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项羽之死教案

项羽之死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11 17:25:51

项羽之死教案

项羽之死教案第1篇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阅读原文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②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④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干:求见。③沟恤:沟渠。④歘(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参考译文

刘羽冲,他的名字遗失了,不可知(羽冲是他的字),是沧洲人。我家已故的太祖父厚斋公当年经常与他以诗词互相赠答。刘羽冲的性格孤僻,喜欢讲习古制,但实际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论。他曾经请董天士替他画画,让厚斋公在画上题诗,其中有一幅题为《秋林读书》的画轴,厚斋公所题的诗是:“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孤独寂寥,没有人愿望与他为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见他的面目很像古人。须眉,面目)。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这首诗)大约是(厚斋公用来)规劝刘羽冲的。

一次,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领十万大军。正逢当时乡里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亲自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伏案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的荒野成为肥沃的良田。于是,刘羽冲绘制了地图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州官也是个喜欢多事的人,就让他在一个村子里去试验,结果沟渠刚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便顺着水渠灌入村庄,村里的人险些全被淹死。

从此刘羽冲抑郁寡欢,每天总是独自在庭院里漫步,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自言自语地说:“古人岂欺我哉(古人怎么可能会欺骗我呢)!”就这样每天喃喃自语千百遍,就是说这六个字。不久,刘羽冲便抑郁而死。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侧耳细听,鬼魂所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时候听到的人笑他,鬼魂就会忽然隐没,第二天再去那里看,还是看到鬼魂那样独步着喃喃自语。拘泥于古籍的人愚蠢,怎么竟然会愚蠢到这个地步呢!

阿文勤(清满洲正白旗人阿克敦,文勤是他的谥号)大人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经书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但是一本书也不看,也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下棋的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也不会偏执于旧谱;高明的医生不会拘泥于古代流传下来的药方,但是经验里也不会偏离古方。所以说:‘能够把什么事做得出神入化,主要是看做事的人罢了’。”又说:“能够教会人做任何事的规范步骤,但不可能让人变得灵巧。”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阅读题目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自谓可将十万(率领、带领)B.会有土寇(聚会、会合)

C.人几为鱼(几乎)D.沟洫甫成(刚刚)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自练乡兵与之角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几为所擒士卒多为用者

C.使试于一村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D.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非独贤者有是心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②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小题4: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文后所引何文勤的“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的议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阅读答案

小题1:B (3分)

小题2:BD(4分)

项羽之死教案第2篇

关键词:报任安书;“以人为本”;主体意识

教学《报任安书》一文,司马迁“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不能忽视,基于此,就可以把握文章的内在意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以人为本”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包含着对“天”、“神”的否定与揭露,对人的关注与肯定以及主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超越。在“天人合一”、以神为主体的宗教观念统治和禁锢人们思想的汉武帝时代,司马迁能有重视人,强调人,肯定人,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并且以自己伟大的实践,实现了人的自我价值。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究天人之际”—— 对“天”、“神”的否定

“究天人之际”即探究“天”、“神”和“人”的关系,也就是对以“天”、“神”为主体的否定,落足点在“人”,人是世界的主体。梁启超说:“《史记》其最异于前史者一事,曰以人物为本位。”

宗教历史观,以“天”、“神”为核心,把天当作神,称天神的意旨为天命。《诗·大雅·大明》:“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这就是说文王老是在上天左右,影响、传达上天的旨意。这种宗教历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神支配的,是按照神的意志发展的。天代表独断的,不可动摇的、永恒的统治阶级,天是高高在上的,具有无上尊严和威力的主宰。

汉武帝时代,董仲书提倡“天人分际”的学说,给皇权罩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使它变为神圣不可侵犯。董仲书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即把天人结合起来,宣传“天人感应”的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这种思想的实质就是肯定天神的绝对性,而否定人的主体性。

司马迁把“天”与“人”的关系分开,否定“天”、“神”,肯定“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引用他父亲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司马迁对天人关系的态度很明确:天就是天,人就是人,天属于自然现象,和人事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在《陈涉世家》中,司马迁生动而详细叙述了陈涉起义时,利用宗教迷信思想,“鱼腹获绫”和 狐仙呼语 :“大楚兴,陈胜王”等两个具体事件的全过程,使读者一眼便能看出宗教迷信是何等虚伪可笑。陈胜就这样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后来各地农民队伍纷纷响应,推翻了自认为万世万代的真龙天子秦始皇的残暴统治,这是对当时天命思想是一个多么大的嘲弄。《项羽本纪》中,刘邦在乌江石壁上用密糖书写“项王升天处”,项羽一看,认为自己失败是天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宗教迷信的虚妄性一目了然。

二、“通古今之变”——对“人”主体作用的肯定

“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司马迁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史记》创作,无论是从宏观的整体布局,还是从具体的一人一事,还是从其创作的思想倾向,无不表达其对人的肯定与歌颂,显示其“以人为本”主体意识。

(一)《史记》写作对象是“人”,肯定人在历史上的主体地位

《史记》可以说是鸿篇巨制,横贯三千年,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涉及人物四千多。以人为经,以事为纬,组成一个整体,即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大事。

从体例上看,《史记》以写“本纪”、“世家”、“列传”为主体,“书”、“表”为之提供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贯穿人物事迹的总线索。“本纪”是纲纪天下政事的意思,立本纪的人物是主宰过天下的人,他以帝王为主,又不局限于帝王,如“项羽本纪”中的项羽。《史记》不仅关注大人物,也重视小人物。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围绕帝王将相,展开历史的画卷,也重视“小人物”,如儒生、游侠、农民、商人以至医、卜、星、相等各方面的人物。利用种种类传的方式,给以广泛的、全面的叙述。司马迁还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以及他们的成败过程。如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兴亡,项羽与刘邦的争雄天下,还有毛遂自荐,说服楚王,蔺相如怒视秦廷,完璧归赵,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朱家、郭解仗义行侠,济贫解难。凡此种种,不一而数,作者对那些可爱可憎的人物,忽喜忽怒,时歌时泣。宏扬贡献于社会进步的人格精神,摒弃有害于广大人民的官僚酷吏,表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为事成败皆因“人”,强调人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以《项羽本纪》为例,司马迁一方面写项羽由一个无名小卒成为霸王而最终走向失败的故事;另一方面写刘邦从一个无名小人,一个弱者变成为一个强者、一代帝王的历史,其中包含一个“变”字,胜败决非天注定,而在于作为主体的“人”,为事在人,成事亦在人,肯定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司马迁对项羽怀着深切的感情,一方面歌颂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另一方面,对他的失败表示极大的惋惜。司马迁批评项羽在失败后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事实上,不是天亡项羽,而是他自己在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以及性格上都犯了错,与天无关。项羽一开始就盛气凌人,直到死还轰轰烈烈,象个英雄好汉。虽然战无不胜,但到处烧杀。如“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他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他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他“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 ”。另外,他背信弃约,同刘邦约定,“先入关者王之”,后来,刘邦先入关,项羽却背弃了关中之约。还有,他乡土观念太重,老想回江东,当时刘邦斗志昂扬,他却无意西征。还有,他杀义帝自立为王,义帝是反秦的旗帜,项羽却把他杀了。司马迁就此三件事评论项羽要抱怨诸侯和自己不一心便“难矣”。项羽自高自大,自认为了不起,不吸收过去的经验教训,不能团结手下谋臣,一意孤行(“鸿门宴”一节中表现最为突出)。想靠武力征服天下,结果五年后身败名裂,自刎于乌江边。如果他能忍辱负重,杀出一条血路,渡过江东,重振旗鼓,楚汉的历史又该如何改写。可是,他认为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且迷信“此天之亡我”,多么可悲,多么可惜啊!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这种价值就在于项羽具有强烈的自主的意识,黑格尔说“人的真正存在是他的行为”。项羽他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动,表现出独立的人格,不仅如此,而且还表现为奋发有为的主体实践意识,这就是他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建立自己的霸业。他虽然失败了,但意义深远巨大。

再说刘邦,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他与项羽的不同之处是他具有较强的群体意识。在司马迁的笔下,刘邦有两点是项羽不能比的,其一,项羽到处烧杀,令人失望;而刘邦则处处安民。这个“民”当然不一定是老百姓,但老百姓也跟着沾光,很得民心;其二,项羽不相信人,不会用人,即使自己的部下也团结不住。而刘邦却善于用人,必要时敢于把大权交给自己并不完全相信的人。楚汉之争,胜败不取决于兵力强弱,主要看双方领袖人物的政治眼光和所采取的措施。刘邦弱,项羽强,但最后刘胜项败。这实质上是司马迁“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的具体表现。

三、“成一家之言”——自我实现与超越的人生价值

“成一家之言”就是要打破当时“儒家独尊”局面,自成一家。司马迁以极大的反世俗的勇气, 充分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显示了他“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亦就是要做外物的主人,同时也要作自己的主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意识。主体意识有其内在的根据即主体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现实生活的人,如果没有追求自我实现的愿望,那就根本谈不上有任何主体意识。

(一)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

司马迁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可以概括为立名意识和立业意识。

第一,立名意识。司马迁深受孔子及其儒家违时疾俗,追求真理为治世而进取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精神影响。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立名是司马迁品评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也是他进取意识的核心。

第二,立业意识。如果说,深层的生活意识是个人的生活意识积蓄而成,那么,这种积蓄而成的意识中最根本的就是对事业的追求,或称之为事业意识。司马迁要完成一部鸿篇巨制的史书并“藏之名山,传之后人”。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强烈的事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使他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一部上至轩辕下至与汉武帝时代,包括了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妇女、少数民族和有关的外国的记传体通史的伟大创举,实现了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的自我价值。

(二)自我超越的主体意识

人的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集中表现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意志。司马迁以惊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忍辱负重不仅实现了自我,而且超越了自我。

第一,面对狱吏虐待,超越自我。司马迁自我超越的主体意识,表现为重于泰山,超越生死的价值观。司马迁的人生是一个悲剧,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发生了“李陵案”,孜孜不倦地著述《史记》的司马迁因此入狱,遭到残酷折磨和非人虐待。他曾想到自杀,但是后来一转念:自己不过是一个为流俗所鄙薄的太史令,如果就此死去,是决不能和历史上那些“死节”的人相比的;对统治者来说,岂不是“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不理解自己的人,也会以为他是“智穷罪极,不能自免”才自寻短见的。“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一唯物主义的生死观,充分体现了司马迁超越生死的价值观念,生死本身只是必然的自然现象,而生死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重于泰山则虽死犹生, 轻于鸿毛则死不足惜。如果司马迁伏法就诛,那就轻于鸿毛,如蝼蚁何异,且死因则是为兵败降敌之人辩护,背着欺君的罪名。引决自裁稍见光彩,司马迁绝不谈贪生怕死,只是平白死去,是不值得的。

第二,面对宫刑,超越自我。事隔一年,汉武帝听说李陵很受匈奴器重,遂下令把他的妻子、儿女和母亲都杀了。司马迁因此受到牵连,被判了诬罔“主上”的罪名,定了一个死罪。汉代法律有赎罪、赦徙诸项目,汉武帝天汉四年、太始二年两度下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但司马迁“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赦徙可能不缴赎钱,汉景帝中元四年曾有先例:“赦徙作阳陵者,死罪欲腐刑者,许之。”腐刑就是宫刑,因为受这种刑罚的人下体就要腐臭,故有此名。司马迁官微家贫,拿不出巨款,又得不到亲友的帮助,怎么办?“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他必须选择的。司马迁认为“祸莫大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他还认为,有些道理是一个士人必须信守的,这就是:“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垂楚受辱,其次剃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腐刑”是一切刑罚之中最卑贱的一种,受“腐刑”简直是一种比死都还要可怕的奇耻大辱。然而,历史上的显要和英雄人物给他精神力量:西伯身为诸侯之长,囚于幽里;李斯官至秦相,腰斩于咸阳;韩信,贵至王侯,亦为吕后所杀;彭越,南面称孤,竟诛三族;张敖,高祖女婿,依然下狱。还有魏其、季布、灌夫等人,都“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亦遭拘禁,任人处置。最终不免于统治者侮辱和杀害,所谓“勇怯”、“强弱”最后还得决定于人们的地位和权势。这有如人生活在宇宙之中,又有谁能不受尘埃的沾染呢!明确这个道理,对权势、荣辱的得失,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了。他逐渐认识到,仅仅为了顾全士节,即为了避免“诎体受辱 ”而自杀是毫无意义的。然而,去受“腐刑”,会不会被人看着是一个不能舍身就义的人呢?这又使他疑虑。虽然,“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是人之常情,但是自己想活下去,却更多不是因为这个缘故,而且“勇者不必死节”所以他打消了这个顾虑。他又想到“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之人称焉。”西伯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古代圣贤之咏《诗》三百篇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人物,都曾经受人陷害,以致“身残处秽”,然而都能“受辱而不羞”,并发愤著述,以表示自己的不平和反抗。这些“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超越生死荣辱,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主体精神给他莫大的启迪,他效法前贤“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了完成他伟大的事业,唯一的生路就是去受腐刑。司马迁强烈的事业意识或者说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自请自以为奇耻大辱的宫刑以求生存,且“就极刑而无愠色”、“函粪土之中而不辞”,公元前98年(天汉三年),他终于被下了“蚕室”(执行腐刑的一种特别监狱),成为一个“刑余之人”。

第三,面对鄙视和讥嘲,超越自我。司马迁出狱后做了中书令,这是一种掌管机要的显职,得了这种官职,就更能亲近汉武帝。因此,流言蜚语相继而起。他们把司马迁看着“无行之人”,说他刚受到“腐刑”,创伤未愈就“宿卫人主,出入宫殿;得由受奉禄,食太官享赐,身以尊容,妻子获其饶。……” 但是,司马迁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忍受了来自朝廷上下的鄙视和讥嘲,超越自我,坚信“要死之日,然后是非乃定!”前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汗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太史公书》。这时,他如释重负:“则仆偿前辱之债,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结束语:

司马迁以“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跳动的是一个伟大的灵魂,闪耀的是崇高的思想光芒。鲁迅先生称屈原:“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郭预衡先生称司马迁“放言无惮,为后人所不敢言”,可见其思想博大精深和难以达到的高度。司马迁“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及其亲身实践,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要早一千五百多年,将永远成为照亮人类前进的灯塔!

参考文献

[1]王伯祥.史记选[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3]扬金海.论人的主体意识[j].求是学刊,1996.2

[4]张键云.试析主体意识的内涵[j].天中学刊,2002.6

[5]汤俪瑾.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4

[6]刘兴林.司马迁的生命意识与《史记》悲剧精神[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6

[7]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m].语文出版社,1999.1

[8]白寿彝.《史记》新论[m].求实出版社,1981.1

[9]阮忠.散文概说[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1

[10]胡佩韦.司马迁和《史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

项羽之死教案第3篇

原文: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⑤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角:较量。②列说:游说。③干:求见。④洫(xù):田间水道。

译文:

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由于这样,他抑郁失落,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会骗我!”像这样一天就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得重病死了。后来每逢空气清新月光皎洁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侧耳细听,鬼魂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古人岂欺我哉)。有时候听到的人笑他,鬼魂就会马上隐没,第二天再去那里看,还是看到鬼魂独步着喃喃自语。

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何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没有一卷书,也会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不背离古代的药方。”

【拓展延伸】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⑤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角:较量。②列说:游说。③干:求见。④洫(x):田间水道。

⑤歘:同欻(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8.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自谓可将十万 ( ) ②会有土寇( )

③恒独步庭阶( ) ④复然(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几为所擒

A.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C.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D.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9. 用/画出下列句中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自练 乡 兵 与 之 角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11.刘羽冲临死前反复说古人岂欺我哉,那么古人真的欺骗刘羽冲了吗?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8.(1)带领(率领)(2)恰逢(适逢、正赶上)(3)常常、经常(4)这样。(4分)

(2)C(2分)

9.自 / 练 乡 兵 / 与 之 角(2分)

10.(1)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2分)

(2)远远望去,那草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11. 古人没有欺骗刘羽冲。因为情况是不断改变的,刘羽冲只会从书中照搬一些知识(纸上谈兵),不懂得灵活运用于实际之中。 (2分)

附《泥古者愚》参考译文:

项羽之死教案第4篇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家成就自己、成就事业、回报社会。成功,是人人都追求的境界,如何获取成功、怎样成就事业,是无数企业家、有志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谋大事先谋修己身。本文就如何修身确立企业家的英雄品质做了详细论述,对志在成大事业者必有所益。

从古至今,在世俗观念里,几乎都崇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准则,在今天的商场上,更是常以财富多少论英雄,笔者对此却不敢苟同。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不乏资本雄厚却是取之无道的富商,对这样的人笔者不屑一顾;而对那些白手起家、点滴积累、有胆有识闯出一条路并生存下来的企业家,笔者则深感敬佩,即便对未能成功者也同样心怀敬意。

如今正是国家大幅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际,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加上竞争压力加大,资金严重短缺等因素,当前的民营企业或又面临一场生死之劫,可能又将有一大批民营企业会破产倒闭。在此关键时期,笔者欲以项羽为例,来谈谈另一种英雄观,以启迪吾辈民营企业家培养英雄品质,共渡难关。

笔者曾在改革开放初期即“下海”创业,1991年6月到云南省民办科技机构管理委员会挂职,因工作关系接触了众多企业,后又二度“下海”。创业过程中,笔者曾创办过中国首家民营金融企业,给数百家企业贷过款,与其管理者有较深接触;后又投资过地产、矿业、高速公路,最近又联合了40家民营企业组建了云南金控股权基金。

一路走来,在亲眼目睹、甚至亲身经历了那么多企业的兴衰沉浮之后,笔者对民营企业存在的价值、企业家承担的责任、企业长远的走向等问题有着不同的思考和看法。改革开放30多年,在探索市场经济的征途上,倒下了不知多少民营企业家,没有他们的冲锋陷阵、舍生忘死、英勇拼杀,民营企业不可能突破一道道政策难关、取得今天在中国的半壁江山,也就没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笔者认为,这些倒下去的企业家中不乏真正的英雄,透过他们,笔者来谈谈另一种英雄观。

在中国历史上,最令笔者崇敬的人物是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千多年前,31岁的项羽一瞬间的选择铸就了真正意义上的永恒,铸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真实而另类的英雄。楚汉之争,项羽兵败自刎乌江,但他用生命的宽度而不是长度,展现了另一种英雄形象。事实上,笔者认为项羽是可以不死的,他可以回江东招兵买马,旌旗十万再战刘邦。然而,他却选择如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诗云:“腐心取代彼秦皇,嚼类空时号霸王,一惠节来犹有耻,不随鱼鳖过乌江。千秋有美在于斯,一剑分明报所知,今日飨堂帷薄肃,行人谛听拔山诗。”项羽之所以选择自刎,是因为他不能背负失败者的耻辱踏上故乡的土地,他身上淌着贵族的血液,这种“贵”包含着责任、尊严和项氏家族的荣誉。用成王败寇的标准衡量,项羽自然不能被称为英雄,但若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项羽必是英雄豪杰,也因此司马迁将项羽收入本纪。对一个人的评价,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不仅要看眼前,还要看长远;不仅要看物质方面的,还要看精神方面的,这才是完整的评价标准。

中国人在人生价值上,有一个传统的观念,就是要留名青史。这一点,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说得最清楚明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一介草民;不管你是腰缠万贯,还是一贫如洗,最终都会走向生命的尽头,这是自然的法则,谁也无法违背。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认为,人活着要有价值,要有益于社会,这种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形成了对中国人的一种强烈约束作用。也就是说,人要做好事、要做善事,做企业也是这个道理,不能只顾利益,不讲过程,不择手段。人生价值在于人的社会价值,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进步的人,才能青史留名,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不衰,就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仁义行天下”的侠义精神和正气凛然的英雄品质,这是中华民族血统中最宝贵的东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延续五千年不衰亡的精髓。

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云南民营企业家身上缺失最多的也正是这种英雄品质。笔者认为,自从刘邦以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打败了具有贵族血统的项羽之后,人们就开始以“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标准来衡量人、评价人,这种标准不断腐蚀着人的精神和灵魂,不断束缚着人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步伐。从此,人们开始惧怕失败,开始嘲笑那些勇于开拓和冒险的失败者,开始担心别人也会嘲笑自己。因此,今天的民营企业家队伍里少了敢于风险投资、特立独行的开拓者,多了患得患失的守财奴;少了争做一流企业、品牌的豪情壮志,多了小富即安见好就收的平庸之辈;少了为事业和理想敢于献身、勇于拼搏、视信用荣誉为生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多了工于心计、不择手段、唯利是图、重利轻义、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势利小人。

一个企业家不论他的企业大小,只要他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就值得称赞。千百年来,不管人们如何评价项羽的功过得失,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项羽的英雄品质,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

项羽之志 一生图秦志不渝

项羽从小就树立了立志图秦的远大理想。

项羽8岁那年,爷爷项燕在一次战役中完败秦国大将李信的二十万大军,取得辉煌的战绩。在秦统一六国势如破竹之时,这种胜利不仅给楚国人带来希望,也使项家的地位在楚国更加尊贵荣耀——年少的项羽就生活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然而项燕终于没能抵挡住强大的秦军,国破家亡。爷爷的战死在项羽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他要复仇,消灭秦始皇成了项羽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14岁的项羽看着秦始皇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队伍,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一个人的行为超越不了他的思想,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企业家是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MBA可以教给学生经商的知识,但信念要靠自己去树立,目标要靠自己去确立。

有信念的人才会为追求的事业和目标献身,也正是在这样的人身上,才能孕育出英雄品质。创业绝非易事,经常会遇到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有时甚至会让人精神崩溃,因此,若没有坚定的信念绝难成功。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队,团队只有做到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共同奋斗才能协力取胜,而这需要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作为支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相同信念、共同目标的人才能成为战友。

项羽之忍 虽千万人吾往矣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而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来自于一个人对实现自己理想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坚持。胜利属于坚持到底的人,坚韧是成大事者的共同特征。所有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弱点,但坚忍不拔的个性却是其共同特征。无论处境如何,情绪怎样,工作多么艰苦,他们都不气馁,任何困难和不幸都无法摧毁他们的意志。

许多民营企业家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诚心不够或缺乏对成功的渴望,而多是由于缺欠坚强的意志。这些人做事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对自己所做之事心存怀疑、半途而废。他们不乏创业激情,却不具备应有的毅力,经不起风雨,因而显得脆弱。他们还缺乏独立性和创造力,往往循规蹈矩,只愿意重复前人的足迹,惧怕失败,不敢冒险创新。

一个企业家无论多么足智多谋,没有坚忍不拔的品质就很难脱颖而出,很难取得成功。仔细分析那些成功企业家的人格特质,会发现他们很少受到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并不断努力,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这种坚韧,来自人心中信念的力量,它能激励人们自由健康地发展。

理想和信念是事业出发的前提和基石,而成功的关键在于将之付诸实践,坚持不懈走到最后。一件事,可能有一千个人想到了,一百个人坚持了,一个人坚持到底了,这个人就成功了。尤其是当理想还比较遥远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执着的精神,有没有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理想的实现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项羽为图秦准备了足足14年,直到24岁才终于等到一个机会——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掀起了反秦浪潮,项羽与叔父项梁趁势举事,招募八千反秦义军开始了反秦大业。项羽崛起于民间,无论自己的背景还是实力,与其他诸侯相比都不算突出,可以说力量小、基础弱,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却在各路义军中脱颖而出,在三年内就把强大的秦朝了。

项羽之勇 破釜沉舟显胆识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任命宋义为大将、项羽为副将率4万援军(其中多是杂牌军和新兵)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途中,项羽杀掉畏缩不前的大将宋义,兵至漳水河边,对岸30万秦军包括秦军名将章邯率领的20万精锐之师郦山军(多数是死囚犯),战斗力非常强悍,作战经验丰富。各路援军因惧怕秦军不敢向前,项羽明白自己面对的是秦朝最强大的军队、最勇猛的战将,因而采取了勇和快的战略。勇,就是所有将士不能有任何畏惧情绪,必有誓死一拼的决心,置之死地而后生,唯有胜利才是生存的惟一希望,于是乎破釜沉舟,杀向秦军;快,项羽选择主攻巨鹿城东南方向(秦军薄弱环节)一举突破秦军防线,与城中赵军和诸侯军形成合力,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项羽的英雄之名,不得不说与他的英勇很有关系。

当今社会,勇敢精神仍旧是一种重要精神品质。一个人、一支军队、一家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除了讲究方法、讲究策略、讲究技巧,在关键时候,还需要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都敢于迎难而上,这或许也是巨鹿之战留给中国人最重要的精神遗产。

当然,这里所说的英雄品质不完全局限于一般勇士的那种敢打敢拼的精神,而是更高层面上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胆识。汉字里的“天”字出头便是“夫”字,能顶破天的人,才能称得上大丈夫。优秀将领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就是这种敢于冒险、不惧困难、越挫越勇的大丈夫精神。当然,这种冒险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一种理性的冒险,是建立在“敏锐洞察”和“大局在胸”基础上的一种冒险。勇气是与胆识联系在一起的,而“胆”又建立在“识”的基础上。有识无胆称不上勇敢,干不成大事;有胆无识是蛮干,不但干不成大事,反而还可能招致灾祸。一个具有英雄品质的企业家应是:勇敢、智慧、坚韧、顽强、创新、进取、胆识过人。

项羽之质 丈夫难得真性情

一个具有英雄品质的人,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项羽的英雄品质还表现在他的真实。项羽是一个越走近越让人喜欢的人,一个越研究越让人敬佩的人,一个越琢磨越觉得充满魅力的人。而这一切,就缘于两个字:真实。

项羽的魅力就在于“裸”地、酣畅淋漓地展现了人的真诚、人的真实、人的本真,以及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天真幼稚的“傻气”。这就是真正的项羽,真人、真事、真性情、真英雄。真实的东西才是美丽的,才是值得品味的,但是,人生最难做到的也就是真实二字。真实的人生就是要有真性情,敢爱敢恨,将自己的人生挥洒得淋漓尽致:

立志图秦表现了少年的豪气

破釜沉舟展示了生命的锐气

以一当十展示了英雄本色

裂土封侯体现了兄弟义气

鸿门宴放过刘邦表现了光明磊落的侠气

霸王别姬展现了英雄真爱

自刎乌江书写了不屈志气

也正因如此,他的死给人留下的是悲壮而不是悲伤,他的失败给人留下的是缺憾而不是遗憾。他按照自己的意志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是项羽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真实而又简单的一生。项羽的死没有留下失败与悲伤,只有盖世风流。有人说,项羽是男人中的男人,男人中的伟丈夫,天地之间的真英雄!笔者相信,真正的人是无需任何矫饰的,惟其真诚、惟其真实才可信、可敬,才可能流芳千古。

人活真实了,其实都可以成为英雄。很多小企业家走过的道路,坦坦荡荡、真真实实,值得品味。英雄的品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的每一天都面临选择,人的一生要做许多重大的决策。每一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面对邪恶,你能够不顾生死冲上去吗?面对利益,你能够坚守道德底线吗?面对弱小,你能慷慨奉献吗?面对丑恶,你能拍案而起吗?面对市场突变,你能处变不惊、泰山压顶不弯腰吗?其实,人们缺失得太多太多,很多时候都带着面具活着,忽略了很多生命中本应该有的真实。

人很多时候总是斤斤计较自己的功利得失,因此在作战略决策时往往患得患失,优柔寡断。

MBA专业可以教你许多赚钱的方法,企业家就是要为社会创造财富、要赚钱,但如果人生只为钱活着,那定会缺失幸福感,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找不到生活的乐趣。企业家的快乐在于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一生努力奋斗,在于他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赚钱多的企业家未必收获更多的幸福,未必算得上成功,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要有意识培养英雄品质。

项羽之死教案第5篇

也许是读者想象力过于丰富,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众说纷纭,它正在努力的成为千古之谜;于是这一问题让《鸿门宴》的语文教学面临着两难的尴尬――不回答这个问题,此文教学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文言字词的诠释了;回答这个问题,又没有标准的答案。于是对此文的教学处理下面的方式就极常见了:

从大处钩沉。在教学中,老师在史海遨游,最大限度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旁征博引,总结出项羽不杀刘邦的诸种原因:“项羽贵族”论、“当时政治形势”论、“军事力量对比”论、“项羽骄傲自大”论、“用人方法”论、“刘邦智慧”论……

往虚处戏说。在教学中,老师往往用最朴实的想象力去根据课文的片言只语,甚至连这片言只语也甩掉,大胆臆测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项羽弱智脑残”论、“天谴项羽”论、“项羽英雄”论、“刘邦流氓”论、“项伯谋权”论……

对于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以上说法中有的是可以自圆其说的,然而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教法最大的硬伤是脱离文本。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做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精读文本,依据文本探究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

那么《鸿门宴》一文直接揭示的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请教于大方之家。

1. 刘邦臣服

先说项羽要攻击刘邦的原因。项羽听曹无伤说“沛公欲王关中”,所以要“击破沛公军!”范增劝说项羽攻击刘邦的原因也是刘邦有“天子气也”,由此看出项羽攻击刘邦,主要是刘邦要和项羽争霸主。换言之,如果刘邦不和项羽争地争权争位,而是拥戴项羽为王,服从项羽指挥,那么项羽就不会攻击刘邦。

刘邦经张良点拨,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之后,采取的应对方法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向项羽反复表明自己不敢背叛项羽,衷心拥护项羽为霸主:(1)请项伯先向项羽转达自己的臣服之心,争取项羽罢兵。自己先入关所做的一切都是“待将军……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自己“岂敢反乎……不敢倍德也”。项羽在项伯劝说下罢兵。(2)冒险赴鸿门,当面向项羽谢罪。刘邦首先贬低自己,讨好项羽。说自己先入关是“不自意”,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侥幸先入关;再辩解说“欲王关中”的言论是“小人之言”,小人造谣,子虚乌有。项羽看到刘邦低声下气的向自己赔罪表示效忠,而且谣言得以澄清,当然无法杀掉刘邦。(3)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沛公北向坐”,项羽主刘邦次,这也是刘邦向项羽传递自己甘居下位、承认项羽霸主地位的强烈信号。(4)通过樊哙之口再次为自己辩解,表明自己不愿反叛不敢反叛。樊哙闯帐时说自己的主子刘邦入咸阳所做之事是“以待大王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这些话肯定会再次加深项羽对刘邦的信任。(5)派张良献礼留谢。刘邦赴宴时“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刘邦开溜时,还是派张良留下为自己不辞而别向项羽赔罪。刘邦用这两件小事再次表明自己不敢背叛。

总之,刘邦向项羽的澄清、讨好、献礼、请罪、居于下位等诸如此类的言行,都使项羽不想杀不能杀刘邦:刘邦已经臣服,已无杀之的必要;刘邦已经臣服,杀之只会带来政治上的被动。

2. 项伯翼蔽

在《鸿门宴》一文中直接叙写项伯的文字有四处,我依据其在文本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析其在保护刘邦免遭项羽击杀的重要作用。

第一处,项伯在刘邦军营内被张良引荐给刘邦: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这一段话极其耐人寻味:(1)两军开战在即,作为项羽军中核心级别的人物项伯在项羽不知道的情况下,夜入敌营,真是匪夷所思,项伯难逃“通风报信”之嫌;(2)项伯为保护刘邦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两步:答应向项羽转述刘邦不背叛之意;为刘邦支招――次日去当面向项羽谢罪,以彻底消除项羽的疑心。事实证明这两招都“招招制敌”,确实是刘邦得以活命的关键。

显然从项伯和刘邦“约为婚姻”后,项伯身份已经发生了“质变”,主客观上他都起到了刘邦“保护人”的作用。

第二处,文本中这样写道: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项羽之死教案第6篇

1.使课堂教学具有创造性的必要性

在《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梳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教学的发展正经历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从课堂整体转向因材施教,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从以学生为中心,从以知识目的学习转向以运用为目的学习。教育部也行文指出"教育要培养敬业、创业、革新和创新的人才"。要达到上述理念所要求的境界,课堂教学必须具有创造性,学生在与教师及学生的互动中,认识、掌握历史知识,创造性使用历史素材,教学的设计变成了一种先进理念的体现,而非课本知识点的再现。它提供一个环境,营造一种氛围,允许有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不同答案;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历史思辨能力,鼓励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让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为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意性设计

2.1 课堂创意性设计与教案的区别。以前,课堂教学忠实于教学设计方案(即教案),其思路的成型,课堂教学的实施,备课占十分关键的位置,备课与课堂教学是两个分割开来,却又是简单重复的步骤:授课前通过熟悉教材、参阅教参,事先确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课堂教学只是一种重复性的机械化操作程序,教案成为课堂教学的流程表,这样的教学无疑难以发展学生内在的创造动机。学生所看到的、所写的以及所谈论的都限定在正确与错误中,标准答案横刀立马在前,不敢逾越,如此又怎能谈及发挥课堂的生成性,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案牵着教师和学生的鼻子转圈,永远走不出传统的界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由于许多创造行为是在不可预期的情况下发生的,具有随机性和个性,所以课堂教学设计不能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的讲解,而是放在历史素材的创造性使用上,整个学习过程必须让学习者去感受,去体验,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去启迪智慧。传统的课堂即使有一些讨论或学生自查,但仍未跳出课堂有限的内容,思维仍囿于课文知识,鲜有学生自主的创新思维活动。课堂创意性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各种任务中去感受知识。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从"台前"转到了"幕后"。教师应该是一个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教书先生的角色。

如我在教授中国历史第四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时,给学生课下布置了一个“三个一”的作业。即让学生记住的一句名言,让它时刻鼓舞自己;讲述的一个故事,让他的精神砥砺自己;观看《外交风云》电影,用他的智慧丰富自己。这样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课堂创意性设计,并非不重视知识点、并非抛开教材选送的材料,而是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总体的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知识点,再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进行发挥、运用和创造,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并且创造性运用的过程。

2.2 课堂创意性设计。对课堂进行创意性设计,教师不可能事先写出一个完整而又详细的课堂教案,因为教师无法预知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是充足的历史材料、丰富的历史资源及多样的组织形式,高超的驾驭能力,学生所要做的是面对材料,谈论自己对材料的见解或疑问,考虑如何利用它进行表达思想。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西汉的建立》一课楚汉之争一目,刘邦和项羽经历了四年的战争,项羽兵败垓下,拔剑自刎,刘邦建立了历史上的西汉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或许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用光了他的勇气与信心,以为能一战定乾坤的他,大概从不曾想过有一天会倒在对手的‘麾下’。

人生可以有许多机会,有的人错过了,可以东山再起,有的人错过了,从此销声匿迹。你是如何看待“大丈夫死不足兮”和“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呢?如果你是身陷绝境的项羽,将会做出怎样的人生抉择?”

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士可杀不可辱,无颜见江东父老,死而无怨无憾,大丈夫死不足兮。有的认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待以后重新东山再起,重新收拾旧河山。

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学生的回答没有固定标准的答案,只要回答的有理有据就都是正确的。对于生命脆弱的学生来说,这无形中渗透了生命教育、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项羽之死教案第7篇

我们发现政治与统治也可以看成是接受者主体的“接受政治”或“接受统治”,普众(人民大众)是接受者,接受是一个过程,一个说服与被说服的过程,当人们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认同某种力量、某个统治者时,便不再试图改变它,丑化他,也不会以普通人的方式去衡量他、要求他,而是通过美化、神化的方式来包装他,使其成为自己的命定天子。

因为普众的接受,所以君王才成其为真正的君主,而君王要使自己在心理上广为民众接受,通过各种方式,特别是民间传说的方式使人们不知不觉接受,这是另一个战场,一场心理战。真正能够成为皇帝的人,是这场心理战的最后赢家。

刘邦是一步步被人们接受的。因为他挑战了暴秦,要杀死暴秦的地方官吏,所以就有了第一批拥趸者,当他有一万名追随者时,郦食其这样的狂生智者就加盟到他的门下,这位狂生视刘邦为自己的真龙天子吗?没有!因为他见刘邦时,并没有下跪,而且还与他调侃。

刘邦当时由二位女侍洗脚,怠慢一位前来献策的老者,完全一付流氓老大形象。郦食其与其说接受他,不如说要借他的力量,去摧毁他终生痛恨的暴秦。郦食其是刘邦的第一位教化者:你要得天下,就得谦卑虚怀,就得懂礼仪识规矩。这位老者让刘邦懂得了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就是穿好衣服,平等地与智者交流。

如果刘邦在屋里洗脚,而郦食其见面即扑通一跪,情形又将如何?

那就会骄纵刘邦流氓习性一面,而郦食其就会变成端洗脚水的奴才,刘邦会慢慢地洗完脚,让郦食其倒掉洗脚水,然后听这位老者谈天下大势。所有的奴役,都开始于自我奴役,郦食其站着与刘邦说话,因此规范了刘邦的伦常行为,也使自己成为一位人格独立的书生。

郦食其知道刘邦是个大流氓,他拿捏住了大流氓的穴位。

刘邦要的是天下,一时的流氓气完全可以被自己控制住的,与小流氓不同,大流氓会是个好学生,他会用心听,用心记,用尽力气去执行,而且有强大的执行力。如此说来,刘邦是一个宽宏大度的大流氓,一个有政治野心与远见的大流氓,一个可以改造好的可以塑造成一代帝王的大流氓。他不读书,但一个时代杰出的读书人智慧,他能听得见,用得起,这是一个大流氓最终转化为一代开国帝王的不可或缺的素质。

我们看到,在鸿门宴上,项羽或隐或现的,还有一层自己的底线,并没有动用力量直接剑杀刘邦,或者说项羽给历史还是留有一层道德的面子,这不是妇人之仁,而是道义的底线发挥着潜在的作用。

刘邦的底线呢?刘邦是的大流氓,当他的父亲被项羽捕获,项羽威胁要煮了刘太公煲汤时,刘邦回答说,请留我一勺子如何?他自己被项羽追杀,为了让马车跑得快一些,刘邦竟然把自己的儿女推下车去两次,可怜的马夫停下车再把孩子抱上来,“如是者三”。是人都做不出来的事情,刘邦做到了,敢于突破人伦底线,把无义做到极致,就可以为帝为王。

项羽在人伦领域尚存人性,有一定的道义底线,但在政治领域就毫无底线可言,听信一句谣言,他就废掉了他最得力的智囊范增,攻打入关的刘邦时,怀疑降军会乱了自己军心,一夜之间将秦将章邯20万降军活埋在新安城南,这是自秦在长平活埋40万战俘之后,另一起惨绝的战时冤案。一入咸阳,项羽就火烧秦宫殿,诛杀已投诚的秦王子婴,甚至诛杀掉自己的义帝,加之他不善于分成天下,积怨各路英雄,最终成为孤胆英雄,演绎一场霸王别姬的悲情戏,剧终。

项羽只是一个战争英雄,即便他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得了天下,也会很快四分五裂,无法完成天下一统人文之治。

刘邦与项羽相反,刘邦从小就没有道德人格,而他的政治人格是由郦食其、陈平、张良等众谋士大臣们重新教化、塑造出来的。而项羽不接受这样的政治人格塑造。陈平不被项羽接受,项羽亦不被陈平接受,而这一结果又导致范增被离间。项羽因为反暴秦而受到各种力量追随,一旦暴秦覆灭形势转变,这些力量或分崩离析,或反目成仇,成为毁弃他的力量。

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住进了奢华堂皇的秦宫殿、领略后宫无数佳丽,顿时流氓本性又显露出来,准备停留下来,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这个时候,一直陪他打天下的樊哙奉劝他不要放纵自己,重蹈秦亡覆辙,接着张良也来规劝:“秦为无道,沛公你才得以至此。”刘邦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移师霸上,开始收拾民心民意,是功臣谋士们救了刘邦,为了实现最大的最终的目标,就必须舍弃一时的寻欢作乐。

张良们为刘邦制定了新的宪法,废止了秦繁杂的酷法,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诽谤,就是公开非议,整个家族都要被诛,而偶语者呢,就是聚在一起说事,就得杀头。这样的酷法,致力于使民间社会的信息无法横向自由流动。

新宪法非常简单,即约法三章:“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约法三章,即宪法要解决当时社会最关键的三个犯罪问题,杀人,伤人,偷盗,农业社会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社会民风基本上也就清宁了,这三项法则当时更多的是约束自己的军队,使汉军在关中秋毫无犯,得到了关中父老的接受,他们送钱送粮慰劳汉军,刘邦此时却表现出政治家的气度:国库里粮饷充足,用不着乡亲们费心了。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我们汉军之所以回到霸上,是不想给乡亲们带来侵扰,请不要害怕,待各路诸侯到达时,我们还会进一步定下规章,以约束军纪,使天下太平。

刘邦的流氓习性没有了?不是没有了,而是被教化与改造了,刘邦为了得天下,一次次改造自己,一步步向善从良,他要开始扮演和平的守护者,正义的维护者,使百姓免于恐惧,使义军与即将建构的新国家暴力得到约束。

项羽之死教案第8篇

这个问题,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阅历的人的回答应该是不一样的。我以前喜欢项羽多一点,这还不仅仅是因为对失败的英雄的同情心,以及类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文学描写的感染,很重要的原因还是对于刘邦做过的那些事情,比如打了败仗逃跑时把子女都推下车不管,实在难以接受。

本来嘛,偏好这个东西,不大可能统一。但当后来发现,项羽和刘邦的对比,简约成了贵族和流氓、英雄和混混、正派和权谋的较量,前者总是失败,后者总是胜利,我就感觉到有问题了。还有更进一步的,认为就是这样的事情多了,中国人的国民性变了,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人的眼睛里再没有了诚实和清澈,出现的全是狡黠的目光”云云。

这样的说法,真的让人坐不住了。历史真的是如此吗?我们的历史文化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做,才真正有利于今天的人们呢?清华大学历史系张国刚教授的新书《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对回答这些问题也许会带来一点启迪。

重新认识我们所认定的“历史”

再回到刘邦和项羽的对比这个话题。

刘邦是有很流氓的一面,但有些所谓流氓的事迹,其实也是似是而非的。比如很典型的一件事是,有次两军对垒,项羽抓到了刘邦的老爹,威胁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则回答:“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似乎是刘邦耍流氓的一个证据,但仔细想想,那种情况下,刘邦还有别的选择吗?况且刘邦说的话,前半段还是很在理的,正是这句话救了他老爹一命。并且,如果说刘邦在耍流氓,那么项羽威胁烹掉别人老爹的做法又好到哪里去呢?

再听听韩信对项羽的评价:“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想象一下那个情景,一个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面对有功的部属,把大印放在手里都快把棱角磨掉了,就是不舍得给出去,在这些部属眼里,还有比这更流氓的吗?

老百姓可不是傻子。刘邦带领军队先入关中,规定军队“不得卤掠”,“秦民皆喜”,约法三章,秦民唯恐沛公不王关中。项羽不高兴了,认为秦军主力都是自己消灭的,刘邦纯粹属于摘桃子,又一个刘邦耍流氓的证据。但正如张国刚教授说的,关中也有秦军的主力,只不过刘邦用的是怀柔的软的一手,仗肯定是越打越潇洒,而项羽坑杀了20万投降的秦军,遇到的肯定是后面秦军的拼死抵抗。项羽晚刘邦一步到咸阳,势所必然。

至于后来项羽火烧咸阳,杀子婴,掠夺金银财宝,更是残暴无比。秦朝皇家图书馆的珍贵书籍,秦始皇没烧,却被项羽一把火烧光了。秦王的墓都给挖了,还好没挖干净着急走了,不然可能我们今天都看不到兵马俑了。

就像这个例子说明的,我想,读史让人明智,首先就是可以有勇气反思下原来的一些定见。

再比如东汉的党锢之祸,党锢士人“大无畏”地向邪恶势力斗争的勇气,千载之下,仍让人感佩不已;他们付出的惨重代价,也让人心痛。但如果我们从士人群体和皇帝“身边人”两大集团斗争的角度来看,又不能流于简单的道德情绪的宣泄,而是“可以有深入分析之处的”。

比如引发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名士张俭(谭嗣同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提到的那位),愤于宦官侯览专权贪渎,用激烈手段抓捕侯览家人,甚至掘开侯览母亲的新坟,没收其家的财产。这很能体现当时士人的施政做派。结党士人言行的激进,或者如吕思勉先生说的矫激,是颇遭人非议的。矫激这个词很形容,所谓“矫”意思就是以之为凭借来挟制他人,只要道德正确,似乎可以把一切做法都合法化。比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的“杀人者死,而诛及全家;大辟有时,而随案即杀;赦自上颁,而杀人赦后”。矫激具有很大的道德感召力和鼓动力,但副作用非常大。张俭逃亡,“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无数人作出了牺牲;解除后,张俭回到乡里,晚年生活优裕,家境富裕,当时就有人很不满:“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

这种矫激,甚至直接影响到了政治斗争的水平。汉灵帝即位时,太后之父窦武为大将军辅政,与士人领袖、太尉陈蕃关系非常铁,并都有剪除宦官的想法,结成牢固同盟。本来条件是非常有利的,窦武找到太后,说了一番为什么要解决宦官专权的道理,最后是这样说的:对黄门、常侍等等,要“宜悉诛废,以清朝廷”。这直接逼急了当时担任太后住处长乐宫保卫工作、本非斗争主要对象的朱r:“中官放纵者,自可诛耳。我曹何罪,而当尽见族灭?”一场血腥的下来,局势彻底反转。

所以,今天再回头看党锢之祸,我们不仅要充分肯定士人为守节而不避触祸的气概,也要看到其“机失谋乖”的一面,更要如张国刚教授说的要看到:东汉名士标榜自己的行为是为了伸张社会的正义,实际上潜伏的是自身的政治诉求和经济利益,鼓动全社会为自己疯狂,实际上无助于社会的进步。这是我们在看待东汉矫激士风之时,应有的一个维度。 深刻洞悉人性

说到这里,可能读者朋友会有疑问了,过去我们所认定的是非标准,是不是就要颠倒过来了?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是非曲直之间的界限,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泾渭分明。所谓流氓,可能他却是站在了历史进步的一边;而在所谓正派阵营之中,有些人的有些做派,未必就比他们鄙视的流氓高明多少。

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人性的复杂。刘邦能够约法三章,也是因为他对秦朝暴政下老百姓的遭遇能有同情心、同理心,他懂得人心,安抚人心,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作为?项羽虽然是所谓的贵族,但他的作为离老百姓的需求差得太远了。

读《资治通鉴》,会让我们反反复复琢磨类似的问题。曾国藩曾经评论《资治通鉴》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张国刚教授认为,曾国藩能这样评价,是因为这部书不光讲道理,还通权变,即“穷物之理、执圣之权”。权变,就是讲实际操作。一本书不仅能讲道理,还懂得讲操作,那启发意义当然就很大了。

而懂操作,体现的是领导力,这就需要对人性有深刻和准确的洞察。张国刚教授认为,《资治通鉴》最有价值的部分,其实是从具体事情上记述和探究王朝的兴衰,如果非要探究人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土地问题、赋役问题等等,自有其道理,但也不能走到推脱当事人责任的地步。

尤其是,在皇帝制度下,本来就没有一个制度化的对最高权力的约束手段。于是,皇帝的行为只能靠皇帝自己来约束,这就是皇帝制度中强调“克己”的重要性。要“克己”,当然更离不开对人性弱点的深刻体认。

争夺大位的道路上充满血雨腥风的唐太宗,之所以超迈古今帝王成为千古一帝,主要体现在他对皇帝本人的品德和作风的探讨和实践。他亲自撰写的《帝范》一书,核心不是如何约束臣下,而是如何克制自己、警示自己。由此,张国刚教授也拿唐太宗和以后的皇帝做对比,指出:让人遗憾的是,唐宋以后的皇帝制度虽然继续发展,但它的发展和完善都是注重于如何控制臣下的方面,无不在驾驭之术上处心积虑,而不愿在皇帝自我约束上动心思。

事实上,纵观过去的历史,我们从一个个政治人物身上看到的是反复出现的如此场景:成功背后不光有所谓的阴谋诡计,更有人性伟大之处的光芒;而失败背后不光有所谓的难以解决的社会政治矛盾,更有人性阴暗之处的弥漫。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