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病床护理

病床护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17 15:43:07

病床护理

病床护理第1篇

【关键词】 川崎病;护理;儿童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 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非特异性全身血管炎症, 冠状动脉瘤(CAA)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 易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1]。KD主要依靠临床诊断,但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非同时出现,所以对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密切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对KD认识能力,对KD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52例KD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川崎病(KD)及不完全KD(iKD)患儿52例(病例的选择符合日本KD 委员会2005年的关于KD 诊断的第5 次修订案, 以及2004 年AAP 及AHA 联合制定的不完全KD 的诊断治疗指南标准[25]),其中男34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9︰1,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9岁,平均(1.9±1.6)岁,其中≤1岁17例(32.7%),≤3岁43例(82.7%)。

1.2 方法 对住院患儿详细询问病史及各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并对治疗及护理前后各临床表现的变化密切观察;对诊断KD患儿均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对症、支持、抗凝等治疗。

1.3 对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护理 ①发热≥5 d 52例(100%),对发热患儿密切监测体温,并认真记录,使用物理降温为最好的降温方法,包括使用冰枕、温水擦拭等方法降温,必要时可给予适量退热药物,切忌用激素降温。②双侧眼球结膜充血44例(84.6%),系双侧眼球结膜非渗出性或非化脓性充血,不伴疼痛和畏光,无水肿或角膜溃疡,多为一过性,一般1~2 d消失。对眼的护理可使用棉签沾取生理盐水擦拭眼部,不可用手或不洁毛巾等擦拭眼部。③口唇和口腔改变(口唇红、皲裂、杨梅舌、弥漫性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46例 (88.5%),口腔护理2次/d,操作宜轻。④四肢末端改变(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柘红斑,恢复期指(趾)端鞘样脱皮)45例(86.5%),脱皮时间在5 d~18 d,一般为手足硬性水肿消退后1~2 d即开始脱皮。⑤颈部淋巴结肿大41例(78.8%),多为单侧无痛性,直径>1.5 mm,最大为3.5 mm,不伴红肿及波动感。⑥皮疹39例(75.0%),皮疹呈多形性,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红斑等,但无疱疹样皮疹,皮疹可出现于病程中的任何时期。⑦其他:肛周潮红,脱屑、脱皮32例(61.5%),对肛周潮红明显者可温水清洗并涂紫草油以防感染。卡斑阳性9例(17.3%),冠状动脉受累23例(44.2%),巨大冠状动脉瘤(CAA)2例(3.8%),其中1例为3岁女孩,2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KD,入院时心电图可见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示巨大冠状动脉瘤,家长放弃治疗,随访1个月后死亡;另1例为2个月男孩,在当地按发热待查治疗8 d,曾予激素治疗。

1.4 心脏并发症的护理 冠状动脉瘤为川崎病严重并发症,在护理工作中对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急性期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床边心电监护,注意是否有异常Q波,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呼吸困难、心悸、胸闷、出汗或烦躁不安等症状。有1例患儿正是在监护的过程中发现异常Q波,并呈动态改变,及时告知医生并做进一步检查发现为冠状动脉瘤。

1.5 药物治疗的观察护理 川崎病需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以预防冠状动脉瘤,丙种球蛋白为血制品,使用前应认真检查质量,开启后不宜放置太久,注射时只能用5%葡萄糖液或药厂配带的液体稀释后单独静脉滴注。输注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控制好输液速度,用输液泵控制速度最好,输注时间应>12 h,输注过快会出现急性心衰并增加输液反应的风险。

2 结果

52例川崎病患儿经过积极护理服务和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有1例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做进一步检查发现为冠状动脉瘤。无一例患儿出现皮肤黏膜破损、感染等情况,无一例患儿出现输液反应。

3 讨论

川崎病是儿科较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冠状动脉瘤是其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给患儿造成严重的损害,对冠状动脉瘤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川崎病的诊断标准虽几经修订,但仍以临床表现为依据,并除外猩红热、药物过敏综合征、Stevens Johnson 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腺病毒感染、EB 病毒感染等发热性疾病[4],因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发生冠脉病变的主要高危因素,对川崎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很有帮助。目前中国川崎病患儿发生冠脉病变的主要高危因素为发病年龄≤1岁、男性、WBC>20×109/L、CRP>100 mg/L、发热天数>10 d、丙种球蛋白使用时发病时间>10 d[6],对此类患儿要倍加重视,冠状动脉瘤出现心肌梗死多在休息安静或睡眠中突然发生, 常表现为休克、强烈哭叫、胸痛及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婴幼儿主诉胸痛者少(可能与年龄有关),亦可表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无症状者占较大比例,此为川崎病并发心肌梗死的特征,也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巨大动脉瘤(内径>8 mm)易发生血栓,大块血栓可伴有心肌梗死或闭塞,对有血栓的患儿,应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溶栓及抗凝治疗,护理上我们要求患儿严格卧床,保持安静,切勿剧烈活动和哭闹,溶栓及抗凝治疗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在治疗期间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SpO2、中心静脉压、尿量、凝血功能指标[7],并注意观察皮肤、黏膜、牙龈等部位有无出血,有无血尿、黑便等并发症。对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不仅要对临床表现细致观察,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变化也要及时了解,有研究显示[8],对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变化进行评估并在护理过程中因人而异地给予心理疏导,避免其消极心理状况对疾病治疗与康复产生的负面影响等有着积极意义。总之,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对KD患儿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及并发症细致观察,给予有针对性优质护理服务,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熊振宇.开封市及周边地区川崎病流行病学特征.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2): 7172.

[2] Ayuswa M, Sonobe T, Uemura S, et al. Revision of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Kawasaki disease(the 5th revised edition).Pediatr Int, 2005,47(2):232234.

[3] Newburger JW, Takahashi M, Gerber MA, et al. Diagnosis,treatment,and long 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a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ommittee on rheumatic Fever,Endocarditis and Kawasaki disease,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2004, 110(17):27472771.

[4] 杜军保. 进一步提高儿童川崎病的诊疗水平.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5): 321323.

[5] Burns JC, Mason WH, Glode MP, et al.Newburger JW(1991)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ics of patients referred for evaluation of possible Kawasaki disease,United states Muiticenter Kawasaki disease Study Group. J Pediatr,1991,118(5):680.

[6] 赵丽丽,王一彪,索琳.中国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的Meta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11,49(4):59467.

病床护理第2篇

1.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入院后了解其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情况并评估其心理状态,对其存在的不良心理进行适当干预,用亲切、温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消除其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②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疗效及其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冠心病的认知度。③饮食控制:嘱咐患者戒除烟酒,做到少吃多餐,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和低脂肪食物,积极控制肥胖患者的体重;日常活动时应以散步、慢跑为主,冬天应减少户外活动。④病情观察:每日定时测量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出现异常时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做好急救准备。⑤病房护理:每日开窗透气,室内温湿度应适宜,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避免大声喧哗,以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和质量。

1.2观察指标血压临床控制标准: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100分为满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60~80分)和不满意(<60分)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比较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血压控制37例,血压控制率为88.10%;对照组患者中血压控制25例,血压控制率为59.52%,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与冠心病均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程较长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并加速其进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度,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实施病情监测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有效处理,避免酿成严重后果;通过饮食控制和病房护理可纠正患者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保证其睡眠质量,以利于临床治疗。

病床护理第3篇

1临床资料:(1)病因。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很多,但多数与胆道疾病和饮酒有关。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虽有不同,但却具有共同的发病过程,即胰腺各种消化酶被激活所致的胰腺自身消化。(2)临床表现。患者均有发热、腹痛、腹胀,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均有上腹压痛、反跳痛,血、尿淀粉酶均明显高于正常值。(3)治疗。大多数急性胰腺炎属于轻症,经3~5天积极治疗多可治愈。治疗措施包括:禁食及胃肠减压以减少胃酸与食物刺激胰液分泌,减轻呕吐与腹胀;静脉输液,积极补足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解痉止痛,疼痛剧烈者可用哌替啶;抗生素;抑酸治疗以往强调常规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以抑制胃酸的分泌,进而减少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减少胰液的分泌,现在认为作用不大,并非必要。

2护理

2.1休息护理:发作期绝对卧床休息,并弯腰、曲膝侧卧位,保证睡眠时间,以降低谢率,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体力恢复。避免衣服过紧,应防止患者因剧痛在床上辗转不安而发生坠床。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以减轻疼痛,并鼓励患者翻身。因剧痛不宁者要防止坠床,周围不要有危险物,以保证安全。剧痛或辗转不安者要防止坠床。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满足其生理需要。

2.2饮食护理:禁食1~3天,目的在于避免刺激胰腺分泌,以减轻腹痛和腹胀。禁食期间一般不能喝水、口渴者可含漱或湿润口唇,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和输液管理,给予足量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液滴注。绝对禁食或胃肠减压可使胰腺分泌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减轻腹痛和腹胀的目的。

2.3病情观察:仔细观察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程度和放射部位;注意疼痛时的;疼痛与变化及进食的关系;有无伴随症状等。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其他症状的变化。注意神志及腹部体征的变化,了解有无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有无腹水。

2.4解痉镇痛:按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物治疗。注意观察止痛效果,效果不佳时报告医生,配以抑制胃及胰腺分泌,解除胃、胆管和胰管的痉挛而止痛。

2.5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及主要治疗护理措施,安慰病人,帮助其减少或去除腹痛加剧的因素,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紧张、恐怖,指导并协助病人采取松弛疗法、分散注意力、皮肤刺激疗法等非药物止痛手段,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严格遵守饮食、治疗方案,满足患者的需求,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病床护理第4篇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成年人(>18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130/85mmHg为正常血压;130~139/85~89mmHg为正常高限;<120/80mmHg为理想血压。

临床护理措施

本文从高血压患者临床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从临床护理出发,从饮食、心理,运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找到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办法。根据多年的护理工作和数据记录,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前提。健康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病的诱因、自我护理保健常识、药物治疗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树立正确的理念,并通过门诊健康教育、住院健康教育和社区健康教育等3个环节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逐渐掌握该疾病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人员的心理指导: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精神紧张、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和焦虑抑郁等不健康心理均可引起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应从患者本人的社会环境、身体状态和心理因素,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以及兴趣培养等多方面心理治疗。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细心周到向患者解释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同时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消除心理紧张,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良好的饮食方式:高血压患者采用低盐(每天食盐量应

适度的运动:高血压患者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要劳逸结合。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年龄、爱好,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散步、气功、太极拳和广播操等活动,运动量要适度,从小运动量开始,避免进行举重、俯卧撑等力量型活动以及比赛竞争性质的活动。一定锻炼应做到持之以恒。每次以30~45分钟为宜,每周3~5次。适当运动可使经络通畅,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

合理的药物辅助:除了以上护理外,许多高血压患者还应辅以降压药,并及早用药能。降压药使用原则是根据患者年龄、需要和降压反应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再根据药物的效果调整剂量,以维持量巩固疗效,达到降压效果。为保持降压药的长期疗效,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用药重要性的宣传,坚持不懈。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门诊复查,咨询医生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或改用其他药物。另外,在用药的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和乏力等不适)。服用降压药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在改变时,如起床时动作不要过猛,尤其夜间更应小心,以免血压突然下降而引起晕厥。患者发生呕吐、腹泻等疾病时引起血容量减少,也会使血压偏低。

参考文献

病床护理第5篇

关键词:艾滋病;肺结核;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82-02

艾滋病为临床传染性疾病,可直接损伤病人免疫功能,使病人出现各种危险性疾病,肺结核为艾滋病常见病症,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害病人生命健康[1]?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效果并不明显,间接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治疗期间针对性护理措施实施的重要性?对此,将抽选我院s接收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60例,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抽选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干预组?常规组),干预组病人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处于25-75岁范围内,平均(32.1±2.1)岁;病程处于1-8年范围内,平均(3.1±0.1)年;该组3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病人5例,高中学历病人16例,初中学历病人7例,小学学历病人2例;常规组病人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处于30-78岁范围内,平均(40.6±2.6)岁;病程处于2-10年范围内,平均(4.2±0.2)年;该组3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病人6例,高中学历病人14例,初中学历病人6例,小学学历病人4例?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明显,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临床诊断 (1)60例病人均符合艾滋病?肺结核疾病诊断;(2)病人均表现为持续高烧?呼吸困难?气短等临床症状;(3)病人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实验,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方法:常规组病人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如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干预组病人给予临床综合性护理,如下:

1.3.1心理护理 艾滋病病人需长时间接受临床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多,再加上治疗费用高?社会各界对艾滋病的偏见等因素的存在,致使病人孤独?恐惧,甚至悲观厌世,不利于临床治疗[2]?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格外尊重,多和病人交流,为其保留隐私,用自身温和的语言和病人沟通,获得病人充分信任,引导艾滋病病人主动诉说内心想法,同时制定个性化措施缓解病人不良心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病魔信心,调整最佳状态接受临床后续治疗和护理,以便在提高临床依从性的同时,加快康复进度?并且,护理人员还应在病人同意下联系其家属,做好病人家属思想工作,告知家属给予病人一定的精神支持,积极引导病人接受临床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1.3.2临床症状护理 一般来说,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常表现为持续高烧?食欲不良?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且部分病人并发口腔感染?腹泻等症状,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临床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如下:①高烧护理?日常护理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尤其是体温变化,更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以38度为分界线,若病人体温超过38度,应根据医生叮嘱实施药物降温法,若病人体温在38度以下,应实施物理降温法;并且,护理人员还应随时更换病人被褥?衣物,确保病人身体整洁度,保持口腔卫生[3];②营养支持?根据病人营养现状?身体状况等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指导病人多吃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针对水电解质紊乱病人,可适当补充液体;③皮肤护理?针对长时间卧床休养病人来说,护理人员应按时帮助其翻身,减少压疮病发率,可在病人受压处铺垫软枕,确保皮肤处

作者简介:张莉翎,(1966年9月―)本科,副主任护师,现主要从事专业护理管理,传染病疾病专科护理研究?

于干燥?清洁状态;④腹泻护理?病人排便后,护理人员应立即用温水清洗其,随后用棉布吸干,涂抹凡士林进行保护,若病人长时间腹泻,可给予适量止泻药物;⑤咳嗽护理?确保病人呼吸道畅通,咳嗽时拍打病人背部,帮助排痰;教会病人正确咳痰方法,减少痰液残余量,如情况允许可给予吸氧处理?

病床护理第6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护理干预;护理成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15-01

为研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积极的借鉴与参考,本文选取我院于2009年6月份至2010年6月份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笔者重点研究我院采取的临床护理手段,观察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33-69岁,平均年龄:57.3岁。病程范围:5-19年,平均病程:11年;糖尿病分型为:11例患有1型糖尿病,57例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为:9.5-18.2mmol/L,平均血糖水平为14.7mmol/L。血肌酐含量范围是67.8-233.9mmol/L,平均含量为:156.3mmol/L;血尿素氮含量为:4.8-15.1mmol/L,平均含量为:10.3mmol/L。

1.2 方法:我院收治患者后,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并积极进行护理干预。我院护理人员采取的护理措施可分为心理干预、病情观察、饮食指导、运动护理、水肿处理、感染护理。患者在住院后,因为自身病痛以及被疾病恶化的担忧,会出现焦虑与恐惧心理,此时护理人员需首先进行心理干预,构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可以告诉患者积极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治疗。病情观察要求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进展,监测各项基本生命指征的变化。限制患者摄入水分的量,观察尿液的颜色、体积与性状,一旦发现异常,则需上报医生。观察患者有否出现电解质紊乱、贫血、尿素氮升高、酸碱失衡等情况,监测呼吸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及时对症治疗[1]。饮食指导指的是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要求患者配合相应计划,合理饮食。针对肾功能不全的病患,需要控制对植物性蛋白的摄入。患者需要控制钠与钾的摄入。运动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选取合适的运动强度,在用餐后的半小时内应该避免肢体运动。在患者运动前后,护理人员需要监测血压与尿量的变化。另外,针对出现肾衰竭的病患,不建议进行肢体运动,以便防止低血糖反应[2]。水肿处理:针对出现水肿的患者,限制其肢体活动,保证充足的卧床休息。然后,定时按摩患者的受压部位。定时清洁皮肤。感染护理: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导致并发感染的风险加大,因而,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各项卫生操作,严格防控感染。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清洁活动,勤更换衣物。给患者穿柔软、舒适的衣物,避免出现皮肤感染。要使用温度适宜的清水,为患者擦洗。

2 结果

经过对症治疗与临床护理,68例患者的疾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水肿消除,血肌酐含量下降,肾小球的滤过率显著抬升,低蛋白血症得到有效控制。总结来说,护理效果十分良好。

3 讨论

临床领域,糖尿病肾病属于常见的一种微血管病变类疾病,是一种慢性病。医学研究证明,该病是导致1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也会带来严重的威胁[3]。近些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出现了显著改变,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数目也逐年增多。患有该病的患者,其伴随糖尿病的进展,会出现肾小球、肾间质、肾血管等处的病变,若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极易导致终末期肾衰,威胁患者生命。我院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病情观察、饮食指导、运动护理、水肿处理、感染护理。经过本文研究,得出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需辅以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向军,黄立功,欧少福,等.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1):113-116

病床护理第7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人性化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严重的肾脏功能损伤性疾病,有较大几率进一步恶化为肾功能衰竭,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糖尿病合并肾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护理难度大。如何提高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护理效率,是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我院在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创新性地应用人性化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中,选取就诊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患者共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合并肾病的诊断标准,且均经活体病理检查后确诊[2]。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47~66岁,平均年龄(57.4±2.2)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为(5.9±0.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为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8.73±2.8)岁,患者病程为3~9年,平均病程为(6.1±0.7)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研究方法及预期后果保有全面知情权,并自愿参与到本次实验中,符合伦理学原则。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其主要护理内容包括:①营造人性化环境:病房内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确保所有糖尿病足患者病房环境的舒适性和无菌性,并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清洁和口腔清洁;②尊重患者意愿: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予以相应指导;③树立主动服务的护理观念: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开展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④在各患者的床边放置意见薄,使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得到及时反馈,根据反馈意见采取解决方案。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WHOQOL-100量表的评价内容包括躯体功能PHD、心理功能PSD、独立性LID、社会关系SRD、环境ED及信仰SRPD,评分为0~120分[3]。利用这一量表衡量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并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百分制)和护士自我效能评价表(满分为100分)。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士的自我效能评价水平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两组患者的对应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

2结果

观察组39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12.63±3.17),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78±3.02),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评分为(90.16±2.87);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为(91.47±4.08),护理满意度水平为(80.06±2.59),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评价结果(79.43±3.2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现代护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落实人文关怀,在日常护理、心理护理、病症护理等全方位护理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是一种新型的高质量护理模式[4]。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具体要求有: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调整护理观念,将尊重患者和以患者为本作为开展护理工作的根本原则,并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实现规范化护理;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多途径沟通,全面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反馈意见,更好实现人性化护理。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相较于常规护理优势明显,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田艳.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378-379.

[2]朱敏,余蓉,张超群.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18(22):502-503.

病床护理第8篇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37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71-01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人民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据调查,我国人民疾病死亡的原因,占首位的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且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严重问题。例如北京1973年统计,冠心病死亡率每十万人中为21.7人,到了1986年上升为62人;上海1974年每十万人中为15.7人,到了1984年则上升为37.4人;就全国来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957年为12.07%,占疾病死因的第五位,而1985年则上升为44.4%,上升到首位。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术上分为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塞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型及原发性心脏骤停五类。

对于冠心病的护理过程我认为应当从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两方面进行,方可有效缓解、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心绞痛不稳定状态的护理要点

如果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持续存在,应用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ST段抬高或有酶学变化,表明其有心肌梗死的趋势,这时,部分心肌处于损伤及缺血状态,这也造成心绞痛的反复发作,这种情况为病情不稳定状态,积极治疗不稳定状态可以预防心梗的发作,降低病死率。不稳定状态患者的护理除必要的心电、血压监护外,还应注意扩血管药物的使用方法,如使用硝酸甘油制剂时,应根据患者症状,每5~10min调节静脉滴注剂量,如果要加大硝酸甘油制剂剂量,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以收缩压不低于90mmHg,或用药前有高血压者,血压降低不超过原平均血压的30%为宜。如果连续使用硝酸甘油制剂24h,中间应停药6~10h。心绞痛缓解24h后,可改为口服硝酸甘油制剂。因此,护理上要求严密监测血压,准确记录药物使用的时间,以配合医生用药。

2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要点

静脉溶栓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溶栓后护理规律,对提高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及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严密心电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24h内可以并发各种心律失常,3h内以室性早搏多见。前、侧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警惕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频发早搏及短阵室速,发生室速、室颤时立即给予电复律。下、后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注意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夜间睡眠时,防止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心率减慢,必要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床旁备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当血压降低而同时伴有周围循环灌注不足时,则要积极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为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对于无Q性心梗,急性心肌缺血反复发作,常在原来部位转为透壁性心梗,病情观察中应注意鉴别。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伴有心衰的患者,心输出量减少是主要的护理问题,应注意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观察心衰的症状。当疼痛剧烈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护士也应注意这种非心脏症状。

3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已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此方法应用于临床的人数正在迅猛增长。但由于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治疗,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3.1 急性血管闭塞的护理:急性血管闭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时间内。约60%~80%的患者发生在导管室内,18%的患者发生在术后30min至6h,24%的患者发生在术后24h内。PTCA后患者应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律以及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记录心电图,同时给予止痛、镇静治疗。

3.2 低血压的预防与护理:冠状动脉支架术前4h禁食禁水,术中失血,造影剂的高渗性利尿,补液又不够,术后易发生低血压。术前禁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及低血糖反应。尤其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更要掌握术前禁食时间。对于上午进行手术的病人,早餐可进半流食达70%~80%饱;对于手术危险性极大或极有可能发生误吸的病人可适当延长禁食水的时间,但也要采用静脉补液的方法来弥补禁食引起的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术后3h血压明显降低,主要为造影剂的影响。由于造影剂的高渗性作用使血容量增加,从而扩张肾小球动脉而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增加导致脱水。术后一般都通过大量饮水,促进造影剂的尽快排出,但正常体液量的维持不能单纯依靠饮水,适当的输液是必须的。24h总量应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与术中造影剂用量而定,一般造影剂200~300ml,输液1500~2000ml,而且血容量不足常在术后4h之内,因此,建议在术后4h内输液量达到24h输液总量的1/3。

3.3 拔管护理:拔管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拔管的方法,拔管时护士陪伴身边,分散精力,解除思想顾虑与恐惧心理,特别是女性患者更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取得理解与配合。保留静脉通路,备好升压、解痉、扩血管及抗心律失常等急救药品,保证急救器材到位。拔管前补充血容量,调整心率,必要时应用2%普鲁卡因局部镇痛。拔管时采用分段减压方法压迫止血;按压伤口力度以能触摸到足背动脉波动为准;两侧股动脉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拔管后30min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患者的面色及表情,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及恶心的感觉,以减少或避免拔管综合征的发生。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