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非机类专业论文

非机类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9 09:22:02

非机类专业论文

非机类专业论文第1篇

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薄弱,缺乏通过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对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应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基础、教学和科研三个计算机能力需求类,十六个计算机能力类,三个需求类到能力类的映射。

关键词:

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模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首先需要培养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目前,河南高校教师队伍,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缺乏通过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针对河南省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的因计算机能力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本文开展了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模型研究。首先,通过调查统计,从基础、教学和科研三方面归纳出当前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类。其次,针对归纳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类,给出满足需求所需的计算机能力类。最后,建立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类与计算机能力类之间的映射关系。研究成果为相关部门制定高校教师计算机能力培训计划,提高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1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需求类

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主要工作包括教学和科研两部分。因此,我们将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类概括为:基础类、教学类和科研类。每个计算机能力需求类包括若干个计算机能力需求点。经调研、统计及分析,基础类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点包括:系统安装、系统维护、安全防护和搜索引擎。教学类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点包括:制作课件、制作教案、制作试卷、制作微课、统计成绩和信息系统。科研类的计算机能力需求点包括:获取文献、设计实验、论文排版和投稿系统。三个需求类如图1所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以及搜索引擎的使用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一项基本计算机技能,是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保障。制作课件、制作教案、制作试卷、制作微课、统计成绩和使用教学信息系统是日常教学工作必须的计算机能力。获取文献、设计实验、论文排版和熟练使用投稿系统是进行科研研究的必备计算机技能。获取文献主要指利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EI全文数据库等获取所需文献的能力,设计实验主要利用Matlab、NetworkSimulator等软件完成实验设计及验证的能力。论文排版主要指利用Word、WPS、Latex等软件完成论文排版的能力。

2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类

经调研、统计及分析,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类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安装、操作系统维护与优化、360安全卫士使用、360杀毒的使用、百度搜索引擎、Word软件的使用、Excel软件的使用、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PhotoShop软件的使用、Visio软件的使用、教学信息系统的使用、Latex软件的使用、微课制作、数据库检索、Matlab软件的使用、投稿系统的使用等十六个计算机能力类,每个计算机能力类包括的计算机能力点具体如下:(1)操作系统安装包括:磁盘分区、系统安装、驱动安装;(2)操作系统维护与优化包括:系统备份、系统恢复、系统修复、磁盘碎片整理、磁盘清理、内存优化、编辑注册表、修改注册表、导入导出注册表、备份注册表、恢复注册表;(3)360安全卫士使用包括:查杀木马、清理插件、修复漏洞、电脑体检、软件管家;(4)360杀毒的使用包括:快速扫描、全盘扫描、自定义扫描、宏病毒扫描、弹窗拦截、软件净化、上网加速、垃圾清理;(5)百度搜索引擎包括:简单搜索、联合搜索、精确匹配、消除无关性、并行搜索、相关检索、百度快照、新闻搜索、音乐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百度地图、学术搜索;(6)Word软件的使用包括:文字编辑、文字排版、艺术字、图片插入、边框底纹、页面设置、表格处理、图文混排、格式编辑、页眉页脚、分页符、分节符、脚注、打印;(7)Excel软件的使用包括:单元格管理、图表、汇总统计、工作表管理、筛选、排序、公式、函数、打印;(8)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包括:文本编辑、绘图、数据图表、高级文本格式、幻灯片放映、母版设计、模板设计、配色技巧;(9)PhotoShop软件的使用:选择工具、填充色彩工具、路径工具、渲染工具、图层、图层混合模式、图像色彩调整、图像模式、图层风格、图层蒙版、通道、路径、滤镜;(10)Visio软件的使用包括:框图、流程图、网站图、网络拓扑图等;(11)教学信息系统的使用包括:教务管理系统、Sakai(赛课)网络教学平台等;(12)Latex软件的使用包括:基本排版流程、文本排版、列表环境、文档结构、表格排版、图片排版、字体设置、段落对齐、页面布局、目录格式、数学公式排版、图形绘制、演示文稿;(13)微课制作包括:Visio、草料二维码、问道网、金数据、maka、手机互动大师ih5、初页、思维导图、微弹幕、易企秀;(14)数据库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EI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等;(15)Matlab软件的使用包括:基本语法、常用函数、图形绘制、工具箱等;(16)投稿系统的使用包括:计算机工程投稿系统、通信学报投稿系统等。

3需求类到能力类的映射关系

需求类到能力类的映射关系指非计算机专业教师三个计算机能力需求类及计算机能力需求点到计算机能力类及能力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如图2-图4所示。图2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的基础类到计算机能力类及计算机能力点的映射。图3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的教学类到计算机能力类及计算机能力点的映射。图4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计算机能力的科研类到计算机能力类及计算机能力点的映射。图2为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基础需求类与计算机能力类之间的映射关系。有图可知,系统安装需求点需要操作系统安装和百度搜索引擎计算机能力类来支撑。系统维护需求点映射到操作系统维护和优化及百度搜索引擎两个计算机能力类。安全防护需求点映射到使用360安全卫士、使用360杀毒和百度搜索引擎三个计算机能力类。搜索引擎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一个计算机能力类。图3为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需求类与计算机能力类之间的映射关系。

有图可知,制作课件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使用Excel软件和使用PowerPoint软件三个计算机能力类。制作教案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使用Excel软件和使用Word软件三个能力类。制作试卷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使用Word软件两个计算机能力类。制作微课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微课制作两个计算机能力类。统计成绩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使用Excel软两个计算机能力类。信息系统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使用教学信息系统两个计算机能力类。图4为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科研需求类与计算机能力类之间的映射关系。有图可知,获取文献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检索两个计算机能力类。设计实验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使用Matlab软件两个计算机能力类。论文排版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使用Word软件和使用Latex软件三个计算机能力类。投稿系统需求点映射到百度搜索引擎和使用投稿系统两个计算机能力类。需要特别指出的有两点:(2)每个计算机能力类都包括若干个计算机能力点,并没有在映射图中体现,如:百度搜索引擎能力类包括:简单搜索、联合搜索、精确匹配、消除无关性、并行搜索、相关检索、百度快照、新闻搜索、音乐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百度地图、学术搜索等能力点;(2)每个需求点都以百度搜索引擎作为一个计算机能力支撑类,由此可见,搜索引擎的使用是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一项核心计算机能力类。

4结语

本文所建立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模型是一个开放的能力模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该模型可以不断的完善和扩充。比如人员科研扩展到学生、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实验室人员等,计算机能力也不止于报告中提出的16个计算机能力类。

参考文献

[1]霍占强,米爱中.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方案研究[J].电子世界,2014(18):443-444.

[2]霍占强,耿玲玲.如何在当前阶段做好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电子制作,2014(12):113-114.

非机类专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非电类专业;电子类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作者简介:彭翠云(1979-),女,湖北荆门人,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戎海龙(1980-),男,河北正定人,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102-02

几乎所有理工科院校都会开设电子类课程,该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理工科学生专业性的需要。[1]该课程主要设在信息科学及相关部门院系,由于其内容涉及到电学最基本的原理及应用,故为广大理工科学生所接受。其中所涉及的领域除电子类专业学生外,还包括非电类专业学生,如农林、材料、机械、汽车、化工、建筑等专业方向。与电子类专业相比,非电类专业领域广泛,电子类课程的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根据目前非电类专业电子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非电类专业学生对电子教学的几种需求。

一、非电类专业学生对电子类课程的四种需求

1.专业需求性研究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所学专业与今后要从事的工作性质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对于电子类课程的需求也不一样,有些专业只是需要大致了解就可以,不需要深入掌握,有些专业在以后的实践中可能会经常涉及到电子方面的知识,需要牢固掌握。故对于非电类专业本科学生的电子类课程的教学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现阶段针对电子教学类的教材种类繁多,如《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材实施教学是关键,这样既可以节省学时,又深浅适度,重点突出。

在众多非电类专业当中,电子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与该学科的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文科类专业如艺术、文法等专业很少选择电子类课程,而理工科专业大部分则会接触电子类课程,但对于电子类课程的选择则有所区分。农林专业在以后从事的行业中基本不涉足电子类领域,所以这类学生对于电子课程的学习属于“扫盲”性质,他们具有扩展知识面的需求,但必须浅尝辄止,《电工学简明教程》[2]比较适合这类学生。化工、建筑等专业的学生就业从事的大部分行业与电子专业关系不是很紧密,只是偶尔用到电子知识,因此这类专业通常将电子教学作为基础教学,该类学生可以选择《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作为教材。现有学科中与电子专业关系最为密切的专业是机械专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校在机械学院专门开设机电专业的原因。机电结合如此紧密但是又不能把机械与电子混为一谈,在现阶段机电专业仍然侧重于机械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但电子技术方面的学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学校已经将电子类教学如:“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作为该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等课程设为选修课,并且占有较重的学时和学分,同时增加较多的实践环节,如电工实训和电子实训。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汽车专业这类专业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不亚于机械专业的学生。[3,4]汽车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及研究方向,其中汽车电子方向是该专业的一个主要方向,该方向的学生对于电子知识的学习不亚于电子专业的学生,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对汽车电路知识的学习时间多过对汽车机械结构方面的学习时间。汽车电子方向目前开设的与电子有关的专业必修课程有“汽车电子”、“汽车电器”、“汽车电子线路”等。对于这类对电子知识需求性较强的专业则需要开设“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电子类课程。

2.学时需求性研究

“学时适当,突出成效。”现在高校开设的课程繁多,学生总的学时有限,某一课程占用太多的学时,就会减少课程的种类,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权衡之下只能通过削减学时来达到学时数和科目数的相对平衡,使很多课程的学习不能处于一种理想的学时分配状态。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发现,为了达到各类专业的此类平衡,对于非电类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学时有很多种。例如对电工课的教学而言,现在开设的电工课中有多学时的和少学时之分。多学时的最多能够达到56个学时,少学时的可能不到30学时,其中还有48学时的、40学时的、32学时的等等,在这些学时中至少还会包含一定比例的实验学时。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机械、汽车专业等对电子知识需求较密切的专业会选择48学时的课程来学习,这是一个基本能够满足该类教学需求的时长。对于化工、建筑等专业会选择40学时的课程来学习,对于农林专业会选择32学时的课程来学习。就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有些专业选择学时太短,学习效果比较差,可能刚刚开始学习没多久就要结束,太少的学时无异于没有学习。笔者建议既然有必要开设电子类课程,就一定要增加学时数量以达到合理的效果。

3.实验环节需求性研究

“升华理论,付诸实践。”由于非电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许多非电类学生对于电子类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例如对于电工学的学习,很多同学被书本上的公式、符号、定理弄得晕头转向,很难理解它们,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学习主要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对于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这就需要学校开设一定的实验或实践教学环节,来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48学时的电工课程,至多安排4学时的实验,大致能安排3个左右的实验,学生也只能对课程少数内容进行实验的验证。而且现在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大都是实验台架和实验箱的形式,通过试验台架和试验箱的形式来进行实验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学生实验的安全性,特别是电工类强电的实验;不利的方面是:减少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因为很多实验台架已经将很多的连线固化到台架里面,学生在实验时主要是连接很少的线路,学生在实验时操作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能够增加开放性实验,保证学生除了教学要求的实验学时外,能够有充足的课外实验的机会,同时合理选择使用台架式实验设备,增加学生动手的环节。

4.电子类课外实践活动需求性分析

“多多参与,全面培养”。通过了解,有很多非电类专业学生对于最基本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此类元件在现实中如何使用,这类知识并非在理论教学中没有传授,而是缘于没有参加电子类的实践活动。有些院校非电类专业虽然开设了电子类的课程和实验,但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验中可能很少有机会去亲自使用这些元器件,如果非电类专业学生没有开始此类的教学实践课程,这就需要学生参加课外的电子类实践活动去补充。许多没有参加电子类课外实践活动的学生当然没有机会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这里所指的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参加电子类大赛的情况,这类比赛往往针对的是全体学生,并非只是电子类学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规模比较大的电子类比赛有: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有很多学校成立各种团队专门应对此类比赛,当然由于学科优势,这类团队中大多是本专业的学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如机械等专业,其在此类比赛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参加的基础也是源于他们有一定的电学类基础,因此应该鼓励非电类学生多参与此类竞赛,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多方面的人才。电子类学生和非电类学生对于电子类课外实践活动的需求是一样的,作为对电子类课程的教学补充,学校应该增加更多的平台让学生参与进来。

二、结语

本文从非电类专业学生对电子类课程的需求性出发进行研究,从实际出发归纳出几点建议,同时也是对电子类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一点探索。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求能够不断丰富高校电子类教学模式,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不断满足现代高等教育对电子类课程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奖.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388-390.

[2]秦曾煌.电工学简明教程[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非机类专业论文第3篇

在中国体育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中,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点是高校教师经常面临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不同的素质状况。然后就教学方法和教学用例给予了相关的阐述。另外,在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教学方法;教学用例;比较分析

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共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延伸,对于计算机这门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是大学生必须面对与掌握的学习领域。我国的体育类高等院校的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初期阶段都会安排《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课程来加强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程的学习。体育类高等院校的高校教师如何把计算机这门专业性很强的工具在面对体育类专业和非体育类专业的学生的课堂上将计算机的思维和知识更好地进行传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体育类专业与非体育类专业学生学生素质分析

对于体育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擅长的是身体的运动素质,更多的是长于形象思维与图形思维。他们通常没有经过大量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训练和学习,因而对于数学概念和符号不十分的敏感。而对于非体育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比如管理类,心理学,人体科学,体育经济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化课的功底更强一些,比竞技体育和运动训练的学生在抽象思维与符号思维上更擅长。

2体育类专业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用例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体育类专业的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和图形思维,那么在讲授计算机概念和知识框架时就尽量避免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来讲解。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的课程中,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因为计算机的每个部件的工作电压、工作速率都不尽相同。那么可以就足球运动的特点进行讲解。在足球运动中,前卫、中卫、后卫与守门员都具有不同的比赛任务与体质条件。前卫更擅长抢点和射门,中卫强调的是组织能力,后卫注重补位和防守。那么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运动节奏和效率,这就需要对于对方的理解,计算机中硬件的接口就是完成诸如此类的工作。在计算机网络知识点中,有一个是信息通过通信信道传递的时候都会有衰减并受到干扰。那么如何在信号衰减到失真之间进行增益和放大以及抵抗干扰就是计算机网络里通信技术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那么在教学用例上,可以结合竞赛中接力比赛的例子。在接力比赛中,每个队员在交棒时都差不多是力量耗尽,通过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个队员,原有的速度得以保持下来。另外,在每一棒中,队员的奔跑技巧都不尽相同,有的强调弯道技术,有的强调交接棒技术,有的强调冲刺技术,这就相当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媒体的抗干扰能力,在不同的现实环境中要有不同的现实技术与其对应。

3非体育类专业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用例分析

与体育类专业的学生相反,非体育类专业的学生更擅长于抽象思维和符号思维,那么可以更多地结合一下数学以及经济模型进行讲解。比如根据文献[1]和[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将多台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相互连接,从而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这个概念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节点是计算机、计算机之间通过通讯技术连接到一起和计算机网络这个系统是以资源共享为基础这三个知识点。

3.1经济管理类非体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和用例分析

对于经济管理类的非体育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经济的利益关系比较敏感,擅长于人在经济行为中的数学模型。在讲解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时候可以着重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数据通讯和资源共享的系统这个知识点中的资源共享。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也分成正和博弈与负和博弈。人与人之间只要有行为来往,就会有得到和失去。而在零和博弈里,人们最后的收益总和为零,有胜者就一定有败者。如果选择合适的策略,就会使最后的收益总和为正值,即正和博弈,也就是在经济学领域普遍提到的"双赢"。前提是博弈的双方都会达成一个默契和契约,无偿和廉价地供给对方自己的资源,从而反过来说,自己以很小的代价获得了需要的高代价资源。举个例子来说,甲地盛产棉花,却缺少铁矿,而乙地则正好相反,盛产铁矿,而欠缺棉花。如果双方都愿意低价出让自己丰富的资源,也就同时会廉价地得到自己的稀缺资源,从而在整体上达到大家都获得了最大的收益。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每个计算机节点都无偿地供给需要者自己所拥有的资源:CPU、内存以及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诸如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等等,还有存在外存中的数据和信息。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个经济学中的双赢的典范。

3.2文科类非体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用例分析

对于文科类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对比理工科学生来说,比较看重生活品味,感情丰富,擅长于具体问题的思考。在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时,可以着重于计算机之间通过通讯技术连接到一起的知识点。比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以中国古代的烽火台来导引,中国古代的烽火台作为传递紧急的军事信息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白天点狼烟,晚上通过点火来传递军情。那么为什么烽火台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在两公里左右呢?这是因为无论是狼烟还是烽火,作为信息也同样存在衰减,到了极致也就会消失,造成信息的丢失。两公里的距离大至可以保证信息能够完整地传递下去。同时一般而言,信息在传递的过程当中都会受到干扰,也就是说,接受方会传递错误的信息,比如说如果有人有意和无意地点狼烟和放火在这个距离上也能够使接受方正确地判明是否是真实的军事信息。另外,从生活的细节中以及一些我们平常并没有注意的生活事实中也会发现类似的证明。比如,可以给学生说,你们同学之间在学校的校园里如果相距一百米左右很少会有同学会通过喊话,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会知道对方会听不清楚或者根本就听不见。这个时候如果想及时地传递信息很可能会用手势和肢体语言。这个生活中的细节和不容争辩的事实也说明信息的传递实在是有许多技术的内容。从以上列举的教学例子出发,学生就会产生对计算机这门学科的兴趣和认同感,这样对于不太擅长理工科思维的文科类学生来说在介绍计算机里的技术术语和手法时学生也会很快的掌握。

4结论

体育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教师面对的是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体育专业的学生擅长形象思维,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擅长抽象思维。在非体育专业中,经济管理类和文科类也都存在着不同的素质状况,在教学方法和用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付大愚 单位: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信息技术系

参考文献

非机类专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 专业导向 专业应用 计算机基础课程

一、引言

受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我国各地中小学生计算机教育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均衡发展,同时国内大中院校各个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也不尽不同,因此如何合理地面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建立针对不同基础、不同专业、不同用户需求的分层、分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以适应我国“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趋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考虑专业需求,多数高校沿用多年的“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基本框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层次化、差别化不够明确,在知识分层和专业分类教学方面体现专业应用需求的导向不够明确。学生毕业后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如何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以非计算机专业应用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所谓的“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是指同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在面向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时,在安排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均体现专业需求,以用人单位需求为考核目标。另外,是指在课程设计安排中,如何体现专业需求特点。

1.调研了解专业应用需求

任课教师与用人单位、毕业生及时沟通联系,通过广泛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的基本能力要求,同时任课教师参与专业系部的专业团队建设,与专业教研室的教师交流,了解相关专业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过程,及时掌握专业发展动向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程度需求,广泛征集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相关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需要分析报告,完成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授课准备工作。

2.构建服务于专业的“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通过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及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调研,本文提出构建服务于专业的“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其中“1”为“知识普及课程”,该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引入计算思维的概念。“X”为按不同专业需求确定“专业应用课程”等后续课程群体,满足各个专业对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相关知识的需求,并达到逐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目的。

(1)知识普及课程面向全部非专业大学生开设,但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分级教学”模式,入学后通过计算机能力考核,按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专业需求进行计算机组班教育,实现公共基础知识与专业需求完美对接,体现“专业应用”教学模式。知识普及课程群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追求软件与工具的最新版本;在内容选取上,以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计算思维方式为主,软件与工具是以有关理论技术应用的案例形式出现,利于软件和工具升级后的学习和拓展。

(2)专业应用课程群按照不同专业进行教学模块设计,分为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应用两类,从认知、实践和创新三个维度上梳理和优化大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按照相应专业的计算机能力需求整合专业应用类课程群的知识模块,建立“知识模块化,训练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能力递增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与用人单位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专业应用课程群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

3.利用课程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突破课程局限,把课程设计范围拓展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中。突破只注重知识、理论、经验的积累的局限与不足,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考核教师与学生的考核指标。在课程设计的制定过程中,充分与用人单位相结合,通过“任务拆分”、“小组合作”等多元化方式,尽可能地与实际工作相吻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院校、专业向“应用型”转变,服务于全体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必须与该形式相适应,建立符合专业实际需求的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本文对“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构建1+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01).

非机类专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电工电子技术

西安航空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于培养适应工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培养出优质的应用型高等院校毕业生变得刻不容缓。根据电类和非电类电工电子理论特点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1教学内容和设计

与电工电子课程相关的各专业对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各个专业对课程所采用教学大纲不同。电工电子课程是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非常多,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线路CAD、航空电子等相关专业课程等[1]。而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所占的学时和课时要少于电类专业学生,他们主要学习的是电工电子学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教学用于辅助理论教学,根据专业对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掌握的深浅不同,电类与非电类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内容也应当有所调整。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对非电类专业学生需要开设如安全用电,常用测试仪器仪表的操作训练、元器件辨别、基本电路故障排除、基本焊接技术、组装万用表等电子器件的基础实践环节;其次由课程理论设计实验内容,在完成验证性的实验后可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最后根据各专业特点,合理设计实践性强、实用性大的实习内容,辅以实物,形成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中升华理论的良性循环。电类专业学生应在此基础上,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升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的综合性,适当融入专业知识,鼓励学生及早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及各类电子设计竞赛,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提高自身理论和实践水平。

2教学方法和手段

非电类专业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时,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吃力,部分学生甚至会放弃这类课程。同样的,电工电子课程的知识较为抽象及枯燥,不易理解掌握,电类学生也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2]。因此,实验教师应尽可能安排实物演示,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通过对实物的拆装,吸引学生兴趣后及时将相关知识进行传授,带动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另一方面,采用计算机仿真虚拟实验室[3],只要配备足够计算机,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实验环境,丰富的元件库和强大的仿真能力能够让学生及时掌握自身的学习情况。实验室的虚实结合,能够使实验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对于文科专业的班级,可以适当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降低要求,逐步提高难度。对于电类专业班级,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以课堂目标为项目目标,分组式的对课堂实验进行分解,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行测量数据,小组间及时沟通总结,这样能有效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束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是各类专业实践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实践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体系,积极面对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构建能真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龚雪,陈江瑜.关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对接策略的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5(6X).

[2]慕昱.基于物理学专业数电模电实验的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学,2016,7(9):72-73.

非机类专业论文第6篇

艺术院校专业建设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与保护相融合的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提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应通过开展各类非遗的研究与教育等活动,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学校,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工作都应纳入到相关课程中去,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落实学科发展,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展现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2]。(一)特色专业的设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载体专业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立足现实,审视目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在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中体现出适应性变革[3]。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本土化”的特征,为艺术院校开发特色专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地区特有的历史和传统民族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都是艺术院校创建文化遗产事业新学科的依据,因此要打破单一的学术模式,挖掘和开展地方文化,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创新建设与非遗相结合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如,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将当地青神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作为该校的特色专业;中山大学发挥了学校在戏曲专业上的优势,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戏曲的研究和保护。哈尔滨大学美术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高校特色专业,重点研究黑龙江流域珍贵的民族文化,内容涉及品类广泛,包括:勃利黑陶、萨满服饰、鄂伦春族刺绣、克东满绣、赫哲族剪纸、民间纸扎、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鱼骨工艺、绥棱农民画等。特色专业的开设,并非为了培养民间艺术家,最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引导学生们向民间文化学习,从社会实践和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这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二)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资源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好的课程来源,各艺术院校要信托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特色和优势,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新教学方法;将学院的课程、教材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第一,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性把它开发成特色课程,增设如民间艺术概论、中国民歌欣赏等集中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大力开发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把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以选择、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学校教学内容。如,北京现代艺术学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开设皮影、木偶、傩戏、昆曲、剪纸、民间美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濒危方言研究等课程,不仅丰富了艺术院校的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第二,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下乡写生、考察等课程,组织师生深入各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因为非遗大多都深藏民间,需要展开实地采风或田野考察活动,才能深入挖掘其精髓。利用寒暑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对民间艺术、民间资源、文化保护等,采用纪实摄影、专题、宣传等形式进行整理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课程资源。第三,根据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及民间艺术工作者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独特性、民族性、地域性、可操作性和传承性,逐步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系列丛书[4]。(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队伍建设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方面更应大有作为,最适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技术研究、咨询服务、经营管理人才,也可以培养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一方面,可以将高级别的传承人引进学校,保护起来,在高校培养弟子,进行技艺的传承。加大聘用民间艺人担任兼职教师,根据他们的技艺和特点,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技艺的学习,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传承作用,由此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采取各种途径,如讲座、研讨等形式,统一对现有的教师的进行培训与学习,努力提高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管理、传承与保护中的能力。以北京地区为例,进入21世纪,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素质教育类讲座数量在快速增加,讲座的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节日文化、京剧艺术、原生态艺术、老北京曲艺知识、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最后,可以推广中国戏曲学院举办“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和实施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经验,依托相关高校开展专业硕士教育,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现学校培养与传承人口传身教相结合,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保护与培养。(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法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然承担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和保护功能,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生动形态。[5]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对许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进行全面拍摄、记录,将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活动、手工工艺制作等,以图画、音频、动画等影像方式,将各类技艺、技法留存下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这种数字化、信息化的科学管理方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能使艺术院校学生利用其专业优势直接参与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中去,而且使这些古老的民族文化通过现代传媒得以延续,并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以成果的形式积累下来的非遗教育资源,经过整合应用,构建起具有地区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促进资源共享、服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北京市自2005年起开始启动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网上特色教育资源库,到2008年底,已经建设了134个主题资源包,整合了图片近75.4万张,音视频4.4万个,文字670万字,为社会和各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艺术教育信息资源,并向市民开放,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相融合的再思考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相融合,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还是对艺术院校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不仅使艺术院校的学生习得技艺,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艺术院校不仅要发挥其艺术教育的作用,更应当将其打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平台,在民族文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制度建设亟待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内涵丰富,门类众多,各高校抓住其中的某一分支展开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近几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跟风式的存在,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导,有效整合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设置,要有相关政策,科学布局与规范管理,可以通过分批建设几个特色专业点、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示范性人才培养教学基地、就业基地,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遴选数位教学名师和数个优秀教学团队等方式,保障各高校非遗学科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理论研究亟待深入虽然全国许多高校及研究机构都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但由于理论的滞后与实践经验的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被作为一门学科及时地建立起来,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的质量。建立一门新兴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是迫在眉睫。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但与西方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的学科理论研究还是落后的,他们的学理性探究更为深入,学科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研讨活动,加强理论研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推进和完善。如,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引入高等教育的会议。通过这类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论坛,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制、非遗文化资源保护法规建设、非遗传承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深入民间调查、创新理论成果。要成功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要求有一套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理论学说为指导。各高校在多年教学实践和民间调查的基础上,汇集整理研究成果,编纂符合学术规范的理论教材,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的《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傅谨的《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都是代表性研究成果,这些论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理论、实践及高校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亟待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让艺术教育承担起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义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利用地区非遗资源,开展各类艺术实践活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各类民间艺术活动周活动,河南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召集志愿者下地方演出,在非遗的宣传、保护和传承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值得各高校借鉴学习。同时,为培育全民的文化自觉,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深入人心,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及时、深入、全面地报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参与文化保护的社会实践,并向世界推广、宣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增进人类的文化交流。

本文作者:王剑红工作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

非机类专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 《金融学》课程差异化教学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非机类专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 非计算机类专业; 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 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8-55-03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non-computer specialty

Yang Dehong, Yan H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54, China)

Abstra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comprehens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integrated with management science, system theory and computer science.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s for students of non-computer specialt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from the view of management.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non-computer specialty is analyzed. The control method of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objectives with different specialty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urn students from passive learning to active learning, a method of teaching reform in organizing teaching content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cas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ransaction process.

Key words: non-computer special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se; electronic commerce;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MIS课程的教学目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管理知识和系统工程思想,了解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并熟悉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第二层次是掌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学,了解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第三个层次是培养信息开发、实施和维护的能力。对于不同的专业而言,以上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和侧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同的。对非计算机类专业而言,强调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实践,一、二层次是核心知识,第三层次注重通过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操作来增加应用体验。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基础不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以上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应有差别,但我校非计算机类专业MIS课程采用统一考核,差异化教学目标不易控制,从而对于信息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的专业,在讲授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等环节知识时,学生普遍反映MIS课程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距离太远,难以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流程和工程思想,特别难以掌握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因此,对非计算机类专业,案例教学法非常重要[2-8]。过去常采用制造企业、医院门诊、库存管理、图书借阅管理等传统经典中小型桌面系统作为案例素材,通过案例分析,讲授需求分析方法和系统设计过程,并通过系统演示回答如何针对用户需求来描述功能、设计结构和实现软件,以及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但是,目前是一个移动互联的时代,大量的APP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所表达的管理信息已进入WEB2.0/3.0阶段,沿用过去传统企业信息化的案例显然已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绝大数学生有网上购物和支付的经历,他们比较关心自己喜爱商品的搜索、购物车管理、订单跟踪和网上支付及支付安全问题,同时也非常关心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APP的使用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但对于库存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传统桌面系统“背后的故事”已无兴趣。因此,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MIS的教学内容必须改变,需要增加个人信息、支付安全等信息技术知识,并以电子商务平台和移动APP应用为案例讲授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过程,才能与时俱进,使学生不自觉地凭着兴趣学习完MIS课程。

1 非计算机类专业MIS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要求不易控制

MIS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该课程,使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了解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开发的流程,建立“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是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概念,企业信息化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重组的过程,MIS能辅助管理者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等相关软件工程理念,有助于学生在工作后面临信息化建设项目时,能很好担当起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沟通者角色,以确保软件项目初期需求调研沟通无障碍、后期软件实施以及整个项目推进工作监控有效[2]。可以说,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高校面向非计算机类专业按照以上的定位开设MIS课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沟通者、企业管理变革的提出者、MIS软件的使用者、信息反馈者和决策者,为全社会信息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尽管面向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设MIS课程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可能会偏离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分析了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过于强调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技术细节,使课程难度加大。

MIS课程教学内容离不开讲授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技术实现过程,能对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有深入理解的教师大多是来自计算机、自动化或软件工程等专业,他们具有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知识和丰富的软件项目实践经验,比较强调软件实现的技术细节,但管理类的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在面向会计、经济、人力资源、物流、人文等不同专业学生讲授MIS课程时,难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案例,往往会选择图书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耳熟能详的案例进行分析,教师若过于强调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技术细节,往往会造成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度较大[4-6]。

第二,不同专业学生差异化能力培养不易控制。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般经管类专业在开设MIS课程前普遍仅开设过计算机文化基础、VF课程,会计信息化等少数专业开设过数据库技术基础、VB或PB等课程,少数其他工科类专业开设过C语言等课程。因此,不同专业开设MIS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应有差异,应根据学生前期的信息技术课程基础去落实第一、二层方面教学目标,而适度引入第三层次教学内容,但由于目前我校非计算机类专MIS课程考核采用统一考试,客观上造成教师在讲授课程中无法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案例,从而不同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差异化要求不易控制。

1.2 教学案例选择不恰当,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讲授MIS课程离不开案例的分析,教师常采用制造企业、医院门诊、库存管理、图书借阅管理等传统经典中小型桌面系统作为案例素材,通过案例分析,讲授需求分析方法和系统设计过程,并通过系统演示回答如何针对用户需求来描述功能、设计结构和实现软件以及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尽管所选择的案例均来自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行业,讲授相关管理知识和管理流程,学生均能理解,但大多数学生并没实际使用过这些软件,缺乏直接的体验,就不能很好地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对于单机版的桌面系统,本身所表达的管理理念就落后于时代,同时,软件单调的界面、纷繁的数据、烦琐的操作流程,会使学生丧失兴趣。

2 非计算机类专业MIS教学改革

2.1 科学定位教学目标,能力培养要求差异化

对非计算机类专业而言,强调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实践,一、二层次是核心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管理知识和系统工程思想,了解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掌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学,了解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并熟悉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前期的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情况,合理设置各章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降低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的技术细节要求。强调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弱化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全流程以及技术细节,要求学生具备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文档的编写能力。

2.2 改进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

目前MIS教材大多针对传统制造企业信息化流程,按照结构化开发方法组织教学内容,虽然能较完整给出制造型企业的产、供、销、人事、财务等管理业务在信息化过程中如何抽象成对应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信息系统要素,但不同专业学生的财务、人事、销售等管理知识结构有差异,而且对传统制造型企业的大部分管理业务缺乏实际体验,所以以上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好。

在移动互联的时代,大量的APP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所表达的管理信息已进行入WEB2.0/3.0阶段,沿用过去传统企业信息化的案例显然已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绝大数学生有网上购物和支付的经历,他们比较关心支付方式及过程、订单管理、配送流程、签收评价等环节背后的管理流程及其技术实现,也非常关心微博、微信等众多即时通信APP的使用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电子商务平台集成了财务管理、物流配送、信息安全、库存管理、员工考核和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管理知识,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管理流程及其技术实现流程,较好地落实了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内容。因此,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MIS的教学内容必须改变,要增加个人信息、支付安全等信息技术知识,并以电子商务平台和移动APP应用为案例讲授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过程,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2.3 丰富教学案例,改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实际系统的开发需求,让学生参与系统的开发设计,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信息知识的单向传递过程, 实现了让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的过程[8]。

MIS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管理思想、开发流程与企业管理紧密相关,要解决系统开发过程与企业管理实际脱节的问题,必须要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强调在教学中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这种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

在教学中一种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较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基本知识+案例教学+实践创新”的模式,基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陷入空泛和盲目,实践创新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环节,案例是枢纽,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案例教学最重要的是选择典型的合适的案例,选择案例的标准包括:第一,案例必须要与理论授课内容高度相关,内容要新[7];第二,案例的文化、社会背景学生要了解和熟悉,并与现实一致[7];第三,案例要能够贯穿整个开发过程;第四,案例必须与计算机技术内容紧密结合[1]。

网上购物系统或电子商务平台是学生熟悉的,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它与当前的各种技术紧密相关,学生非常关心购物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安全。网上购物系统或电子商务平台可作为教学案例,从网上购物系统的实际开发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生网上购物和支付的亲身体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思考系统的目标、功能,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以及后续的运行和维护,在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分析管理的问题、思想,技术的解决方案,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对实际问题进行全局分析和思考的环境,并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自己使用过的网上购物系统提出自己的意见。

3 结束语

MIS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而言,课程本身较难,统一考核不能满足其教学目标差异化的要求,学生易丧失学习兴趣,使课程教学过程难度加大。因此提出,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做到产异化能力培养,改进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案例;以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为案例组织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这些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操作实际信息系统的体验,变抽象为感性,变难为易,从而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瑞.《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研究[J].网络财富,

2010.6:134-134

[2] 陶青.国外大学MIS课程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06.7:195-197

[3] 崔春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中定量化方法的作用[J].电子设计

与工程,2011.19(9):93-96

[4] 吴云鹏.案例教学的生成性探析[J].教育评论,2012.5:87-89

[5] 张义刚.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

化,2009.12(16):122-124

[6] 梁妍,王知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理论版)[J].图

书馆学研究,2010.4:19-21

[7] 胡晓旭,王旭等.管理信息系统课案例教学的探讨[J].哈尔滨金融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3):63-64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