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8 11:36:34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监控

0 引言

由于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校内外获得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训练,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撰写文章的能力。然而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普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到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

1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1 学生不够重视

一方面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是教学环节的一个过程,不管完成的质量如何,都能蒙混过关,学生从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多,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找工作、面试或考研中,对毕业设计只能应付了事。

1.2 日常教学与毕业设计没有有机结合

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内容涉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包括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流程、数据库的设计、程序调试等方方面面。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教学学时的限制或缺乏硬件设备等诸多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只能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没有达到独立开发系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不了解系统开发的流程等,导致毕业设计时多数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指导老师给出的设计任务或完成的质量不高。

1.3 所选的毕业设计题目不恰当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可以从理论、软件和硬件等方面进行选择,然而多数学生由于起点低,基础比较薄弱,毕业设计做软件或硬件的较多,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生很少,我院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一般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指导老师给出题目,并指出题目类型、题目来源、题目主要内容、预期目标、要求解决的问题及重点、题目难易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之后由学生进行选题。二是学生自己命题,然后找老师指导完成。不管哪种方式首先都要由指导老师给出任务书,明确给学生提出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 、研究方案和目标、任务要求等,指导教师针对选题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学生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任务书,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包括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步骤等,然而学生在选题时,由于老师给出的题目,理论性强或学生不感兴趣。不能进行深入思考导致无法完成。学生自选的题目,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进行切实的调研,所有的功能需求全凭想象完成,导致做出来的成品功能不全毫无应用价值,且题目多为各种类型的管理系统缺乏创新。

1.4 论文写作不规范

毕业设计后期,要求学生根据其系统的开发过程撰写出毕业论文。有的学生由于没有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写论文,直到答辩前期才匆忙完成,导致毕业论文大多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更缺乏对系统中关键技术进行论述,更多是靠粘贴代码或对系统界面进行截图来充当篇幅。

1.5 指导老师缺乏责任感

按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开题之后,指导老师每周都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与学生一起解决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填写指导记录,设计中期还要进行中期检查等相关工作,然而由于指导老师往往忙于教学或科研,加上学生不主动联系老师、老师也不找学生进行指导,到最后指导老师只是在设计方向和论文写作上把把关。从而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1.6 毕业设计答辩流于形式

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最终成绩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及答辩成绩三部分构成,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侥幸心理,觉得毕业设计做了,答辩就能通过,不重视答辩,对评阅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置之不理。另一方面由于本科生数量过多,答辩任务很重,答辩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从质量上把好最后一道关的作用。

2 相关应对措施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在本科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

2.1 加强思想教育

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毕业设计的意义、毕业设计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方法等,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加强指导老师的思想教育,将毕业设计与教师教学评价挂钩,从而提高指导老师的责任心。

2.2 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稳步发展校企合作基地。一方面通过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同时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科研,熟悉科研环境及流程,为毕业设计独立完成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命题,让老师、学生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双向选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题目,比如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选择其科研方向相关的研究性题目,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奠定一定研究基础;准备就业的学生,选择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具有实际开发背景的题目,这样就可以通过毕业设计积累相关的就业实践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

2.3 加强制度管理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对老师和学生形成约束,规范毕业设计流程,严格执行各种检查制度,制定规范的毕业论文书写格式,在答辩过程中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毕业设计不仅要检查最终的毕业设计成果,还应该从学生调研、选题、毕业设计和论文完成的过程进行监控,尤其对不合格或达不到指导老师要求的毕业设计作品要严格执行淘汰制度,对其进行多次的补答辩,对抄袭、买卖设计或论文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在制度上纠正不良的学风。另外,为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应该对毕业设计质量高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给予奖励。

3 总结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项任务,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是教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环节,毕业设计质量高低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因此,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上接第119页)[1]胡小燕.本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滑坡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5(11).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第2篇

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最后阶段,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查。因此做好本科毕业设计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工程素质,对毕业生以后的就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然而,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师资短缺以及计算机知识更新过快等因素的出现,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不断下降,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二、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现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大体可以分为:理论、软件和硬件。实际上学生的毕业设计多是做软件或硬件的,做理论的不多,即使做理论也要求结合实际问题来进行编程验证。设计涉及的方面一般有:网页设计;网页编程;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网络设计、搭建、调试和维护;网络安全;单片机及自动控制等。这些设计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能力,包括软件开发方法、算法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编写、程序调试等。如何通过这样的训练来真正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需要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然而,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师资短缺以及计算机知识更新过快等因素的出现,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不断下降,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毕业设计就难以得到提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设计的选题不够合理。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决定毕业设计质量的先决条件。每年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多是与上一届大同小异,不少学生都会选择做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学生之所以选这些系统来做,也是因为这些系统的实现从技术上来讲其实是大同小异的,系统的实现方法在许多计算机书籍中可以找到,类似的源代码在网上也很容易找到,已经成型的论文也颇多,到时候学生可以把界面一换,就成了自己做的系统,把别人的论文稍加修改就成了自己的论文。但这些题目毫无创新性可言,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帮助不大。

2.学生思想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

学生大多认为毕业设计仅是一种形式,对自己的正常毕业以及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没有丝毫影响,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和公司面试,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精力甚微。毕业设计的时间与考研初试、复试时间重合,在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况下,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准备考研,而不是做毕业设计,往往都是临近答辩时,才匆匆忙忙,东拼西凑,草草完成,甚至出现严重的抄袭想象。以这种心态和这样的方式写出来的论文,质量当然也就难以得到保障。

3.指导教师的选择不当和责任感不强

由于计算机专业发展比较晚,具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十分稀缺,计算机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没有这些实践体会,就很难理解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技术如何应用到生产这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的目的认识不足,责任心欠缺,对学生疏于指导。学生本来就对毕业设计的重视不足,再加上指导老师疏于管理,毕业设计质量下滑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4.对毕业设计的监管有所欠缺

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监管不够到位,对指导老师的要求不够明确。检查是大多基于学生和指导老师填写的各种表格和文档,指导老师没有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起到监管和指导的作用,因而对学生的要求也就随之任之。这种方法对毕业设计的过程起不到监控的作用。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取决于指导老师的评定和答辩。由于本科生数量过多,答辩任务很重,导致答辩的时候,把关不严。这势必造成学生的侥幸心理,觉得不好好做毕业设计也能通过。如此欠缺的监管制度,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自然不佳。

三、提高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对策

毕业设计可以反映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毕业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设计。针对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解决。

1.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

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应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选择。第一,课题的选择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第二,课题的选择应体现教学与生产、科研、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原则。第三,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并鼓励学生有所创新。第四,选题的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尽可能多地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第五,学生除了在导师提出的课题中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外,也可根据本专业特点选择自己实践中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但必须经指导教师审定。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

提高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根本措施应当是加强学生教育,使学生引起重视。其实多数高校和指导教师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都深有体会,但具体实施起来总觉得效果不如想象中好,关键是在于“循循善诱”几个字。要经过耐心教导,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任务,也是为了对自己四年学习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是对个人责任心的一次考验,从而端正了态度,主动性大大提高。在毕业设计之前做一些专门针对毕业设计如何开展的专题讲座。

3.加强过程监控,改革评价体系

通常学院对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所作的工作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监控。如果学生不是自己做的毕业设计,又在答辩前熟悉了别人给设计的东西,单从答辩环节有时很难看出。开题报告完成以后,就进入了漫长的实际设计过程。要增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督促机制,防止学生偷懒。其一,要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其二,可引入现在一些软件公司常用的做法,要求学生写周报,让学生每周对自己毕业设计的工作进展,取得的成果或碰到的困难做一次记录。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临时报佛脚,不做设计只写论文的情况发生,又使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都有案可查,增加了对毕业设计评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这种过程监控实际上既对学生加强了管理,也加强了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的力度。学生开题报告的质量、需求分析报告的质量、系统设计报告的质量和中期检查的结果等均列入毕业设计评价之内。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第3篇

1、政治理论课的免考

政治理论课的免考:考生在专科及专科以上各类高校期间确已学过且考试成绩合格的政治理论课,可以免考相同名称的政治理论课。

2、公共基础课的免考:

①数学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免考自学考试专科和本科的高等数学课程;各类专业专科毕业生高等数学合格的,可免考除“高等数学(工本)”之外的相同名称的高等数学课程;各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可免考已学过且考试成绩合格相同名称的高等数学课程。

②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秘书及相近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免考“大学语文”;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已学过“大学语文”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的可免考“大学语文”课程。

③各类外语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免考“英语(一)”、“英语(二)”课程;各类专科毕业生已学过“英语”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可免考“英语(一)”课程;各类本科毕业生已学过“英语”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可免考“英语(一)”、“英语(二)”课程;取得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及以上考试证书者,可免考“英语(二)”课程;取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二级及以上考试证书者,可免考“英语(一)”课程。

④各类计算机专业及以上毕业生可免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已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免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者,可免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或“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部分);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笔试和上机)合格证书者,可免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包括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两部分);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pc技术(笔试和上机)合格证书者,可免考“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和“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包括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两部分)。取得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合格证书者,可免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⑤各类物理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免考“物理(工)”课程;理工类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已学过“普通物理”、“大学物理”、“物理”等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可免考“物理(工)”课程。

3、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免考:

①自学考试毕业生,报考第二学历或本科,可免考与原专业课程名称相同、要求相当或比原专业要求较低的课程。

②各类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专科或本科专业、各类高校专科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专科专业,可免考与原专业课程名称相同、要求相当、或比原专业要求较低的课程。

③取得公共关系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者可免考“公共关系学”课程;取得市场营销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者可免考“市场营销学”课程等,其他类似问题仿此处理。

④考生取得国家英语等级考试的PETS—3级笔试合格成绩可免考英语(二);取得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在个别省市也可以免考英语(一)或英语(二),如上海、山东、浙江等地区,请考生以当地考办的免考通知为依据办理免考。

⑤取得PETS—2级以上笔试合格成绩可免考英语(一)。有关专业课的免考按各专业考试计划规定执行。

⑥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含一级B)及以上证书者,或获得全国NIT《计算机操作基础(WINDOWS95)》模块及其他任一模块者(共两个模块),可免考非计算机类专业的本、专科(段)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⑦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证书者,或获得全国NIT 《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块证书者可免考非计算机类专业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产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40-02

依据《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科毕业生需要一定的基础,要具有灵活地、探索性地、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以应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去重复解决某些问题为主[1]。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正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唯就业率论导致的学校和学生重视程度的下降、青年指导教师本身工程实践素质的欠缺等,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与本科培养计划发展不一致的现象,没有达到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如何在新的形式下保证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成为教育届研究的热点[2-4]。

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过程的开始,对毕业设计最终的完成起着引领作用。一旦学生选定了的毕业设计的题目,也就大体上明确了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要求,高质量的课题能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对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基于产出教育要求下(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OBE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OBE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实现之需要设定毕业要求,毕业要求主要是以学生解决问题,特别强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主要追求”[5]。然而,当前许多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际出题和选题过程中,偏离了专业培养目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问题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技术出现,而毕业设计选题陈旧,没有结合当下专业技术的发展需求;毕业设计题目中联系实际的真题少,学生往往只是在计算机上做仿真运算,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很难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毕业设计题目综合性差,工作量不足等。

2.选题方式不灵活。在毕业选题方面,目前高校实行的主要是教师出题和学生选题相结合的方式。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毕业设计开始阶段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先拟定几种题目供学生进行双向选择。但存在的问题是:受到研究方向的局限,指导教师在出题时没有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毕业设计内容,当学生碰到不感兴趣的题目时,只能应付了事,造成毕业设计的质量的下降。

3.选题监管不到位。虽然高校对选题立项都有规定,然而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有的学生是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出题,或者是由校内指导教师出题,在实习单位做毕业设计,无法进行监管,甚至出现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途换题的现象。这种毕业设计过程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题目审查流于形式、毕业设计内容与毕业设计题目及任务要求相背离。

二、基于产出的教育要求的毕业设计选题原则

OBE要求学生能够在未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解决问题,特别强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主要追求”,要体现学生在毕业时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技术等。具体来说,选题是应注意以下一些原则:

1.符合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原则。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毕业设计选题及具体要求内容必须符合培养目标,这是毕业设计选题的基本要求。指导教师在出题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既要让学生了解基础理论的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在出题及制定具体要求时要使学生具备软硬件基础和系统观。硬件类毕业设计课题,要有一定的软件基础要求,软件类毕业设计课题,也要有一定的硬件基础要求。

2.坚持人才培养多样化原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调查显示,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的前20位高薪职业中,就有10种与计算机相关,包括互联网开发师、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师、网络设计师、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系统工程师或设计师、计算机程序员、网络系统和数据传递分析师、其他计算机专家等[1]。因此,在毕业设计选题和要求中,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学生自身条件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选题。

3.选题要可行性原则,工作量和难易程度适中。由于毕业设计时间有限,因此应充分考虑所选课题的综合性、可行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如果课题过难或过于复杂,造成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违背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初衷。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出题时,需要考虑不同素质(如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情况,并有针对地对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要求做出说明,在学生选题后,指导学生对选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合理安排毕业设计内容,形成可行性报告,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三、基于产出教育要求的毕业设计选题的建议

1.选题结合学生兴趣与特长。做毕业设计时,学生已经对所学的专业有了基本的了解,并有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题时可以采用教师出题学生选题和学生自主出题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出发,根据选题的原则和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析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提高做毕业设计的主动能动性性。

2.选题与工作就业结合。在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可以将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与就业相结合。针对在毕业设计选题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到用人单位去做毕业设计,以自己将要接触开发的产品为课题,在用人单位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就业单位技术有较深层次的掌握,还大大缩短了参加工作后的适应期。对于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来说,可以指导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根据学生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锻炼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那些既要进行毕业设计又要寻找工作的学生来说,在了解了专业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自主选题,尽量选择与将要从事的工作内容相关的设计题目。

3.课题与科技创新活动结合。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主题,许多高校都提倡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将毕业论文选题和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工作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参赛学生在创作时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科技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毕业设计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可有效避免毕业设计的内容老套过时、与实际脱钩的情况,有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指导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毕业设计的教学,按照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为目标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真正发挥毕业设计选题的导向作用,达到OBE预期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宗礼.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15,(5).

[2]刘正远,段玉玺,呼汉卫,等.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

[3]尹勤,雷敏,徐培,等.高校师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认知、行为与需求的调查研究[J].大学研究,2015,(11).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第5篇

Abstract: The graduate thesis design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But 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in the graduate thesis design of computer specialty, such as unscientific subject, irregular management,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se issues,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subject of graduate thesis design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actual conditions. Then the students should do the graduate design us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计算机;毕业设计;软件工程

Key words: computer;graduation design;software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39-02

1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各种综合能力的检验。通过毕业设计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综合能力,治学方法等方面得到锻炼,使之进一步理解所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1]。因此,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相应学力层次的重要依据。是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技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手段。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独立解决一般的计算机应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一次计算机应用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训练,也使学生在思想作风、学习毅力和工作作风上受到一次良好的锻炼[2]。

2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先来看一个毕业设计的例子:教师A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情况确定毕业设计题目为使用C语言设计一个自动机演示系统。他指导的学生B已经找好工作,毕业后将到一家网络公司工作,进行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学生B提出能否将毕业设计题目换成网站开发相关的内容,教师A不同意。学生B就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相关代码的开发。等编码工作完成后,学生B将编码情况向教师A汇报,教师A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审查,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B对各个模块的设计及实现进行微调。然后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及答辩准备工作。等到进行答辩时才会第三次露面。

这是一个典型的失败的毕业设计,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指导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情况指定题目,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只能被动地适应老师的要求。

2.2 老师只关心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不进行有效的指导。毕业设计完全变成了学生独自的行为,指导老师不参与毕业设计的过程,也就无法了解到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只向指导教师提交最终的代码和毕业论文,而学生是如何完成代码和论文的,指导教师无法了解。这样会产生各种问题,如从网上下载代码,抄袭别人的论文等。这样的毕业设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水平,对学校的声誉也将造成恶劣的影响。

2.3 重代码轻文档。由于学生只提交最终代码和毕业论文,容易造成学生不严格遵循软件开发的工程方法,只重视编码,忽略需求分析。在了解项目内容后,在软件开发中跨越了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模块设计,直接进行编码。这种无序的软件开发方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开发效率低下,代码复用性差,并导致系统最后可集成性差。这样的毕业设计和学生的即兴编程没有区别,对提高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毫无帮助可言。

反之,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片面地强调软件工程理论,把学生的毕业设计完全变成相关文档的书写过程,而不考虑相关编程技术和技巧的训练也是不正确的。

作者针对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3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毕业设计题目

确定好的题目是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基础[3]。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二个学期,这时大部分学生已经确定了毕业后的工作意向,并且临近毕业,学生很难专心在学习上。如果毕业设计的题目和他以后的工作学习没有多大关系,学生往往会抱着应付的态度,完成任务就可以了,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而如果题目合适,毕业设计可以看作是学生工作前的一次岗前培训,那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当然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题目。

如果学生下一步将攻读硕士研究生,那么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夯实基础,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毕业设计的题目应该偏重于理论研究。

如果学生毕业后将到大型企业工作,要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软件工程的理论进行规范的软件开发,并设法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以适应日后的工作环境。如果毕业后将到小型企业工作,则应该重点加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编程的技巧和技术的培养。

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往往局限于算法设计或数据管理等有限的几个方面。而针对目前社会上需求强烈的手机应用,网络游戏等却较少涉及。但其实如果学生具有了这些方面的工作经验,对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很有意义的,同时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应该勇于在这些方面进行尝试。

总之,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应该是指导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结果,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兴趣设计合适的题目是一个成功毕业设计的基础。

4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

确定了毕业设计的题目后,就正式进入了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①技术上的困难,例如算法的实现,数据结构的设计等。②过程上的困难,例如进度的控制,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与协调等。

传统上,老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帮助学生将系统的框架建立起来,甚至将重要的数据结构设计好,学生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的细化设计,编码完成整个系统的实现。

但其实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具有自己独立完成一个模块甚至是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能力。即使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也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等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真正缺乏的是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团队合作理念。因此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指导。因此,毕业设计的指导应该主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4.1 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良好的系统设计,特别是模块间的接口设计让一个好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的系统的设计并不困难,但让多个好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中型系统的设计就非常困难了。学生往往没有相互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的经验,甚至不知道模块接口为何物。但这又是学生毕业后,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将毕业设计的题目划分成多个有一定耦合性的模块,分配给多个学生,并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模块接口的设计,让他们接受这方面的锻炼。

4.2 软件工程在毕业设计中的运用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去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使学生认识到软件工程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价值。

单打独斗惯了的学生,拿到一个题目后,喜欢马上进行代码的编写,遇到问题后推倒前面的设计,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编码。对于很简单的题目这样做当然能够完成任务,但对于真正的大型项目,这种方法显然好、是不行的。

按照软件工程思想,软件开发的过程分为需求分析、程序设计、代码实现,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几个阶段[4]。只有认真完成了前面的阶段的工作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例如要进行编码,就必须先进行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对系统的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之后,才能够开始。

毕业设计可以将所学到的软件工程的知识进行实践,了解真正公司化的多人协助的软件开发过程,从而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与软件工程的几个步骤相对应,可以将整个毕业设计分成几个阶段,确定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指导教师分别检查每个阶段的完成情况,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

4.3 重视系统的测试工作测试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以前的毕业设计对此往往缺乏重视。学生完成了代码设计后,进行一次简单的试运行,如果没有大的问题,就认为系统设计完成了。反正在毕业答辩的时候,也不要求运行程序,即使有不完善的地方也不会被发现。

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老师不进行强调,学生认为测试是可有可无的,他以后工作中,就会更加不重视测试工作,软件的质量将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必须留出一到两周的时间进行系统的测试。

5总结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提出了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重点强调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的重要性。然后又分析了毕业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问题:注重系统设计的指导,技术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强调软件工程在毕业设计中的指导作用;重视测试在系统开发中的意义。作者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表明,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学到了更多工作中有用的知识,提高了毕业设计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志英.实践教学: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重头戏[J].计算机教育,2004,(9):60-63.

[2]王玉锋,刘保旨,李雪梅等.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77-79.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仍很大。尽管毕业生的就业口径宽,但是随着计算机专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下降,出现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的现象。

就业工作的好坏不仅是对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新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地方,根据校情及社会需求修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新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本文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趋势,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就如何做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提出思考。如何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显得尤为重要。改进人才培养方法和提高计算机专业就业竞争力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办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新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论从生源水平还是教学条件方面都不能和国家重点院校相比,但是新建地方院校却学习和采取与重点院校相似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这就使得新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既无科研优势,也无技术优势。

专业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期望呈现多样化,而新建地方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有明显偏差,缺乏合理的分类,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教学内容的设计存在盲目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2.课程体系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相对滞后,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严重脱节于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理论授课内容偏多,即出现理论多、实践少,基础多、综合少,讲述多、活动少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偏少,给学生留的发展和创造的时间较少。这直接造成学生没有专业学习目标,只知道学习是为了考试过关而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在专业上有一技之长。

实验室硬件建设条件跟不上。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原因的影响,实验室设备更新、数量保障、实验室课外时间的落实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该学科的实验要求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实验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课时很少。其内容也大多为验证性实验,且内容要求单一,没有从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方面考虑也就是项目开发能力,也没有考虑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实习实践环节缺乏,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往往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只为教学而教学。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用人机制欠缺,激励机制不完善,不能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一技之长,使得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重受挫,高素质师资配备难以及时跟上,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影响分析

1.社会用人与学校培养人存在脱节

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建设滞后等众多因素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出现同质化、无特色,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加上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之多,这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人才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没有实现有效的衔接,无法跟上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用人单位正在使用的平台、工具和专业技术,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加上学生项目经验缺乏,无实践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这导致学生面试时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应用技术、研发中的具体过程、细节,回答不出来。

2.就业指导工作肤浅,缺乏个性化服务

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因缺乏经验和系统化,还停留在表层。一是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缺乏专业性,目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和毕业班的辅导员兼任的。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专业化的培训,且对社会、行业和企业的真正需求了解不多。二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只注重形式。例如:每年临近就业时,只是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会,大致地讲解就业政策和分析就业形势,从理论上传授择业技巧,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等,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未来人生的指导,特别是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理念和就业素质的长期培育和指导,缺乏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3.学生个体因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招生并不乐观,生源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所选择的专业。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没有兴趣,对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毕业时无一技之长。

部分学生就业期望过高,而就业准备却不充分。如:对个人择业目标,甚至对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出现盲目性、从众性。有些学生缺乏常规的求职技能,致使错过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总之,由于学生缺乏应有的基本素养和职业素质,学习基础不牢、学业不精,动手能力不强、毫无特色,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建地方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系列课程综合改革建议

如何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合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定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变化了的就业形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不仅是提高新建地方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就业率,而且是新建地方本科计算机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调整课程设置,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1)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为社会所接受,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因此,课程设置要结合自身教学和管理实际,课程设置要立足社会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为出发点。按照培养目标设计课程结构、编制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材料。

(2)以动态和发展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快,专业课程设计(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要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就要不断地修订培养方案和内容。例如,可在选修课中设置小方向,紧跟专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实际需求。

(3)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来设计课程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争取地方财力,大力改善校内教学设施与实验条件;加强与区域内相关企业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基。要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与内容的安排,且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总体培养方案中,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课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采用导师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导师不足,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班建制管理,课程也以班建制设计,不过要安排适当的校外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培养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大三时,课程设计应细化培养领域,重在培养学生技术专项和特色。学生可根据自己确定的专业方向选择自己的指导老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而不是在做毕业论文时才选择论文指导老师。采用导师制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学习团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大专业,小方向,模块化,因材施教;可让学生提前为毕业论准备,有目的上好实验、实践课,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和创新能力。

2.完善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教学途径。新建本科院校没有经验积累,师资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社会认同度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或项目的申报,通过项目教学,为对外开展产学研合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不失时机寻求与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加强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以便直接获得校外的实践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办学经费紧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落后与不足现状,可提升学校在培养创新方面的能力,扩展实际训练条件。

产学研合作办学可以促使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实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解决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差,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通过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进和带动教学,可以促进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教师的一技之长。一方面,为培养“双师型”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派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或学校进修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提高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可聘请企业计算机技术人员担任实训课教师。

3.以科技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通过大学生社团形式组建计算机科技协会,以社团为纽带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例如开展“学术科技论坛”、“计算机学术论文竞赛”、“计算机软件设计竞赛”、linux大赛、案例制作和项目开发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

采用导师制,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指导学生的的就业工作,将就业理论指导贯穿于学习阶段的全过程,使学生做好人生理想规划。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使学生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事业与生活、个人与集体等各种关系。

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仅是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会,笼统地讲解就业政策和分析就业形势,从理论上传授择业技巧,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等,而是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个人志向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指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未来人生的规划。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第7篇

1、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指导老师

计算机系专任教师及兼职(实习)教师。

二、毕业实习的目的意义

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方向)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信管方向、信监方向)专业毕业前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工作岗位,了解职业需求,尝试相关工作过程的重要活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又从社会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本领,为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毕业实习安排

1、实习时间:20XX年1月11日至20XX年5月30日。

2、实习地点:珠三角地区(东莞为主)校外实习基地。

3、实习形式:“顶岗实习”。

4、组织形式: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单独提前实习者须经严格审查批准)。原则上实行实习指导老师包干制与实习领导小组、辅导员/班主任巡回检查相结合。

四、办理校外实习手续

无论是集体实习还是个别实习均应办理实习手续,否则实习不予认可。

具体讲,即:

①签订并报批《三方实习协议书》;

②填写并报批《实习登记表》。

如果在第五学期下半学期要求提前实习的,须填写《单独提前实习审批表》,经批准方能外出。

五、毕业实习方式

毕业实习的组织安排形式:根据学院落实与学生自找相结合的原则,灵活采用多种方法,选择多条途径落实。具体方法和途径如下:

1、通过学生个人或家长联系,落实实习单位部门。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在同一个企业单位实习的,组成一个实习小组,由指导老师指定组长。定期和不定期在一起交流实习经验体会,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努力把实习工作搞好。

3、通过学院联系安排、落实实习单位部门。未联系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应服从系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到指定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安排,否则,不予正常毕业。

毕业实习单位(基地)一般的要求是:能满足专业实习基本要求的校外企事业单位或校内挂牌的实习基地。

六、毕业实习安全纪律

1、毕业实习人员必须遵守毕业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尊敬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或师傅;

2、实习学生应培养组织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

3、实习学生应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合理处理实习单位、部门的各种人事关系;

4、实习学生应认真做好保密工作,不泄露实习单位的各类经济、商业、文档信息;

5、毕业实习人员必须跟班实习,上班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发生,爱护操作设备等公共设施。

7、毕业实习中不得迟到早退和缺席,离开必须经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离队。对未请假不参加毕业实习者,毕业实习按不及格处理。

8、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对违纪学生有权终止毕业实习或提出处分意见。

9、毕业实习前必须购买个人意外保险。

七、实习内容

各专业具体内容见附1:毕业实习内容。

八、毕业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期间须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毕业实习报告,另外,实习学生中必须至少有30%学生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实习成绩采用百分制。实习单位给出的成绩和指导老师给出的实习报告成绩分别占60%和40%。成绩在60分以上者,可获得8个学分,未获得实习学分者不能正常毕业。

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计划范文篇2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计算机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一、实习目的

为培养在政治素质上可靠、理论知识上有一定层次、专业技能操作过硬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学生在校经过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遵照学以致用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就业观,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学校决定安排本次实习。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所必备的实习技能,能熟练地掌握一整套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做到能独立上岗操作。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课题一:实习单位计算机应用的现状

要求:了解实习单位计算机软件硬件配置;了解实习单位计算机的主要应用范围。

课题二:文章的录入、排版、打印

要求:提高汉字录入的速度和正确率,要求录入速度达到每分钟50字以上,正确率达到99%;提高制表能力,能熟练制作较复杂的表格;按实习工作需要和纸张尺寸,能熟练进行文章的修饰和排版;熟练打印机的使用和一种型号打印机的性能。

课题三:计算机硬件维护

要求:熟悉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技术性能;能初步处理计算机硬件出现的常见故障。

课题四:计算机软件维护

要求:能处理常用软件出现的故障(如windows系统等);对单位自行开发的应用软件出现故障能提出处理意见。

课题五: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要求:熟练使用各种常见杀毒软件,并了解各种杀毒软件的性能和优缺点;了解常见病毒的特点。

课题六:应用程序开发

要求:按照实习单位计算机应用的情况和业务状况,能提出充分发挥计算机性能的见解,并开发一个适合本实习单位业务需要的应用软件。

课题七: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

要求:提高计算机知识的操作能力,要求操作一种大型常用软件的使用,如WINDOWS2000、OFFICE2000等;

要求:Word2003使用工作窗口进行相关操作,文档的排版:设置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分栏排版;正确编辑文档的文本内容后,就可以对文档进行排版操作。Word2003具有强大的排版功能,通过对文档中文字、段落、页面等格式的设置,可使文档看起来层次分明,条例清晰,便于阅读。

要求:数据处理软件excel能插入和删除工作表、编辑工作表(行、列、单元格)、顺利完成数据处理功能(公式计算、排序、筛选等)、设置边框和底纹、能生成相应的图表。

课题八:机房网络管理维护

要求: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管理,对软件及用户信息进行维护,能初步处理网络中的日常故障。

课题九:平面设计

要求: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可尽情地自由创作,充分展现出图像的艺术视觉效果。通过基本操作、创建与编辑图像选区、描绘与修饰图像、图像色彩的设置、图层的应用、通道与蒙版的应用、路径的应用、滤镜的、网页动态图像等完成实例应用。

课题十:动画设计

要求: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利用流技术和矢量技术制作动画,生成动画具有体积小、便于传输和下载、支持交互等,

课题十一:空间设计

要求: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如3DSMAX)体现三维空间物体的新操作理念。要在空间建造,同时具有真实的立体尺寸,并把构件按真实的构造要求安排在虚拟的正确位置上。

课题九:平面设计

要求:能根据设计主题,熟练应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平面设计,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修改。

课题十:Internet应用

要求:能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开展英特网的使用,如信息收集、信息、E—mail收发电子邮件的应用等。

课题十一:熟练操作计算机扫描仪

要求:能根据原稿,熟练应用计算机扫描仪扫描文稿,进行描稿。并根据客户要求进修改。

三、成绩考核:

1、考核内容:业务水平、独立工作、劳动纪律、劳动态度和实习期间的思想表现等。

2、考核方法:根据学生实习的工作表现,由实习单位领导、实习辅导教师、带队教师和实习领导小组实行三级考评,评定成绩。实习成绩评定不与学生见面,直接交学校电教中心存档。

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计划范文篇3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之前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综合应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实习和就业进行有机地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创业、敬业和服务社会的职业意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党政机关、企事业组织等有关单位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掌握生产或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以便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创业、敬业和服务社会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总结报告的撰写,使学生把所学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毕业实习是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检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结合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着重要作用。为将实习落到实处,提高实习质量,特制订本计划。

一、实习内容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情况;

(2)巩固所学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

(3)学会使用基本应用软件及开发环境;

(4)消化掌握所学的知识,锻炼独立进行系统维护、软硬件维护及编程等项目的相关能力;

(5)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6)根据在党政机关、企事业组织等有关单位的要求完成与专业相关的任务。

(7)熟悉实习单位的环境,了解实习单位部门之间的工作程序和机制;

(8)根据所学专业,选择实习单位某一具体岗位,了解和参与该岗位的工作,熟悉工作流程和管理;

(9)对毕业实习进行总结,完成毕业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总结文稿必须提交指导老师审核,实习总结报告定稿完成后按学院要求格式打印,将纸质及电子文稿于4月22日前交指导教师);

二、实习的形式与时间

根据计算机专业的性质、专业特点、实习要求,采用集中定点为主、分散自主、与教育专业学生一起到实习学校参加教育实习或其它相应方式为辅的形式,有组织地开展毕业实习工作,学生按实习单位或指导教师安排进行实习活动。

实习的时间:20XX年3月1日—20XX年4月28日(第1周—第7周)共7周。

三、实习的组织与实施

为搞好学生实习工作,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了以张小东为组长的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实习领导小组在学院学生实习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主要负责制定本系学生的非师范专业的实习计划,在学院领导的帮助下落实学生实习单位,选派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毕业实习和实习报告的撰写以及日常管理、成绩评定等工作。根据我系制订的毕业实习大纲和计划,成立专门的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系毕业实习领导小组职责

系毕业实习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系毕业实习实施工作计划;在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联系安排实习单位;选派指导教师;督促检查毕业实习的准备工作;做好实习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巡视指导全系的实习活动,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考核本系实习生毕业实习成绩。

2、实习小组组长其职责如下:

实习生实习期间可按照实习单位组成实习小组,实习小组可设组长1名,由指导教师指定。实习小组组长职责是:组织执行本组毕业实习计划;协助指导教师做好实习的各项工作(负责毕业实习总结、工程总体设计、论文或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经常同双方实习指导教师联系,争取切实有效的指导;协助本组实习生进行实习总结,交流实习工作经验。

3、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和指导教师职责

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实习指导教师的素质、态度、组织协调能力对实习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选派责任心强、有一定生产技术经验和较高专业造诣、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指导实习能力的教师担任。

(1)本系实习指导教师职责

实习指导教师在外实习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要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检查实习学生的实习任务,实习期间要帮助实习生查找技术资料,指导技术攻关,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参加评议学员的工作。关心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督促学员严格遵守实习生守则。做好实习的总结工作,评定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实习期间要和实习单位经常取得联系,及时解决实习当中出现的问题。

(2)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责

向实习学员介绍实习单位的生产、产品、项目、技术方向等情况;帮助、指导、安排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传授技术工作的经验,帮助实习生查找技术资料,指导技术攻关,协助实习生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对实习学生进行思想、业务指导;审核批准实习生的设计方案、工作计划;主持评议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写出评语。

四、毕业实习过程的管理

1、做好学生实习动员工作;

2、认真负责解答学生在实习中的问题,指导和督促学生撰写实习总结报告,评阅实习报告,写出实习评语,评定实习等级;

3、实习领导小组要定期向指导教师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帮助解决问题;

4、负责收集学生实习相关材料。20XX年4月22日前收集学生实习鉴定意见(须盖实习单位公章),实习总结报告及相关材料。

5、进行实习后期复查工作。

6、进行实习总结工作。

五、实习学生要求

1、实习学生应根据专业实习岗位,制订个人实习计划,明确目的和任务;

2、实习学生要严格按实习计划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在工作中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尊重指导教师,服从安排,虚心请教,工作积极主动,尊重实习单位职工,热爱技术工作。

4、实习期间要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主动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

5、实习期间,要维护学院荣誉,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确保实习任务的完成。

6、要“五勤”。嘴勤:要求多请教,腿勤:多跑腿出力;手勤:要多干活;脑勤:要多思考和研究;要谦虚,放下架子,继续做“学生”,要善于学习实习单位好的思想,好的作风。

7、要“保密”。做到不该讲的不讲,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记的不记,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8、不“表态”。实习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实习,熟悉业务,帮助工作,因此一般不要随意主动表态(不排除提出个别建议)。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770-03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各学科之中,计算机专业已连续几年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而2012年“就业报告”中计算机类部分专业已被列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业已异常严峻。虽然2009-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在逐年上升,但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高职高专专业中,计算机专业是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不过,高职高专毕业生中2010届较2009届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前两位是计算机程序员(月增幅33%)和互联网开发师。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互联网开发师、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师也是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薪资较高的职业之一。[1]这些数据一方面反映出近十年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专业人数增量较大,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要求。一边是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另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应当看到,高职院校计算机人才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该文结合计算机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从如何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角度出发,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并就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1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特性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微观层面界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考虑人才的高等层次、职业能力、技术类型、就业的基层性和一线性等。[2]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基本素养,体现在职业技能、继续学习能力、理解交流能力、意志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时,要考虑其以下特性:

1.1 社会的适应性

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更新速度在各学科中最快,特别是硬件的更新和软件的应用领域。IT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具有一定的开发经验、进入企业马上或是稍加指导就能独立工作。普通中小型非IT企业不会因为某个小系统或技术升级而引进新的人才。因此,要求所选用的人才一专多能。这要求针对性地培养高职生在计算机应用某一方面的能力,掌握适应工作的专业技能,能达到初次就业。

1.2 行业的服务性

在大部分企业中,无论是软件开发还是系统应用,都要求从业者除了要考虑理论、技术和方法等因素外,更多地需要考虑社会、文化、环境、管理和经济等因素。了解服务对象的特殊需求,贯彻面向最终用户的原则,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操作简单直观,易于学习掌握。这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有效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写程序这项工作可以由技术蓝领担任。

1.3 行为的自律性

IT职业者掌握着公司大量的技术资料和信息,有机会接触客户的内部信息甚至个人隐私等,如果职业道德素质差,将对公司及客户造成危害。为此,IT员工应遵守职业道德,运用各种自主、自律手段,实现自我管理,为公司及客户保密。这要求毕业生对公司忠诚、对工作敬业。

1.4团队的协作性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信息快速膨胀,IT技术飞速发展,个人作坊式的操作已无法满足现代软硬件的推陈出新。一个信息系统的开发须由各层面分工不同的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最终形成集体的结晶。这要求毕业生必须具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培训,以及从业的实践锻炼,一个人的职业基本素养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和保证。[3]

2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据调查,毕业三年的高职学生普遍认为母校对事业和生活帮助最大的前3位活动是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人生观的建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69%的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4]可见,加强教学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已经成为毕业生对教学最主要的需求。

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水平远低于岗位工作要求的水平。在沟通能力、积极学习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说服他人能力等方面都未达到岗位要求的满意度。具体表现为:

1) 知识面狭窄,责任心较差,不能吃苦耐劳,职业素养“内在性”欠佳。

高职学生由于职业基本素养“内在性”欠佳,导致在就业市场、工作岗位中在同等条件下缺乏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许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内在性”的提高。毕业生责任感不强,缺乏团队精神和配合意识,有效的沟通协调能力不够,缺乏应有的诚信,参加工作随意毁约现象普遍存在(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达44%),造成了部分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持排斥态度。

2) 专业理论不扎实,实践技能相对欠缺,经验不足,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

虽然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把实习实训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但对计算机专业来说,或因经费、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无法提供满足教学所需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造成学生所掌握的实践技能与培养目标存有差距,在就业时体现不出实际动手能力的优势。而部分学生存在混文凭的想法,既不加强理论课的学习,也不认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造成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都弱。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竞争实力,或是初次就业后很快遭淘汰。[5]

3 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质量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数据表明,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四年与非“211”本科生差距缩小,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就业率和月薪增长上强于本科生的表现。[6]这主要在于高职高专重在技能方面的培养,且多为紧缺型人才。可见,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依然有很多就业机会,只是从事相应职业的门槛变高。这就要求毕业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地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最好能一专多能,有实际操作项目的经验。要满足这些要求,除了学生自身努力外,还需要高职院校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3.1 立足市场,细化计算机专业及方向

高职院校应整体规划专业发展,在设置专业时紧密联系企业和职业界(尤其是生源萎缩的计算机专业),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明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针对一定职业范围及就业岗位需要,及时进行专业调整与开发。以本岗位所具备的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以满足社会和产业界对培养对象的基本要求。[7]如中华英才网、智联等招聘网站,网络工程师等相关职位常年处于招聘热门职位;一些IT公司在诸如底层图像素材制作、电子地图制作等方面,也需要操作技能相对较强的高职毕业生。我院现在有针对性地开设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专业,并将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细分为动漫方向和虚拟现实方向,将计算机信息管理细化为软件开发方向。毕业生可分别从事动画、广告、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合成等;游戏美术动画设计、影视制作、虚拟现实制作等;软件开发与设计;网页设计及创意、网站开发及维护等工作。当然,专业细化固然加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专“精”于一个方向,但不可忽略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

3.2 立足职业素养培养,建立“三级三线”课程体系

结合目前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高职计算机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打破以往的学科壁垒,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以“三级三线”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即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素养渗透三级课程教育体系,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企业实践三线,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如继续学习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必修的方法论课、工具课来进行。方法论课程有政治理论等,工具课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数学等基础课程。表达交流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写作、演讲等人文选修课和大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加以进行。开设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心理咨询等活动,增强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8]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校园隐性课程,也可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经常性的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可行的、需团队共同完成的任务,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紧跟社会需求开设专业技能课,培养学生的第一职业能力,因为这代表的是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质量和初入职场的忠诚度。选用课程时要有针对性和先进性,突出主干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按“双证”的标准组织教学,建立实用、适用、高效的课程体系。[9]例如我院在计算机专业动漫方向开设Photoshop、Maya、影视后期等课程;虚拟现实方向开设动画运动规律、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三维基础、虚拟现实技术等课程;软件开发方向开设SQL数据库、JAVA等课程。在课程实践环节设置仿真、模拟实验,让学生有工程环境的体验。有些实践课程尤其需要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的,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学制要根据专业特点加以设置,不单是“2+1”(在校学习两年,企业顶岗实习一年),可以是“1.5+0.5+0.5+0.5”(在校学习一年半,然后在企业和学校间交替进行顶岗和学习半年)的形式。当然,实践环节的形式可以在顶岗实习形式的基础上加以扩充。

3.3 更新观念,提升专业素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师资队伍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教学所需,大部分教师和企业联系较少,新知识、新工艺掌握不够,多数教师实践动手能力达不到发展要求,体现在实践实训教学、案例教学上驾驭能力不理想。计算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水平也要不断地更新提高,不断加强教学反思。高职院校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加强教师的定期培训和进修,使教师能够紧跟知识更新和社会需求的步伐。高职院校要积极关注IT行业发展和市场实际,选派教师到知名院校和企业中学习、实践,深入到产品开发和研究第一线,学习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档次。

第二,出台政策,鼓励社会上IT行业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

第三,在区域相关企业中选择一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一支稳定的客座教师队伍,以解决某方面师资紧缺的需要。

以上做法,可以降低办学成本,促进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的结合,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了解最新技术等方面都有极大的益处。

3.4加大实验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区域公共实训基地

强化专业技能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但由于经费不足,以及缺乏与行业、企业经常性合作、沟通的机制,使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场所、设备短缺。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各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特色,建设了若干个由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区域共享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这些基地既能承担学生生产实习的任务,又面向社会、企业开放,校企共同参与、资源共享,部分解决了高职院校实训条件差、实训工位不足的问题。[10]如我院与宁夏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建共管,学院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通过引企入校、吸引相关企业进行投资等方式,与学院方面共建实验、实训室,在满足实践教学的同时,学生也能亲历工作场景,这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非常有利。

3.5创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11]

在目前已达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高职院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主动寻求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之又少。已达成合作意向的校企之间,合作事项也多为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方面,缺乏实质性的深入合作。

高职院校可从政策层面、经济层面、运行层面努力开拓新的机制,实现校企“双赢”。如我院与上海大数集团公司、南京汉恩游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等企业联系紧密,就形成了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一是由校企双方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二是采用校企共同开发、模块化教学、基地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三是进行订单式培养,根据院校与企业签订的用人协议,培养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这样培养的学生将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4 结束语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它与院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密不可分。计算机专业领域日新月异,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学习,才能使教育教学紧跟社会需求。以上所做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与探索,仅仅是开始,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来改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使高职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麦克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闫志谦等.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措施的研究[J].大家,2011(16).

[3] 刘兰明.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4] 麦克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 钟贞魁.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

[6] 麦克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 叶署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6).

[8] 谭镜星.论高职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9] 魏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