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土木实践论文

土木实践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10:20

土木实践论文

土木实践论文第1篇

1.实践教学学时不足目前各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大多在30至48学时左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了解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概念,更不用说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2.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弱土木工程涉及众多的结构施工图以及结构建设的概念,学生熟练阅读施工图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但是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很难做到快速熟练地阅读工程结构有关的施工图,对工程结构的建设和建造等方面的概念更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做到将施工图想象成实际的结构,结构空间三维关系概念非常薄弱,严重妨碍了土木工程基本理论的学习进度。3.理论和工程实际脱节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是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其中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检测和试验等诸多方面与工程实际直接相关,但一直以来,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授课形式大多只是依据教材讲授,很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似懂非懂,甚至可能发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理解错误的现象。例如很多结构的加工工艺以及施工方法,在课堂上仅凭讲述是很难做到让学生理解清晰的。4.工程实践不能同步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开展,需要配套进行详细的课程设计、试验分析和生产实习等环节,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很多课程设计只能简单地进行一些局部的结构设计。例如“钢结构”课程的课程设计只简单地进行门式钢架的设计或简支钢屋架的设计,学生通过这样简单的工程实践,很难做到在毕业时能满足社会市场对土木工程的需求。5.实践资源和资金有限由于专业的特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诸如施工实践、结构检测与试验等,通常需要投入相较于其他专业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这与规模日益扩大的本科教学以及教学资源相对有限的社会现状形成突出的矛盾。因此,基于现今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改革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满足社会建设需要十分必要,非常迫切。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笔者结合一直以来的教学经验,尝试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1.实践教学拓展的研究与探索以往的实践教学,通过具体的实验、实习、设计以及工程实践等环节实现,而这些环节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水平和技能应用水平。基于教学时间、资金、场地和设备等限制,笔者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拓展,实现虚拟实践教学和实际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将工程实验、生产、施工和设计等环节制作成逼真的3D视频并建立资源库,弥补实际实践教学实践过少的缺陷,最大程度训练学生建立完整的工程结构概念。具体的工作包括工程试验仿真、工程生产仿真和工程施工仿真等。其中,工程试验仿真: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中大量的材性试验和构件试验,制作成三维动画,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工程材料性质以及构件力学特性。工程生产方法仿真:将土木工程中相关的构件或材料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结合视频录像,制作成系列专题动画,补充学生在企业单位或工地的生产实习的学习,以达到在有限学时内进行丰富的生产实践教学与学习。工程施工仿真:将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以三维动画形式呈现给学生,将“工地”搬进教室,使学生通过丰富的视频学习,认识具体的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的概念和重点。2.课程设计的研究与探索探索“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填补教学课时的不足,以“课堂与工程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将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探讨相关问题和措施。3.毕业设计的研究和探索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对土木工程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要求学生参与从工程方案规划、工程设计到绘制施工图的全过程。通过比较完整的工程结构设计训练,让学生基本具备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逐渐开展“小组设计模式”,通过小组协作设计,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协调能力,以适应社会工程建设的需求。4.工程训练的研究和探讨活跃工程训练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产学合作实习基地,建立完善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开展工程结构模型探讨训练,通过诸如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竞赛等模式,促进学生参与工程训练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5.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减少设置认知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专业实验课,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实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与结构架构模型实验,通过亲手制作结构模型,加深对工程结构的认识,以达到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诸如结构设计大赛等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三、结语

土木实践论文第2篇

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探索建立专业教学新模式,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贯彻落实十和十二五规划,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应用型高校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

1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与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国外在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向上,主要都是集中在追求宽口径就业上,具有非常突出的特征。岑艺璇在《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探析》一文中提到,最早在2O世纪70年代就有英国教育学者就提出过培养高校学生核心能力的新职业主义,并在后来的实践中被逐渐发展和完善。美国新职业主义重点强调要培养毕业生的实践适应能力,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倡强化实践教学,制订了相应的国家职业技术标准。顾祥林等在《中美英德加五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在对国内外众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研究后指出,各高校都应该将培养工程师作为培养方向,并且要针对不同专业各具特色。同济大学则提倡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课的学时数占总课时数的百分比应有所提高。德国塔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对专业培养的要求就非常明确,表现出德国的高等教育专业、务实的特点。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校期间的考试成绩与将来就业情况相关性不强,因此导致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现明显下降现象,导致他们的就业与实践能力都有所降低。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本科生毕业后平均月薪还达不到3000元,而据2010年12月23日中国文化传媒网《北京建筑工人日薪300元,不输国贸上班白领》一文计算农民工一个月工资至少能达到6000元。如此现状使学生对成绩越来越不关注,对理论学习越来越抵触,以致使大量大学生仅满足于及格毕业,也变得越来越现实、功利,可见我国高校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培养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本科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现状,为科学预测未来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与人才培养研究和目标创新

2.1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是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目标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最应该做和最急需做的一件事,所以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研究则显得更加重要。当代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应该是施工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提高专业人才创新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途径与手段。因此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研究是确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和研究的初始阶段,是培养高校核心竞争力、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2.2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对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影响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应强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它不仅能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更能使其理论教学内容得以强化和延伸。所以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应加以改革并完善,以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诸如室内外实验、现场实习、模拟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也包括军训、系列创业大赛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这些内容既要符合现实社会需要,又应该体现出专业特色,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因此,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选用优秀实训教材,并结合应用型高校学生培养特点、新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具体现状组织编写适用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借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这对实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方法的更新必须根据学科的最新发展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使其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核心的技能,又能反映该学科最新实践环节的进展和动态。实践性教学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桥梁,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等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对实践能力往往要求极高,如果只靠他们在毕业之前在工程单位的短暂实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求高校要在教学全过程中合理地结合不同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和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合理优化整合,强化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创新创造的能力,提高专业的实践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应用型高校教学尤其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考核的内容上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采取单独计算成绩的方式,强化以“实践能力测试”为重点的现代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和考试模式转变的要求,通过独立考试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技能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优化教学资源、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用型高校的专业教学对实践教学内容没有高度重视,很多应用型高校对实验人员重复使用多、系统培养少,不能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所以,为优化教学资源,应用型高校就要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逐步实现数量、结构的合理性,最终实现整体优化。对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强化实践教师的培训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如:系统安排教师进入到一线施工企业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甚至直接参与工程施工、参观访问、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借以提高实践教师的业务水平。还可以采用专兼职结合的方式,定期安排理论授课教师去一线施工企业实践并担任相应实践教学课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有机的结合;也可以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把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实践背景的一线管理或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践教学队伍中来;在校内外招聘引进学历层次高、工作经验丰富与实践能力强的教学与管理人员;引进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和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各级各类的管理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借以实现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仕勇,张亚丹等.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岑艺璇.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9,6(6):58-61.

[3]顾祥林,林峰.中美英德加五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50-53.

土木实践论文第3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核心竞争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应用型大学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应如何进行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构建适合中国应用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与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是我们首要的研究任务。

1什么是实践教学与核心竞争力

1.1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即指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职业从业能力,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有:参观、调查、练习、实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1.2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自己在当今社会获得一席之地的关键。其中包括土木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而综合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空间想象力、认真、细致的作风、较强的动手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处理、解决问题、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2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2.1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日后工作中必需的操作技能,将书本上的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来培养他们将土木专业的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在一起,是自己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还能够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工程型、技术性的专业,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是应用型大学的教育之本。

2.2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2.2.1促进行业发展

在国家基础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大量具有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如果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即使顺利就业,也很难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创造出优秀的业绩,就业前景堪忧。

2.2.2缓解就业压力,提高高校竞争力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和增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他们在日后就业与工作中的优势,而且能带动各个高校之间竞争力的提升。一所大学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条件决定了这所大学在诸多大学中的竞争力,而这重中之重则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而又体现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

2.2.3有利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

一个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人在工作中容易被发现并且重用,能够获得比他人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被委以重任。同时,核心竞争力强的人,往往可以脱颖而出,从而有机会发展。反之,即使有好的机会来临,核心竞争力不强,也无法抓住机会,只能处于所谓的“食物链”的最底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

3中国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3.1我国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而国家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投入不足导致理论化现象愈发严重,实践教学发展严重落后于理论教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还没有一个独立并且完整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还未与理论教学很好地结合;同时实践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中所占据的比例较低。

3.2我国对于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高校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不符合社会需求。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建设投入的增多,各所高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日益完善,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愈发严峻。首先,我们对于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具有较强核心争力人才的理念、教学的方法、手段还较为落后。如:教学的方法手段过于老套单一,已经无法适应现今社会;教材过于陈旧,无法给予学生最新的理论知识。现在有些高校只是单纯的重视教给学生日后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而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抛在脑后。其次,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所求有些脱节。学校四年培养的学生在毕业进入到工作岗位后不被认可,缺乏工作中必备的素质、能力。这种老套的教育体系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4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4.1对于实践教学来说重在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应灵活多变,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教学的方式方法应根据实际工程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应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技能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完善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规定教学中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与分工,使体系协调;应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管理,以确保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

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诸多的实践教学,实验室是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与自身素质的场所,将实验室开放,让学生更近距离的工程实践,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将会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求教师不仅拥有完善的理论知识还有拥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双师型”教师,逐渐使师资队伍的结构合理,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重发展。

5.2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应做到以下几点

大学生应基于自身水平合理的分析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应该基于自身水平定下合理的预期目标;对自己清楚的认识有利于逐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毕业就业中少走弯路。这样减少了盲目性,增多了供自己选择的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身的优势。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不是不劳而获的,而是需要自己一步一脚印,不断摸索与锻炼出来的。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土木实践论文第4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in the university culture also flourished.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s biggest feature is extreme practicalness, so in the era, there ar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 hands-on experiments and practice ability. Structural Tes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which is supposed to help students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apply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practice, thus truly training the hand-on abilities, analytical skill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of student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and problems in structural test teach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试验;教学改革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tructural test;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257-02

1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验能力现状

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试验》等重要的实践课程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因此,很多学生存在实践能力明显不足的现象,从而直接导致了大批毕业生不能够迅速的适应工作环节,更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最终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2 《结构试验》实验教学对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

作用

①培养学生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

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敏锐捕捉异常现象的直觉能力及坚忍不拔、乐于奉献的精神等。

④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未来土木工程相关的从业者,实验教学的诸多作用单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实现的。

3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在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①在整个土木专业中,实践教学对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观点将实验课看成辅助理论和验证理论的作用,实际则不然。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并且能够学以致用,这种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对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科学试验作为知识创新的基础,而实践也是不断积累科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实践教学除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和提高综合素质。

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被动之中,缺乏主动性。目前,高校试验教学基本都具有完整的实验指导书,包括实验原理、过程、指标测试方法以及仪器使用说明和详细的实验步骤,由于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操作中,从而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③实验教学与实际工程脱轨。大多数高校为了试验教学起到服务于理论教学、验证原理以及深化理论理解的作用,大多采用验证型和演示型试验,但这样却忽略了实际中无法忽略的因素,从而进行理想化教学,从而与实际工程不符,导致培养的学生根本不具备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④经费短缺。由于土木工程实践环节需要设备更新和维护的费用、制作试验构件的费用以及属于破坏性试验不能重复利用构件等,因此,土木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试验经费支撑才能顺利完成。由于高校的实践经费多由学校投入,其他方面的投入基本没有,受到学校经济情况的限制导致缺乏实践教学经费。原有土木工程专业院校的设备陈旧老化,因此很多项目不能及时开设或根本没有相应的实验室,新开设土木专业的学校无力购买设备等,都严重阻碍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4 《结构试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①使学生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环节。虽然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很多学生却错误的以为实践教学就是为了辅助教学。因此,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或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工程单位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宣讲。

②采用积极的实验教学方法。根据实验土木和基本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制定实验方案以及分组讨论和处理实验数据,最终,以报告书的形式整理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交流,从而扭转学生的思想态度和被动意识,此外,为了变学生被动参与为主动实践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式、学生汇报式或小组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阐述实验现象。

③产学研三位一体相结合。提倡将教学、科研、社会工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其得到符合工程实际状况环境的锻炼,逐步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为学生提供科研平台,开展科学研究第二课堂活动,建立业余科研小组,通过不同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培养其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组织能力和知识运用

能力。

④改革考核方法。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加大实验成绩所占比重,并在理论课考试中加强对实验方面内容的考核,对于平时实验课成绩不合格者,没有资格参加理论课考试。

⑤加大投资力度。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由于资源不能共享而造成有的实验形同虚设,只能作“示范性”演示。要争取学校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论证加大实验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在有限的经费中尽可能多的增加对实验室的投入,同时实验教学人员应积极动手改进、维修保养设备,节约实验耗材,并多方筹措资金。

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实验教师为了顺应与时俱进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必须不断的更新知识以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满足新的教学方法的需要,从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的实验。

5 结束语

针对本文总结的实验教学的不足和改革探索的方法,除了有效提高《结构试验》教学效果外,还有利于培养出具有综合实践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友兰,谭菊香.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试验》课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土木实践论文第5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并适应其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新形势下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强化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构建适合中国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我们急需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21世纪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学科方向多、专业口径宽、综合性强、人文素质要求高的

特点,土木工程师所面临的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师不仅要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具备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工程法规等一系列知识,而且能处理工程建设中的人际关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是造就能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第一线的土木工程师,他们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工程实践、理论修养和计算能力方面有严格训练;具备工程分析和系统分析能力,能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敢于开拓创新和实践;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合作能力,适应现代化工程科技发展的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特色,积极探索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拓宽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造就21世纪的土木工程高质量创新人才,是新世纪、新形势对高校提出的要求。

二、中国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基础性实践、社会实践、毕业设计

等。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 (2)土木工程教育投入

不足导致专业理论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实践教学改革严重滞后于理论教学;(4)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的理论化; (5)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 (6)实践教学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性; (7)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等。虽然许多高校迫于形势的要求,加大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但在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并不大,主要局限在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改变组织形式,在实践内容上做些局部调整,并没有真正解决实质的问题。

三、国外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情况

英国的土木工程专业以职业为目标,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相当多的院校实行的是“三明治”式教学大纲,即第一、二、四学年在校学习,第三学年为工程实践。各个学校可以在满足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有自行设置课程的自由,可以实行学分制,也可以是模块式制。第一学年甚至第二学年上学期的课程覆盖着一系列的工程学科,要求打下面较宽的基础,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细分若干专门化。土木工程分为结构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岩土工程、建筑工程以及建筑管理等系列。各系列所学的课程,分为核心课程与限选课程,核心课程必须修完。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整个1年的课程后,方能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美国大学对本科专业的名称则无统一规定,各大学可根据自身学科发展情况设置专业,名称也可不同,即使在同一领域内的专业设置也有很大不同,有的较宽,有的较窄,反映着该校教师研究领域的特长所在。美国大学设有跨学科专业和个人专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综合日益加大,许多重要成果都产生在传统学科的交叉边缘之处,而且具有跨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欢迎。

四、国外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成功

经验和中国的发展方向国外的土木工程专业能够面向实际,突出能力培养。例如,欧美发达国家在土木工程本科教育阶段有比较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在这之后还必须接受实践技能训练的继续工程教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高等工科教育要“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国外的土木工程教育注重加强校企合作,能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训练条件。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实践经验和工程资格,如许多国家的大学都在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他们从企事业单位招聘既有专业技术特长又有余力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或是高级主管来校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国外土木工程教育能够重新审视教育机构功能,构建实用的土木工程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

五、结语

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经历了各个阶段的技术进步以后,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同其他领域相比,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含量还不是太高。人类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各个领域的信息革命。专业改革的重点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基础上,应注重开辟新的专业方向,结合自身的科研特色和社会需求,努力申请筹办新的目录外专业或专业方向,利用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的支持,使土木工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土木工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只有加快土木工程教育的改革力度,才能满足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文仲.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4(10): 79―80.

土木实践论文第6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优化;职业能力培养

研究生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1]。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除了英语、数学、政治等基础课之外,还包括有限元分析、结构动力学、弹塑性力学在内的专业基础课,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大量专业选修课,总学时在250~320之间。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研究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强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为后续的论文研究和职业实践做准备[2-3]。但是,随着土木工程学科的迅猛发展,目前开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都出现了与当前的研究进展脱节,所学知识不能满足论文研究和职业发展需要的趋势[4],亟待改革和优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广州大学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并提出了优化改革的初步方案。

一、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国各高校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本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参加2015年5月在先建筑科技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听取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专题报道,了解其课程设置情况;通过主办广东省结构力学系列课程教学经验交流会的机会,与省内十五所院校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师座谈;在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答辩期间,邀请大量兄弟院校和企业专家参加答辩,征求其对于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的意见;充分利用各高校网站上有关土木工程学科点的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料信息,并对其进行调研、收集和整理。调研结论和收获如下:

1.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应当突出特点,分类培养。根据教育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立专业型研究生的目的是“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有所不同[5]。因此,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应该突出重点,坚持分类培养。就土木工程学科而言,学术型研究生应当注重数学、力学等系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拓宽知识面,加强其基础科研能力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应当强调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体系设置对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邀请拥有大量实际工程经验的企业专家开设实践课程或相关讲座。

2.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当与当前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新方法、新技术充分结合,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有限元方法、结构动力学等,应当强调编程和数值模拟能力的培养,充分结合通用的工程应用软件(如Matlab,Abaqus等)进行教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强调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在实习和实践中学习;个别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在施工现场实习教学。

3.研究生课程应当因应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分类设置,动态调整。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行业迅猛发展,相关理论和技术日新月异。土木工程学科点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当与学科的发展相适应,动态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既保证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又使研究生的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论文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6]。

二、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和结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点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优化调整的基本思想包括: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课程体系优化为培养研究生基础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与科技发展和工程实践的需要充分结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分类建设,动态调整。为保证和促进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广州大学确定了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多项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研究生授课管理,奖惩结合,鼓励相关教师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等,其目的就是积极促进理论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充分结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其具体措施包括:

1.土木工程学科点研究生课程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对于学位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要保证授课学时,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学位论文研究做好准备。对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要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开展分学科的专业课群建设[7]。目前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点在建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群包括结构工程课群、防灾减灾工程课群、工程管理课群、工程力学课群等。

2.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强化基础理论课程与学科研究前沿的联系。学术型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要面向当前学科的研究前沿,与实践应用相接轨。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已经发展到了用大型计算软件代替传统的手工计算的阶段,这些软件都已经成为土木工程行业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必备的工具。因此,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就兼顾理论知识的教授和相关计算模型和分析软件的学习,既要让研究生对基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又要引导其熟悉和使用先进的计算软件求解结构分析和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专业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因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一线技术人员,土木工程界的设计、施工单位都希望学校输出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经过尽量短的适应期就正式开展工作[8]。因此,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当根据论文研究和职业规划的要求,适度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数量和比例,充分利用实习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其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除了积极派遣研究生去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实习之外,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还积极邀请企事业单位专家来学校开设讲座,甚至直接参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特别是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采取由校内主课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和基本框架,由校外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生课程体系管理

为保证上述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方案的执行,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具体包括:

1.完善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组,对研究生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定量不定期现场听课、监督,给出对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和建议。特别是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专家给出的建议,对于研究生课程与工程实践能力的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研究生课程学生评价体系,根据研究生及其导师对课程的反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有效管理,动态调整。

2.支持和鼓励相关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建立了常态化的研究生教学研究支持体系,鼓励相关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设立了一系列研究生教学科研项目;鼓励与工程实践关系紧密的课程扩大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对接,提高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鼓励和支持教授同一课程的教师不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四、结语

在土木工程行业迅速发展,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专业型研究生比例逐渐增大的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与当前科技研究的前沿相结合,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针对这一变化,土木工程学科点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也必须做出积极响应和调整优化。本文在深入调研国内各高校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的方案,并给出了教学管理方面的支持和激励方案。

参考文献:

[1]李炎锋,侯昱晟,李俊梅,等.土木工程学科开设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研究生课程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5).

[2]虞翔,段秋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及学位标准探讨[J].文教资料,2010,(12).

[3]秦力,鞠彦忠,杨世东.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2013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sychology,ManagementandSocialScience.

[4]张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2015,4(13).

[5]朱丽华,史庆轩,任瑞,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

[6]赵茜,朱记伟.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分析[J].人才培养改革,2014,(12).

[7]韩艳.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力学基础课程群建设构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土木实践论文第7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应用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教育,区别于传统强调学术价值的理论教育,是一种重视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育。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有特色的遵守高等教育规律的符合应用型教育要求又能够适应市场创新需要的创新教学体系。《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是一门技能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施工测量的技术,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今后的施工工作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尽快融入工作之中。

1.《土木工程测量》的地位

《土木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类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测量工作所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测量方法和技巧;能牢固掌握工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具备正确设计和布置测量系统并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能够解决各种工程建设中测量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2.《土木工程测量》与应用型教育的适应性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紧密围绕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土木工程的指挥棒,每一项工程都离不开工程测量,只有正确的运用,施工才能顺利进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悉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各方向的应用测量技术,使测量技术与各种工程紧密的结合,以达到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掌握现代先进的新测量技术及其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观摩、讲授、分组讨论并重,穿插部分课程实习,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使学生“学的有用”,实践环节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实地工程测量,自己动手主动参与,使学生近距离感触施工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在实际工程的参与和理解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使得学生更快的掌握此项必备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学的受用”。

3.现阶段教学方法评价及今后建议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特点,以《土木工程测量》文字教材为基础,《土木工程测量》电子教案及仪器实物教学为指引,课件为辅助,《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操作为宗旨,采用现代教育形《土木工程测量》式进行授课,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1 现阶段教学方法评价

现阶段该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和课程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讲授主要以板书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具体表现为“三个重视”和“三个忽视”: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想、心里素质的提高;重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作用体;重视了学生的知识累积,忽视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对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工作任务量较大,并且在讲授部分课程内容时不够直观。

对于课程的部分内容,这样的讲授方式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大了难度。

3.2 基于应用型人才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完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现有的教学体系,需要从改善授课方式及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始,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统一。

3.2.1 课堂讲授与实践工程测量录像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和对实践了解的能力

本课程涉及到许多实践问题,对学生来说,接受并理解具有一定难度,许多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与实践之中。为了避免该类现象的发生,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测量录像等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了解工程实践的平台,此外,还要在课堂中营造活跃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与学生互动,积极鼓励学生用实践的方式来学习理论知识。

3.2.2 注重工程实际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涉及到很多实践案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就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问题,要用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引出所授章节的基本理论、主要知识点及实践处理方法。在讲授中,以典型案例为基本线索,结合理论知识,剖析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2.3 合理组织课程实习,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分阶段的实训环节贯穿始末,课程结束后,还有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便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4 加强现代测量技术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新仪器、新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测量新仪器、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的投入实践工作,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介绍新仪器和新技术的应用。

4.对课程应用型教学的设想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教学改革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建议采用教学讲授为主,学生第二课堂(测量大赛)为辅的立体化学习模式;或者采用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分组讨论教学。

分组讨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工程实践等综合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

分组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课堂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因材施教的问题,而且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锻炼才能深入理解并掌握。从表1,通过对比对照可以看出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实现这一教学特点,分组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给学生某一个实践项目全面真实的体验。同时,分组讨论教学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表1 《土木工程测量》传统教学与分组教学特征对照表

关键要素 传统教学 分组教学

教学策略

讲述方式

学习内容

作业方式

教师角色

评估方式 教师导向

灌输为主

理论为主

个体作业,思考题为主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针对原理/知识和技能的评估 教师学生双主体

教学互动

理论实践并重

协同学习/小组配合思考题

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综合的绩效评估

参考文献:

[1]李生平,陈伟清. 建筑工程测量[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魏静,王德利. 建筑工程测量[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邹永廉. 土木工程测量[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金玲. 工程测量[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土木实践论文第8篇

关键词: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党玲博(1978-),女,河南唐河人,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讲师;张敏(1981-),女,河南遂平人,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6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14-02

随着我国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为土建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建设人才市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需求发生变化,从事与土木工程专业工作有关的本科毕业生中90%以上在施工、监理、管理等部门就业,在高等院校、研究设计单位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少。用人单位性质、规模和岗位不同,对本科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目前,全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在对该专业的高等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理念在不断发展。[1]

一、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应用型培养目标问题

笔者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有需求的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包括政府机关如建设局等、质检站、建设单位、质量管理单位等)进行了走访和调研,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土木工程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不宜过分提倡综合性、研究型,尤其是对于本科生。笔者跟踪调查了部分院校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些毕业生,绝大多数毕业生反映:在学校里学到的是若干个理论知识片段,实践机会很少,参加工作半年比在学校四年学的东西都实用。这说明目前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突出或有明确的目标而培养的人才不达标或目标与市场衔接不好。

各校宜结合国家建设人才需求以及各个学校的区位、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实验条件、与社会的结合情况等设置课程体系,全国统一要求的课程不宜过多,让学校根据市场导向有灵活的办学机制。应该下大力气在实用型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育,这对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找工作、增强竞争力都将有实际效果和重大的意义。

2.思想认识不到位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只懂理论,那是空头理论家;只懂实践技术,那是民工。而高等院校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是既懂理论又会实践,并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然而,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理论教学,究其原因,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上至高校的高层领导,下至普通的教师、学生通常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部分,直接由理论课教师负责完成就行。很显然,这种安排、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分工又有协作,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有很多独特之处,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很难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就谈不上培养应用型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3.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当前高校师资中青年教师占相当一部分比重。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因备课上课或提高学历层次的压力较大,加之目前的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对科研成果的硬性要求,使得青年教师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工程实践,致使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实践能力不足。

据调查,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相当普遍的一个现象:讲设计的没搞过真实的工程设计,讲施工的没去过几次工地,讲设备的看不懂水暖电施工图,讲预算的没做过工程预决算,讲招投标的没参加过招投标等等。试问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没有真正的实践,指导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又能怎样?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4.尚未形成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经调查了解,几乎所有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有较完整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教师、教室、考试、听课评课、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理论课任课教师考核标准等配套硬件设施到位,管理制度等软件健全,能够按规范实施理论教学,使理论教学质量有了可靠的保障。但是,也应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打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旗帜,却没有形成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实践教学相应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如课程设计没有专用的教室,制图没有专用的制图室、绘图桌凳,实习没有配发相应的安全帽,没有充足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基地,不能给学生提供条件进行实验,搞发明创新等。其二,实践教学相关软件缺失或不健全。如实践教学没有完全胜任的指导教师,没有适用的、较理想的指导书,实践环节没有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也没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缺少实践教学考核管理措施或考核管理不严格,导致实践教学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羊”现象,教师的指导作用相对弱化。这都说明部分高校根本没有把实践教学当做课程,没有把实践教学上升到其应有的“课程”高度,相应地也未当成一门课程来建设。[2]

5.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很多,主要包括了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等五个环节。其中,课程设计主要有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钢结构、工程概预算、建筑设备等多门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实训包括建筑制图实训,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习等;实验包括建筑材料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等;毕业设计是本专业学生最后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课程设计的做法往往是指导教师直接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按任务书的要求比照参考设计实例进行设计,很多情况下几十个学生或多个学生设计题目完全相同,致使一些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存在依赖心理,出现抄袭的现象。实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放羊”现象较严重。实验课因课程基本实验内容基本不变,且按预先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得到预定的实验结果,束缚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的积极性,出现不少学生直接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毕业设计内容过于单一,大部分高校的毕业设计以建筑结构计算为主进行命题,这不仅给教务部门聘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而且没有很好地将绝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因为毕业后真正从事设计工作的毕业生为数较少,大部分毕业生将走上施工、管理、造价、暖通、水电、物业等其他工作岗位。

可见,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利用已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

1.瞄准市场,准确定位,制订科学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合理的教学大纲

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践教学改革成败的评价标准是市场,准确地说,是看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能否直接或很快上岗工作,能否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要,制订最终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宗旨,构建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工具、管理的平台,进而组织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程学时安排及教学大纲的制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修订过程中,最好请多位本专业有资质的专家或教授,最好是双师型的专家或教授共同讨论并商定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并与任课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各理论课程教学大纲间的衔接,协调好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的衔接。在保证实践教学学时的前提下,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和重组,实现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协调,实现实践教学内容自身内部的统一和协调。[3]

2.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中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理论和知识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应当突出的特色,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计划中要保证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更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4]

3.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脊梁,因此,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工程,而且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健康发展的长期工程,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工程。[5]建立一批素质好、教学和工程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强有力保障。

4.课程设计、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应编写高质量的指导书

组织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编写课程设计、实习、实验、毕业设计指导书。指导书力求以工程实例来反映现行设计规范的具体应用、最新科研成果、实验方法及工程实践经验,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如何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在达到设计要求、工作量相当的前提下,布置的设计、实验、实习任务尽可能呈现多样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5.改革实践教学陈旧的考核方法,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实验报告为实验考核的主要指标,这种考核方法的弊端在于给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以可趁之机,抄抄实验报告就了事。建议尝试将考核方式改为随机抽考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操作熟练度及准确度来评定实验课成绩。可以督促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动手做实验,进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可以采用答辩的方式,结合课程设计、实习、实训过程、毕业设计过程中提出疑问的难易程度,并参考课程设计成果、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训成果、毕业设计成果综合评价给出考核成绩。可以变学生“让我做”为“我要做”,提高学生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的引导和过程管理作用。

对于本专业实践教学相关的硬件要进一步落实,实践教学相关软件要尽快完善、健全并付诸实施。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制度再完善、规范,缺乏强有力的实践教学的监控、考核管理体系,实践教学质量也难以奏效。

三、小结

总之,实践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回归工程实际,使学生学会如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分析工程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为尽快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将极大地满足新形势下市场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越南.浅谈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教学方法的转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65.

[2]王建平,胡长明,李慧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2-124.

[3]宰金珉,孙伟民,陈国兴,等.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报告[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