训心得等板块,展示培训成果,同时,通过搭建的交流平台,学员自主学习,在线交流。

三、培训教学的亮点

(一)开展个性化的多样实训

1.量身制定实训方案

对不同需求学员进行定制化实习指导。如有的学员准备阶段时间掌握不准、操作程序复杂、精度要求高、心理紧张等现象,安排学员观测跟班、观摩,训练学员动手操作。

2.实训采取小班教学

全班分组、小组分工、分别轮番进行不同内容的操作演练。每组配备2名教师指导实习,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独立完成4~5个班次的探空值班操作。

3.业务跟班纳入实训

对有一定基础、单位马上要开展业务运行的学员,安排指导教师,采用一对一反跟班方式培训,训练学员单独完成全套探空值班流程,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二)有针对性开展个例教学

个例教学与个例点评。教师利用长沙站及其他台站日常值班中的突出问题,结合教学计划,开发教学个例,内容涵盖业务操作流程、雷达、仪器、预审等方方面面。充分利用学员的教学资源,学员相互之间开展个例研讨、教师点评、学员互评。

(三)制作课件上传远程平台

精心制作动态教学课件。利用动漫、图片,通过多媒体向学员播放讲授,让学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全景实录课堂授课内容。编制36个48学时的远程教学课件,上传远程教学平台,便于基层业务人员根据自身需要,个性化地选择学习资源,扩大培训学习群体。

四、培训项目的评估

(一)学员对象

举办2期地面高空一体化试点培训班,来自全国25个省区的84名一线业务人员参加了培训。本科以上学历占73.8%、气象类专业占85.7%、中级职称以上占46.4%,学员整体年轻、专业素质较高、求知欲强,培训教学中提出了许多探讨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个例资料,给的教学和培训带来了很多启发。

(二)模块设计

理论讲授。培训内容设计与课程模块设置是实现培训预期目标的关键。在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特色培训项目开发阶段,就地面与高空观测人员业务、岗位与实践经验的差别,课程模块和主体课程均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主体课程为高空气象观测基础模块和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模块。熟练掌握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操作流程、常规高空气象观测规范和规章制度;全面学习软件使用、常见故障维护维修、数据处理及报文编制。目的在于紧密结合工作需要和实际,系统全面掌握一体化观测业务流程,符合岗位上岗要求。

1.个例点评

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培训,针对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师生个例研讨点评占10%。既有学员带来的个例,又有教师根据工作实际与教学需要开发的个例。学员相互之间的讲解、研讨,师生共同点评交流的开放式、交互式学习方式,学员乐于接受,学习效果明显。学员普遍反映:个例研讨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既学到了知识又交流学习了经验还解决了工作中的困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2.实习实训

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训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保证培训质量。基于此,实习实训模块64学时,占总课时比例的44.5%。学员普遍认为:实习实训环节非常必要,甚至有学员希望再增加实习实训课时。在实习实训平台上可以将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即学即用,在实习实训中消化,回到岗位就能发挥作用,收获非常大。

(三)跟踪反馈

培训中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反馈学员培训学习信息,及时了解学员学习动态及教师授课情况。培训后期,学员填写《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培训班教学质量调查表》,统计数据形成《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培训班教学质量汇总表》,进行教学质量调查、评估。对2期培训班质量调查表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培训设计与安排项目整体的平均满意率在96%以上,培训学员认可程度很高。培训教材的适用性指标满意率平均值为93.0%,学员对培训教材需求,湖南分院有较大提升空间。培训半年以后,湖南分院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评估,编制《地面高空一体化培训班行为层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进行跟踪信息反馈。调查问卷反馈30份,统计情况如下:目前从事地面高空一体化岗位18人,地面观测岗位12人;对工作素质有帮助29人;对工作态度转变有帮助29人;能熟练处理高空观测工作29人;成为单位高空观测业务骨干的10人。

(四)总结反思

1.培训特色培训平台。

充分发挥长沙高空气象观测站、马坡岭国家基本气象站业务资源优势,将培训和业务观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理论学习平台和实训实操平台有效衔接,形成有别于体验式或观摩式等蜻蜓点水式的实习实训,具有比较独特的地面高空一体化业务培训平台。学习资源。“实”字贯穿培训全程,学员自始至终处于实景、实物、实战、实用教学情境中。培训教学突出实用性,重点传授操作技巧、实用窍门,这种一点通式的教学方式,使学员在培训中学得实在,回到岗位上用得实在。

2.培训建议培训内容。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3篇

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常见的问题

1.培训需求分析不完善

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到位决定着下一步培训实施的方向是否准确、培训质量是否能够保证以及培训投资回报率的高低。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围绕组织、任务以及员工三个方面来确定谁需要培训、为什么培训以及培训什么内容等。虽然现代企业对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培训需求分析仍存在各种问题:或者只考虑企业整体的需要来组织培训;或者只对员工做简单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按照员工需要组织培训,没有去考虑员工的需要是否是企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有的企业是老板对什么感兴趣,就要求公司员工都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总之,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主观化、盲目化。

2.培训缺乏激励措施

学习理论显示成人学习目的性强同时需要足够的动机去维持。在企业培训过程中,为了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不仅要准确分析把握员工的需要,而且应该引入激励措施,督促员工高质量的完成培训学习。在实际培训实施中,许多企业只是在培训期间一再口头上强调培训的重要性,要求员工认真对待,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去强化员工学习动机。往往会出部分员工参训时敷衍了事,或者学习团队初期热情高涨后期乏力,培训学习良好状态难以持续,效果无法保证。

3.缺乏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环境

培训实施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这也要求员工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及时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员工培训成果及时转化,企业对培训的投资才有现实意义。而实际中许多企业并没有为员工创造适合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环境。培训后的员工担心新的尝试会失败而影响近期的绩效考核结果,选择沿用原来的技能或知识来工作。此外,缺乏上级和同事的支持,缺少新技能新知识应用的氛围,这样都会导致培训成果不能得到及时转化,培训投资变成了浪费。

4.新员工培训流于形式

新员工培训过程是企业所聘人才融入团队的过程,也是了解企业文化、组织环境和企业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决定了员工日后在该企业中的留存时间和发展前景。

在许多管理者观念中,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远低于企业日常老员工的培训。据了解很多企业并没有安排新员工培训,有的企业也仅仅是安排其了解一下企业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认真帮助新员工去熟悉企业环境和文化,明确自身定位,规划职业发展等。企业对新员工培训的敷衍也为员工日后离职埋下了隐患。

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准备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也是整个培训活动中的核心环节。企业应该围绕组织、任务以及人员这三个方面开展培训需求分析:

(1)组织分析

首先,组织分析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战略来安排培训计划与内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经营重点是什么,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目标,需要员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培训是否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在做培训需求分析前首先要搞清楚这些问题。

其次,要分析企业的培训资源的可获得性。企业要了解自身资金、时间和专业技术方面对培训的支持情况。比如培训经费是否充足,不同的经费支持对培训规模、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都有影响。企业本身是否具备培训实施的专业能力:包括符合要求的培训师、培训场地、培训课程开发水平、培训的组织管理能力等。根据对自身培训实施专业能力的分析来确定自我开发培训项目还是委托专门的培训公司。此外还需要注意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对培训的态度是否重视,要想成功实施一次培训必须要保证员工和管理层抱有积极态度。

(2)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对工作活动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描述。通过分析来确定各岗位所需执行的任务清单;尽量使用量化的标准来描述完成各项任务的具体界定;然后确定达到任务完成标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前几步最终理清岗位的绩效要求。

(3)人员分析

人员分析帮助企业确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其过程是首先分析员工当前的实际绩效,然后对照任务分析结果中岗位理想的绩效标准,从两者之间找出差距来判定是否需要培训。这种情况下,培训的主要压力点往往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存在部分员工因为自身能力或态度问题无法达到标准绩效水平;另一方面是工作变革或新技术应用导致对岗位胜任力要求跨越式提高。两种情况都会产生培训需求,企业要合理分析,准确定位,针对性设计培训项目,做到培训投资有的放矢。

2.推出配套激励措施强化学习动机

企业在实施培训过程中要想实现培训的高质量和持续性,就需要在加强培训过程监控管理的基础上要推出配套的激励措施,强化员工的学习动机。具体思路是根据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作为考核依据分别设置正向和负向的激励措施,对于在培训中积极学习,在培训结束后学习层面、行为层面的评估考核中取得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上述过程中表现欠佳的员工给予惩罚;同时将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列入企业常规绩效考评指标中甚至职位晋升的参考指标中。这样会大大激发员工培训学习的动力,提升培训效果。

3.创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环境

培训成果转化是指受训者将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以及认知策略等有效并且持续地应用于培训后的工作中。这就要求企业从合适的工作氛围、上级的支持以及同事的支持这三个方面着手为培训成果转化创造有利的组织环境。合适的工作氛围要求对参训后的员工的工作进行重新设计,在其运用培训学到的新技能失败时多鼓励少责备,同时对尝试运用培训所掌握内容而成功的员工应该及时奖励和表扬。上级应该提醒和鼓励受训员工尝试运用培训所学内容,并给予及时指导。同事中一起参训的员工应该经常讨论培训成果转化的经验,未参训的员工应该积极学习配合。以上要求的实现需要企业制定详细的制度来规范和引导。

4.完善新员工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经常被概括为“选”、“育”、“用”、“留”。新员工就是“选”的结果,企业在吸纳人才后工作重心要及时转移到“育”、“用”、“留”上面,而合理的新员工培训就是企业育人的起点,??增强员工归属感降低离职率。企业完善新员工培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观念上要认识到新员工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安排针对性强的入职培训内容。具体包括:企业背景情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理念、管理制度以及所在岗位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和绩效标准等。帮助其快速融入企业,增加归属感和团队意识。再次,为新员工量身打造1―2年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新员工迅速找准定位,顺利度过职业迷茫期,快速成长的同时为企业贡献价值。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4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

一、分层施教,注重需求,强化培训针对性

国有建筑施工单位中往往人员多,且经营规模大,党员人数也较多,他们的年龄、工作环境、从业经历、教育背景有所不同,那么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也需要有所侧重,并结合不同党员的具体需要分层施教,使培训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第一,对于党群干部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能力与政治素养,重点学习党建工作创新、党务工作规范、党建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第二,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需要关注管理方法、更新管理理念、全面增强综合素质,并发展企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第三,企业领导班子的培训需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与政治觉悟,并强化沟通协调能力、领导艺术、市场竞争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和核心领导能力。第四,对于基层党组织的书记培训重点是业务工作水平与政治理论素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建立起复合型党组织书记团队。

二、明确方向,研究专题,强化培训实效性

建筑施工企业要定期选择课题列入党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并努力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强化党员学习效果与效率。第一,加强形势任务教育。2017年是新常态下国家经济的重要之年,需要抓住当前新机遇,深刻分析严峻挑战与重重困难,并结合教育模式多样化,重点强化形势任务教育,提升广大党员的大局观,重新定位目标,凝聚发展合力。第二,强化政治理论教育。现阶段,需要重点突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并贯彻党的十、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的系列讲话精神,重点是领会内涵,用于实践,融入工作,让广大党员理论素养提升的同时,还能坚定理想信念。第三,重视安全宣传教育。建筑施工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离不开安全二字,重点强调不以员工生命安全为代价和“零事故”的意识,不断研究与优化安全生产相关培训举措,强化安全法规教育、安全品德、安全警示与安全理念,宣贯及培训活动需要以法律法规与新《安全生产法》为依据,教育党员将安全放在首位,并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与危机感。第四,持续党风建设与反腐倡廉教育。清正廉洁为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根本要求与终生课题。第五,业务技能培训。在党员中推出实用先进的技术教育,如法律知识、经济管理、沟通技巧、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等,以优化党员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以适应新常态下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需求。

三、把握机遇,创新载体,强化培训吸引力

建筑施工企业党员教育培训的模式需要创新,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培训的目的。第一,培训方式要创新与传统结合,传统党员培训方式包括“两学一做”课、政治学习日等;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在全国各地均有项目,所以党员人群较为分散,这就要创新模式,并引入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电化教学等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提升整体学习效率。第二,培训地点需要内外结合。党员教育培训的主要地点仍是各级党校,学习活动围绕基层党员学习室开展,另外,定期组织党员团队走出企业,到其他地方观摩与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开拓眼界、创新思路、拓宽视野。第三,培训层面需要上下结合。每一级党委均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按照不同专题定期举办数次党员培训班,开展系统性培训,而基层党支部也要根据党委部署进行日常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让企业广大党员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健全机制,责任到人,强化培训效果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完善培训体系,规范制度体系,保障培训效果。第一,建立领导责任制。在企业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组织部门牵头,党校、纪检、宣传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党员工作,实施具体教育培训工作。各级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体系为职能部门配合协调,分管领导主抓落实,企业领导亲自监督,为培训给予组织保障。第二,建立规范化机制。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保证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往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领导干部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表率。第三,培训载体不断创新。教育培训载体需要不断创新,适时举办辩论比赛、学习演讲、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相关活动,并创办党员技能比武大赛、读书周、自学日、学习书屋等,推进共享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互助式学习和开放式学习,让党员能够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激发学习热情。第四,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并制定考评标准及细则,定期考评、量化指标,把考评成绩纳入党员年度绩效考核中,作为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五、围绕中心,放眼全局,发挥培训功能

建筑施工企业要持续深入的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相关工作,发挥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第一通过培训学习,创建党员先锋建筑工程。鼓励并支持基层单位与项目公司开展“七一主题党日”、“党支部建设示范点”、“红旗项目部”等主题活动,围绕创品牌、树形象、争一流、创效益、保安全、抓工期,提供施工现场的组织与政治保障。第二,以教育培训为手段,打造优秀的党员团队。通过教育培训的开展,推进“讲党性”、“讲纪律”、“讲政治”,强化党员团队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其在重、险、难、急等关键任务中做表率、当先锋。第三,通过教育培训,建立党员与职工群众紧密连接的纽带,把工作延伸到全员,建设“学习型项目部”,带领职工强化信誉、市场、效益、质量、安全意识,培养士气高、作风好、守纪律、讲文明的队伍。

参考文献

[1]刘晓云.浅谈施工企业工会与党、政、团组织的紧密合作[J].管理观察,2016,(2):96-98.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5篇

关键词: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教师教育 培训模式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而且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小学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我承担了多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与学员的接触交流中,对一些问题有所思考。

一、培训应针对学员的特点,对不良学习心态注意引导和纠正

接受培训的骨干教师基本上来自于中小学校,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对于培训院校来说,他们是学生;相对于社会来说,他们是教师,而且是教师队伍里的中坚力量。这种特殊的角色所产生的特殊心理对他们参加培训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学员都工作在教育实践的最前沿,他们对整个基础教育过程有着很敏感的体验和理解。长期的教学经历使他们不自觉地以一种带批判性的心理参加培训,希望接受到立即能应用于实际的、立竿见影的知识,这种心态往往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殊不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都是需要过程的,对不同的人这个过程也是不同的,教师所能做的是尽量以一种灵活有效的方法来表达理论,让理论渗入人心,从而影响行为,但是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良方。如果这种不良心态和急躁情绪得不到纠正,任何培训都将不能真正令他们满意。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无视受训学员这些特殊心态和要求,而应采取恰当的措施,使他们对参加培训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培训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和理解学员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学员观,不能仅仅把他们看作培训学员,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他们是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他们有自身特殊的学习需求,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课程内容安排上、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尊重和适应学员的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其次,充分利用班主任和学员接触、交流比较多这一优势,通过班主任耐心的解释、说明,帮助学员调整不良心态,明确参加培训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培训。

二、培训应讲究方式,倡导平等参与式培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极大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现行的基础教育强调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强调使学生通过互动、合作、交流、探究、体验、对话、感悟的形式来完成学习。而作为课程的具体执行者,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更应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这些理念,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但相比之下,目前很多地方的培训还是采用单一的“集中起来,你讲我听”的被动接受的灌输模式,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

就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有两种方式:一是纵向引领,二是横向交流。专家讲授可以起到纵向引领的作用,但专家讲授往往没有结合受训者的实际问题,是非情境化的。有时候听起来挺好,但听过则已,有如“隔靴搔痒”,并不能真正提高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培训如果赋予情境性,结合真实性的任务,使受训者从探索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和挑战性的任务中获取经验,将有助于他们确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培训观念,认识到受训教师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的,他们各自有着丰富的实践、思考和困惑,应当视受训者为宝贵的培训资源。培训的课堂应是动态的、生成的,是“群言堂”。学员在横向交流中所擦出的思想火花、得出的精彩言论,给予大家以精神的满足和提升。因此,在培训过程中,除采取专题讲座、专家指导、自修自研、骨干教师的示范课等形式外,还可适当采用教学案例剖析与研究、教学反思、学员论坛、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让学员与培训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充分表达其所思、所想、所惑,互相碰撞启迪,从而获得认识和感悟。

三、培训内容要突出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大多数学员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都渴望通过某种有效的培训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但是现有的教师培训有时也给学员以失望,主要原因是学员的期望与培训的内容有差距。学员期望通过培训学到一些能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实际能力的东西,而我们的培训基本上是由培训教师安排自认为应该掌握的观念、理论,并进行灌输式教学,从而致使学员失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在迅速增加,而教师所面临的学生和教育情境也越来越复杂,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该学的内容太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迫切希望接受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通过培训找到一个应对当前复杂的教育教学情境和缓解工作压力的有效措施,以及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因此,从学员的实际需求考虑,培训内容应体现时代性和实用性。

首先,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恰恰是教师所缺乏的,将培训内容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浓郁的时代气息和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应充分渗透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这样,通过学习,学员才能明白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科书的更换,更是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向、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化成长等全方位的整体变革。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提高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关键的是教育理念和精神。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将会出现“用新瓶装旧酒”的局面。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专家指导,强化个人的学习与反思,将新的教育理念默然于心,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使教师从观念、策略到具体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发生变化。

其次,培训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学员在教育实际中的困惑与需要,注意最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选择实效性强、新颖而有影响力的内容,陈旧晦涩的东西坚决拿掉。例如:通过这几期骨干教师培训,我们发现计算机知识和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很受学员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方面的知识对学员来说在工作实践中最常用,但又没有很好的系统学习的机会和场所,所以他们希望利用培训这一契机,系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类似于这样的课程,学员也要求多开设。在与学员的交流与调查中,反映要多开设一些实用的课程呼声最高,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中要理解和重视学员这一要求,在选定培训内容时提前作调查了解,征求中小学教师的意见,或者在选定课程时,鼓励学员参与。从学员的教学反馈意见中,我们发现:培训内容和学员的要求往往有一定差距,这种状况源于教师和学员的角色差异。内容的制定者往往对自己认真选定的内容比较满意,而学员的教育实践经验丰富,头脑中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和困惑。所以,让学员更多地参与教学内容的选定,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和吸引力。

四、培训应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教师需要自觉不自觉地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进修和培训等,如计算机等级测试、普通话测试、获取高一层次的学历学习及校内校外组织的各种各样的短期学习或培训等,而这些学习或培训在时间安排上常常和骨干教师培训是同时进行的。由于时间上的冲突,再加上有些骨干教师在学校里还兼着行政工作,还有些教师被学校安排假期必须给学生补课,这就给培训机构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在培训中,我们虽然制定了严格的培训制度,对学员也有明确的纪律要求和细致的考核办法,但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我们常常感觉无可奈何。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培训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受训学员及其所在学校的密切配合。培训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特别是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从国家到地方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如果没有实效可言,那将是一种教育的浪费和损失。因此,为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首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下达培训任务时要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在时间安排上可灵活多变,尽量减少各种培训学习在时间上相互冲突。其次,各中小学校在选派参加培训学员要缜密考虑,避免教师多头培训、重复培训,避免教学工作(或行政工作)与参加培训产生矛盾和冲突等,既满足教师强烈的学习需求,同时又确保其学习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最后,要加强对培训学员的管理。除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严格管理和考核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员所在单位也应积极参与和支持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员学习状况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参加培训成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骨干教师培训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它的质量目标要求。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优化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模式,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构建一种既符合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又切实可行的、富有成效的新型培训方式是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0-7-29.

[2]时伟.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3).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6篇

关键词超声医师;规范化;中长期培训

规范化培训作为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上发达国家通用的医学教育模式,也是我国医师培养的策略[1],对引导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保证其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超声心动图医师继续教育不仅要学习基础理论,更应注重临床技能的掌握,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临床思维能力。我院中美杰斐逊教育中心和空军军医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建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有近5年的教学培训经验,现将关于超声心动图医师中长期培训经验及多元化教学法介绍如下。

一、规范化培训的整体设计

与以往传统继续教育模式进修或短期的培训不同,本培训基地超声心动图医师中长期规范化培训每期培训时间为4个月,并采用小班授课(每期40~60人),实行教员负责制,设置严格的考试制度。根据学员的超声基础分为初级班和提高班,初级班培训重点是使学员能准确诊断心脏和血管的常见病、多发病;提高班在初级班的基础上,使学员能初步掌握复杂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并对心血管超声的新技术有基本掌握。课程安排贴合超声心动图的临床需求,并结合以往培训过程中学员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其设置为四大模块:理论大课、示教小课、操作实习、临床见习;并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全球最先进的模拟人教学机示教,以提高学员的操作水平,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

二、多元化教学法在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1.理论大课:主要以PBL教学模式为主。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导向,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相关知识的教学法。该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并且维持和促进学习热情,注重临床思维的训练,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理论大课除PBL教学模式以外,还以传统教学法作为补充,教员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大量形象的动态图像,精美的幻灯设计,在讲授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环节,用较短的时间使学生掌握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本基地学员对所有理论大课的平均满意度达95%以上。2.示教小课:主要以CBL教学方式为主。CBL是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科学的教学方式。以大动脉转位为例,小课内容设计上均以病例形式出现,PPT课件中实时显示不同切面的动态及静态超声图像,对学员进行提问互动,调动学员运用所学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思路三节段分析法进行看图思考,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互动性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所学大课内容的理解。3.模拟人教学:本培训基地还引进了全球领先的模拟人教学,模拟人教学是训练学员运用标准的扫查方式对模拟人进行全面的超声检查,有助于学员掌握超声图像的采集方法及正常的解剖结构,利于学员掌握超声心动图的整体操作流程,是传统培训方法的有益补充。模拟人教学及练习结束后安排模拟人考试,进一步加深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4.实践操作: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均很强的学科,通过多上机实习可提高年轻医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本培训基地心血管教学组制定实习轮转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转,每组安排4~5名学员,并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员进行带教,学员必须独立完成130例异常病例的检查操作,并登记到册,最后由带教教员审核复查。在实习轮转过程中,学员加深了对超声成像基础的认识,增强了对超声图像的辨识能力,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方法。5.网络平台:随着网络的发展,微信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和接收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并支持共享信息,多人互动,共同学习讨论[2]。本培训基地每期心血管学习班均建有微信群,培训结束后,学员与学员间、学员与教员间可通过微信群互动,将临床工作中疑难及典型病例发至微信群进行学习、讨论,突破了时间、地域和经费的限制,为基层医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可作为传统继续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7篇

要结合企业行业特点,每年选定几个专题列入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切实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一是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当前,要把理论武装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领会实质、把握内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见成效,引导党员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基石。要强化零事故的“底线”意识和决不能以员工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培训方案,加强安全理念、安全警示、安全品德和安全法规教育,开展以新《安全生产法》和各项法规制度为重点的大宣贯大培训活动,教育党员自觉地把安全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增强抓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控水平。三是强化形势任务教育。今年是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开局之年,要正确认识企业面临的新机遇,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充分利用多种教育形式,突出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强化广大党员大局意识,树立更高的发展追求,确立更高的目标定位,凝聚发展合力,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四是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廉洁从业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立身之本和终生课题。要坚持从严治党,进一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性原则,增强廉洁从业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五是开展业务技能教育。紧密结合党员工作岗位,大力开展以先进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知识、技术知识、经济管理、法律知识的业务技能教育,优化党员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科学发展中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创新载体,抓好结合,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

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多途径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做到“四个结合”,增强学习吸引力。一是培训时间上做到长短结合。在坚持日常政治理论学习、“”等长期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适时举办“短、平、快”式的专题讲座、专家报告会、宣讲会,促进广大党员知识结构的全方位更新。二是培训地点上做到内外结合。以各级党校为党员系统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发挥基层党员学习室作用,同时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适时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开拓思路。三是培训方式上做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坚持政治学习日、“”等传统培训方式的前提下,根据建筑企业项目分布广泛、党员分散的特点,逐步扩大和探索电化教学、多媒体教育、远程教育等先进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四是培训层面上做到上下结合。各级党委要结合阶段工作重点,每年至少分层次分专题举办1-2次党员培训班,对党员进行系统培训;基层党支部要按照党委统一部署抓好党员的日常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改进学风,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完善机制,落实责任,确保教育培训的效果

要进一步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来确保实效。一是建立领导责任制。党员教育培训要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的原则,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纪检、党校等部门组成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具体领导和协调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各级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负总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体系,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建立规范化机制。建立和健全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领导干部的学习表率作用。坚持党员轮训制度、党支部学习制度、政治学习日制度、“”制度、学习交流制度等,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学习扎实有序开展。三是创建载体创新机制。积极创新教育培训载体,开展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学习演讲、辩论比赛等活动,通过建立党员学习书屋、推荐学习书目、设立自学日和读书周、举办技能比武等,大力倡导开放式学习、互助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共享式学习,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有效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四是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健全党员教育培训“述学”、“考学”、“评学”体系,制定考评标准及细则,量化指标,定期考评,把考评成绩纳入党员年度考核内容,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完善教育培训准入制、抽查制和年审制,每季通过交流讨论、答卷等方式对党员学习情况进行一次集中考核,不定期进行动态抽查,进行动态积分管理。积极开展“述学”活动,接受职工群众测评监督,促使党员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泛泛学”到“深入学”的转变。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教育培训工作功能

常态化学习培训第8篇

同志们:

为期两天的全县妇联干部培训学习即将结束,这次培训是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经县委干教委同意,由县妇联举办的。

县委、县政府对举办这次妇联干部培训非常重视,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同志为培训班作了开班动员讲话,县纪委主任科员王应聪同志、县委党校副校长**同志进行了专题讲座。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较强的针对性,他们精辟的论述、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剖析让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在培训中,各位参训同志正确处理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克服了诸多困难,确保了各项培训任务的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谢意!向经过努力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本次培训的主要特点和收获

一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次培训班的教学安排,充分考虑了党校教学的要求和妇联干部的自身实际,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和参观学习的形式,设置了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妇联工作业务知识等专题,同时,还组织同志们参观学习了扎西镇海子社区妇女之家,既着眼于提高妇联干部的理论素养,又紧贴妇联干部的工作实际,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丰富了大家的知识,提高了妇联干部的综合素质,整个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是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尽管这次培训时间很短,但大家都较快地适应了教学氛围和教学要求,遵守纪律,服从安排,充分抓住有限的学习机会,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严肃活泼、紧张高效的浓厚氛围。参加培训的各位同志正确处理工学矛盾,从出勤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志都按时参加了各项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大家把这次培训当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次难得机会,基本做到了善始善终。培训期间,县委干教委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指派专人跟班,县委党校集中精力搞好服务,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后勤保障。严格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为这期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整个培训工作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培训教学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同志们也取得了较大的收获。一是理论基础得到夯实。通过学习,深化了对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这对提高同志们的理论素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党性修养得到增强。党校是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校这一个特殊环境,通过理论的熏陶和环境的影响,对于提高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同志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提高了思想境界,增强了进取精神;三是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实用内容多,信息量大,操作性强。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掌握了干好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四是同志间的友谊得到加深。参加这次培训的各位同志,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带着共同的愿望,相聚到一起,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以各种形式加强联系和沟通,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增强团结,为今后协调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几点希望和要求

两天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学习是无止境的,各位同志要把集中学习转化为经常性学习和自觉性学习,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提高自身理论功底,成为胜任工作的行家里手,顺利推进工作的开展。一要与时俱进,做学习型妇联干部。大多数妇联干部工作在农村第一线,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经常忙于事务,极易忽视学习,大家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二要转变观念,做开拓型妇联干部。要通过学习,促进思想观念转变,破除陈旧观念,树立新的观念,指导工作的开展。三要干事创业,做发展型妇联干部。要增强发展意识,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积极带领群众找准发展路子,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四要乐于奉献,做服务型妇联干部。要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受气,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思想,把做好群众工作放在首位。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实际和规律,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