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美感教育论文

美感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6:34

美感教育论文

美感教育论文第1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职业教育提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对中职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审美目标,有了审美目标,学生就有了创造的动力,也就有效地提高了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美是一种友善、和谐的情操,能使学生品格高尚、心地善良、情感纯洁、态度端正,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家庭生活中都能更有效地融入社会。此外,美丽的事物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能够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无论是事物的自然美还是艺术的造型美,都对学生理想的树立、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塑造、人格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美育的主要任务。

美育可促进学生专业的发展和知识面的拓展

现在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需要那些精通专业、博识多才的人才。要想做到既精通专业又博识多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重要条件。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很多专业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如,各种设计类专业需要学生具备素描、色彩、空间想象等基本的绘画能力,因为审美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设计作品的优劣。美术教育是超越单纯的美术技法的,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美术素质、美术修养的教育,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建立美术知识结构,提高审美修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美育可加强学生的具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阶段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系列美育活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情感得以激发,能够在美育的过程中打开思路,发挥想象,从而做到融会贯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观察力一般较弱,不能深入观察事物,而且兴趣容易转移,而艺术审美活动从内容、形式到过程、结果都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同时,美育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起他们种种美妙的联想,这种联想是比较自由的,能使人超越时间和空间、有生命与无生命、现实和幻想的种种限制。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发展起来的具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成互补,有助于思维的全面发展。

美育可提升学生的情商

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高度专门化而又高度合作的:左脑掌管人的认知活动,右脑则掌管人的创造活动。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重点在于左脑的开发完善,而右脑相对左脑则开发较为缓慢。实际上,右脑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情商、职业性格的基础。而美育无疑是开发右脑的最佳学科。同时,美育的功能是整体的,它虽然主要作用于右脑,却又不止右脑,它所拥有的空间知觉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不仅为智能健全的人所必需,而且想象力会对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美育的特别意义还在于其有利于大脑的全面开发。

美感教育论文第2篇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美育,解决地理教学中的美育及美育心理问题,使地理的教与学能够很好结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美化

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创设美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其智力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智力活动本身的美,进而激发、提高学生对智力的爱好,使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事半功倍了。要做到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符合以下标准:a、明确教学目的,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教学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教书育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意志教育和审美教育寓于知识传授之中。b、依照教材的内容和教材科学体系特点,确定教学内容。既要加强“双基”教学,又要注意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当然要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量”(知识容量)、“度”(知识深度难度)、“序”(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序)等。c、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体现独特风格和创造性。要求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排除疑点;使得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师生关系和谐,配合默契,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优化教学内容组合,美化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系统性、完整性、有序性、节奏性的和谐过程结构,其活动达到真、善、美的境界,美育就自然寓于其中。

教师需要从教材中寻找美育素材

因为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空间无限辽阔,时间极其漫长,包罗万象:上至宇宙太空,下到岩层海底,有世界各洲各国,也有祖国山南海北。广袤世界,千姿百态。各种地理事物蕴含着自然美、艺术美等,即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例如:宇宙中日月星辰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规律的运动,从而产生了周而复始的昼夜、四季交替的自然现象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和谐的现象,就是一种自然美。又如,高中地理教材中热带雨林的各种植物以自身的生态特性————喜光程度的不同而形成了明显的层次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形象的语言和景观图片,可以把这绚丽多彩、错落分明的景象展示在学生眼前,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再如,地理环境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的统一有机整体,才使自然环境按其内在联系和谐发展,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当然,即使地理环境存在地域分异,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地域分异具有的规律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带、自然带等地理事物和现象呈有序排列,使地理环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些地理要素不但分布有序,如气压带风带、非洲气候类型、低中纬海区洋流系统等要素,还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这些平衡、统一、有序、对称等等都是自然美的形式。我们必须不断在教材中寻找,才可以发现并用于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美化

教材是教师语言的基础,教师要有优美的语言,首先是教材语言要美,教师才有教学语言美的基础。如果能在地理教材中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图文并茂,课本语言用接近学生实际的、趣味性强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就为实施美育打好了基础。其次是教师,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凝练、生动、优美的语言在地理教学中能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既要求语言科学准确、精炼通俗,更要讲究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充满魅力的语言,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不仅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生气勃勃,而且还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另外,教师的板书设计要巧妙,内容要简明精练,字体要工整美观。教师的肢体语言也要优美,仪态端庄,和颜悦色,以情感人,使学生得到技能培养、智力开发的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这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我们在运用这些优美语言的时候必须要适时、适度,切不可滥用、更不能为显示学问而乱用,否则就会“喧宾夺主”,达不到地理教学目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美化地理表象,效果也极佳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电化、地图和其他直观手段,将地理事物的新颖性、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以及形式美、色调美,通过电影、录像、幻灯、录音等声光设备,把大量的生动形象材料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到“寓美于教,寓美于学”的作用。这些直观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官,不仅有利于地理表象的形成,还可以使一堆枯燥的名词,那些冰冷的概念和数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美的地理表象。

美感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美学;美育;文学理论;语文教学

两个世纪以前,席勒首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强调了审美对构建完整人性的重要作用。如今的美育已经发展并升华出了教育美学观。学界在对这一概念的探讨中,不乏学理的分析,然而对实践层面的研究却仍然空缺。本文将论证语文学科教学对于教育美学和美育结合独特优势,并聚焦语文教学给出实践层面的建议。

一.教育美学和美育视野

早期美育仅仅将艺术作为教

育内容,即“借美育人”。而后期人们对“美”的要求不断提高,美育观转向教育美学观,提出在课程目标等一切教育环节中创造美,真正成为了“立美育人”。

(一)早期美育观“借美育人”何其宗先生认为:“美育的研究对象关注的是如何运用自然美、艺术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归根到底它是研究如何‘借美育人’”。它要求我们“借用”美的事物进行教学。

(二)教育美学观“立美育人”

何其宗先生认为:“教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自身的美的特点及其创造的规律,是研究如何‘立美育人’”。它要求我们在一切教育环节中创造美。

(三)语文教学对二者的融合

首先,语文教学的教育内容———文本,本身就是美育的材料。席勒认为,现代社会是存在缺陷的。它压抑人的感性,或是隐瞒了人理性的可能。由此造成了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不能自由的发展与表达。而改变这一情况的方式是进行审美活动。因为美是实在性与形式性的统一。审美活动中,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同时表达出来,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成一致。这就使得审美活动具有了修复被压抑的人性的作用。佛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提到了相似的观点:文学创作与阅读是在成年以后用文学写作的形式创造一个像童年游戏一样的白日梦来弥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残缺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这与席勒认为的“人性在社会中受到压制,需要审美活动来进行重新建设”这一观点是相似的。可见文学早就与审美活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童庆炳先生在《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中则直接指出:“美育,特别是深层次的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名著,它们是真正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审美特性。”可见,不同于其他学科,进行语文教学应当尤其注重教育内容的审美特性。其次,教育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文本。教育美学视角下进行教学实践的建议前人已经有很多论述,而为结合语文学科特性,本文选择了文学理论作为支撑,理由如下。首先,文学理论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与语文课程内容尤其是文学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适配性。另一方面,与现代汉语等学科不同,文学理论与美学高度相关,适合作为教育美学和美育的参考理论。由此,文学理论就可以对教育美学和美育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二.语文教学实践美

“用美的手段教美的内容”不仅仅要运用教育内容达成审美,更要求在教学活动和设计中体现美。

(一)外显于教师语言上的美

在语文课堂上,尽管教师会借助多媒体等方式传递信息,但语言仍是课堂上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而且,对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发散回答的评价都依靠于语文教师的遣词造句能力。所以,蕴含于语言中的美是我们首先要予以重视的。1.形象生动-化晦涩为简明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指将抽象的概念变化为形象的语言。让学生虽没有看到,却能感受到对象就在眼前。通过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景,对作者的思想意味进行感受是语文课语言美的第一要义。2.感情饱满-寓情感于表达感情饱满的语言是指将感情灌注其中的有丰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是语文课所特有的一种语言美。文学即人学,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养成与语文课上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掌握情感饱满的语言美。3.优美适听-给信息以乐音优美适听的语言是指将音乐美抑扬顿挫的特点融入语音中。让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语调的变化而转移。语文教学重视朗读,教师将语音的艺术声情并茂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和语言美的表现。

(二)内隐于教学设计中的美

对于教学内容的美,教育美学领域已经有了定论,即从所学知识的真实中感到真实的美。但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提醒我们:语文教学内容有所不同,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充满了美的。所以要注重教学设计中的美。1.注重总体设计上的立意美近代文学理论认为:文学虽然形式是虚构的,但其中反映的观点、情绪都来自真实的生活。这种现象叫做“文学真实”。文眼教学理论是指聚焦文本中具有揭示主旨功能的关键性语段进行教学的理论。在教学实践当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堂的最终目的立意于“文学真实”上,通过对文章文眼的分析,获得来自教学内容真实的美。比如《项脊轩志》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高度概括了文章主旨。可喜在于环境的恬然,可悲在于对故人的追忆。此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对其中可悲可喜部分稍加分析就可体会到作者景象的描绘、回忆的表达背后所传达真实的情感,即“文学真实”。2.注重独句解读中的重构美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认为:美是一种审美过程。“陌生化”的艺术内容可以通过运用陌生的修辞等手法延长审美时间来延长审美感受。思辨性阅读教学理论是指素质教育背景下,注重思维能力的一种阅读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来避免学生文学阅读中的标准化与自动化。让学生重新审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从而延长审美实践获得审美感受。比如在《老王》课堂教学中,对创作背景和文章语句举出不符合学生心理预设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理解难度。介绍文章虽讲述地位低下的“小人物”,但故事背景是时期,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关系被割裂并且地位混乱。或关注“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一句中,文章未提及关于运气好坏的语句,谁人幸运谁人不幸,又何来愧怍。3.注重主动理解中的差异美文学理论的期待视野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前就已经对文学作品有了思维指向,这会导致个性化的“合理误读”,即每个人对文本都有不同的解读。阅读期待视野教学理论是指调动学生对文章的期待,主动对文章进行探索的教学理论。语文教师可以策划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期待视野进行主动探索,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注意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形成一种殊途同归,又各美其美的美感。比如在学习课文《背影》之前,提供材料“与父亲关系并不融洽的朱自清一反常态地运用大量心理描写叙述了祖母去世后,父亲送自己去北京读书的情形。”学生可能根据父子关系不融洽而父亲仍然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切,用父爱主题解读文章。或是根据文中大量心理描写、家境描写、材料中祖母去世等信息,用作者的愧疚为主题解读文章。这些解读都是在学生主动学习下完成的,丰富了学习主动性,更是为课堂增添了一种差异美。作为能将教育美学和美育结合起来的学科,语文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语文学科特性,教师应当在语言上注重形象生动、感情饱满、优美适听。同时根据“文学真实”、“陌生化”、“期待视野”理论和相应的“文眼教学”、“思辨性阅读”、“阅读期待视野”的理论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立意于文学真实、注重独句解读的重构、注重构建学生期待视野和差异。在此之上,才能把教育的美和文学的美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用美的手段教美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何齐宗.教育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87-195.

[2]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6-189.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陈建翔.席勒美育思想与当代教育美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2).

[5]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

[6]童庆炳.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5).

[7]朱昭伦.中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21(1).

[8]张成红.陌生化阅读教学:让学生永葆阅读热情[J].语文建设,2020(12).

[9]张学仕.散文教学要抓线索和文眼[J]北京成人教育,2001(5).

美感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审美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体系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真、善、美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人类寻求自然解放和心灵自由的动力。美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按照对象可将美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精神美、艺术美和形式美等五种形态,它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审美就是人对美的事物自身的欣赏、评价和创造活动,它是一个过程,其中形成个人主观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审美教育不是片面的艺术教育,它通过具体形象的美的事物,让人感受美、借鉴美并创造美,在感受学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情趣,提升审美素质,完善审美人格,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教育。

有人将审美教育狭义的理解为艺术教育,但是艺术教育只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方式和途径,不能将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等同起来。审美教育包括的是一切美的事物,不局限于绘画、音乐、雕塑、文学等艺术美,还有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等各个方面。在课程上,它是包括艺术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教学。

二、审美教育的特征

1.情感性。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将各种形式的美形象可感的表现出来,影响人的情感,感化人的心灵,激起人的情感共鸣。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审美活动中建构健康高尚的心灵,引导人们进行丰富的审美活动,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

2.自由性。审美是非功利和自由的,每个个体对美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强迫。审美教育的原则之一就是自由,“整个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自由的过程,受教育者的情感个性得到越来越自由的舒展”[1],和大学生形成个性的鲜明特征有重要关系。

3.渗透性。审美活动是无形的,它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审美教育也应该渗透贯穿教育的各个方面,让受教者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接受美的教育,从而具有理想的效果。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审美观,抵制不良影响的需要。

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建立审美的世界观,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和社会,学会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兴起发展,很多大学生认为美就是标新立异,以高消费奢侈品为美,同学之间相互攀比,沉迷网络虚幻世界,反映出畸形的审美观。这种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审美观,对大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素质都是不利的。因此目前要加强审美教育,以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大学生看待生活与世界,抵制不良影响。

2.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的需要。

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同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可一直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对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接触较少,审美素养还有待提高。进入大学后,面对竞争残酷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再次将精力投入各种证件考试,甚至为考研出国再一次循环应试教育。这种功利性的心态,片面追求智育的发展,忽视对人格的培养,使得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下降,不利于大学生踏入社会后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完善大学生的审美心态和健康人格,为社会培养全面性人才,而绝不仅仅是专业人才。

3.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更是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需要,利于传播与创新。

中华五千年保留下来的文化宝库,有着巨大的魅力价值和无限的生命力,而目前审美生活平庸化、娱乐化,大大冲击了传统的高雅文化教育,而审美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主要载体,对于提高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教育是一种文化表征体系,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载体与传承系统。”[2]大学生是传播文化的主体,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博雅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途径

1.学习理论课程,树立审美的世界观。

审美教育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不可否认的是它与美学理论是紧密相关的,审美教育应该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审美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开设美学理论课程,打破专业限制,从理论上正确认识美,引导大学生树立审美意识。通过课程理论的学习,感受美学的基本发展历程,从系统上学生“对美的本质、美的性质、美的形式、美的欣赏与创造等理论知识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3]树立起审美的人生观。

2.丰富课余生活,形成多彩的校园文化。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利用共青团、学生会、文学社、话剧社、艺术团、体育俱乐部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支教等走入基层,感受生活的美。整合各校资源,开展系列讲座,将审美教育贯穿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进一步提高,形成多彩的校园文化。

3.改进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

学校目前大部分综合性高校开设了有关审美教育的选修课,例如音乐鉴赏、影视美学、摄影艺术等,但是在评价方式上依然采用传统的硬性指标,未能科学的评价方式和考核体系,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大大折扣。所以将审美融入各科教学,教师应改变传统授课和考核方式,根据审美教育的要求,联系自身学科的特点,突出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教学目标,构建科学的审美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建华.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12):52―58

[2]郑素华.审美教育与文化――兼析人类学的启示[J].美与时代(下),2010,(3):117-119

美感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 美育渗透 思想情感教育 实践与探讨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和育人,换言之,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与“教书”同等重要的目标追求。而美育既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始终是德育的跟班”,甚而“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英国赫伯特?里德在《寓教育于艺术》一书中的话)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高度强调语文课程的重要审美教育功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片面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严重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尤其在近些年来的职校教育中,甚而“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的论调有所上扬,致使语文课程的美育功能有所淡化和削弱。这种反常现象应当得到相应地遏制和纠正。本文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

一、要努力创设美育情境,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从职高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自内向外地洋溢着美的想象和元素,如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可以欣赏到波澜壮阔的意境美,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能够感受到婉转流畅的音乐美,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可以体会到婉约缠绵的情境美,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能够迸发出豪迈奔放的人物形象美。无论是哪一种美,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情感艺术魅力。对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施教者,我们应当造就和具备“一种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美育教材,从典型作品中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分析,借助生动优美的语言艺术把其中美的内涵和形象显现出来,逐步渗透进学生的内心情感,在对他们进行美的洗礼基础上,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启迪美的想象意识,促使他们生成美感的情境、体验和交融,从而把他们引向享受美和孕育美的圣殿。

二、要努力激发美育情感,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莫始于言。”而刘勰在《文心雕龙 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类形式和手段,用情感来撞击学生的心扉,并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心理因素,享受并体验审美的愉悦和价值,在对美的超越和升华之中,实现“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追求。首先,组织反复诵读,促使学生充分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在经典诗词赋文学习中,反复诵读是实现以情入手、引发共鸣的有效途径。它能让学生在感受熏陶、潜移默化之中自我净化情感、塑造心灵。如反复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能让学生在“悄悄”“轻轻”中感受到轻盈的节奏、深沉的意蕴和美好的情致。其次,做好引领整理,促使学生在心灵震颤中引发共鸣。就职高生而言,他们对于心灵接受美和艺术感染的渴望,远远超出接受理念的说教。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导语等手段,用强烈的语言渲染向学生传递炽热的思想情感,让他们泛起心灵上的涟漪和波涛,从中赢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再次,引导想象联想,揣摩作品美意,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要努力诱发审美体验,显现职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诱导并激发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和惊异感等,从而有效调动潜力因素,促使他们在产生审美激情中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比如,根据课文特色,从不同角度确立设计多个审美论题,让职高生鉴赏评析时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作出自由选择。以教学《荷花淀》内容为例:有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文章中描绘的美妙景色、表现的主要内容和歌咏的主题情感等美育分切面,从多个角度认真设计了五种学习论题——“充满诗情画意的荷花淀景物描写”“发生在荷花淀里的对话传神和情深意切”“对荷花淀里对话描写进行比较赏析”“显现在荷花淀中的人情美”“水生夫妇的爱情价值观”,让学生在尽情感受荷花淀之美的启迪和体验中,自由愉悦地进行重点选题和鉴赏陶醉,最终比较轻松地完成自选学习任务。

美感教育论文第6篇

发刊辞

新中国60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论60年美育理论发展与美学之维演进的关系

从“感觉”到“感动”——重构现代美育学的一点思考

美育何以可能——论艺术与审美作为人的存在方式

重评鲍姆嘉滕的“感性教育”思想

朱光潜论美育

儒家“六艺”再研究及其对当代美育的启示

“诗乐”教育的理念与其传统

论席勒戏剧“古为今用”的美育实践

中华民族母语音乐教育中的审美观念

没有真正的艺术与艺术教育,谈何“创意”?

美术文献与美术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视阈下的大学艺术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与学生智慧的培养——从课堂教学的角度

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日常音乐聆听的审美取向与文化寓指

中日美术教育的比较——以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的教学模式为例

校园戏剧:修正应试教育弊端的诸种可能性

中国古代音乐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子夏论乐”新考

浙江省首次现代音乐会

我国新时期美育建设的重要成果与共识

景观美育论

论孔子的服饰观及其社会教育意义

庄子之“忘”的审美救赎思想阐释

傅雷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理想——从傅雷与黄宾虹交往的角度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美学教学探析

美学教学对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实效性分析

现代传播媒介与音乐教育

他山之石:欧洲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考察研究

德国艺术设计学科视觉传达专业课程实例分析

略论优秀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作用

拉康之镜像阶段理论与其提供的视觉涵义

从指示到征兆:文学文本意义的结构及其解读

交融与碰撞:隐喻、修辞、符号理论对音乐叙事理论的启发

“意境”论的历史逻辑建构——由赵树功、詹福瑞的《论寄》说起

林语堂英译《笔法记》评注与修订

唱说摊簧中的“大陆板”

论作曲家声乐创作中对逻辑重音的音乐处理

《生态美学导论》简介

论美育功能的多层次性

建立美育视野下的比较艺术学

论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基础

钱穆的音乐情缘及其音乐美育实践

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哈里斯访谈录——哈佛通识教育(美育类)实地考察报告之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新读图时代”为什么还要读“诗书”?

学校课程的情绪、情感、美感维度:一种科学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机制

科学史的专业化研究与科学史教育的应用——基础教育引入科学史的目标与“少儿不宜”问题

书法景观公众知觉与书法美育及文化传承

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学习策略掌握与特点

心观与聚合思维——科学与人文创造性思维的共同基础

《易经》:TVS科学思维与审美思维的经典模式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价值功能及规划设计原则

论电视系列动画的故事模式

从神圣到世俗——西方服装的社会史

茶馆叙事中的“现代性”考察——以李劫人、沙汀的小说艺术为对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创图画书出版状况探析

从邹向平室内乐《鱼凫祭》看核心主题整体控制技术

美感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认知原理;艺术情感;艺术思维;艺术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46-03

从1994年美国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以立法形式将艺术课程确立为核心课程并颁布《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到1997年哈佛大学提出“艺术第一”的教育理念将艺术置于大学教育的核心位置,艺术教育在美国已作为核心课程贯穿了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而2000年以来,许多西方一流综合性大学也开始重新审视艺术教育的角色和作用,全面规划面向全体师生的艺术教育行动方案。在这样的世界教育改革浪潮推动下,我国的艺术教育也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理论研究或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就目前国内关于艺术教育的研究而言,仍存在研究方法片面化,缺乏严谨的概念系统、整合性的学科理论等问题。其研究大致侧重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对具体艺术门类教育及教学法的研究;另一种是关于整个艺术教育概论的研究。前者主要是以具体艺术门类为基础,就其含义、概念、特点、性质、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而后者则从艺术教育的整个学科角度出发,对其学科概念、研究对象及范围、性质、特点、功能、原则、方法进行研究。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交叉学科角度出发,从事审美教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等方面研究,也为艺术教育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艺术究竟是如何影响人的情感、智慧和行为的?怎样实现艺术教育的理念创新与技术创新?如何借助艺术教育培植创造性经验、催化创造性思维、孕育创造性观念?21世纪的艺术教育又应当传导哪些核心内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似乎很难从以上几方面理论研究的著作中找到答案。丁峻教授的《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一书从心理学及脑科学角度出发,借助认知神经学、神经美学、审美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以实验室科学为基础,以严谨、理性的原则来阐释艺术教育认知中的相关原理。其突出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和交叉性的艺术教育认知理论观点及应用路径,深入揭示了艺术知识转化为人的情知意创造性能力的内在机制及精神嬗变特征,阐释了人们学习艺术文化的认知操作原理,体现了艺术教育的新观念。重点介绍了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体象思维、符号思维、工具思维、技术思维等认知操作内容及其高效训练范式,生动具体的释说了人们对艺术内容进行具身转换、移情体验、符号体验、意识体验、自我认知及对象化映射等认知加工的思想技术方法,具有教育方法论层面的深刻启示。作者开篇即肯定了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艺术是决定人的智慧发展程度的关键动因,并对国内外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简要介绍,提出若干思考。进而从艺术知识的内化方式、艺术情感、艺术思维、艺术表达四方面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采用的相应教学方式。

首先,作者从本体艺术经验建构、本体艺术知识建构、本体审美意识建构三方面对艺术知识的内化方式进行了讨论。具体而言,通过分析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艺术记忆、本体陈述性记忆、艺术情感记忆来讨论本体艺术经验的建构;通过对本体艺术知识的生成和建构原理的讨论,指出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即在于扩展本体知识;通过讨论艺术工作记忆、元认知系统、本体意识体验、本体意识预演等内容来讨论本体审美意识的建构和生成等问题。概言之,人的审美意识活动主要与前额叶新皮层的背外侧正中区之激活过程密切相关,它对人的美感产生及审美活动中的意识体验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而以前额叶新皮层为主的顶级调节性元结构为我们解读艺术文化的理性内容、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规律性启示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作者从移情体验与自我情感认知、情感表征与自我建构、自我情感管理、情感想象与自我评价、情感决策五方面讨论了艺术情感的相关内容。情感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艺术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就曾指出,艺术是平衡智慧和情感不可缺少的工具;现代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评价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也说:“我们所听到的是人类情感从最低音调到最高音调的全音阶;它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对此,作者指出审美情感有丰富的形态和多元的价值,其产生以人的联想-想象为基础,而人的想象主要依赖自己独特的元记忆、元体验、元调节、综合性记忆与知觉等多种心理特质。同时作者从移情体验的价值、心理机制、神经基础三方面对移情体验进行了分析;从自我情感认知的基本内容、涉及的大脑结构、表达自我情感的审美方式、自我情感认知的教育思路四方面对自我情感认知进行分析。在情感表征与自我建构部分作者又提出了“三元一体”的情感表征系统和情感建构的基本原理;自我情感管理涉及自我情感管理的基本内容、自我情感体验的认知效应、艺术情感教育的认知操作原则和方法论等内容。作者从自我认知管理、符号思维、技术思维三方面讨论了艺术思维的相关内容,指出艺术教育的宗旨及核心内容之一在于讲解思维科学的基本原理、传导艺术思维的科学方法,借此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艺术思维能力。“思维是以已得的知识为中介的现实反映。”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培养创造力首先应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对此,作者在自我认知管理部分介绍了本体知识的内涵与构成、发生神经基础和审美构建原理及自我认知管理与艺术思维构建,并对元认知系统进行深入介绍,同时提出培养艺术思维的教学方法。作者又着重讨论了技术思维的教学研究现状、教学原理和艺术思维创新的技术操作原理等内容。最后,作者以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为主要内容,讨论了艺术表达的相关问题。作者指出,审美活动的实质在于主体借助客观形式来沟整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意识与存在的深层价值,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基于主体掌握的审美创造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操作原理,而这正是我国艺术教育最缺乏和亟待强化的关键之处。作者以具体艺术门类为例,结合心脑认知原理,讨论具体艺术门类的教学原理和方法。这无论对于从事艺术教育相关专业的研究者还是从事美术教育的大中小学教师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研读该著作,作者始终贯穿这样一种理念,就是全面的教育是同时兼顾人的知、情、意三方面的教育,三者并行才能完成真善美的理想,而艺术教育对人的情、知、意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作者指出,“当代教育与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个性主体用以创造新理念、建构新人格、发展科学人文一体化的主体意识并表达与实现上述精神产物的多元素质和整体能力。”而艺术学习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习者的情知意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创新自我和创造知识奠定方法论基础。”作者指出,我们的艺术教育宗旨“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也不是为了传播艺术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他们对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生命和自我的审美认知能力,借此促进学习者多方面和深刻新颖的审美表现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对此,罗恩菲德也曾指出“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苏联美学家尤·鲍列夫也说:“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限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可以说,艺术教育带给人知识、理想,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使受教育者进入艺术意象提供的情境中,达到个性心理结构的完善和人性自由的确立。正如当代西方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所说:“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是为了指导实践,就不能算是可靠的理论,也不可能提供真正的解释。”在该书中,作者不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探讨了艺术教育认知中的一系列问题,还提出了适用于艺术教育教学的具体原则、方法和指导性建议。如在艺术情感教育论部分,作者指出教师应该改善认知操作方式,将艺术概念转化为生动具体的经验表象,并借助丰富其他表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传导有关元认知的思想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和情感管理。在艺术思维部分作者指出为了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思维能力,以便为学生学习认知管理及发展艺术思维奠定思想基础;把学习者体验自我、认知自我和创新自我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和主导方式之一;作者还针对艺术思维教育目前存在教育理念错位,偏离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坐标,片面强调艺术技能及其使用价值,忽视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创新意识引导,教学内容程式化等问题,提出当代艺术教育应当大力减少模式化、标准化、机械性的技能训练内容,强化创新能力这样的建议。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的开卷所写道:“求知乃人类的天性”,我们都有好奇心,都想知道为什么。《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就是从认知角度来阐释艺术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不仅告诉我们“然”,同时解释“所以然”。作者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涉猎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提出了一系列弥足珍贵的见解。针对目前国内外对艺术表象及艺术思维的具体类型与内容的研究较少,特别是缺乏对有关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达的认知操作内容和技术心理分析等问题,作者从艺术教育心理学层面系统的研究了有关方面的认知机制、教育原理,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理论的空白。该著作不但为艺术教育研究工作者拓展了视野,而且对于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

当我们翻阅完该著作,仍让人感觉唇齿留香、意犹未尽。虽然书已经看完,但由此引发的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才刚刚开始,这就是本书的魅力与价值所在。艺术教育是一门发展的学科,构建一个现代形态的、科学的艺术教育理论体系也是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更多人投身其中,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前赴后继、推陈出新,才能不断推进该科学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弗·谢·库津.美术心理学[M].周新,王燕春,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3]尤·鲍列夫.美学[M].冯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滕守尧,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5]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7]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译本)[M].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8]丁宁.美术心理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9]崔宁.艺术美学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0]丁峻.思维进化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美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2]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23.

[13]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27.

[14]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29.

[15]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35.

[16]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91.

[17]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107-108.

[18]弗·谢·库津.美术心理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136.

[19]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143.

[20]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166.

[21]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71.

[22]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98.

[23]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2:41.

[24]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译本)[M].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10.

[25]尤·鲍列夫.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64.

美感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美育 嵌入 提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1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前学者的研究大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架构内探讨如何去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受制于时代环境、分析模式、课程主旨和课程内容的制约,效果总是难以达到预期。本文将探讨把美育嵌入“原理”课,以建构一个更为充实和完善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提升教学效果。但因为美育内涵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会呈现巨大差异,我们需要先明确“原理”课视野下“美育”的基本内涵,这样我们的探讨才能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内进行。作者认为,“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应是一种“人文思想美育”。因为:(1)“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原理”课背景下所有的教育形式都不能脱离人文和思想的内涵,美育也不能例外。这决定了“原理”课上的美育绝不仅仅是“美学理论教育”“美的形式教育”或艺术教育,上述的教育方式都仅仅是完成美的价值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手段和工具;(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一体”文化。中国人认为最美的东西往往都必然包含价值和道德因素。如孔子说“兴于礼,立于诗,成于乐” “尽善”方能“尽美” ;孟子说“……故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因此,本文所述“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是指通过具象的美的形象和方式来传递美的价值的一种人文思想美育,是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一种居于各实用美育、理论美育之上的哲学美育。

一、 美育教学在视野关怀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主要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决定了其主要内容是对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其探讨主题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其分析视野是宏观上的建构与把握。因此,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是人――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理”课中的每一个范畴、理论、命题也都蕴含着思想、情感、道德、人文和价值观的追寻,很多的教师也在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将规律的揭示与价值的分享相结合,但“原理”课的主要内容、探讨主题、分析视野决定了其很难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体验和情感状态,很难去关注学生差异化的生活焦点和兴趣指向。而当今中国市场化、民主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利益的个体化,进而形成学生关注焦点的微观化和具象化。因此现代学生关切点和情绪的激发点一定是自我的利益、情感、兴趣和梦想,而与学生生存状态无直接关联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状态,往往很难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在谈到为什么不喜欢“原理”课时,都会说“原理”课的内容“过于宏观,脱离实际,不能激发兴趣”。而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所以情感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原理”课应从关注个体情感、个体趣味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社会,最后达致对规律的揭示,但宏观化、理性化、理论化的“原理”课又很难直接实现这一点。因此需要把一种充满个体化、情感化的介质融入“原理”课的教学过程,而美育恰恰符合这一特征。

我国美育的积极倡导者蔡元培先生明确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审美虽然不是对现实要求的直接回答,也不是对某一文化信念的简单认同,但是能在无功利性情境中创造属于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审美空间。因此,美育的嵌入可以较好地弥补“原理”课在激发学生情感和微观关注上的不足,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形象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引起的。”美育的个体关怀与“原理”课的宏观视野,美育的情感切入与“原理”课的理性揭示是互补的,美育的嵌入必能提升“原理”课的吸引力。

二、美育教学在分析模式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往往是通过概念、推理和归纳的直线性分析模式来论证理论和解释现实。这保证了“原理”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这样的一种分析模式也会给许多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体系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原理”课的最大特征和魅力是其整体性

只有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和生命力,才能走出当前教学的困境”。但通过概念界定和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讲授“原理”课,一是在内容方面由于学时及教师的专业限制,教师很难去讲深、讲好每一个问题,从而破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损害“原理”课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二是当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述和逻辑推理时,由于概念本身的本质细分性、逻辑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学生得到的知识必然是碎片化的。再加上概念、推理、归纳等这些纯粹知识性的讲授,很难使学生进入一种“怡然”和“忘我”的状态,进而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和整体性的价值取向。这是很多学生在学完“原理”后会变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通过具象的美来触发学生的直觉体悟,在体悟的基础上达致对抽象规律把握的美育却能克服上述缺点。“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因此,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直觉是通往实在之路,是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知识的方法。

(二)“原理”课直线型概念推理模式的不同

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宗法文明背景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必然是“天人合一”的整体直觉思维。儒家的道德直觉(如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苟子的“大清明”,朱熹的“豁然贯通焉”)、道家的自然直觉(如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佛家的宗教直觉(如禅宗的“不立文字”“见心见性”“无念为宗”等),都是通过直觉体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因此,即使谈论的是哲学上的抽象存在,中国人也不习惯于从界定概念入手,而是会通过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方式来获得认知,而美育恰恰就是一种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教育方式,一首音乐、一张图片、一座雕塑、一首诗都是要大家进入情境,运用直觉忘却自我才能真正体验。因此,美育的直觉体悟性往往更符合中国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美育教学在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虽然是大学才开设,但当中的部分内容、基本规律,学生往往从中学就已经开始接触并有了适当了解,再加上“原理”课规律性和浓缩化的特征,导致当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会反复出现,而在“边际效用递减”原则的作用之下,学生对“原理”课内容的兴趣必然会受到抑制,甚至感觉疲惫。因此,必须嵌入一种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原理”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而美育的方式、介质恰恰具有这一特征,因为美的教育方式可以是各式音频视频、各种图片歌曲、各类故事案例,也可以是学生能直观感受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社会现象,且美育传递的内容可以是美术、音乐、雕塑、建筑,也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还可以是人生哲理和终极关怀,因此通过具有多元化和丰富性的美的切入,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变动的新鲜元素来打破“原理”课给许多学生留下的单一不变的重复感和疲惫感,调动学生的兴趣。

“原理”课的内容高度理论化、抽象化和简洁化,但教材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感性具象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这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原理”课过于艰涩难懂,从而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再加上人的思维特征往往是由个别到一般,没有具象的切入引导而直达抽象和一般,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必然较为困难。因此,要想使“原理”课的抽象化和理论化的内容被学生接受,就必须寻找一座很够很好沟通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具象和抽象的桥梁。而通过具体的美的形式来进行启发、引导、把握整体的美育恰能较好地契合以上需求。中国自古就有“立象以尽意”“应物象形”“澄怀味象”“意象”“兴象”等说法,都是强调美的具象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不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它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形、声等物质材料及其组合构成的外在形象来加以表现,从而才能成为人的直观对象,被人感知。因此,“形象性”或“具象性”是美的基本属性。这样一种具象性的美的教育方式对抽象与宏观的“原理”课的嵌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具象切入与宏观把握的统一。

综上,美育在视野关怀、分析模式、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都能与“原理”课进行互补,进而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美育对“原理”课的广泛嵌入,必能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价值和信仰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华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优秀范文