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8:59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统一思想;依法治学;改进教学方法

军事理论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必要手段。几年来,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围绕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作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效果比较显著。但是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问题存在,仍有部分高校尚未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国防教育体制尚未健全;对国防教育尤其是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存在误区;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少,专职教师不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考核体系不够合理,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认知程度。因此,要搞好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必须要统一认识,健全教育体制,在军事理论课程内容、形式、手段、评价等方面实现创新。

1 充分认识健全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在高校健全军事理论课程体系的首要意义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性文件中的有关明文规定。

(2)健全军事理论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2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成果

开展大学生军事教学工作,既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为国防建设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几年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积累了学生军事教学工作的成功经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军事教学工作水平和效果都取得了大幅提高。

2.1 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依法治学

首先,在高校开展军事训练工作(包括军事理论知识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必要措施;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几年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充分认识到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重要性,一直把军事训练工作列入人才培养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作为加强国防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其次,在高校进行军事理论知识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是法律规定的内容,是法律赋予的责任。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从法律上对大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进行了规范。同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1〕48号文件),对高校的军事理论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对学生军事理论教学的要求,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自2001年正式建院以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等为依据,按照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组织开展大学生军事教学工作。从2002年起,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14天的军事技能训练,同时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军事理论课。真正做到了各级领导思想统一,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依法有序的进行,使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2 抓机制,完善实施军事理论课的机构设置

军事理论课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实施、教学考核、教学评价的全过程,均需要有实施和监管机构,建立和完善名副其实的军事理论课实施机构是各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明确职责,摆正位置。《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第十一条:“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高校)应当把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安排。”第十二条:“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机构与人民武装部共同负责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的计划安排和具体组织实施”。明确指出了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应该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由军事教学机构(军事理论教研室)和人民武装部共同组织实施。希望两个部门的领导树立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是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是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体现学院形象重要窗口的新理念。

为了确保大学生军训能顺利进行,并结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成立以学院党委领导为政委、部队领导为团长的军事训练团,各分院成立军事训练营、连等组织机构。同时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领导为组长,团委、学工部(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资产财物管理处等处室以及各分院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军训领导小组,并于2006年下半年成立了军事理论教研室,健全了组织机构,配备了合适人选,从而使军事训练工作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下去。

其次,制订计划,加强领导。根据国办发[2001]48号文件、浙教体[2006]139号文件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2006年下半年成立了军事理论教研室后,正式将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训练课作为一门完整的军事课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成为在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同时还将军事课纳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籍管理之中,同时,军事教研室还协同教务处,依据《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认真制订教学计划,严格落实《大纲》中的有关要求,军事技能训练课授课时间为14天,计2学分,军事理论课授课时数为36学时,计1学分。坚持依法治学、按纲施训,维护教学训练的严肃性。两部门的领导都加强了对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的宏观控制、检查督促、考核讲评,真正把军事理论教学工作落到了实处。

3 抓人才,拓宽教师引进渠道,提高综合素质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专兼结合的军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必须把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军事理论教学人才摆在重要位置。

《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中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由学校配备的专职军事教师、聘任的兼职军事教师和军队派遣的军官共同承担”。目前高校中军事理论教师不同程度上存在缺编现象,但是应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无论是对专职、兼职军事教师的引进都要严格把关,一定要引进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谦虚谨慎。军事理论知识丰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军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自军事理论教研室成立以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军事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军事理论教师按公共课标准配备,专门配备了专、兼职教师,目前共有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2人,基本上能满足军事教学的需要。师资队伍结构合理,5人中高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1人,中级职称2人。同时,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采用学习、培训、见学、深造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其综合素质。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已有2人经省级以上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4 抓质量,适应大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军事理论课是一门时事性、知识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不能按照一支粉笔、一本教案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教学,那样不仅不会对大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4.1 创新教学方向

要使军事理论的教学内容深入人心,必须要有好的、丰富的形式相配合。《高等院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军事学的方方面面,军事学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内容宽泛,涉及面广。单凭课上的36学时很难使学生完全消化,理解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为规范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军事理论课教学,提高军事理论课课的教学质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施教,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都符合大纲规定,并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教研室老师采用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统一课件,学生做到人手一本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重点地、系统地阐述知识,学生可以用较少的精力,获取更多的知识,尽快地掌握课程的理论体系,把握学习重点;制定周密详细的教学计划,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借助学院的教学资源公共平台,积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指导型多媒体教学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图解化、形象化,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还可充分运用视频动画技术,插播影像资料,提高教学软件的动感和流畅性,使军事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从而确保了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4.2 以考促学,提高教学效果

考试作为教学的最终环节,是检查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程度的过程。为此,军事理论课考试应当根据其教学目的所提出的要求,思考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并通过考试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军事课考核管理规定》和《军事理论课成绩评定办法》,《规定》和《办法》中明确指出,军事理论课程建立试题库,学生考试成绩遵循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相结合的原则。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无军事课成绩不能毕业(经批准免修除外)。只有当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两项成绩全部及格以上者,军事课总成绩方能合格。军事理论课成绩不及格必须重修。

随着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不断开展并深入,更新观念、依法治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理念逐渐形成。更需要加强对军事理论教学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教改新方法,逐步走开“课程建设法制化、教学形式课堂化、理论教学课件化、考核方法多样化”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第2篇

一、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探索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专门设立了军事理论教研室,负责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包括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实施,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考评,军事活动的开展等。在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中,统一组织重庆通讯学院的老师按照大纲统一施训,对于军事理论课,能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授课,并把军事理论课设为素质教育学分制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体系。

(一)教学管理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军事课设定为必修课,课程建设为教学型,列入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合理利用板书、多媒体等教学媒介,采用启发式、研究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多样,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要求任课教师应有完整的备课笔记和教案。坚持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制度,加强教学互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另外学校专门开设国防知识教育讲座、法制安全讲座、军事系列电影赏析、主题班会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课堂教学覆盖学生面达100%;制定了规范的理论教学管理制度,有排课表、检查督导、论文考察和成绩管理工作;军事课列入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规划,作为办学水平评估的内容。学校对课程学生学习评价包含军事理论考查和军事技能训练评价两部分,军事理论考查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军事理论的了解情况,通过论文形式进行;军事技能训练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训练态度、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进行评价。

(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采取专职辅导员兼任的方式组成并成立了专门的军事理论教研室。根据学校学生规模和教师的编制情况,教研室有专兼职军事理论课教师7名,其中,讲师4人,助教3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人,平均年龄30岁。军事理论教师熟悉大纲和教材,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组织教学;教研室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有完备的记录,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国防教育活动。

(三)教学保障

学校拥有多个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可满足200人规模左右学生的开课需要。图书馆配有大量军事理论书籍、期刊,并有电子阅览室,军事类相关书籍。

(四)教学效果

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对军事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所学提交了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论文整体质量良好;认真开展评教活动,学生对军事理论教师的评价基本满意。

(五)特色活动

课外国防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特点鲜明。每一项活动都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宣传、有效果、有总结。

通过国防教育板报作品评比、国防教育图片展、学生国防征文活动和小班军训主题班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国防意识进一步提高,在全校形成了“爱我国防、兴我国防”良好国防教育氛围。组织编写军训特色杂志《学军快讯》,每年刊发100余册,该杂志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征集优秀作品编辑成册,将“学军”活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从数百篇师生国防教育心得体会中精选纳入其中,以此阐明军训工作的意义,报道军训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交流学员参加军训活动的心得体会。

二、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校对军事课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突出教学改革,既是顺应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探索,学校课程建设中也暴露出来诸多问题。

(一)师资配备不均衡的问题

目前学校军事理论课的课堂授课任务基本由兼职军事教师即辅导员来承担,但这些兼职军事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培训,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学大纲的把握不够全面,既把握不了课程教学的“宽度”与“深度”,又无法紧跟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较高保证。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致力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军事教师队伍,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军事竞赛,慢慢的提交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同时可以聘请专业军事教师担任我校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内容。

(二)军事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

军事理论课教学虽然列入了教学计划,但课堂教学学时数上难以保证。二是师资队伍职称、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三是科研水平不高,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以上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目标:

1.全面加强军事理论的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

2.建立一个适应我校素质教育要求的军事课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军事技能训练的特点,采取技能训练科考核与军事理论考试相结合,对学生的军训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军事课教学的特点,在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多媒体课件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 军事理论 教学方法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37-02

参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大学军事理论教育课程主要由国防知识、军事思想、国家战略环境、军事信息技术、信息化现代战争这五大方面共同组成。在学习了这些军事理论知识之后,大学生能够对我国的国防历史、军事理论和技术及军事发展环境等方面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军事理论知识,促进其爱国主义观念和集体意识的提高,而且在加强个人纪律性和完善综合素质方面,有非常好的教育功效。

一 军事理论教育的意义

自我国实施在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开展军训活动的政策以来,大学军事理论教育工作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来说,接受军事理论教育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规定的义务,同时也是国家培育和储备国防兵军队的重要途径。军训作为大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第一课,大学军事理论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人角色在今后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中的定位,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军事理论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观念

国防安全意识作为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理论教育的核心。所谓国防安全意识,是培养学生建立国家领土不受侵犯,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冲突矛盾时,以国家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个人利益要坚决服从国家利益的意识。

军事理论教育将以国防安全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当代大学生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具备责任心和社会历史使命感。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军事理论课程和其他传统的大学课程有所差别,它更注重与时俱进的思想,学生要学好这门课必须对国际军事形势的瞬息万变和军事技术装备的更新发展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的系统意识和整体意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军事理论课程中涉及大大小小的战争胜利都离不开团队协作意识,在各个军事部队组织的紧密配合中使大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在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后也会自觉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这对他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工作环境中获得生存发展空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大学军事理论教育面临的问题

虽然军事理论的学习对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学习能力及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培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高等院校军事理论教育的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却不能让人很满意。这主要在于大学军事理论教育面临着以下问题:

1.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现阶段,大学军事理论教学并没有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在各类教学体系中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相对薄弱,专业军事化院校的科研教学人员前往普通高等院校任职的人数很少,大部分教师没有从事过军事教学工作。由于老师自身不具备专业性,学生在学习军事理论课程的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无法得到专业化的解答,普通高等院校对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存在较大的缺陷,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化的具体形式表现在教师对军事学科专业背景的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军事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所参考的军事教材资料也非常少,只能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更谈不上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工作。

2.教学环境氛围不足

教学环境氛围不足是普通高等院校军事理论教育中的一个问题,它不是仅仅靠个人的努力就能克服的,需要整个社会对环境系统的整合。来自教学环境方面的困境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防教育环境的整体氛围不足。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处于一个政局稳定、经济发达的环境下,他们享受到的物质条件大大优越于上一辈人。同时,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时代主流,国内社会政治局面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的国家民族兴亡危机观念变得日益淡薄,这些问题导致了在营造国防教育氛围方面没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第二,学校教学的环境氛围不足。高等院校肩负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能,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人才竞争,培养优秀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最主要的教学目标。相比之下,社会对军事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其质量要求必须达到很高的水准,普通的非军事院校根本无法达到培养合格军事人才的基本标准,使很多高等院校忽视了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在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中存在滞后的现象。因此,军事理论教学课程逐渐成为一个被忽视的教学项目,部分高校只将其作为应付检查的绩效评估。

第三,学校教学资源条件不足。加强军事理论教育教学需要一大笔教学经费的投入,如聘请专业的军事院校讲师、完善学校的军事训练装备、修建军事训练场地等。在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紧缺的条件下,无法投入这么一大笔资金用于开展专业化的军事教育,得不到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支持,许多高校的军事理论教研室名存实亡,不仅教学工作效率低下,还极大地浪费了相应的教育资源。

三 专题教学法在大学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克服大学军事理论教育存在的弊端,高等院校除了提升教师素质以及完善军事理论教学制度外,更应该寻求改善大学军事理论教育的方法。专题教学法是目前高校教育学专家总结出来的一套具有科学性且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将其使用到大学军事理论教学中可取得相当不错的教学效果。

1.专题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专题教学法是近年来高等院校使用范围最广的教学方法,它最大的优势是依据教学大纲内容的结构特点,不受时间地点和教材章节的影响,围绕教学目标将知识划分为多个教学专题,以专题讲解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教材,使学生掌握每一个专题的内容。从军事理论课程的结构来看,国防知识、军事思想、国家战略环境、军事信息技术、信息化现代战争这五个专题板块相对独立,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采取专题教学法来组织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可行的。

专业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将教学的主要内容凸显出来,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能轻松实现讲述的系统性,课程信息量也具备非常丰富的内容。由于大学军事理论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课时相对专业课来说非常有限,教学内容无法完全展开论述,而专题教学法根据自身优势,能在有限的课时里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2.专题教学法在军事理论教学课程中的应用

专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分组教学为基础,各小组成员整理了专题中的军事理论内容,最终由小组的领头人向老师汇报小组研究的结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专题教学法在军事理论教学课程中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第一,教学活动的专题化研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体,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入专题教学方法之后,师生之间的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环节,老师作为辅角色。在教学活动的实施环节,教师先把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讲解本专题相关的军事理论基础知识原理,给学生提出探讨性问题,然后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汇集和整理,最后由各小组成员代表将讨论研究的专题性内容进行阐述,其他小组也可以适时地进行补充及发问,老师再总结完善。

这种专题式教学活动一方面能让老师察觉到学生掌握军事理论知识的程度,学生在分组交流过程中遇到疑惑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培养了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专题式教学中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生动的图像影音技术来展现军事技术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第二,教学检测考核的专题化研究。专题教学的特征不仅贯彻在课堂之上,在学生的课余时间里也能发挥积极的效果,在每一个专题讲述结束之后,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发散性问题,需要学生在课外去思考解决。学生通过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图书馆资料进行文献检索,理解军事理论知识获取全新的认知,并在下一次专题化小组教学活动开展前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有清晰的预见性。另外,在军事理论课程考核中,学生通过平常的积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得到了提升。

总之,在专题教学方法的实践中,仍有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小组高效的协作,最终成绩取决于清晰透彻地汇报工作,这些因素都有不少提升改进的空间。但专题教学法比传统的学习具备很大的优势,在专题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积极性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锻炼了学生多种综合能力,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自觉学习的能力、人际沟通交流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他们朝着社会综合型人才的方向不断前进。

四 结束语

在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优化的现代教育中,高等院校军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教学工作者要寻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在提升师资力量和完善教学制度的同时,探索出具有科学性的教学理论方法。这要求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大学军事理论教学的水平。只有这样,大学军事理论教学才能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鲍煌军.关于提高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4)

[2]唐志阳.浅谈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3]王波、于壮.应用型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思考[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第4篇

【关 键 词】军事文化哲学 基本问题 基础研究

目前,学界已形成对文化、军事文化的研究热潮,文化哲学、军事哲学和军事文化学研究已经具备相当基础,但关于军事文化哲学的系统研讨尚不多见。军事文化哲学兴起的必然性是什么?军事文化哲学是否可以单独构成一门学科?这个研究领域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本文试图对军事文化哲学的兴起、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等基本问题做出初步研讨,希望能够对该学科的建立和完善有所助益。

一、军事文化哲学兴起的必然性

一种有生命力的哲学,必然要体现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军事文化哲学研究的孕育和兴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必然性。这种深刻的必然性与文化哲学本身所具有的“两种样式”密切相关。所谓文化哲学的“两种样式”,一般认为是指“文化观点的文化哲学”和“哲学观点的文化哲学”;“就其与哲学的关系而言,文化观点的文化哲学可能扬弃哲学,却不会规范地解决哲学问题。扬弃哲学具有超出哲学的、很实际的现实意义……哲学观点的文化哲学,当其温良驯顺或无所作为之时,它就是哲学的一个普通的下属学科,是哲学原则的自我印证。”[1]

第一,军事文化哲学的兴起是军事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第一现实需求。这是文化观点的军事文化哲学,是军事文化哲学兴起的外在必然性。从军事文化整体来看。军事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军事文化活动的基本规律、动力系统与创新体系综合作用的结果。军事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深刻的军事生存方式的转变,如果这种深刻的军事生存方式转变没有相应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它便会整体地陷入盲目之中,甚至会发生逆转与倒退。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理论能够满足军事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第一现实需求呢?

传统军事哲学研究作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军事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军事整体的哲学考察,实际上是以对军事活动的基本规律、动力系统与创新体系的考察作为核心。而军事文化哲学首先是将军事活动看作是一种文化活动,那么,在军事文化哲学的视野里,对军事活动的基本规律、动力系统与创新体系的研究与考察也就成为对军事文化活动基本规律、动力系统与创新体系的研究与考察。

第二,军事文化哲学的兴起是文化哲学、军事哲学和军事文化学三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发生的学科融汇与转型趋势。这是哲学观点的军事文化哲学,是军事文化哲学兴起的内在必然性。

我们所使用的哲学观点,就是文化哲学的观点。综观当前国内已有的文化哲学研究成果。有的自觉以“整体文化”作为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2];有的选择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的批判视角[3];有的认为文化哲学是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人类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结果的反思来把握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境遇以实现人的文化自觉[4];有的立足从个体生存论的角度来揭示文化哲学[5];有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思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6]。概括起来,文化哲学的观点实质上就是一种融文化历史性于哲学的观点。

从这种哲学观点出发,我们认为所谓“军事文化”,就是指在整个军事历史进程中,在军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军事活动的发生、变迁和转型以及在此过程中创造出的武器装备、制度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所反映并展现出来的人类深刻的军事生存方式。所谓“军事文化哲学”,就是从哲学的立场和高度,用哲学的方法对军事文化进行研究和考察的部门哲学,是对军事文化作出形而上思考的哲学。

先用这种哲学观点来看军事哲学。哲学观点的军事文化哲学其实在军事文化哲学在以学科的可能形式出现以前就已经先在。我们所说的这种哲学观点是指一种文化哲学的观点,而非“科学之科学”哲学的观点。传统军事哲学研究是持一种怎样的哲学观点呢?这种观点是:“军事各个具体的方面、层次和部分,均有各门具体的军事学科或门类性军事学科去研究,惟独关于军事整体的本质、规律、价值和指导问题,需要一门概括性、综合性学科进行研究,这个任务便历史地落到了军事哲学的肩上。”[7]再用这种哲学观点来看军事文化学。军事文化学研究的代表著作《军事文化学》《军事文化学概论》已经先后问世,标志着军事文化学的学科建立和发展已经在逐步走向成熟。从文化学到军事文化学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文化、军事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日益深入。对于军事文化现象的研究已经“成问题性”,毕文波教授在为《军事文化学》所作的序言中已经初步指出了这一点:“文化学、军事文化学在文化、军事文化系统构成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炼、概括的规律性理论,其中某些基本理念和范畴又必然进入哲学和军事哲学,与其构成叠合的界面,而且该界面在所在层次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还可相对独立,形成文化哲学和军事文化哲学”。

二、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领域是什么?不妨将其与军事哲学的研究领域作一比较。军事哲学的研究领域是“军事整体的本质、规律、价值和指导问题”。而军事文化哲学将军事活动视为一种文化活动,其研究领域应该是“军事文化整体”。

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确定了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从哲学、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研究和考察“军事文化整体”。“军事文化整体”包括“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两大方面,分别是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理解文化的两种存在方式。从动态方面不仅仅是将“文化”理解为凝结成的“文化成果”,而是看成活生生的动态过程;从静态方面对于凝结成的“文化成果”分别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方面理解。

第一,军事文化哲学与文化哲学。军事文化哲学是文化哲学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军事文化哲学能够弥补当前文化哲学研究中分支应用性研究的不足。有学者认为,文化哲学不宜发展成为具体的学科领域,它应该作为一种传统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是人类生存图式的深刻内在。我们认同这种观点,这些主张本身便是使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有益尝试,但这种回归可以更深一步。

第二,军事文化哲学与军事哲学。军事文化哲学是军事哲学文化性的沉淀和应用。“军事文化哲学”可以说是从哲学、文化哲学的立场和高度,用哲学方法对军事文化进行研究和考察的部门哲学。军事文化哲学对军事文化作出形而上的探索和思考,能够为现实的军事文化活动甚至军事实践整体提供深刻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指导。这种意义上的“文化”是一种内蕴于生存图式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同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并列的具体领域。

第三,军事文化哲学与军事文化学。军事文化哲学是军事文化学哲学性的凸显和提炼。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从一开始就不同于军事文化学的研究。军事文化学是用文化学的观点与方法,研究军事活动领域文化现象及其特点规律的科学。军事文化学是军事学与文化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既是军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可视为文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显而易见,军事文化学用文化学方法研究军事文化,包括军事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与交流、功能、价值判断等等;而军事文化哲学则是用哲学、文化哲学的方法来对军事文化整体进行研究。军事文化哲学研究能够对军事文化学研究起到指导作用,而军事文化学研究为军事文化哲学提供素材,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三、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内容

军事文化哲学研究首先要有正确的理论方法作为指导。我们所研究的军事文化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军事文化本质问题、军事文化运动问题、军事文化创造问题和军事文化价值问题的理论基础。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理论之外,文化人类学、文化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些元理论也可以有选择性地作为军事文化哲学研究的借鉴。比如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等,对我们研究军事文化哲学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无论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关于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发展的立场来看,还是从文化哲学关于哲学是从本质上来揭示人的最深刻的生存方式的立场来看,军事文化哲学都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和批判的。动态性展示这种哲学的生命力,开放性决定这种哲学的影响力,批判性体现这种哲学的创新力。这三种性质缺一不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内容要体现出这三种性质,体现出军事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体现出人们在军事历史进程中所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是处于不断发展、变迁和创新之中的,是动态的、开放的和批判的。因此,由人们在这种生存方式中所创造出的物质、制度及精神成果,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迁和创新之中的,而研究这种军事文化的哲学理论也必然是处于不断发展、变迁和创新之中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内容应该大致包括军事文化本质论、军事文化运动论、军事文化创造论、军事文化价值论和军事文化方法论。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内容显示出军事文化哲学鲜明的学科特色,预示着该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与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天俊.哲学的文化性与文化的哲学性[J].求是学刊,2009(6).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0(3).

[2]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处的文化批判[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军事理论课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军事理论课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军事理论课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多方面育人的功效,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教育活动,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军事理论课教学活动,可指引当代大学生加强国防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纠正学生“盲目西化”的风气,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军事知识的同时,拓展军事领域视野,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现代化国防观念。

在高校长期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足、学时有限、教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当前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普遍偏低,部分军事理论课老师照本宣科,存在“填鸭式”教学,出现说教、单向灌输的局面,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很大程度上遏制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高校军事理论课的地位应得到重视,如何改进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而探究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也显得尤为必要。

1科学制定教学体系,确立军事理论课课程建设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是军事理论课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缺少足够重视,部分高校的军事理论课大纲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甚至没有大纲,这将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军事理论课教学,并不断构建科学的、健全的教学体系。

1.1科学规划,完善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

军事理论课主要包括军事思想、战略环境、等教学内容。可对军事理论课课程组教师进行分组,将军事理论课分章节分配到各组教师,由各组完成大纲的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授课形式等。此外,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严格落实好军事理论课36学时的教学时间。由于军事理论课的学时比较少、内容较多,因此一定要精选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例如,军事思想部分应重点讲解主要人物的军事思想和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国防部应以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和国内外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意识。教师应避免教学内容陈旧,要以最新的时事和理论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注重开发学生的明辨能力和创造精神。

1.2健全机构,强化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一个稳定健全、科学合理的机构是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托。首先,要成立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并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配备一支多学科背景的教师队伍。其次,要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就要有一个高质量的教学团队。要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严格建立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理论水平精的教师队伍,并依托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开展教学活动。

1.3严格管理,健全军事理论课管理、监控制度

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探讨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对军事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研讨教学大纲、授课思路和重难点,讨论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课件制作等。

2改革教学模式,探索军事理论课教学新途径

当前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多数以传统的单向灌输式为主,这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进行创新型教学模式研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探索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2.1积极创新,努力探索新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

钞群英等对高校军事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立体化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运用所有教学要素和资源,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即教师要综合运动多种教学手段、立体化措施,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感染力、辐射力。它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使教师传授、学生反馈、双向交流有机统一。

2.2以学生为本,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小组讨论、主体演讲、启发式提问等形式,在课堂上注重引用具体事例和战例,调动学生自主地分析判断,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可摆脱“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思维定势,激发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来。此外,要积极构建教师辅导、指导的主导角色和学生主体性角色模式,在倡导教师的指导性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抵御状态”,努力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3改进教学方法,健全军事理论课考核体系

3.1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下转第59页)(上接第51页)。在教学方法上,对于一些需要运用抽象思维、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制作形象化、图解化课件,播放影像视频资料,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形象。对于一些理论性不强、容易理解的常识性内容,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方式进行。

3.2强与军事院校的合作,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军事院校的教师军事理论素养高,掌握最新的军事理论研究成果,对当前军事形势有着独到的理解和看法。邀请专业的军事领域专家讲授军事理论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军事相关信息。通过与军事院校教师的交流,也必将提高地方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及教学质量。

3.3多措并举,完善军事理论课考核体系

考试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教学活动是否达到目的。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军事理论课的考试形式及内容。考试遵循的原则为理论与实践并重,侧重于对军事理论知识的考查。其中,理论知识以主观题考查方式为主,以简答、论述、辨析等形式进行,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国内外军事形势、时事热点等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考查学生运用军事理论知识的能力,以考试为契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军事理论课最终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可由上课出勤、撰写论文、参与军事知识竞赛等部分组成。

综上所述,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统筹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完善军事理论课考试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为国家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徐水根,钞群英.军事理论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9(6).

[2] 恽安平.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现状及对策初探[J].文教资料,2009(11).

[3] 潘建美,赵保宁.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时空,2011(7).

[4] 陈世利.关于提高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09(8).

[5] 钞群英,徐水跟.高校军事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长沙师范学院学报,2009,25(5).

[6] 朱晓峰.论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创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第6篇

【关键词】陈赓军事教育思想;时代背景;理论基础;文化渊源;实践基础

陈赓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军事工程学院的首任校长兼政委,其在“哈军工”践行的一系列治学观点和原则,开创了新中国军事工程技术教育之先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为建国初期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陈赓军事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以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代表的思想,点燃了中国军事思想开始变革的信号弹。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仿制西方的武器装备,开启了以增强军事技术力量为核心的“自强”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惨败后,清政府全面改革军制,组建新军,创立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直接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军事技术以及思想理念。至此军事变革的触角开始深入到思想层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以武装斗争的形式推倒清政府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军事思想的发展进程。孙中山意以先进的军事理论指导武装斗争,并系统的提出了现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特别是在“三民主义”明确阐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战争观,反映了其对现代战争的新认识。

陈赓亲身经历着这个时代的变化,并在脱离湘军后开始接触并学习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1922年陈赓进入由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随后又在党领导的上海大学听课并光荣入党。在追随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未来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索过程中,陈赓开始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与拥有先进军事科技国家面对面的直接对抗,使得陈赓切身体会到了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二、陈赓军事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陈赓军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他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实践思想为指导,进而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教育思想体系。

陈赓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吸收主要包括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实践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涵义是人的体力、智力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运用,以适应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同时人的道德品质和审美的情操高度发展;这诸方面的发展,在一个人的身上是充分、自由、和谐、统一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要义所在。在《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著作中,马克思曾就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创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拟定了纲领性意见,其中都特别强调要把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陈赓的军事教育思想的诸多理念,譬如自由而开放教学环境的打造,重视“又红又专”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的开展都是基于对马克思经典理论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形成的。

三、陈赓军事教育思想的文化渊源

陈赓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湘军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深受曾为湘军将领的祖父的影响,到自己加入湘军的实地锻炼,青少年时期的陈赓,对湘军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也为他“重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湘军的主要将领曾国藩致力于组建一支具有道学理念的文化队伍。在具体的治军过程中,湘军将领更是时刻不忘以正统儒学武装自己的队伍,充分展现了湘军以湖湘道学为灵魂的文化治军风貌。

除此之外,陈赓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他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就读黄埔军校期间,认真学习共产党员执教的政治课夯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1926年,陈赓前往苏联学习政治保卫工作和群众武装暴动经验,从而进一步的接触了苏联无产阶级军事文化并为其日后在上海敌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纵观陈赓军事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渊源,从崇尚“从戎”的家庭教育,到强调“学术与经世”相结合的湘军精神,再到富有“革命精神”的马克思主义,陈赓一步步形成了关心军事、重视学术与人才,聚焦社会变革的思想,推动了其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

四、陈赓军事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任何先进的思想的诞生,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更需要亲身实践经验积累。陈赓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其由就读黄埔至创办军事工程学院长达数十年所积累下的丰富的实践经验。

就读黄埔军校时,陈赓就致力于实践其思想理念。在校期间,陈赓积极参加镇压商团变乱等革命活动并不忘及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为党组织吸收新鲜血液,在校内经常组织进步学生与分子进行辩论。奉命前往苏联学习保卫工作和群众武装暴动经验后,陈赓更是将学习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主管中央特科情报工作期间,营救了大批被迫害的中共党员,演绎了许多传奇故事。

长征前期,陈赓任干部团团长。陈赓以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多年实践积累出的战斗经验,在长征途中确保了党中央的安全,屡获奇胜,赢得了“这个陈赓,可以当个军长!”的美誉。这一时期,陈赓获得了实际的办校经验。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神头岭伏击战”为代表的诸多经典战役充分展现了陈赓的英勇善战。更重要的是,在朝鲜战场,陈赓面对“世界上最凶恶的,有高度现代技术装备的美帝国主义”,清楚的看到“我们的军队还有弱点,这弱点就是缺少技术装备,没有高度的机械化”归国后,陈赓主持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军事工程学院。从筹建军事工程学院到管理军事工程学院,陈赓的军事教育思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趋于成熟。他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中心”等诸多思想理念,正是这些观点组成了陈赓军事教育思想体系,为我国军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五、结语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内容在反映时代特征与要求方面。必然既相符合又部分滞后该时期党和军队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使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适应新形式下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军队建设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问题。就如何完善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内容体系作了五个方面的探讨。即完善理论支撑平台、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完善科学思维方式、完善动态内化机制、完善思想建设制度。

马克思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每一步发展。无不与同时期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实际紧密相连。作为时代特征与要求在这一建设上的反映。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内容必然始终处于既相符合又部分滞后于该时期党和军队建设客观要求的状况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党的思想理论的创新、军队现代化的推进。尤其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现实的影响。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一直以来。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内容偏重思想政治方面。不大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容易造成思想理论建设与部队实际和军事需要相脱节的现象。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党组织要带领部队进行现代化建设。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因此。完善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内容体系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需要。是军队党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需要。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内容依据党和军队建设的任务、内容而确定。以此为根据。适应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特点与规律。这一建设内容的完善主要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完善理论支撑平台

对于党的建设来说。理论上的成熟是思想发展和政治坚定的基础与前提。在长期实践中。军队党组织形成并不断丰富着自身建设的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科学理论。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推进。与军队建设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的新思想和理论不断涌现。军队党的建设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同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为深刻地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现代科技理论、现代军事理论以及人文科学理论等的强烈影响与激荡。勿庸置疑。吸收、掌握这些新理论。是加强党的建设之必需。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完善军队党组织建设理论平台的现实课题。依据军队党的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这一平台的完善。应当突出以下几个重点。首先。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深入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在学习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努力掌握精神实质。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的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和体现的科学态度与创造精神学到手。为军队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其次。系统掌握党的建设原理。形成实施党的建设的理论内核。在社会发展尤其是政党政治的历史上。政党建设理论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不仅有一般的政党政治理念。而且还有真实明晰的科学原理以及对客观规律的揭示和历史经验的概括。我军党组织建设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具体到党的建设这一范畴。党的建设理论对其无疑具有基础性的规范意义。掌握这一理论。重在把握党的建设客观规律。汲取历史经验。为军队党组织建设奠定科学理论根基。再次。系统掌握现代军事理论与战争理论。建立领导军队建设的直接理论支撑。在长期革命战争及军队建设实践中。党和军队的缔造者、领导者创建了宏伟的军事理论大厦。这一理论大厦由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和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三大部分组成。是推动军队党组织建设和军队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认真掌握、深刻理解这一一脉相承、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加强军队党组织建设、确保军队使命实现的根本性要求。与此同时。近年来。适应世界军事变革趋势和现代战争需要。现代军事、战争和作战本体理论发展突飞猛进。系统了解、掌握这些新的理论。是军队党组织领导部队打赢现代化战争之必需。学习、掌握现代军事理论的重点。在于把握军队现代化建设规律。了解现代战争的规律与特点。为实现打得赢的根本要求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第四。掌握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奠定军队党组织建设的文化基础。就科学的系统意义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无疑是人类一切认知与行为的基础。军队党组织建设本身亦是基于这一基础的社会实践。我军是在特有形势、环境中以特定成员为主体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底蕴不足一直是困扰军队建设的突出问题。现代社会条件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军队跨越式发展的迫切现实。要求军队党组织在社会综合文化基础的形成与巩固上有大的突破。旨在提高党组织与其成员的人文科学知识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相对落后的状况。形成党的建设的现代文化氛围和文化基础。第五。掌握现代军事科技基本理论。奠定党组织领导部队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技术知识基础。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在先进科技更为普遍、广泛应用的军事领域。军事革命不断发展、战争样式不断变化、战争手段不断进步。而从科技水平上比较。我军与发达国家军队尚有较大的差距。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因此。对于军队党组织建设而言。掌握现代军事科技基本理论。具有更为重大紧迫的现实意义。军队党组织致力于军事科技的掌握。主要在于熟悉该方面知识。形成与组织领导部队现代化建设和指挥现代化战争所必需的科技理论功底。使之在实现政治思想过硬的同时。达到军事科技过硬的目的。促进其基本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作为各该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军队各级党组织承担着目标相同、内容有别的实际工作任务。党组织的成员更有各自的具体工作职责。从推动军队建设的实际讲。加强军队党组织建设。就是要使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好自身承担的各项任务。有鉴于此。完善军队党组织及其成员的专业知识体系。不仅是加强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之必需。更是保证其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新形势下。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日益丰富。专业化更为突出。专业分工日益细化。对党组织及其成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日益提高。而我军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在军队转型、建设转轨的环境中。固有的专业功底明显不敷应用。离高素质、复合型和军政兼通、指技合一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的客观现实。迫切需要军队党组织切实掌握组织领导部队建设所需要的现代军事专业知识。精通本行、兼通其他、全面发展。形成与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贯通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领域的、个体作为与组织领导相统一的、结构科学合理的知识系统。

三、完善科学思维方式

一定思维方式是一定态度与行为的基础。军队党组织及其成员的思维方式。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在军队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从理论上讲。这一思维方式应该是科学的、合乎规律的。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思想观念、价值意识。时时影响以至干扰着党组织及其成员的思想。致使其不时出现偏差。现实中一定程度及范围内存在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消极懈怠倾向等。就是思维方式不科学的表现。这就为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军队党组织科学思维方式的命题。着眼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深刻性与广泛性。军事变革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面对考验的全面性与严峻性。军事斗争准备中各种因素的矛盾性与多变性。积极改进和完善党组织的思维方式。是其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完成的现实任务。完善科学思维方式。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将党组织的建设同军队建设的客观需要结合起来。将自身认识与党的思想、理论、路线统一起来。将自体需要同党和军队的目标融会起来。在学习理论、升华思想和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规律性思维模式。

四、完善动态内化机制

就组织及其成员的发展而言。任何基于提高自身而采取的措施。都是为了将之所蕴涵的意旨内化为该组织及其成员的内在品质。这个品质。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直接表现为素质与能力。换言之。军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一切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实现其思想与心理品质的内化与升华。亦即为了提高其全面素质和能力。素质与能力可以通过知识内化而获得。所以。建立和完善党组织思想理论的内化机制。自然成了这一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军队党的建设历史看。正是由于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持续不断地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与理论品质。促进了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才保证了党和军队赋予的各项任务使命的完成。从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效果讲。只有使其成员真正内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思想理论建设才算达到了目的。因此。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将党的理论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觉悟与行动。是党对思想理论建设的一贯要求。也是军队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但在新形势下。纷繁复杂的客观环境干扰着党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自我价值追求的客观需要影响着党组织成员的内化构成。各类教育不少、觉悟提高不快。阅读书刊不少、内化发展不快。理论观点不少、素质提高不快的现象并不少见。为此。曾要求军队。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用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转化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精神动力。转化为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行为准则。因此。有必要以读书、灌输为基本形式。以自我思考、集中研究重大问题为中心环节。以联系实际开展工作的各项要求为基本规范。以观察力、思维力、理论力的实际提升为检验标准。紧密结合军队党组织和部队建设实际。建立和完善军队党组织的思想理论内化机制。不断提高各级组织及其成员的素质能力。形成适应新需要的再学习再内化的动态发展模式。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第8篇

关键词:军事运筹学;方法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Innovation Research on 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 Methodology

Chang Chaowei

(North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Institute,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 is a new cross-disciplinary,primarily use of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ethods to study specific military issues.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present our 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 methodology innov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Then,we proposed an innovative concept of 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 methodology;Finally,a conclusion that the 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 methodology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Keywords: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Methodology;Innovation

现代战争的序幕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一种新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逐步走上历史舞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军事学科出现了以信息为主导、综合运用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反映了我国军事系统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军事运筹学居于军事科学体系中技术理论层次,它是运用量化方法对战争系统进行分析,从而为军事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方法。随着战争形态不断发展转变,这种军事分析法必须要经历学科的创新发展。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军事运筹学进行方法论的创新。从本质上说,军事运筹学方法论是进行军事运筹研究的内在方式以及具体方法的概括和总结,用宏观理论对军事运筹研究进行相应的指导。在这一创新过程中,不断提高其适应信息化战争形态的能力,是军事运筹学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一、概述当前我国军事运筹学方法论创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当前我国军事运筹学方法论的创新带来了机遇;但由于多方面的制约,在其方法论的创新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挑战,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一)挑战。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明显增强了军事运筹学方法论的开放性,加大了分析难度。与以前的战争形态想必,信息化激活了系统内部,构成了内部个体与外界之间的复杂多维网状体系,从而加大了在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下,明显增强了军事运筹分析的复杂性,对军事运筹一般方法论提出挑战。基于多维网状结构下的信息化战争系统,改变了系统内个体间,与对抗的战争系统个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途径数量。与此同时,信息化战争系统也呈现出了非线性特征以及系统层次分析复杂化。这些因素的出现,都对军事运筹学方法论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机遇。信息化战争系统呈现的复杂内部结构特性,加大了系统分析的难度,因此,急需要求对军事运筹研究方式和方法进行变革,这为当前我国军事运筹学方法论的创新带来了机遇。信息化战争系统是一种综合性密集型的信息系统,其多维网状结构的系统内部,高度融合了内部个体即人员、武器、环境及信息的联系,为拓展军事运筹学理论方法提供了机遇。非线性特征下的信息化战争系统,加大了军事运筹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难度,为研究途径创新提供了机遇,揭示了传统的方法解决复杂性问题所存在的局限性,为了解决对抗性复杂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寻求新的技术路线。

二、探究军事运筹学方法论的创新方式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军事运筹学在发展中还面临着提站,随着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出现,其不断增强了军事内部分析的复杂性,对传统的军事运筹学方法论提出了挑战,信息化战争系统也是军事运筹学必须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军事还原论方法,带动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等理论的产生,从而也推动了从19世纪到20世纪军事运筹科学的大发展。为了进一步发挥军事运筹学在研究信息化战争问题中的作用,必须创新军事运筹学的方法论。笔者主要从下述两点来论述其创新的实现途径:

(一)创新思想方法。在国家战略利益的需要下,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社会活动领域的不断延伸,由此产生了战争行动。开放性、对抗性及复杂性,时信息化战争系统的三大特征,它强烈冲击了传统的战争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要求在运用军事运筹学的方法时,对系统要素采取量化分析法,认知复杂的内部系统,不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将战争观、综合观及集成观融入军事运筹学中。将传统的定性分析法扩展为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的系统思维法,以全局性的军事思维做指导。从本质上创新传统的军事运筹学思想,要明确认识到当前的军事系统是一种信息化的战争系统,它是集开放性、复杂性的巨系统及对抗性为一体的巨系统

(二)创新理论方法。信息化战争系统是军事运筹学的研究对象,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军事运筹学具有交叉性、融合性及横断性的学科特征,同时为创新发展军事运筹学的方法论提供了独特的方法。新增了战略运筹学、军制运筹学等新科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细化了学科层次,拓展军事运筹研究对象与领域,从而带来军事运筹学的朝向多学科的融合发展。因此,在军事运筹学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其具有交叉性、融合性的特点,不断加强多学科的综合性运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探究军事运筹学方法论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探究军事运筹学方法论的创新,对我国军事运筹学的总体发展趋势具有促进作用;(二)对军事运筹学方法论的创新进行研究,对我国军事运筹学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通过研究我国军事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及时改革军事运筹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研究军事运筹学方法论的创新,对社会大系统来说,军事运筹学在不断对其方法论进行创新,有利于军事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邓必雄.关于新形势下军事运筹学创新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