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09 13:36:17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中的压力管理关系到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绩效。本文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对压力、压力源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研究综述。

引言

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的观念、心理、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产生了各种适应性障碍或紧张症等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有关压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共同关注的热点领 域。

在企业管理中,工作压力管理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度、持续的工作压力不但是造成员工健康和安全隐患的重要问题,还会导致一些组织问题,如员工不满、消极怠工、高离职率、缺勤和低生产率等。对压力进行管理,尤其是对工作压力源的分析与探讨极为必要。

一、压力的内涵和相关理论

1.基本概念的界定

(1)压力

“压力”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压力。它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对压力的认识最初源自物理学,是指物体受到试图扭曲它的外力的作用,在其内部产生相应的力。以后对压力的认识扩展到医学领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信息革命的发展,压力的研究在强烈的社会需求推动下,从医学领域迅速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几乎所有学科研究领域,引起如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许多学科专家的关注。关于压力的定义也有很多种,综合各界学者对压力的定义,对压力含义的界定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刺激说、反应说和刺激—反应说三大类。

第一,刺激说。刺激说认为压力就是作用于个人的力量或刺激,从而导致人的紧张的反应。这种定义借助物理科学中压力的定义,认为压力是某些可能会导致分裂性结果的特质或事件。把压力看成是人对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生理的紧张、恐惧等,强调的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认为人们所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当压力超过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将会造成永久的破坏。这是早期对压力分析的观点。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有weiss等。刺激说的观点主要集中注意于压力刺激的实质,关心压力的来源是什么。主要强调了压力的外部因素,而较少考虑到个人对压力程度的感知和评价,也没有注意到对压力反应的处理策略。

第二,反应说。反应说把压力看做是个体对某些刺激物的反应,是由于环境刺激物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的一种心理的反应。这一理论强调压力是个体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而不是外界环境对个体的一种压力。把压力看成是人的主观感受,着眼于人们对待压力的体验和认知,并且认为压力是以反应为基础的模式,它强调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

第三,刺激—反应说。刺激—反应说认为压力是个体与压力源之间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感受到的压力来源于个体对情境的察觉和评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压力的感受不同。根据刺激—反应说,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不仅包括环境刺激造成的紧张也包括人们对环境刺激的主观反应,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个体特征差异及对待压力策略的其他因素。这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它全方位、多视角地考察了个人特征与外界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工作压力

在企业压力管理中,我们以研究工作压力为主。在本文中,压力即指工作压力。工作压力(work stress)概念是从压力定义衍生而来,简单来说是指当压力发生在工作场所时就称之为工作压力。我国学者徐长江(1999)把工作压力定义为:在工作环境中,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地、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体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工作压力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工作压力包括个体在工作情境中体验到的压力和来自工作场所之外的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压力,而狭义的工作压力仅为工作情境中的压 力。

2.有关压力研究的理论

压力管理研究在西方已经近100年,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有关压力管理的相关理论。

(1)压力主体特征理论

压力主体特征学说认为压力的产生与个人的某些主体特征,特别是主体的需求与能力有关,当个体有较高的需求与期望发生,但又感到自我能力有所不及时,就会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感到压力。这一学说思想强调了个人主观因素,特别是需求与能力对于压力形成于反应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解释了不同个体在同样压力环境中的个别差异原 因。

(2)个体—环境匹配理论

个体—环境匹配理论或称为p-e模式,该理论认为环境变量和个人相关特征决定压力是否会产生。french和caplan(1972)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工作压力领域中运用最多、得到最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french等人认为引起压力的原因不是单纯的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而是个人和环境相联系的结果。工作的压力是由于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misfit)。只有当个性特征与工作环境相匹配(fit)时,才会出现较好的适应。

(3)工作需求—控制理论

karasek(1979)提出的工作需求—控制模式(简称jd-c模式)也是研究工作压力的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模式。karasek以大量有关职务再设计和员工压力的研究为基础建立了jd-c模式,从工作特征出发,对工作压力做出解释和预测。所以它还被称为工作压力模式。karasek认为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本身所包含的两个关键特征,即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的共同影响。它包含两个基本假设:

①高工作要求,低工作控制导致高工作压力。

②当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均处于高水平时,工作动机增强,因此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模式中又加入了一个社会维度:社会支持,使这一模式成为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式(简称jdcs模式)。

(4)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认知交互作用理论是一个以认知评价过程为基础的工作压力模式。该理论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s. lazarus。lazarus认为在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存在着两个阶段的认知评价过程。个体首先要评价外界事件是否具有挑战性或威胁,然后对自己所能获得的应对资源如个人能力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评价,当个体认为后者不足以应对外界的威胁性事件时,工作压力便产生了。

lazarus认为传统的工作压力研究将环境条件和个体特点看做是分离的和不变的,没有正确地描述工作压力的问题。个体—环境匹配理论虽然比传统理论的思维推进了一步,通过对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考虑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但这一理论的问题是它仍然把个体和环境都看做是静止的、不变的。lazarus(1995)认为,压力不是个人特点的产物,也不是环境的产物,压力的产生是某一种环境与某一种人所做的对环境所可能产生的威胁的评价结合的结果。在交互理论中,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随着时间和面临的任务而产生变化。个体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匹配程度,无论在时间上、工作任务或活动上,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这一理论对数据的涵盖性和易检验性,使得它受到很多工作压力研究领域者的重 视。

二、压力源及其理论研究

1.压力源概念

压力源即压力的来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性刺激。是指导致压力的刺激、事件或环境,可以是外界物质环境、个体的内在环境及心理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生活压力源和工作压力源。

工作压力源包括导致工作压力反应的情绪、刺激、活动等。是员工在工作活动中所承受的对其身心活动造成一定影响的外在刺激因素,是个体对工作压力感知的一种主观评价。它是改变个体心理和身体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构成压力源的因素很多,各个因素之间会相互影响,构成复杂的系统,当个体长期处于这些压力源系统中,不仅仅是对他个人,对组织也同样会带来消极影响。在压力管理过程中,了解压力源是基础。所以工作压力源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点。

2.压力源研究的理论回顾

weiss (1976)认为工作组织中的压力源主要有:工作本身因素;组织中的角色;职业发展;组织结构与组织风格;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whettent和cameron把压力源归纳为时间压力、互动压力、情景压力和期望压力四个方面。

cooper,c.l.和marshall(1978)对白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研究认为,工作压力源主要有:工作本身因素、组织中的角色、工作中的关系、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和组织倾 向。

ivancevich和matteson(1980)借鉴了以前的研究成果,认为工作压力源可分为组织内部压力源和组织外部压力源两部分,强调了个体差异和个人对压力感知的影响作用。他们把压力源分为五个基本类型:生理条件、个人层面、团队层面、组织层面和组织外因素。其中,个人层面涉及角色和职业发展,组织层面包括组织倾向、组织结构、工作设计和任务特征。

hendrix,w.h.(1995)等人的研究中,将引起压力的因素分为3类:组织内部的因素、组织外因素和个人特 征。

summers,t.p(1995)等人将引发工作压力的原因分为四类:个体因素特点、组织结构特点、组织过程特点、角色特点。

罗宾斯((1997)确认了三种类型的潜在的压力源:环境、组织和个人压力因素,并认为这三种因素是否会导致现实压力感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差异(如工作经验、个人认知等)。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政治和技术的不确定性;组织因素包括任务要求、角色要求、人际关系要求、组织结构、组织领导作风和组织生命周期;个人因素则包括家庭问题、经济问题和个性特点。

近几年,我国对工作压力源的研究比较多,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类是通过调查,对某一行业、某一岗位的工作者的压力源进行识别;另一类是以压力源中的某一变量为研究对象,剖析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包含了各个行业、岗位的工作者,有医生、教师、公务员、科技工作者、知识型员工、经理人员等,基本上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类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源进行了分析,也有的学者只做了定性分 析。

张继红(2005)通过对航天科技人员工作压力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航天科技人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组织、人际关系”、“工作回报”和“工作时间”五个方面。

舒晓兵(2006)对我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赵春燕(2007)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三类研发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种研究一般就工作压力源中的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工作压力源中的变量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及影响程度。

马可一(2000)在工作情景中认知资源与职业关系的研究中,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分为任务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压力和环境压力四个部分。

汤毅晖(2004)对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关系。

曹静(2005)研究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将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同时引入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的研究。

弋敏(2007)对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实证研究,知识型员工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分别为工作任务、工作背景和氛围、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及组织结构和文化。

三、压力源的测量

工作压力的准确测量是研究工作压力管理的基础,国内目前尚未研制出较为成熟的工作压力测量工具,大多直接借鉴使用国外的压力测量工具。比较有影响的、广泛使用的工作压力测量工具主要有:

1.职业压力指标量表(osi)

职业压力指标量表是cooper sloan和williams于1988年设计的测量工作压力的一个指标体系。它从压力源、个性特征、控制源、应对策略、工作满意度、生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七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衡量工作压力状况。

2.mclean’s工作压力问卷

mclean’s工作压力量表中的问卷是美国心理学家mclean教授编制的。该问卷由应对能力、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源三个量表组成。

3.工作内容问卷

著名的工作压力jd-c模式的提出者karasek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了工作内容问卷。该问卷原用于工作压力与高血压、心脏病的关系研究,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价职业人群的工作压力水平。

4.工作控制问卷

工作控制问卷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hurrell和mclaney于1988年研制的,该问卷主要从工作压力源的角度来衡量个体面临的压力,调查内容与个体对工作情境中的人、事、物的控制程度密切相关。

5.职业压力问卷调整版(osi-r)

职业压力调查量表最早是由osipow于1981年设计的工作压力测量问卷,经过20年的使用和反复修订完善,于1998年重新推出了该量表的调整版本。osi-r量表由职业角色问卷、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和个体能力问卷三个量表构成,共有140个测试项目。

6.工作压力量表

paker和decotiis(1983)编制的工作压力量表,已在许多研究中得到使用,并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 度。

目前国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工作压力测试工具,研究者大多是借鉴和使用国外的压力测量工具,但还有部分学者在对我国不同行业职员工作压力的研究中,结合国情和行业特点,在传统测试工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设计出了新的压力测量工具。

四、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各种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压力的形成,如何将上述工作压力理论加以综合考虑,以期能完整解释实际的工作压力现象,这值得进一步研究。

现实生活中极少有纯粹的单一性压力源,多数压力源都包含两种以上的因素,几种压力源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今后对压力源的研究,一般都应该把几种压力源作为整体加以考虑。

不同的压力源测量工具,对企业的压力管理提供了指导。早期的压力研究较多采用横切面法,最近的压力研究中注意更多运用纵向研究设计。

压力管理中的相关理论,几乎都是以国外特别是西方企业文化为背景的,这些理论和模型在我国企业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舒晓兵.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其影响[j].统计研究,2005,(9):29-35.

[2]石林.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1,(10):433-435.

[3]徐长江.工作压力系统研究:机制、应付与管理[j].浙江师大学报,1999,(5):29-35.

[4]马剑虹,梁颖.管理者工作压力高阶因素结构分析[j].应用心理学,1997,(2):21-26.

[5][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78.

[6]lazarus r s.psychological stress in the workplace[j].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1991,(6):1-13.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第2篇

[关键词]压力 普遍概念 研究取向 发展趋势

一、压力的概念探讨

当stress被引入作为心理学术语时,我国心理学词典和教科书对其有多种解释,如压力、应激、紧张、挫折等,当前心理学研究并未给其一个统一的定义。从概念接受角度来说,用压力这个概念则相对来说通俗易懂,易于被大众接受。如果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对其进行定义,那么就可能有多种概念的内涵:如压力反应、压力事件、压力感、压力应对等。如塞里(1936)从生物医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将其定义为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具有非特异性的生物学反应现象。我国有心理学家则认为压力包括压力事件和心理压力两个概念,压力事件(stress)是指一定令个体紧张,感受到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或事件。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一种特别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即个体心理真正意识到了压力存在而无法摆脱时形成的带有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而应激则是心理压力的特殊表现形态。从上述观点来看,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压力的定义并不尽相同,可见,压力是个普遍概念而非单独概念。

二、压力研究的取向

纵观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各种压力研究,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种类型:

1.将压力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早期以塞里为代表的生物医学观认为应激是有害刺激作用于有机体的结果,注重研究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过程,而不是引起这种反应的心理社会原因,并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般应激综合症(GAS模型),其观点和研究模式至今还在医学的病理生理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将压力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关注压力来源的性质与特征

这类研究把应激作为自变量,研究各种有害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特征。历史上,与塞里研究形成对照的是一段时期里心理学家们把应激与应激源作为同一概念来研究。而且心理学家所指的应激源的范围相当广泛,远不是塞里所强调的躯体性应激源,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3.对压力过程中的中介变量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在应激源与应激身心反应中,中介变量如何其作用

例如,认知因素首先被认为是应激的决定因素,Lazarus提出,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而是发生于个体察觉或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景之时。其它还发现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等许多因素对应激反应起着中介作用。

三、压力研究的阶段

依照压力的研究取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临床取向(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该阶段主要是从病理心理的角度出发,说明生活中的危机事件或身体疾病对个体身心的影响,对危机事件的研究是从压力源研究角度而言的。

主要研究:绑架、家庭成员杀害人(Mayers&Pitt;1976;Morawetz;1982;Petti&Wells;1980);父母离异(Steinberg,1974;Yours,1980)以及创伤性事件(Bulman&wortman,1977)等。身体疾病又是该阶段研究较多的另一个压力源。研究者主要考虑一些传染性小而残废率的重大疾病。包括心脏病(Mehler,1978),激素疾病(Drotar,ousens,1980),癌症(Earle,1979)等。该阶段研究明显不足之处在于被试年龄分布的不均衡,青少年研究只有7%,而成人研究则高达42%,另外过度重视危机和重大压力源而忽视了日常压力源的研究工具缺乏。

第二个发展取向研究阶段。自80年代开始,对压力的研究突破生理心理模式,转向发展心理模式。从压力源来说,日常压力源的研究是第二阶段的显著性标志。日常压力源主要来指家庭、学校、同伴等日常压力事件,例如学校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者着重从发展任务的角度来研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应对的关系(oerter,1985)。研究考察了年龄、性别、种族和人格特征对压力的影响,研究了社会支持对象,如压力问题此外,研究者开始从自我概念这一新的角度来研究个体内部因素对压力的影响。

四、压力研究的主要理论背景

1.反应理论——生理医学的压力观

该理论认为压力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由加在有机体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具有非特异性。该理论提出应激的“一般适应综合症”模型(the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ne,简称GAS)包括警戒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三个阶段,提出用生理参数(肌肉紧张度,皮肤电等)作为应激反应的客观指标,比心理变量或其他的躯体状况在应激的评估和测量上更具有信度和效度,此外GAS理论的提出促进了从生理系统的变化来揭示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这一新的突破口,也是阐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作用机制的关键。

GAS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包含理解人类应激的重要心理因素,把人看作是对不良环境做被动反映的生命体。在强调生理指标的同时,忽视了人心理和行为的反作用。另外对于压力的评价也有较偏向的一面。

2.压力刺激理论——生物物理学的压力观

该理论模型把压力定义为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环境刺激,如失业,失恋,天灾,贫困等。其关注的核心在于何种环境能够使人产生紧张反应。

该模型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推动压力源(生活事件)的定量化研究,促进了人们对社会心理刺激和疾病关系的认识,从而加速了身心医学的发展。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对于揭示生活事件和躯体疾病及精神病症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模型的不足也显而易见:将活生生的人物理化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心理行为的复杂性。

3.CPT模型——心理学的压力观

压力的CPT模型,即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cognitive_phenomenological_transactional,CPT)模型,该模型的典型人物代表是拉扎罗斯(lazarus)和福克曼(Folkman)等人。该模型的核心点是,应激“既不是环境刺激,不是人的性格,也不是一个反应而是需求以及理性地应对这些需求之间的联系”。

转贴于

该理论模型包含如下三个基本要点:

(1)认知的观点,即认为思维和认知是决定压力反应的主要中介和直接动用,换言之,压力感能否产生,以什么形式出现,均取决于个体对其与环境间关系的评估。

(2)现象学的观点,既强调与压力有关的时间、地点、事件、环境以及人物的具体性。

(3)相互作用的观点,包含两大要点:其一,在压力过程中,存在许多中介因素,压力源与中介因素的交互作用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个体最后的反应方式和结果。其二,压力产生与个体与环境间的特定关系,若个体认为自己无力对付环境需求则会产生压力体验。

该模型包含了压力研究的基本的四个要素:压力源、中介变量、生理或心理的反应结果。拉扎罗斯(lazarus和Launier,1978)认为:任何一个事件,只要是环境或内在要求超出了个体的适应性资源,压力就会产生。

与刺激模型理论和GAS模型相比,CPT是有下述特点:(1)不像前两种理论那样,只关注压力过程的两端,而是更注重中间过程的研究,尤其强调了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对于全面理解压力想象具有重要意义;(2)克服了前两种理论中对人的机械生物化的看法,不再将人看作是只受压力情景摆布的消极有机体,而是认可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3)运用该模型可促进对压力的干预方式的研究,如改变中介机制可有效控制压力反应等。

五、压力研究的主要方法

纵观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压力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与心理测量法,采用最多的工具是量表或问卷。最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如下表1所示:

从以上研究工具分析看,由于依据压力研究理论观点各异,出现了不同压力调查问卷和测量量表,但总体来看他们大部分是考察个体所承受的压力源来评价压力,而对压力源研究主要是通过归纳个体日常事件中对个体日常事件中对个体影响较大且产生压力的事件。事件越多,影响程度越大则表明个体的压力越大。

六、压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回顾过去的压力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压力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中介变量三个领域,从上个世纪末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压力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压力的跨方化研究

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发展任务给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提出了不同的挑战(Greenfield&Cocking,1994)。Markus,Kitayama(1991)和chan(1994)指出,文化的力量可能对压力的评估产生显著影响,压力与心理适应的研究结果是有明显的跨方化差异。对同样的压力事件,不同文化背景,包括不同国家、地区、种族和社会团体中的个体的事件的压力感受和态度不尽相同,这无疑是取决于该文化规则、习俗和观念等因素。

有的研究者对中美两国大学生“学生生活应激量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对量表部分因素的反应及其总分都与美国大学生有及其显著的差异,表明我国大学生对应激状态的认知和应对反应不同与美国学生。

Jose和Anna等人(1998)近期对俄罗斯和美国青少年的压力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结果发现,俄美两国青少年在重大生活事件的压力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俄罗斯青少年的日常压力显著大于美国同龄人,这与俄罗斯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直接有关。

2.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在压力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常常是关注危机性或重大性生活事件与人的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如失业、配偶或朋友死亡等危险性压力事件的影响(B.S,Dohrenwent,1981)。后来研究者发现,由日常生活及社会角色所带来的持续压力是影响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如由婚姻、育儿及家庭经济所带来的压力与人的抑郁有密切相关(Schnefer&Lazarus,1981)。同时发现,时间压力,缺乏自主决策,工作角色含糊不清,工作中的绩效评价等与人的抑郁也有相关很大(Billings&Moos,1982;Kasc,1978)。40多项横断研究均发现了压力与抑郁的显著相关(Compas,Orosan&Grant,1993)。然而,这种相关不局限于抑郁。Compas和Howell(1989)等人发现,压力与内在心理问题相关(可解释11%的变异)要大于外在心理问题的相关(可解释5%的变异)。这可能表明,压力事件与抑郁等与其它症状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压力与各种心理和症状之间均存在普遍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七、压力研究的评析

1.研究对象的范围过于集中

被试的选择“重两端轻中间”,即重视18岁之前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轻视18岁之后到成熟的中间阶段压力的特点考察,青年时期,尤其是青年中期和晚期日常压力特点的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青年中期的压力研究远落后于成人方面的研究,也落后于儿童期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科雷汶(W.Kleiwer,1991)指出,有关成人的压力与应对研究已处于“成熟期”,而对于青年的这方面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的“婴儿期”。这种现状与发展心理学的生命全程观不够协调。

2.重静态特点研究,轻动态发展考察。

已有研究对压力随个体成熟而发展变化的特点缺之考察,对18岁之后的大学生压力和应对的发展特点尤其缺之足够的探讨。

3.理论研究较多,干预研究较少。

从研究的取向来看,压力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压力的来源、反应及中介变量等方面,而在压力的应对及干预方面研究较少,即便有,也是相关研究,如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等,实证研究则少见。

参考文献:

[1]Phillip L.Rice.胡佩诚译.健康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1-43.

[2]古丽娜.大学生的压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1999.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压力;健康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凸显,人们在寻找原因时,教育往往首当其冲成为焦点。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大众的质疑。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社会价值观中“拜金主义”等思想的盛行,教师实际上仍属于“弱势群体”。

一方面,社会认为高校教师作为学科前沿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负责,另一方面,社会为高校教师提供的条件有限,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面对着很多生活问题,如职称问题、家庭问题等。在这种矛盾之下,教师必然要面对极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小学教师往往由于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备受社会关注,这就导致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高校教师悲剧性事件的发生也成为必然。因此,对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压力引起的高校教师的身心问题开始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有一批研究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的成果出现,本文将就这些研究成果做出总结,一方面是综合展示目前我国有关教师压力与身心健康的研究结论,另一方面也试着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其他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以“高校教师”、“压力”、“健康”等词为检索项,对CNKI中的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后得到有代表性的相关论文三十余篇。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教师的压力及压力现状

一般而言,研究高校教师的压力主要是指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也称之为工作压力。但对于教师的压力,或教师的职业压力、工作压力,不同的研究者所给出的定义各不相同。例如,“工作压力是外在环境的刺激与个人属性(特质)交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理与生理失衡的反应,进而干扰个体工作正常运作的现象。”“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使教师个体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地作用于教师而使教师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尽管对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还有很多,且表述方式上也各不相同,但通过对各种定义的概括和总结,可以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基本概念有大致了解。

首先,从来源上看,教师的职业压力大都来源于外在环境与个体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表现为外界环境不能满足个体的需要从而压制个体某方面的发展。

其次,从影响来看,这种内外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往往会导致教师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一系列消极表现。

最后,大部分教师无法及时或有效地调节这些消极表现,从而导致更深程度上的冲突或不平衡。

关于目前高校教师的压力现状,主要通过一些实证调查的数据反映出来。例如,潘欣等人对西安交通大学部分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教师感觉职业压力很大,75%的教师处于由压力引起的亚健康状态。宗晓晓对杭州4所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6.4%的被试几乎没有感受到压力。赖恒静等人对重庆部分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的被试认为自己没有压力,27%的被试有轻度压力,54.6%的被试存在中度压力,另外15.8%的被试则有严重压力。由于调查对象的不同,选用的调查量表的不同,所得调查结果也有所不同,但这些结果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压力存在于绝大部分的高校教师身上。

二、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个体的健康应该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但在目前大部分有关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极少数的研究对教师的身体健康进行了调查分析,而社会适应方面的研究更少。

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一般是采用SCL—90量表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张虎祥等人对兰州7所高校的部分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忧郁及焦虑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宗晓晓等人对浙江部分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5.45%的高校教师表现出中等程度以上的抑郁症状,21.36%的高校教师表现出中等程度以上的焦虑症状。这些数据表明,目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也是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教师压力与健康问题逐渐关注的原因。

三、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由于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对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侧重于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例如,张虎祥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总分与SCL—90各因子均呈正相关,其中与强迫、人际敏感2个因子有非常显著的相关,与躯体化、焦虑、精神病症3个因子有显著相关。朱小茼等人的研究结果指出,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得分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对这两者的相关性作出调查分析的研究还有很多,但其研究结果都基本一致,即: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高度相关,压力越大,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四、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压力源分析

目前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调查分析。马晓燕在其研究中将高校教师的主要压力源归纳为教师职业本身特点带来的角色冲突、工作要求、知识危机感、工作岗位的竞争、学历需求五个方面。束仁龙的研究把教师的职业压力总结为经济待遇、教学和人际关系,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和专业发展,科研与职称,社会期望与要求,教师个人因素五个方面。邢晓源等则把高校教师的压力源归为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社会期望、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经济收入偏低四个方面。陶芳芳的研究把高校教师的压力源概括为社会因素、学校管理及制度、个人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工作负荷、学生方面的问题、个人特质、家庭方面的问题八个维度。孟亮的研究结果中高校教师的压力分为心理压力、工作压力、职称评定压力、同行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自我期待压力,其中心理压力源主要包括薪酬、考核、经济负担、对工作的评价、管理体制不合理等;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工作量大、职称评定、能力有待提高等;职称评定压力源主要包括专著、承担课题、外语考试等;同行竞争的压力源主要包括能力上的竞争、职称上的竞争、人际关系方面的竞争等。

通过对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论的综合,可以发现,目前高校教师的压力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是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压力,包括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教师的社会地位等。

其次,是来自于学校方面的压力,包括教育教学工作、科研任务、职称评定、学校的管理制度等。

最后,是来自于个人方面的压力,包括个人心理素质、性格特点、个人的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个体对自身的期待等。

五、有关高校教师压力问题与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

尽管有关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问题的对策大都是从压力入手,试着提出建议帮助教师改善压力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健康水平。但由于不同的研究对高校教师压力源的认识不同,因此提出的对策也有所差异。例如,邢晓源认为,解决高校教师的压力与健康问题,应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入手。社会层面主要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引导社会尊重教师等;学校则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需要,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等;个人要学会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通过各种途径适应社会和工作需求。宗晓晓等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高校教师的压力与健康问题:一是建立高校教师支持系统,缓解高校教师压力;二是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方式,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束仁龙提出的对策也是从社会、学校、个人三方面来论述。从社会方面而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教师的社会形象;从学校方面而言,要减轻教师的科研负担、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完善教师再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为教师职称晋升创造条件、构建轻松和谐的校园环境;从个人方面而言,教师应改变观念,调整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注重休闲、放松身心。

综合各研究的情况来看,大都是针对自己对压力源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大致可以概括为:

首先,社会层面,主要是正确看待教师职业,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等。

其次,学校方面,主要对策包括减轻教师的教学量和科研工作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创造民主管理的氛围、科学考核教师等。

最后,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主要是提高心理素质,改变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等。

六、总结

综合以上内容来看,目前我国对高校教师的压力与健康问题的研究已趋向成熟,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尽管如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和改善。

首先,研究对象的局限。大部分的实证研究都是针对某一地区的被试展开的调查,但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对某一地区的研究结果难以推广到其他地区,因此,实证研究有待于扩大调查对象的范围。

其次,调查工具的局限性。对压力的测量主要有自编量表和已有的压力测定量表,但对健康的测定量表就极为有限。一方面,现有研究大都只侧重于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测量,另一方面,对心理健康的测量大都使用SCL—90量表进行测量,有少数研究中用到主观幸福感测量量表等。尽管SCL—90的信度、效度等都已经过科学的检测,但该量表并不能测量出个体的全部心理问题,因此,此类问题的研究结果也就受到了影响。

第三,对压力与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具体分析各个压力源与不同心理问题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还较少,大都侧重于不同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的压力与健康相关系数的研究,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意义不大。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第4篇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唐山063009)

摘要院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具有自身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压力的类型遍布在学业、毕业、人际交往、就业以及婚恋五个方面。在分析研究生心理压力类型的基础上,就如何帮助研究生进行心理调适以减轻压力提出了早期预警发现、心理咨询帮助等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 院研究生;心理压力;压力类型;调适

中图分类号院G444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246-03

1 研究生心理压力概述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研究生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实践部门对研究生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研究生正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中坚力量。有数据表明,2003 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为267000 人,到2014 年,这一数字达到570000 人,是2003 年的2.13 倍。也就是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十余年之内扩招了一倍多。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招,这一群体的扩大,群体人数的增加不得不使我们高度重视这一群体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新知识、新观念的主要承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关乎其个人生活的品质,更关乎现代化建设后备力量是否能够可持续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们认为,在众多的心理问题中,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是我们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事项。

研究生心理压力,是心理压力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涵和外延的范围要从心理压力的基本概念中进行抽象提取。关于压力的概念,在心理学研究中呈现出百家齐放的争鸣格局。虽说总体方向一致,但在微观细节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差异。正如压力研究和理论的大师汉斯塞利(Hans Seley,1907-1982)所说的一样“压力,就像相对论一样,是一个广为人知,但却很少有人彻底了解的科学概念。”淤有学者认为,压力分为,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感三种含义。压力有持久性和暂时性之分,当压力变成一种持续性存在的感受时,就叫做生活压力于。有研究人员认为心理压力既包括“紧张”和“应激”,又包括了引起“紧张”和“应激”的事件。在研究过程中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的符合实际。盂还有的学者认为,个体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有暂时性和持久性区别。

综观有关压力定义的学术争鸣,结合我们自身的研究,本文认为,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平时生活中对某种事件经“刺激-反应”而形成的一种带有持续性特点的紧张心理状态,即个体心理中感知到了压力的存在而又无法摆脱此种状态所形成的具有持续性紧张感存在的心理状态。在掌握心理压力的定义之后,我们认为研究生心理压力应该如下定义:研究生心理压力是指研究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某种事件进行应激式的主观反应时所形成的一种持续性的紧张心理状态。

2 研究生心理压力类型研究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业压力。作为学生,其主业就是学习。研究生的学习不同于本科生,不仅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有受到学术方面的训练,培养其发现问题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动手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氛围中,心理压力的出现也就有了其现实的合理性。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压力。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志愿采集系统”的数据分析,超过七成的学生其第一学历背景多是非211、985 高校的毕业生。虞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学生在迈入211、985 高校研究生的大门之后,对这些重点大学的学业安排以及教学要求出现了不适应的状况,并且面对这些高校原来的学生,他们本身所具备的优势也对这些普高高校出身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面对着优势以及学业的差距,个别学生出现心理压力问题也就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二是科研方面的压力。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并且要掌握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从事科学研究,既需要较为夯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求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而在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多会做题考试,理论基础欠缺而动手能力更是缺失。这种状况导致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既无法完成导师要求的科学任务,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独立研究,这种情形的出现为研究生心理压力出现埋下了伏笔。

2.2 毕业压力。作为精英教育的一部分,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不同于本科生。不仅要完成规定课程要求、修满规定的毕业学分,还要完成一定科研量,做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而科研成果能否达到学校的要求成为其能够是否毕业的重要指标,于是论文的压力成为研究生、尤其是211、985 高校研究生的梦魇。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要发表多少论文,个别学校甚至要求学生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的学术论文。这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但是这种过高的要求也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且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往往与就业压力叠加。在双重的压力下,一些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2.3 人际交往压力。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外界的要求,研究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已日益成为衡量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人际交往能力强,个体的未来的发展就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研究生培养体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一环。然而,研究生群体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接触的人较少。研究生的招生多是小班的规模,同专业同班级的人数有限。再加上科研任务不同、选修的课程不同以及每个人自我处理的事情较多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个体很难在一个群体的氛围中生活,这种个体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中,不利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别谈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了。分散的学习生活方式,使得研究生缺乏一个情感沟通与宣泄的合理渠道。这种较窄的人际交往模式使得一些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无法获得有效的情感支持而走向极端;第二是适应困难所带来的人际交往恐惧。人际交往恐惧表现在个体厌恶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喜欢独处,遇事情喜欢钻牛角尖,无法通过正常的管道来进行自我宣泄。这种情况往往体现在那些家庭出身贫寒,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普通院校考入重点高校的研究生群体。他们有着较为敏感的自尊心,同时也有着较为严重的自卑感。学业上的落后、经济上的掣肘,往往使得他们自我评价降低,同时厌恶正常的社交活动,这种人际交往的异常状态常常引发一定的心理问题。

2.4 就业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也愈来愈旺盛。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另外一个情况,那就是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并且这种招生规模的扩大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导致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降低并引发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有着较高的职业期望值。他们不仅仅是要获得一份工作,还要求能够获得一份收入较高且职业声望比较好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才能够另他们满意。然而社会提供这样工作的能力是非常有限得。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往往引发研究生出现心理压力问题。

2.5 婚恋压力。进入研究生阶段,每个人的年龄都已经超过法定婚龄,进入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阶段。按照常理,在学校来解决婚恋问题应该不是难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学业繁重、科研任务重导致的人际较为狭窄等原因,研究生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尤其是一些理工科专业,男女比例失衡。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观念仍较为传统的国家来说,在一定的年龄没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都会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另外,有些人虽然有男女朋友,但是在遇到感情变故等突发问题时,往往因缺乏应对经验而造成心理压力。甚至一些极端人士做出自杀等不理智的行为,这严重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3 研究生心理压力调适的对策分析

根据对上述压力源的分析,造成研究生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有鉴于此,在帮助研究生减压以及心理调适时,也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

3.1 建立研究生心理压力发现的早期预警机制。心理压力从出现到一个严重的情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总会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较为异常的表现能够流露出来。如果我们能及早得把握这些异常行为,就能够合理得引导他们进行压力宣泄,从而防止更严重问题的出现。为了及时获取这些异常行为,学校的心理健康干预机构应发展自己的“线人”来及时获取这些情况。研究生的导师、同寝室的学生以及班级的辅导员都是最佳人选。干预机构应当经常性得对上述人员进行启发性的培训,及时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来建立对早期心理问题的及时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压力;疏导释放;综合着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99-01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学生思想压力过大,制约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心病还须心药医,缓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压力,需要通过心理疏导、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学氛围创设等方面综合着力,让学生逐步释放过高的压力,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这对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心理疏导,让学生在学习中放松身心

无论高考多么激烈,无论学习任务多么繁重,学生都要保持一颗正常的心态,否则就会陷入欲速则不达的状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的研究,另一方面要潜心研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告诉学生这样一种理念,努力即成功。只要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无论语文的学习成绩如何,都是成功的。要让班级每一名学生都能放下思想包袱。只有放下思想包袱,才能够轻松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既要纵向比,又要横向比,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拟订一个学习计划,明确短期和中期目标,要循序渐进,避免产生急躁的心理,使学生怀着正常的心态开展语文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缓解学习畏难情绪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出现过度压力和两个方面有关,一是自己的学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二是自己学习的效率不高。针对学习效率方面的问题,教师应当对学生授之以渔,教给他们学习的方式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效率更高了,缓解学习中的畏难情绪,这一点对于中等以下学生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作业检测、平时考试等多个方面出现的学习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针ρ生前记后忘、记忆效果不佳的状态,可向他们推荐条理记忆法、关联记忆法、想象记忆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无论是在背诵课文还是记忆其他知识点的时候,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分析环节,指导学生运用三轮分析法,第一轮熟悉初步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第二轮分析技巧技法、提炼写作特色,第三轮对其技巧技法进行消化吸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又将这些技巧转化为作文写作能力,一举两得,这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缓解学习压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营造轻松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走进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学生会心情愉悦,自然就会缓解学习的压力。高中生心理非常敏感,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形中缓解了他们学习的压力。教师应着重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鼓励大家在课堂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发言。大家在学习活动中自觉地抛弃观望心态,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会积极融入其中,这对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明显。二是在教学中注重鼓励表扬学生,高中生虽然生理上接近于成人,但是他们心理上仍然是一个学生,教师的表扬肯定对他们产生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秀生,都渴望在学习中得到老师的认可,特别是对学困生而言,教师一句表扬对他们将会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温暖,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了满足,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他们学习积极性会显著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轻松的氛围对缓解学生过度压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要身体力行创造轻松氛围,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实施分层要求,让学生找准定位投入学习

实践证明,寻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才能够实现学生最大化的发展。高中生学习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客观现实,并不为教师的主观意志所改变。因此,教师应当着力打造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分层要求,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寻找到相应的位置,从而避免学习目标过高而引发的学习压力,这一点对于中等以下学生格外重要。因为一刀切的教学目标,脱离了他们的实际情况导致无法完成,进而产生烦躁不安情绪,在内心造成极大的压力。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就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置,包括与之相匹配的教学体系建设,都要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吻合。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分层目标的制定来实现,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要体现阶梯性,从优秀生到学困生目标各不相同,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高或降低,然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匹配相对应的教学体系。这样,能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缓解学习压力,能够在适当高于自身能力的目标中激发学习动力、缓解畏难情绪,从而在学习中释放压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过度压力释放出来,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展学习,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举措,广大教师应当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第6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心理压力源;问卷编制;因素分析;最小空间法

1 问题提出

心理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源是指个体经认知评估后感觉到的威胁其身心健康的环境刺激。目前对压力源维度的讨论众多,如压力源可分为躯体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和心理性压力或自然环境的、生物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压力源等。

国内根据研究群体的差异提出了不同的压力源维度。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为了更好的研究贵州少数民族的心理压力源问题,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压力源问卷进行编制,使之适应目前少数民族压力源研究现状的需要。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取随机抽样抽取贵州少数民族被试,包括苗族、土家族、侗族、彝族和回族等。开放式问卷被试10人,预试问卷被试221人,正式问卷被试1837人。

2.2 研究工具

以植凤英的少数民族压力源问卷为基础[7],抽取10名少数民族居民进行开放式访谈,最终确立问卷初稿项目,结果发现压力源主要有7个方面:家庭生活、婚恋问题、健康安全、社交方面、工作就业、社会环境和文化适应。问卷初稿共40个项目,采用五级计分,从没有发生过到重度影响,记为0-4分。得分愈高,表示被试在该项目上的压力愈大;反之,得分愈低,表示压力越小。用该问卷对221名被试进行预测,指导语统一,个别施测,要求被试在2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项目。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项目分析

3.1.1根据决断值进行项目分析

根据问卷总分前后各27%分为高、低分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在高低分组中各项目平均数差异是否达到了统计学标准,删除P>0.05的项目。本研究中问卷总分的高低分数点为98分和48分,根据两个分数点划分高低两个分数组。结果发现:34个项目具有较高区分度,删除区分度小的项目4、5、10、13、14、15。

3.1.2根据项目与问卷总分相关性进行项目分析

将相关过高(>0.80)的项目进行合并和相关过低(

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选用 “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法”分析资料,抽取的因素特征值限定大于1[8]。本研究中样本KMO=0.869,表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x2=2201.090,df=351,p=0.000

按平均数由大到小排列因子顺序:家庭生活、社交方面、健康安全和文化婚姻。文化婚姻因子的得分最低,家庭生活因子的得分最高,四个因子对少数民族的压力程度均处于轻度影响水平左右。

3.3 正式问卷的结构验证

因子层面将空间划分成由四个环状组成的模块化图,越位于中心环的内容越具有普遍性。通过最小空间法,代表同一因子的项目都聚在同一个区域,证明同一因子内部包含的项目一致性较高,因子结构清晰,问卷有较高信度和结构效度。

4 讨论

研究最终确定四个因子,分别为文化婚姻、家庭生活、健康安全和社交方面。这一结论近似于植凤英的观点,区别在于本研究中没有出现植凤英研究中的工作就业和负担管教压力。少数民族在心理压力源的四个因子中家庭生活因子的平均分最高,也就是说该方面的心理压力最大,原因可能在于他们生存环境的地理偏僻性,他们迫切要求提高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文化婚姻因子的平均分最低,即该方面的心理压力最小,原因可能在于目前各民族通婚情况比较普遍,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彼此之间没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可以进行相互的沟通和交流,所以这一点对他们的压力较小。

在研究中,问卷的四个因子的项目载荷均大于0.3,方差贡献率为74.999%。各项目和总分的相关程度均在0.623以上,表明项目区分度较高。整个问卷Cronbach’s α系数0.901,分半信度为0.846。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最小空间法进行验证问卷结构,所有拟合指标均达到统计学标准,表明该问卷结构效度良好。各项目内容能代表少数民族压力来源的实际情况,使统计和解释更为精确,研究者认为该问卷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使用。可以为研究少数民族压力源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指导。

5 结论

少数民族压力源问卷由四个因子组成:文化婚姻、家庭生活、健康安全和社交方面。少数民族压力源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良好的信效度指标,从问卷的结构来看,问卷题目内容更加准确并且适用于对少数民族心理压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99-0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行为偏差(冲动伤人和自我伤害等)的个案不断增多,有关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失控常见于各类媒体。众多研究显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现增多趋势,大学生群体当中有15~31%的人存在着程度不等心理健康问题[1,2]。随着高校扩招导致的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莘莘学子的心里承受着不同层面压力的冲击,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3]。研究者发现,当学生面临压力事件时,其个性、应对策略、社会支持等因素在“压力-健康”之间起着缓冲作用[4,5]。大学生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与角色定位,使他们承受着学业与运动竞赛双重压力。有人研究认为,高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其心理健康水平要优于普通大学生,也有人研究发现,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相对与普通大学生一样也存在一系列心理适应性问题[6]。基于目前对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较少涉及影响因素的现状,本文致力于探讨压力、应对方式等因素与运动员大学生和非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本研究假设:1) 运动员大学生与非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2) 两种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人群相比有存在一定的差异;3) 两种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区别。

1研究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A组:某高校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的部分运动员98人(男67人,女31人),平均年龄(21.05±2.12)岁,平均专项训练年限为(10.22±3.42)a;B组:同一高校非运动员大学生(新闻专业)128人(男77人 女51人),平均年龄(20.80±1.08)岁。两组学生都来自1~3年级。

1.2研究方法采用心理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法,在2006年开学初对上述两组研究对象发放相应问卷进行测试。回收的有效问卷A组为98份、B组为128份。

1.3研究工具

1.3.1症状自评量表(SCL-90)[7]用以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是国内外研究者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心理量表,国内也建立了常模。此量表反映了诸多的心理健康内容。本文以总分及9个因子作为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

1.3.2大学生压力问卷用以评价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期间所承受到的压力状况。根据编制者报道,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问卷由个人压力、学习压力和消极生活事件三个因子组成,分别评价学生不同方面的压力情况。

1.3.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8]用以评价大学生的应对方式。问卷包含20个条目,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9]用以评价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获得的支持程度。问卷由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三个因子组成。问卷应用广泛,信效度较好。

1.3.5艾森克个性问卷(EPQ)[10]用以评价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该问卷已在众多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得到普遍认可。本文选取其中的“精神质(P)”、“内外向性(E)”及“情绪稳定性(N)”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

2结果

2.1心理健康水平如表1所示。两组大学生在SCL-90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与常摸结果比较,运动员大学生只在“躯体化”、“恐怖”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值;而新闻专业大学生则在“总分”、“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六个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值。

表2 所示为两组大学生在校园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个性特征方面的比较结果。从表上可以看出,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在“个人压力”、“积极应对”两方面得分显著高于运动员大学生;运动员大学生则在“消极事件”、“主观支持”和“EPQ―P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闻专业大学生。其余诸测试指标两组大学生得分之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

2.2相关分析从表3显示的结果来看,运动员大学生SCL-90诸因子与“压力总分”、“个人压力”、“学习压力”、 “消极应对”及“EPQ-N”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中度以上;部分因子与“消极事件”、“EPQ-P”呈现中等偏下程度的正相关;与其它测试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

从表4显示的结果来看,新闻专业大学生SCL-90诸因子与“压力总分”、“个人压力”、“学习压力”及“EPQ-N”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中度以上;部分因子与“消极事件”、“消极应对” 及“EPQ-P”呈现中等偏下程度正相关;与其它测试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与其它测试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

2.3逐步回归分析以SCL-90总分为应变量,以校园压力事件总分及三个因子分、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总分及三个因子、EPQ三个因子为自变量,分别以两组大学生为统计样本,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运动员大学生组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分别是“个人压力”、“EPQ-N”及“主观支持”;新闻专业大学生组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分别是“学习压力”、“EPQ-N”及“支持总分”。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人群比较,无论运动员大学生还是新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在某些症状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值。值得注意的是,新闻专业大学生不但在“强迫”等五个心理症状因子方面得分高于常模值,说明在这几个方面比普通人群表现出更多的心理症状,而且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低于常模值,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运动员大学生似乎要好一些,只在“躯体化”等三种症状内容有明显表现,总体健康水平跟普通人群没有什么显著差异。根据以上分析,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似乎要优于非运动员的新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但是,比较研究结果却并不支持这个看法:两组大学生SCL-90总分及9个因子水平都相差无几,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校园压力是常见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从压力总分和“个人压力”、“学业压力”、消极生活事件”几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压力状况。两组学生都与“压力总分”、“个人压力”、“学习压力”呈现出中度以上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大学生面临或感受到的压力越多越大,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差。“消极生活事件”比起上述因素来,与心理症状的相关程度似乎稍低,甚至与有些因子相关水平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程度。比较两组大学生在压力问卷诸因子上的得分,可以看出,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在“压力总分”、“个人压力”、“学习压力”三个方面的得分要高于运动员大学生,在“消极事件”因子上的得分要低于运动员大学生。其中“个人压力”、“消极事件”两因子得分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似乎说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比运动员大学生感受到较多的个人压力和学业压力,而运动员大学生则要遭遇到更多的消极生活事件。运动员大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要参加专项技术训练,为大赛做准备,因此,有可能遭受诸如受伤、比赛失利等等负面事情,所以会感受到较多的消极生活事件。作为文科学生,可能对于来自校园内外的各种激烈竞争因素感受得更加深刻和细致,能够从更细微的角度诠释竞争态势,所以可能会比运动员大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个人压力。新闻专业的大学生人文理论课程的学习要比大学生运动员(一般为非人文学科专业学生)繁重得多,能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可能更为明显。众多研究表明,在个体面临压力时,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效的社会支持和良好的个性特征都能够减轻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冲击。在本文研究中,两组大学生的心理症状评价指标(SCL-90)与消极应对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积极应对相关不明显。说明大学生在面临困境时越采用消极的应对措施,心理健康水平越会下降,心理症状越会明显。在社会支持方面,相关研究表明,两组大学生心理症状水平与社会支持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比较分析发现,运动员大学生则在“主观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闻专业大学生,说明,前者更容易感受到来自社会关系人群的关爱和支持。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两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总分及多个因子)都与个性特征中的“情绪稳定性”(N)和“精神质(P)” 呈明显的正相关,说明大学生精神质倾向愈明显、情绪愈倾向于不稳定或情绪状态不佳,其心理健康水平愈低。比较分析发现,运动员大学生则在 “EPQ-P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闻专业大学生,说明前者比后者在个性上更多地倾向于“精神质”。多元逐步回归是统计理论中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其意义在于它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能够很好地反映对自变量的影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文之逐步回归研究发现,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在诸多测试指标中,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压力”、“EPQ-N”及“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新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习压力”、“EPQ-N”及“支持总分”(进入回归方程)。

4小结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表现出较多的心理症状;运动员大学生与新闻专业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表现的差异并不显著;2) 诸多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有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差异。3)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同类别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存在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方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翠红,谢正,代娟,等.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390-392.

[2] 余晓波,方艳霞.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3):725.

[3] 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心理科学,2002,7:398-401.

[4] 李慧民.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263-264.

[5] 佟月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94-96.

[6] 孙永泰,乔友健.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1): 31-32.

[7] 金华,吴文源,张明圆.中国正常人SCL-90 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124.

[9]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第8篇

关键词:警察 心理压力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研究警察心理健康的文章比研究警察心理压力的要多一些。适度的心理压力,可以使个体体会到生命的活力,努力适应压力源,提高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但是过多的压力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会引起身体的躯体症状以及精神症状。所以研究警察的心理压力就是在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有以下一些特点:

1.研究的警察群体不同

针对不同警种的,如江波的《基层交警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陈立成等的《司法警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许渭生的《刑事警察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研究》;陆景国的《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和职业压力状况研究》;陈静的硕士学位论文《论侦查人员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

从性别的角度,如吕瑞萍的《女性警察的心理压力及个体心理调适》。

针对个别地区的,如于俊杰的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地区警察心理压力研究》;陈立成等的《司法警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则以北京市的司法警察为研究对象。

没有特别明确群体的,如黄国强的《关于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李怀玉的《警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等。

以上这样多角度的研究启发了我们设想几个可能的影响警察心理压力的因素有警种、性别、地区等。

2.研究的内容不同

研究警察心理压力的文章,最早的是1996年宋小明发表在《政法学刊》上的《警察的职业心理压力及其自我调控》。到目前为止,研究也不是特别多,学者们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

2.1界定“警察心理压力”,如王平(2010)认为警察心理压力为:由于高风险、高强度和高负荷的警察职业特点,在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时生理上或者心理上所表现出来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状态。

2.2对警察压力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如尹卫民(2011)则认为警察这个职业所具有的高风险、高强度和高负荷的特点,还有政府不当使用警力以及社会舆论都是造成警察心理压力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警察的压力既来自职业的特点,也来自于社会现实的一些消极影响。

2.3警察心理压力产生的后果。文章大多提到压力过大导致警察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精神疾病,甚至出现自残、自杀或者暴力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等行为。如许新源,邱乾隆(2007)认为警察的职业压力会降低其健康水平,增加警察的“过劳”风险,会增加警察自杀人数,加大离职换岗比例,会诱发职业倦怠,影响警察执法水平,引发警察违法违纪,导致警察队伍涣散。

同样环境对压力的反应不同跟个体的一些特点是有关系的。如《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孟雪梅等,2010)就指出SCL-90中的所有因子与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精神质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简易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而内外向维度与简易应对方式中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2.4调适方式的建议。如尹卫民(2011)认为应该从减轻工作压力、正确使用警力、加强对舆论与媒体的正确引导、成立心理服务机构和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方面进行调适,这些建议与前文提到的他列举的压力来源是相呼应的。

大部分文章都是兼从主体内外两个方面谈需要改善的内容,也有着重从主体层面给出建议的。而有的研究用具体的心理方法来干预,如《团体箱庭疗法在缓解警察心理压力中的应用价值》(孟令珍, 2008年)中提到,团体箱庭疗法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我,在相互激励中可以重构积极的自我价值感,非言语弱化了团体交流的压力,分享充分挖掘了团体动力场。《警察开枪后的心理表现与调整》则是专门就警察开枪后的心理进行了辅导,细化了解决压力的具体情形,后面这两篇文章更具有实践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太少,需要加强。

3.研究的方法不同

目前的研究定性研究比较多,出现得也比较早,大多是从更加宽泛的角度谈论警察的心理压力与健康问题;且极少是面对个体的,多是面对群体,所以研究深度不够。

定量的分析相比来说出现得较晚,研究的成果比较少。比较早的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警察工作倦怠与A型行为、压力源的关系》(蒋奖等人, 2005年) 。但是该研究仅是职业倦怠和心理压力之间的过渡。《苏州地区警察心理压力研究》(于俊杰,2004)则是用访谈法和开放式问卷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得出了不同压力来源的各自占的比例,分别对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程度、警种、警龄、警衔的人群进行了差异分析。这种详细的分析,更具有说服力,值得借鉴。

4.小结

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有:可以针对不同的警种、性别、地区开展研究;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或者特殊区域警察的心理健康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总的来看,我国警察的心理压力还是比较严重的,然而对此关注的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多,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的较少,比如警察的心理压力除了外界的因素影响外,与个体的一些性格、气质和能力等个性方面的特点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能从这方面进行探讨,也有助于我们在从外界改善警察工作压力的同时,能从个体的人格类型上进行筛选,使得警察群体的后备人选更适合这样一个行业,或者对现职人员进行相关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可以改善警察的心理压力过大的现状,再比如如何用某种具体的心理技术改善警察的心理压力,或者如何针对某一项心理压力现象提出系统且切实可行的方案,都是目前研究不能很好解答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在社会和平时期,警察对于社会的安定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警察的工作性质本来就会直接导致其心理压力的产生,而在这样一个的前沿阵地,特殊的地区形成的社会环境再加上我区警力本来不足,我区警察的心理压力亟待关注。因此,研究我区警察的心理压力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同时,对于少数民族人群的特别的民族风情因素的考虑,也会让我们在探索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警察心理压力的道路上有新的领悟和突破,从而进一步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基金项目:该课题是自治区2011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的一般项目之一,编号为ZJRWY07。

参考文献:

[1]陈静.论侦查人员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

[2]陈景国.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和职业压力状况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2)

[3]陈立成等.司法警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4)

[4]江波.基层交警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5]蒋奖等.警察工作倦怠与A型行为、压力源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3)

[6]吕瑞萍.女性警察的心理压力及个体心理调适[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7]孟令珍、赵后刚.团体箱庭疗法在缓解警察心理压力中的应用作用[J].消费导刊,2008(3)

[8]孟雪梅等.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4)

[9]宋小明.警察的职业心理压力及其自我调控[J].政法学刊,1996(4)

[10]王平.警察心理压力研究综述[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1)

[11]许渭生.刑事警察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0(5)

[12]许新源、邱乾隆.论警察职业压力与疏导[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