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岗前教育论文

岗前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9 09:22:07

岗前教育论文

岗前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唐山市;中学;小学;学生;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45-01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17个区、县的398位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唐山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岗前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体育师资的质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我国体育师资短缺的年代,培养是第一位的,而培训是第二位的;在师资数量不断增加的今天,培训却变成了第一位,而培养则处于第二位。这种“换位”体现了我国体育师资由数量到质量的一次飞跃,对指导学校体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抓起、从新教师抓起。新教师作为教育战线的新鲜血液,受过良好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科研创新能力强,但却普遍缺乏教学的理论、技能和技巧。

唐山市目前已拥有唐山师范学院及其下属的初等教育学院、玉田分校、滦州分校三所教师教育基地,分别承担了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教师提高学历培训以及对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和指导(培训者培训)的任务。体育教师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实施者,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达标程度。所以说,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搞好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关键。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前者是为学校输送新生力量,后者是为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岗前培训是青年教师进入学校的第一课,是他们走上教学岗位前接受有关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学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以及学校规章制度方面的较为基本的系统化的学习,对青年教师完成角色转变起着催化与指导作用。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目前,唐山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参加岗前培训的比例为92.8%。其培训内容主要从教育法规、教育理论、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受训人员必须参加任职综合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河北省统一制定的《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

岗前培训是新教师完成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唐山市的个别县区仍有小部分人不能正确认识其重要性,盲目的认为随着任职时间的变长,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体育教师岗位的职能,因此,一些培训组织者搞形式主义,随意压缩培训时间,擅自更改教学内容,要点讲不透,难点讲不通,把原本十几天的培训缩短为几天,大大的少于教育部规定的120学时,这是对受训者的及其不负责。至于结课考试,有些组织者把考题内容提前告知受训者,还有的连正规考试都没有,仅通过心得体会和总结来进行,不能对受训者进行正确的考评。通过走访发现,部分参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岗前培训的学校,对受训者管理散漫,没有严格考勤制度,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新教师在上课期间睡觉、随意打电话、聊天等现象时有发生。

2.2完善唐山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岗前培训的对策分析

2.2.1授课形式多样化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目前唐山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主要的授课形式中,专家教学和专家讲座分别占47.3%和19.7%。可以看出,唐山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岗前培训的授课形式,主要以上述两种形式为主。这种单纯的理论讲解,并不能完全满足新教师在工作岗位上的需要,应该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新教师了解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因此,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岗前培训的重中之重,必须使新教师在岗前培训中亲身体会教学各环节。在新教师掌握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些教学实践,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在现实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在相互的交流中解决问题,同时也利于新教师对工作岗位和环境的了解和认识,便于实现角色的顺利转换,缩短适应期时间,也便于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2.2.2加强观摩培训形式

当前唐山市的岗前培训还应加强教学现场的观摩。应针对新教师的实际状况,根据各能力要素的要求,既聘请校内优秀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授课、观摩和训练,又让新教师走上讲台,身体力行,以提高他们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认识,加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知识广博,工作认真的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课,这对于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完善,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新教师关于体育教师职业特点的进一步了解,起着直接的影响。

2.2.3加强培训力度

唐山市教育局还要加强各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岗前培训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检查,随时进行抽查,使岗前培训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岗前培训的有效实施。对于随意旷课、迟到、早退现象要负责专人查记,规范考勤制度;对于结课考试,更要严谨对待,敷衍行事的行为要予以严查。总之,要坚决杜绝不良风气的蔓延,使岗前培训真正的落到实处。

2.2.4改进培训考核形式

对于唐山市岗前培训的考核方式应试加以改进,不能单纯的以一种形式检验培训结果,应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检验方式,将闭卷考试及教学实践等几种方式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2]张惠春.湖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现状及其对策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

[3]邹师,冯火红.辽宁省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体制变革与发展轨迹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12.

[4]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6]邹继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岗前教育论文第2篇

[摘要]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在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顶岗实习为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其有机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理论水平。因此,在顶岗实习中要注重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建立基于院校协作的研究场域,构建三个互动的研究共同体。

[关键词]教师教育顶岗实习教育研究能力

[作者简介]刘大军(1978-),男,吉林松原人,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许文果(1978-),女,河南平顶山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理论。(广东广州510631)

[中图分类号]G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79-02

教师职业具有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学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依据一定的教学材料和手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主要来源于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师范专业,师范生踏出大学校门后在角色上立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学生变为教师。师范生仅仅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不够,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师范生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顶岗实习支教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当前人们对顶岗实习关注更多的是师范生教育技能的锻炼和提升,却忽视了利用顶岗实习平台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文章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阐述培养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必要性,以及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可能性及路径。

一、教育研究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教师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教育的发展和嬗变经历了由经验化到技术化再到专业化过程。在经验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大多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实现,师傅凭借自己的经验来教徒弟,徒弟通过模仿师傅的行为来实现自己向教师职业的转变。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学科的发展,教师职业的技术化倾向开始出现,教师职业能力逐渐被看做是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及技术的熟练的应用,强调用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经验化教师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是教师教育的原始阶段。技术化教师培养使教师仅仅把眼光放在简单的技术操作上,失去了教学中的能动性、教育批判与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便出现了,反思与研究成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教育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

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已经被人们广泛地关注,关于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定义学界尚未达成普遍共识。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劳伦斯·斯腾豪斯便提出“教师即研究者”,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因为这一口号的核心理论意蕴直指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现实。随后斯腾豪斯的学生埃利奥特和凯米斯发展了他的思想,分别提出“教师即行动研究者”和“教师即解放的行动研究者”的命题。它意味着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教育研究并非在教育领域外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而是教育研究者必须深入教育教学实际中。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实施者,理所当然成为教育研究者。教育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这是时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史密斯将“教师做研究”定义为教师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是教师与研究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

综上,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教师把整个教学过程视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的身份置于实际教学中,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尝试改革原有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对可行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使教师变为自觉的教育研究者。

二、顶岗实习促进师范生职前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是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在顶岗实习模式实施之前,教育实习已经成为师范生培养的一部分写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实习方式有许多种类,如分委托模式、分散回乡模式、集中定点模式和混合编队实习等。虽然这些教育实习方式各有特点,但在实习时间、实习内容等方面具有共同之处。可是,这些实习模式不利用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对矛盾:

一是实习时间短与教育研究周期长的矛盾。原有的教育实习模式实习时间最多8周,在这段时间里实习生要完成实习动员、试讲、备课、说课、见习、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习总结等任务,根本无暇进行思考和研究,进行一项教育研究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原有实习模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二是实习过程表面化与教育研究过程深层化的矛盾。教育实习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在真实教育情境中进行教学训练的机会,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实习变得流于形式,呈现出表面化的倾向,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仅上过一两次理论课。这样的实习过程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没有办法使学生融入实际教学中,更不可能进行深入的教育研究。

三是实习目的的技术性要求与研究性要求之间的矛盾。许多实习生甚至指导教师仅把训练学生教学技能作为教育实习的主要目的,却忽视了实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和教育研究的习惯和思维,忘却了教育实习的目的。

顶岗实习为师范生开展教育研究提供了可能性。一是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教育情景,独立承担学科教学任务,有条件进行教学研究。科任老师的离岗培训,使实习生能够更完整系统地体验教学全过程。这突破了传统教育实习中实习生只是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配角”。定岗实习使实习生作为主讲教师,独立承担一门课程系统的教学任务,以及一个班的管理工作。从而使其能够放开手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一些教学研究和思考。二是具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教育研究和思考,顶岗实习为期半年,在这半年里,实习生完全进入教师的角色,有时间体验各种教育教学任务。顶岗实习使实习生在进行知识教学、教学技能训练的同时,有实际的情境进行教育思考和研究。三是与指导教师的密切联系利于从外界获得指导和帮助。在顶岗实习背景下,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也发生着转变,因为当学生独立承担教师角色的时候会遇到许多在大学课堂上没有接触过的问题,指导教师的指导就变得更加重要了,顶岗实习学生在与指导教师的联系中,通过具体问题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这为学生开展教育研究提供了保障。

三、顶岗实习促进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发展的路径

(一)实践中师范生教育研究意识的养成

师范生进行的教育研究与大学或研究机构中专家、学者进行的象牙塔式的形而上的教育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别。师范生的教育研究主要以探索实践经验,习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树立教育研究意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职前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关键是使其树立教育研究意识,掌握初步的教育研究方法,为将来其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研究意识的培养并非只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育中,师范院校应该把对学生教育研究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具体培养途径包括:一是设置教育研究类课程及讲座,如开设学科研究方法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类、教育教学改革类课程及讲座等,这类课程的设置应该反应中小学等用人单位对教育研究能力的实际要求;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包括各种以增强学生教育研究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创新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三是专门的学生研究课题立项,当前各高校都设立了一些学生研究项目,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通过学生教育科研立项,为他们提供教育研究条件和保障,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顶岗实习支教为师范生教育研究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次升华和质变的机会。师范生在大学校园里从事的教育研究只是一种训练,真正的教学研究只有到了实际的中小学教学情境中才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当然,由于师范生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还不能进行比较高深的或涉及面较广的教育研究,也不期望他们能够产生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目的是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使师范生对教育研究有更深入的体会,通过研究来检验大学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并尝试去解决它。

顶岗实习中教育研究意识的培养应该包括:一是顶岗实习前研究课题的准备。在顶岗实习准备阶段,就要激发学生的教育科研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兴趣挑选选题,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参加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加以解决或对教育原理及理论进行检验;二是在实践中引导实习生发现问题。当具体的教育情境呈现在实习生面前时,很多教育问题都会出现,应该引导实习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三是加强指导,解决问题。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是其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四是帮助总结经验,形成内化的研究意识。通过实际研究,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形成教育研究意识。

(二)院校协作研究场域的建立

院校协作是大学教育院系与中小学以合作方式开展各种教育及其研究活动的一种理论与实践,这一理论在我国已经有了较多研究。院校协作理论为顶岗实习合作研究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顶岗实习作为师范生培养的一种新的尝试,丰富了院校协作理论。院校协作中虽然高校和中小学进行研究合作,但高校与中小学校界限明显,彼此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高校的学者到中小学从事或指导教育研究,并没有真正融入中小学教学中。但在顶岗实习背景下,师范生顶替原有教师,置换这部分教师到高校重新培训,这就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院校协作结构,使院校协作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院校协作理论的指导下,顶岗实习支教实习生由于身份的独特性,他们既是大学中的学生,同时也是中小学教师。这种特殊身份可以使他们建立起院校协作研究场域,即高校和中小学,并能够充分利用这两个场域的资源。他们可以利用高校的文献资料、先进理论和指导教师的学术、研究方法等资源,也可以利用中小学的具体情境资源从事自己感兴趣或关心的课题研究,发展自己的教育研究水平和能力。研究场域为他们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了便利和条件。因此,从院校协作理论的视角观照顶岗实习,深入探索顶岗实习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三个互动的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在顶岗实习中,师范生、高校指导教师、中小学教师形成一个共同体,有着紧密的关系,师范生置换中小学教师,被置换的教师到高校进行培训。高校指导教师既是实习生的指导教师,又可能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教师,这就形成了三方双向互动的研究共同体。

这一双向互动关系包括:一是顶岗实习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双向互动,这一互动关系并不难理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有效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反馈信息和问题给教师,从而促进教师的研究和思考。他们共同研究问题形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研究共同体。二是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培训中的双向互动,中小学教师到高校培训是为了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进行教学,他们大多是带着疑问而来。如果培训内容只是讲解一些枯燥的理论,他们对这样的培训不会感兴趣。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解决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这就要求培训内容更贴近现实。高校教师要加强与学员的联系,共同研究或指导他们解决提出的现实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研究共同体。三是顶岗实习生与中小学教师的双向互动。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可以把他们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实习生;另一方面,顶岗实习生在教学中会遇到困扰中小学教师的一些教育实际问题,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一致的,这就有了研究的共同课题,实习生具备的新的理论知识可以为中小学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从而形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研究共同体。

三方研究互动的渠道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现代远程技术解决了空间和时间的交流限制,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合作。还可以通过定期研讨或教育沙龙等形式交流和分享研究经验。在三方互动的教育研究过程中,顶岗实习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四、结论

由于师范生受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历的局限,其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形成教育科研意识和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是师范生职前培养的重要目标。顶岗实习的实施为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在顶岗实习中,高校、指导教师及实习学校应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甫全,方佳.论院校协作的历史沿革、基本原理和主要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10(6).

[2]刘大军.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社会力量对高校课程管理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1(1).

[3]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4]李振国.师范生应到农村教师职场接受顶岗培训[J].教育与职业,2006(15).

岗前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实践能力

1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环节

1.1重视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操作为主,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整合课程结构及内容,践行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前教育各门课程的培养目标,采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及操作演练加深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前教育实践能力。

1.2加强实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实训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特之处。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突出实训教学,加大实训的深度与广度,是本专业的特色也是其首要任务。在学生学习相应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基础上,可以分项目安排学生参与阶段性实训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教室,如蒙台梭利教育实训室、感觉统合教育实训室、亲子教育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室等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实训过程中立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设定明确、具体的教育主题内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际操作,主动地参与到实训教学活动之中,初步具备解决学前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并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其提高从业素养的内驱力。

2强化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岗位实践能力

教育实践活动是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并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学生们了解幼儿教师职业特点,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深刻认识到幼儿教师较强的综合能力对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2.1校企合作办学,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只有充分了解幼儿园对岗位技能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因此,应与幼儿园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组织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经常深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幼儿园教育改革最新动态,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相应课程的教学之中作为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依据。

2.2加大监管力度,实现教育见习、实习的制度化

以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见习与实习一般都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就是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未能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教育见习、实习要求,缺少专任教师科学有效地监督与指导,以致于有些学生在幼儿园遇到具体问题无所适从,甚至个别学生并未真正去幼儿园进行教育实践,敷衍了事等等。因此,应重新审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教育见习、实习渗透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使其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见习、实习结束时完成教育实践总结报告,由校内与幼儿园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评定存入个人档案,以此作为学生毕业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3落实毕业顶岗实习,提升学生岗位角色意识

毕业顶岗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具有基本职业技能的前提下,以幼儿园的准教师的角色,在幼儿园真是的教育情景中,以顶岗工作的方式亲自解决学前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实践能力的提高。

首先,设定全面顶岗实习内容。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专业思想教育,逐渐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各层面的工作岗位需求,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深刻感悟到幼儿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

其次,规范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结合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指导书,根据学生学习进程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每一阶段的实习任务,并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与指导,定期验收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经常与幼儿园相关工作人员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研究、解决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联合对学生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

4适当增加艺术类课程比重,提高学生自身艺术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开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基础。但,目前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弹、跳、唱、画等基本艺术能力的水平却差强人意,比如,儿歌伴奏弹不了,幼儿舞蹈创编不会,基本的人物和动物简笔画不能拿笔就画。因此,应适当增加艺术类课程比重,并在教学时间以外通过开放实训室和固定学生练习时间的方式,增加学生练习时间,提高学生自身艺术能力。

5.S富专业选修课程,拓展学生专业视野、传习民间文化

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的设置,对必修课进行了有机地补充和完善,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了人文、科学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不断创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能很快地顺应幼儿园岗位需要,从而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王云霞.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27―128.

[3]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3―4教育学院学报,201(02):1―5.

岗前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课程模块;会计职业层次;会计职能;培养目标;递进关系;衔接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并且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会计职业发展是会计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因。本文讨论了会计教育中针对会计实务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设置,认为会计课程应在考虑会计职业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设置。

一、会计课程模块化及会计职业层次概念

(一)会计课程模块化概念

模块是具有内在联系又相互补充的要素的集合,且这一集合整体能反映完整的内容或实现固有的目标。会计课程模块化指将各门会计课程按反映内容完整性或目标实现要求进行分层或分类汇集,以产生一组会计课程模块群的方法。不同的会计课程模块及其合理组合能实现针对不同层次会计预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教育的目标。会计课程模块化应用,基于会计专业岗位目标细化而生成,是目前会计教育领域开展会计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

(二)如何理解会计职业层次

任何拥有专业技术含量的职业都可能形成职业层次,像会计这样具有专门的会计理论、技术方法、需要遵从严格的会计法规、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的职业必然有其职业层次。会计职业层次是指由于会计岗位技能要求水平不同、专业水准不同、判断授权性质、职责范围及会计业务处理主从关系不同而产生的由高到低的层次划分。

二、会计课程模块化与会计职业层次衔接的意义

(一)目前会计教育中突出的几个问题

1 会计教育子目标散乱。对各层次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表述得不够明确具体,因此会计课程的设置不尽如人意,所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会计实践的需要。换言之,由于会计职业层次模糊不清、其所隐含的会计能力与会计岗位的错位、会计教育目标与会计人才素质要求的脱节等,均严重制约着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

2 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从结果来看,会计毕业生普遍难以就业于会计岗位,或就业后短时间内很难适岗。这说明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高校会计教育“应试教育”特质明显。重理论,轻实践。对于会计实务中的各个具体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很少加以强调,会计岗位意识灌输不强造成的。毕业生在进入岗位时对要做些什么、如何做等都有个重新学习和认识的过程。绝大多数会计从业者的共同感受是“学校学的和实际做的差别太大”。

3 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现行会计教育中过于重视专业教育,缺少素质教育,有着较重的功利导向,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和会计法规教育课程,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严重缺乏。

(二)会计课程模块化与会计职业层次衔接的意义

现代企业对会计岗位分工层次化、细化及科学化,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同时层次化、细化的会计岗位对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有差异。这对会计教育有效输出适岗的专业人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做过系统的分析和调研,也没有真正分析和了解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引致了上述几方面的严重问题。这说明目前会计教育的效率不高,呈现出一种隐性的会计教育资源浪费。

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探讨岗位需求导向的会计课程模块化设置,认为会计课程模块化对于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是注重实践性的,加大了操作性和感性认识,避免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状况,能由此提升学习效率,加快会计专业人员岗位适应和胜任速度。同时,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能加深了解会计岗位肩负的职责和意义,对于会计专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由此看出,会计课程模块化的意义就在于其能够突出会计教育目标及其子目标,使会计教育的结果能较好地与会计岗位的需求相衔接和吻合。从而为提高会计教育效率打下前期基础。

三、会计职业层次的理论分析

既然会计课程模块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会计教育目标,则分析会计职业层次就是模块化的第一步。本文认为,会计职能的分析是会计职业层次分析的前提。

(一)会计职业层次划分的基础是会计职能即以会计职能框定会计职业总职责。

会计职能是通过会计职业活动实现的。分工合理的会计岗位职业活动有助于体现和发挥全部的会计功能。会计岗位无论怎样设置,会计职业层次无论如何划定,会计岗位整体应履行全部的会计职能。

在本课题前期研究成果中,笔者认为会计具有表象职能和衍生职能。会计职能的科学定位应是表象职能与衍生职能的联结体。其中,表象职能认为,会计是以货币记录、分类、汇总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财务事项,从而说明其经营成果的一种技术。这其实是最早的一种会计概念,以反映或核算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衍生职能则体现了会计监督、控制、分析、评价等内容。

要说明的是。有一部分工作,其本身和会计岗位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如材料物资保管岗位、销售开票员岗位、劳动工资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内部审计岗位等,有的直接为会计岗位工作服务,是会计工作得以进行的基础。没有这些岗位,会计职能不能实现。有的利用会计资料从事相关活动,如财务管理岗位,必须通过会计生成的信息来进行资金规划和决策。因此,把直接为会计岗位工作服务的工作职能称为“会计前边缘职能”,把利用会计信息或资料来从事相关活动的工作职能称为“会计后边缘职能”,其都不属于会计职能的范畴。因此,这部分工作岗位也不能划归会计岗位。

(二)会计职业层次划分的依据

会计职业判断授权性质、职责范围及会计业务处理主从关系。

职业层次是指在同一种职业或职业类型内部,由于工作活动及其对人员要求的不同而造成的区别。会计职业层次指人为的会计岗位职责层级。以此为分类标准,本文认为,会计职业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1 会计项目层次。是会计职业活动的基础层次,以技能性工作为主,简单重复劳动,具备熟练的技能、专门知识和判断力,能完成所分配的工作。

2 会计综合层次。是会计职业活动的中坚层次,以技术性工作为主,享受相对自由和创造性的工作,指要求有一定的专门知识或判断力的脑力工作,对他人有低程度的责任。

3 会计管理层次。是会计职业活动的最高层次,通常由企业的总会计师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岗位和会计主管岗位组成。他们拥有明确的授权,能在其管辖范围内组织和领导其他会计岗位的工作,处于领导的、主导的地位,要求具有高水平的知识、智力和自主性,承担更多的决策和监督他人的责任。

岗前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 后续教育 岗位实践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98-02

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党组织能否发挥好党员培养的职能,不仅是关乎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员队伍素质的重大问题。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素质相对较差,且更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在校外实习实训的时间较多,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后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岗位实践制的构建,探讨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和培养,对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构建学生党员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意义重大。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对于学生的党性培养教育分为入党前(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入党后(正式党员)两个阶段。针对入党前的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程序和制度,通过上党课、新老党员谈话等方式,能使学生对党的性质、现阶段任务、最终目标,以及新时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党员的权利义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这之后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察和选拔才发展成为党员,使之确保成为正式党员的人选,成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相比入党前完善的教育,入党后的党员后续教育存在着教育管理松懈、理念缺失、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易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部分高校学生在成为正式党员后在党员自觉性、先进性上止步不前乃至倒退,归根究底是因为缺少能使其发挥党员积极性的具体平台和激励机制。

首先,高职院校党员后续教育的工作力度不够。目前高职院校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有“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的倾向,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党员的发展上,而对于发展成党员之后如何进一步培养教育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

其次,高职院校党员后续教育的理念缺失。在高校扩招之前,学生党员的数量相对较少,党员后续培养教育工作比较简单,近年来学生党员队伍不断扩大,使得这一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不少高校党组织对于这一变化还不适应,未能树立起新的培养教育理念与机制。

再次,高职院校党员后续实践教育不充分。学生党员入党前的教育多集中在党的理论学习方面,而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极高的社会参与欲,仅有理论教育还不能真正实现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目标,学生党员还应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将外在的理论教育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信仰及行动导向。

最后,高职院校党员后续教育的工作体系不健全。高职院校党员后续教育应该在什么范围内进行、采取何种形式、具体如何开展、教育的实效如何监督测评,等等,都亟须研究完善。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岗位实践制的具体设计

“岗位责任制”本是职业范畴的一个概念,近年来逐渐被引入党员后续教育的领域,并且已经在部分地区的企业、事业单位有了一定的实践和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党员岗位责任制最大的优点在于使党员担负起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在完成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起党员的责任意识,为党员发挥积极性提供了具体的工作平台,为解决高职院校党员后续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高职院校校园中建立并实践学生党员岗位责任制,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探索,对党员队伍管理的加强和改善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实践岗位”是指结合学生党员自身特点和校风学风建设的需要而设立的工作岗位,学生党员通过岗位实践, 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在校风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明确学生党员实践岗位设置的原则。学生党员实践岗位的设置应遵循按需设岗、与学生专业和年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党员自身特点和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又有利于发挥学生党员骨干作用来促进校风学风建设。高职院校实行“2.5+0.5”或“2+1”学习模式,大三年级的学生党员与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党员在岗位设置上应按实际情况予以区分。

(二)完善学生党员实践岗位组成结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实践岗位按照实践范围的不同可划分为校内实践岗和校外实践岗。

校内实践岗是根据高校内部的工作需求而设定,从工作层级上可分为校级实践岗和系部实践岗,前者如学生会、共青团组织、学生社团等组织的工作岗位;后者如班级联系人、班主任助理、系团支部的工作岗位等。从工作内容上可分为以下几类:学习类,如学习示范岗、科技活动岗、学习互助岗等;监督类,如括学风监督岗、内务监督岗等;综合事务类,如就业示范岗、环境保护岗、勤工助学岗等。

校外实践岗是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开展与所在地各相关部门的结对共建活动,以及积极参与所在地的社会服务团体的志愿者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按需设岗,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以行动践行职责。尤其是对于大三年级的学生党员,按照“2.5+0.5”或“2+1”模式,他们正处在校外定岗实习阶段,无法像在校生党员一样过正常的组织生活,无法安排时间集体学习党的文件精神,更无法参与党支部的各类讨论和实践活动,因此,鼓励他们参加顶岗实习单位所在地的社会服务团体的志愿者公益活动,既可避免其因空间问题带来的不便,也有助于其根据自身工作情况来灵活安排活动时间。

笔者所在的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各系部积极开展结对共建,与江南区江南街道新屋村“新居民之家”一起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活动包括定期到流动青年(农民工)夜校组织农民青年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知识讲座;利用远程教育终端组织农民工子女进行文化知识和科普知识学习;开展农民工子弟四点半课堂,免费为农民工子女开设舞蹈、书法、绘画、英语等兴趣培训班;组织开展预防违法犯罪小组活动,针对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成立网瘾小组活动、成长论坛、亲子互动等各种功能型活动。学生党员在这些实践岗中实现了自身的社会参与需求,提升了个人的党性修养,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实现了党员后续教育的目标。

(三)学生党员岗位实践的管理与评价。在学生党员岗位实践工作上,实行全校统一管理,学校组织部和学工部共同负责活动的指导、协调等,各党总支负责具体的组织领导,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分类指导、加强培训督促考核等。学生党支部则在各所属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按需设岗、严格管理、对照职责、按岗考核。

实践岗位的具体设置面向学生公布,学生党员可根据自身特点自由申报,由学生党支部审批。实践岗位一般一学期申报一次,岗位确定后无特殊情况不能随意调换。学生党员申报成功之后需要与学生党支部签订上岗责任承诺书,由学生党支部将各位党员的岗位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分阶段的详细登记,作为岗位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学期结束前,学生党支部对学生党员上岗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上岗期间的表现作为对党员民主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进行评定,对优秀者予以鼓励,对不合格者予以批评教育。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岗位实践制的实效

大学生党建工作应做到以学生为本,岗位实践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党员找到自己的坐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党性教育与提升,强化其党员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提高学生党员党性意识,积极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岗位实践这一平台,学生党员在“主动选择岗位、积极投入岗位、完成岗位职责”这一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其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由理论向实践进行转化,在岗位的实践、考核和奖励中,发挥聪明才智,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进而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养成为同学、班级、学校和社会服务的自觉性,实现作为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价值。而在这一过程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二)提高学生党支部工作效率,党员后续教育工作更好开展。岗位实践作为一个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平台,在党员后续教育过程中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阶段性指导与全程性指导相结合,取得积极的效果。通过这一平台,党支部可以对学生党员的党性和能力进行更全面的认识、了解,从而予以评价和指导,建立起学生党员后续成长的长效机制,以完成党员先进性建设的目标。

(三)丰富党组织生活形式,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通过实行岗位实践活动,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从单调的“会议模式”转化为多样化的岗位设置与各种志愿者服务,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党员对党支部活动的参与度大大增加,极大地加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岗位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通过明确岗位职责,赋予学生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实践岗位也按照构建和谐校园的实际需求而设置,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四、结语

“岗位实践” 这一党员后续教育的创新方法,其具体应用还需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总结。一是高职院校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将岗位实践作为一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长效机制来抓,在实践中根据工作需求不断完善、优化其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管理办法、评价标准、考核手段等。二是要加强对学生党员在岗位实践工作中的帮助和指导。在学生党员选择岗位、投入岗位、完成岗位职责的过程中,党支部要跟学生党员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调,加强指导和考核,使其能充分利用实践机会加强学习、磨炼意志、提升党性认识,以达到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东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要立足岗位实践[J].学习月刊,2008(3)

[2]孙兰欣,伍爱春.创新岗位实践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中的作用[J].传承,2013(1)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党建立项研究课题(11DJB32)

岗前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 航空维修 实践教学 模式改革

1.引言

航空维修院校的任职教育既承担着以满足任职岗位需要的任职能力和任职资格为主的生长干部、国防生和士官的任职培训,又承担着现职干部的逐级晋升所需要的以任职能力和水平提高为主的岗位任职培训,还承担着对现职干部新知识、新技术轮训性质的着力提高岗位任职能力的任职培训,培训层次多、培训周期不一。但目前还未从学历教育完全转变过来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任职教育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急需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2.任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

航空维修院校任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不同于部队的航空维修训练。任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相关各级机务人员通过院校培训具备履行某一特定工作岗位的能力,而航空维修训练的目的是使机务人员在特定工作岗位上发挥、实验、履行、完善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任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根植于航空维修训练,但是又高于航空维修训练,对航空维修训练起到牵引作用。因此,搞好任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就要贴近部队的航空维修训练的实际需要,不断总结、吸纳部队航空维修训练中的新经验和做法、不断研究解决部队训练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任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也不同于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任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历教育的实践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①教育前提不同。任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在已经完成高等学历教育或基本完成学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学历教育的实践教学本身就是高等学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完成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的。②教育目的不同。任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是按照履行特定岗位的能力需要来培养学员,而学历教育实践教学是按照完成学历教育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来培养学员。

由此可见任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比较其他教育形式具有独特的功能特点,要求任职教育类院校必须把它摆在突出的位置,把实践教学作为任职教育的主题内容和主要形式,注重学员应用能力和实践发展能力的提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能力培养,造就能力型人才。

3.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由于受传统的学历教育思想影响,目前航空维修院校岗位任职教育实践教学仍然存在着依附和服务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单一、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既不利于岗位任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又不利于学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智能结构的建立。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在实践教学中,要积极深入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想方设法地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启迪学员的思维。在具体的专业基础实验和维修教学中,可采取“示范教学式”、“问题教学式”等实践教学方法,以培养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实习中,可采取“模块化仿真式”、“集成教学式”、“综合演练式”等实践教学方法,以提高岗位核心任职能力;在综合性、创新性、拓展性专业发展实践教学中,可采用“活动课式”、“代职实习式”、“练兵比武式”等实践教学方法,以提高学员的岗位迁移能力、决策能力、训练组织能力,从而形成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任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除了要遵循一般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等教学原则外,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任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特色和教学规律。

(1)坚持岗位针对性和任职定向性相结合。任职定向性是指学员以特定专业为对象,获得从事相关任职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任职能力。这是任职教育实践教学的主旨所在。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适应相关专业的岗位而设立的。因此,实践教学主要是围绕任职岗位而组织起来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应遵循岗位针对性原则,其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岗位为导向安排实践教学的过程和环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针对这一原则,首先要立足现实和将来,明确岗位的范围、规范和要求,据此明确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其次要针对具体岗位要求,开展实装或仿真实验,达到任职学员学以致用的目的。

(2)坚持适应性和开放性相结合。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航空维修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航空维修岗位的性质、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而这一变化必然影响岗位任职能力的构成,针对新装备、新理论、新技术、新训法等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断增强。因此,实践教学应开放地面对变化中的任职岗位的能力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和适应。贯彻此原则,首先要适当拓宽实践教学所面对的专业岗位面,增强实践教学内容的弹性要求,以适应部队岗位形式不断变换和岗位内涵不断更新的需要;其次要根据部队的人才和岗位需求变化来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时汲取新装备、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战法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适应性;最后要建立更为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使院校和部队、课堂教学和装备教学紧密衔接起来,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

(3)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在培训时间上明显缩短。在教学内容上任职教育不可能像学历教育那样做到面面俱到,追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任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理论教学要以实践教学的需要为依据,而实践教学也要在理论教学的指导下有序的进行,共同为实现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必要的理论知识是学员掌握实验技能的前提和指导,学员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按专业特点参加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实验应用能力。因此,理论教学应该有机地贯穿于实践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要根据任职岗位的要求来组织实践教学,同时处理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需要恰当联系任职岗位实际,穿插典型案例。在实践活动中根据专业内容要求,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4)坚持共性要求和个性培养相结合。任职岗位的多样化决定了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任职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原则。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全体学员的能力培养要求,同时又要兼顾个别差异。由于任职教育学员,特别是短期培训、轮训学员,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各不相同,因此必需有的放矢地将全面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切实达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要求。根据这一原则,首先在不同实践教学环节要有统一的、明确的实践质量标准,培养专业基本的和必需的技能和态度;其次要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个别化教学和个体性教学,根据学员不同特点,突出小班化教学,重视小组指导、分层次指导,强化辅导和个别指导,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国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8):81-83.

岗前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21-02

一、引言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对即将就职的新教师进行培训,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环境,了解学校工作流程,融入学校,完成职业身份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帮助新任教师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掌握基本教学方法、教学知识以及教学技能。因此,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新教师转变身份、提高教育教学整体工作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

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明确规定,培训以《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后加入《大学教学技能》,一共五门课程。《高等教育学》的目的是在于使教师能够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开阔教育视野,初步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在于使教师掌握高校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熟悉教学工作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高等教育法概论》的目的在于使教师知晓教育法的相关基础知识,树立依法教学的理念,成为知法、守法的人民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是在于使新进教师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今天。通过多年的培训,教师管理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总结经验,推陈出新,而且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增强教师培训的效果;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三、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就当下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来说,部分学校和新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培训的重要性。部分新教师对培训没有深刻的思想认识。因为,现在大多数高校招聘教师时,要求的学历颇高。一些年轻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理论,无须再进行岗前培训,也有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更有些新教师认为,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所属学校要求的,仅仅是为了应付就职前的考试,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书,能够顺利结业而已。还不乏一部分人认为,取得高校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就可以为开展以后的晋升工作做铺垫。他们岗前培训的目的和思想动机都不纯正,只是形式上的参加而已。

2.培训内容和方式单一化。上文中已提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基本上是从1997年开始的,至今为止已将近17年。可是,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内容还是当时国家教委规定的课程,即《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后又加入《大学教学技能》共五门。这些培训教材内容虽是比较丰富,学术性也较强,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一种以应试为主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更新速度缓慢,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教育改革后的新发展。另一方面,从培训的方式上来说,形式也比较单一。培训方式还是以培训老师授课为主、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师生之间的交流甚少,教学内容枯燥,应用性也比较弱。这些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上的单一,直接影响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培训效果。

3.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在人力资源的培训中,培训结果如何非常重要,因为培训结果不够好就相当于没有进行培训一样。所以,他们对培训的考核也十分重视。可是,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核来看,考核机制并不理想。现在,衡量培训结果更多的还是采用闭卷(或部分开卷)考试,题型和形式上基本还是老一套,考试内容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相差较远,只要按授课教学中提示的重点,考四级硬背就能应付考试过关。这样的考核只是考察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没有反映出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四、针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对策研究

1.提高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认识。新入职的教师要想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民教师,进行教师的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成为合格职业教师的前提和基础。岗前培训,可以缩短成为合格教师的时间,还可以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熟悉高等教育的教学之道,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等。因此,各高校应该大力宣传新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组织协调好相关部门的职责,使培训学员可以深刻了解到培训对学校和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使一些新老师能够从思想观念上正视培训的作用,而不是用错误的思想和不良的动机来对待培训。

2.注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形式的多样化。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都应该多样化发展,培养有独特性的教师。在培训内容上,学校可以在国家的有关规定下,适当减少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科的需要或是教师的培训需求来进行一些个性培训。比如,教文科的教师应注意语言能力表达的培训,而教理科的教师应更注重引导学生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还可以在培训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现代教育、教育网络的多媒体运用等。培训的方式上,不是一定要培训老师的讲述,可以在此基础上让新教师进入大学的课堂给学生授课,培训老师可以对新教师在讲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避免学员的重复学习。

3.健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核制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核制度,不仅是考核新教师对培训内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也是用来衡量新教师可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师,能否胜任以后的教学工作的标准。考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一种是对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在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中,学校可以适当沿用以前的闭卷考核形式,但是只作为考核成绩的二分之一。在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中,学校可以成立相应的考核小组,小组成员由学校有经验的教授组成。面试考核新教师对学校、教师职业、工作岗位的认同度,考核新教师的实际教学技能,如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力等。这些多样性的考核方式,全面了解新教师培训后的真实情况,促进新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教师上岗前的必经环节。经过岗前培训后,新教师拓宽了教学的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所以,只有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才能使新教师快速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转变实际角色,提高入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邓琳,乔雪.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8(2).

岗前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顶岗教育实习;问题;建议

《教育大词典》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的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的一种形式,包括参观、见习、试教、或协助班主任工作以及参加教育行政工作等。 由于地方基层教师再培训以及师范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从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中诞生出了另一种新型的教育实习方式---顶岗教育实习。

云南文山学院2010年首次在师范专科学生中实行了这一新型的教育实习方式,通过对我校2008、2009级350名数学教育、综合理科专业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和连续追踪了解,联系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顶岗教育实习的产生和发展

顶岗教育实习是指在高等师范院校和西部农村教育薄弱地区中小学之间双向开展的、由高等院校师范实习生顶上因各种原因而导致教师匮乏的岗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强化教师培养的一种实习模式。最早是1974年由四平师范学院提出这个概念,原西南师范大学正式将它作为一种新的师范生实习模式,但将其所蕴含的理论联系到实践中的是忻州师范学院和西南大学。根据其出现的时间及普及的情况将它分为三个阶段: 2000年以前称之为尝试探索阶段;从2000年到2006年称之为推进发展阶段; 2007年到至今称之为全面推广阶段。

二、顶岗教育实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顶岗教育实习方式选择的局限性

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和具体的实践方式来看,国内顶岗教育实习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政府主导型、市校合作型、校校合作型。 我校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一是需要顶岗的学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基础教育设施落后的少数民族农村贫困乡镇中小学;二是文山学院是于2009年由原来的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而来,处于从师范类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过渡的艰难转型阶段;三是我省中小学教师编制紧,教师在岗培训无法有效的顺利进行。

(二)顶岗教育实习存在的现实问题

1、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

(1)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虽然出台了关于顶岗教育实的政策方针,但地方政府还没有相应完善的政策制度来保障和指导学生对这一模式有效的实施。我校学生去顶岗的学校若是小学,他们顶岗回来后就只能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就业面的选择。

(2)、统一规范的良好运行机制仍未完全形成,学生的利益不能得到均衡的保障。

我校到各地州顶岗的学生,本应每月按时发放的顶岗补助费,大部分都是拖到顶岗教育实习结束后才结算,可最后发放到学生手中的顶岗补助费又差别太大,让学生感觉到很不公平。

2、高校存在的问题

(1)、文山学院做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唯一一所地方高等院校承载着联接地方政府、顶岗学校、顶岗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但由于经费的不充足,严重制约了顶岗教育实习活动的大面积开展。我校2010年派出了250名学生顶岗,到了2011年也只增加到300人而矣。

(2)、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之间有效的衔接和必要的沟通。学校在教学思想 、教师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未能主动去适应现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还停留在注重理论学习,忽视技能培养;注重专业学科知识学习,忽视教育教学理论提高。

(3)、课程设置不科学,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公共课程涉及的范围窄,缺乏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参与;专业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脱离严重,缺乏前沿学科知识的支撑;教育学科课程种类稀少,课时比重低;教育实践课程实地训练少,理论与实际无法做到相互统一。

(4)、学校的通识课程中,农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提及甚少,使得学生对这方面的

知识了解不多,很容易造成风俗习惯方面的误会。如对彝族崇拜的火、黑色乱加以评论。

(5)、顶岗教育实习之前的指导和之后的评价有流于形式之嫌。我校2010年的实习试讲因故减少两周,而2011年学生几乎没有进行试讲就直接分派到顶岗学校了。至于学生回来后的实习评价,如果教研论文为优则综合鉴定就评为优。不能体现其真实实习情况。

3、顶岗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积累有所欠缺,教育理论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学生去进行顶岗教育实习时,实践操作较少,专业技能不强,部分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仅把其看做是走过场。如果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不正确,必然会造成学生专业情感的培育不理想。

(2)、顶岗学生现实处境未能引起重视

一顶岗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新颖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却受到了同学科老师的排挤。问卷调查中10%的学生选择了毕业后不会从事教师行业。这一现象得不到妥善解决,一些具有优秀教师素质的学生就有可能白白流失。

4、顶岗学校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这个指挥棒仍然禁锢着顶岗学校的教学理念。作为接受方的顶岗学校虽然缺乏师资,但怕影响到学校成绩、排名和正常工作,因而不太愿意接收顶岗学生。

(2)、顶岗学校的需求不明确,导致顶岗学生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相匹配。这必然会造成学生在顶岗教育实习中教非所学而导致的对学科专业的消极影响。

三、如何高效科学的实施顶岗教育实习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顶岗教育实习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1、由于顶岗教育实习教学过程的特殊性,高校和顶岗学校需要共同负责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建立顶岗指导委员会。一是及时沟通双方人才供求信息;二是协助学院设置调整专业,制订教学计划;三是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教师能力提升训练基地和科研合作基地。

2、高校除了不断完善本校顶岗教育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建立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顶岗学校各方面的合作交流制度,尽可能从政策制度上减少学生的后顾之忧。

3、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建立相关制度,从管理层面、经费资助及评价标准等方

面对顶岗教育实习的顺利实施给予保障和规范。

4、顶岗学校应建立顶岗学生接收、管理、培养、日常生活、安全、档案等工作制度。

(二)提高对顶岗教育实习工作的认识

1、提高高等院校的认识:由学校到院系,由教师到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多元化因地制宜的将顶岗教育实习纳入到常规管理之中。通过交流、合作和科研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的联系,引导学生参与到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之中。

2、提高学生对顶岗教育实习的认识:加强学生教师职业理想教育,提高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使学生从中不仅获得从教的基本技能,而且形成从教思想,并自觉参与到其中。

3、地方教育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师资,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方教育的发展。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认识顶岗教育实习工作的意义,把其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解决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最佳途径。

4、顶岗学校要提高认识,积极配合各个部门做好顶岗教育实习的实施。从长远看到顶岗教育实习不仅可以缓解本校师资匮乏的情况,还可让本校教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顶岗教育实习也不例外,只要我们能够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这一项改革进行系统研究,定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顶岗教育实习成为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举措,在教师教育改革中成为有益而成功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合订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