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8 11:37:12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第1篇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二)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

1.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1]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3.自卑与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3]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4]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263-02

随着近些年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式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扩大学生就业的比率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课与时俱进,大力地进行教学改革,无论是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05改革方案,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路体系概论》以及《形式与政策》、《当代世界与经济》等。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这些课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说起学生就业竞争力,很多人都会把竞争力和职业能力混淆,实际上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学术热点。综合众多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把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的含义进行如下的解释: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就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包含三个指标,即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一个大学生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够承担并完成用人单位所需工作的各项基础能力的总和,也是一个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最低层次的能力。主要包括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就业心态。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而区别于其他就业者所独有的能力。主要包含了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极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环境竞争力是客观条件形成的外部竞争力,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主要包括了学校条件、家庭条件、社会条件等外部因素。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强化大学生各项基础能力的提升

建立社会需求导向下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基本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推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其他政治理论课中对于道德和法律、理想与现实的教学,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要让学生对于事业目标、财富目标、健康目标、快乐目标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通过教学改革使得学生懂得要把人生目标生活化,把人生的理想孕育到人的具体生活中去。要让学生懂得人在成长过程要有目的性、更要有目标感、这样也更有成就感。在教学中,通过对众多英雄人物的成功的阐释和宣扬,使得学生认识到个人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养成多个良好的人生习惯。如,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良好的生活作习习惯、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等。要让学生学会设定不同年龄段的人生小目标。人生的大目标就是由人生各阶段的小目标所组成的,没有小目标的一个个的实现,就不会有大目标实现。

通过对学生道德基本素养以及基本法律知识的培养,树立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有利于学生就业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同时,要在教学中提醒学生保持清醒而智慧的大脑。多学习、多长见识,多向社会、向身边的人学习,多花一点时间修身养性,增强自身的内涵与修养。要让学生懂得自身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的重要性。必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不可走极端。万事不可强求,凡事要顺其自然。

在教学中,尝试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和素质拓展的培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对大一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明确就业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把大学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毕业后的就业前途联系在一起。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强调基本政治常识,哲学常识,历史常识的教学,提高学生在应对考研,公务员招考,教师招考,企业招录过程中相应的知识和素养。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的培训和训练。尝试双语教学,尝试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方式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和相关专业技能的相关教学演示。通过辩论赛,演讲等多种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和动手环节。在教学中,可以多组织同学们参加实践活动,参观学校、企业或公司等单位,了解社会人才的需要,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加实习或专业技能培训。

在教学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大学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人们经受住挫折的打击,依旧保持良好的进取心。另外,还有在教学中逐渐增加讨论和辩论环节,增强学生处理问题过程中的应变性。使得大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和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

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专业素质方面,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能力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社交与表达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是学生就业竞争力得核心,也是学生能够完成就业的关键。其中的综合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得重要内容和目的。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结构的形成也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中逐渐形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课中的法律知识能够使得大学生树立法治意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知识能够增加学生的史学知识,树立良好得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能够锻炼学生得思辨能力,掌握基本的政治常识,这些课程在内容上可以给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很好得平台。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还可以逐渐的积累自己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建构。《形势与政策》以及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则更直接向学生传授国家大政方针和就业中得具体问题。诸如面试技巧、职位描述、行业知识等知识,还有职业定位、演讲与表达、沟通与自我推荐、情绪控制、职业心理与职业道德、个人形象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以使得学生在就业之前就能具备一些作为某个职业的人员,基本的职业素质和素养,符合企业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去掉大学生身上的书生气,加强毕业生的职业化。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质上就是人才能力的体现以及对于社会竞争的适应能力,是我们自身综合素质的竞争。很多学生都是到找工作困难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在大学四年里没有系统的掌握好相关的技能而懊恼不已。思想政治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在新生入学之后就很好地引导大学生给自己做一个大学规划,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大学的四年时间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观念,综合素质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这些素质会综合体现在你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就会使自己有信心,有了信心就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学习和创新能力方面,除了打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功底之外,还有三大实践环节也同样的重要。第一,做人的实践环节。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进入社会后成为一名职业人所具备的素养,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改变自己的不良脾气学会关爱他人,团结互助,进一步使得学生认识到团队的温馨。第二,专业技能的实践环节,包括学生在进入企业前的简单工作,实践,甚至包括毕业设计都可以算成是实践的环节,也都是为就业做好准备的好机会。第三,各个社会实践环节。无论是社会调查还是假期的打工,都是难得的锻炼机会。通过这些实践,力图使学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作为一名职业人的基本要求,使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吃苦的心理准备。

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文化素质方面,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的学习与教育,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站在先进文化的前列。在身心素质方面,要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完善学生就业的环境竞争力

通过不断地教学改革,逐步完善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环境竞争力。逐步完善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增加有关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课题和研究,推动学校对于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重视[3]。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很好的舆论阵地,使得学生各项就业能力能够在一个比较好的氛围中形成和发展。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就业工作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生本身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起来,努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Z].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就业创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69

1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十三五”时期,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互联”为核心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以人、机器和资源间智能互联为特征,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产业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中国高等教育除了要继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外,亟需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等理论方面的教育与辅导。这对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综合创新与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源于美国,其第一要旨就是要求求职者能够充分了解自我、认知社会。如,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求职者来说,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认知到自我的各种主观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与求职岗位的匹配度时,才能有效地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大学阶段的学识和各种技术技能,简言之,即将个体的主观条件和职业需求相匹配。这一职业选择方法至今仍被全世界的求职者广泛接受和采用。再如,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在求职时首先要考虑所求职位是否与自我认同的既直观、求职动机及自我需求相适应,继霍兰德提出的“个性――工作适应性”理论。此外,美国的职业生涯理论还包括舒伯、格林豪斯和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舒伯关于职业生涯的核心观点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我们对“我是谁”以及“我看起来像什么”的主观知觉,具体涵盖了作为一个个体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身心结构和价值理念等。这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认为,人们只有将自我认知的理解内容充分融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有效实现自我价值。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博士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将人生的职业生涯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中期和后期,而在这五个阶段中每个阶段又有每个阶段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著名职业生涯管理学家施恩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则是,他要求每个求职者都要立足于自我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根本任务,把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分为成长、基础培训、早期、中期职业资格等九个阶段,而每个具体的阶段都有相应的工作重点和实现目标。

从以上简单描述的美国五大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理论来看,大多是从一个个体的人生哲学、心理学、管理学视角切入,结合西方思想文化传统而形成的,这与两千年政治体系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也c中国本土文化结构和中国人的思维意识不相契合。因此,在21世纪人类文化多元交融的历史大视野下,迫切需要建构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

2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要素

(1)建构中国特色职业生涯理论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人生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到中华文化、中国民族习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构建的影响力与渗透力。

人才的培育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作为涵摄整个人生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也必然贯穿到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整个人生跨度,而不同阶段的人生均需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因而具有整个人生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这种长期性必然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视野下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中华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以及与中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贯彻的着重于专业教育及专业知识的教学而较为淡化了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以及职业技能方面的培植。因此,在探索与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阶段性时,要高度重视、精准把握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性特征与中长期规划的辩证统一关系。2012年以来,总理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创意热情高涨,各地高校和新区、工业园区内的创业创意空间纷纷涌现,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包括政策支持在内的各种有效手段激励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因此,在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意义重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七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依据这一文件指示精神,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范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认知与个性特征以及中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观念,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设计上来。而不是把西方的职业生涯理论照抄照搬到中国本土来简单嫁接、套用。

(2)建构中国特色职业生涯理论必须注重学校的教育性与社会的职业性相结合,引导大袋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个当代在校大学生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深远的人生课题,除了目前开设的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也将是一个重大的组成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课作为一种指导当代大学生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充分就业,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看似自由,实则脱离不了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之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远大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又能有的落差,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价值观,要将自我的远大抱负与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相对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择业、就业、创业。在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时,既要注重到社会职业的知识结构需要和职业技术技能训练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整个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相结合,积极把握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规格和专业的多元变化。统筹考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体因素与社会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基本上模仿了当时的苏联模式,造成中国的高等教育侧重于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长期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味偏向于专业知识的教育与传授而忽略了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熏习,造成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专业过硬、人文素养不足的畸形发展倾向。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美国高等教育,美国等西方国家倡导的通识教育侧重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A man of Integrity)。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需要着重强化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法律意识、人类通识常识、深厚的历史感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等多种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培育,而不仅仅只是着重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传授,中国各级各类高等、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W在这方面尤为要引起高度重视。

应当指出的是,中、西方大学生无论在认知结构、心理结构、个性特征,还是行为方式、学习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不能简单的将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理论嫁接到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求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中。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结合每一个大学生的独特成长经历、个性特征、学习兴趣、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等综合要素,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教学与辅导,结合中华文化特征与中国民族传承的心理特征与社会习俗,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有效指导当代中国大学毕业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及其就业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陶德胜.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彭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美]L.A.珀文.人格科学[M].周榕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第4篇

由于大学生论文答辩经验不足,在答辩过程中经常出现缺少自信、答非所问等现象。本文分析了答辩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缺少自信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和答辩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一学期又刚好是毕业生择业的高峰期,因此使学生不能把精力放在充分准备毕业设计及答辩上。其次是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依靠网络资源拼凑论文内容,完成毕业论文态度不认真,甚至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形式,对自己所完成的论文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造成答辩时缺少自信。

2.准备不充分

不熟悉论文的内容,不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大意、结构、提要作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抱着投机和侥幸的心理,再加之平时基础不扎实,势必要造成被动的局面。如果答辩老师的问题再有些难度,那必然会有提问而无回应,有设疑而无解惑,一问三不知,尴尬和难堪的场面产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3.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由于学生知识积累的局限,所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学生不能融会贯通,许多知识虽然学过,但是不能运用自如;还有的学生由于知识之间的衔接和转化能力差,只要涉及到比较分析就不知所措。

二、答辩过程中所采取的对策

1.答辩前做好充分准备,树立自信心

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毕业论文答辩是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走向社会后,毕业生们可能要面对许多次的应聘面试场面,因此可以说毕业论文答辩对毕业生们来说是一个展示自己、锻炼面试技巧的良好时机。带着这份信念,就会克服自己的紧张心理,在可能的情况下取得最好的效果。

2.端正毕业论文答辩心态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个性化职业指导 职业咨询 人力资源开发 文献综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通知》对高校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个性化职业指导相关研究论了梳理,对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1.我国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热点和主要成果

传统的职业指导教育采取的是课程教学、大班授课、专业甚至年级集中讲座的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成本高收效小,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理论多实务少,针对性很差。部分学生反映职业指导教学内容空洞,形式单一。在人的个性日益得到尊重和张扬的大背景下,时代呼唤个性化职业指导,社会需要个性化的人才,高校也要顺应这种大趋势,改变单一僵化的职业指导教育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指导活动。

1.1个性化职业指导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必要性和意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就业形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高校毕业生职业素养之间的差距、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加强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适应教育以及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

1.2个性化职业指导的主要目标、理论依据、重要环节和实施途径

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目标是服务全程化职业指导,树立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培训创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理论依据主要集中在三种理论上:(1)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2)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3)霍兰德的职业类型论与吉列特的生涯决定论等职业生涯理论。

个性化职业指导的重要环节主要有职业分析、人格测试、职业心理访谈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其中职业分析是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是核心。

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实施途径主要有:(1)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包括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观念转变和就业技能训练,以专业课教师为指导主体,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建立专业和未来职业的有机联系;(2)开展职业咨询服务,开展一对一的职业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重点做好特殊群体的职业咨询和指导,对特殊群体(如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单亲家庭和残疾学生群体等)的个性化职业指导是职业指导工作的延伸,是个性化的重点和难点;(3)现场指导,主要是指在招聘会现场设立职业指导席或在职业指导课堂(讲座)设置问答环节,现场解答在求职、应聘、面试、职业选择等各方面的问题;(4)个案分析,跟踪调查服务并保存个人咨询记录,保存职业咨询档案,并开展个案分析研究,为后续工作积累素材;(5)个性化职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培养各环节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两课”教师、专兼职辅导员、学生管理与服务人员参与到个性化职业指导工作中来;(6)职业体验与训练,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利用好校内校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体验与训练活动,邀请校外人力资源专家、企业管理精英、资深校友到校园做职业生涯讲座,精心安排交流环节;(7)校外实训和创业教育,利用实习基地和人社部门举办的创业培训项目、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做好岗位实习、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建设、创业模拟实训及创业指导。

1.3个性化职业指导专兼职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师资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指导专职教师、院系两级就业工作人员、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校外人力资源专家、企业管理精英和资深校友等方面。通过专业培训和认证提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通行的认证有国家职业资格类认证(如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企业培训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国际认证(如全球职业规划师、剑桥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行业认证(如创业培训师)和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如经济师、管理咨询师等)。师资建设的目标是建立全员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专兼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2.我国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存在的问题

2.1侧重职业指导形式和课程内容改革的描述,缺乏案例和实证研究,课程改革只提出了大体方向,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和效果评估;

2.2侧重就业工作常规业务流程描述,缺乏理论和实践创新,部分研究只是罗列了就业日常工作,如信息化、工作流程及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实际借鉴和参考意义不大;

2.3侧重群体职业指导宏观概括,缺乏可有效执行的措施和方法,部分研究只是陈述了问题,却没有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略显苍白;

2.4侧重现象概述和做法总结,缺乏职业指导学科理论支撑,职业指导需要科学的理论为依据,这样才能使学科发展壮大,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研究的层次上。

3.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展望

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可以从理论借鉴、研究方法、专业化学科化等三个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理论借鉴方面,除了职业选择理论、人职匹配理论、生涯发展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传统理论基础外,个性化职业指导完全可以借鉴发展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学、社会学、职业教育学、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对个案研究、问卷调查、跟踪调查、专家访谈、中外比较研究和定量研究等方法也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在专业化学科化方面,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的目标是形成完备的知识链,使职业指导学科和心理咨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健康教育和体育学科一样,真正成为大学生想学、爱学、受益最深最广的学科。个性化职业指导将是职业指导学科发展的引擎。

参考文献:

[1]徐岚.试析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现实意义与实施途径[J].科技与生活,2010:20,218

[2]马秋林,冷华毅,何强.浅论高职生个性化职业指导[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65-66

[3]张彦忠,兰先芳.大学生个性化职业指导必备条件与实施途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121-123

[4]邢增銮.论立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职业指导[J].中国产业,2011:2,73-75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第6篇

(一)基于应对价值取向多元化冲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及中西文化的碰撞,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层次的多样化,已经成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给校园文化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趁虚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了很大影响。高职学生由于年龄结构偏低,他们在知识水平、自控能力、是非观念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健全的世界观尚未形成,不少学生在纷繁复杂的都市生活和种种诱惑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只是随潮流而动。“我消费,我快乐”“我酷,我快乐”成为时尚流行语。有的学生一味地追求感性的刺激和满足,有的价值导向异化,一味模仿明星和热衷于西方饮食、服饰、生活方式,成为所谓的“新新人类”;有的终日沉迷于网聊、网游之中。快餐文化正侵蚀着他们的心灵,价值取向功利化、世俗化、平面化,造成了缺乏思想深度、情绪反应浅显的“单面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从教育内部来讲,这与忽视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校园中的人文气息不浓密切相关。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提上议事日程的重要背景。

(二)基于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成就,赢得了大学生在政治上对党的路线方针的认同,但是,体制转换带来了社会变动偶然因素的增多,改革攻坚也促成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的形成,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下岗失业、官员腐败、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就医难、上学贵、房价高问题更是突出。这些,都给青年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和迷惘。他们期望对社会热点问题有理性的解释,以便在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中,设计出能更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道路。“思政课”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和解释改革实践提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就会影响到学生对政治合法性的认同。人文精神就是为了人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完成的使命。除存在的思想问题外,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中,其中20%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主要来自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紧张。不少大学生感到迷茫、压抑、苦恼、空虚、烦躁、焦虑。这一系列心理失衡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子。这些问题需要理性地对待,否则会酿成恶果,诸如此类的案例时有发生。近年来,高职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次逐年提升,关注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压力日益加大,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高职院校全体员工特别是思政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培养大学生乐观、豁达、阳光、包容、协作的精神风貌,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健康向上的心态。

(三)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改的需要

大学文化的特征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大学生的两种精神品质。爱因斯坦曾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7]“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8]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指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当自觉地承担起双重使命:既要承担起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某种人”的“专业教育”的使命,又要承担起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的“人文教育”的使命。[9]从国际、国内就业的整体趋势看,就业者的人文素质是第一位的,科学技术水平是第二位的,实践能力是综合性的。“以就业为导向”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就业导向观,是一种全面的就业,它除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满足企业的需求之外,更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健全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灌输教育为主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了。如果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开展思政课教育,就必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上进行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教育教学除了强调学生的就业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兼顾职业需要与学生发展。因此,随着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日益重视,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基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的需要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任务,这个任务就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当然,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并非是为“人文”而“人文”,也不要出现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而要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事实上,职业精神本身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职业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精神;而离开职业精神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残缺不全的人文精神。当前高职教育应积极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平台,把培养具有职业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思政课要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为人文精神培育的本质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完善人。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为人处世,构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使其能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二、高职“思政课”强化人文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构建人文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要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必须重新构建思政课课程教学体系。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材基本上还仍然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教材,理论性强,通俗化程度不够,人文性不强,高职特色反映不够,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课程,作为全国“一纲一本”的统编教材,必须具有权威性。但是,不是照本宣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以教材为教学的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把握好理论性和通俗性、知识性和思想性、深刻性和艺术性的关系。一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含量和人文精神。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功能不是为了普及人文知识,但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资源是不可否认的,教师尤其需要从教材中大力发掘人文精神,做到政治教化和人文熏陶的有机统一。学生通过这些人文精神资源的滋养而起到树立正确“三观”的效果。二是实现从教材语言到教学语言的转换。政治教科书之所以受欢迎的程度还不高,主要是因为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腔”“文件调”“干巴巴喊口号、硬邦邦讲道理”,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照本宣科,让人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情绪。因此,思政课教学应摈弃陈旧的过时的语言,对理论性很强的深奥的政治术语作通俗化解读,尽可能运用“贴近实践、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的话语,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鲜活的语言讲出来。三是着力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恩格斯说,每个人都天生地具有理论思维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必须是自觉培养和不断提升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化教材静态的观点和内容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方法,应着重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即不仅使大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引导出所必然,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

(二)建立“大思政”教育运行机制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树立“大政治课”教育观。“大思政”教育观着眼于教育的整体性原理,强调整体育人,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把“大思政”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并在其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实现“大政治课”教育的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整体性改革,并且是学校教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形成“大思政”有机整合的动态格局及整体良性运行机制。从学校层面讲,与“大思政”相适应的是“大思政”教育管理体制、大课程体系、大师资队伍等。“大思政”教育理念要求理顺其管理关系、课程体系关系、师资队伍合作分工关系,使其在“大思政”教育系统中既要有合理的定位,相互协调,发挥相应的、相对独立的特殊作用,又形成主要包括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稳定工作机制,党政工团企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人文精神培育格局。

(三)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人文素养

要实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双重目标,努力创造具有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人文素质,要求教师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情怀。为达此标准,就是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的准入制,防止不合格的教师走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讲台。但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状况是:一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功较为扎实,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但知识面较窄,需强化与更新人文知识,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类是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人文知识面较宽,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功不太强,需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增强其科学能力和学术水平。多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也表明,那些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往往是一些知识比较渊博的老师,渊博的学识使他们能够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使政治性和人文性紧密结合,旁征博引,不但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和价值观念,而且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了大学生知识的视野。

(四)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第7篇

一、校外实习基地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基本条件

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不仅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校内现有条件难以完成论文指导任务、保证论文质量。学校和药学院领导能够清醒地认识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重视毕业论文教学条件的建设,在努力改善校内毕业论文教学软、硬环境的同时,积极建立校外毕业实习基地。

学院广泛联系省内外药物研究院(所)制药企业,并考察其科研条件及论文指导能力。经过遴选、协商,学院先后与数十家单位签订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关系,使之成为药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拥有良好的仪器设备、多项的在研课题、充足的实验经费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极大地改善了辽宁医学院药学院毕业论文教学条件,也为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学院派往实习基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占应届学生总数的60%。由实习基地指导的毕业论文,选题均来源于药学领域的科研和生产实际,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有的还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论文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们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或技术方法。实行一人一题,不仅巩固、深化和扩充所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培养了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探索钻研能力和独立的工作能力,达到了全面训练的目的。

二、通过减轻就业压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己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在实习期间放弃实习忙于各种应聘或升学考试是影响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学院深刻认识到了就业问题对实习和论文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充分考虑学生实习期间的就业压力和心理状态,在实习安排时积极寻求实习和就业的有机结合,减轻就业难给实习和论文质量带来的冲击。

学院首先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和实习单位用人计划与要求,然后有选择性地安排实习生。这种实习安排^学生实习更具有目的性,为争取实习后能得到就业机会,实习时大多能够安心岗位,努力工作;对于实习单位来说,培养更具有目标性,为培养本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指导时更加全面、细致、主动、热情。在实习单位,学生能安心实习,积极参加药学实践活动,各种技能提高很快,为招聘考核展示了良好的能力和素质,赢得了实习单位的认可;实习单位因学生良好的表现又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迅速提升,増强了就业竞争的实力。实习单位与学生双方的教与学,有效地促成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就业。学生有了就业的希望和保障,更加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实习期间能认真钻研课题,虚心接受教师指导,积累了大量、详实的数据和资料,为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在实习过程中增强毕业论文质量意识

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很明确,而且意义重大,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多种原因使得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质量意识,甚至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想法和做法,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滑。药学院针对本院学生思想实际和毕业论文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学生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习前教育,以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及其质量的重视。

利用应届毕业生实习结束一返校一答辩一毕业之机,组织实习经验交流会。邀请应届毕业生给即将进行实习的学生介绍实习经验和体会、实习中应注意的事项,谈实习与就业的关系、实习质量对论文质量的影响、社会用人单位对药学毕业生的要求等问题,教育学生要重视实习过程和质量;组织学生旁听应届毕业生论文答辩会,让学生了解论文质量考核过程,感受答辩气氛,提醒学生论文答辩是论文质量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忽视;安排专场的毕业论文动员会,邀请学院书记、院长参加并发表动员讲话,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认识,向学生着重强调毕业论文质量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认证条件之一,告知学生毕业论文考核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严重后果;召开毕业实习及论文工作安排说明会,详细介绍各实习基地实习内容、食宿情况、用人计划及招聘要求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医学教育。趣、就业意向及经济状况选择实习单位、地点或研究课题,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实习生活能够安心、放心和有信心。

多种形式的实习前教育活动,使学生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思想准备,提高了认识和重视程度,増强了质量意识,促进了对实习和论文工作的投入。

四、利用岗前培训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学生经过前几个学期的学习,虽己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到了实习时难免有些遗忘和生疏,论文写作也是第一次。为使学生适应实习工作,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论文写作质量和水平,药学院在学生实习前安排专门时间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实践技能培训、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和论文写作训练三部分。实践技能培训包括实验基本操作(溶液配制、标准曲线制备、常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实验现象或原始数据的记录、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图表制作等;论文写作专题讲座主要是结合药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和内容,讲解科技论文的构成、各部分写作方法、要点及撰写规范;论文写作训练主要是模拟选题的文献调研、综述撰写、科研实验设计、结合往届评选出来的校级优秀论文,熟悉篇章结构、语言运用、文字编辑和打印格式等。针对学生专业外语相对薄弱、撰写英文摘要有困难、不够规范的情况,学院选择了若干篇中、外文期刊上典型摘要指导学生研读、模仿练习,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实习前的培训对于学生科学、规范地撰写毕业论文都是十分必要的,为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提供了知识和技能准备。

五、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管理

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可使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管理效能。药学院结合本院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周密而具体的管理制度。如《毕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毕业实习工作管理办法》《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论文考核办法》等。这些管理规章制度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严格地规范了各环节的教学活动。

毕业论文过程的质量决定着最终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措施。药学院严格执行毕业论文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分前、中、后三期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选题、开题、进度问题、指导、撰写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实施质量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积极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生沟通与协调,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药学院通过三期检查,使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保证了每一环节的教学质量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药学毕业论文的质量。

六、评审、答辩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毕业论文评阅与答辩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全面检查和评估。严格的论文评阅与答辩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药学院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对保证和提高药学毕业论文质量的促进作用,认真做好论文评阅与答辩的组织和安有^严格执行论文质量考核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药学院成立论文答辩委员会及分专业答辩小组,专门负责和组织学生的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学生实习结束前,论文答辩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布置论文评阅与答辩工作,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在学生答辩前,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答辩资格审查,对预审不符合要求的论文一律不予论文评阅,对评阅论文水平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一律不给予答辩资格;答辩小组对不符合答辩要求的学生安排校内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协助修改论文,安排延期答辩;论文评阅实行三人评阅制,论文答辩以公开的论文答辩会形式进行;学生论文成绩评定严格执行《毕业论文考核办法》中的成绩评定办法和评分标准;学生答辩时,答辩小组要按研究生答辩模式布置答辩会场、进行答辩过程,等等。药学院的论文评阅与答辩工作准备充分,过程规范,要求严格,论文成绩评定客观公正、标准统一,把住了论文质量关口,打消了学生忽视论文质量、企图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杜绝了不合格论文的出现,使学生论文质量整体得到了提高。

药学院严格地进行论文评阅与答辩,严把论文质量关口,对下一届学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这对于提高即将实习学生的论文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第8篇

(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汉语言文学最基本的教育责任担当,也是汉语言文学成为一切学科的基础,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差异所在。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人文类课程为知识载体,因而制定相应的课程并完善相应的课程内容,这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从目前的专业现状来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反映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主要在于:

1.整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而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上,应该主要抓好“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设,舍弃一些跟专业无关的课程。

2.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着力打造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的核心价值,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挖掘核心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规划式的修订,并进一步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核心课程中蕴含人文素养的理论核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对接,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思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发掘艺术潜能,培养艺术气质的重要素质,也是一切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源泉。因此,课程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适应。课程内容应该凸显理论归纳。如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的文选、语法、词汇的讲授中给学生归纳出汉语言的发展规律;从《水浒》、《红楼梦》等经典名作的讲述中,结合故事情节给学生归纳总结文学创作方法及经典中表现出的处世哲学,并且要把这些归纳和总结在教学目的中有所体现。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要求之一。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往往要从事文秘、记者、编辑、行政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等工作,这些行34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一方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安排说话类课程群,如“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训练”、“辩论技巧”等课程;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内容让学生自觉练习“读”、“讲”、“说”、“辩”等技巧,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发挥写作课程的理论优势,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强调写作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写作实践训练。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安排有“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文书写作与处理”等写作类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学时有限,教师能在有限的学时讲完写作理论部分已属不易,留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就更少,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因为有这些课程的开设而有所提高。因此,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在发挥写作课程理论优势的同时,增加写作类的实践作业,加强学生的实践写作环节。与此同时,开设写作实践课作为专业选修课,增加写作训练的课时,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并对写作的作业进行检查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加强公共必修课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课程设置与内容应与初衷相结合。如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的初衷是教会汉语言文学学生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完成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如一些文秘工作中常用的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正确使用技巧。但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只安排了日常软件使用技巧的学习内容,而忽视了教授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

(2)避免学科基础课程的理论化。如“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本应给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参与实际调查,但其教学内容却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使实践课变成了理论课。基于以上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专业人才应该积极加强课程的实用性。

5.课程内容凸显“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使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应该体现学习方法的教授。如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中应该有文献检索技巧的相关内容;在“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等课程中也应该给学生讲授文学批评和评论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中,结合《文心雕龙》、《诗品》的相关理论以及历代的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技巧教给学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方法。

(三)立足农业院校实际,进行课程改革,走具有农业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之路

从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际效果来看,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普及中文专业知识的作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较为广泛,如中学教师、企业文秘、村官、出版社及广播电台的文字编辑等。但是,作为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和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相比,差距极大,没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在以农为主的大环境下,存在着专业办学历史太短,积淀太浅,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不能在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内取得广泛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以至于专业教师缺少教学动力和支持,学生与其他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无形中有自卑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彰显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1.探索和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农”与“文”的结合。高等农业院校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农业特色和优势,农业方面的相关教学资料也相对比较充实。因此,教师在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应将农业院校的优势与文学结合起来,形成“农”与“文”的交融,凸显出高等农业院校中文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如在古代文学课教学中,就可以尝试“农”与“文”的结合。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和农业相关的作品,且非常丰富:《诗经》中有大量的农事诗,全唐诗、全宋诗中也有大量的农事诗,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保证基本的文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重视与农业相关的作家作品的讲授。如在讲授农业文学作品时,把劳动工具、劳动场面、植物品种的图片、农耕习俗等运用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增加教学效果。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农”与“文”的结合中,要注意适度,不能偏废“文”的根本,极端地一味强调“农”和“文”的结合,而忽视中文的“当行本色”,那就过犹而不及了。

2.进行课程改革,突出农业特色。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课程设置应结合自身优势,设置一些农业文化、农业历史、中国农耕文化概论、农业文献、民间文学等课程,甚至建议开设本省地方文化课程,以体现农业院校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这样,就能立足农业院校实际和特色,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农大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道路。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一)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适当调整课程科目

调整必修课科目,在必修课中增加“中国农耕文化概论”、“社会调查研究”等课程,以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综合程度。同时,取消课程内容不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如“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高等数学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且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对学生并无大益。因此,课程设置应符合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二)眷顾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课程

课程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课程内容应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但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向其他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实践课程设置较少,理论课程较多。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如开设“三字一话”、“演讲与口才”、“新闻采访与编写”等实践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强化基础课程,厚基础,宽口径

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还要考虑生源基础和当地社会经济实际。因为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且因为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普遍欠缺,尤其是实用性文书的写作更是弱项。因此,农业院校在办中文专业时,就必须夯实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加强学生的文字基本功,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处理文字的需要。因此,应在加强现代汉语、口语交际等课程的教学的基础上,从基础写作到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毕业论文写作循序渐进地对写作课程进行改革,并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为校报和院刊投稿;另外,为拓宽就业渠道,应专门设置新闻类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传播学概论”等,培养学生新闻写作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不论将来去何种部门工作,学生都可从事办公室、文秘、新闻宣传等综合性工作。

(四)转变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跟理工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必须在保证中文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完整的前提下,考虑农业院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和学术资源,文理交叉,重视电子信息类课程(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与政务、网络营销等)的开设,增加社会学类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传媒社会学等),扩充专业实践课程(三字一话综合实践,经典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