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8 11:37:05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第1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膳食管理;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R15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40-01

幼儿时期的健康会为成人期的健康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量大于成人,如儿童膳食中的各类营养物质供给不平衡,则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1]。幼儿园作为儿童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其膳食营养状况与儿童后续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因此,了解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结构情况,可大大提高营养干预的针对性与合理性。本研究以某市某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其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选择某市某日托幼儿园300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小班78人,中班108人,大班114人,平均年龄4.5岁;男童173名,女童127名。

1.2 方法

该幼儿园园内膳食包括早餐、早点、午餐、午点,为幼儿提供每天约70%的能量;采用查账法、称重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周一至周五5d在幼儿园内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分析,按照《食物成分表》中相关方法将每人、每日平均营养素及能量摄入量计算出来,以2岁儿童DRIs值为参考,对各年龄组的DRIs值进行加权计算,将其每日热能及营养素需要量标准均值计算出来,以此为评价参考依据进行对比分析[2]。

2 结果

营养评价以食谱营养素的量占推荐摄入量比例的90%-100%为合理,小于90%为偏低,大于110%为偏高[3],由2014年某市某幼儿园3-6岁儿童营养素每日平均供给分析结果可知,该园膳食营养供给中,仅蛋白质比例基本合理,其它营养素供给均存在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见表1。

该幼儿园平均每日膳食构成中,谷类、水果、乳类等摄入量比较合理,豆类、蔬菜、肉鱼水产类、蛋类等摄入量存在偏多或偏少的现象。见表2。

3 讨论

学龄前期是成为慢性疾病的机遇窗口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好坏、饮食习惯等,会对其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发育、成年后的健康状况等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均衡是儿童膳食管理的关键,只有保证其膳食结构营养均衡,才能供给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帮助其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其后续的成长发育、成人阶段等打下坚实的健康膳食模式[4]。本研究以某市某幼儿园为例,分析学龄前3-6岁幼儿膳食营养状况,由结果可知,该园膳食营养供给中,仅蛋白质比例基本合理,其它营养素供给均存在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该幼儿园平均每日膳食构成中,谷类、水果、乳类等摄入量比较合理,豆类、蔬菜、肉鱼水产类、蛋类等摄入量存在偏多或偏少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增加动物肝脏及绿橙色蔬菜的摄入,每周食用一次动物肝脏,以增加维生素A;提倡每人每日增加1杯牛奶,以补充钙元素,此外还要鼓励儿童增加户外活动,保证至少1-2h的户外活动时间,且每日维生素D的需要量达400IU,以促进钙的吸入。此外,该幼儿园平均每日膳食构成中,豆类、肉鱼水产类、蛋类、乳类等食物构成比较低,建议在食谱中增加豆类、紫菜、虾皮及奶类食物。此外,要加强保健医生的营养知识培训,制订食谱时做到遵循食物多样化、营养均衡化的原则,做到合理的主副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甜咸搭配及粗细粮搭配等[5]。如有条件可采用电脑配餐,以对膳食结构做出更为科学、动态的调整,保证儿童膳食营养的均衡性,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荫士安,赖建强.中国0~6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0-131.

[2] 贺媛,柴巍中,袁全莲.北京市海淀区某幼儿园儿童的膳食模式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13(5):81-84.

[3] 赵新平,倪淑华.太原市1140名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531(2):219-220.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第2篇

2012年又是奥运年,想着2008年北京奥论文联盟运会,我国金牌数第一的激动人心时刻,让我想起一个幕后英雄——于雅婷。2006年,她对备战奥运会的营养科研人员进行了中医营养调控培训;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队科研攻关期间,大胆创新,组织完成全营养辨证施膳理论及技术常规研究,开创了中医食疗现代化技术服务的先河,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举重队使用的中医食疗技术,成为具有时代特点、传承中医文化特色、可检测监控的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

于雅婷系全营养辨证施膳项目负责人、国家举重队中医调控专家。她还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膳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国特效医术首席专家。

在2008年北京奥运科研攻关期间,她组织完成全营养辨证施膳理论及技术常规研究,与科研组长赵鹏共同编著《中医日常饮食养生法》、《竞技运动全营养辨证施膳技术研究》;主编《全营养辨证施膳学》和《中医临床辨证施膳》等,荣获“2008~2009年中华健康管理杰出人物”、“亚健康事业开拓者”、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特别贡献人物”等称号。

2006年,于雅婷参加了培训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营养科研人员中医营养调控的工作。在培训工作期间,大胆提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进行运动员营养调控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国家举重队科研负责人赵鹏博士的认可。由此,于雅婷成为国家举重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科研攻关成员。

转贴于论文联盟

功夫不负有心人,于雅婷在赵鹏博士和众多名中医师的帮助下,通过对比运动员和志愿者的经络导电性与生理生化数据,从营养学、诊断学、经络学、系统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多角度,进行运动员营养与疲劳恢复研究,找到了关系到人体营养与食物原料调配关联的规律,自主创新了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基础,辅以人体经络导电数据进行辨证分析的现代中医食疗理论、技术、研究方法及应用系统。依照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副主席李振吉的建议,将这一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及应用系统命名为“全营养辨证施膳(qbs)”。

qbs使中医食疗首次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使中医食疗拥有了现论和学术系统,拥有了临床应用规范,拥有了现代研究方法和研究系统,成为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

2009年,于雅婷参加的课题“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家男女举重队训练监控和营养恢复体系的研究”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第29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一等奖”。

健康的生命体论文联盟征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支撑。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愈加重视科学膳食与营养,如何获得均衡的营养始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qbs因其平衡营养及可进行数字监控的特点而备受青睐:2009年获“2008~2009年具有投资价值健康管理新技术”,2010年获“亚健康事业开拓单位”,2011年获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领先品牌”。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营养状况;膳食调查

通过膳食营养调查可以掌握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和体质情况,可以发现大学生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健康的因素,从而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学习和生活重要性,进而可以改正不正确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加大对营养健康饮食与生活的关注。

本文采用24小时回顾法[1]和食物频率法[2]对大学生的膳食状况进行调查,二者结合能够省时,省力,可以让调查者高度配合,得到平时食物摄入种类和摄入量,反映长期营养素摄取模式,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得到学生的膳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一、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某校大三、大四的学生,接受过系统的食品营养相关方面的学习,并且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学生127名,其中男生63名,女生64名。

(二)调查方法

论文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要的方式,一共设置了16个问题。问题的设置充分考虑某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营养误区以及膳食营养相关的问题,通过调查,得出结论。

采用24小时回顾法进行调查,对某校学生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与体质情况调查,问卷调查表和24小时回顾法调查表见附录。

(三)数据处理方法

(1)膳食摄入状况评价

通过膳食调查,采用24小时回顾法计算每一个大学生的膳食摄入情况。首先把食物进行分类排序,列出食物的种类和重量。然后从食物成分表中得到每100g食物中所含的能量,计算每种食物所含的能量(食物能量=食物重量(g)*可食部*100g食物中所含能量(kcal)/100),然后进行统计,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日膳食营养摄入量。

(2)体质指数

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判断超重或肥胖的分类标准:BMI=体重(kg)/身高(m)2

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BMI

(3)膳食营养与生活习惯

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将其与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大学生生活习惯、膳食习惯,体质与膳食之间的关系等进行探讨,得出相关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回收及质量控制

在调查问卷的进行中,严密控制调查质量,对被调查人进行认真的辅导填写,经过仔细核查,确定其中男生问卷60份、女生问卷60份为有效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均为某校大三、大四学生,学习过营养学方面的课程。

(二)膳食摄入状况分析

(1)膳食推荐摄入量评价

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是在RDAs(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4]。按照推荐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标准,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男生膳食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人数百分比达到48%,女生膳食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人数百分比达到54%。

(2)三餐分配情况分析

经调查,学生早餐明显营养不足,实际比例平均值为14.94%,远远低于推荐值30%。不吃早餐导致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的不足,很难从午餐和晚餐中得到充分补充。所以,每天都应该吃早餐,并且要吃好早餐,以保证摄入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

(三)体质指数分析

经调查,学生体重正常占68.3%,超重及肥胖率占16.6%,体重过低的大学生占14.2%。对于体重过轻组和肥胖组不容忽视,很大可能是因为饮食不注重营养搭配,缺乏体育锻炼造成的。在调查的女生中,体重正常的女生占多数,但是仍然有25%的女生偏瘦,可能与女大学生盲目追求身材、减少食物摄取有关。

(四)饮食习惯分析

营养学会规定人一天水果的摄入量为100到200g,蔬菜为400到500g[5]。根据此次调查,有54%的学生水果摄入量不足,并且这些人中每天很少吃水果,水果的摄入量几乎为零,其中男生占了26%,可以看出女生相比男生对于水果的补充较为充足。在蔬菜方面更为严重,摄入量不足的人达到了80%,女生占了一半以上。

结合膳食情况调查可知,学生的早餐摄入情况较差,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同学们的早餐食用情况一般,吃早饭的同学仅占33%,多数学生因为上课时间比高中晚,很多人都是快到上课的时间才起床,早餐因为没有时间而选择不吃。

(五)生活习惯分析

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为了了解外部信息和学习知识,电脑的使用必不可少,据调查使用电脑四小时以上的同学占了一半。由于电子产品的增多,很多同学缺乏锻炼,基本没有体育活动的占了44%。

大学生不抽烟的男生只占22%,抽烟严重者占14%,酗酒严重占4%,可见大学生抽烟喝酒喝酒情况严重。

(六)营养态度分析

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营养的关注情况较少,只有不到19%的同学会去主动关注,而很多同学只有在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去主动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三、建议

(1)每天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等的摄入。

(2)学校应加强学生健康饮食的宣传。定期开专题性的讲座,告诉学生如何营养进食,怎样才能健康生活。并且要说明吸烟喝酒对我们的危害,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抽烟喝酒问题的管理。

(3)食堂应考虑南方饮食习惯,并且考虑沿海与内地的差异,适当增加些玉米、燕麦等粗粮,减少猪肉的供应,多提供一些鱼虾等水产品。在制作菜肴时可适当减少油量,尽可能减少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流失。

参考文献:

[1] 王梅秀. 营养膳食与酸碱平衡关系[J]. 河北医药, 2003, 11(25): 11-12.

[2] 孙长顺.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32-143.

[3] 李丽娟, 张永. 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7, 4(1):47-49.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第4篇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已经大大提高,相对地,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关注健康就要注意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来自平衡的膳食,它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营养的目的是促使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确保各组织器官和机能的正常活动,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寿命。

一 我国居民膳食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膳食由谷物为主到肉、蛋、禽动物性食物食用率大幅度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食物由过去的粗粮为主,少量肉食进入到精细粮、肉类食物参半的时期;营养不良和贫血病率大幅下降。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受收入、教育,文化素质、营养知识普及程度等方面水平不一的限制,在目前收入整体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仍不太重视个人膳食的科学合理搭配,以致出现当前的一定的社会性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现象。相当部分人群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对合理膳食认识不够,导致偏食、偏饮,高热、高能食物,如油脂、肉类摄入过多;谷物、水果、蔬菜、植物性蛋白摄入相对偏少,钙、铁、维生素A、B1、B2、C等营养素摄入明显不足。在城乡居民膳食营养方面有两极化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少部分文化素质和收入高的居民早已经开始高度注重膳食结构、营养、保健了;另一方面相当大的一部分城乡居民处于相对“营养摄入不足”或是营养过剩的不均衡状况;由此导致大批成年人各种高危疾病和慢性病急剧增加。有关资料表明我国10个人中有一个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达8000万人,目前还趋增长态势;特别是40岁到55岁这批社会中坚人群,家庭负担重,工作压力大,社会交际广,暴食、暴饮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高危疾病过早缠身、猝死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阶段,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一定程度的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但是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走吃健康之路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都来重视才能尽快实现这个目标。

二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石,不合理的营养是疾病的温床。健康和营养适当的人,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又是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主体。因此,营养是人类发展的一项关键目标,也是反映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食物的功用在于维系生命,人体生命形式存在的质量高低与营养饮食有极大的关系,人的精神心理与食物关系密切,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都与营养饮食不可分割的联系。所谓的“病从口入”,不仅指经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还应包括因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引起的非传染性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维生素C缺乏病和肥胖症、糖尿病,分别是因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营养素摄入过剩引起的营养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过去,我国的传统膳食多以谷物为主,这种膳食结构对人体有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膳食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谷类摄入量尤其是粮食的摄入量明显下降,蔬菜水果类摄入量大大减少,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比重上都显著增加。动物性食品中主要以猪肉为主脂肪含量很高,再加上摄入其他纯热能食物,使热能不断增加已超过人体的需求。能量过剩、体重超常者日渐增多,与之相关的一些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到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膳食结构的变迁直接导致了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可以说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对这一变化,如不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将会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全民当中提倡通过合理膳食改变膳食模式,从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三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具体措施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同时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细、杂粮等。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的种类繁多,包括植物的叶、茎、花苔、茄果、鲜豆、食用蕈藻等,不同品种所含营养成分不尽相同。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质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应大力发展奶类的生产和消费。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中足。但食动物性食物过多,吃谷类和蔬菜不足,这对健康不利。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

(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影响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可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某些疾病。经常运动会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调节食欲、强壮骨骼、预防骨质疏松。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30%为宜。

(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吃清淡膳食有利于健康,即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膳食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及含钠的加工食品等。应从幼年就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

(七)如饮酒应限量。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的场合人们往往饮酒。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其它营养素。应严禁酗酒,若饮酒可少量饮用低度酒,青少年不应饮酒。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第5篇

几十年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下称FDA)对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s)大多是按照普通食品进行管理的,以确保产品安全、完善,标识真实,不会误导消费者。重要的一点,FDA根据1958年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D&C Act)有关食品添加剂补充条款对每一种新食物成分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包括膳食补充剂的成分。然而,1994年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DSHEA)获得通过,随之由国会修订了FD&C Act,其中包含了一些专门针对膳食补充剂和膳食补充剂食物成分的条款。这样,膳食补充剂的食物成分再不需像其他新食物成分或食物成分的新功用那样进行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但它们必须符合有关的安全性要求。

1994年10月25日DSHEA认识到的目的是许许多多消费者认为膳食补充剂有助于提高每日的膳食水平并会带来健康益处。DSHEA保证这类食品的安全性和正确的标识,为生产和食用这类产品的人员提供指导。DSHEA同时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证实完善的膳食与健康之间可能存在的促进关系,但目前来讲,膳食补充剂与减少保健费用和疾病预防等确实存在某种联系。

DSHEA的条款首先确定了膳食补充剂和膳食成分的范畴;建立了确保其安全性的新框架;明确产品销售时所标识的文字要求;例举了几种有关功能和营养的声明;指出有关成分和营养标签的要求;委托FDA负责起草有关GMP条例。DSHEA还要求在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建立一个膳食补充剂标签委员会和膳食补充剂办公室。以上内容将在后面详述。

膳食补充剂定义

过去,FDA只是将必需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作为膳食补充剂的成分。1990年营养标签和教育法(NLEA,1990) 将“草本植物或类似的营养物质”也列入膳食补充剂中。而这之后的DSHEA将“膳食补充剂”范畴扩大到必需营养素以外的如人参、大蒜、鱼油、车前草、酶、腺体以及所有以上物质的各种混合物。

DSHEA将膳食补充剂的正式定义用几个基本要求进行说明,即“膳食补充剂”是:

.一种旨在补充膳食的产品(而非烟草),它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如下膳食成分:一种维生素、一种矿物质、一种草本(草药)或其他植物、一种氨基酸、一种用以增加每日总摄入量来补充膳食的食物成分,或以上成分的一种浓缩品、代谢物、成分、提取物或组合产品等。

.产品形式可为丸剂、胶囊、片剂或液体状。

.不能代替普通食物或作为膳食的唯一品种。

.标识为“膳食补充剂”。

.一种得到批准的新药、一种得到发证的抗生素或一种得到许可的生物制剂,如在其分别得到批准、发证、许可前已作为膳食补充剂或食品上市的产品(美国卫生与人类事务部SHHS豁免该条款的情况除外)。

安全性

DSHEA修订了原FD&C Act中有关食物搀假的条款。根据DSHEA,某种膳食补充剂如果它本身或其中某些成分在标签指示下食用或在正常情况下食用(如无食用指示)具有明显的或过度的引起疾病或损伤的危险,那么它就视为搀假产品。某种膳食补充剂中所含有的新食物成分(如:1994年10月15日前未作为膳食补充剂在美国上市的食物成分)如缺乏充分资料,不足以保证其不会引起明显或过度的疾病或损伤危险,那么它也被视为搀假。美国卫生与人类事务部(SHHS)公布哪些膳食补充剂或食物成分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直接危害。但如同其他食品一样,保证产品上市前的安全性和标签的正确标识是生产者的责任。

相关资料

DSHEA提供了一些获得“第三方”材料的途径,这些材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有关膳食补充剂的健康益处。它包括文章、节选、科学摘要或其他第三方的出版物等。DSHEA的相关条款特别强调这些信息不得是错误或误导性的;不得针对某个产品品牌进行宣传;必须与其他资料一道展示科学平衡的观点;必须与产品分开;产品上不得附有其他信息(如产品促销资料等)。

营养学论点

DSHEA提出了可在膳食补充剂产品上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声明,但这些声明(宣传)不得是某种膳食补充剂与疾病诊断、预防、缓解和治疗的关系(除非有关新药条款已经FD&C Act批准)。例如,产品不得宣称“治疗癌症”或“治疗关节炎”。经FDA批准的几种健康宣传,如“叶酸与降低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的危险”和“钙与降低骨质疏松的危险”等,可以用在符合宣传要求的产品,作为标签的补充。根据DSHEA,厂家还可在产品上介绍有关营养素缺乏病的情况,只要这些说明能够提出这类疾病在美国的发病资料。另外,厂家还可就膳食补充剂对机体结构和功能,甚至全面健康的影响进行宣传。在进行所有以上宣传时,生产厂家必须提供资料证实其真实性且不会误导消费者,而且产品标签上还应附有这样一段话:“本产品未经FDA评价,本产品不能用于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这类营养上的宣传在产品上市前不需要经FDA审批,这点与“健康宣传”不同。

成分标识和营养信息标识

膳食补充剂和其他产品一样,必须有成分标识。它包括每一种食物成分的名称和用量,针对复合产品,还应有所有膳食成分(不包括非活性成分)的总量。产品标签上应有“膳食补充剂”字样(如,“维生素C膳食补充剂”)。产品中如有草本植物成分,应说明其成分来源的植物部位。如果某种膳食补充剂是官方颁布的规格目录(这包括美国药典、美国顺势疗法药典、国家处方集等)中的一种,那么它必须符合其有关规格要求。如果不是上述官方颁布的规格目录中的品种,这种膳食补充剂也必须与标签上标出的相符且具有所表明的效力。

产品标签上还应有营养标识。营养标识中将FDA确定了每日推荐摄入值的膳食成分列在前面,无每日推荐摄入值的成分列在后。用量少的膳食成分无需标注。营养标识还包括每种膳食成分在每份食物中的含量以及该膳食成分的来源(如,“钙来自葡萄糖酸钙”)。凡在营养标识中标示出的成分无需在成分标识中列出。产品标签中,营养标识应在成分标识之前。

新膳食成分

膳食补充剂中的新膳食成分是指在1994年10月15日前未在美国上市的物质。这些物质添加到食物中,应确保原食物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或者它在以往使用中、在推荐条件下使用能保证产品足够安全。生产这类产品的厂家需在上市前75天向FDA提出申请,提交的材料应尽可能使FDA作出“可保证产品足够安全”的结论。

良好生产工艺(GMP)

DSHEA提出由FDA负责起草有关膳食补充剂制备、包装和存放等方面的GMP法规,以确保其安全性。该法规可在目前其他产品的GMP法规实施后制定。FDA准备会同其他工业部门和有关人士一道制定,并届时征求公众的意见。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第6篇

关键词:膳食结构;营养;健康状况;合理膳食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etary structure and health status in 2007 and 2012 in Songjiang District(HUANG Li,YAO Chun-xia,Songjia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anghai,2016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dietary pattern and the health status of residents in Songjiang district,Shanghai from 2007 to 2012 and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nutrition improvement.[Methods]All data from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among Residents in Shanghai" was respectively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Songjiang district in 2007 and 2012. The average standard of the food intake, the changes of dietary pattern and the health status of residents was evaluated.[Results] The average standard food intake of cereal foods, fruits, milk, beans and nuts increased while the vegetables, aquatic products and livestock and poultry meat decreased from 2007 to 2012 in Songjiang district. And the intake of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meat with the most decline(from 137.4g to78.8g) was closer to the recommended intake. The intake of energy, protein, carbohydrates and fat decreased except of dietary fiber and VitC , and the proportion of energy supply of carbohydrates had an increasing trend while the fat had an increasing tre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lipidemia,high blood pressure and diabetes of residents aged 15 and above were on the rise.[Conclusion]The dietary pattern of residents in Songjiang district is still unbalanced and the trend of main nutrition related diseases such as hyperlipidemia,high blood pressure and diabetes are rising that should be pay more attention; Effective nutrition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rational diet concepts of health to improve the residents' health level.

Key Words:Dietary pattern; Nutrition; Health status; Rational diet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膳食模式和疾病谱发生了巨大转变[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指出我国2012年诸如成人超重、肥胖、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上升趋势[2],上海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有类似的增长趋势[3,4]。 而这与膳食营养有很大关系,改善膳食、合理营养是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5]。本研究通过分析上海市松江区 2007、2012 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膳食调查资料,旨在及时掌握松江区居民膳食结构与健康状况变化,为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7年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15个镇(街道)中抽取8个镇/街道,再随机整群抽取样本镇/街道中1个村/居委会,抽取样本村/居委会60户家庭为调查样本户,并按整群抽样原则从中抽取20户进行膳食调查。全区共调查户为480户,共调查到15岁以上居民1311名,男性占49.7%,女性占50.3%;其中对抽取的160户 473人(男性 242人,女性 231 人)进行膳食调查。2012年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法抽样,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区抽取了我区4个街道(镇),并对这4个样本镇/街道抽取3个居委会/行政村;简单随机抽取样本居委会/行政村中的1个居民小M;采用按比例抽样,从样本居民小组15岁以上人群中,抽取12人。调查所抽中人群家中所有调查对象,共调查458人。其中428人参加了膳食调查,共有1616人次参加了膳食调查。

1.2调查方法 2007、2012年食物消费量均采用连续 3天24小时膳食调查法,称重调查各种油、盐、味精等家庭调味品,据此统计居民每人每天平均摄入量,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出居民平均营养素摄入量,以每标准人日摄入量表示。每标准人为18岁轻体力劳动的男子,每天需2 250kcal/d[6]。2007年进行一次调查,而2012年在对2年内分春、夏、秋、冬季卷对同一人群进行追踪调查的数据合计得出年平均摄入量[7]。2007年、2012年分别通过对过去一年和过去3个月食物频率法收集的各种食物的消费频率及消费量并据此统计居民每人每天平均摄入量来分析膳食结构。所有调查户进行询问调查其家庭的一般情况、主要营养相关性疾病及生活方式。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 2003 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居民膳食结构变化 表1结果表明:本区居民膳食结构2012 年较2007年有一定的变化。2012年松江区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水果类、大豆及坚果类、奶及奶制品、谷薯类的摄入量均有所增加。水果类摄入量翻了一番(从 46.1 g增加到 92.6 g),大豆及坚果类增加逾9成,从14.1 g增加到27.5 g,奶及奶制品增幅过半(从 31.8g 增加到52.7 g),谷薯类的摄入量增加至339.1g,增幅为3.57%。油、盐的摄入量变化不明显,但皆高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推荐摄入量[3]。蔬菜、畜禽肉类、蛋类及水产品类均有所减少,其中畜禽肉类减至78.8 g,减幅最大为42.6%,其次水产品类消费为63.9g,降幅也超过20%。

2.2 居民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变化

除了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居民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均有减少,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减幅较大,分别减少了25.1%和33.0%;脂肪从85.0 g 减少到71.9 g。钠从4604.2mg减为4162.4mg(表 2),钙的含量也降至不到推荐量800mg的一半。2012年调查到人均饮水量为1615.3g。

2.3 居民膳食构成及来源变化

如表3所示:2012年居民能量的食物来源于动物性、其他食物的比例比2007年低,来源于谷类和豆类食物比例增高,来源于纯热能食物基本无变化;能量来源于蛋白质比例从 2007 年的 14.6%下降到2012年13.9%,但皆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6]推荐蛋白质推荐供能比10%~15%标准范围内,来源于碳水化合物比例有所降低,低于推荐标准(50%~65%)下限;2007、2012年来源于脂肪的比例分别为33.2%、37.6%,均高于推荐标准的上限(30%)。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分别下降了7.3%,来源于豆类的比例有所上升;脂肪的食物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上升了2.5%。

2.4 居民的主要营养相关疾病及生活方式

据调查,2007年、2012年松江区15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男性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基本持平。高血压患病率男性比女性患病率增幅大;糖尿病患病率从2007年的3.7%增至2012年的5.4%;高脂血症患病率增加比例最大,从2.9%上升到11.2%,男性增幅较大,上升了逾10个百分点,从4.0%上升到16.8%。见表4。

本区居民吸烟率、饮酒率2012年较2007年均有所下降,吸烟率从28.5%降至23.6%,饮酒率从22.7%降至18.9%。经常体育锻炼率略有下降,从32.2%下降到30.3%。

3 讨 论

2012年本区居民膳食结构总体较2007年趋于合理化,更接近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推荐标准,但膳食结构亦存在不平衡,这一现象与全国及上海同期水平基本一致[2,9]。蔬菜、畜禽肉类及水产品类均有所减少,畜禽肉类减至78.8g,减幅最大(42.6%),其次水产品类为63.9g,消费量也减少了超过20%。这可能是近年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有关合理饮食的宣教力度加大有关[10]。人均每日水果类消费虽翻了一番,奶及奶制品增幅过半,但两者均低于膳食宝塔推荐的下限。2012年盐的摄入量为8.0克,与本市其他区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1-12],低于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10.5g),比2007年仅下降了0.1g ;食用油的消费有增无减。提示我区还需进一步加强限盐控油宣教工作。2012年调查到人均饮水量为1615.3g,处于饮用水推荐适宜范围内(1500~1700g)。蛋白质供能比由2007年14.6%降至2012年的13.9%,趋于10%~15%的合理范围;脂肪供能比均超过推荐的30%的上限;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50%~65%的下限。

2012年15岁及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22.7%)、糖尿病患病率(5.4%)、高脂血症患病率(11.2%)皆高于2007年,低于国内一些报道[12-13],男性高脂血症患病率增幅较大从4.0%上升到16.8%,提示本区营养相关性疾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需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此次调查发现,居民蛋白质减幅较大,优质蛋白质比例较之下降,因此,居民应通过科学选择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比例的消费[14]。本区居民吸烟率从2007年28.5%降至23.6%,饮酒率从22.7%降至18.9%,说明我区的控烟限酒的健教工作有一定成效,还需进一步加强控烟限酒工作。经常体育锻炼率也略有下降,提示我区居民应参照膳食宝塔中建议的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综述所述,松江区居民膳食结构及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存在一些营养缺乏威胁,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为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居民健康的目的,建议我区居民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加强营养相关慢性病防控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15-16]。

4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本文不涉及任何利益_突。

参考文献

[1]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徐继英,姚海宏,严青华等. 上海市15岁以上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170-173.

[4]吴金贵,唐传喜,刘小祥,等.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3):213-216.

[5]宋爱菊,张小强,郭瑞娣,等. 居民膳食结构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11,22(4):24-26.

[6]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M]. 科学出社,2014.

[7]汪正园,虞慧婷, 朱珍妮,等.上海居民不同季节能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变化分析.营养学报,2017, 39(1):10-14.

[8]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9]刘弘,郭常义,高围微,等.2002年上海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23(6) :457-465.

[10]马立芳,宿飞,周建军等. 上海市黄浦区部分居民营养干预前后知-信-行状况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909-911.

[11]周蔚,夏`.2007-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3):4264-4266.

[12]汤红梅,苏华林,方红,等.上海市闵行区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1) :1119-1127.

[13]陈瑞英,胡金妹,黄久红,等. 2010年泰州市高港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2):140-144.

[14]赵川,冯冬颖,陈凤格,等. 石家庄市2010年新华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0):1762-1765.

[15]宋爱菊,张小强,郭瑞娣,等. 居民膳食结构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调查[J]. 江苏预防医学,2011,22(4):24-26.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第7篇

【关键词】孕妇;膳食;营养状况

关爱女性是社会的责任,孕产期妇女尤其应该给予重视,此时期需补充充足的营养,以供给胎儿成长,如供给的营养不充足会导致胎儿的发育出现迟缓,导致胎儿出现智力等方面的影响。故此时期应给予其进行此方面的宣教,致使其增强营养意识,做好自身保健,以便科学的孕育下一代。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年进行营养监测的2011名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分析,了解了我市孕妇的膳食摄入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孕妇营养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做孕期营养监测的2011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6.8岁,其中早孕(≤13周)538例,中孕(14-27周)1022例,晚孕(≥28周)351例。所有对象身体健康,单胎妊娠,无烟酒嗜好,无传染病及代谢疾病。

1.2研究方法采用24h回顾法,连续记录3天孕妇所摄入的各种食物种类及数量(包括三餐、加餐及其它营养素补充剂等),对调查结果应用“孕期饮食营养分析指导系统”软件进行营养分析获得数据,同时了解平时的膳食习惯,进行膳食指导。

2结果

2.1社会基本特征及孕期基本情况①一般情况:本次调查的2011名孕妇,居住地在泰安市266例、泰山区489例、岱岳区778例;其它县市区468人。②文化程度:15例文盲(0.8%),从未上过学,不识字,勉强会写自己的名字,256例为小学文化(12.7%),1028例为初中文化(51.1%),高中及中专文化486例(24.2%),226例为大学学历(11.2%)。③职业分布:家庭妇女1056例(52.5%),工人444例(22.1%),自由职业290例(14.4%),知识分子221例(11.0%)。④经济收入:月收入500-1000元者467例(23.2%),收入1000-3000元者1206例(60.0%),收入3000元以上者338例(16.8%)。

2.2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孕妇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67.1分。其中得分最低者20分,为文盲组中成员,小学文化45分,初中文化68分,高中及中专文化70分,大学学历得分最高85分;家庭妇女平均58分,工人72分,自由职业83分,知识分子80分;月收入500-1000元者平均得分61分,1000-3000元者65分,3000元以上者83分。

2.3孕妇日常膳食结构孕妇的日常膳食结构多以面食为主,粗粮为辅,蛋白质、钙剂等的奶制品及豆制品等的摄入量不足,能提供很多优质蛋白质的鱼肉和羊肉等摄入严重不足,动物内脏、动物血等能提供大量铁、锌等元素的食物摄入不足,新鲜蔬菜的摄入量基本达标,见表1。

3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孕妇的总体营养知识水平达标,平均得分61.7分。得分高低受社会背景、社会层次以及文化程度、职业性质、经济状况等条件影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得分高低与文化程度有关,说明营养知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得分又随职业、经济状况的提高而提高,说明职业、经济水平对营养教育有促进作用。所以在进行营养教育时要根据其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及所存在的营养误区进行基本的、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和指导。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食物的生物学价值,科学合理搭配食物,以达到促进母婴健康的目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过多,这与该人群主食摄入过多有关。而提供蛋白质的肉类、蛋类及鱼类的摄入不足,考虑与该人群经济状况有关。所以应指导孕妇适当多吃一些蛋类食品,鸡蛋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接近100,其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比例与人体最接近,而且蛋类蛋白质的利用率很高,是已知天然食物中最优良的蛋白质。建议孕妇每日补充牛奶300-500g,奶中的钙最容易吸收。也可多食用虾皮、芝麻酱等食品,如果经济状况差,可以用豆浆适当取代牛奶,豆浆的营养成分在供给蛋白质上并不亚于鲜乳,铁的含量更超过鲜乳,但热量较鲜乳低。对于严重缺钙的孕妇,建议摄入钙补充剂。

综上所述,孕妇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方面。我们应加强个体化的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各科营养知识及孕期保健知识讲座。同时加强产前检查,办好孕妇学校,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普及推广科学膳食合理营养的知识,促进孕期妇女健康。

参考文献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第8篇

【关键词】 营养科学;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医科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53.2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68-02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大量资料显示,大学生营养素摄入不足,三餐分配不合理[1-2]。营养宣教是提高大学生营养知识和改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的方法之一,喜闻乐见的宣教方式可使广大学生学会并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从而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3]。笔者于2007年8月-2008年1月对医学院学生开展了营养宣教活动,并采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进行了效果评价,旨在探索医学生中开展营养宣教的可行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沈阳医学院一年级临床医学、护理学和眼视光学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包括24个班698名学生。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4]与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自行设计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营养知识13题(满分130分),态度4题,饮食行为20题(在第2次问卷调查时附加了回馈信息4道题)。2次问卷调查分别于营养宣教前、后的2007年4月和2008年3月进行。预调查后在教室由经培训的课题组成员统一发放问卷,学生当场填写并收回。宣教前发放问卷698份,收回有效问卷693份(男生243名,女生450名),有效回收率为99.28%;宣教后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90份(男生242名,女生448名),有效回收率为98.57%。

1.2.2 营养宣教 2007年8月-2008年1月围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等有关知识进行营养宣教,包括3次大规模讲座,5次校园广播,3期宣传板,发放3期宣传单,1次有奖竞猜活动。讲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加,宣传单发放到每间寝室。宣教后统计结果,听到广播者为22.2%,参加课堂讲座者为23.0%,看宣传版者为37.5%,读宣传单者占45.0%。

1.3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Excel,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宣教前后医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比较 见表1,2。

宣教后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宣教前(P

2.2 宣教前后医学生态度的变化 有88%以上的学生愿意获得营养知识和改变不良饮食行为。获取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报刊、杂志、宣传画(53.0%),电视、广播(50.7%),网络(29.1%),课堂讲座(24.1%),亲人和朋友(29.1%)。

2.3 宣教前后饮食行为的变化 由表3可见,宣教后每周吃5~7次蔬菜、鸡蛋和喝牛奶的人数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常选的早餐食物1~5种的学生最多,为59.9%;11种以上较少,仅35.0%,且宣教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宣教前后,学生经常喝酒、吃夜霄、吃甜食、偏食、口味重等不良饮食习惯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营养宣教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通过营养信息的交流和行为干预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膳食危险因素,改善营养状况, 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体格、心理和智力等各方面正走向成熟,是长知识和身体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大学生宣传并普及营养知识意义深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没有丰富的知识来指导均衡饮食。 许多相关资料也显示,医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5-9],对于目前大力倡导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知甚少[10]。同时结果显示,无论宣教前还是宣教后,女生营养知识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可能是由于女生一般较男生更关注个人健康,也可能与女生减肥现象较普遍、较为关注营养健康方面的书籍和杂志有关。

陈明改等[11]研究显示,宣教前后愿意获得营养知识的百分率分别为80.7%和84.5%;贺生等[12]调查显示,有76.1%的学生知道改变饮食习惯对健康有好处,愿意改变饮食习惯。有81.8%的调查对象愿意学习营养学课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营养宣教前后学生愿意获取营养知识情况没有变化,但均有所增高,这可能与学生接触了一些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的课程,从而间接了解一部分营养知识有关。

本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读宣传单和看宣传版者明显高于课堂讲座和校园广播。可见在校园中宣传板报和宣传单是学生了解营养知识的较好途径。宣教后,营养知识平均分显著提高,同张俊黎等[13]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通过开展营养教育活动,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营养知识。

很多研究表明,营养宣教可以改变饮食行为[9]。本次结果显示,对于摄食蔬菜、牛奶、鸡蛋、每天吃早餐的效果显著,说明营养知识的提高有利于建立良好饮食行为。但经常喝酒、偏食、口味重等较难改变的饮食习惯,宣教前后没有变化。孙耀武等[14-15]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接受营养教育后的近期内,研究对象的健康行为有一定好转,但综合分析其营养态度、健康行为与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仍有分离现象,即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营养知识,也能够转变为积极的态度,但却难以应用到健康的行为中去。这可能是因为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根深蒂固的不良饮食习惯。

4 参考文献

[1] 王晓慧,周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沈阳医学院学报,2007,9(3):173-175.

[2] 胡晋,宋春梅,马洪波.医学院校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吉林医学报,2005,26(4):212-213.

[3] 郭亚芳.论加强营养宣教的重要性.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13(11):864-865.

[4] 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0-211.

[5] 黄永真.某高校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宜春学报,2007,29(2):129-131.

[6] 贺栋梁,李小玲,谢红卫,等.不同学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08,6(9):1-3.

[7] 赵勇,李廷玉,魏小平,等.重庆市两所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基线调查.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10 458-10 460.

[8] 江海东,朱惠莲.惠州市中专学生营养食品卫生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中国校医,2006,20(3):281-283.

[9] 陈萍萍,王旗,崔玲玲,等.郑州某技术学院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郑州大学学报,2006,41(6):1 089-1 092.

[10]赵丽云,翟凤英,李丹,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教育项目效果分析.卫生研究,2001,30(5):176-179.

[11]陈明改,邱卫红.某高职学院医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中国校医,2006,20(6):629-630.

[12]贺生,甘启英.卫生学校在校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膳食行为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 657-4 659.

[13]张俊黎,刘雪云,鹿子龙,等.大学生营养教育效果分析与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7,23(8):606-608.

[14]孙耀武,祈艳波,葛杰,等.某医科大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57-58.

[15]范利国,冯玉荣,段爱旭.医学生“一帮一”营养教育干预模式探讨.健康教育,2006,27(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